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毒增塑剂的生产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延颖[1](2021)在《基于HFCA的不对称酯类增塑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聚氯乙烯(PVC)具有价格低廉,阻燃性能优异和耐腐蚀性好等众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PVC分子链间存在较强的极性,导致PVC在本质上呈现出明显的脆性。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就需要在PVC的加工过程中加入增塑剂。目前,在增塑剂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品种仍然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但是,此类增塑剂具有致癌致畸作用,长期接触会给人类、动物以及环境带来巨大威胁。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开发的绿色生物基增塑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课题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5-羟甲基-2-呋喃甲酸(HFCA)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环保的非对称酯类生物基增塑剂,并全面评估了这些生物基增塑剂的增塑性能。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以HFCA单体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生物基增塑剂——5-己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己酯(HHMFC)和5,5’-(氧基双(亚甲基))双(呋喃-2-甲酸酯)(DHOBFC),并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对比,研究了它们对PVC增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HMFC的增塑效率要远高于DHOBFC和DOP,但却表现出了较差的耐挥发性和耐迁移性。此外,由于HHMFC和DHOBFC的呋喃环结构中含有氧原子,导致它们具有更强的极性,在非极性溶剂中表现出较好的耐溶剂抽出性。因此,基于HFCA的增塑剂具有作为PVC主增塑剂使用的潜力。2.以HFCA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五种分子量相同且烷基链对称性不同的生物基增塑剂。重点考察了增塑剂两端烷基链的不对称变化对其增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保持增塑剂分子量相同时,增加其两端烷基链的不对称性,可以在不牺牲其耐久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增塑剂的增塑效率。本研究为后续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基增塑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刘德开[2](2021)在《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聚氯乙烯(PVC)以其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而在柔性PVC制品中,增塑剂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增塑剂产品是原料来源于石油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但由于其本身具有致癌性和生殖毒性,且易从PVC基体中迁移,从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逐渐被各国限制在某些领域内使用。此外依照目前对石油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储量仅够我们使用50年,因此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合成出高效环保的生物基增塑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理想而又可行的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和植物油衍生的油酸为主要原料,从增塑剂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合成一系列高效可持续的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以商业增塑剂作为对比并制成PVC试片进行性能测试,探究不同增塑剂分子结构对于PVC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合成增塑剂可能的增塑机理进行了推理探究。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环氧化、开环酯化和乙酰化串联反应合成出一种多酯基分子结构的增塑剂—乙酰化脂肪酸甲酯-偏苯三酸酯(AC-FAME-TAE)。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增塑剂的结构进行分析。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和环氧脂肪酸甲酯(EFAME)为对比增塑剂,将这些增塑剂塑化后的PVC试片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DOP和EFAME,AC-FAME-TAE所塑化PVC试片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耐挥发性和耐抽出性;其中,AC-FAME-TAE所塑化PVC试片的初始分解温度(Ti)比相同增塑剂含量下DOP和EFAME塑化的PVC高10°C和39.3°C。以来源于废弃油脂的脂肪酸、DL-苹果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环氧化、开环酯化和乙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生物基环保增塑剂—乙酰化脂肪酸甲酯-苹果酸酯(AC-FAME-MAE)。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增塑剂的结构进行验证。同样以DOP和EFAME作为对比增塑剂,将其应用在PVC当中并制成试片,再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上一体系中所合成的增塑剂,AC-FAME-MAE更具有分子柔性,增塑效率达到98.8%,塑化PVC的综合力学性能超过了两种对比增塑剂所塑化的PVC试片。此外AC-FAME-MAE塑化PVC试片具有更出色的热稳定性、耐迁移性和耐抽出性。AC-FAME-MAE的综合应用性能要比上一体系中的增塑剂更优异、更全面。以油酸作为酸源,以1,4-环己烷二甲醇、1,8-辛二醇和1,6-己二醇为醇源进行酯化反应、再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以及环氧化反应,最终得到三种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EB-ECDD、EB-EODD和EB-EHDD)。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增塑剂的分子结构进行验证。