一、基于三层结构的元宝山露天煤矿MIS(论文文献综述)
邵帅[1](2019)在《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相继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将末代皇帝溥仪挟持至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州国。日军一方面为了独占中国东北,将中国东北纳入其殖民统治体系;另一方面也为了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抵御苏联的“帝国国防第一线”,并以此为基点窥视苏联远东地区。于是,关东军从1934年5月开始在东起今吉林省珲春的中俄朝边境,中经黑龙江省中俄边境,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阿尔山中俄、中蒙边境,延绵5000余公里的国境地带按批次先后修筑了17座要塞。同时,关东军按照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苏联的战略预想,将这17座要塞所构成的防御阵线分为东部正面、东北部正面、北部正面、西部正面等四个部分。由于这17座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设计理念和修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法国马其诺防线,因此人们常将其与法国马其诺防线做对比,称其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政略意义远远大于其军事意义。首先,它不但是日俄争夺东北霸权的历史延伸,以及日苏在“满”苏边境上战略对峙的产物,而且还是日本关东军企图独占我国东北的重要政治与军事支点。其次,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主要战略目的是巩固伪满洲国的“国防”,进而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在实现将中国东北变为日本“帝国国防第一防线”的基础上,完成进攻苏联的战略目标。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自1934年5月开始修建,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共历时12年。在此期间,日本耗尽巨资,在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资源,奴役了数百万名中国劳工,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苦难。鉴于目前我国对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多集中于,如虎头要塞、东宁要塞、海拉尔要塞等规模较大且战略地位较高的要塞的局面。本文在充分搜集了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专着、幸存者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宏观整体的视野就日本关东军在“满”苏国界线上所修筑的17座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时间、目的、规模,要塞构成等情况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其一,绪论部分,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其研究成果和不足。并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二,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和目的。其三,根据日军的战略变化及军事动向,论述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时间以及规模。其四,通过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所构成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注定失败的原因。其五,透过上述的分析与梳理,探究其背后的日军“北上论”与“南进论”两种战略思想的相互倾轧,进而阐明日本关东军利用该工事妄图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企图侵进攻苏联的侵略事实。
李路路[2](2019)在《低阶煤酸洗表面改性对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低阶煤机械化开采程度和开采量的不断提高,细粒低阶煤产量和灰分也急剧上升。由于低阶煤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和极性基团,且表面粗糙,孔隙较多,导致低阶煤的表面疏水性差,矿化率低,药剂需求量大,浮选效率差,很难进入工业化。所以,提高低阶煤的浮选效率,是当今选煤领域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因此,本文以胜6褐煤和转龙湾煤为研究对象,从低阶煤的表面特性入手,研究不同酸洗改性(酸洗浓度、酸洗时间、酸洗温度)条件对低阶煤诱导时间、浮选效率和煤表面水化作用程度的影响。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酸洗后低阶煤表面性质变化与浮选效率变化规律,分析低阶煤酸洗表面改性对煤粒-气泡间矿化过程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XRD、FTIR、XPS、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了两种煤样的煤质特性,结果表明:两种煤样的灰分含量均较高,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尤其是SHM煤样,其中C-O-C/C-OH的含量最高。两种煤样里含量最多的是石英矿物质,然后是黏土类矿物质(包括高岭石、斜硅石和戈沸石等),两种煤样的表面都比较粗糙,尤其是SHM煤样表面还存在着大量的裂隙和凹陷。另外,ZLW煤样属于中等可浮煤,SHM煤样为最难浮煤。由诱导时间的测定结果可知:随着盐酸溶液浓度的上升,两种煤样的诱导时间先急剧下降,后下降幅度减小,直至平缓;随着酸洗温度的升高,两种煤样的诱导时间先减少后增大;当温度为70℃时,诱导时间最小;随着酸洗时间的延长,两种煤样的诱导时间均降低,当时间达到7h时,诱导时间最低。但ZLW煤样的诱导时间减小量要远大于SHM煤样。通过浮选试验结果可得:随着盐酸溶液浓度的上升,两种煤样的可燃体回收率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先急剧上升,后增长幅度变小,直至平缓;酸洗温度和酸洗时间对两种煤样的浮选效果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作用效果并不显着。另外,随着盐酸浓度的上升,ZLW煤样的可燃体回收率上升幅度(100.01%,)远大于SHM煤样的上升幅度(91.82%)。通过爱因斯坦粘度理论推导出水化度公式f=0.4k-1,来表征不同酸洗改性条件下两种煤样表面的水化度,结果显示:通过酸洗对两种煤样进行改性,可以减小煤样表面的水化作用程度,适当升高酸洗温度和延长酸洗时间,均对煤表面的水化作用程度有一定影响,在酸洗温度为70℃和酸洗时间为7h时,煤表面水化作用程度最低。通过探究酸洗前后两种煤样的表面特征变化,得出的结论为:与ZLW煤样相比,SHM煤样表面粗糙度很大,还有大量的凹陷和孔隙。因此,利用盐酸溶液对两种煤样进行酸洗时,SHM煤样表面积与盐酸溶液接触更多,更有利于有机基团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含氧官能团去除量较多,但矿物质包裹煤中或镶嵌在缝隙中,不易被解离下来,所以矿物质去除率较低。另外,SHM煤样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和矿物质含量更高,因此,即使减少了煤样表面的亲水性矿物质和含氧官能团含量,SHM煤样表面疏水性改善效果远差于ZLW煤样。所以,SHM煤样浮选效果改善程度远低于ZLW煤样的效果改善程度。该论文有图38幅,表28个,参考文献106篇
