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类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胡新[1](2019)在《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调查 ——以武汉三所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日益增涨。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类培养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课程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一环,研究本科课程设置,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推动作用。选取地处武汉市内W、Z、H三所高校公共管理大类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自编课程设置现状调查问题,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维度,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公共管理大类课程设置现状。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较好,多数学生对课程结构评价较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以年级、性别、专业、学校为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年级、学校和专业三个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由事后检验可知,大三年级学生满意度显着高于大四学生;Z高校学生总体满意度显着高于W高校、H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显着高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总学分要求过多;第二,课程目标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重视度不够;第三,课程内容重复多、适用性有待加强、缺乏实践性;第四课程实施手段单一、部分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偏重理论教学;第五,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大类的课程设置在地区、学校和专业层面的特色不鲜明,缺乏有力的竞争力。导致公共管理大类课程设置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观念存在偏差。重专业轻通识的观念尚未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全面。二是完全学分制落实不到位。弹性学制未真正实施,相应配套制度不健全。三是教育资源紧张。教师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教学软硬件配备不足。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一是转变教育观。树立“全人”教育观、个性教育观、终身教育观等理念。二是优化完全学分制实施环境。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各方面资源投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三是调整课程结构。调整课程总学分,协调好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四是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权上,重视学生参与权;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整合相近内容、删减重复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学科前沿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实践性、适应性等。五是科学安排课程时间。合理安排各类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均衡各模块课程和各学年(学期)的课时数。六是突出课程设置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办有特色的大类教育;构建特色课程资源库,从社会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文化、以及高校或专业自身情况出发建设特色课程。
王旭辉[2](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刘素坤,李黎[3](2017)在《基于问卷调查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全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中的非金融专业基本都设有金融学课程,并将金融学作为专业基础课。高校非常重视金融学这门课程,但是在非金融专业的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中非金融专业金融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学生需求,提出教学改革建议。调查发现,学生基本满意金融教学情况,但是仍然存在提升空间。依据学生要求,金融学的教改方向应主要集中在多元化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方面。
李林[4](2017)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立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视角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武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为表述对象,界定了专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深化改革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专业集群课程共享体系、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方向、展望了前景。
卢有红[5](2016)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我国经济、金融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国际型人才,而实验教学是普通高校培养金融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十多年来,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高校投入不足、师资缺乏和学生认识模糊、学习被动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实施水平,高校应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金融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总体规划;一方面适度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并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合作,创新实验教学的模式,更新课程内容。
刘娜[6](2016)在《地方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快速发展,金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战略资源,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部分管理类专业开始开设相关的金融类课程,但一方面受到我国金融类课程发展起步晚的影响,地方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相对滞后,课程开设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主要重点在于管理教学,从而使得金融类课程教学实际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地方院校金融类课程开设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在该类课程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张海峰[7](2016)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透过某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转专业现象,审视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出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技能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新建本科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存在学生专业认知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科专业对口就业困难,与市场衔接度不高;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材及案例与教学方法不适应;实验实训建设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等问题。提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应遵循的思路: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课程设置体系,体现通用技能与学科交叉主题;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做实产学研教学平台,避免流于形式。
赵玉,张玉,熊国保[8](2015)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建议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精简教学内容、破除学科壁垒、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并从组织架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群的对策。
张颖,程翠青[9](2015)在《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基于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以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和新生对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认为,80%以上的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满意,但不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但在被调查者中20%左右的学生表示专业学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帮助。研究显示,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农林院校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特色,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促进农林院校高等教育的发展。
宋淑琴[10](2015)在《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文中认为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二、管理类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类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调查 ——以武汉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大类招生内涵的研究 |
2.关于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 |
