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伤与协商——透视中日贸易摩擦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曦[1](2021)在《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战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所做之比较研究。本文认为,“经济外交”即某一国基于政治考量,透过权力相对关系,将经济工具作为媒介,针对特定的外交战略目标,由施动主体(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对受动主体(同样为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策动与控制,以引导或迫使受动主体服从施动主体的政策目标及利益诉求的行为。经济外交有两种形式,即“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中最为典型的两种经济外交,其涉及对象的广泛性、战略目标的多元性、战略手段的丰富性和战略效果的显着性,都为探讨经济外交的性质、作用和意义指明了方向。经济外交实践又作为国际社会体系和权力结构中的能动因素,形成了一个交叉嵌套、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战略交汇与互动,这就为在层次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对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进行比较研究创造了可能性。战后的美日经济外交处在相同或相近的时空背景下,面临共同但有所区别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所关注的即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对机遇和挑战的认知与因应,并尝试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加以探讨。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战后不同阶段中,美日两国进行了哪些经济外交实践?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哪些特点?从理论视角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形成这些联系和区别的主要动因为何?这些动因又将如何影响美日两国经济外交的决策和实施?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回答,是本文展开研究的主要脉络。通过梳理美日两国经济外交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本文根据战略核心指向的转换与战略的调整和演进,梳理出以下几点研究发现:其一,战后初期是国际经贸新秩序的形成阶段,美日两国由于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权力资源的不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外交路径。美国通过经济外交塑造了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贸新秩序,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维持经济权力的经济外交路径。而日本则通过积极在东南亚开展经济外交摆脱了战争带来的萧条与停滞,重建了自身的国际形象,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扩大经济权利和利益的经济外交路径。其二,进入冷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全球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外交在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和权重都在持续上升。安全关切也成为经济外交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能源、贸易、高科技产品等涉及国际经贸的议题成为外交战略中安全关切聚焦的重点。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拥有压倒性的体量和优势的美日两国,其经济外交中的安全化构建也随之展开。贸易壁垒、贸易保护和经济制裁成为经济外交的新工具,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安全内涵。这一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经贸发展的形式和方向,也对此后两极格局的瓦解和新的全球经贸秩序形成埋下了伏笔。其三,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瓦解释放了压在国际经济贸易头上的安全重负。从20世纪末至今,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国际经贸大繁荣、大发展的催化剂。在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代后,面对变化了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需要对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趋势做出战略回应。对于美国来说,“其他国家从自由贸易协定中获益过多”被界定为对美国经济安全的威胁。“域外国家”和“亚太地区主要参与者”双重角色之下的美国为了应对此种威胁,确保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便通过经济外交对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这一战略挑战做出了回应。而面对亚太区域的整合和域内国家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日本有以下几个战略主张:第一,以经济为手段建立美国、日本与欧洲三极国际新秩序;第二,加强美日安保及突显自己为西方国家一员,除了运用美日同盟关系与亚太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外,日本也以亚太先进民主化国家自居,主导亚太民主化;认为身为亚太民主国家,必要努力使亚太稳定与和平共存。回顾美日经济外交从形成到发展的整个变迁过程不难发现,经济事务在外交中的地位和权重是持续增加的。作为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相交叉的特殊领域,经济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中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对经济外交的既有研究中,经济外交的性质、手段、地位和作用受到较多关注。纵观二战以来的外交史,经济外交的作用不断强化,影响不断外溢,特别是在全球化将全人类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之后,经济外交的更加不可替代。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外交倡导的“合作、互惠、共赢”理念并非总能在外交政策中占据主导,甚至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经济外交本身就会成为冲突和对抗的诱因。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入口,如何通过经济外交框架下的合作共赢和包容性增长重建国际社会的领导力和进步主义,经济外交如何在防范和化解冲突风险、拓展人类共同福祉、促进国际经济制度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是时代留给所有国际事务参与者们共同求索的一道考题。
张巩[2](2021)在《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泥潭不能自拔,如今危机虽已过去十余年,但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依然乏力,难以摆脱不景气的困境。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多国采取“封国”政策,全球需求萎缩,投资规模锐减,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国际贸易面临不利的政策环境因素,贸易下降趋势不可避免。这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生产资本拉动的最强劲的全球化已经落潮,西方发达经济体失去了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与意愿,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美国退群、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事件都似乎印证了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伴随着逆全球化,各国保护主义呼声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美国由全球化的倡导者转而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贸易摩擦的策源点。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保护主义盛行之时,贸易摩擦极易产生。