孟茜[3](2016)在《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在我国能源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0%左右,但是因为煤矿生产管理粗放,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因素,使得由煤矿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占到世界煤矿伤亡总人数的80%,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因此研究开发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已势在必行。首先,对精细化管理、煤矿精细化管理以及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梳理,然后阐述了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其次,对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及系统设计。根据司马煤矿的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模块设计,然后对数据流程、数据库和接口进行了初步设计。本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器自动采集指标信息,完成煤矿安全管理评价,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未整改的隐患将持续报警闪烁,直到整改完毕。最后,对司马煤矿现状及其现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司马煤矿应用分析,主要从安全管理评价、精细化培训和考核三方面进行了应用分析及应用效果分析。针对系统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措施。
武俊芳[4](2010)在《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电网增发电能消纳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能源提供者,地位十分重要。由于我国一次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水能、煤炭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能源和电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煤炭长距离运输、就地发电、自求平衡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内蒙古自治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煤电为主的电力工业,结合内蒙古电网的网架结构,加强跨区交易,实现跨区域送电,可以有效缓解电煤等一次能源运输压力,同时可以取得地区间错峰、水火调剂、降低备用容量、节省投资等巨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区域电网可靠性,保障内蒙古经济、环境和电力工业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问题:(1)内蒙古区域性能源生产现状研究。从电源规模、电源结构、以及电网输配承载能力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内蒙古区域性能源资源和电力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增发电能消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内蒙古电力市场供需预测及平衡分析。论文采用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电力需求和电力供给做了分析和预测,通过平衡分析以及电网外送能力分析,估计了内蒙古增发电力外送潜力;(3)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融合在一起,设计了增发电能消纳的运营模式、价格机制、交易流程、阻塞管理、辅助服务、运营监管等机制,规范了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的操作流程,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实现国家和区域电力市场有机结合,构建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和公平、规范、高效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学合理的引导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4)增发电能的消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增发电能消纳风险,提出消纳风险的评估和预警系统框架,设计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采用交互式人工智能的方法,将风险事项的属性值特征化,建立风险事项和风险值之间的模糊映射关系,形成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这个系统在经过大量训练后,面临新的分析环境,系统自动调用知识库中的储备,监测系统运营状态与系统知识库状态的差异,作出类似专家的风险判断。并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实现了消纳风险的预警。
张文瑛[5](2009)在《基于B/S结构的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为背景,在借鉴国内外企业设备管理方法与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办法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理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ASP.NET等技术开发了基于web的三层B/S结构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其设计的合理性,系统的安全性,功能的全面性,操作的简易性,界面的友好性,性能的高效性,运行的稳定性等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对煤矿企业业务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组织结构和用户需求,对业务,数据和应用程序分别进行建模,给出了系统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应用程序模型,并作了相应说明。其次,根据本系统的分布特点和运行要求,提出采用基于.NET的三层web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结构体系及实现它的关键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所设计的系统模块的功能,给出了系统功能树、系统概念数据模型以及物理数据模型。最后,本文详细介绍了煤矿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列举了系统实现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还结合运行界面和相应代码介绍了系统典型功能的实现过程。所开发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基于B/S的三层结构,易扩展,易维护;人性化流程设计以及使用大量的先进的web技术,为用户提供了舒适的使用感受,有效降低工作出错率,提高了办公效率,缩短了办公周期;对设备的活动状态的严密监控,为领导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朱庆春,余志伟,汪欣,段德亮,赵俊生[6](2007)在《大阳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介绍了大阳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原则、结构和功能。
马鸿伟[7](2007)在《基于UML与统一过程的煤矿路运销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适应广泛的建模语言。但采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建模的过程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论文中,我采用了RUP(统一过程)与UML想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严谨的途径来分派系统组织的任务和职责,使人们更清楚地理解UML这种优秀建模语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UML,以及在统一过程的指导下,使用Rose工具组织UML的各种视图,并以平庄煤业路运管理系统信息系统项目为背景,讨论了UML标准建模语言在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运用,提出了UML完成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过程。改变了僵化的建立静态和动态视图的开发过程,使分析设计的过程紧密相连。对一些薄弱的环节,结合了一些其它的方法来弥补,比如采用设计模式。
