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靓女先嫁”:透视中国保险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尧[1](2011)在《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逐渐转化为国有股权,国有股权已经成为国有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而伴随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股票市场全流通和股权多元化趋势在国家出资企业中越发明显。国有股东及其代表在全流通条件下如何行使好国有股权,不仅事关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率,而且事关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以此为背景,论文选取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作为样本,从法学角度研究新时期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国有股权行使制度。作者通过全面考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希望联系现行法律制度和国有股权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国有股权行使的特性,对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主体、权利义务、行使方式等实体法规范,以及评价监督、法律责任追究等程序法规范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主要以公司治理理念而非政府行政管理思维来规范企业国有股权行使。这一看似简单的结论,实际贯穿并困扰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过程。虽然国有股权继承了国家所有权的某些特点,但其行使制度要在公司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构建。然而,国有股权的本质属性体现为公共权利,具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双重特点,这就说明国有股权行使必定存在与一般股权不同的特质。由于论文是在国有资本控股条件下研究企业国有股权行使,因此通过与国有独资和私有资本控股进行比较后发现,国有控股条件下的国有股东地位与国有股权控制具有明显的特征,前者主要体现在人事控制方面,后者主要表现为超控股东地位。这一结论与国有股权实践表现不谋而合,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可以概括为国有股权“过度控制”表象掩盖下的国有股东“失控”事实。除去国有股权属性导致的所有者“泛化”现象,及存在于国有股东及其委派代表之间的“代理成本”等客观因素外,对企业施加过多无谓的政府管制,国有股东代表偏爱行政方式而不屑于行使股权,以及忽视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构建都构成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利益平衡是法律制度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在国有企业治理和国有股权行使领域体现得十分充分。文章提出解决国有股权“过控”掩盖下“失控”问题的理论路径要建立在对公司治理与政府管制两种企业治理观念的取舍或曰平衡上。在企业内部国有股权行使方面,务必坚持公司治理理念,以实现股权行使效率并照顾到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这也构成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重要方面;而在国有股东系统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监督领域,也需要适度的政府管制活动存在,以引导国有企业朝着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联系国外在国有企业治理领域的有关规范和做法,论文主张国有股权行使应放在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与环境背景下予以考虑。从具体内容而非形式上看,该种治理模式包括国有股东自身治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三个层次。而不是简单的公司机关设置以及内部权力机构制衡问题,也不是股东单边治理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问题——或者,这些已经在一般企业讨论中被人们过多关注了,而无从体现国有股权行使的个性与需求。了解以上论述思路和结论后,论文接下来便是对国有股权行使具体制度的建议与安排,对此文章分为实体与程序两部分进行讨论。在实体法部分,重点研究了主体制度、权利义务及行使方式等内容。结合学界有关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位与职能的研究成果,作者提出建立以国有控股公司为核心的国有股权行使主体制度体系,充当国有股东的国有控股公司必须具备商业化、专业化和私法化的特点,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难以胜任这一角色。在国有股东代表选聘方面,需要严格遵守市场化机制,其权利与义务也要在公司法框架下予以规范,关心并实际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同时依法承担剩余风险。可能但并非没有意义的“老调”是文章建议在人大下面设立企业国有资产委员会,以取代目前的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地位,该举措使得文中屡次提及的信托理论更有用武之地,以此支持国有资产信托理论和国有股权信托行使方式——当然,其中也不乏创新性观点。除此之外,完善国有股权行使方式与范围主要是要改进控股权的运用观念与手段,重点是引进“特别股”以及运用信托方式拓宽行使途径等。同时,作者对于国有股权行使过程中的国有股权转让、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及恶意并购等问题发表了相关意见。在权利义务方面,论文创造性地提出国有股东及其代表应承担控股与信托两方面义务,这是针对不同权利主体所进行的划分,但义务的核心是要强调对于财产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程序法部分,论文重点研究了国有股权行使的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程序制度。作者紧紧抓住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国家出资企业及中小股东的财产利益不放,指出在此领域目前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视行政问责与刑事处罚,而忽视权利主体的财产利益保护。无论是评价监督中的评价指标设计,还是责任追究中的程序调查与诉讼,无不表现出这一特点。解决的思路是充分重视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中的财产利益要素,对违法行使国有股权的行为科以严厉的财产性责任,以弥补权利主体的利益损失,同时也是对侵权行为的有力震慑。论文着重关注了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国家出资企业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主体的财产保护机制,并以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原告制度为例进行了论证。
孙学文[2](2008)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存在的十大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中国29年来招商引资,取得了比邓小平当初设想还要好的成绩:截至2006年底,实际利用外资8826.73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471.57亿美元),比建国头29年借用设备贷款额高出62.32倍,比邓小平当初设想多出10.03—16.65倍。全国13亿多人口平均实际利用外资671.5美元。截至2007年7月,中国累计批准外商企业61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7200
于栋[3](2007)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实践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价值。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从监管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我国企业MBO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收购主体、收购定价、收购融资、信息披露、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五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法律政策障碍,并就上述问题、障碍的成因和结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收购过程中,最大可能地确定管理层的性质,禁止以转移财富为目的的管理层的进入,对监管部门来说十分重要。基于此认识,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体系的建立,来选择有能力使企业效率提升的管理层;通过净资产收益率这样一个有效的筛选信号,建立了一个区分管理层性质的分离机制。MBO作为一种控制权市场的交易行为,定价是其核心环节。本文通过整合型的价值评估方法,克服单一评估方法的缺点,建立了一个涵盖企业资产价值、收益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多面向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从法律和政策上加强监管,主要做法是完善有利于MBO定价的法律法规,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引入竞价制度,通过竞价交易促使MBO定价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MBO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消除法律上的障碍,在既要保护合规的融资行为,又要避免金融风险的指导原则下,建议及早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为MBO融资预留政策空间。同时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层收购,特别是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运用,本文详细设计了一个“直接收购+过桥贷款+多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MBO信托融资方案。