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地方文化开发保护 增强新修志书人文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刘影[1](2021)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湖洞景根植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西湖的兴衰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实现了天然洞穴从自然走向人文的转变。但是大多依附于景点存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远不及其他风景资源,对西湖洞景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城市近郊地区洞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对西湖洞景的形成进行分析。在自然形成方面,西湖洞景受到杭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质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湖洞景主要受到穴居文化、山岳崇拜、洞天福地、隐逸文化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下,洞穴才能成为“诗化的风景”。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出西湖群山中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53处洞景,从多角度对西湖洞景进行类型分析,并归纳西湖洞景的主要特性。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记载梳理与分析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发现西湖洞景与西湖的兴衰相伴而行。通过有历史遗存的洞景或留存文化意象的洞景,分析其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并且归纳出宗教活动、园林营建、历史人物以及洞穴审美取向四个重要变迁动因。从西湖洞景的形成和变迁中,也反映了人与洞穴的关系的变化经历了“追求庇护—寻幽探觅—改造利用—保护发展”四个阶段的变化。为探究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从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择选具有典型特性的洞景进行深入挖掘,从个案出发研究其内在的风景营造智慧。此外,从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理洞活动,探究自然洞穴与假山洞室的内在联系。由此,归纳总结西湖洞景中四个重要的地域特色,即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以及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出西湖洞景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梳理近现代对西湖洞景的整治以及与洞景相关的重大事件,针对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对西湖洞景的保护与利用提出意见,以期对日后西湖洞景文化景观保护有借鉴作用。
顾国权[2](2021)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反复拉锯、激烈碰撞的交错地带,联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目下,甘肃省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重镇、传统建筑星罗棋布,特色鲜明。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期研究则可以对该地区传统建筑谱系研究提供佐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丝路文化下的建筑文化渊源。本次研究在大范围实地考察、测绘获取建筑本体形制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选取研究区域内建筑沿革纪年较为清晰、建筑形制较为典型、建筑本体保存较为完好、后代扰动较少的传统木构建筑作为形制标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以斗栱为主要视点,以建筑本体所呈现的建筑形制信息为基础,结合修缮题记、重建碑刻以及地方史志等文字记录,分析考证建筑年代,解析建筑斗栱形制,借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木构建筑斗栱形制特征,进行形制分期。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域斗栱流布与演变特征。通过对形制案例的研究,得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分期结论如下。第一期:晚唐景福—北宋太平兴国时期,以敦煌五座窟檐为代表。这几处标尺案例均建造于《营造法式》颁行之前,虽为唐末宋初建筑,但由于敦煌地极荒僻,斗栱形制保留较多唐代特征。第二期:北宋绍圣—南宋乾道时期,以崇信武康王庙寝宫、武都广严院大雄宝殿为代表。这一时期遗存的标尺案例斗栱较为简单,武康王庙寝宫为四铺作,广严院大雄宝殿用斗口跳,但用材接近《营造法式》制度。第三期:明洪武—明嘉靖中叶,以兰州庄严寺大雄宝殿、秦安兴国寺般若殿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斗栱形制比较接近明代官式作法。第四期:明嘉靖末—清康熙时期,以武威海藏寺无量殿、天水纪信祠大殿为代表,形制出现地域化倾向。第五期:清乾隆—清宣统时期,分化出秦州、河州、河西三大工艺,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为成熟的体系。考察研究区域内的斗栱形制,发现本区域内的斗栱形制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明中期之后的建筑遗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致以秦州、河州、河西为中心形成建筑文化辐射圈,三大工艺体系在斗栱形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与邻近的青海、陕西、四川等地的传统建筑斗栱对比中发现,三大工艺体系中秦州工艺受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影响较大,河州工艺与青海地区传统建筑作法较为接近,同时与四川地区有一定的关联,河西工艺中“花板代栱”的作法则是其檐下处理中最显着的特征。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的发展演变表明,建筑形制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包含多个演进路径、多条技术线索的交叠,其间同时存在延续、革新甚至反复等多种复杂关系,而不同地区间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影响是导致建筑形制突变的重要因素。