马建军[8](2007)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文中指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特别紧迫的任务,其中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又是首先应该给予重视的。本文以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地为研究对象,在1992~2005年期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修复的效应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修复区生态系统的生境变化;选出典型样地,分别对各样地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修复地“植物群落—土壤—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修复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修复效应。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的排土场野生植物入侵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1992~2005年,在近15年中有115种野生植物自然侵入到排土场里,分属24个科,80个属。群落中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但多年生植物比复垦初期已经增加了很多,在组成上约占总种数的弱1/2,多度高的植物已有多年生植物,分布于植物群落中。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质量以三等居多,二等次之,无一、五等;研究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恢复效果依次为:沙棘+甘草>油松+柳+沙棘>沙棘林>各种果树>锦鸡儿>拂子茅>羊草>对照2(原生境)>苜蓿>山杏+苜蓿>纯杨林(人工) >沙打旺>杨林(原生)>赖草>油松林>杨树+沙棘>对照1(未复垦);复垦地的土壤质量相对于原生境对照区及未复垦对照区已经处于逐步改善、良性循环中,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Map-GIS为主要技术手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系统景观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景观类型的划分进行了研究。黑岱沟露天煤矿景观生态划分为6种一级景观要素类型,斑块总数达323个,自然景观基本消失,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到23.368%,林地及人工草地面积增加到67.891%,相对总体景观(52.11km2)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了解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生态修复的水土减蚀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保持功能为乔灌混交林(11731.364t/km2.a) >人工牧草(11641.637t/km2.a)>灌木(11331.044t/km2.a)>林地(11296.534t/km2.a)>荒草地(9709.049t/km2.a)。本文从生物群落及环境监测方面来评价环境质量和预测生态修复的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植物群落调查、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景观格局分析来反映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区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变化趋势,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及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提出指导性建议,这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仲维清[9](2004)在《煤业集团供应链管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煤业集团作为大型的较为传统的资源开采型企业,原有的大而全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竞争形势。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管理具有更深刻的内涵,管理必须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即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用户等在内的统一关联体的经济活动过程。管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而是向“横向一体化”发展,全球制造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 在这种大环境下,本文着重探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这种管理模式在煤业集团中的具体应用。供应链管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多年中,众多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把新理论、新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来,使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包括军事上后勤学、业务流程重组、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以上理论和方法都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此也产生了虚拟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等多种形式的供应链管理,这些形式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一方面对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多数研究着重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对于煤炭企业供应链的研究甚少,而且很多理论也仅限于学术上的研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煤业集团。 本文在综合分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煤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国煤业集团需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已有的文献着重于选择指标的建立、以及选择方法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组合评价的模型;对于供应链中的技术问题,如采购问题,近年来有众多专家进行了研究,成果众多,但电子采购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采购方式,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煤业集团供应链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而对于库存问题,国外很早就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最初是关于单个企业的库存优化策略,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出现以及供应链上的长鞭效应,国内外学者把研究重点都转移到了整个供应链库存的优化上,近期的研究重点也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对供应链库存的影响,而本文对于煤业集团供应链库存的优化重点在于库存方法的研究,强调在实施科学的物资分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方法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类别的物资结合其市场结构实施不同的库存管理方式。 