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的国际局势,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从总体上来看,缺乏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的学说,而贸易摩擦的本质就是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因此有必要也又有可能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深入研究贸易摩擦的根源及生成机理,并结合我国实践经验提出应对贸易摩擦的中国智慧。本文构建了一个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运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阐述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是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国别价值存在差异,因此在按照国际价值进行商品交换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生产率较高、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国家会获得超额利润;生产率较低、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国家就会亏损。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际分工,由该分工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不稳定的,当这一关系发生变动或存在潜在变动因素时,极易产生贸易摩擦。同时,本文分析了贸易摩擦的根源,并对引起贸易摩擦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政治经济学解释。在此基础上,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的几个方面对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贸易摩擦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解释和说明能力。鉴于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贸易摩擦成因具有特殊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分析了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的生成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美国GDP增长率、中国技术进步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贸易摩擦数量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进一步印证了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其应对之策也必须从维护国家利益入手,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通过夯实国家基础,化解过剩产能,畅通经济内循环系统,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包佳焱[3](2020)在《美国对日本的石油政策及对美日关系的影响(1973-1975)》文中研究表明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不仅具备商品属性,更具政治属性,是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的重要工具。随着冷战局势的变化和日本经济的复兴,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日石油外交成为美国国际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制定和调整对日石油政策,保持了对日本石油工业和石油政策的影响力,使日本经济和工业发展依赖美国和国际石油公司的力量,维持了美国在美日关系的主导地位。1973-1974年石油危机期间,美国转向了以应对危机为主的石油政策,对日本的定位和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双边石油外交的范畴,美国开始积极推动日本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能源合作计划,确保日本石油供应的安全。同时,美国也发现,多边合作是消除美日石油政策分歧、缓解利益冲突的有效方式,通过建立广泛的合作共识,能够有效地消除美日在石油问题上的摩擦,弥补双边外交的不足,巩固美日同盟。因此,美国开始注重以多边合作的方式塑造美日同盟关系。本文立足于第一次石油危机,通过探究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调整过程,总结政策制定、调整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政策变化对美日关系的影响。第一章主要论述二战后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演变。本文认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美国对日石油政策主要进行了三次调整,第一次是占领初期,为了根除日本发动战争的能力,确保日本不会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国政府通过严格的管控措施和赔偿拆迁政策限制日本石油工业的发展。第二次是在1948年以后,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复兴,美国通过国际石油公司大力扶持日本石油工业的重建,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石油公司确立了对日本石油工业的垄断地位。第三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石油政策自主性的出现和美国国际石油战略的变化,美国开始推动日本石油供应的多元化,同时通过加强与日本在石油工业上游的开发与合作,维持了美国对日本石油工业和石油政策的影响力。第二章主要分析石油危机初期的美国对日政策,为了维持美日同盟的团结,缓解石油禁运的压力,保障日本能源供应的安全,美国在多边和双边层面同时展开行动。一方面,美国通过紧急石油分享计划和“苦难均分”政策,缓解了日本对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减少石油禁运的压力和损失。另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安抚、访问等双边外交方式稳定日本中立立场,抵制阿拉伯国家对美日同盟的分化。然而,美国的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日本最终背离了美国的国际政策,导致美日关系急剧恶化。第三章主要阐述石油危机后期的美国对日政策,为了避免进一步恶化美日关系,消除两国的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美国淡化了与日本的双边石油联系,主张在多边层面达成合作共识,从而共同应对石油危机。美国意识到,想要缓和分歧矛盾、修复美日关系,必须为日本能源供应安全提供多边保障。对此,基辛格倡议的“能源行动小组”计划和尼克松发起的华盛顿能源会议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多边合作奠定了基础,进而消除了美日在石油问题上的分歧,巩固和加强了美日关系。第四章主要探究美国在石油危机结束后对日政策的调整,石油危机使美国认识到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为了维持美国在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美日关系,美国积极推动日本参加美国主导的国际能源计划和长期能源合作计划。同时,美国加强了与日本的双边合作,积极与日本在能源勘探和研发领域进行合作,为日本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保障。综上而言,本文认为,美国调整对日石油政策的原因是为了应对国际能源局势的挑战,适应美日关系中的新变化。石油危机期间,虽然美日关系一度恶化,但美国通过与日本达成多边合作共识,协调了政策分歧,拓宽了能源合作的方式和范围,消除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修复和巩固了美日同盟,使石油危机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美日多边合作的推动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国际层面的合作成为美日双边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背景,美国开始注重以更多边的方式塑造美日同盟。
