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下)(论文文献综述)
杨娣燕[1](2021)在《汉泰语祈使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晔[2](2021)在《现代汉语“滚”类结构祈使否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凯萌[3](2020)在《明清时期“且”字祈使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艳玲[4](2020)在《《红楼梦》祈使句研究》文中认为《红楼梦》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祈使句是汉语的重要句类。本文以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借鉴袁毓林、张恒君等对现代汉语祈使句的研究成果,对《红楼梦》中的祈使句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论文共五个部分,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主体部分有三章:第一章是《红楼梦》祈使句分类统计。我们在《红楼梦》中手动搜索到1976例祈使句,其中命令类822例,建议类857例,请求类297例。数据显示,三类祈使句中命令类和建议类数量相当,请求类明显少于前两类。根据袁毓林对祈使句的分类,这三类祈使句分别有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据统计,《红楼梦》三类祈使句的肯定形式均明显多于否定形式。第二章是《红楼梦》祈使句人际功能分析。本部分从人际角色、交际语境、交际标记三个方面对三类六种祈使句展开具体描述。首先,对各类祈使句人际角色的隐现情况逐一考察并进行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计算隐现率。数据显示,祈使句的语气越委婉,行为主体出现的频率越高,祈使句的结构要素也越齐全。其次,对人际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主体是否明确与在场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讨论语境对祈使句功能的制约作用。最后,考察各类祈使句中具有标记特征的词语,对它们进行统计、描写和解释,分析其在祈使句功能表达上的辅助作用。第三章是《红楼梦》转述类祈使句探讨。考察发现,《红楼梦》中有一种祈使句是在转述他人语言时产生的,我们称之为转述类祈使句,该类祈使句语例有40个。这类祈使句和非转述类祈使句相比,在人际角色数量及其之间的关系上明显不同,因而单设一章进行探讨。通过考察和分析,发现《红楼梦》中的祈使句类型多样,功能丰富,其整体面貌和现代汉语祈使句系统相差无几。本文的创新和价值在于:(1)《红楼梦》祈使句定量分析的数据和结论,对汉语史研究具有学术价值;(2)详细描写《红楼梦》祈使句的标记性词语,总结了《红楼梦》祈使句的特点;(3)对《红楼梦》转述类祈使句专门探讨,推动祈使句研究继续往深处挖掘。
周梦云[5](2020)在《《儿女英雄传》里“啊”类语气词及其相关句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气词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气词作为语气的外在标记,常常在句末或句中帮助表达语气。近代汉语语气词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借鉴既有的研究成果,着重对近代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啊”及“呀”、“哇”、“哪”在不同句类中的意义和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特地选取清代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作为语料来源,在对其中“啊”类句末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所在句类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句末“啊”类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其在句子的表达功能,并初步探明了近代“啊”类语气词及相关句类的发展轨迹。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语气词“啊”、“呀”、“哇”、“哪”在成书时期并未形成稳定的本体和变体关系,但“呀”、“哇”、“哪”已经开始融入到“啊”音变系统之中。就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的“啊”类语气词对句类有不同的选择,它们与不同话语成分的搭配都会使得句子的语气意义及功能表达产生差异。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语气词及相关句类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近代汉语语气词及相关句类的研究概况,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语气词系统的代表性研究。第三部分为《儿女英雄传》中“啊”类语气词及相关句类的统计分析,先统计出语气词的出现频次,再对相关句类逐个进行描写与分析。第四部分重点对《儿女英雄传》中句末“啊”类语气词与相关句类的表达功能展开描写和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语。
何鸣[6](2019)在《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语气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碍于汉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时至今日,学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未能达成共识。例如汉语中各语气词的核心语法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界定?作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频繁,分布最广的语气词,“啊”的核心语法义一直都有争议。文献显示,过去对“啊”核心语法义的描述众多,失于零散,难以统一。鉴于以往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视角,以及汉语语气研究中“随文释义”方法传统的制约,本研究拟结合当前国内外对语法、语义、语用三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Ariel(2008,2010)的编码-推论模式,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通过考察大量的语料,探究“啊”的核心语法义,及其语用意义与功能。具体而言,本研究拟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用在哪些句法位置中?“啊”句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2)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核心语法意义是什么?(3)现代汉语语气词“啊”在具体语境中表达哪些不同的语用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通过语料库获取语料,对收集到的5234个“啊”用例进行了分析。采用四个步骤:第一步,对“啊”的句法位置进行标注;第二步,对不同位置中“啊”的用例进行单项和综合数据统计;第三步,对“啊”在不同位置的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第四步,考察“啊”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所指向的语法意义,同时结合语境因素考察其表达的语用意义。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本研究发现:(1)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啊”用在四种不同句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以及祈使句。“啊”在陈述句、感叹句中的位置特别灵活,可用于从句末到靠近句子述谓成分一端,再到靠近句子非述谓成分一端,最后到句首的多个句法位置中。而在祈使句、疑问句里,“啊”的位置则相对固定,常出现在句子末尾,也可出现在呼语后,而且句末带“啊”的陈述句、感叹句以及祈使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句法、语义特征。从句法上看,陈述句、感叹句中超过50%句式都是典型的判断句或评判结构;感叹句中,总数超过30%的用例包含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结构,以加强相关对象所具有的性状、数量等方面的程度;祈使句一般由单音节动词或简单动词加上“啊”直接构成,或者是由“要”、“得”、“一定”、“别”、“不许”、“不能”、“不要”加上动词或动词短语后构成。