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管理层的利益选择,往往会采用各种滥权行为侵害中小股东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为保护他们的利益,应该确立表决权回避制度;扩大持股主体范围,解决职工身份转换后的安置与补偿问题;加强对MBO的监管,加大对管理层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MBO的信息披露义务,构建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和舆论的力量,加强和完善中介机构的独立地位,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执法必严,严格规范信息披露行为。最后本文从调整MBO的法律体系层面出发,在梳理、总结国外(地区)及我国现行有关MBO的法律体系、规范的基础上,对于我国调整MBO的法律体系及其规范内容做一述评,并就我国调整MBO的立法体系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尹永纯[4](200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文中提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利用外资始终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对利用外资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特点、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并针对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基本构架、创新之处、难点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本章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实践出现曲折的原因、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本章首先回顾了利用外资政策酝酿的国际国内背景及酝酿过程。国际背景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加深。国内背景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20年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革”后,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中国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充分酝酿与讨论,中央领导层在利用外资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考察了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过程。包括利用外资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草创、落实华侨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利用外资的试点地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利用外资的一些具体政策及实施。再次,从利用外资的环境、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起步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第三章,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起步阶段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分析了1988年中国“第二次投资热潮”出现的几个相关因素。第二
徐全勇[5](2006)在《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日益高涨,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飞速发展,2002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引国,2004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606.3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6480亿美元)的9.36%。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择了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合资企业组织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我国利用合资企业过程中的得失,并对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出对策。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科斯提出了企业与市场两分法,将企业组织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从此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随后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理论等提出了企业组织线谱。本文将系统分析企业、市场以及界于它们之间的各种组织形式的形成原因,为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将合资企业组织放到企业组织形式中考察合资企业的定义、内涵,以及与其他组织形式的异同。本文系统分析比较了企业资源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对合资企业组织的解释。合资企业拥有的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都可能是合资企业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资本、知识技术、品牌、当地市场背景知识与社会关系等等之间的互补性,都可能导致相互之间形成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形成,既要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形成的成本因素,也要考虑合资企业形成带来的价值创造效应和效益。同时,合资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各个成员在动态中获取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合资企业组织在动态中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合资企业的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发展,企业各个成员的成本和收益都会发展改变,成员要求改变企业组织形式是必然的。因此合资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国家背景、各方资源特点以及产业特点的影响。从世界合资企业组织的基本现状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由于拥有知识、技术、品牌等垄断优势,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一般越来越较多采用独资企业和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以便较好的控制直接投资活动。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由于受到企业实力的限制,较多采用合资企业,甚至是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从东道国来看,发达国家与
张隽[6](2005)在《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研究及案例分析》文中指出外国直接投资(FDI)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新建投资,亦称绿地投资,另一种为跨国并购投资,即两国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本文研究的是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投资。主要内容包括:外资并购的理论基础、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实践及相关案例的研究。 外资并购(M&A)是外资兼并(Merger)与外资收购(Acquisition)的统称,其基本含义是:外资公司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东道国企业的全部资产或一定比例的股份买下来,从而达到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国内企业,以获得更多的资本剩余价值,而我国引入外资并购则主要是为了利用外资实现国有经济的宏观布局调整,力促国有企业改制。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相关政策、法律、监管制度还不完善、中介机构不够发达以及证券市场发展欠成熟、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与企业实际价值偏离度较大、并购目标欠缺等原因,我国广泛开展外资并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具体实施时也有很多障碍。 本文通篇以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为主线,结合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法律政策环境及存在的阻碍因素,重点针对我国外资并购的主战场—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外资并购与发展中国企业的结合点,以助探索出一条现阶段适合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之路,期望能对未来我国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全文分为5章,从外资并购的基本概念入手,阐释了外资并购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方式,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实践,对外资并购的动因、现状、发展趋势、政策法律环境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阻碍外资并购发展的限制因素,并重点针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模式选择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应积极推进我国外资并