选择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TP)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OA)作为对比增塑剂,分别制成PVC试片进行一系列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同份数下这三种增塑剂塑化PVC试片的增塑效率要比DOTP塑化的PVC试片高15%-24%;这三种PVC试片还具有极佳的耐迁移性,在长达10 d的耐抽出性测试中,这三种PVC试片在三种溶剂中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3.2%;此外,这三种PVC试片在食物模拟液中迁移率均不超过安全阈值,其中EB-ECDD塑化PVC试片在油性环境中迁移率仅为0.6%。这三种增塑剂的应用性能比前期所合成的增塑剂更加全面,并且所塑化的PVC在耐迁移性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对增塑剂结构与PVC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增塑剂中六元环烷烃结构比直链结构具有更高的增塑效率,还可以改善PVC的耐迁移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提高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提高PVC的热稳定性、整体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但与此同时会降低其增塑效率,使PVC材料柔性变差。以油酸作为酸源,以1,4-环己烷二甲醇和1,8-辛二醇为醇源,进行酯化反应、环氧化反应和开环乙酰化反应,合成出了四种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E-CDD、A-CDD、E-ODD和A-ODD)。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增塑剂的分子结构进行验证。同样以DOTP和DOA作为对比增塑剂,分别制成PVC试片进行一系列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50份增塑剂含量下,四种增塑剂塑化的PVC试片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其Ti分别比DOTP和DOA塑化的PVC试片高约20°C和40°C;在耐迁移性能上这四种PVC试片也同样具有亮眼的表现,在水性、酒精性和酸性食物模拟液中的迁移率不超过2%,在油性环境中其迁移率也没有超过安全阈值5%;其中E-CDD塑化的PVC试片在这些试片中具有最好的透明度,其断裂伸长率比同50份增塑剂下DOTP和DOA塑化的PVC试片高145%和15.2%,其Tg比DOTP塑化的PVC试片低10°C,增塑效率高16.9%;四种耐寒增塑剂的低温效率值比较接近,同时比DOTP高约25°C,比DOA高约15°C,其凝固点介于DOTP和DOA之间,这表明所合成的四种增塑剂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增塑效果,所塑化的PVC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对比前期所合成的一些增塑剂,这四种耐寒增塑剂不仅综合性能良好,而且在寒冷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低温增塑效果。对增塑剂结构与PVC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增塑剂中六元环烷烃结构比直链结构更能提高PVC材料的热稳定性、耐迁移性和耐寒性,但其力学性能会小幅度下降;当E-CDD结构中的一个环氧键转变为两个酯基后,其塑化PVC试片在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可以得到部分提高,但在耐寒性上会稍微变弱。
吴刘一顺,刘跃军,石璞,冯建湘[3](2021)在《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介绍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为选择和使用包装用安全、绿色环保的生物基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并分析总结文献,综述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的分类、特性及应用范围,并根据生物基添加剂的原料类别将其分类。结果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主要包括生物基增塑剂、抗菌剂、抗氧剂,相较于传统添加剂,生物基添加剂因其独特的可再生性,将成为添加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生物基添加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包装、可降解包装的重视,以及随之颁布的"禁塑令",将有望实现对传统添加剂的有效替代,其在塑料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沈一蕊,沈曙光,应佳颖,张菁菁,张皓荐,周文斌,魏猛,蒋平平[4](2021)在《法规及政策对增塑剂市场的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增塑剂是塑料制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添加剂,是所有塑料助剂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且应用领域最广的精细化学品之一,添加后有助于提高塑料制品的可塑性。增塑剂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是随着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广泛使用,其潜在的致癌风险和生殖毒性开始逐渐显现,寻找可替代的环保、无毒的增塑剂成为了未来增塑剂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一批和第二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均拟将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列入,但最终只将短链氯化石蜡列入(第一批),尚未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正式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当前广泛生产的增塑剂产品,梳理了国内外现行的增塑剂法规,分析了《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法规变化下增塑剂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增塑剂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新思路。