谭晓玲[4](2020)在《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西方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亟需通过民间外交这一特殊的对外交往方式打破封锁。冀朝鼎是中国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是中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民间外交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冀朝鼎的早期教育和经历,使他在很多方面的信念与许多同时代人有所区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民间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展。冀朝鼎早年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英语和口才极好,初显好斗情绪,留美期间系统学习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相关课程,并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常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冀朝鼎逐渐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并逐步营造出了便于自身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西方国家在国家发展方面的经验并希望新中国能够从中加以借鉴。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主要包括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和促进新中国接轨国际两个方面,并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冀朝鼎个人独特的教育及经历,使得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表现为自是终生勤护国、斗争灵活依原则、建国重则始存心、广交朋友促外交。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对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贸封锁,积极探索新中国对外经贸的新体制,推动新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同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冀朝鼎全面的个人素养和丰富的精神价值对于促进新时代个人成长成才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王宇鹏[5](2020)在《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发展增速期。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转向寻求区域贸易安排的解决方案。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商谈自贸区的步伐。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开始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一些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启动谈判,于2019年2月生效。欧日EPA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高,内容丰富。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欧日达成EPA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社会福利和气候环境等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对其他自贸协定起到示范作用,决定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调整。中国是欧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欧日EPA的实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全球自贸区战略,当前面临着多边贸易体制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尚未完全平息等诸多风险挑战。欧日EPA将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和开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欧日EPA协定的效应作为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日EPA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二是欧日EPA对中国在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劳工环保、规则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传统和新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日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LMDI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历史与现实对照分析的方法,理清近二十年来欧日贸易投资的发展历程,来解释当下欧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态势问题;三是将微观的产业研究与宏观的经济贸易研究统一起来,不但从经济总量、贸易和投资格局等角度探究贸易投资发展潜力,又从微观层面的具体产业和产品入手,探究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方法,既对欧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阐述,也对中国和欧日的贸易投资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理论探索。接下来主要探讨了欧日签署EPA的背景和基础,对欧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欧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GI指数对欧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展开研究。其次分析了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投资自由化四方面介绍了协定的框架内容,从公司治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补贴和国企、贸易救济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欧日协定在规则上与以往自贸协定相比的主要特点。再次阐述欧日EPA的经济效应,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理论分析方面,从贸易自由化视角和比较优势视角分析了贸易效应,从投资转移效应和投资创造效应两方面探讨投资效应,同时阐述了竞争效应和轮轴-辐条效应。实证分析方面,基于引力模型,对欧日EPA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GTAP模型,研究了EPA协定对欧日GDP、贸易条件、要素回报、福利水平、各部门产出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对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展开分析。一是社会效应,理论层面,从就业创造、保障劳工权利和公民社会参与劳工政策磋商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GTAP模型分析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二是环境效应,理论层面,从环境产品和服务便利化、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量、监管能力和实施多边环境协定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LMDI模型将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规则治理效应,主要分为补贴和国企、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等方面,分析对规则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中国与欧日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基础上,对中国与欧日竞争性和互补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展开详细分析,然后重点是对中国的贸易、投资等经济影响以及国企补贴、可持续发展等规则治理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的GDP、出口、要素回报、贸易条件、福利水平、环境等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一方面是欧日EPA的效应。第一,双方的经济效应均是正向而明显的,日本在GDP、贸易、福利等方面获益程度高于欧盟。欧盟收益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皮革业,受损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产出获益最大的是汽车业,产出降幅最大的是乳制品产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均为负面,但降幅较小。第二,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日本的进出口增幅均高于欧盟。其他经济体都遭受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日本的贸易条件改善,而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第三,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比较显着,欧日在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引起投资转移效应。