综合全文,创新点如下: (1)构建了适合我国煤业集团管理需要的煤业集团供应链(外部链、内部链)。通过对我国煤业集团实际情况的研究,在系统分析了煤业集团供应链构建的组织基础、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目标等的前提下,提出了煤业集团供应链运作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运行进行了实际分析。 (2)在煤炭集团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上,建立了基于模糊评价、人工神经网络、可拓理论、组合评价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3)采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对煤业集团供应链电子采购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在对煤业集团采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煤业集团供应链中的电子采购系统从构成模型、网络架构、网络安全以及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4)针对煤业集团供应链物资管理的特点,提出了ABC分类与市场结构相结合的物料分类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科学性。
沈玉志[10](2004)在《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对能源背景研究和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运行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其运行特征预测了能源消费总量,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诸因素,构建了能源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依此提出我国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1.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的赋存、生产与消费特征。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居于主导地位,占到67%左右,石油所占比重低于25%,天然气为2.7%。虽然近些年来加快了水电及核电开发步伐,但分别仅占5.6%和0.6%,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有十分明显差别。 2.分析了经济结构及波动、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市场、环境政策等因素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影响。在能源生产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用国内生产总值、弹性系数、人均能耗、神经网络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了能源需求总量预测。经对比分析,神经网络时间序列模型不适于能源的中长期预测,其它模型预测的能源需求总量其结果与趋势吻合,相互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3.构造了具有分析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功能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和系统动力学决策模型。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因素,在决策模型中分别建立了供需平衡、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能力约束、技术进步与政策、能源国际贸易与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模块。模型既能用于能源宏观规划,又可以对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结构进行优化。 4.研究了能源供给与消费结构。至2015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将稳步增长,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70%左右,与2001年相比需增加8-9亿吨;赋存和生产力布局决定了石油的供给能力有限,至2015年产量达到1.8亿吨,比重下降到13%;天然气所占比例由3%提高到8%;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和其它新能源大约在9%~10%之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论文 煤炭需求仍占能源消费的的55%以上,特别是电力用煤将有很大提高,将由目前的56%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约75%;石油需求大约由目前的2.5亿吨增长到2015年的4亿吨左右,其比重也将由24%提高到30%,天然气将由3.2%增长到10%左右,水电、核电等其它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至2015年能源生产和需求分别为19一21亿tce、22一24亿tce,其增长速度分别为4%、5%;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固有矛盾,能源缺口2一3亿tce,电力装机容量需增加2.1亿千瓦左右。 5.分析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燃煤排放的502、C02和烟尘,502排放量取决于煤炭的洗选率,按照环境保护与清洁能源的要求,2005、2010、2015年洗煤率分别达到25%、35%、40%的洗煤指标时,50:削减40%。C02的排放增速很快,严重影响环境并使气候变暖,应采取措施加以严格控制。 6.分析了能源对外依存度,说明了我国石油的严峻供给形势。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石油需求逐年增加,在2013年前后石油依存度超过50%,在2010、2015年石油缺口分别为1.4亿吨和2.2亿吨,石油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优化进口途径,保障石油安全供应,同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煤炭转化的技术与经济研究。 7.成立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建立能源有效运行机制。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形成煤电联营新机制,变输煤为送电,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实施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协调能源内部矛盾,优化能源的供需结构;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能源的市场结构,规范能源市场竞争行为,提高能源绩效,实现对能源企业富有效率的宏观调控。
二、基于三层结构的元宝山露天煤矿M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三层结构的元宝山露天煤矿MIS(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2 研究成就与不足 |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0.4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 日本关东军修筑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与目的 |