汪蓓蓓,周玲玲,肖陆飞,梁建军[5](2020)在《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在聚氯乙烯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增塑剂是在聚氯乙烯(PVC)加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添加剂,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典型代表。但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的生理毒性,同时人们环保理念日益越强和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使得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开始得到人们更多地重视。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各类环境友好型增塑剂的特点和在PVC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植物油基增塑剂、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和聚酯类增塑剂等。
李科[6](2020)在《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增塑剂是塑料加工制造行业应用最多的加工助剂之一。目前主要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邻苯类增塑剂为代表。但邻苯类增塑剂具有致畸、致癌等风险,难以达到REACH205 SVHC(高关注度物质清单)环保要求。环保型增塑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油脂类增塑剂因其低毒、原料来源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油脂类增塑剂的开发主要以大豆油等食用油脂为主体,品种少,性能单一,难以满足塑料行业对增塑剂产品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木本油脂为对象,探索了环氧脂肪酸酯及油脂基多元酸酯增塑剂的增塑性能和构效关系,研究增塑剂结构与增塑效应的内在规律,并用数学公式对增塑效应与结构的关系进行模型化,合成二种性能优越的增塑剂产品,对其部分增塑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为木本油脂基环氧增塑剂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以我国特产资源木本油脂梓油和桐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皂化、酯化、环氧化及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十种增塑剂(五种环氧酯类增塑剂和五种带六元环结构的C22-三元酸三酯类结构增塑剂)。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热重、拉伸测试、动态热力学、扫描电镜、耐抽出测试等分析手段,对这些增塑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酯增塑的PVC产品Tg为30.5℃,明显低于DOP的37.64℃;拉伸强度在24MPa左右,与DOP(26.22MPa)相近;断裂伸长率均在385%以上,均高于DOP的360.64%;热重表明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在300℃的损失率低于DOP,且残留量也大于DOP。这些均显示环氧脂肪酸酯具有极强的增塑性能和热稳定性。在C22-三元酸三酯类增塑剂中,C22-三元酸三甲酯(TM111)、C22-三元酸一甲二乙酯(TM122)、C22-三元酸一甲二丁酯(TM144)、C22-三元酸一甲二辛酯(TM188)四种增塑效果良好,物化性能与DOP相当,热稳定性普遍优于DOP;其中TM111、TM122、TM144 增塑的 PVC 挥发量为 4.08%、3.92%、2.83%,优于 DOP 型材的5.54%;TM111和TM122增塑的PVC薄膜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5.24MPa和22.74MPa,高于DOP(22.32MPa)产品;TM111增塑薄膜的断裂伸长率较DOP提升了 2.5%,具有最为优异的增塑性能。2.性能与构效关系研究:本研究利用两大系列多种环氧脂肪酸酯及C22-三元酸三酯增塑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构建了油脂基增塑剂的构效关系。油脂基增塑剂在结构上分为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个部分。对于增塑剂,其极性基团应处于增塑剂分子结构的外围,方便其与PVC的分子链接触,增加相容性;非极性基团数量和长度要适当,在不遮挡极性基团的基础上与PVC分子链作用并阻隔PVC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有效降低PVC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起到润滑(增塑)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模型化的“增塑指数”经验公式来预测油脂基增塑剂的增塑效果:3.构效关系验证试验:以构效关系和增塑指数为参考,合成并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化合物的增塑性能:环氧乙酰甘油酯(ELCO)和C22-三元酸一乙二甲酯(TM211)。结果表明ELCO的Tg为-0.77℃,低于环氧大豆油(ESO)的6.13℃;其增塑PVC断裂伸长率为370.56%,高于ESO增塑PVC的321.11%;与环氧脂肪酸甲酯(178℃)相比具有更高的闪点(204℃),较少的加热减量和更优良的热稳定性。对于TM211,XRD表明该产品可有效破坏PVC结晶性;DMA表明TM211的Tg(46.37℃)低于TM188(52.1℃);拉伸测试及断面的SEM均显示其对PVC具有与DOP相当的增塑性能,且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TM211在水、乙醇、乙醚等5种溶剂中的耐抽出性及挥发性能均优于DOP;热重及热解活化能表明TM211可有效提升PVC材料的热稳定性。所以ELCO和TM211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增塑剂新品种。这两种增塑剂的性能与预测相符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构效关系和增塑指数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
高静,李红玉,马瑾玮,范彦如[7](2019)在《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增塑剂作为塑料加工产业的一种重要助剂,被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合成橡胶、皮革加工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增塑剂的增塑机理,概述了传统的增塑剂和几种新型无毒增塑剂的种类及其应用现状,并对国内外增塑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展望了增塑剂的发展前景。