区外经济体对区内也产生投资转移和创造。第四,社会和环境效应明显。社会效应方面,改善双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双方就业水平,实现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环境效应方面,促进环境贸易便利化,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加大了欧日对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五,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方式影响深远,加严了补贴和国有企业规则纪律,对未来自贸协定的公司治理内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全球政府采购规则主导权,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预做铺垫。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GDP、福利水平、产出都是全球经济体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但是负面效应总体可控。第二,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冲击,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与欧日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有限。受损最大的是对欧电子设备出口和对日纺织服装皮革出口。第三,对中国吸引投资造成较大压力,可能使部分对华投资转移至欧日。第四,对中国劳工和环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工和环境高标准对中国造成相当压力,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另一方便有助于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五,对中国的规则制定和治理模式兼具机遇和挑战。既企图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又可倒逼我深化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五点政策建议:一是以大型自贸伙伴为重点,推动尽快结束或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协定。二是抓住一大批中小型经济体,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三是显着提高自贸协定的自由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争取在新规则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与自贸区相适应和配套的国内政策调整,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关系,以实际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分析欧日EPA的经济影响,还创新性地使用了LMDI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欧日自贸区的环境效应。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协定对于全球规则制定和治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补贴、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对于中国在学习借鉴全球领先的自贸区模式和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启示作用。
刘丽敏[6](2019)在《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7、18世纪是东亚世界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国与陆地周邻国家的边务交涉,除了传统的封贡体制模式之外,又有了新型的条约体制模式;既有封贡关系的交涉原则,也有条约关系的交涉案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中外边务交涉过程中,交涉手段、目的、效果等往往因时空变换而有所不同,国家利益和国家观念也在交涉中有鲜明体现。中国的陆地疆界历经元、明、清发展变迁而形成。明清时期,中国基本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有相对固定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疆域和边界意识亦显着增强。现代国家疆域与疆域意识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并非一蹴而就,东亚世界的疆域问题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这一时期,东亚国家通过在边境治理、边民管理、双边贸易等方面的互动,形成了彼此共同遵守的合作机制。而且,在传统封贡体制的外衣之下,隐含着对国家利益及安全的考量。这些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毕竟现在的东亚是历史的东亚发展演变而来。借助中国和“异域”史料,从不同视角探讨中外边务交涉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在东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以中国及周边陆地邻国为地理范围,以俄国、朝鲜、越南为例,分别从边界交涉、边民交涉、边贸交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中外边务交涉作了探讨和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边界,随着交涉过程的推进,日益呈现出清晰化的趋势,勘界立碑、签约定界、绘图确认等现代国家边界确认手段及方式,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同时,原本相对模糊的边疆观念和边界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不仅中国如此,周邻国家也是如此。随着边界的勘定,边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备。军事力量的比拼固然是这一时期东亚地区边界交涉的重要砝码,但宗藩道义、经贸利润的考量,对边界交涉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该时期中外边界交涉,因交涉双方的历史文化渊源、军事力量、利益诉求等方面的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各国在与中国边界交涉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手段、目的等也曾发生变化,取舍和侧重亦各有不同。这一时期,边民交涉与边民争夺日益激烈,以往东亚地区松散的边民管理和约束体制开始变化。在边民交涉各类事件中,私越边境的经济犯罪、刑事犯罪案件频发,引发临界各国政府关注。中俄边民交涉案例中,边民属权之争是常态化现象。起初,俄国对清朝提出的刷还边民要求,常常不予回应。中俄边界条约有关边民管理条款签订后,俄方也往往不严格执行。随着清朝对蒙古地区统治的加强,大量边民返回清朝属地,俄国却依据相关条款,要求清朝如约遣返边民。俄国对边民的争夺蕴含更多经济因素,清朝对边民刷还的坚持,则更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双方在交涉过程中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边民管理机构和机制。朝鲜、越南与清朝的边民交涉,主要体现在管理权上,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强化使其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边民管理机构和机制,并在与清朝的边民交涉中利用封贡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中外边贸交涉融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俄国经过与清朝的军事较量,为发展对华贸易,获取商业利润,完成了与清朝的勘界定界。朝鲜王朝与清朝的早期边境贸易,具有被动性和消极应对性等特点,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朝鲜不仅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且依据自身地缘优势,成为中日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越南与中国的边贸相对稳定,只随着双边关卡的增减而有所变化,但整体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种类等基本不变。随着越南边民管理机构的完善,其对中越边境贸易管理的参与度也有所上升。无论朝鲜还是越南,其与清朝的边贸始终受封贡体制的制约。清廷看重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认同。总之,封贡体制与条约体制的并存乃至兼容,体现于这一时期中外边务交涉的实践中,这是以前的中国历史中罕见的现象。其间,既有战争与谈判,也有强权与怀柔,还有协商与安抚。在东亚世界从自成一系到分崩离析的转变过程中,毫无疑问,边务交涉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一味用西方中心的现代话语阐释东亚世界的演变,容易掩盖其历史的多样化进程。