刘宛晨[7](2005)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有产权变革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新制度经济学由于其对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假设的修正以及制度问题的阐述更贴近现实而逐渐渗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引起经济学者对诸多经济问题开始重新思考。本文即力图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证明制度公平与经济效率的正相关并以此提出我国公有产权变革的原则。 对于一个给定的产出,组织交易的费用大小反映了交易的效率,提高效率就要节约交易成本,而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变化能够降低一个经济系统运行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就是说,只要交易成本不为零,就可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这就是科斯的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但他并未谈到公平性问题,更没谈到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只是以交易成本为中介,引出了产权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另一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思的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推导。诺思说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而国家正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因此,国家权力就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分割,会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衰退。也就是说,国家权力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产权安排,从而影响交易成本导致经济效率的增减。这种得当与否实质就是公平与公正与否。因为诺思在其意识形态理论中认为意识形态是种节约机制,并且每个人的意识形态的一个固有部分乃是关于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的评判。意识形态由于各人对交换关系的公正与不公正认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规则的执行费用。 故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克服“搭便车"问题与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的效率;但另一方面,由于任何意识形态都内含着公平感,故成功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的。由此推导出公平与经济变化的联系:公平对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诺思虽然阐述了公平与经济效率的联系,但他并没有具体论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且,所有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都没有对此予以论证。因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界定的困难在于公平本身众说纷纭,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故对公平内涵的界定至关重要。本文先从词典意义上说明公平、公正、正义基本上是一组可以互相替换的同等概念,忽略其区别和差异。其次通过对比法哲学史上不同学派对公平含义的论述及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平内涵的历史文化性阐述,并参照布坎南的“公正机会",界定了本文的公平内涵。通过这些我们推导出新制度经济
徐刚[8](2005)在《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欺诈隐瞒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显现了我国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方面的严重缺失。IRM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识,作为上市公司运用金融、沟通和营销等方式,与投资者交流公司经营信息,以协调相互关系的战略性过程,它的行之有效,既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声誉及维护投资者的投资权益,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和股东意识,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为此,论文以IRM为研究对象,以期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IRM的现实路径。 以上市公司IRM的涵义和现实状况为前提,论文通过国外经验借鉴、国内实证研究以及价值分析和论证,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在于规范方面的原因,规范化取向乃上市公司IRM的不二选择。因此,论文从规范化维度出发,在重新界定规范化依据、剖析规范化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统计学、传播学、营销学、信息学、心理学、伦理学及法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IRM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运作依据不仅限于一般管理意义上的组织制度,也包括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及公司文化等,并且由于它们在创制主体和保障机制上的分歧,使规范化的运作机理显示了双重性特征,在支撑机制上形成了他律性机制和自律性机制,在构成机制上则产生了主动式机制和被动式机制,并分别显示了威慑功用和倡导功用,体现了“守信”本质和“融心”本质。 上市公司IRM规范化的二维作用机理直接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IRM模式在构架形态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两种切实可行的IRM模式形态,即消极性模式和积极性模式。消极性模式和积极性模式由于在目标、主体、客体、内容及方式等各构架要素上的明显差异,分别形成了扇形模型和圆形模型。扇形模型和圆形模型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模型,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商业沟通模型,以发送者、接收者、参与者乃至影响者及沟通信息和沟通渠道为模型的核心因素,彰显了IRM中上市公司独特的模式状态。
娄晓黎[9](2004)在《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规律与空间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欠发达区域而言,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重要的外在变量。本文在前人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欠发达区域实现经济现代化为目标,以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关系为主线,从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定视角,按照“宏观(区域)——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制度环境(政府)”这一思路,对产业转移的空间机制、经济机制、行为机制、制度环境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欠发达区域通过产业转移承接推进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的理论体系。 全文共分引言、正文和理论总结三部分: 引言部分以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作为研究背景,指出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产业转移承接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追赶型”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根据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强调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目标和理论、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思路、研究定位。 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基本上遵循了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是产业转移的空间机制分析。从单一区域空间演进规律和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研究入手,分析了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内部性与外部性特征,据此提出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从空间这一宏观层面上,提出欠发达区域以产业转移为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的空间策略。 第二章是产业转移的经济机制分析。从产业转移和地域分工、区际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入手,剖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存在的问题,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据此对区域主导产业的演变规律和区域间主导产业的转移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这一中观层面上,提出了欠发达区域以产业转移为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产业策略。 <WP=5> 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行为机制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国公司)是产业转移的行为主体,在对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投资区位指向进行了研究,并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以产业转移为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企业策略。 