张金杰[8](2019)在《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聚氯乙烯(PVC)由于自身的缺陷,其加工温度为180℃,而分解温度为13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热稳定剂,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热分解。针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价格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合成常规二元水滑石(LDHs);稀土三元水滑石和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活改性,通过对合成的三种水滑石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研究三种水滑石的性能。通过添加到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研究三种水滑石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加工成的聚氯乙烯树脂(PVC)进行热失重分析(TGA);SEM微观表征;刚果红测试;静态烘箱老化测试及抑烟性能的测试研究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控制其他加工助剂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测试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等剂量的热稳定剂中乙酰丙酮钙的热稳定效果优于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铝。当有机金属类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乙酰丙酮钙-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最佳,静态老化实验中,80min后聚氯乙烯树脂才变为棕色,刚果红测试时间为22min,拉伸强度为52MPa。乙酰丙酮钙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容性较好,能够抑制聚氯乙烯的热分解及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力学性能。(2)成功制备Mg-Al-LDHs二元水滑石,与稀土金属镧掺杂的三元水滑石LaLDHs。在合成水滑石时,随着水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水滑石的晶型结构较好,但考虑到工业化生产与成本问题最终确定水滑石的水热温度为150℃,水热时间为10h。研究表明在水滑石中参杂稀土金属元素能有效的提高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对比发现当La3+与Al3+的摩尔比为1:3时,水滑石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效果达到最佳。根据刚果红测试结果显示,镧铝比为1:3时比常规水滑石添加到PVC中热稳定时间提高了20min。加镧的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比常规水滑石抑烟效果好,PVC-LDHs烟密度为79%,镧铝比为1:3时的PVC-LaLDHs烟密度为55%,减小了24%。(3)将镧铝比为1:3的La-LDHs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单烷基磷酸酯钾及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酯进行表面改性,经过XRD、FTIR和SEM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改性的水滑石破坏了水滑石原有的结晶状态,使得水滑石的晶型不再单一。而单烷基磷酸酯钾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基本不会破坏水滑石与原有的结构形态,且结晶性较好。经过力学拉伸测试改性后的水滑石与聚氯乙烯的拉伸强度在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仅为4%的情况下,其拉伸强度提高了80%,表面活性剂使得水滑石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水滑石在聚氯乙烯中的分散性和流动性,进而提高了聚氯乙烯的机械性能。
方娇娇[9](2019)在《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当下塑料制品行业绿色化和功能化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生物基增塑剂来替代传统石油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环氧脂肪酸异辛酯是一种环境友好、性能优良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增塑剂。然而,目前有关甲酸自催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工艺研究鲜有报道。此外,针对环氧油脂体系,环氧油脂-甲酸-水的液-液相平衡研究对产品的水洗分离过程及萃取装备的选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通过实验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生产工艺中反应和分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具体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了甲酸自催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反应工艺,考察了甲酸用量、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脂肪酸异辛酯双键:双氧水:甲酸的摩尔比为1:1.5:0.25,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原料双键转化率为99.11%,环氧产率可达90.14%。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碳链结构的脂肪酸烷基酯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异辛酯具有更长的碳链以及支链结构使得其环氧产率更高且产品更加稳定。(2)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开环副反应是影响产品环氧收率的主要原因。针对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环氧产率更高且产品更为稳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环氧脂肪酸异辛酯体系中甲酸、过氧甲酸和水对其开环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开环实验测得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甲酸浓度、过氧甲酸浓度以及环氧基团浓度,将实验数据拟合得到70℃下甲酸、过氧甲酸和水的动力学速率常数分别为0.000968、0.0125和0.0000411 L?mol-2?min-1,活化能依次为33.5、57.3和89.4 kJ?mol-1。研究发现过氧甲酸对开环反应的影响比甲酸大,水对开环反应基本没有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环氧脂肪酸异辛酯体系的开环速率常数均小于环氧脂肪酸甲酯体系。(3)针对产品环氧油脂的分离过程,本文测定了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甲酸-水、体系在303.15348.15 K温度范围内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与环氧脂肪酸甲酯-甲酸-水以及环氧大豆油-甲酸-水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甲酸在各体系中的液-液相平衡常数的大小依次为:环氧化脂肪酸异辛酯>环氧化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大豆油。此外,通过NRTL和UNIQUAC模型关联拟合实验数据。结果显示,NRTL和UNIQUAC模型的最大均方根偏差(RMSD)分别为0.0052和0.0263,NRTL模型比UNIQUAC模型更适合描述环氧油脂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
