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诗词中“万”、“飞”两字英译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伏海[2](2020)在《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声乐男中音声部歌唱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这三位中国声乐男中音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经历、演唱技术、艺术修养、社会情怀、文化观念以及声乐演唱审美意识等多种角度,关注并认识这些因素与其演唱风格形成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以审美范畴的理论范式,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概括、提炼和界定,继而又对这三位代表人物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不同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从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角度,审视中国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范围和历史选择,进而分析和认识中国男中音的发展走向。本文是在“代表人物-艺术实践-艺术风格-审美范畴-曲目择用”的综合维度中,展开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以“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定”为题,主要介绍男中音在西方声部划分体系下进行声部划分的方法,以及男中音声部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传入后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第二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题,对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三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既总结他们的不同演唱风格特征及艺术个性,又寻找他们的共性特征,通过对每一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同时基于对他们演唱的大量作品的感性体验、审美感知,从声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对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分别归纳、提炼出以四个字来概括的声乐审美范畴,即:将温可铮演唱风格概括为“通”“融”“灵”“透”;将刘秉义演唱风格概括为“阔”“情”“灵”“透”;将廖昌永演唱风格概括为“阔”“雅”“韵”“透”,并分别界定和论述。第三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三位典型代表人物演唱风格审美范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题。在本文的认识和归纳、提炼中,对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其演唱风格审美范畴共性个性特点的形成,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取向、文化观念、声乐流派、职业定位、时代情感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第四章以“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为题,第一部分对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做一个脉络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的思考和认识,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曲目择用的文化因素和遵循原则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声乐男中音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至今,可以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美声唱法传入之初以西洋声乐为学习标准,再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提倡,从唱法、风格、观念、曲目的择用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西洋化到民族化、最后到以中国声乐的建立为目标的发展过程。其变化伴随着时代和变迁,呈现出一个不断融合、发展,趋于平衡且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王爱珍,蒋冰清[3](2019)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译者的女性情怀——兼评两首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英译本》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一般认为:女性译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关于女性的作品,为扞卫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会采取自己的翻译策略,彰显女性价值。但笔者通过比较研究两首毛泽东诗词的赵甄陶、许渊冲和辜正坤英译本发现:其实有些男性译者在翻译涉及到女性的作品时,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怀,热情洋溢地表达出自己对女性强烈的尊重和赞美,喜爱和关怀。
邹丽丹[4](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魏艳,刘明东[5](2019)在《传播学视阈下湖湘旅游文化走出去翻译策略探索——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诗词中有部分描写涉及湖湘地域旅游文化的片段,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可以优化湖湘地域旅游文化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展示湖湘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传播学角度剖析毛泽东湖湘地域旅游文化诗词的汉英翻译对湖湘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认为在翻译毛泽东湖湘文化诗词时,对于以传递指示性或概念性内容为主的信息类文本,归化成分可以大于异化;对于具有鲜明语言风格、浓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负载类文本,在保持译文在译语文化可读性的前提下则尽可能多的采用异化手段;而不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对文化负载词添加注释是必要的。