3.关于公共管理大类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与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 |
(一)核心概念 |
1.公共管理大类 |
2.课程 |
3.课程设置 |
(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 |
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
2.本科课程设置需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
三、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高校 |
(二)培养目标 |
(三)课程体系 |
1.三所高校公共管理大类课程体系 |
2.各课程模块的学分比较 |
3.各课程模块的内容比较 |
四、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1.问卷编制 |
2.调查对象 |
3.信效度检验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描述性统计分析 |
2.差异分析 |
3.卡方分析 |
4.相关分析 |
5.回归分析 |
(三)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各维度分析 |
1.课程结构 |
2.课程目标 |
3.课程内容 |
4.课程实施 |
5.课程评价 |
(四)调查结果 |
1.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较高 |
2.课程内容维度学生满意度较低 |
3.大三学生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评价高于大四学生 |
4.专业方向课程的评价最高 |
5.实践课程的评价较低 |
五、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优化策略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课程结构有待完善 |
2.课程内容重复多、适用性有待加强 |
3.课程实施形式单一 |
4.课程学时安排需科学化 |
5.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 |
(二)原因分析 |
1.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
2.完全学分制落实不到位 |
3.教育资源不足 |
(三)优化策略 |
1.转变教育观念 |
2.优化完全学分制实施环境 |
3.调整课程结构 |
4.整合课程内容 |
5.科学安排课程学时 |
6.突出课程设置专业特色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课程设置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W高校公共管理大类课程体系 |
附录四 :Z高校公共管理大类课程体系 |
附录五 :H高校公共管理大类课程体系 |
致谢 |
(2)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3)基于问卷调查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设计 |
(一) 问卷设计 |
(二) 样本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一)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 |
1. 教学内容。 |
2. 教学方式。 |
3. 教学效果。 |
4.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学生对金融课程的要求 |
1. 教学内容要求。 |
2. 教学方式要求。 |
四、优化金融学教学的措施 |
(一) 区分专业精选授课内容, 突出应用性 |
(二) 丰富教学手段, 强化实践教学 |
(三) 优化考核体系, 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
(4)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集群国内研究现状及调研资料概述 |
1. 专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
(1) 专业集群的内涵 |
(2) 专业集群的特征 |
(1) 区域性 |
(2) 关联性 |
(3) 共建共享性 |
(4) 动态性 |
2. 有关专业集群的研究文献 |
3. 有关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的调研资料 |
二、武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分析 |
1. 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概况 |
(1) 专业集群所含专业 |
(2) 专业集群建设的举措及成绩 |
(1) 院系组织架构改革 |
(2) 紧密围绕地方产业集群 |
(3) 依托质量工程项目, 加强专业内涵式发展 |
(4)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专业互补、专业互促 |
(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6) 集中性实践教学改革 |
(7) 校企合作初显成效 |
2. 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
(1) 专业对接产业不够紧密、专业之间融合深度不强 |
(2) 专业集群建设所需经费存在一定的缺口 |
(3)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纯理论课程比重偏多, 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
(4) “双师型”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有待进一步扩大及优化 |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展望 |
1. 专业集群建设研究成果反哺本科人才培养 |
2. 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面向地方支柱性、新兴性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
3.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合作有广度和深度 |
4. 继续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师资队伍建设 |
(5)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
2 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2.1 原有基础薄弱,现期投入仍然不足 |
2.2“双师型”教师缺乏 |
2.3 学生认识模糊,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
3 提高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
3.1 高校应更新教学理念,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总体规划 |
3.2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更新实验课程的内容 |
3.3 构建高校、教师与学生“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7)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A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概况 |
三、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困境 |
(一) 学生专业认知度不高, 学习兴趣不浓 |
(四) 应用型师资水平不高, 专业引领不给力 |
(五) 实验实训建设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
四、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出路 |
(一)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
(二) 创新课程设置体系, 体现通用技能与学科交叉主题 |
(三) 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 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
(四)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
(五) 做实产学研教学平台, 避免流于形式 |
(8)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2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2. 1 教学内容重复 |
2. 2 学科的细分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
2. 3 重理论而轻应用 |
3 课程群模式构建 |
3. 1 课程群的划分 |
3. 2 课程群的运行机制 |
4 对策建议 |
(9)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基于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和时间 |
(三)调查样本 |
二、数据分析 |
(一)毕业生对相关专业的满意度 |
1.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 |
2.对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
3.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
4.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 |
5.对自身竞争力提高的满意度 |
6.对专业教育经历的满意度 |
(二)新生对相关专业的认识情况 |
1.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 |
2.对相关专业教学的期望度 |
3.对学校所开展专业教育的满意度 |
三、结论和建议 |
(10)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
2.2 扩展知识面 |
2.3 教学资源分配 |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
3.1 保留《财务管理》, 舍掉《金融学》 |
3.2 保留《金融学》, 舍弃《财务管理》 |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
4 结束语 |
四、管理类专业《金融学》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管理大类本科课程设置调查 ——以武汉三所高校为例[D]. 胡新. 湖北大学, 2019(05)
- [2]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3]基于问卷调查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研究[J]. 刘素坤,李黎. 时代金融, 2017(20)
- [4]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 李林.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06)
- [5]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卢有红. 科技广场, 2016(12)
- [6]地方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刘娜. 教育现代化, 2016(21)
- [7]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J]. 张海峰. 铜陵学院学报, 2016(02)
- [8]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 赵玉,张玉,熊国保.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2)
- [9]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基于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J]. 张颖,程翠青. 中国林业教育, 2015(05)
- [10]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 宋淑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