黄忠[7](2019)在《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除了外交技巧和手法,它主要受到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战后之初,日本采取“吉田路线”,外交上对美依存,国内专注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及冷战局势的变化,日本主动或被动地追求自主外交,基于安全保障、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等问题,拓展外交的对象与形式,弥补和修复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同时欲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从战后之初的被动外交到自主外交冲动,在此过程中,其对华外交处于怎样的位置、又有怎样的变化,便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大平正芳是战后日本着名政治家,出任第68代、69代内阁总理大臣,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前后仅554天,但他长期处于自民党及其政权的中枢位置,尤其是历任池田勇人内阁、田中角荣内阁的外务大臣,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他处在战后日本政治、外交转型期,经历了中日邦交恢复等重大事件,推动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并且提出综合安全保障、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等,通过考察他的对华外交理念与实践,可以了解到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发展脉络。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本文将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的理念与实践置于战后日本外交的大框架之中,结合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思想,辨析其对华外交理念在此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并指出其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中的位置。除了序章和结论之外,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是对战后初期日本的对华外交做了概述,指出冷战展开与日本对华政策的原点,并指出了大平正芳“椭圆哲学”及其政治理念。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对华政策间的关系,包括大平正芳对安保问题的看法、其在“LT贸易”中的作用等。第三章阐述的是大平正芳与中日邦交恢复谈判,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代表权问题”、“周鸿庆事件”、石油危机、《中日航空协定》等,此时已显示出了日本的自主外交意识。第四章是集中阐述了大平正芳对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治、外交转折期的总结与展望,从中产生的自主外交意识在大平正芳内阁时期的对华外交中有所表现,如:对华日元贷款、缔结《中日文化交流协定》、访华等。第五章则是进一步论述大平正芳与新保守主义间的关系,并将此与中曾根康弘等新保守主义者作比较,从而抽出其对华外交理念在战后日本外交中的位置,以及他对中日关系本身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等理论与方法,在战后日本外交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下,基于大平正芳政治外交理念与日本对华政策间的互动,探求其对华外交实践的实质与价值。本文认为,在冷战环境下,大平正芳注重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舆论,在坚持对美协调的同时,积极谋求自主外交。在中日关系上,调和反共与贸易间的矛盾,但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迫使其调整对华外交理念。大平正芳积极推动中日邦交恢复,表现出了老练的外交手腕和务实的行事风格,也体现其“椭圆哲学”的意蕴,以及他的敏锐洞察力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决断魄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转折期,大平正芳积极摸索政治外交的新方向,提出“战后总决算”、“文化的时代”、综合安全保障、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田园都市等理念,对战后“经济时代”的反思,显示出了“脱战后”以及对国家转型的自觉,这也为之后日本政府提起了方向性政策理念。从战后保守到全面保守、右倾化转变的过程中,大平正芳的理念与作用不容忽视,它既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也有着时人共通认识的意味。
王思阳[8](2019)在《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大国,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国外交主导着国际关系的走向,是国际新闻报道中不容忽视的话题。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发布时限为7年的出口禁售令。中兴通讯受禁令影响,将无法继续在美国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制裁本应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商业事件,但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由于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美国制裁中兴通讯这一事件成为国家利益的表达,对两国的科技、政治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兴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密切关注。不同媒体对于这一国际争端事件的描述,以及其报道背后呈现出的何种媒介图景,则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尝试运用框架理论进行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中兴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包括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体裁、报道议题、消息来源等基本统计,探究两份报纸分别呈现出何种报道框架,是否具有相似性或差异性,从而探析其报道框架所隐含的媒介真实。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中兴事件”报道中使用了冲突框架、历史框架、合作框架、对策框架、展望框架五种报道框架,《华盛顿邮报》在“中兴事件”报道中使用了事实框架、后果框架、冲突框架、合作框架、威胁框架五种报道框架。《人民日报》更加侧重于对策框架,报道中表现为中国对“中兴事件”的应对举措以及对中国核心技术发展的启示。《华盛顿邮报》侧重于冲突框架,报道中表现为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博弈以及美国内部对于“中兴事件”的争论。笔者对两份报纸在“中兴事件”这一国际争端事件中呈现的报道框架的差异原因进行了探究,并针对两份报纸报道框架的特点提出些许启示,以期能为国际新闻报道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杨粒[9](2019)在《中美贸易摩擦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并逐步升级加剧,而与此同时受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中国A股市场全年行情低落。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旨在研究贸易摩擦对A股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并结合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以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主要研究背景,从中美两国贸易现状出发,梳理了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发展的整个进程,总结了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行情走势,从流动性视角出发,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股票市场流动性进行了研究。中美贸易摩擦通过对出口贸易、通胀预期、外汇市场以及货币政策等四个方面间接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其中前三个方面会降低市场流动性,而在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政府又往往会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短期提供一定的流动性,但短期刺激并不会改变整个市场流动性趋紧的现状,整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还是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其次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300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选取了2018年3月贸易摩擦发生前后时间段的市场周交易数据进行T检验,选取2018年7月贸易摩擦期间前后两个阶段的市场日交易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均表明中美贸易摩擦显着地降低了沪深300指数市场的流动性。