王悦笛[3](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研究表明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包艳杰[4](2020)在《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文化遗产资源,推进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是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与未来双重属性,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景观类文化遗产是在地居民的家园,也是旅游者的异乡,"我"与"他"、家园与异乡的两极张力强化了旅游吸引力。在文旅融合进程中,旅游资源规划必须秉持主体性原则。开展详细的民族志调查、打造多元化人才队伍、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搭建教育桥梁等是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潘逸炜[5](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指出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李佳蕙[6](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文中指出山地环境是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赖以建设的依托,引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塑造着城市的景观特征。本文所聚焦的清凉山自六朝南京建置以来,即与南京城市建设处于密切的互动之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清凉山逐步从城外进入城内,成为南京山水城林意象的重要组成。快速城市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城市营建中的山水格局,特别是对于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而言,城市与山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尤为显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导城市与山地协同发展则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京城与清凉山这一对城山关系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视角,分析南京从东吴建都到当代,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下,与清凉山之间城山关系的演进历程,并深入探究其演进机制,以探索当代城山协同发展的思路。本文首先借鉴城市历史景观中整体关联的研究方法,构建“空间载体-文化动力”的研究框架,分别从空间载体与文化动力两方面梳理清凉山一带历史景观的演进过程,并据此提炼城山关系,将其划分为城山互望、城山相接、城山一体与城山交融四个阶段,阐释了南京城与清凉山从空间分离、意象互补到空间交织、意象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其中根植于文人审美观的山水风景观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演进的动力基础,城市与山地的耦合构成演进的空间基础。最后,从演进机制出发,提出城山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培植情景交融的城市风景观念、引导城市决策的共商共治、丰富城市风景的体验方式三方面文化动力的策略,以及与文化动力协同的空间载体保护措施。对缓解城山矛盾,维持城市山地特征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
孙越[7](2020)在《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水利营建为区域人居环境提供了环境支撑与安全保障,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土景观。陂塘水利工程系统是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聚落的重要系统,为城市构建了诗情画意的风景体系。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传统人居智慧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亟待讨论与关注。本文以中国史上着名的陂塘系统古丹阳练湖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图示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古籍、舆图等进行挖掘,研究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动态演进过程与格局特点,并探索其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间的内在关系,为类似研究与今后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古丹阳练湖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孕育与初创、萌芽与奠基、兴盛与发展、曲折与衰败、彻底堙灭等几个时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与挖掘,分析在自然本底、社会经济、文化传播、政治格局、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影响下练湖的演变历程,探究其陂塘水利系统景观形成、发展、堙灭的深层原因。其次,是对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内外分析。对内,从其系统结构与运行管理机制出发,剖析其空间类型、单元结构以及历代浚恳与律例的发展。对外,则从空间与功能关系入手,解析其在平面与竖向上“山-陂-城-运河”的空间序列,并从农业灌溉、水系调蓄、济运河道、军事防御、物产供给五方面论述了其与周边人居环境之间的密切的功能支撑关系。并且鉴于陂塘系统的景观属性,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风景集称文化与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最后,简要总结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核心特征,并展望了未来水利营建智慧的传承,以及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贾梦雪[8](2020)在《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州府学始建于北宋时期,开北宋地方官学教育改革的先河,是东南学府之冠。在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府学源源不断的为国家输送人才、为地方蕴养文明,奠基了苏州城市的人文高度。苏州府学在育人的历史长河中,自然与人文同行,其园林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衍生出千年府学园林文化。