孙嘉慧[10](2019)在《新型增塑剂对PVC材料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PVC增塑剂,但是研究发现,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在医疗器械领域,该种类的增塑剂已被限用,而寻找邻苯类增塑剂的环保无毒替代品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题选用目前已许可使用的多种无毒增塑剂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DINCH)、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辛酯(DEHCH)、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偏苯三酸三异辛酯(TOTM)、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与聚(1,3-丙二醇/1,4-丁二醇/衣康酸/丁二酸/癸二酸)酯(PPBISS)单独或复配增塑PVC,系统比较它们的性能,探索DINCH和PPA的最佳复配配方,研究生物基聚酯对PVC性能影响。结论如下:(1)TOTM增塑的PVC拉伸强度为24.3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340%;PPA耐溶剂抽出性最佳,50份PPA增塑的PVC样品在去离子水,乙醇和石油醚中浸泡96 h后质量损失均基本为0;TOTM和PPA增塑的PVC热稳定性优于DINCH、DEHCH、ATBC增塑材料。(2)DINCH和PPA复配增塑PVC配方的力学性能、耐迁移性、热稳定性介于单用PPA和单用DINCH之间,随PPA含量的上升,逐渐接近纯PPA增塑样品。PPA和DINCH在增塑PVC的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3)DINCH 和 PPA 复配增塑 PVC 的最佳配方为PVC/DINCH/PPA(100/20/30),此时拉伸强度为22.4 MPa,断裂伸长率为287%,硬度为91.2(邵A),透光率为87.7%,雾度为8.22%,外延起始温度270.9℃,在去离子水、乙醇和石油醚中浸泡96小时后基本没有质量损失。(4)将数均分子量为22000的PPBISS与DINCH复配,发现:材料力学性能、耐迁移性、热稳定性基本介于纯PPBISS和DINCH增塑的材料之间,并随PPBISS含量的上升,接近纯PPBISS增塑材料。(5)DINCH 和 PPBISS 复配增塑 PVC 的最佳配方为PVC/DINCH/PPBISS(100/30/20),此时拉伸强度为23.5MPa,断裂伸长率为293%,硬度为91.7(邵A),透光率为85.1%,雾度为12.97%,外延起始温度277.3℃,在去离子水、乙醇中浸泡96小时后基本没有质量损失,在石油醚中浸泡96小时质量损失为6.55%。
二、无毒增塑剂的生产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毒增塑剂的生产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FCA的不对称酯类增塑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聚氯乙烯材料简介 |
1.2.1 聚氯乙烯材料研究背景 |
1.2.2 聚氯乙烯材料的结构 |
1.2.3 聚氯乙烯材料的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
1.3 增塑剂概述 |
1.3.1 增塑剂的定义及功能 |
1.3.2 增塑作用及增塑机理 |
1.3.3 增塑剂的分类及其选用标准 |
1.4 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植物油基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
1.4.2 柠檬酸酯类生物基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
1.4.3 异山梨醇酯类生物基增塑剂研究现状 |
1.4.4 呋喃基酯类生物基增塑剂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测试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 |
2.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2.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热失重分析(TGA) |
2.2.7 硬度测试 |
2.2.8 耐挥发、抽出和迁移性测试 |
2.2.9 耐老化性测试 |
2.2.10 示差扫描量热测试(DSC) |
3 基于HFCA的生物基增塑剂的合成及增塑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5-己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己酯的合成 |
3.2.2 5,5'-(氧基双(亚甲基))双(呋喃-2-甲酸酯)的合成 |
3.2.3 增塑聚氯乙烯薄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FCA基增塑剂化学结构的表征 |
3.3.2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DMA测试分析 |
3.3.3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拉伸性能 |
3.3.4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热稳定性测试分析 |
3.3.5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硬度测试分析 |
3.3.6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耐老化性测试分析 |
3.3.7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耐挥发性、迁移性测试分析 |
3.3.8 PVC 薄膜和增塑PVC 薄膜的耐溶剂抽出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烷基链不对称的HFCA基增塑剂的合成及其对聚氯乙烯增塑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5-乙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癸酯的合成 |
4.2.2 5-丁基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辛酯的合成 |
4.2.3 5-己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己酯的合成 |
4.2.4 5-辛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丁酯的合成 |
4.2.5 5-癸酰氧基甲基呋喃-2-羧酸乙酯的合成 |
4.2.6 PVC 薄膜及增塑PVC 薄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HFCA合成的非对称酯类增塑剂的化学结构的表征 |
