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院士的道德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奚晓丽[1](2021)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 “80后”“大先生”勇探“深海”立潮头》文中认为他是一生勤俭节约,捐赠多年积蓄成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的老教授;他是科普海洋文化,心系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科研人;他也是甘于奉献,毕生献给海洋事业的"深海勇士";他还是85岁的UP主、"网红"院士、学生最喜欢的科普博主。2021年11月5日,汪品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研究海洋地质40余年,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率先垂范,用一生的耕耘与奋斗,诠释了"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的人生信条。
赵新静[2](2021)在《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应物兄》是李洱用时十三年左右完成的最新长篇力作,这部作品围绕济州大学建立儒学研究院展开,牵涉出政、商、学三界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了在各路人马精心筹备下儒学研究院最终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故事。本篇论文以《应物兄》中“太和”和“应物”两个核心词汇为切入点,探求作品里所展现的“太和”的深刻内涵,并且从多个角度探寻“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试图理解当下知识分子精神坚守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性。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寻作品中“太和”二字的内涵及其构成的理想。首先,笔者从太和研究院与“太和”的关系探究“太和”的第一层意蕴,即建立儒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其次从应物兄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二层意蕴,即应物兄致力于儒学研究和儒学建设学科化、体系化的学术理想。最后从程济世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三层意蕴,即儒学复兴理想和程济世借“太和”重寻家园与儒学文化记忆。总体而言,“太和”寄寓了知识分子想要在当下时代实现儒学复兴的理想。第二章从客观的外在因素分析“太和”理想失败的原因,主要从权力和资本的角度探究“太和”理想的陨落。“太和”研究院建立过程中,政治权力和商业资本对文化建设造成挤压与渗透。在政府权威和商业资本的侵扰中建立“太和”研究院慢慢演变成了建名人故居和城市改造工程,这与知识分子学术理想和儒学复兴理想渐行渐远。第三章从知识分子自身挖掘“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首先从“应物”二字入手,理解其内涵。其次从知识分子“言”之“应物”的角度分析沉默寡言者以及市场经济下言说的功利性,知识的言说也背离“太和”理想。沉默不语或出于私心的为名为利言说使得“太和”理想被淹没。最后分析知识分子的“行”之“应物”,知识分子在道德操行方面的堕落以及追求理想的行动力不足也使得理想难以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当下知识分子“执道应物”与坚持精神操守面临的困境及可能性。成长经历不同的三代知识分子在新世纪里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首先从老一代知识分子中找寻坚守者,不管是像何为、张子房这类人文知识分子还是像双林院士这类科学知识分子,他们对于新时代下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政策倍加珍惜,他们不为名利所累潜心钻研学术,着书立说,享受学术世界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尽管老知识分子正渐渐“退场”,但他们从始至终尽力坚守信念与操守。其次,中生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时代面对来自“权”和“资本”的干扰,也可看到文德能、芸娘、应物兄等坚持精神操守或寻求突围之路的学者。最后,晚生代知识分子虽有更多的年轻学者面对诱惑沉沦放纵,但亦有文德斯这种坚守者,知识分子“执道应物”和实现理想之路虽然艰难但也有希望之光。
王艳芳[3](2020)在《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容城县人,因晚年在辉县夏峰村讲学,多称夏峰先生,是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先后被明清两朝征聘多次入朝做官,均坚辞不赴,终身布衣,又尊称为征君先生。他潜心学问,着述等身,一生躬行实践,开堂讲学,主张“实学”“实用”“实行”,大河南北学者多受其影响,被视为北学宗主、学术泰斗。孙奇逢先生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统合者,又是清代实学思潮重要的开启者。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夏峰先生是一位有肝胆、有骨气、有才略的大学者”,称之为北学重镇。在当时与关中的李颙、浙东的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孙奇逢弟子汤斌评价老师孙奇逢之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纵观孙奇逢先生的一生。门人弟子申函光誉之为“始于豪杰、终以圣贤”。孙奇逢先生针对明朝后期理学和心学弊端,在对程朱理学后学的“词章繁兴”落入“支离”,陆王心学过度追求“内在心性”落入“虚玄空无”的分析中,不拘门户之见,找到各自立足点、共通处,指出所谓弊端,是后学执一端的偏激而为,两者本是“知行合一”自然融合,先生只是平心探讨而已。孙奇逢从学问之根出发,追根溯源,同时结合当下之学,将“实”字当头,既传承了宋明理学思想,又开启并发展了明清实学社会思潮,找到一条治学为用的“实行”道路,这样各派异己纷争,争论熄矣。孙奇逢的思想中既包含程朱理学家的“理”之实,即“理”不仅是宇宙万物“根实处”,而且是寓于万物之中的实有之理,也没有放弃陆王所倡导的“心”之实。孙奇逢一方面强调理学体系中“心性论”的道德修养的实功论,对应自己倡导的“明体适用”“学以致用”,他也指出理学核心要义“格物穷理”中的“格”正是学问要落实到躬行实践的对照。