最后本文还引入了美日贸易战作为案例,通过对美日贸易战的回顾及其对日本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影响,比较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与美日贸易战之间的异同点。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其一是解决贸易问题的有效途径仍然是谈判协商;其二是货币政策的使用应该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其三是对于因贸易摩擦造成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应该分类指导,予以政策支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王鑫[10](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二、两伤与协商——透视中日贸易摩擦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伤与协商——透视中日贸易摩擦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 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的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
第一节 主要理论工具:新现实主义与权力转移理论 |
第二节 研究路径:战后美日经济外交的发展阶段的总结及比较 |
第二章 “权力”与“权利”之辩: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战后初期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 |
第二节 案例分析:战后初期美日经济外交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安全化”:冷战背景下美日经济外交的演化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冷战中美日经济外交的“安全化”进程 |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安全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对“安全化”的认知与回应 |
第四章 机遇、挑战与回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的“重新校准” |
第三节 比较研究: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中的机遇、挑战与美日经济外交的回应 |
结论 |
研究发现 |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价值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章 贸易摩擦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1.1 贸易摩擦的内涵 |
1.2 贸易摩擦的成因 |
1.2.1 贸易摩擦成因的微观理论 |
1.2.2 贸易摩擦成因的中观理论 |
1.2.3 贸易摩擦成因的宏观理论 |
1.2.4 贸易摩擦成因的公共选择理论 |
1.3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
1.4 文献评述 |
第2章 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
2.1 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生产相对过剩 |
2.2 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国际价值规律与国际生产价格规律 |
2.2.1 国际价值规律、国际生产价格规律与国际超额利润的形成 |
2.2.2 国家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形成 |
2.2.3 国家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变化引致的贸易摩擦 |
2.3 贸易摩擦的内因分析: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
2.4 贸易摩擦的外因分析: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
2.4.1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业间贸易的分析 |
2.4.2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
2.4.3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品内贸易的分析 |
2.4.4 技术进步引发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与冲突的一个模型——基于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
2.5 贸易摩擦中的认知冲突: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间差异 |
2.6 贸易失衡引发贸易摩擦的表象与本质 |
第3章 贸易摩擦成因的分类考察 |
3.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1.1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1.2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1.3 案例分析:美墨卡车跨境运输争端案 |
3.2 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2.1 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2.2 案例分析:特朗普时期的美欧经贸冲突 |
3.3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3.1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3.2 案例分析:印度对华的反倾销贸易争端 |
第4章 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 |
4.1 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成因的特殊性 |
4.2 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轨迹 |
4.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4.4 中美贸易摩擦生成因素的实证检验 |
4.4.1 变量的选取 |
4.4.2 实证检验过程 |
4.4.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贸易摩擦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若干结论及应对策略 |
5.1 贸易摩擦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若干结论 |
5.2 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美国对日本的石油政策及对美日关系的影响(1973-197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二战后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演变(1945-1973) |
第一节 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确立(1945-1962) |
第二节 美国对日本石油政策的调整(1962-1973)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石油危机初期的美国对日政策 |
第一节 美国领导下的紧急石油分享计划和“苦难均分”政策 |
第二节 美国的中立建议与日本的石油困境 |
第三节 基辛格访日与美日关系的恶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危机后期的美国对日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寻求与日本建立多边合作共识的原因 |
第二节 “基辛格计划”与日本的反应 |
第三节 “第二次石油冲击”对美日达成多边合作共识的影响 |
第四节 华盛顿能源会议与美日关系的缓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危机后美国对日石油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美国主导下的“综合应急计划”与能源节约计划 |
第二节 美日能源研发与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关于民间外交的研究 |
1.2.2 关于冀朝鼎的研究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背景和基础 |