苏州府学园林环境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物质场所,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东南书院园林的代表,堪称儒家山水的典范。千载登临客,府学园林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形成了府学文人与园林互成的历史关系。此中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发挥的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其环境育人价值值得探究。本文以书院园林的视角,综合研究苏州府学园林环境,以构建相对完整的府学环境变迁史、剖析府学环境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发掘府学环境的当代价值,以期古为今用,为当代校园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具体而言,本文立足于苏州府学历代文人的诗文典籍、遗存的碑刻图文及苏州的历代方志文献等,以时间为线索,综合梳理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变迁历程,推敲还原苏州府学的阶段园林风貌。具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规模与格局、建筑组成与布局、园林景境、水系生态等,并最终自绘各阶段府学平面推测图,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府学千年的环境变迁历程。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历经了北宋的初创甫定、南宋的罹难复兴、元代的空间焕然及明代的发展定型,最终在清中前期达到综合兴盛,而后在清末及民国消逝转型的演变过程。在其环境变迁的基础上剖析出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礼制思想、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藏修息游;及尚贤崇德、高山景行等思想内涵。并以此归纳分析出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当代价值与对当代高等教育场所环境建设的启示。
舒怀[9](2020)在《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镇是有大片古建筑、历史街区的传统聚落,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具有历史、艺术、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价值,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许多古镇功能逐渐没落,导致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古镇丧失活力,进而面临消失的危险,古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急需要得到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古镇,传承古镇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及其传统珍贵的历史文脉,因此研究古镇的发展规划有其重要的社会历史等意义。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古镇,它三面环水,是典型的滨水古镇,而沅水航道的繁荣也促使大江口古镇成为历史上繁荣的商贸古镇,大江口古镇古属楚国,且为"五溪苗蛮之地",自古就有多民族聚居于此,楚文化、苗巫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长期进行文化交融,还有外来移民文化,带来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建筑,丰富了古镇的建筑样式,共同组成了大江口古镇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脉,尤其是名人屈原在此生活过,留下了屈原文化,研究大江口古镇,且寻找保护好大江口古镇的方法和发展古镇的对策,是对这些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对大江口古镇概况、乡土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现状、山水空间格局、街巷空间格局、历史文化遗存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提出古镇发展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标,并对国内和国外古镇研究现状及保护与发展规划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提炼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在深入学习了国内外古镇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方式,提出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理念及方法;从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特色滨水空间、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等多方面提出大江口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充分挖掘大江口古镇历史文化特色、古镇地域特色、滨水空间特色,让古镇重新恢复往日活力,重回价值,使得古镇能够得到永续发展。
曹英才[10](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二、加强地方文化开发保护 增强新修志书人文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地方文化开发保护 增强新修志书人文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 |
1.3.1 西湖洞景历史文献整理 |
1.3.2 西湖洞景相关研究 |
1.3.3 洞穴景观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系统梳理西湖洞景发展过程 |
1.4.2 分析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和地域特色 |
1.4.3 总结问题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梳理 |
1.5.2 实地调研 |
1.5.3 多学科交叉 |
1.5.4 归纳总结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6.1 视角独特,科学分析 |
1.6.2 剖析表象,探究内在机制 |
1.6.3 综合研究,多学科理论结合 |
1.7 研究意义 |
1.7.1 从园林到风景,拓展风景园林视野 |
1.7.2 深入认识风景,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
1.7.3 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园林史研究新领域 |