朱一帆[6](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赖毓雯[7](2016)在《《毛泽东诗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翻译研究 ——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诗词》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毛泽东诗词》具有高度的思想、独特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享有极高的名誉,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目前,《毛泽东诗词》已被国内外学者译成许多种版本和语言,其中英译本就有二十余种。在《毛泽东诗词》中有着丰富的寓意象征和隐喻性语言,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其所要表达的事物,许多译者也对《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性语言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翻译。“概念隐喻理论”是在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这对隐喻翻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给隐喻翻译研究带来了新方向和启示。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问题用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极少人以概念隐喻的视角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翻译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以概念隐喻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认知语境,以许渊冲、赵甄陶、黄龙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作为语料,对《毛泽东诗词》的概念隐喻翻译进行研究,探讨三位译者对《毛泽东诗词》中的概念隐喻的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研究发现:1)三位译者对于诗歌隐喻的翻译,首先选择的翻译策略都是直译。2)三位译者对于概念隐喻的构建,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产生不同的译本。本研究对于其他诗歌的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对《毛泽东诗词》英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荣立宇[8](2013)在《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仓央嘉措(1683-1706/1746),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藏地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藏地家弦户诵,历300年而不衰。1930年,于道泉教授将仓央嘉措诗歌同时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全译之先河,同时也构成了其域内外文本旅行的滥觞。这犹如一条主河在某一点分出两脉不同的支流,各自冲积成不同的景观,衍生出别样的风景。截止2012年,仓央嘉措诗歌的跨语际旅行己走到第82个年头。在此期间,先后问世的汉语译本有21个之多,英语译本也多达15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初,仓央嘉措诗歌更是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一股热潮,带动了影视、出版、文化、艺术、旅游等多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仓央嘉措的经典作家地位。本论文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语文化圈中的翻译与传播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汉、英翻译的译介脉络,各个译本之间的生成、参考关系,译文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藏学发展概况),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文化中的传播、影响、接受情况,主要汉、英译本的特色及相关的文学翻译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汉、英译介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特征并且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复译进行反思;对藏语诗歌汉、英翻译在语言、诗律方面的可比性进行讨论,对翻译的跨语种对比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挖掘翻译现象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涉及到重译、复译、学术性翻译、创意翻译等问题。最后还特别讨论了交集理论观照下的翻译问题,分析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复杂关系。本研究发现,仓央嘉措诗歌的域内外传播表现出不同的脉络特征,其汉译与19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关联密切,其英译则与海外藏学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诸多译本(包括汉、英语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译本与创意翻译产生的译本,不同特色的译本又折射出译者不同的身份特征,即前者对应学者型译者,而后者指向诗人型译者。事实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翻译与创意翻译分别代表了译者不同的诗学追求。鉴于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信”与“雅”的自然分流,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作为两种策略在它们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接下来,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的比较研究凸现了许多翻译问题。例如,汉语翻译领域很多译本缺乏特色,部分译者版权意识淡漠,直接来源于藏语的译本相对较少,一些译者率尔操觚,相关翻译批评缺席,值得注意。与之相对,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比较规范,大多数译本直接从藏文译出,即使是转译,译本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对比藏、汉、英三种语言(音节、音调)及其诗学(韵律、节奏与诗歌体式)特征,藏汉之间在语言、诗学方面的相似性便显露出来(与藏英在语言、诗歌方面相比较而言)。尽管音韵、节奏、音节发音等方面的因素常被视为不可译,但鉴于上述相似性的存在,藏、汉语之间诗歌体式的再现会更加逼真,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会比较自然,译入语诗学规范的满足也近于浑然天成。本研究首次将交集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赋予交集理论新的涵义,试图用这个理论解释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翻译现象。从规范拘谨的学术性翻译到自由创造的创意性翻译,翻译与创作的概念分界渐次变得不再明显,译文本也由源文本的互文本渐次过渡成为承文本。事实上,对字翻译、学术翻译、创意翻译、临界翻译等类型分别处于从源语文本到译入语创作这一连续统的不同位置,它们之间呈现出渐次过渡的倾向。从严谨的对字翻译到极端的临界翻译,存在一个幅度很大的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的逐渐演变区域,由此构成文学翻译的丰富的创造性空间。本文指出对字翻译与学术翻译的单调性,创意翻译与临界翻译的丰富性,而诗歌翻译的丰富性无疑更加契合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语言临界点所展示的无限可能性。
张钗荷[9](2013)在《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翻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除实指和虚指两个特征之外,数字还具有文化涵义,诗词中的数字尤其如此。不同的译者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汉语诗词中的数字。在翻泽中,诗词中数字的文化涵义可能丢失。而毛泽东诗词中包含大量数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涵义。我们通过研究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的翻译方法,试图找寻一些能较好传达毛泽东诗词中数字文化涵义的翻译方法。本文从文化翻译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的9种翻译方法,即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直译,意译,替代,替代加注释,省略,音译,音译加注释。我们发现直译,省略,音译不太适合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的翻译方法。直译加注释和音译加注释比较适合翻译毛泽东诗词表实指的数字,意译,替代,意译加注释,替代加注释比较适合翻译毛泽东诗词中表虚指的数字。