1.1 日本关东军扶植伪满洲国 |
1.1.1 “九一八事变” |
1.1.2 伪满洲国的建立 |
1.2 “北上论”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筑 |
1.3 日本绝对国防圈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 |
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 |
2.1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修建的三个时期 |
2.1.1 第一期工程 |
2.1.2 第二期工程 |
2.1.3 第三期工程 |
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规模 |
2.2.1 东部正面 |
2.2.2 北部正面 |
2.2.3 东北部正面和西部正面 |
2.3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 |
2.3.1 日本关东军掠夺中国劳工 |
2.3.2 关东军对于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的残害 |
3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
3.1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
3.1.1 1944年至1945 年日本的对苏政策 |
3.1.2 苏军决议出兵中国东北 |
3.1.3 1945年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布署 |
3.2 日本关东军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攻防战中的失败 |
3.2.1 苏联远东部队的最终军事布署 |
3.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低阶煤酸洗表面改性对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低阶煤的表面性质 |
2.2 低阶煤表面改性对浮选影响的研究现状 |
2.3 矿物颗粒表面水化作用研究现状 |
2.4 矿物与气泡间的诱导时间研究 |
3 低阶煤表面特征研究 |
3.1 低阶煤来源及制样方法 |
3.2 低阶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3 样品的粒度组成 |
3.4 样品的密度组成 |
3.5 样品的物相组成分析 |
3.6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3.7 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8 样品的表面能谱分析 |
3.9 煤样的可浮性研究 |
3.10 本章小结 |
4 低阶煤改性对诱导时间和浮选试验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低阶煤改性对诱导时间的影响 |
4.3 低阶煤改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低阶煤改性对煤样表面水化作用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准备 |
5.2 低阶煤酸洗浓度对煤样表面水化作用影响 |
5.3 低阶煤酸洗温度对煤样表面水化作用影响 |
5.4 低阶煤酸洗时间对煤样表面水化作用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低阶煤酸洗的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
6.1 试验样品 |
6.2 官能团分析 |
6.3 矿物质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 |
2.1 精细化管理 |
2.1.1 精细化管理内涵 |
2.1.2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2.1.3 煤矿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
2.1.4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
2.1.5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 |
2.1.6 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
2.2 技术要求 |
2.2.1 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 |
2.2.2 软件体系架构 |
2.2.3 ASP.NET简介 |
2.2.4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
2.2.5 Visual Studio 2008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1 模型介绍 |
2.3.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性能需求分析 |
3.3 数据流程分析 |
3.4 系统开发工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总体框架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安全精细化查询模块 |
4.4.2 安全评价管理模块 |
4.4.3 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块 |
4.4.4 安全精细化考核模块 |
4.4.5 系统维护模块 |
4.5 接口设计 |
4.5.1 用户接口 |
4.5.2 外部接口 |
4.5.3 内部接口 |
4.6 数据库的设计 |
4.6.1 数据库需求分析与处理 |
4.6.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6.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在司马煤矿的实施 |
5.1 司马煤矿概况 |
5.1.1 司马煤矿简介 |
5.1.2 司马煤矿职工介绍 |
5.1.3 司马煤矿现行系统介绍 |
5.1.4 司马煤矿现行系统问题分析 |
5.2 信息系统的应用 |
5.2.1 安全管理评价 |
5.2.2 精细化培训 |
5.2.3 精细化考核 |
5.2.4 其他功能应用 |
5.3 信息系统应用效果及问题分析 |
5.3.1 应用效果 |
5.3.2 问题分析 |
5.3.3 改进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电网增发电能消纳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电力负荷预测 |
1.2.2 区域电网平衡 |
1.2.3 增发电量消纳 |
1.2.4 电力系统风险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特征分析与电力生产 |
2.1 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全国的能源供应与需求现状 |
2.1.1 能源短缺且利用率较低 |
2.1.2 能源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不平衡 |
2.1.3 电力短缺与潜在电力过剩的轮回 |
2.2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资源发展现状及特点 |
2.2.1 区位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2 能源资源 |
2.2.3 能源消费 |
2.2.4 能源输送 |
2.3 内蒙古电力系统电力生产现状与发展规划 |
2.3.1 电源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 |
2.3.2 电源结构与发展战略 |
2.3.3 电网现状与发展规划 |
2.4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存在问题 |
2.4.1 能源结构不合理 |
2.4.2 能源科技落后 |
2.4.3 环境问题严重 |
2.4.4 电网网架结构较为薄弱 |
2.4.5 电力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差 |
2.5 内蒙古电力外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内蒙古电力外送的必要性 |