2.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时代背景 |
2.1.1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
2.1.2 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形势 |
2.1.3 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
2.2 冀朝鼎的个人教育及经历 |
2.2.1 家庭教育 |
2.2.2 学校教育及经历 |
2.3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
2.3.2 西方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
2.4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文化根源 |
第3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 |
3.1 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 |
3.1.1 从莫斯科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促进委员会 |
3.1.2 签订民间贸易协定 |
3.1.3 参加和举办展览会 |
3.1.4 关心对外宣传工作 |
3.1.5 亚非经济合作组织 |
3.1.6 从民间外交到官方外交 |
3.2 接轨国际 |
3.2.1 完善新中国外贸体制 |
3.2.2 推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3.2.3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 |
3.2.4 建立技术情报中心 |
3.3 其他外交活动 |
第4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特点 |
4.1 自是终身勤护国 |
4.2 斗争灵活依原则 |
4.3 建国重责始存心 |
4.4 广交朋友促外交 |
第5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5.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 |
5.1.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历史意义 |
5.1.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局限性 |
5.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启示 |
5.2.1 开放的态度——接轨国际 |
5.2.2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5.2.3 深入了解世界,提升大国风范 |
5.2.4 采取多种途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推介中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点 |
1.1.2 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战略 |
1.1.3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 |
1.1.4 选题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3.2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索 |
2.1 文献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2 欧日自贸区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
2.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2 自贸区相关理论 |
2.2.3 理论评述 |
第3章 欧日签署EPA的背景与基础 |
3.1 货物贸易情况 |
3.1.1 总体货物贸易情况 |
3.1.2 双边贸易情况 |
3.1.3 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3.2 服务贸易发展 |
3.3 双向投资发展 |
3.4 比较优势分析 |
3.5 竞争优势分析 |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4章 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4.1 主要内容 |
4.1.1 货物贸易 |
4.1.2 服务贸易 |
4.1.3 非关税壁垒 |
4.1.4 投资自由化 |
4.2 主要特点 |
第5章 欧日EPA的经济效应 |
5.1 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贸易效应 |
5.1.2 投资效应 |
5.1.3 竞争效应 |
5.1.4 轮轴-辐条效应 |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简述 |
5.2.2 数据与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1 关税削减程度 |
5.3.2 模型和模拟方案 |
5.3.3 结果分析 |
第6章 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 |
6.1 社会效应 |
6.1.1 理论分析 |
6.1.2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6.2 环境效应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基于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 规则治理效应 |
6.3.1 补贴和国有企业 |
6.3.2 公司治理和市场导向 |
6.3.3 可持续发展 |
6.3.4 政府采购 |
6.3.5 投资保护 |
第7章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7.1 中国与欧日双边合作情况 |
7.1.1 双边贸易 |
7.1.2 双向投资 |
7.2 中国与欧日贸易分析 |
7.2.1 竞争性和互补性 |
7.2.2 比较优势 |
7.2.3 竞争优势 |
7.2.4 产业内贸易 |
7.3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7.3.1 理论分析 |
7.3.2 实证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1.1 欧日EPA的综合效应 |
8.1.2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
8.2.2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外边界交涉 |
第一节 中俄边界交涉 |
一、俄国的东侵与中国游牧民族的抵抗 |
二、早期中俄的边疆冲突 |
三、中俄边界战争与边界确定 |
第二节 中朝边界交涉 |
一、明朝与高丽、朝鲜的边界交涉及清鲜宗藩关系的确立 |
二、清朝与朝鲜的勘界交涉 |
三、长白山定界与莽牛哨设置交涉 |
第三节 中越边界交涉 |
一、清初中越边界演变与交涉 |
二、越南对华领土索求与清廷的应对 |
第二章 中外边民事务交涉 |
第一节 中俄边民事务交涉 |
一、中俄“逃人”事件交涉与越境边民问题 |
二、边民管理及交涉之法律程序 |
三、中俄私越边境之法令条例及相应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中朝边民事务交涉 |
一、17世纪前期的中朝边民事务交涉 |
二、17世纪中后期的中朝边民管理及交涉 |
三、清廷让步与朝鲜边民管理权的加强 |
第三节 中越边民事务交涉 |
一、清越边民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 |
二、越南对在越华侨的政策 |
第三章 中外边贸事务交涉 |
第一节 中俄边贸事务交涉 |
一、早期中俄贸易与俄国对华贸易障碍 |
二、中俄边贸管理机构与“停市”交涉 |
三、贸易地点交涉与税收交涉 |
四、边境走私贸易交涉与边贸欠款追讨 |
第二节 中朝边贸事务交涉 |
一、后金武力威胁与入关前的金鲜边贸 |
二、入关后的清鲜边境贸易 |
第三节 中越边贸事务交涉 |
一、中越陆路交通要道与互市关口 |
二、清越边贸管理 |
第四章 中外边务交涉之比较 |
第一节 边界交涉之比较 |
一、边界交涉的实质 |
二、军事力量、国家利益、宗藩道义之较量 |
三、从模糊的“边疆”到清晰的“边界” |
第二节 边民事务交涉之比较 |
一、边民事务交涉的实质 |
二、封贡体系下边民问题交涉比较 |
三、边民管理权争夺与比较 |
第三节 边贸事务交涉之比较 |
一、边贸交涉的实质 |
二、边贸税收与边贸场地 |
三、政治、军事、经济因素之比较 |
第四节 借鉴与启示 |
结语 |
附录一 17-18 世纪中外边务交涉大事记 |
附录二 17-18 世纪中朝越俄四国君主在位时间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章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与大平正芳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对华外交 |
一、冷战的展开与战后日本 |
二、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 |
第二节 大平正芳的“椭圆哲学”与政治观 |
一、大平正芳的农魂与中庸性格 |
二、“椭圆哲学”与中庸政治观 |
第二章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池田勇人内阁的成立及其外交政策 |
一、经济第一:宽容与忍耐 |
二、池田勇人内阁的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 |
