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既抓农业产业化 又抓农业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立香[1](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
卞彬,姚蕾[2](2014)在《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人聚集起来之后又得离开。当前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研究居多,对城乡产业互动研究关注不多,尤其城乡产业互动的深层理论挖掘不够,造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不够。一、城乡产业互动与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赵建生[3](2012)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打造坚实基础》文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累计达到95.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6倍,年均增长幅度达33%。农业综合开发范围也由63个县(市、区)扩大到82个。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全省"十大"惠民工程,成效显着。
杨敬宇[4](2011)在《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目前,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而特色农业区域化发展已经是一个国家农业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取向。同时,近20多年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一种农业发展新趋势。随之,以“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代“石油农业”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1世纪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当前,我国西部如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初步显现,农业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甘肃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同时,我国西部如甘肃地区,是我国资源较富集地区,又是生态敏感区,更是经济欠发达区域;甘肃区域农业的发展,承受着加速区域农业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从而面临“两难选择”与严峻现实。日前,甘肃正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而建设循环农业是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此,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甘肃农业省情与西部区情,着眼长远与可持续发展.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与战略重点,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仅是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此,论文以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研究重点,以当前全球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向为基本背景,以区域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实现甘肃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取向,立足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实际,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并论述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与发展意义;认为现代生态农业综合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本要求与主要趋势,是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形态,也是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基于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际,提出了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价值优先”为理念,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以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而又恰当地探索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甘肃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不仅明确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突破口与战略重点,是甘肃乃至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的结论,而且提出了现代生态农业应是甘肃乃至西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的理论主张;同时,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视角,认为农村改革进入了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并着重探讨了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体制变革与扶持政策、土地规模经营、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循环农业科技体系、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业集聚、长效支农投入机制以及区域农业品牌化发展等政策取向问题,以期通过制度体系创新,推动甘肃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态化发展。
曾中平[5](2010)在《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低,收入增长困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竞争力不强。中国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农村金融支持相对滞后,农民生产投入增加;农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结构调整面临很大困难,农产品流通、交易缺陷导致农民利益受损。二十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灾难和政治灾难,其直接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惨剧。但是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国家积极参与对经济的调节,扩大民众的消费能力,减缓生产过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运转创造条件。罗斯福时代农业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对美国过去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强力度的调整,其中包括对农业实施了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农业补贴政策开始逐步形成。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摆脱了1930年代大危机,并使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政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为特点,新政时期成为美国经济恢复加发展的重要时期。实际上“新政”的实施,奠定了美国在二次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尽管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经济危机,其采取的部分措施业实际上伤害了贫苦农民和小农场主的利益,但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以及对产品的补贴政策、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手段等对世界经济和世界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所共享的财富。美国二十世纪30年代农村农业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农业发展局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借鉴分析的方法,就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政策、农业形势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并针对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农民收入问题为切入点,借鉴罗斯福政府的成功经验,详细论述了要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要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农产品交易体系;发展农业生产还须争取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分散性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还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有效地建设和发展途径。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中国还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立法,避免大企业垄断和贫富分化,避免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新的农业生态灾难。本文分析了罗斯福农业政策的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具体措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应该要加强政府职能,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管理,强化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走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应加强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建立完善的教育和农业推广体系。
卞彬[6](2010)在《重庆城乡产业互动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研究》文中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一体、产业互动、经济互融、城乡共荣。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以工促农的作用,其重要抓手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本文按照"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交融"的思路,从内生到外促探索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之策,以提升城乡产业互补、互利、互促、互融的绩效,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重庆城乡产业互动与对接之路。
洪艳[7](2009)在《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面临诸如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有国家必需的政策保障机制外,很大程度上还要解决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突破口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作为产业发展新的模式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表明,当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形的生产要素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时,改变现有要素的组合形式,即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制度变革,同样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集群是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结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建设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是现实选择。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有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农业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把集群理论运用于农业领域从理论层面探究农业集群式发展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基础;构建了现代农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的长株潭地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南现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同时采用战略管理理论的SWOT分析法剖析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寻找影响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依据;最后提出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目的:第一,拓宽产业集群的发展领域,有助于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揭示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对农业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从实际应用价值来看,本课题通过实证分析,全面剖析中部地区湖南省现代农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模式与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将为内陆省份集群式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盛香芬[8](2009)在《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次重大变革。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新的支撑点。十七大报告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农业产业化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和谐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尤其是对吉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更是尤为重要的。但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加快产业化政策的完善,从而确保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实现科学快速健康发展,是丞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农业产业化概念,以及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依据和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现状、问题及成因;第三部分探讨了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吉林省的启示;第四部分则提出了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仅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王厚俊,徐妍[9](2007)在《要正确区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的新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在现实中,往往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存在模糊认识。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认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国[10](2007)在《在广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同志们: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对新当选的十八