2.5.2 内蒙古电力外送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内蒙古电力市场供需预测及平衡分析 |
3.1 电力需求供给预测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3.1.1 相关指标概念界定 |
3.1.2 预测的基本过程 |
3.1.3 电力需求供给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3.2 内蒙古自治区电力产业需求预测 |
3.2.1 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近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2 需电量预测 |
3.2.3 负荷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3.3 电力供应预测 |
3.3.1 电力生产能力 |
3.3.2 电网开工和投产 |
3.4 电力供需平衡分析 |
3.5 跨区跨省输电潜力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研究 |
4.1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SHAPLEY值模型 |
4.1.1 多人合作对策模型 |
4.1.2 增发电能消纳shapley值模型 |
4.1.3 增发电能消纳shapley值模型实证分析 |
4.2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的总体目标与原则 |
4.2.1 总体目标 |
4.2.2 消纳管理原则 |
4.2.3 消纳研究的主要内容 |
4.3 内蒙古增发电能竞争交易类型 |
4.3.1 区外电能交易 |
4.3.2 发电权交易 |
4.3.3 大用户直接购电交易 |
4.4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运营模式设计 |
4.4.1 市场交易主体和运营机构 |
4.4.2 价格机制 |
4.4.3 交易流程 |
4.4.4 安全校核与阻塞管理 |
4.4.5 辅助服务 |
4.5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市场运营监管 |
4.5.1 监管原则 |
4.5.2 发电监管与输配电监管 |
4.5.3 监管措施 |
4.6 可再生能源价格机制和运营模式政策建议 |
4.6.1 风电 |
4.6.2 太阳能发电 |
4.6.3 生物质发电 |
第五章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风险评估与预警 |
5.1 风险与风险管理等相关概念 |
5.1.1 风险的概念 |
5.1.2 风险管理框架 |
5.1.3 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 |
5.1.4 增发电能消纳风险 |
5.2 增发电能消纳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框架 |
5.2.1 评估与预警系统构建的原则 |
5.2.2 人机交互的系统层结构 |
5.2.3 评估与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
5.2.4 风险分析知识系统的构建 |
5.2.5 基于Web的分布式OLAP结构的风险事项分析机制 |
5.3 增发电能消纳风险事项的测度与评价 |
5.3.1 风险事项的识别 |
5.3.2 风险事项属性值特征化 |
5.3.3 风险事项评语估计 |
5.3.4 风险值的计算 |
5.3.5 风险分析 |
5.4 增发电能消纳风险预警 |
5.4.1 预警模块的结构 |
5.4.2 预警模块的功能 |
5.4.3 预警模块的关键技术 |
5.5 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块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 |
5.5.1 警情分析SVM分类算法 |
5.5.2 风险事项学习机制 |
5.5.3 预警阈值的确定 |
5.5.4 报警信号的输出 |
5.6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风险分析 |
5.6.1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风险环境分析 |
5.6.2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运营能力分析 |
5.6.3 内蒙古增发电能消纳风险的支持向量机预警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5)基于B/S结构的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设备管理现状及动向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2.1 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组织结构 |
2.2 系统设计目标 |
2.3 系统建模及模型分析 |
2.3.1 业务建模 |
2.3.2 数据模型 |
2.3.3 应用程序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1 系统体系构架设计 |
3.2 系统构架实现设计 |
3.2.1 .NET核心内容 |
3.2.1.1 XML Web服务 |
3.2.1.2 .NET平台 |
3.2.1.3 .NET框架 |
3.2.1.4 Visual Studio .NET |
3.2.1.5 服务器结构 |
3.2.2 表示层实现技术ASP.NET |
3.2.3 业务逻辑层实现技术COM+ |
3.2.4 数据访问层实现技术ADO.NET |
3.3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
4.2.1 我的办公室 |
4.2.2 计划管理 |
4.2.3 设备管理 |
4.2.4 设备单据管理 |
4.2.5 报表管理 |
4.2.6 基础信息管理 |
4.2.7 组织机构管理 |
4.2.8 功能权限管理 |
4.2.9 系统监控 |
4.2.10 系统管理 |
4.2.11 制造商供应商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 数据库理论基础与设计工具 |
5.2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 |
5.3 数据库的选型 |
5.4 物理数据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 |
6.1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案 |
6.1.1 数据库连接资源的损耗 |
6.1.2 大数据量数据的检索与显示效率 |
6.1.3 报表的打印与导出 |
6.1.4 设备实时监控与提醒 |
6.1.5 数据实时更新 |
6.1.6 界面的布局和维护 |
6.2 设备台帐管理功能的实现 |
6.2.1 台帐录入功能的aspx页面 |
6.2.2 功能设计特点与实现技术 |
6.2.3 技术说明 |
6.2.4 代码演示与说明 |
6.3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
6.3.1 实现添加用户的aspx页面 |
6.3.2 功能演示与说明 |
6.3.2.1 必填项校验 |
6.3.2.2 检查用户名是否重名 |
6.3.3 代码演示与说明 |
6.4 设备管理系统的特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成果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UML与统一过程的煤矿路运销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矿路运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1.4 本文的体系结构 |
2 UML 与 RUP 基础概述 |
2.1 UML(统一建模语言) |
2.1.1 UML 发展历史 |
2.1.2 UML 基本概念 |
2.1.3 UML 基本元素 |
2.1.4 UML 的特点和扩展机制 |
2.2 RATIONAL 统一过程(RUP) |
2.2.1 RUP 概述 |
2.2.2 RUP 的基本阶段 |
2.2.3 RUP 的核心工作流(Core Workflows) |
2.2.4 基于RUP 开发的特点 |
2.3 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
2.3.1 Rational Rose 简介 |
2.3.2 Rational Rose 特点 |
2.4 本章总结 |