李慧雪[10](2012)在《纽马克翻译方法学说下的汉诗英译 ——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在中国诗歌创作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中国最伟大的革命领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丰富的人生实践。《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中国古典诗歌相结合的典范。毛诗翻译就是向国外介绍毛泽东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古典诗歌和中国现代文化。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传统格律诗的特点,诗词中有很多的典故,诗词境界开阔,旨意深远。作为译者,不仅要再现诗词的形式和意义,还要尽量做到与原诗的风格相近,再现原诗的意境,这些翻译问题对译者构成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由于毛泽东诗词翻译一直倍受翻译家和翻译批评家关注,因此在毛诗英译方面,追求推陈出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到目前为止,诗词已有英、法、德、荷、日、印尼、西班牙、阿拉伯、朝鲜、世界语等多个语种的译本,在世界很多国家广为流传。本文的理论框架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纽马克在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就。纽马克根据布勒和雅各布森关于语言功能的分类,把语言功能主要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三种,形成了自己的文本类型理论。所有的文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兼具表达、信息和祈使功能。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对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的扩展,并且有各自适合的文本,这两种翻译方法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有较大的适用性。毛泽东的诗词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当具有代表性,首先毛泽东诗词继承并充分发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美,其形式包括词、七律、五律、七绝等,其次毛泽东诗词的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等。可以说,毛泽东诗词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文本选择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到了这两者的契合度:任何文本,包括文学体裁的表达型文本,都同时具有语义功能和交际功能。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正是基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而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本研究结合纽马克对诗歌翻译的观点,应用文本类型理论,采用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以《毛泽东诗词》的辜正坤和许渊冲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探讨两个英译本在诗词的词牌名、意象、文化典故等方面的不同翻译策略,以此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以期总结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汉诗英译中的使用。经过本文的讨论,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不能绝对分割,两种翻译方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第二,当形式是诗歌最大的特点时,翻译中要尽量再现原诗的形式,此时语义翻译方法更为适用;第三,翻译诗歌中典故等内容时,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用交际翻译方法更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二、毛泽东诗词中“万”、“飞”两字英译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诗词中“万”、“飞”两字英译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声乐 |
二、典型代表人物 |
三、演唱风格审美范畴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 |
第一节 男中音声部划分与界定 |
一、直观分辨法 |
二、西方歌剧中体系划分法 |
三、男中音的声部类型和属于各声部类型的歌剧角色 |
第二节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 |
一、“美声歌唱”传入我国及其影响 |
二、中国男中音声乐教学成果 |
第二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
第一节 温可铮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温可铮的艺术经历 |
二、温可铮演唱技术分析 |
三、温可铮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
四、温可铮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二节 刘秉义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刘秉义的艺术生涯 |
二、刘秉义声乐艺术呈现的审美特色 |
三、刘秉义演唱技术分析 |
四、刘秉义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节 廖昌永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廖昌永的艺术经历 |
二、廖昌永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的多种样态 |
三、廖昌永的艺术情怀与多元化文化观念 |
四、廖昌永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三位代表人物为例 |
第一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共性与风格特点的技术因素 |
一、正确的呼吸 |
二、歌唱中的打开腔体与打开喉咙 |
三、共鸣 |
四、咬字吐词 |
第二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个性与风格特点的文化因素 |
一、时代情感、时代精神 |
二、生活、学习经历 |
三、职业定位 |
四、师承、实践与风格流派 |
五、文化环境、专业氛围 |
第四章 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 |
第一节 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 |
一、五四运动后艺术歌曲 |
二、20 世纪30-40 年代艺术歌曲 |
三、20 世纪50-60 年代艺术歌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 |
六、1978 年至今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曲目择用的思考与认知 |
第三节 曲目择用中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和遵循原则 |
一、代表人物的演唱作品类型 |
二、时代情感对曲目泽用的影响 |
三、风格流派对演唱曲目的影响 |
四、曲目择用遵循的原则 |
结论 |