二、既抓农业产业化 又抓农业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既抓农业产业化 又抓农业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
三、2022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
(一)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 |
(二)构建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
(三)开创互补互促、协调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
(四)营造开明开放、重商亲商的良好环境 |
(五)发展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民生事业 |
(六)建设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平安张掖 |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2)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产业互动与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
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联动 |
2.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联动 |
3.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 |
二、城乡产业互动与资源整合的效益分析 |
1. 城乡产业互动的市场贡献 |
2. 城乡产业互动的结构贡献 |
3. 城乡产业互动的规模贡献 |
4. 城乡产业互动的资金贡献 |
5. 城乡产业互动的就业贡献 |
三、城乡产业互动与产业对接的思路和途径 |
1. 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推进城乡产业互动 |
2. 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
3. 积极发展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 |
4. 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建立城乡产业互动协调机制, 理顺利益关系 |
(3)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打造坚实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山西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的战略选择 |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大幅度提升全省农田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
三、农业综合开发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途径 |
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
(一)明确指导思想 |
(二)科学规划布局 |
(三)统一建设标准 |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 |
(五)强化资金保障 |
(4)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内涵 |
1.3.1 特色农业 |
1.3.2 现代农业 |
1.3.3 农业现代化 |
1.3.4 持续农业 |
1.3.5 循环农业 |
1.3.6 生态农业 |
1.4 文献述评 |
1.4.1 关于特色农业研究 |
1.4.2 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3 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选取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7 论文创新 |
1.7.1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
1.7.2 论文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1 国外主要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
2.2.1 美国模式 |
2.2.2 日本模式 |
2.2.3 西欧模式 |
2.2.4 以色列模式 |
2.2.5 韩国模式 |
2.2.6 中国台湾模式 |
2.3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3.1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
2.3.2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与甘肃实践 |
3.1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3.1.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3.1.2 竞争优势理论 |
3.1.3 农业区位理论 |
3.1.4 技术创新理论 |
3.1.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模式 |
3.2.1 特色产品模式 |
3.2.2 景观农业模式 |
3.2.3 区位农业模式 |
3.2.4 工程农业模式 |
3.2.5 示范农业模式 |
3.2.6 循环农业模式 |
3.3 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3.4 发展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4.1 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3.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模式探索提供了经验. |
3.4.3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区域现代农业模式探索的重要支撑 |
3.4.4 探索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5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5.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总体发展情况 |
3.5.2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分析 |
3.5.3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实践 |
4.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4.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探索 |
4.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4.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结构 |
4.3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
4.4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4.5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向 |
5.1 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 |
5.2 现代生态农业的提出 |
5.3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5.4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 |
5.5 现代生态农业是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导向 |
5.5.1 甘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
5.5.2 甘肃农业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
5.5.3 甘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5.5.4 现代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5.5.5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
6.1 推进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6.2 创新农地制度与规模经营 |
6.2.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农地制度创新 |
6.3 优先发展农业公共产品供给 |
6.3.1 甘肃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
6.3.2 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日益增强 |
6.3.3 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
6.4 构建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4.1 甘肃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
6.5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1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着力培育核心农户 |
6.5.2 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6.5.3 以产业特色为依托,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6.6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
6.6.1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战略 |
6.6.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的战略举措 |
6.7 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
6.7.1 政府财政投入机制 |
6.7.2 农业财政补贴机制 |
6.7.3 金融支持机制 |
6.7.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8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
6.8.1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具有重要意义 |
6.8.2 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政策举措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重点与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罗斯福新政出台的经济背景 |
一、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持续繁荣积累的生产过剩 |
二、1929-1933经济危机 |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出台的理论背景 |
一、美国制度学派 |
二、凯恩斯主义 |
第二章 罗斯福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成效 |
第一节 罗斯福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农产品供给政策 |
二、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政策 |
第二节 罗斯福农业政策的成效与历史作用 |
一、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与成效 |
二、罗斯福农业政策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产品供给政策的启示 |
第一节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产品交易体系的启示 |
一、中国农产品交易体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产品流通和价格政策 |
三、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启示 |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生产保障政策的启示 |
一、农业信贷体系 |
二、农业保险 |
第四章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发展政策的启示 |
第一节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
一、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
二、措施与对策 |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启示 |
一、制定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计划和方案 |
二、形成与完善农村教育的制度与机制 |
第三节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
一、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 |
四、对策及措施 |
第五章 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
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概况 |