第四章是产业转移的制度环境机制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干预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认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产业转移,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原则、方式、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这一外部影响因素层面,提出了欠发达区域以产业转移为手段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制度环境策略。 第五章是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优化策略研究。主要是对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的运用,通过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分别从空间、产业、企业和政府四个层面提出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优化对策。 理论总结部分通过对全文关于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理论归纳与总结,提炼出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创新性结论;通过对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认识,概括出本文可能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自我检查。
胡峰[10](2003)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五次并购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着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这次并购浪潮是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在此其间可以区分出两次大的并购高潮:一次是在1988—1990年,另一次是1995—2001年。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在2000年达到高峰,创下全球并购交易总额3.4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从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初新设投资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形式,1993年时并购投资在世界总投资中所占百分比为36.51%,但是这一数据发展到2001年时,已经高达80.79%。目前并购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流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就已注意到了世界上风起云涌的跨国并购热潮,并逐步调整吸引外资的策略,把跨国并购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的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2003年4月12日开始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八章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特别指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要的方式。然后结合我国的政策变动的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本文研究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价值。本文的研究有很多创新之处,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仍然有很多重要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本章的最后,对那些由于笔者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而没有深入或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 第二章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这两种进入方式之间不是现实的替代,但它们仍常常互为替代,从而足以证明比较它们对发展的影响是有理由的。在笔者所构建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论证了三个重要问题:(1)论证了跨国并购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国内资产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即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优势资产和东道国国内资产相结合时,会产生一种互补效应,从而迅速增强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力;(2)论证了跨国并购发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并购的价格;论证了各种可能性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双方、新设投资者的收益的分配等;(3)用跨国并购带来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净利润的变化去分析完善而理性的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变化并恰当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即为什么跨国并购会提高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而对并购企业的股价影响是不确定的。 第三章探讨了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目前,国际投资法的单边、双边、区域层面上的自由化趋势日趋明显,但国际投资法在国际层面却发展不快,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却不明显,国际投资争议方面的多边规则不仅是数量稀缺,而且缺少强有力的执行保障机制。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受到《入世协议书》的制约,因此,有关企业并购(其中尤其是外资在华并购)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四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在对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具体并购模式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的基础上,然后对将来跨国公司可能会采取的并购模式进行展望。电信、传媒、科技业一度成为第五次并购高潮的热点,自2000年以来,金融、商业等行业取而代之,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热点行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进入行业具有某种独特性。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 第五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竟争力、国际收支等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振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资产价格形成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七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奎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因素十分多,绝对不能以简单绝对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对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案例有个全面的了解。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并未随着我国政策的放松
二、“靓女先嫁”:透视中国保险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靓女先嫁”:透视中国保险业(论文提纲范文)
(1)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范围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已有研究的主要情况 |
(二)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 依然存有争议的问题 |
三、论文内容结构及预期创新 |
(一) 主题及论证思路 |
(二) 预期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股权行使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国有股权的基本属性 |
一、国家所有权的性质 |
二、国有股权的公共权利本质 |
三、国有股权的公私混合法行使特征 |
第二节 国有股权行使产生的经济关系及法律规制 |
一、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股权行使 |
二、国有股权行使法律关系重构——基于委托代理论的反思 |
第二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的特性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及其生存价值 |
一、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
二、股权多元化条件下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生存价值 |
第二节 国有股权行使的特性分析:规范分析的角度 |
一、国有股权控制的特殊性:源与国有独资公司的比较 |
二、国有股东的超控股东地位:源与一般控股公司的比较 |
第三节 国有股权行使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的角度 |
一、国有股权“过控”——以四川长虹坏帐案和隧道效应为例 |
二、国有股权“失控”——以中航油事件和洞庭水殖MBO 案为例 |
三、小结 |