3 基于 UML 和 RUP 的煤矿路运销售管理系统的分析 |
3.1 项目描述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职能部门业务简介 |
3.1.3 公司业务流程 |
3.2 业务流程建模 |
3.3 需求分析-用例 |
3.3.1 获取参与者 |
3.3.2 获取用例 |
3.3.3 用例的划分与组织 |
3.3.4 用例框图描述系统中用例之间的关系 |
3.4 系统分析-对象和类 |
3.4.1 寻找对象 |
3.4.2 对象的交互关系 |
3.4.3 对象到类的映射 |
3.4.4 分析级类图 |
4 煤矿路运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从三层结构视图看架构 |
4.1.2 从子系统的结构视图来看架构 |
4.1.3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和应用 |
4.2 系统的实现平台 |
4.2.1 前台实现技术 |
4.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4.3 细节设计 |
4.3.1 类的细化与优化 |
4.3.2 数据模型设计 |
4.4 系统的物理结构与软件体系结构 |
4.5 小结 |
5 安全性设计与实现 |
5.1 安全性概述 |
5.1.1 计算机安全的概念 |
5.1.2 计算机的安全服务 |
5.2 煤矿路运销售管理系统安全性设计 |
5.3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矿山生态修复及生态修复效应研究概况 |
1.3.1 恢复生态学与矿山生态修复 |
1.3.2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
1.3.3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
1.3.4 生态恢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区生态修复概况 |
2.2.1 黑岱沟露天煤矿废弃地划分 |
2.2.2 研究区不同类型废弃地土壤的人工再造 |
2.2.3 植物种类选择原则及配置模式 |
2.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2.3.2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土壤效应研究 |
2.3.3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景观效应研究 |
2.3.4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3 研究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立地分类 |
3.2 调查的群落与研究方法 |
3.3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研究区植被数量组成的变化 |
3.4.2 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3.4.3 研究区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特征及演化预测 |
3.5 小结 |
4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土壤效应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调查 |
4.1.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4.1.3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4.2.2 研究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空特征 |
4.2.3 研究区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属性相关性分析 |
4.3 研究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4.3.1 研究方法 |
4.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无量纲化 |
4.3.3 相对关联度计算 |
4.3.4 综合评价 |
4.4 小结 |
5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景观效应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景观生态类型及分类原则 |
5.1.2 调查方法与步骤 |
5.1.3 景观要素属性提取与处理 |
5.1.4 景观格局分析的数量化指标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2 景观格局与景观稳定性分析 |
5.3 小结 |
6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6.1 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的研究概况 |
6.2 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
6.3 研究区土壤侵蚀因素分析 |
6.3.1 气候与植被 |
6.3.2 排土场土壤的机械组成 |
6.3.3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4 研究方法 |
6.4.1 降雨因子R 值的确定 |
6.4.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和地表覆盖因子C 的确定 |
6.4.3 坡长坡度因子LS 值与人工管理因子P 值的确定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研究区原始地表水土流失 |
6.5.2 研究区复垦地水土流失 |
6.5.3 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6.6 研究区土壤养分保持量估算 |
6.7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煤业集团供应链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1.1 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
1.2 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 |
1.3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2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
2.1 供应链概述 |
2.1.1 供应链的概念、分类及内容 |
2.1.2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
2.1.3 供应链的特点 |
2.2 几种供应链模型的体系结构 |
2.2.1 ROCKFORD公司供应链开发模型 |
2.2.2 SCOR |
2.2.3 SAP公司供应链结构模型 |
2.2.4 多伦多大学供应链结构模型 |
2.3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3.1 供应链管理的管理理念 |
2.3.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2.3.3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本质 |
2.4 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
2.4.1 虚拟供应链管理模式 |
2.4.2 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式 |
3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煤业集团中的应用 |
3.1 应用背景 |
3.1.1 我国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现状 |
3.1.2 煤炭企业集团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及问题 |
3.1.3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煤业集团中应用的必要性 |
3.2 煤业集团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准备 |