4.3.2 PVC 薄膜及增塑PVC 薄膜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4.3.3 PVC 薄膜及增塑PVC 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4 PVC 薄膜及增塑PVC 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5 PVC 薄膜及增塑PVC 薄膜的耐挥发性和耐迁移性分析 |
4.3.6 增塑PVC薄膜的耐溶剂萃取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2)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概况 |
1.2 增塑剂概况 |
1.2.1 增塑剂的定义及功能 |
1.2.2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
1.2.3 增塑剂的分类 |
1.2.4 增塑剂的安全性问题 |
1.2.5 市场常见增塑剂及增塑剂研究进展 |
1.3 植物油基增塑剂 |
1.3.1 植物油简介 |
1.3.2 植物油基增塑剂概况 |
1.3.3 植物油基增塑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内容 |
第二章 乙酰化脂肪酸甲酯-偏苯三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过程 |
2.4.1 AC-FAME-TAE的合成 |
2.4.2 PVC试片的制备 |
2.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原料中脂肪酸的组成 |
2.5.2 AC-FAME-TAE的结构表征 |
2.5.3 AC-FAME-TAE在 PVC中的应用性能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酰化脂肪酸甲酯-苹果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过程 |
3.4.1 AC-FAME-MAE的合成 |
3.4.2 PVC试片的制备 |
3.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FAME-MAE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 |
3.5.2 AC-FAME-MAE的结构表征 |
3.5.3 AC-FAME-MAE在 PVC中的应用性能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过程 |
4.4.1 酯支化环氧油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 |
4.4.2 PVC试片的制备 |
4.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EB-ECDD、EB-EODD和 EB-EHDD的结构表征 |
4.5.2 不同PVC试片的应用性能测试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 |
5.3 实验仪器 |
5.4 实验过程 |
5.4.1 植物油基耐寒增塑剂的合成 |
5.4.2 PVC试片的制备 |
5.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所合成增塑剂的结构表征 |
5.5.2 不同PVC试片的应用性能测试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英文缩写及主要符号对照表 |
(3)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基增塑剂 |
1.1 柠檬酸酯类 |
1.2 环氧植物油类 |
1.3 可降解的聚酯类 |
2 生物基抗菌剂 |
2.1 植物来源抗菌剂 |
2.2 动物来源抗菌剂 |
2.3 微生物来源抗菌剂 |
3 生物基抗氧剂 |
3.1 植物酚类 |
3.2 维生素E类 |
3.3 植物提取液或提取液混合物类 |
4 结语 |
(4)法规及政策对增塑剂市场的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增塑剂行业发展的现状 |
1.1 国内主要增塑剂生产企业现行产品结构分析 |
1.2 国外主要增塑剂生产企业现行产品结构分析 |
1.3 国内外主要增塑剂生产企业产品对比分析 |
1.4 国内主要氯化石蜡生产企业产品分析及法规变化 |
2 国内外现行增塑剂法规 |
2.1 国际现行增塑剂法规 |
2.2 国内现行增塑剂法规及变化趋势 |
3 新法规对增塑剂行业的冲击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4 展望 |
(5)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在聚氯乙烯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油基增塑剂 |
2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
3 环己烷二羧酸酯类增塑剂 |
4 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
5 聚酯类增塑剂 |
6 总结 |
(6)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塑剂 |
1.2.2 环保型增塑剂 |
1.2.3 木本油脂利用 |
1.2.4 增塑机理 |
1.3 设计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2 环氧梓油的制备及其增塑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油分析 |
2.3.2 环氧化反应动力学影响因子的研究 |
2.3.3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2.3.4 样条拉伸性能测试 |
2.3.5 挥发性、抽出性及迁移性分析 |
2.4 小结 |
3 环氧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梓油脂肪酸酯成分分析 |
3.3.2 结构表征 |
3.3.3 蒸馏及脂肪醇对闪点的影响 |
3.3.4 PVC结晶状态分析 |
3.3.5 力学性能 |
3.3.6 断裂面分析 |
3.3.7 抽出及挥发迁移性 |
3.3.8 动态热力学分析 |
3.3.9 热重分析 |
3.3.10 PVC热分解分析 |
3.4 复配对薄膜拉伸的影响 |
3.4.1 PVC样配方 |
3.4.2 力学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4 C_(22)-三元酸三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桐油脂肪酸甲酯成分分析 |
4.3.2 D-A转化率的测定 |
4.3.3 C_(22)-三元酸三酯合成及表征 |
4.3.4 物化性能分析 |
4.3.5 热重分析 |
4.3.6 动态热机械分析 |
4.3.7 力学性能 |
4.3.8 断面形貌 |
4.3.9 耐抽出与挥发性 |
4.3.10 结晶状态分析 |
4.4 复配对薄膜拉伸的影响 |
4.4.1 PVC样配方 |
4.4.2 力学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5 油脂基增塑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案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油脂基环氧类增塑剂 |
5.3.2 油脂基多元酸酯增塑剂 |
5.3.3 油脂基增塑剂构效关系 |
5.3.4 微观增塑模型 |
5.3.5 增塑机理探讨 |
5.4 小结 |
6 环氧乙酰甘油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子设计 |