同时,心学高举的“致良知”,其中的“致”强调推及于外物的举措,和理学“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有了交汇处。在孙奇逢看来,理学在明朝末年逐渐走向没落,不在理学本身,而是末学极端所致,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以“实”为主线,把理学、心学纳入儒学的大背景之下,将各家不同命题产生的分歧消解在一个大的逻辑前提下,尊德性、道问学只是为学路径的不同,其实都是一回事,赋予各派相同的意义。孙奇逢同时将理学、心学纳入儒学道统来研究,不再做无果争议,进一步为两者的学说发展寻找合理性的道路,同时也奠定了自己的实学思想。现阶段学术界对孙奇逢思想的研究,基本都还是停留在对其理学思想的研究上,本文通过对孙奇逢思想形成的脉络及事项分析,发现孙奇逢的理学思想多是从方法论层面提出的,而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思想特征明显契合实学范畴,并且贯穿于孙奇逢思想发展的始终,参照儒家“内圣外王”的原则,更为凸显。本文作者以《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为题,对孙奇逢实学思想形态进行整体研究作一积极尝试。第一章概论部分阐述了实学的概念、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对孙奇逢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圣儒思想、师长良友、门生弟子等因素,展开对孙奇逢实学思想形成机理的剖析;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本体论体系和致用论体系展开对孙奇逢实学思想的推演;第四章梳理总结了孙奇逢实学思想的特点;最后一章还原了孙奇逢先生本人及其实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挖掘孙奇逢实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琭璐[4](2020)在《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篇令人肝肠寸断的文字,病痛尤其是重症夺去了多少人的健康和生命权利?剥夺了多少家庭追求幸福奔向小康的梦想?随着中国扶贫攻坚和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因病致贫这头拦路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忧虑,全国每年有多少家庭因病致贫?重症患者及家庭到底经受着怎样的煎熬与困境?小康路上,因病致贫的顽疾到底如何根治?让我们跟随作者沉重忧伤的笔触,到众多患者家庭中去寻找答案……
屈文静[5](2020)在《石一枫小说论》文中研究表明石一枫被称为“后王朔时代”的“北京顽主”。他的早期创作主要依赖个人经验,进行回忆式的青春书写。直到2014年,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问世,这标志着石一枫不甘心仅仅跟随王朔的脚步,他选择回归传统,回归现实,在作品中书写小人物的血泪,揭露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他写“实然世界”,也展现“应然世界”,显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更承担起了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本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对石一枫其人及其创作进行概述,对石一枫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石一枫小说的批判主题入手,对小说中所描写的阶层分化和精神困境现象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石一枫关于阶层分化问题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具体的城与人,其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和阶层固化问题都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伴随着阶层分化产生的问题还有阶层价值观的分化,高位者往往空虚乏味且道德低下,低位者热情上进且道德高尚,两者互不接受,泾渭分明。石一枫还关注着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遵守道德的人活得异常艰难,违反道德的人反而活得有滋有味。而且道德也会转化为“软权力”,毁灭人的理性思考。除此之外,信仰问题也被纳入石一枫的思考范围,欲望急速膨胀的人和贫苦盲目的信徒共同构成了信仰乱象。第二章,从石一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出发,对石一枫笔下的顽主、小人物和女性拯救者形象进行分析。石一枫笔下的顽主,他们高傲又自卑,追求不同于世俗的生活,心中常怀英雄梦。底层小人物普遍比较偏执,有自己内心坚守的东西,即便自己身处泥潭,也心怀星空。女性拯救者是遗世而独立的存在,她们是浑浊世界里唯一幸存的纯洁,她们自身的努力会激励颓废荒唐的男性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第三章,以石一枫小说的审美意蕴为视域,从独特的现实主义表达以及语言风格两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审美意蕴。本文认为,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石一枫他拥有非凡的想象力且十分注重小说的戏剧性,常以突发和偶然事件去推动事件发展。他常用“帮闲”这类人物去观察社会和人,并利用一些细节展示去加深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除此之外,石一枫惯常用幽默风趣的叙述风格去抵消宏大主题所带来的硬伤,采用京味口语和污秽化的语言策略,既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又能消除明显的说教感和生硬感。论文结语部分对正文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整合。本文认为,石一枫的作品中存在着明显的主题先行倾向,对上层阶级人物存在偏见。还存在着相似的叙事模式和重复的故事情节,但瑕不掩瑜,不可否认的是石一枫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个人叙述风格和作家社会责任的统一。作为新社会问题小说的继承者,石一枫的未来值得期待。