1.8 技术路线 |
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形成 |
2.1 自然地貌溯源 |
2.1.1 自然条件溯源 |
2.1.2 地质条件溯源 |
2.2 思想文化溯源 |
2.2.1 穴居文化 |
2.2.2 自然崇拜 |
2.2.3 洞天福地思想 |
2.2.4 隐逸思想 |
2.3 洞景构成要素分析 |
2.3.1 自然要素 |
2.3.2 人文要素 |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概况 |
3.1 西湖洞景分布 |
3.2 西湖洞景类型分析 |
3.2.1 不同形成原因下的洞景类型 |
3.2.2 不同自然地形下的洞景类型 |
3.2.3 不同景观内容下的洞景类型 |
3.3 洞景的特性 |
3.3.1 景观脆弱性 |
3.3.2 审美独特性 |
3.3.3 功能多样性 |
4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及动因 |
4.1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 |
4.1.1 时代背景下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 |
4.1.2 历史记载中西湖洞景的变化 |
4.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性呈现 |
4.2.1 基于历史遗存的西湖洞景 |
4.2.2 基于文化意象的西湖洞景 |
4.3 西湖洞景历史变迁动因 |
4.3.1 宗教活动 |
4.3.2 园林营建 |
4.3.3 历史人物 |
4.3.4 洞穴审美取向 |
4.4 人与洞穴关系变迁 |
4.4.1 发现洞穴 |
4.4.2 探秘洞穴 |
4.4.3 利用洞穴 |
4.4.4 保护洞穴 |
4.5 小结 |
5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与地域特色 |
5.1 西湖洞景景观特征分析 |
5.1.1 景观层次 |
5.1.2 空间布局 |
5.1.3 山石理水 |
5.2 西湖洞景文化特征分析 |
5.2.1 寓情于景的诗词题咏 |
5.2.2 重现自然的洞穴绘画 |
5.2.3 浑然天成的摩崖石刻 |
5.2.4 形象生动的石窟造像 |
5.3 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 |
5.3.1 对自然洞穴的形式写仿 |
5.3.2 对自然洞穴的意境写仿 |
5.4 西湖洞景的地域特色 |
5.4.1 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 |
5.4.2 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
5.4.3 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 |
5.4.4 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 |
6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保护与利用 |
6.1 西湖洞景价值评述 |
6.1.1 展现湖山风貌 |
6.1.2 丰富历史断面 |
6.1.3 自然滋养人文 |
6.1.4 改善人地关系 |
6.2 近现代西湖洞景的整治 |
6.2.1 烟霞洞的整治 |
6.2.2 石屋洞的整治 |
6.2.3 黄龙洞的整治 |
6.2.4 紫来洞的整治 |
6.3 当代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 |
6.3.1 关注度较低,重视度不足 |
6.3.2 多处古洞湮灭或无觅处 |
6.3.3 现存古洞保护不佳,周边环境荒废 |
6.3.4 古洞意境缺失,洞景特色不显着 |
6.4 西湖洞景的保护开发经验与启示 |
6.4.1 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 |
6.4.2 生态优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
6.4.3 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
6.4.4 挖掘文化特色,重视洞景文化建设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目标 |
1.2.1 地域范围 |
1.2.2 对象界定 |
1.2.3 时间范畴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的史地背景 |
2.1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地理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政区历史沿革 |
2.1.3 区域民系构成 |
2.2 甘肃与周边地区的古代交通 |
2.2.1 丝绸之路 |
2.2.2 北茶马古道 |
2.3 史地因素与建筑之关系 |
2.3.1 区域文化特征 |
2.3.2 现存传统建筑的分布 |
2.3.3 史地因素所形成的区域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及研究 |
3.1 斗栱演变发展概述 |
3.1.1 斗栱的组成与功能 |
3.1.2 斗栱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
3.2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遗存现状 |
3.2.1 传统木构建筑遗存现状 |
3.2.2 斗栱类型 |
3.3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 |
3.3.1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原则 |
3.3.2 形制标尺案例选取结果 |
3.4 典型标尺案例研究 |
3.4.1 福津广严院 |
3.4.2 崇信武康王庙 |
3.4.3 秦安兴国寺 |
3.4.4 兰州庄严寺 |
3.4.5 武威海藏寺 |
3.4.6 天水纪信祠 |
3.4.7 古浪火庙大殿 |
3.4.8 古浪山陕会馆 |
3.4.9 酒泉佛祖庙 |
3.5 补充标尺案例研究 |
3.5.1 第196 窟晚唐窟檐 |
3.5.2 第427 窟宋代窟檐 |
3.5.3 第437 窟宋代窟檐 |
3.5.4 第444 窟宋代窟檐 |
3.5.5 第431 窟宋代窟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 |
4.1 “形制类型”涵义解析 |
4.2 提炼排比形制、编号及说明 |
4.3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3.1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4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4.1 斗栱形制演变分析 |
4.4.2 分期原理 |
4.4.3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5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体系 |
4.5.1 河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2 秦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3 河西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6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区域比较 |