3.2.1 煤业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3.2.2 煤业集团供应链设计的组织基础 |
3.2.3 煤业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4 煤业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基本目标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3.2.5 煤业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基本程序 |
3.2.6 煤业集团供应链的主辅分离 |
3.3 煤业集团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设计实施 |
3.3.1 煤业集团供应链的选型分析 |
3.3.2 煤业集团供应链基本模式设计 |
3.4 煤业集团供应链特征 |
4 煤业集团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4.1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及重要性 |
4.1.1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 |
4.1.2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
4.1.3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分类 |
4.2 煤业集团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
4.2.1 煤业集团合作伙伴分析 |
4.2.2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流程 |
4.2.3 煤业集团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4 煤业集团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
4.2.5 实例分析 |
4.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过程中的问题及协调 |
4.3.1 合作的行为及其效果 |
4.3.2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3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协调机制 |
5 煤业集团供应链电子采购系统的设计 |
5.1 煤业集团采购管理现状及问题 |
5.1.1 煤业集团采购现状 |
5.1.2 煤业集团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3 煤业集团实施电子采购的必要性 |
5.2 煤业集团电子采购系统的设计 |
5.2.1 电子采购系统构成模型 |
5.2.2 电子采购系统的网络架构 |
5.2.3 电子采购系统的功能结构 |
5.2.4 电子采购系统的技术支持 |
5.2.5 系统安全性及安全策略 |
5.3 实例分析 |
5.3.1 盛大煤业集团简介 |
5.3.2 盛大煤业集团物资采购分析 |
5.3.3 盛大煤业集团电子采购系统设计 |
6 煤业集团供应链的库存管理 |
6.1 煤业集团供应链中的库存问题 |
6.1.1 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 |
6.1.2 煤业集团库存管理现状 |
6.1.3 煤业集团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 煤业集团供应链库存分类方法 |
6.2.1 ABC物料分类方法 |
6.2.2 ABC物料分类方法的改进分析 |
6.2.3 煤业集团采购物料分类 |
6.3 煤业集团物料的库存管理策略 |
6.3.1 战略物料的库存管理 |
6.3.2 一般物料的库存管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主要学术成果 |
(10)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背景 |
1.1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 |
1.2 能源效率与节能 |
1.3 能源政策 |
2 研究现状分析 |
2.1 非线性模型 |
2.2 动态模型 |
2.3 组合模型 |
2.4 各类模型的效果评价 |
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3 能源问题基本评价 |
3.1 能源赋存与生产力布局 |
3.2 能源消费评价 |
3.3 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分析 |
3.4 能源的基本评价 |
3.5 主要结论 |
4 中国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能源的供给因素 |
4.2 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4.3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4.4 工业结构与能源需求 |
5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 |
5.1 国内生产总值法预测 |
5.2 弹性系数法预测 |
5.3 人均能耗法预测 |
5.4 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 |
5.5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预测 |
5.6 预测结果比较与能源需求预测最终结果的确定 |
6 能源结构多目标决策 |
6.1 能源结构模型的因素分析 |
6.2 能源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 |
7 中国能源政策建议 |
7.1 能源发展方针 |
7.2 能源开发的战略方针 |
7.3 能源供给政策建议 |
7.4 能源消费政策建议 |
7.5 能源环境政策建议 |
7.6 能源安全政策建议 |
7.7 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
7.8 加强政府对能源系统的规制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基于三层结构的元宝山露天煤矿MIS(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D]. 邵帅. 辽宁大学, 2019(01)
- [2]低阶煤酸洗表面改性对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李路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3]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孟茜.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5)
- [4]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电网增发电能消纳管理研究[D]. 武俊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5]基于B/S结构的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文瑛. 太原科技大学, 2009(06)
- [6]大阳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 朱庆春,余志伟,汪欣,段德亮,赵俊生.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2007(14)
- [7]基于UML与统一过程的煤矿路运销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马鸿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12)
- [8]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D]. 马建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9]煤业集团供应链管理及应用研究[D]. 仲维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04)
- [10]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 沈玉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