张典[6](2020)在《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关系已然成为现实社会关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公共空中的行为构成了现实的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现实公共生活空间的延伸。社会为了维持网络公共生活的和谐、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就是网络公德。由于网络本身隐匿性强,信息传播量大,去中心化等特点导致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不易监督,影响了网络公德对网民行为的现实制约力,使网络公德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具有现实紧迫性的课题。本文基本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绪论。首先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网络公德进行概述。首先通过明确网络公德的相关概念,对公德与私德,网络道德和网络公德的涵义进行界定,分析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意义,通过了解公德的意义与作用延伸到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意义,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讨论了网络公德的特点和原则,在对网络本身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当前网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网络公德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危害.。通过分析网络暴力现象,不道德流量谋利现象,欺骗式利益推广现象,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的危害,,指出网络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人们的道德缺失所致。第四部分:提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对策。指出为了实现网络公德建设的伟大目标,加强网络公德建设从国家层面应该明确网络管理责任,实时更新网络管理条例,强化主体公德意识,社会层面出发应该做到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培育意见领袖,完善网络媒体平台,个人的角度出发应该自觉维护网络公德,宽容他人。有针对性地提出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应该如何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结语部分总结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未来针对网络公德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健全对网络公德建设的展望。
何梦婷[7](2020)在《尝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文中指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教育改革更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于是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会议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要创新课堂教学。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任课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优化与改进。通过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目的。我国土生土长的尝试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而且尝试教学的理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运用你的经验”模块的教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邱学华老师所创设的尝试教学法为切入点,深入展开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上)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旨在丰富和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除绪论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为研究积累了理论基础外,主要由三个章节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章通过对尝试教学法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尝试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尝试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意义,从总体上对尝试教学法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经见习、实习发现目前尝试教学法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存课堂节奏不易把控;学生思维转换较慢;信息资源使用较少;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并逐一针对问题分析原因。第三章,根据具体实践结合查阅文献和资料,提出了课前充分备课,丰富教学预设;组织教研活动,调动集体智慧;开发信息资源,拓宽使用途径;采用综合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策略。并将尝试教学法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实施阶段进行了划分及实践,梳理了八年级上册中适合适用尝试教学法的课题和框题,并分析原因。还针对《服务社会》这一框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结束后进行实施报告。