4.6.1 本区域内横向比较 |
4.6.2 邻近区域比较 |
4.7 决定区域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因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研样本信息简表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面向未来的遗产:文化遗产的历史性与未来性 |
(一)文化遗产的历史性 |
(二)文化遗产的未来性 |
(三)山东滨海旅游业中文化遗产的利用 |
二作为家园与异乡的旅游地:滨海旅游业中对文化遗产的守护和发展 |
(一)作为自我家园的旅游地 |
(二)作为他者异乡的旅游地 |
(三)在适应时代中的守护:来自沙溪复兴项目的启示 |
1.旅游开发中追求文化遗产的适应性发展 |
2.正确理解“修旧如旧”原则 |
3.规划设计中“最大保留,最小干预”(45) |
三 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主体性原则 |
四 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对策思考 |
(一)依托专业队伍,开展田野民族志调查 |
(二)打造多元化人才队伍,做好滨海旅游顶层规划 |
(三)实现对文化遗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促进文旅融合 |
(四)搭起教育的桥梁,强化文旅融合 |
(5)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普陀山 |
1.3.2 空间叙事 |
1.3.3 景观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
5.2.2 翻山:妙庄严路 |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
5.2.4 登高:香云路 |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
(6)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丘陵地区城市扩张带来城山关系日益失衡 |
1.1.2 山地保护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城山关系 |
1.3.2 演进机制 |
1.4 研究理论视角 |
1.4.1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动因 |
1.4.2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关联性保护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畴 |
1.5.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围 |
1.5.2 研究时间范畴与历史分期 |
1.6 既往研究综述 |
1.6.1 城市发展与山水环境互动研究 |
1.6.2 南京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3 南京清凉山相关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研究框架 |
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构建 |
2.1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框架的研究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学理论下的空间载体构建 |
2.1.2 作为“动力”的文化与文化结构 |
2.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的构建 |
2.2.1 物质要素与空间载体 |
2.2.2 历史景观演进的文化动力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山互望(1865年以前) |
3.1 礼制秩序下城市对山地的依凭 |
3.1.1 六朝至唐:城市之外的军事重地 |
3.1.2 南唐至清末:城郊风景的逐步形成 |
3.2 城山关系——城山互望 |
3.2.1 空间载体:自发的地方风景建设 |
3.2.2 文化动力:文人审美为导向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山相接(1865年-1927年) |
4.1 近代化背景下城市与山地的接壤 |
4.1.1 晚清洋务风潮下山体边缘的城市化 |
4.1.2 北洋政府时期城山一体规划的雏形 |
4.2 城山关系——城山相接 |
4.2.1 空间载体:山地边缘的初步开发 |
4.2.2 文化动力:公共意识为导向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山一体(1927年-1990年) |
5.1 总体规划下城市快速拓展对山地的覆盖 |
5.1.1 建国前道路系统引导城市空间向西北拓展 |
5.1.2 建国后城市空间的填空补实 |
5.2 城山关系——城山一体 |
5.2.1 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全面覆盖 |
5.2.2 文化动力:实用需求为导向 |
5.3 本章小结 |
6 城山交融(1990年至今) |
6.1 新区开辟下城山空间的调整 |
6.1.1 主城向西拓展与老城区用地的优化 |
6.1.2 山水城林视角下对清凉山的再认知与保护规划 |
6.2 城山关系——城山交融 |
6.2.1 空间载体:城中自然的再造 |
6.2.2 文化动力:人居理想为导向 |
6.3 本章小结 |
7 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与保护策略 |
7.1 空间载体的演进规律:城市与山地的耦合 |
7.1.1 总体格局:城山空间的彼此渗透 |
7.1.2 土地利用:服务私人到面向大众的功能转换 |
7.1.3 空间节点:功能与风景的整合 |
7.2 文化动力的作用机制:风景观念与城市需求的互构 |
7.2.1 价值意识内在牵引:塑造空间形意特征 |
7.2.2 社会组织直接推动:控制空间整体变化 |
7.2.3 生活风尚外在维系:保持空间发展活力 |
7.3 基于演进机制的城山协同发展策略刍议 |
7.3.1 文化动力的继承与发展 |
7.3.2 空间载体的协同保护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古代水利系统工程智慧的冲击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古丹阳练湖营建经验的借鉴与探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归纳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历史发展脉络 |
1.2.2. 总结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特征,挖掘其潜在价值 |
1.2.3. 以历史名湖练湖为研究样本,完善国土区域陂塘水利景观研究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陂塘及陂塘水利工程系统相关研究 |
1.4.2. 丹阳练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1. 空间范围 |