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二节 罗斯福政府的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
一、罗斯福时期面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
二、罗斯福新政的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
第三节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
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 |
二、制定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庆城乡产业互动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产业互动与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 |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联动 |
(二)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联动 |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联动 |
二、重庆城乡产业互动与资源整合的效益分析 |
(一)城乡产业互动的市场贡献 |
(二)城乡产业互动的结构贡献 |
(三)城乡产业互动的规模贡献 |
(四)城乡产业互动的资金贡献 |
(五)城乡产业互动的就业贡献 |
三、重庆城乡产业互动与产业对接的思路和途径 |
(一)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产业互动 |
(二)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
(三)积极发展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 |
(四)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五)建立城乡产业互动协调机制,理顺利益关系 |
(7)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现代农业综述 |
2.2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
2.3 产业集群基本概念和归类研究 |
2.4 产业集群理论 |
2.5 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2.6 产业集群理论在农业领域运用研究 |
2.7 评述 |
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主要方法 |
4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
4.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4.1.1 传统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
4.1.2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
4.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 |
4.2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4.3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 |
4.4 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集群 |
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6 可能创新处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 |
1 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 |
1.1 亚当·斯密的产业集群思想 |
1.2 马歇尔的产业集群理论 |
1.3 韦伯、佩鲁、克鲁格曼等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1.3.1 韦伯的区位论 |
1.3.2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1.3.3 克鲁格曼的工业集聚理论 |
1.4 新产业区理论 |
1.5 波特竞争战略中的集群理论 |
1.6 创新的产业集群理论 |
2 产业集群识别体系 |
2.1 空间基尼系数识别产业集群 |
2.2 区位熵LQ判别产业集群 |
3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内在机理 |
3.1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
3.2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 荷兰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1.1 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
1.2 荷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2 法国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2.1 法国葡萄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2 法国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发展途径分析 |
3 美国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3.1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3.2 玉米产业集群与葡萄酒业集群 |
3.3 美国农业产业集群模式特点 |
3.4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启示 |
4 美法荷三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启示 |
第四章 我国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1 山东寿光模式 |
1.1 山东寿光模式概况 |
1.2 寿光市蔬菜产业化集群的发展特点 |
2 陕西杨凌模式 |
2.1 杨凌模式概况 |
2.2 杨凌产业集群模式的特点 |
3 广东陈村模式 |
3.1 陈村花卉世界的发展概况 |
3.2 陈村花卉产业的发展特点 |
4 江苏扬州模式 |
4.1 江苏扬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2 扬州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 |
5 主要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1 湖南现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
1.1 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
1.1.1 临武鸭业“公司+协会+农场(农户)”模式 |
1.1.2 华容蔬菜产业的“基地+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建设”模式 |
1.1.3 湘西永顺县猕猴桃“龙头企业+高校+农户”模式 |
1.1.4 桃源大叶茶野茶王产业“基地+加工+地理标志”模式 |
1.1.5 长沙黄兴镇休闲产业“农业旅游示范区”模式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 |
2.1 农业区域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确 |
2.2 特色农业不强,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及组织化程度低 |
2.3 农产品地域品牌少、名牌少 |
2.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服务水平低 |
2.5 具有开拓与合作意识的农民企业家和掌握农技实用人才缺乏 |
3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长株潭的实证分析 |
3.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设置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 |
3.2 长株潭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水平判断 |
第六章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SWOT分析 |
1.1 SWOT分析方法介绍 |
1.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SWOT分析——外部资源分析 |
1.2.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机遇 |
1.2.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威胁 |
1.3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分析——内部资源分析 |
1.3.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 |
1.3.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劣势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
2.1 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决定因素 |
2.2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体因素和牵引力量 |
2.3 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粘合剂 |
2.4 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禀赋因素 |
2.5 政策环境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导因素 |
2.6 对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影响因素的总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与模式选择 |
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
1.1 构架和延伸产业链的专业化战略 |
1.2 龙头企业示范的标准化战略 |
1.3 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战略 |
1.4 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1.5 农业信息化战略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模式选择 |
2.1 农业高科技园区模式 |
2.2 网络离散型模式(龙头企业+农户) |
2.3 地理标志驱动模式 |
2.4 市场依托型模式 |
第八章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1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思路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对策 |
2.1 创新发展理念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维方式 |
2.2 遵循农业集群发展规律,强化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机制 |
2.2.1 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辐射力 |
2.2.2 依托农业园区拓展产业链,增强集聚效应 |
2.2.3 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 |
2.3 创新体制,为发展现代农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2.4 要着眼于打造三个平台,构建现代农业集群的支撑体系 |
2.4.1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打造科技平台 |
2.4.2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平台 |
2.4.3 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影响因子排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依据与意义 |
(一)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其类型 |
(二) 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三) 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
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
(二)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三)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吉林省的启示 |
(一) 美国、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吉林省的启示 |
(二)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吉林省的启示 |
四、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
(一) 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 |
(二) 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 |
(三)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
(四)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
(五) 优化农业产业化市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既抓农业产业化 又抓农业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作报告[N]. 赵立香. 张掖日报, 2021
- [2]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 卞彬,姚蕾. 唯实, 2014(01)
- [3]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打造坚实基础[J]. 赵建生. 山西财税, 2012(01)
- [4]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D]. 杨敬宇. 兰州大学, 2011(09)
- [5]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D]. 曾中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6]重庆城乡产业互动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研究[J]. 卞彬. 探索, 2010(05)
- [7]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D]. 洪艳.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8]吉林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盛香芬.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 [9]要正确区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A]. 王厚俊,徐妍. 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10]在广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陈国. 广州政报, 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