6.3.2 合成工艺研究 |
6.3.3 结构表征 |
6.3.4 物化性能 |
6.3.5 热重分析 |
6.3.6 玻璃化转变温度 |
6.3.7 拉伸性能分析 |
6.3.8 PVC稳定性及分解产物分析 |
6.3.9 PVC热解活化能对比 |
6.3.10 挥发性、抽出性及迁移性分析 |
6.4 小结 |
7 TM211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2.3 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分子设计 |
7.3.2 合成与表征 |
7.3.3 PVC制品结晶状态分析 |
7.3.4 力学性能 |
7.3.5 断面分析 |
7.3.6 玻璃化转变温度 |
7.3.7 耐抽出性与挥发性 |
7.3.8 热重分析 |
7.3.9 PVC热分解分析 |
7.3.10 PVC热解活化能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缩写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塑剂概况 |
2 增塑机理 |
2.1 体积效应 |
2.2 屏蔽效应 |
3 增塑剂的种类 |
3.1 传统的增塑剂 |
3.2 新型环保的增塑剂 |
3.2.1 环氧化合物增塑剂 |
3.2.2 可降解的聚酯类增塑剂 |
3.2.3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
3.2.4 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 |
4 国内外增塑剂行业发展情况 |
4.1 全球增塑剂行业情况 |
4.2 国内增塑剂行业情况 |
5 结语 |
(8)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研究现状 |
1.2.1 增塑剂 |
1.2.1.1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 |
1.2.1.2 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 |
1.2.1.3 聚酯类增塑剂 |
1.2.2 热稳定剂 |
1.2.2.1 甲基锡类 |
1.2.2.2 金属皂化物 |
1.2.2.3 铅盐类 |
1.2.3 填充剂 |
1.3 水滑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有机金属盐对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1.4.2 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性能研究 |
1.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水滑石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有机金属盐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 |
2.2.3.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2.2.3.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2.2.3.4 热重分析测试 |
2.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2.3.6 力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2.3.1.1 静态老化实验 |
2.3.1.2 热失重分析 |
2.3.1.3 刚果红试验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有机金属盐-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性能测试 |
2.4 小结 |
3 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水滑石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4 新型水滑石的表征 |
3.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3.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3.2.4.3 热稳定性分析 |
3.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2.4.5 透射电镜(TEM)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扫描电镜(SEM) |
3.3.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4 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3.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4.2 实验方法 |
3.4.3 水滑石-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3.4.3.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3.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3.3 聚氯乙烯热稳定实验 |
3.4.3.4 烟密度测试 |
3.4.3.5 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测试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热失重(TGA)分析 |
3.5.2 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5.3 热稳定测试 |
3.5.4 烟密度测试 |
3.5.5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滑石的改性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改性水滑石的制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改性水滑石的表征 |
4.2.4.1 FTIR分析 |
4.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2.4.3 热失重(TG) |
4.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3 改性水滑石结果与分析 |
4.3.1 FT-IR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3.3 TG分析 |
4.3.4 SEM分析 |
4.4 改性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4.4.1 改性水滑石-聚氯乙烯的制备 |
4.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4.1.2 实验方法 |
4.4.2 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4.4.2.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4.2.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4.4.2.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4.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4.2.5 力学性能测试 |