第三章 国有股权行使的思路及其理论解析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抑或政府管制:解决“过控”与“失控”的理论路径 |
一、公司治理与政府管制的相关界定及其博弈解析 |
二、为什么是公司治理 |
第二节 国有控股条件下公司治理模式的确定 |
一、他山之石: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治理经验 |
二、确定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三、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治理模式的确定与架构 |
第三节 公司治理思路下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框架 |
一、国有股权行使现行规范及评价 |
二、国有控股权行使制度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
第四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
第一节 国有股权行使主体的限定因素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发 |
第三节 建立以国有控股公司为核心的国有股权主体制度 |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控制特征 |
三、国有股东代表制度 |
四、与主体制度相关联的机构改革思路 |
第四节 健全与国有股权主体相关的其他制度 |
一、改革授权经营制度的建议 |
二、完善国有股东用人机制 |
第五节 国有股权行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一、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权利 |
二、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义务 |
第五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方式的改进 |
第一节 控股权运用观念和方式的改进 |
第二节 引进“特别股”拓展国有股权行使途径 |
一、黄金股 |
二、优先股 |
第三节 国有股权的信托行使方式 |
一、上海磁悬浮交通项目股权信托计划:来自实证角度的考察 |
二、国有股权信托行使的制度基础及其优势:基于历史角度的考察 |
三、国有股权信托行使方式的架构:以受托人制度为重点 |
第四节 国有股权行使方式改进的相关问题 |
一、国有股权的转让 |
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
三、恶意并购 |
第六章 国有股权行使的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
第一节 现行国有股权行使评价监督的缺陷及完善思路 |
一、公司外部评价监督 |
二、公司内部监督 |
第二节 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控股责任与信托责任分析 |
一、国有股权行使责任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信托责任——以国有资产所有人为权利主体 |
三、控股责任——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中小股东为权利主体 |
第三节 国有股东民事责任的诉讼追究机制 |
一、民事责任诉讼追究的现实困境 |
二、国有股权行使民事责任的公益诉讼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3 逻辑结构机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研究综述 |
2.1 管理层收购(MBO)起源及其发展状况 |
2.1.1 管理层收购(MBO)的起源 |
2.1.2 管理层收购(MBO)兴起的原因及其主要运作模式 |
2.1.3 管理层收购(MBO)在各国的发展 |
2.1.4 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的异化 |
2.2 MBO 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2.2.1 理论的多样性 |
2.2.2 实证的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理层收购(MBO)主体选择 |
3.1 MBO主体的问题及其对策 |
3.1.1 MBO 收购主体的主要形式 |
3.1.2 MBO 主体多样的原因 |
3.1.3 规范 MBO 主体多样性的对策 |
3.2 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视角的 MBO 的主体筛选 |
3.2.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般性描述 |
3.2.2 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体选择 |
3.3 管理层性质的分离 |
3.3.1 管理层性质区分的困境 |
3.3.2 有效分离性质不同的管理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层收购(MBO)的定价监管 |
4.1 MBO的定价现状 |
4.1.1 MBO 定价中的问题 |
4.1.2 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主要法律依据 |
4.2 公司价值的主要定价方法 |
4.2.1 企业价值评估常用方法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价值定价方法 |
4.3 MBO 定价的监管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层收购(MBO)的融资困境突破 |
5.1 国外MBO融资结构与模式 |
5.1.1 融资结构 |
5.1.2 融资模式 |
5.1.3 融资的退出 |
5.2 我国MBO 融资现状 |
5.2.1 我国 MBO 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
5.2.2 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3 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 |
5.3 信托机制在 MBO 融资中的运用 |
5.3.1 MBO 融资信托的概念 |
5.3.2 信托参与管理层收购的模式 |
5.3.3 MBO 信托融资方案设计 |
5.3.4 信托公司参与管理层收购问题的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理层收购(MBO)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
6.1 MBO 过程中的中小股东利益问题 |
6.1.1 中小股东的界定 |
6.1.2 MBO 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 |
6.2 中小股东与管理层博弈分析 |
6.2.1 基本模型 |
6.2.2 影响中小股东监管投入的因素 |
6.2.3 监管人员与管理层的合谋模型 |
6.3 MBO 过程中的中小股东和职工利益保护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理层收购(MBO)的信息披露监管 |
7.1 MBO 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7.1.1 现阶段我国 MBO 信息披露法律规定 |
7.1.2 MBO 过程中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7.1.3 MBO 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
7.2 证监会、国资委对 MBO 信息披露监管的博弈分析基本模型 |
7.3 MBO 信息披露监管的措施 |
7.3.1 MBO 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
7.3.2 MBO 实施的正当程序及其监督 |
7.3.3 MBO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执法必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管理层收购(MBO)的制度监管体系 |
8.1 各国(地区)调整 MBO 的法律体系 |
8.1.1 美国 MBO 的法律体系 |
8.1.2 英国 MBO 的法律体系 |
8.1.3 欧盟与 MBO 相关的法律规定 |
8.1.4 日本 MBO 的法律体系 |
8.1.5 中国香港地区 MBO 的法律体系 |
8.1.6 中国台湾地区 MBO 的法律体系 |
8.2 我国调整MBO 的法律体系 |
8.2.1 我国 MBO 法律体系概述 |
8.2.2 我国与 MBO 有关的法律 |
8.2.3 我国与 MBO 有关的行政法规 |
8.2.4 我国与 MBO 有关的行政规章 |
8.2.5 我国与 MBO 有关的国务院及其他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
8.2.6 我国与 MBO 有关的市场自律性文件 |
8.3 我国调整MBO的法律体系述评 |
8.3.1 我国调整MBO法律体系的正面效应 |
8.3.2 我国调整MBO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8.3.3 我国调整MBO法律体系的发展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案例分析 |
9.1 背景 |
9.2 收购过程 |
9.3 收购资金来源:信托为主,银行为辅 |
9.4 内部的股份分配 |
9.5 案例评析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述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1930—1970年代)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 |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论述及利用外资思想 |
三、苏联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基本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轨迹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 |
三、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评价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走入误区的原因 |
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1978—198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酝酿与启动 |
一、利用外资重新启动的历史背景 |
二、利用外资的酝酿过程 |
第二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出台 |
一、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的出台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 |