1.5.2. 时间范围 |
1.6. 研究方法 |
1.6.1. 系统研究 |
1.6.2. 文献查阅 |
1.6.3. 实地调研 |
1.6.4. 图解分析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区域自然地理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区域自然地理基底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区域山形地势 |
2.2.4. 区域水文环境 |
3. 练湖历史变迁与发展 |
3.1. 史前-两晋:孕育与初创时期 |
3.1.1. 史前-秦汉 |
3.1.2. 三国-两晋 |
3.2. 隋唐五代:萌芽与奠基时期 |
3.3. 宋元:兴盛与发展时期 |
3.4. 明清:曲折与衰败时期 |
3.5. 近现代:彻底堙灭期 |
4.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组成 |
4.1.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空间类型 |
4.2.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 |
4.2.1. 供水水源单元 |
4.2.2. 传输单元 |
4.2.3. 调控单元 |
4.2.4. 蓄水单元 |
4.2.5. 阻滞单元 |
4.3.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 |
4.3.1. 围湖与围田 |
4.3.2. 淤塞疏浚与水利单元的修治 |
4.3.3. 相关管理机构与律例体系 |
5.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与人居环境关系嬗变 |
5.1. 空间关系 |
5.1.1. 竖向关系:山-溪-陂-城/田/运河的空间序列 |
5.1.2. 平面关系 |
5.2. 功能关系:城市聚落的支撑系统 |
5.2.1. 农业灌溉 |
5.2.2. 水系调蓄 |
5.2.3. 济运河道 |
5.2.4. 军事防御 |
5.2.5. 物产供给 |
5.2.6.“城-陂-河-田”系统间的联系与平衡 |
6.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风景体系 |
6.1. 陂塘风景体系 |
6.1.1. 自然环境基底 |
6.1.2. 陂塘系统单元 |
6.1.3. 世俗教化空间 |
6.1.4. 人居聚落和生产生活空间 |
6.2. 风景集称文化 |
6.3. 艺术表达 |
6.3.1. 写景状物、寄情山水 |
6.3.2. 触景生情、言志抒怀 |
6.3.3. 描绘生活,感慨人生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核心特征总结 |
7.1.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基底 |
7.1.2. 以职能转变为主导的发展历程 |
7.1.3. 各司其职的多单元系统与协作共生的管理机制 |
7.1.4. 动态演变的“山-陂-城-河”空间关系与功能关系 |
7.1.5. 人工与自然高度融合的风景体系 |
7.2. 当代价值与发展思考 |
7.2.1. 古代水利营建之生态智慧的借鉴 |
7.2.2. 未来恢复与发展之思辨 |
7.2.3. 陂塘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州府学 |
1.2.2 园林环境 |
1.3 选题研究现状简述 |
1.3.1 有关书院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2 有关苏州府学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研究存在的困难 |
1.6.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学校园林环境 |
2.1 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简述 |
2.2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的空间组织 |
2.2.1 古代教育场所的布局构成 |
2.2.2 书院园林视角下的官学教育场所 |
2.2.3 苏州府学书院园林空间的特殊性 |
2.3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综合认识 |
第三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一:两宋 |
3.1 群木共葳蕤——北宋府学园林初创甫定 |
3.1.1 景佑兴学与范仲淹创办府学 |
3.1.2 相地选址 |
3.1.3 规模与格局 |
3.1.4 环境组成与布局 |
3.1.5 功能与主题 |
3.1.6 园林景境——府学十景 |
3.1.7 小结——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3.2 沉沉学宫,鼎以杰阁——南宋府学园林罹难复兴 |
3.2.1 南宋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3.2.2 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分析 |
3.2.3 小结——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四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二:元明 |
4.1 一皆新美——元代府学园林空间焕然 |
4.1.1 元代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4.1.2 元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分析 |
4.1.3 小结——元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4.2 天光云影共徘徊——明代府学园林发展定型 |
4.2.1 明代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4.2.2 格局与规模 |
4.2.3 环境组成与布局 |
4.2.4 园林景境——府学八景 |
4.2.5 小结——明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五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三:清代和民国 |
5.1 偶然如画图——清中前期府学园林综合兴盛 |
5.1.1 清初教育政策的转变 |
5.1.2 清中前期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5.1.3 基址规模 |
5.1.4 园林环境分析 |
5.1.5 园林景境——天然图画 |
5.1.6 小结——清中前期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5.2 桃蹊李径尽荒凉——清末及民国府学园林消逝转型 |
5.2.1 废科举,兴学堂——社会文化背景 |
5.2.2 大起大落——清末苏州府学园林环境 |
5.2.3 山林不存,唯有宫墙——民国苏州府学园林环境 |
5.2.4 小结——清末及民国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六章 苏州府学环境思想内涵及环境价值 |
6.1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营造理念透析 |
6.1.1 礼制思想,天人合一 |