4.4.2.6 烟密度测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5.2 静态老化实验 |
4.5.3 刚果红实验 |
4.5.4 扫描电镜(SEM) |
4.5.5 力学性能测试 |
4.5.6 烟密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增塑剂概述 |
1.1.1 增塑剂的背景 |
1.1.2 我国增塑剂发展现状 |
1.1.3 环保型增塑剂的发展概况 |
1.2 环氧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
1.2.1 环氧化反应机理 |
1.2.2 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
1.2.3 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研究进展 |
1.3 油脂环氧化体系的开环动力学研究 |
1.4 液-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
1.4.1 液-液相平衡关系 |
1.4.2 液-液相平衡理论计算模型 |
1.4.3 油脂环氧化体系液-液相平衡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酸自催化体系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双氧水用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2.3.2 甲酸用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2.3.5 不同结构的脂肪酸烷基酯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开环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对环氧基团开环反应的影响 |
3.3.2 甲酸对环氧基团开环反应的影响 |
3.3.3 过氧甲酸对环氧基团开环反应的影响 |
3.4 开环动力学模型 |
3.4.1 速率方程 |
3.4.2 质量守恒方程 |
3.4.3 估算动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油脂-甲酸-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模型 |
4.3.1 活度系数模型 |
4.3.2 液-液相平衡数据计算及参数估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实验结果 |
4.4.2 数据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10)新型增塑剂对PVC材料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概述 |
1.1.1 PVC的结构与性能 |
1.1.2 PVC的应用 |
1.2 增塑剂概述 |
1.2.1 增塑机理 |
1.2.2 邻苯类增塑剂 |
1.2.3 环保无毒增塑剂 |
1.2.4 增塑剂迁移 |
1.3 稳定剂概述 |
1.4 生物基聚酯增塑剂 |
1.4.1 生物基聚酯 |
1.4.2 生物基增塑剂 |
1.5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加工原料、设备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增塑剂增塑PVC样品制备 |
2.2.2 生物基聚酯增塑PVC样品制备 |
2.2.3 PPBISS与DINCH复配增塑PVC样品制备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力学性能测试 |
2.3.2 光学性能测试 |
2.3.3 耐迁移性测试 |
2.3.4 热失重分析(TGA) |
2.3.5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6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
第三章 无毒增塑剂增塑效果探究 |
3.1 新型无毒增塑剂的选择 |
3.2 配方 |
3.3 增塑剂性能对比 |
3.3.1 力学性能 |
3.3.2 光学性能 |
3.3.3 耐迁移性 |
3.3.4 热稳定性 |
3.3.5 微观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塑剂复配研究 |
4.1 复配增塑剂的选择 |
4.2 配方 |
4.3 增塑效果探究 |
4.3.1 力学性能 |
4.3.2 光学性能 |
4.3.3 耐迁移性 |
4.3.4 热稳定性 |
4.3.5 微观形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组分生物基聚酯增塑剂 |
5.1 五组分生物基聚酯增塑剂 |
5.2 配方 |
5.3 增塑效果探究 |
5.3.1 力学性能 |
5.3.2 光学性能 |
5.4 PPBBSS总结与改良 |
5.5 五组份生物基聚酯增塑剂的改良 |
5.6 PPBISS热稳定性 |
5.7 配方 |
5.8 增塑效果探究 |
5.8.1 力学性能 |
5.8.2 光学性能 |
5.8.3 耐迁移性 |
5.8.4 热稳定性 |
5.8.5 动态热机械分析 |
5.8.6 微观形态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无毒增塑剂的生产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FCA的不对称酯类增塑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的探究[D]. 郝延颖.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植物油基环保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刘德开. 江南大学, 2021(01)
- [3]塑料食品包装用生物基添加剂研究进展[J]. 吴刘一顺,刘跃军,石璞,冯建湘. 包装工程, 2021(13)
- [4]法规及政策对增塑剂市场的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J]. 沈一蕊,沈曙光,应佳颖,张菁菁,张皓荐,周文斌,魏猛,蒋平平. 塑料助剂, 2021(02)
- [5]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在聚氯乙烯中的研究进展[J]. 汪蓓蓓,周玲玲,肖陆飞,梁建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6]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李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7]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 高静,李红玉,马瑾玮,范彦如.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9(12)
- [8]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 张金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制备工艺研究[D]. 方娇娇.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新型增塑剂对PVC材料性能影响研究[D]. 孙嘉慧.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