三、利用外资问题上的争论与“租界风波”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与特点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
三、利用外资的几个重要特点 |
第三章 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1991)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一、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三、“第二次投资热潮”的形成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曲折发展 |
一、治理整顿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
二、“六·四事件”的消极影响 |
三、“洋浦风波”——围绕是开放还是“卖国”的争论 |
四、利用外资走出阴影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1992—1996)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迷雾 |
二、利用外资新的发展态势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第二节 外资政策的实施与国民待遇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
二、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 |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论及特区外资政策的调整 |
四、逐步实行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体制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外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1997—200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继续完善的背景 |
一、围绕利用外资问题的争论 |
二、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环境变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三、利用外资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二节 加入WTO前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 |
二、继续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三、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四、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加入WTO后中国继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需要实行的战略转变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四、利用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一、利用外资在空间上的演进 |
二、利用外资在方式上的演进 |
三、利用外资在战略目标上的演进 |
四、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演进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动因分析 |
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需要 |
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方面的比较优势 |
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符合比较优势的外资政策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 |
二、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举借外债 |
三、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四、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五、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第七章 利用外资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四、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五、扩大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
六、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在引资中恶性竞争,利用外资效益低下 |
二、优惠政策的滥用,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公平 |
三、“市场换技术”政策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外资企业逃税和利润成本转移使中方蒙受损失 |
五、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六、利用外资增加了中国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七、外资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一、政府转换角色,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 |
二、内外资政策从差别政策、倾斜政策转向统一的环境政策 |
三、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强化外资政策地区导向,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企业组织形式与合资企业组织 |
第一节早期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 |
第二节 市场、中间性的组织与企业三分法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组织 |
第四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 |
第二章 合资企业组织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合资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
第二节 合资企业的企业资源理论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理论的比较 |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其它理论 |
第三章 合资企业组织形成的动机、成本与效益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动机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建立合资企业的动机 |
第三节 合资企业的成本与效益 |
第四章 世界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选择 |
第二节 东道国合资企业的特点 |
第五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的体制背景与政策演变 |
第一节 渐进式改革与政府对合资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法律的演变 |
第三节 影响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具体政策 |
第六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形成与变化的概况 |
第七章 我国外资进入对合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
第一节 外资进入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证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我国外资进入对合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八章 我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合资企业不稳定性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合资企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我国合资企业不稳定性的表现及其对策 |
第九章 中外双方对合资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
第一节 合资企业治理结构与控制权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中外双方之间的控制权争夺 |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的合资企业治理体系 |
第十章 我国合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
第一节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 |
第二节 我国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三节 合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与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原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6)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研究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外资并购的理论基础 |
2.1 外资并购的基本概念 |
2.2 外资并购的主要理论依据 |
2.3 外资并购的主要方式 |
第3章 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实践 |
3.1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 |
3.2 我国引入外资并购的动因及必要性 |
3.3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实践及其影响 |
3.4 我国外资并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3.5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基本政策分析 |
3.6 外资并购面临的法律问题 |
3.7 外资并购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 |