一、大平正芳与日美安保条约修订 |
二、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关系 |
三、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观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贸易 |
一、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经济政策 |
二、“LT贸易”协定的达成 |
三、大平正芳与对中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 |
第三章 大平正芳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
第一节 大平正芳与“中国代表权”问题 |
一、“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 |
二、“后继国家方式”构想 |
三、大平正芳与“周鸿庆事件” |
四、大平正芳访“台” |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 |
一、大平正芳对华外交认识及理念 |
二、石油危机与日本的自主应对 |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一、《中日航空协定》的达成 |
二、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 |
第四章 自主外交意识与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外交观 |
一、自主外交意识与国民性 |
二、大平正芳的安保认识 |
第二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政治观 |
一、大平正芳的“战后总决算” |
二、大平正芳的政治展望 |
第三节 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
一、大平正芳内阁的外交战略 |
二、对华日元贷款的实施 |
三、大平正芳访华 |
第五章 大平正芳的新保守主义与中日关系 |
第一节 大平正芳的综合安全保障论 |
一、文化的时代与大平正芳政策研究小组 |
二、综合安全保障的提出 |
第二节 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
一、环太平洋合作研究小组的设置 |
二、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的理念及展开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新保守主义 |
一、大平正芳新保守主义的意味 |
二、中曾根康弘与新保守主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媒介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中兴事件”研究现状 |
1.3.3 “中兴事件”媒介报道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价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类目建构 |
1.4.5 框架抽取 |
第2章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的样本分析 |
2.1 中美报纸关于“中兴事件”的新闻报道数量情况 |
2.2 新闻报道的篇幅与体裁呈现情况 |
2.3 报道议题框架的分布情况 |
2.4 新闻消息来源的选择情况 |
2.5 主要议题框架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及消息来源的关联分析 |
第3章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比较分析 |
3.1 《人民日报》“中兴事件”报道框架 |
3.1.1 报道议题与框架抽出 |
3.1.2 报道框架的表现 |
3.1.2.1 冲突框架 |
3.1.2.2 历史框架 |
3.1.2.3 合作框架 |
3.1.2.4 对策框架 |
3.1.2.5 展望框架 |
3.2 《华盛顿邮报》“中兴事件”报道框架 |
3.2.1 报道议题与框架抽出 |
3.2.2 报道框架的表现 |
3.2.2.1 事实框架 |
3.2.2.2 后果框架 |
3.2.2.3 冲突框架 |
3.2.2.4 合作框架 |
3.2.2.5 威胁框架 |
3.3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 |
3.3.1 报道框架的特征差异 |
3.3.2 报道框架的互动 |
3.3.3 报道框架与使用频度差异 |
3.3.4 报道框架与新闻主体的出现频次差异 |
3.3.5 报道框架的角色扮演差异 |
第4章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差异原因及启示 |
4.1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差异的原因 |
4.1.1 国际关系现实状况:国家利益冲突 |
4.1.2 经贸关系矛盾复杂:经济利益制约 |
4.1.3 出口管制法律制度:法律法规制裁 |
4.2 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的启示 |
4.2.1 《人民日报》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有意识争夺国际话语权 |
4.2.2 《人民日报》消息来源呈现多元化 |
4.2.3 《华盛顿邮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解释性报道多 |
4.2.4 《华盛顿邮报》“数字意识”强,重视用数据说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中美贸易摩擦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分析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贸易摩擦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2 股票市场流动性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有关流动性定义的文献综述 |
2.2.2 有关流动性度量的文献综述 |
2.2.3 有关流动性实证的文献综述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
3.1 中美两国贸易现状 |
3.2 中美贸易摩擦进程及原因 |
3.2.1 中美贸易摩擦 |
3.2.2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3.2.3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4.1 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
4.2 中美贸易摩擦对通胀预期的影响 |
4.3 中美贸易摩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
4.4 中美贸易摩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贸易摩擦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数据及方法说明 |
5.1.1 研究假设 |
5.1.2 数据来源 |
5.1.3 研究方法 |
5.2 实证研究分析 |
5.2.1 流动性指标的构建及描述 |
5.2.2 实证检验结果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非流动性指标的构建 |
5.3.2 稳健性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日贸易战及其启示 |
6.1 美日贸易战发生的背景 |
6.2 美日贸易战的主要过程 |
6.3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资本市场的影响 |
6.4 中美与美日贸易战的异同点 |
6.5 美日贸易战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应对贸易摩擦的建议 |
7.2.2 关于股票市场的建议 |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两伤与协商——透视中日贸易摩擦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D]. 王家曦. 外交学院, 2021(11)
- [2]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张巩. 辽宁大学, 2021(02)
- [3]美国对日本的石油政策及对美日关系的影响(1973-1975)[D]. 包佳焱.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D]. 谭晓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D]. 王宇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17-18世纪中外边务交涉研究 ——以中俄、中朝、中越边务交涉为中心[D]. 刘丽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D]. 黄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中美报纸“中兴事件”报道框架研究 ——以《人民日报》与《华盛顿邮报》为例[D]. 王思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美贸易摩擦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分析[D]. 杨粒. 华侨大学, 2019(01)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