冉崇鑫[8](2020)在《石一枫小说的文学空间研究》文中提出石一枫的小说创作近年来佳作频出,其文学作品不为取悦市场大众,不为迎合低俗趣味,精雕细琢,以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创作特点引来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他,在积极学习和运用西方创作手法、艺术技巧的同时,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小说创作方法,被文坛上贴上“新现实主义”标签。石一枫是一位时空意识极强的作家,对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空间艺术的掌握和把控上有着非同一般的能力,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极强的空间性叙事。本篇论文立足于石一枫小说文本,旨在从文学空间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细致的分析。全文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探讨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结语则总结全文,阐述石一枫小说的文学空间建构的同时,并指出对石一枫小说创作的期待之处。主体部分的研究则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在“空间转向”的学术研究背景下,运用文学空间理论对石一枫小说进行分析,分五个章节论述:第一章主要梳理“空间”、“空间转向”概念的发展历程,明确本文探讨的“空间”一词的概念内涵,并确定空间转向与文学的关系,即空间转向下文学空间理论的形成。第二章是对石一枫小说中物理空间进行探讨,从宏观和微观看可以将物理空间分为地理空间和监狱空间,重点分析地理空间与监狱空间的文化表征。第三章论述的是石一枫小说中的心理空间,石一枫小说刻画了具有“边缘人”处境却呈现出不同特质的流浪者和闯入者形象,这两类人物拥有各自不同的心理价值取向,其不同的迁徙特质折射出不同的心理空间建构,同时石一枫小说中存在着很多人物的遐想和梦境,对其进行心理空间的解读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章是分析石一枫小说中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是人际关系的空间,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阶层等不同的社会因素,石一枫小说建构了多种社会空间,展示了社会各阶层差异的现状,根据其特性将其分为了政治空间、网络空间和性别空间。第五章则详细阐述石一枫小说的文学空间的意义。石一枫的小说已经触及到了非常敏感的社会神经,他所建构的独特文学空间富有深层次意蕴,在延续了传统的文学空间之上,拓展了文学空间的表达方式,并揭示了空间如何建构人物主体,即主体间阶层差别的再现,以及人物主体对诗意空间的向往。
尚辰,张岐蜀[9](2019)在《新时代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文化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动力源泉。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要求,农业科研院所要以创新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营造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文章以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为例,分析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创新文化制度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及加强科研学风道德建设等加强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周朝军[10](2017)在《九月火车》文中指出第一章光明之门多年之后,周剑鸣依然无法忘却那个黄昏在鲁南小城临沂看到的那片云朵,它像一副少年的肋骨,枯瘦如柴,和翅膀有关,和飞行有关,冥冥中带着某种启示和指引。时至今日,他仍然惊讶于它的不可名状以及它背后那片天空的深不可测。天空和云朵之间仿佛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充满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引他再次回到那个记忆中无法安放的师大。新生入学,胖三被分在梅园416寝室靠窗的上铺。因为来得晚,其他两个上铺已经分别
二、老院士的道德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院士的道德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2)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太和”理想 |
第一节 太和研究院与“太和”意蕴 |
第二节 应物兄与“太和” |
第三节 程济世与“太和” |
一、儒学复兴的期待 |
二、借“太和”重寻家园与文化记忆 |
第二章 政治与资本对文化的挤压渗透 |
第一节 政治权力对“太和”院的干预 |
一、政府“官”权干扰 |
二、校长“权”威压制 |
第二节 从“太和”院到经济链 |
一、“太和”集团与城市利益之网 |
二、国外资本开拓市场的企图 |
第三章 “应物”对理想的消解 |
第一节 “应物”的含义 |
第二节 “言”之“应物” |
一、应物兄的擅于应物与无奈 |
二、市场经济下的功利性言说 |
第三节 “行”之“应物” |
一、道德的失守 |
二、行动力的欠缺 |
第四章 执道应物与精神坚守的困境及可能 |
第一节 坚守信念的老辈知识分子 |
一、入世者的坚守 |
二、隐退者的坚守 |
第二节 艰难突围的中生代坚守者 |
一、物欲观念的冲击 |
二、传承独立精神 |
第三节 勇拒“诱惑”的晚生代坚守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写作困难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孙奇逢实学思想的学思历程 |
概论 实学: 学风转向与时代话题 |
一、实学与经世实学 |
二、经世实学是中国实学的主要特征 |
三、孙奇逢,一位被隐而不彰的实学思想家 |
第一节 孙奇逢生平概述 |
一、家族传承 生平学履 |
二、冀北义士 尊为豪杰 |
三、北学宗师 终以圣贤 |
第二节 孙奇逢实学思想的形成 |
一、孔孟之道学 |
二、先儒之气质 |
三、友人之共参 |
第二章 孙奇逢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体论体系 |
第一节 理气观 |
一、理与气 是二而一 |
二、理气的相杂与相离 |
第二节 心性论 |
一、道心人心 非一非二 |
二、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三、心与性的关系 |
第三节 理欲论 |
一、寡欲与克欲 |
二、循理与从欲 |
第四节 义利观 |
一、守贫即是道 |