3.8 外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 |
3.8.1 我国的股票市场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 |
3.8.2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模式 |
3.8.3 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问题的总结 |
第4章 推进我国外资并购发展的建议 |
4.1 完善外资并购的制度基础 |
4.2 对政府行为方面的建议 |
4.3 对国内企业引入外资并购操作方面的建议 |
4.4 借鉴有效经验 |
第5章 案例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案——三星康宁收购赛格三星 |
5.1 案例介绍 |
5.2 案例分析 |
5.2.1 并购受到限制的因素分析 |
5.2.2 并购成功的原因分析 |
5.3 本案启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有产权变革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章框架与逻辑结构 |
1.3 需要澄清的三个模糊与混乱思想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理论基础 |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制度内涵 |
2.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2.1.2 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的内涵 |
2.2 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 |
2.2.1 新古典模型的片面性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及国家中立假说 |
2.3 诺思的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 |
2.3.1 国家的性质及诺思的国家模型 |
2.3.2 国家两个矛盾的目的及意识形态理论的导出 |
2.3.3 从诺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到公平与效率的联系 |
第3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推导 |
3.1 新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的关系 |
3.1.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过程看其与法律的关系 |
3.1.2 从科斯的有关论述看新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的关系 |
3.2 公平的内涵 |
3.2.1 词典意义上的公平、公正与正义 |
3.2.2 法哲学史上公平的含义 |
3.2.3 马克思主义对公平正义内涵的历史与文化因素的论述 |
3.2.4 布坎南对“公正机会”的阐述 |
3.2.5 五种公平观的分歧与统一——规则的公平 |
3.3 效率的内涵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3.3.1 效率的一般定义 |
3.3.2 布坎南的“一致同意”的效率定义 |
3.3.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4章 俄罗斯、东欧各国私有化历程及转轨绩效分析 |
4.1 俄罗斯、东欧各国私有化概述 |
4.1.1 俄罗斯、东欧各国私有化的起点 |
4.1.2 俄罗斯、东欧各国私有化方式比较 |
4.2 俄罗斯、东欧各国私有化历程 |
4.2.1 俄罗斯私有化历程 |
4.2.2 捷克私有化历程 |
4.2.3 匈牙利私有化历程 |
4.2.4 波兰私有化历程 |
4.3 俄罗斯、东欧各国转轨绩效分析 |
4.3.1 各种私有化方法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
4.3.2 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 |
第5章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平效率观评各国私有化 |
5.1 非正式制度分析 |
5.1.1 文化背景 |
5.1.2 政治传统 |
5.1.3 私有经营传统 |
5.2 正式制度分析 |
5.2.1 正式法律、政策 |
5.2.2 私有化方式的差异 |
5.3 制度实施机制的分析 |
5.3.1 私有化执行机构 |
5.3.2 证券市场发育情况 |
第6章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研究 |
6.1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要性研究 |
6.1.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6.1.2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缺陷 |
6.2 非规则公平下的国企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
6.2.1 非规则公平下的股市问题研究 |
6.2.2 贱卖国资的实质是规则的不公平 |
6.2.3 管理层收购(MBO)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6.2.4 没有事前约定的事后激励的荒谬 |
第7章 必须在规则公平下进行我国的产权改革 |
7.1 从非正式制度看,产权改革实为新旧契约转换 |
7.2 从正式制度看,必须落实公众在国有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
7.3 从制度实施机制看,大部分国有资产必须公平地“民营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2.1 上市公司 IRM理论综述 |
2.1.1 上市公司 IRM的理论生成与演进 |
2.1.2 上市公司 IRM的研究现状 |
2.1.3 上市公司 IRM的理论溯源 |
2.2 管理规范化理论综述 |
2.2.1 管理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
2.2.2 与 IRM相关的规范化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上市公司 IRM的意涵及规范化取向 |
3.1 上市公司 IRM的涵义 |
3.1.1 上市公司 IRM的概念 |
3.1.2 上市公司 IRM的构成 |
3.2 上市公司 IRM的现实状况 |
3.2.1 国外上市公司 IRM的基本状况 |
3.2.2 国内上市公司 IRM的基本状况 |
3.3 上市公司 IRM的规范化取向 |
3.3.1 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取向的国外经验借鉴 |
3.3.2 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取向的国内实证研究 |
3.3.3 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取向的价值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的运作依据及机理 |
4.1 我国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的运作依据 |
4.1.1 规范化依据的界定 |
4.1.2 关于 IRM的国家法律规范 |
4.1.3 关于 IRM的社会道德规范 |
4.1.4 关于 IRM的组织制度规范 |
4.1.5 关于 IRM的公司文化规范 |
4.2 我国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的支撑机制 |
4.2.1 他律性规范机制 |
4.2.2 自律性规范机制 |
4.2.3 两种规范机制的界分 |
4.3 我国上市公司 IRM规范化的构成机制 |
4.3.1 被动式规范机制分析 |
4.3.2 主动式规范机制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 IRM的模式构建 |
5.1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主要形态 |
5.1.1 消极性模式:被动式机制的表现模态 |
5.1.2 积极性模式:主动式机制的表现模态 |
5.1.3 消极性模式与积极性模式的关联 |
5.2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一般构架 |
5.2.1 消极性模式的封闭性构架 |
5.2.2 积极性模式的开放性构架 |
5.3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基本模型 |
5.3.1 消极性模式的扇形模型 |
5.3.2 积极性模式的圆形模型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IRM的模式应用 |
6.1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适阈 |
6.1.1 低诚信公司与高诚信公司的界分 |
6.1.2 低诚信公司对消极性模式的必然选择 |
6.1.3 高诚信公司对积极性模式的最优选择 |
6.2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保障 |
6.2.1 政府部门监管 |
6.2.2 新闻媒介支持 |
6.2.3 中介机构配合 |
6.2.4 公司高层重视 |
6.3 我国上市公司规范化 IRM模式的评价 |
6.3.1 IRM模式的评价体系 |
6.3.2 IRM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实例分析 |
7.1 中科健公司的消极性 IRM模式 |
7.1.1 中科健公司简介 |
7.1.2 中科健 IRM模式状况分析 |
7.1.3 总结 |
7.2 宝钢股份公司的积极性 IRM模式 |
7.2.1 宝钢股份公司简介 |
7.2.2 宝钢股份 IRM模式状况分析 |
7.2.3 总结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人类文明与现代化进程 |
二、 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
三、 选题意义与目的 |
四、 研究方法与手段 |
五、 研究定位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区域间作用--产业转移的空间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过程 |
一、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二、 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 |
三、 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形态过程 |
四、 区域经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一、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
二、 增长极理论 |
三、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