余论:笔者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声乐观念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3)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译者的女性情怀——兼评两首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英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译者的女性意识和倾向 |
二、毛泽东的女性主义思想 |
三、男性译者的女性情怀和女性视角 |
(一)《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译文中译者的女性情怀和女性倾向 |
(二)《贺新郎·别友》译文中译者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 |
1.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
2.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
3.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10]151。 |
结语 |
(4)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传播学视阈下湖湘旅游文化走出去翻译策略探索——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播学与文化翻译 |
二、传播学视阈下翻译策略研究 |
三、传播学视阈下毛泽东诗词湖湘旅游文化翻译策略比较 |
(1)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出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
(2) “才饮长沙水”出自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
(3) “帝子乘风下翠微”出自毛泽东诗词《七律·答友人》。 |
四、毛泽东诗词湖湘旅游文化翻译的思考 |
(一) 毛泽东诗词湖湘旅游文化翻译原则 |
(二) 毛泽东诗词湖湘旅游文化翻译对策 |
1.丰富翻译内容。 |
2.提升翻译质量。 |
3.培养传播人才。 |
五、结语 |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毛泽东诗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翻译研究 ——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隐喻研究 |
第二节 概念隐喻翻译研究 |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的隐喻研究概况 |
第三章 《毛泽东诗词》及其英译本概况 |
第一节 《毛泽东诗词》简介 |
第二节 《毛泽东诗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概况 |
第四章 《毛泽东诗词》的概念隐喻解读及其翻译分析 |
第一节 诗歌隐喻与《毛泽东诗词》 |
第二节 《沁园春·长沙》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分析 |
第三节 《沁园春·雪》诗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分析 |
第四节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1.1.1 身世之谜 |
1.1.2 作品之谜 |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五节 文章基本结构 |
第二章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文本研究 |
第一节 藏语诗歌传统与仓央嘉措诗歌 |
2.1.1 藏语文学中的诗歌传统 |
2.1.2 “谐”体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仓央嘉措诗歌 |
第二节 《诗镜》及其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影响 |
2.2.1 《诗镜》概况 |
2.2.2 《诗镜》对仓央嘉措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主题思想 |
2.3.1 情歌、道歌抑或政治抒情诗 |
2.3.2 开放的阐释与封闭的阐释 |
2.3.3 仓央嘉措诗歌的初步分类 |
第四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艺术风格 |
2.4.1 诗歌体式 |
2.4.2 诗歌意象 |
2.4.3 诗歌修辞 |
2.4.4 诗歌语汇 |
第五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及版本 |
2.5.1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 |
2.5.2 仓央嘉措诗歌的藏文版本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与传播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概述 |
3.1.1 越出越多的汉语译本 |
3.1.2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版本关系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译介 |
3.2.1 三十年代的汉语译本 |
3.2.2 建国初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本 |
3.2.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
3.2.4 新世纪初年的汉语译本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 |
3.3.1 仓央嘉措真诗的传播与伪作的流布 |
3.3.2 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相关书籍的出版 |
3.3.3 以仓央嘉措本事及诗歌为主题的文艺创作 |
3.3.4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经典化 |
3.3.5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流俗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与流布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外译概述 |
4.1.1 英译概况 |
4.1.2 其它语种的译本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4.2.1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滥觞(1906-1930年) |
4.2.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全译本的问世(1930-1969年) |
4.2.3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类型的多样化(1969-至今) |
4.2.4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与海外藏学的关联 |
4.2.5 仓央嘉措诗歌与英语诗歌创作 |
第三节 英语主流诗学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基于韵律的考察 |
4.3.1 英语诗歌韵律的变迁 |
4.3.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用韵情况考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译本研究 |
第一节 于道泉藏、汉、英对照译本 |
5.1.1 译诗体制的新颖独造 |
5.1.2 赵元任记音的文化学意义 |
5.1.3 于道泉译本的客观评价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汉语译本 |
5.2.1 诗人创意性的发挥:曾缄译诗 |
5.2.2 三台体诗歌对译:毛继祖译诗 |
5.2.3 参差格律体译诗:龙冬译本 |
5.2.4 马辉以译诗为名的当代诗歌创作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英语译本 |
5.3.1 古典英语译诗的尝试:泰霖译本 |
5.3.2 “音节对应”的英译:威廉姆斯译本 |
