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淀粉遇碘,有什么反应?现象
- 答:食物中的淀粉与碘水发生显色反应,可显蓝色、蓝紫色或紫色。所以食物(如刀切或稀饭)中的淀粉可用碘水来检验。
问:淀粉与碘的反应
- 答:反应成因: 淀粉能吸附碘,使碘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向短的波长方向移动,棕色的碘液就变成蓝色。同理,支链淀粉和糊精也能吸附碘,不过吸附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的颜色不同。 这种解释的有力根据是碘的淀粉液在加热时蓝色消失。这就被认为是加热后分子动能增大,引起解吸的缘故。 扩展资料性质.. 详细>>
- 答:食物中的淀粉与碘水发生显色反应,可显蓝色、蓝紫色或紫色。所以食物(如刀切或稀饭)中的淀粉可用碘水来检验。
问:淀粉和碘的反应
- 答: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由直链淀粉(占10—30%)和支链淀粉(占70—90%)组成。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支链淀粉不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钠米),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此时碘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被氧化成单质后无法形成络合物! 所以原来的蓝色会慢慢褪去!
- 答:食物中的淀粉与碘水发生显色反应,可显蓝色、蓝紫色或紫色。所以食物(如刀切或稀饭)中的淀粉可用碘水来检验。
问:碘与淀粉到底是什么反应,是化学还是物理
- 答:化学变化
原理
这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由直链淀粉(占10—30%)和支链淀粉(占70—90%)组成。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支链淀粉不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钠米),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 答:碘与淀粉变蓝是化学变化
- 答: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这是由淀粉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的粉末,由10%~30%的直链淀粉和70%~90%的支链淀粉组成。溶于水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如果加入碘液,碘液中的碘分子便嵌入到螺旋结构的空隙处,并且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除了蓝光以外。是化学反应。
你看到的蓝色是碘和淀粉发生反应形成了一种螯合物,它是蓝色的。并不是颜色反应其他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 nm),从而使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来。
望采纳了追问。 - 答:生成一种蓝色物质,化学反应
- 答:化学。发生了取代反应
问:碘酒和淀粉的化学反应?
- 答:米饭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怎么反应二者?
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糖类大分子,遇到碘会变蓝。因为碘分子进入葡萄糖分子后,分子间的作用力(价键作用力)使两者结合地紧密,这样的结构使得光通过分子时发生散射(物理原因),成蓝色. - 答:淀粉(C6H12O6)n
属于多糖类,它遇到碘元素的时候,会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显蓝色,所以我们会看到上述的现象。 - 答:淀粉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与碘酒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天然的淀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约占10%—30%,分子量较小,在50000左右,可溶于热水(70℃—80℃)形成胶体溶液。直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蓝色,但较短的直链则呈现红色、棕色或黄色等不同的颜色支链淀粉约占70%—90%,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得多,在60000左右,不溶于水,支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紫色或紫红色所以,淀粉遇碘酒究竟显什么颜色,取决于该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有的豆类几乎全是直链淀粉,遇碘酒显蓝色;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遇碘酒显紫色;玉米、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链淀粉,所以马铃薯遇碘酒所显的颜色比玉米遇碘酒所显的颜色要略深。
- 答:淀粉和碘酒放在一起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 答:不是一种络合物,而是形成了一种碘与淀粉形成了一种包合物,这个淀粉一定要是支链淀粉才能与碘反应生成蓝色的,直链淀粉不能与碘反应的.这个可以参考<生物化学>书的,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