四、 中心-外围理论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
一、 产业转移现象的空间本质分析 |
二、 产业转移的空间形态 |
三、 产业转移的现代化效应 |
第四节 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的空间策略 |
一、 产业转移主动承接策略 |
二、 产业转移空间对接策略 |
三、 产业转移非均衡布局策略 |
第二章 比较优势--产业转移的经济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二、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三、 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
四、 巴朗斯基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五、 比较优势理论批判 |
第二节 比较优势与产业转移 |
一、 产业转移主要理论 |
二、 产业转移边际递减规律 |
三、 产业转移的“滞在效应”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地域梯级分工 |
一、 地域梯级分工的概念与内涵 |
二、 地域梯级分工与产业梯度转移 |
三、 产业梯度转移与东亚“雁行模式” |
第四节 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产业策略 |
一、 比较优势策略 |
二、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策略 |
三、 产业转移承接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策略 |
四、 产业梯度转移与跨越发展策略 |
第三章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行为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产业转移 |
一、 企业 |
二、 跨国公司 |
三、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理论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 |
一、 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 |
二、 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 |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 |
一、 区位论对跨国投资区位的放大解释 |
二、 区位论与跨国公司理论的耦合性分析 |
三、 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指向 |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模式 |
一、 产业类型模式 |
二、 产业发展模式 |
三、 产业成长模式 |
第五节 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的企业策略 |
一、 “并购强身”策略 |
二、 与跨国公司的联合机制 |
三、 跨文化管理机制 |
第四章 政府作用--产业转移的制度环境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
一、 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前提的政府定位--“守夜人” |
二、 强调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政府定位--“道德人” |
三、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政府定位--“裁判员” |
四、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新综合理论--“合作者” |
第二节 政府作用的实践分析 |
一、 不同体制国家的政府作用 |
二、 中国政府作用的变迁 |
三、 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制度分析 |
第三节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
一、 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
二、 产业转移与政府作用的关系 |
三、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第四节 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的政府策略 |
一、 公共投资优先策略 |
二、 政府职能转变策略 |
三、 政府作用的阶段性策略 |
四、 效率与公平协调策略 |
五、 政策吸引策略 |
第五章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
一、 吉林省产业结构分析 |
二、 吉林省主导产业定位 |
三、 吉林省经济发展阶段定位 |
第二节 吉林省产业发展优势与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
一、 比较优势分析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产业转移承接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对策 |
一、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空间对策 |
二、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产业对策 |
三、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企业对策 |
四、 吉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制度环境对策 |
第六章 理论总结 |
一、 基本结论 |
二、 主要贡献与创新性结论 |
三、 论文不足之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政策背景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深化之处 |
第二章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比较分析-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替代性研究-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投资自由化趋势与我国外资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国际投资嬗变中的自由化趋势 |
第二节 入世与我国外资法律监管体系的重构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与行业选择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模式探析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行业选择剖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的具体行业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就业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本形成的影响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国际收支的影响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转移与提升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产价格形成的影响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促进我国跨国公司治理完善的理性分析 |
第七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与进入壁垒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剖析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目前存在的主要进入壁垒探析 |
第八章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我国政府放松外资在华并购限制的经济学解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制度-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跨国并购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重要意义 |
第四节 我国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法律体系建设 |
附录: WTO相关协定对各行业市场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 |
中英文文献 |
后记 |
四、“靓女先嫁”:透视中国保险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D]. 张培尧.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存在的十大问题[A]. 孙学文. 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8
- [3]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监管研究[D]. 于栋. 天津大学, 2007(04)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 尹永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5]中国合资企业组织形式研究[D]. 徐全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0)
- [6]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研究及案例分析[D]. 张隽.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4)
- [7]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有产权变革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 刘宛晨. 湖南大学, 2005(08)
- [8]基于规范化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研究[D]. 徐刚. 中南大学, 2005(06)
- [9]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 娄晓黎.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4)
- [10]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 胡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