二、勘透死生 尽性至命之实地 |
三、无贵富贫贱 总宜使之知学 |
第三章 孙奇逢实学思想的逻辑推演:致用论体系 |
第一节 认识论 |
一、能知才能行 能行才算知 |
二、新莫新于 致知力行 |
第二节 工夫论 |
一、博而约 道学问 正所以尊德性 |
二、眼前事物 致知之功 |
第三节 方法论 |
一、慎独为宗 克己为纲 主敬为要 |
二、经典着述为旨 语对症是本 |
第四章 孙奇逢实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圣学本天的返本智慧 |
一、穷理良知 是明德 |
二、格物致知 为至善 |
第二节 虚实相济的兼容思想 |
一、兼收朱陆 共通融合 |
二、以实补虚 虚实相辅 |
第三节 经世躬行的务实精神 |
一、经世载物 致用为民 |
二、着书为用 授为实效 |
第五章 孙奇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孙奇逢的历史地位 |
一、北方学派的开启者 |
二、夏峰学派的流衍 |
第二节 慎独为宗之自我省察精神 |
一、寡欲而非绝欲 守贫道谋发展 |
二、理在事上见 实践理论相结合 |
三、心性一体 不忘初心 |
第三节 知行并进之求真务实精神 |
一、虚实相济 学以致用求实效 |
二、任当其才 循序渐进求进取 |
三、致知力行 百折不挠求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活下去的筹码是什么?钱! |
二、有病没药吃是天灾,有药没钱吃就是人祸 |
三、“一夜回到‘解放前’。” |
四、“病人多极了,但不少是从农村来的,没钱手术。” |
五、“国家是否可以给我们这些患大病家庭一些补助?” |
六、没人可以挣脱疾病的枷锁,但亟待建立更为完善的医保制度、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看病难”“用药贵”等问题 |
(5)石一枫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石一枫及其创作简介 |
石一枫小说研究综述 |
论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石一枫小说的批判主题:阶层分化与精神困境 |
第一节 阶层分化 |
一、贫富差距大 |
二、阶层固化日趋明显 |
三、阶层价值观的冲突 |
第二节 精神困境 |
一、道德困境 |
二、信仰缺失 |
第二章 石一枫小说的人物形象:追求“脱俗”的人 |
第一节 顽主形象 |
第二节 执拗的小人物 |
第三节 女性拯救者 |
第三章 石一枫小说的美学意蕴:亦庄亦谐 |
第一节 独特的现实主义表达 |
一、注重戏剧化 |
二、“帮闲”视角 |
三、注重细节展示 |
第二节 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
一、京味口语打底 |
二、“污秽化”语言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理论联系实际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二、网络公德概述 |
(一)公德、网络公德及相关概念解析 |
1.公德 |
2.网络公德 |
(二)网络的特点 |
1.网络去中心化 |
2.网络隐匿性强 |
3.网络信息量巨大联结广泛 |
4.网络信息传播交互性强 |
(三)网络公德原则 |
1.不伤害原则 |
2.自由原则 |
3.包容原则 |
4.责任原则 |
5.交互原则 |
三、网络公德失范现象分析 |
(一)网络公德缺失的表现 |
1.网络暴力现象 |
2.不道德流量牟利现象 |
3.欺骗式利益推广现象 |
4.网络高科技犯罪 |
(二)网络公德缺失的危害 |
1.网络失信影响社会秩序 |
2.信息泄露危害经济秩序 |
3.缺乏网络同情影响社会风气 |
(三)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 |
四、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对策 |
(一)国家层面对策 |
1.明确网络管理责任 |
2.提高国家监管效率 |
3.全面强化网络主体公德意识 |
(二)社会层面对策 |
1.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
2.培育意见领袖 |
3.完善网络媒体平台 |
(三)个人层面对策 |
1.自觉维护网络公德 |
2.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
3.宽容待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尝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关于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及趋势 |
1.2.2 国外关于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及趋势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尝试教学法的概述 |
2.1 尝试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
2.2 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2.2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3 学习迁移理论 |
2.3 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
2.3.1 先练习后讲解 |
2.3.2 互动的多维性 |
2.3.3 突出能力培养 |
2.3.4 注重评价反思 |
2.4 尝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意义 |
第二章 尝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八上)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尝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八上)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1 课堂节奏不易把控 |
3.1.2 学生思维转换较慢 |
3.1.3 信息资源使用较少 |
3.1.4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
3.2 尝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八上)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教学设计预设欠佳 |
3.2.2 传统教学影响较深 |
3.2.3 信息素养、资源不足 |
3.2.4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第三章 尝试教学法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策略及实践探索 |
