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动静脉瘘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尿激酶治疗动静脉瘘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一、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路遥,李思怡,王多姿,谭晓青,杨晓君,何晓[1](2021)在《双通道溶栓尿激酶法对内瘘急性血栓治疗效果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通过双通道尿激酶溶栓法对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短期复通率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共52例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7例。试验组采用流入段动脉端穿刺及静脉血栓体内穿刺,以下简称双通道,同时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周静脉推注尿激酶溶栓。比较2组患者内瘘复通时间、溶栓不良反应、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早期(2 h)复通率92.6%(25/27),高于对照组44.0%(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4.389,P<0.05);2组患者栓塞部位、通路情况,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89、0.277,P>0.05);2组患者皮下淤血、穿刺点渗血、穿刺损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088、0.003、0.944,P>0.05)。结论双通道尿激酶溶栓法在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具有早期(2 h)复通率高、溶栓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的特点。

陈珏莹[2](2021)在《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水蛭酊湿热敷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采用内瘘每周规律透析(3次)的60例患者(脱落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治疗组予水蛭酊湿热敷治疗,均于透析间隔期进行干预。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凝血功能:D-二聚体、APTT、PT,肾功能:Scr、BUN及炎症指标CRP,观察内瘘血流量、内径、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及随访对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组内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流量对比,治疗组血流量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内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内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血肿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酊湿热敷可以提高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增加穿刺段内径和减轻穿刺后疼痛,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洪国标,宋利,全梓林,符霞,陈诚,崔冬梅,赵立艳,廖秋凤[3](2021)在《动静脉内瘘类型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效果,为提高溶栓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的47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65.0±14.80)岁]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观察内瘘溶栓成功率、首次溶栓成功(首次使用75万尿激酶溶栓成功率)和溶栓过程中并发症,分析不同类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成功率。结果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尿激酶溶栓成功率显着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88.5%(23/26)比61.9%(13/21)](P=0.033)。年龄和首次溶栓成功有相关(P<0.05),而性别、血管通路使用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低血压等观察指标均不相关(均P>0.05)。结论两种动静脉内瘘类型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均达到较好效果,且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溶栓效果优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同时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和内瘘堵塞时间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内瘘术后功能监测及自我护理的健康宣教。

高良云,胡日红,姚国明,王利峰,朱星瑜[4](2020)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临床特征,以探讨可能影响尿激酶溶栓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下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患者82例,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51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患者31例。将溶栓治疗有效的45例患者作为有效组,无效的37例患者作为无效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时间、溶栓治疗并发症(出血、血肿)发生率及溶栓治疗前动静脉内瘘基本情况。结果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血栓栓塞时间较短(P<0.05)。两组患者出血、血肿等溶栓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VF患者中,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吻合口内径、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较长,吻合口流速更快、血栓长度较短,瘤样扩张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VG患者中,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动脉吻合口内径较大、血流速较快(均P<0.05)。结论临床对于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患者,不能盲目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以免增加内瘘血管二次损伤、消耗有限的血管资源。内瘘血栓栓塞时间、吻合口内径、桡动脉内径、血栓长度、吻合口血流速和瘤样扩张等可作为是否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参考指标,以提高溶栓治疗的有效率。

冯瑞果,陈树榕,陈柳清,潘妍君,苏淑青,梁嘉欣,曾瑞媛[5](2020)在《循证护理在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病人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14 d凝血功能、肝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凝血功能、肝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维持凝血功能的稳定,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黄朝琴,黄楠[6](2019)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MHD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下,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持续治疗6 d后,比较2组溶栓情况(72 h溶栓成功率、溶栓所用时间、尿激酶用量)、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Ras相关C3肉毒素酶解-2(ras-relatedC3botulinumtoxinsubsteate,Rac-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并发症及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72h溶栓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所用时间、尿激酶用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PT、PT、D-D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IB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D、Rac-2、HO-1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用于MHD患者AVF血栓形成治疗中,溶栓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再栓塞发生率。

何冬[7](2019)在《单一尿激酶和尿激酶泵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方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效果及护理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统计学分析对于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应用单一尿激酶和尿激酶泵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并给予相应护理工作。方法样本时间:2015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样本来源:选择41例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20例)与治疗组(2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泵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0.00%,两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应用单一尿激酶和尿激酶泵入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联合方案效果更加显着,配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预后。