6.1.2 格物致知,藏修息游 |
6.1.3 尚贤崇德,高山景行 |
6.1.4 苏州府学环境思想内涵变迁小结 |
6.2 东方造园理念指导观 |
6.3 苏州府学园林营建智慧的古为今用 |
6.3.1 选址规划: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
6.3.2 园林景观:游息的山水人文意境 |
6.3.3 文字品题:含蓄美的景观品质 |
6.3.4 文脉传承:高山景行的环境氛围 |
6.3.5 寓教于景: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变迁表 |
(9)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古镇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古镇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现状分析 |
2.1 基本概况 |
2.2 区位与自然条件 |
2.2.1 区位 |
2.2.2 气候 |
2.2.3 地形地貌 |
2.3 古镇选址及其空间形态 |
2.3.1 古镇选址及其形成因素 |
2.3.2 “三山鼎峙、二水环流”山水空间格局 |
2.3.3 古镇空间形态—梭形 |
2.4 街巷空间结构—勺子型+树枝型 |
2.5 滨水空间 |
2.5.1 滨水岸线空间 |
2.5.2 滨水节点空间 |
第三章 大江口古镇的历史价值与特色分析 |
3.1 大江口古镇的历史价值 |
3.1.1 文化根植的公共建筑 |
3.1.2 体系完整的民居建筑 |
3.1.3 多样的历史环境要素 |
3.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
3.2 大江口古镇的地方特色 |
3.2.1 因水而兴的商业码头 |
3.2.2 滨水特色街巷 |
3.2.3 滨水特色景观 |
3.2.4 分片管辖的宗治制度 |
3.2.5 历史建筑的文化多样性 |
3.3 制约古镇发展的因素 |
3.3.1 古镇历史风貌格局受损 |
3.3.2 历史遗存保护力度不足 |
3.3.3 滨水功能没落 |
3.3.4 旅游开发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
3.3.5 非物质文化缺乏保护 |
第四章 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 |
4.1 大江口古镇发展条件分析 |
4.2 古镇特色的发展定位 |
4.3 基于保护的发展规划 |
4.3.1 传统风貌的保护和整治 |
4.3.2 整体性保护 |
4.3.3 乡土特色保护 |
4.4 特色滨水空间规划 |
4.4.1 分段设计,营造主题岸线 |
4.4.2 岸线变化,丰富空间层次 |
4.4.3 线性设计,激发边界效应 |
4.4.4 节点设计,塑造标志景观 |
4.4.5 恢复滨水古吊脚楼群 |
4.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
4.5.1 普查与评估当地文化资源 |
4.5.2 建立博物馆和非遗名录 |
4.5.3 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
4.5.4 全民参与的传承制度 |
4.5.5 创建非物质文化载体 |
4.6 旅游发展规划 |
4.6.1 可持续发展 |
4.6.2 合理商业化 |
4.6.3 全域旅游规划 |
4.6.4 发展文化旅游 |
4.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参与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B 大江口古镇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C |
(10)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
三、整体研究设计 |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五、研究视角 |
六、研究的重难点 |
七、研究尝试点 |
八、相关运用材料 |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
一、区域概况 |
二、行政区划 |
三、人口分布 |
四、气候类型 |
五、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地方部落 |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
一、人文景观 |
二、民俗风情 |
三、宗教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
一、传统纺织原料 |
二、传统纺织工具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
一、纺线 |
二、缠线 |
三、煮线 |
四、洗捶 |
五、理线 |
六、织作 |
七、银饰加工 |
八、传统手工制鞋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
一、服饰艺术生态 |
二、服饰艺术阐释 |
三、服饰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历史性 |
三、变异性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一、服饰生态环境 |
二、服饰文化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
一、服饰日常禁忌 |
二、服饰节日禁忌 |
三、服饰礼仪禁忌 |
四、服饰色彩禁忌 |
五、服饰身份禁忌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
小结 |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
小结 |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
小结 |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
小结 |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
小结 |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加强地方文化开发保护 增强新修志书人文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D]. 刘影.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D]. 顾国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文化遗产与滨海旅游业深度融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包艳杰. 中国海洋经济, 2020(01)
- [5]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D]. 李佳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D]. 孙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D]. 贾梦雪. 苏州大学, 2020(02)
- [9]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D]. 舒怀.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