5.3.3 五音步英语格律体译诗:邓肯译本 |
5.3.4 诗人惠格姆的创意英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模式与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统计学特征 |
6.1.1 从频率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2 从译者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3 从译本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4 重译与复译的理论探讨 |
6.1.5 小结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英翻译比较 |
6.2.1 语言方面的探讨 |
6.2.2 格律方面的探讨 |
6.2.3 小结 |
第三节 交集理论与翻译问题 |
6.3.1 交集与交集理论 |
6.3.2 杂合创作:以《十诫诗》的创作为例 |
6.3.3 创意翻译、创作以及伪译 |
6.3.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仓央嘉措大事年表 |
附录2 仓央嘉措诗歌敬语使用情况统计(于道泉本) |
附录3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版本收录概况 |
附录4 仓央嘉措诗歌期刊刊载情况 |
附录5 近年来(2003-2012)国内出版的仓央嘉措相关书籍 |
附录6 仓央嘉措“伪诗”期刊刊载情况 |
附录7 于道泉与索伦森译诗顺序对照 |
附录8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
(9)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翻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Figure and Table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0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in Chinese Poems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
Chapter Thre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
3.2 Main Views of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
3.2.1 Decoding and Recoding |
3.2.2 Equivalence |
3.2.3 Loss and Gain |
3.2.4 Untranslatability |
Chapter Four A Study of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
4.1 A Brief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Numerals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
4.1.1 Characteristics of Numerals |
4.1.2 Cultural Meanings |
4.2 Data Collection of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Methods |
4.2.1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
4.2.2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
4.3 A Study of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ms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
4.3.3 Omitting |
4.3.4 Free Translation |
4.3.5 Free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
4.3.6 Substitution |
4.3.7 Substitution plus Annotation |
4.3.8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10)纽马克翻译方法学说下的汉诗英译 ——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English Vers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 Published in China |
2.2 English Vers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 Published Abroad |
2.3 A Review of Studies of Mao Zedong’s Poems in China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Peter Newmark and His Translation Theory |
3.1 Text Typology |
3.2 Translation Methods |
3.2.1 Semantic Translation |
3.2.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3 Newmark’s Viewpoints on Poetry Translation |
4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ranslation Methods t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Vers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 |
4.1 Translation of Tune Names in the Light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2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the Light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Allusions in the Light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四、毛泽东诗词中“万”、“飞”两字英译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2]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D]. 伏海.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3]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译者的女性情怀——兼评两首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英译本[J]. 王爱珍,蒋冰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4]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5]传播学视阈下湖湘旅游文化走出去翻译策略探索——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J]. 魏艳,刘明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毛泽东诗词》的概念隐喻分析与翻译研究 ——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D]. 赖毓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D]. 荣立宇. 南开大学, 2013(07)
- [9]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翻译方法研究[D]. 张钗荷.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9)
- [10]纽马克翻译方法学说下的汉诗英译 ——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D]. 李慧雪. 宁波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