潘春英,汪宏[8](2019)在《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动脉穿刺泵入尿激酶联合全身使用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护理技巧。方法:采用7号头皮针经动静脉内瘘吻合口上方2~3 cm处行动脉离心顺血流穿刺,用尿激酶30万U加生理盐水40 mL微泵泵入局部溶栓,同时经外周静脉滴注肝素钠12 50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全身抗凝治疗,治疗前对动脉搏动及穿刺点进行评估确定,治疗中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对5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共进行64例次溶栓抗凝治疗,55例次溶栓成功、内瘘恢复血流,成功率85.94%,9例次溶栓无效后经手术取栓及内瘘重建治疗恢复内瘘功能;仅2例次出现原内瘘穿刺点出血、6例次出现穿刺局部肿胀的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后早期采取局部尿激酶溶栓联合全身使用肝素钠抗凝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通畅率高,而治疗前的正确评估及一针穿刺成功则是提高内瘘溶栓成功的关键。

杨海艳,郭竹英,李淑慧,周柏,刘春城,王月霞[9](2019)在《预防性尿激酶缓慢泵入时间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预防性尿激酶缓慢泵入,防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观察泵入时间不同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探讨预防性尿激酶缓慢泵入时间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96例,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32例。对照组1每周泵入时间为1 h,对照组2每周泵入时间为3 h,观察组每周泵入时间为2 h,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改变、副损伤发生率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其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分别为(910.2±66.5)ml/min、(916.3±65.6)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811.0±44.3)ml/min、(818.6±48.6)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的(903.0±65.7)ml/min、(915.9±47.1)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副损伤发生率为0(0/32),对照组1也为0(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但对照组2为9.30%(4/32),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3组患者D-D、FDP、tPA、PAI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3组患者tPA、PAI水平比较仍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对照组2的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缓慢泵入尿激酶能有效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泵入时间合理对提高内瘘血流量有明显影响,且可有效改善纤溶凝血指标,增加泵入时间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在动静脉内瘘治疗维护中需要正确选择。

吴素敏,陈银[10](2018)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全程护理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将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溶栓成功率、内瘘再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成功率为82. 9%(29/35),对照组溶栓成功率为77. 1%(27/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35,P> 0. 05)。观察组内瘘再通率为88. 6%(31/35)高于对照组的60. 0%(21/35)(χ2=7. 48,P <0. 05)。观察组患者便潜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及局部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结合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二、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实验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及炎症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穿刺疼痛评分
    2.4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流量对比
    2.5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内瘘内径对比
    2.6 治疗后随访4周并发症发生率
    2.7 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2.8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3.2 中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3 西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4 西医对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5 活血化瘀药物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3.6 水蛭的作用
    3.7 水蛭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理论依据及疗效分析
    3.8 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3.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患者满意度调查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中药外治法对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溶栓疗效评估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栓栓塞时间及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AVF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溶栓治疗前动静脉内瘘基本情况比较
    2.3 AVG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溶栓治疗前动静脉内瘘基本情况比较
3 讨论

(5)循证护理在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溶栓相关情况比较
    2.2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3 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酶水平比较
    2.4 并发症及再栓塞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单一尿激酶和尿激酶泵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方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效果及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3 讨论

(8)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溶栓前的评估
        1.2.2 动脉穿刺点的选择
        1.2.3 溶栓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护理与体会
    3.1 心理护理
    3.2 溶栓中的观察与护理
        3.2.1 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的观察
        3.2.2 动脉穿刺的观察与护理
        3.2.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3 健康教育

(9)预防性尿激酶缓慢泵入时间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建立动静脉内瘘方法
    1.3 内瘘血流量计算方法
    1.4 泵入尿激酶的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1个月和3个月内瘘血流量比较
    2.2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副损伤发生率比较
    2.3 治疗前、后1个月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10)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全程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溶栓成功率
    2.2 内瘘再通情况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四、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通道溶栓尿激酶法对内瘘急性血栓治疗效果的观察[J]. 路遥,李思怡,王多姿,谭晓青,杨晓君,何晓.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18)
  • [2]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D]. 陈珏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动静脉内瘘类型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 洪国标,宋利,全梓林,符霞,陈诚,崔冬梅,赵立艳,廖秋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08)
  • [4]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J]. 高良云,胡日红,姚国明,王利峰,朱星瑜. 浙江医学, 2020(18)
  • [5]循证护理在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护理中的应用[J]. 冯瑞果,陈树榕,陈柳清,潘妍君,苏淑青,梁嘉欣,曾瑞媛. 全科护理, 2020(27)
  • [6]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黄朝琴,黄楠. 空军医学杂志, 2019(06)
  • [7]单一尿激酶和尿激酶泵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方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效果及护理分析[J]. 何冬.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6)
  • [8]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护理[J]. 潘春英,汪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05)
  • [9]预防性尿激酶缓慢泵入时间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临床观察[J]. 杨海艳,郭竹英,李淑慧,周柏,刘春城,王月霞. 河北医药, 2019(12)
  • [10]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全程护理效果观察[J]. 吴素敏,陈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31)

标签:;  ;  ;  ;  ;  

尿激酶治疗动静脉瘘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