4.1 尝试教学法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
4.1.1 课前充分备课,丰富教学预设 |
4.1.2 组织教研活动,调动集体智慧 |
4.1.3 开发信息资源,拓宽使用途径 |
4.1.4 采用综合评价,培养核心素养 |
4.2 《道德与法治》(八上)适用尝试教学法的分析 |
4.2.1 教材适用分析 |
4.2.2 优势分析 |
4.3 尝试教学法具体模式的运用 |
4.3.1 主体模式 |
4.3.2 灵活模式 |
4.3.3 整合模式 |
4.4 尝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八上)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4.4.1 教学设计—以《服务社会》为例 |
4.4.2 教学实施报告—以《服务社会》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石一枫小说的文学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一) 语言特色研究 |
(二) 叙事研究 |
(三) 艺术技巧研究 |
(四) 作品意义研究 |
(五) 作家比较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文学空间的界定 |
第一节 空间概念的产生与流变 |
一、 古希腊本体论空间概念 |
二、 17-18世纪认识论空间概念 |
三、 20世纪初的空间概念 |
第二节 空间转向与空间理论的生成 |
一、 空间转向的背景 |
(一) 生活方式的改变促成空间转向 |
(二) 文化价值观念转变促成空间转向 |
(三) 哲学思维转换促成空间转向 |
二、 空间转向的理论内涵 |
(一)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 |
(二) 福柯的权力——空间——知识理论 |
第三节 空间理论中的文学空间研究 |
一、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文学空间 |
二、 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学空间研究 |
三、 叙事学视角下文学空间研究 |
第二章 石一枫小说中的物理空间 |
第一节 地理空间 |
一、 作家生活的地理空间 |
二、 建立在作家记忆和想象上的地理空间 |
(一) 北京:跨越差异的爱情世界 |
(二) 北京:外乡人融不进的土地 |
第二节 监狱空间 |
一、 监狱空间的三重叙事 |
二、 监狱的权力化空间 |
第三章 石一枫小说中的心理空间 |
第一节 心理空间之一:流浪 |
一、 流浪者“在路上” |
二、 流浪者的心理空间 |
第二节 心理空间之二:闯入 |
一、 城市的闯入者 |
二、 闯入者的心理空间感 |
第三节 心理空间之三:遐想和梦境 |
一、 遐想和梦境 |
二、 遐想与梦境建构的人物心理空间 |
第四章 石一枫小说中的社会空间 |
第一节 政治空间 |
一、 区隔:“底层”空间与“上层”空间 |
二、 政治空间中区隔呈现的对比叙事 |
第二节 网络空间 |
一、 电子眼和网络空间 |
二、 网络空间对阶层差异的蒙蔽 |
第三节 性别空间 |
一、 空间的性别化 |
二、 性别空间中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 |
第五章 石一枫小说中文学空间的意义 |
第一节 传统文学空间的继承与拓展 |
一、 文学空间的延续 |
二、 文学空间叙事手法的创新——文学空间多样化表达 |
第二节 阶层问题小说主题内容的超越 |
一、 主题的超越——教育资源公平问题的独特理解 |
二、 内容的超越——阶层差距的真实刻画 |
三、 诗意空间的向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代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实践 |
2.1 打造核心价值理念, 凝聚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
2.2 打造特色标识和环境, 积淀生物所文化底蕴 |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
2.4 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 增强凝聚力 |
2.6 狠抓创新文化制度建设, 为规范化管理和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
3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 |
3.1 加强创新文化制度建设, 构建创新基础平台 |
3.2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增强核心竞争力 |
3.3 加强科研学风和道德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
四、老院士的道德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 “80后”“大先生”勇探“深海”立潮头[J]. 奚晓丽. 上海教育, 2021(34)
- [2]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D]. 赵新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3]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D]. 王艳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J]. 李琭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11)
- [5]石一枫小说论[D]. 屈文静. 河南大学, 2020(02)
- [6]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典.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尝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D]. 何梦婷.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8]石一枫小说的文学空间研究[D]. 冉崇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新时代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J]. 尚辰,张岐蜀. 农业科技管理, 2019(03)
- [10]九月火车[J]. 周朝军. 时代文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