从语义上看,陈述句和感叹句主要表达说话人对相关对象的一种评判或看法,祈使句要么表达呼救、命令或提醒,要么表达对听话人的一种要求,要么表达劝阻和禁止听话人进行某种动作或行为的情感态度。(2)语气词“啊”是一个典型的情态标记语,其所编码的核心语法义在于加强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或命题内容等所持看法或评价的肯定态度,本质上是说话人强化自身有关话语作为断言、感叹、祈令以及问询等的态度,从而达到加强话语语气的目的。通过加强话语语气,结合话语内容,以及以说话人的知识、信念及心理状态为主的相关语境信息,“啊”又帮助传递并凸显说话人的某种情感或情绪,即体现在具体语境下说话人表达的语用含义。数据分析表明,语气词“啊”的使用,既有语法的一面,也有语用的一面;对其理解既包含对其编码意义进行解码的过程,又包含基于话语内容以及相关语境进行推论的过程。(3)语气词“啊”在不同类型的句式里,以及在这些句式的不同位置中,其表达的意义或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除核心语法义和语用意义外,“啊”在陈述句、部分感叹句句中,以及使用在句首时,体现说话人在组织会话结构、话语信息结构,以及凸显说话人情感或情绪等方面所做出的目的安排:在陈述句句中,“啊”主要表示停顿,兼有标记话题、标记话语连续性,以及表示例举和列举的功能,已逐渐演变为功能性标记语;在陈述句句首,“啊”表示认同或肯定、发起会话,以及接管话轮等话语功能或语用功能,已逐渐演变为互动标记语;在感叹句句中、句首,主要表示凸显并增强说话人情感的功能,已逐渐演变为感叹标记语。此外,说话人的话语中带“啊”时,通过韵律特征以及说话方式等,体现出说话人的某种神态和表情。但这类用法只是体现话语的副语言特征。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得出结论: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使用已高度地规约化,其表达的不同意义及功能是其核心语法义与语境语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用法的背后体现了语法-语用之间选择与顺应的互动关系,综合表现为:言语使用者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从现代汉语语气情态资源系统中,选择“啊”(以区分“吧”、“呀”等)表达情态意义;“啊”的基本核心语法义是强化对话语内容或命题内容所持肯定的态度,而在具体语境中为了顺应言语使用者在组织会话结构、话语信息结构,以及凸显说话人情感或情绪等方面的需要,其强化语气的核心语法义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并赋以其语用意义及语用功能。本研究的结论基于对大量语料的考察与分析,同时采用语法-语用互动关系的理论视角,旨在探求解释语气词“啊”的用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也是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传统研究重于描写的方法相比,有其简化、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更能加深对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的认识,克服“见树不见林”的弊端,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陈经贵(Yotanun Rotchanaphanphat)[7](2019)在《泰国留学生祈使句习得偏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和泰国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不断加深,许多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但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越高,偏误出现的概率就越高。可以说,语言差异是导致语言习得过程中偏误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汉语和泰语差别极大,所以泰国留学生在祈使句的习得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误。教学中还没有特别成体系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熟练使用,导致泰国留学生对于祈使句的学习接受较慢,错误率较高,而且目前汉语教学在泰国学生汉语祈使句的习得调查及偏误分析这方面,研究有待深入挖掘。由此,本文在对泰国留学生祈使句的表达偏误和语料分析的基础上,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对泰国留学生汉语祈使句的习得偏误从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尝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交待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然后结合中国、泰国过往的研究现状,展开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归纳和对比的方法,将汉语祈使句和泰语命令句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汉语祈使句和泰国命令句在语义和语用功能方面的相同点;二是汉语祈使句和泰语命令句在句型和句法结构方面的不同点。第三部分,运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得出泰国留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的偏误情况,具体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的实施及结果分析。第四部分,分析泰国留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偏误及其成因,根据上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归纳出汉语祈使句在句法结构、语义类别、语用方面的偏误类型,进一步阐释了产生偏误的原因。第五部分,从习得偏误出发,对祈使句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策略提出建议。具体分两个部分:一是加强祈使句的理论研究和偏误研究,二是又快又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从多个方向结合实际运用情况,为泰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最后为结语部分,提出了研究不足和持续研究努力的方向。
唐粟芳[8](2019)在《韩国大邱观光高中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研究》文中提出祈使句是现代汉语中用来表达建议、命令、劝阻、请求、禁止等目的的句子,与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相比,具有显着的交际性特征。汉语里表达祈使义的方式多种多样,前人对汉语祈使句的本体研究已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于留学生习得汉语祈使句的研究,特别是针对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祈使句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以韩国大邱观光高中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阐述了选题缘由,其次梳理了前人在祈使句的概念和界定、句法结构以及语义、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汉语祈使句的偏误研究、汉韩对比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个别访谈法开展研究。第一章首先考察了国内教学等级大纲和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中的汉语祈使句内容,发现祈使句在两种大纲中都没有作为单独的语法项目列出。其次,通过比较韩国本土教材《中国语I》和《观光中国语》中的祈使句,发现两本教材在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的要求上都存在不平衡性。就祈使句内容来看,《中国语I》侧重于日常基础会话中的祈使句,《观光中国语》中祈使句的内容来源则较广。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实施祈使策略的选择倾向、学习汉语时间对习得祈使句的影响、正确使用汉语祈使句的比例和在提醒语、关键行为语、附加行为语方面的使用差异,以及学生实施祈使策略时的偏误类型和特点等情况。分析表明,学生选择祈使策略时在整体上和水平上呈现出不同的倾向特点;学习汉语的时间对习得祈使句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学习难度增大,影响逐渐减弱;偏误类型主要有错序、遗漏、误加、误代四类,表现出错序和遗漏的偏误率较高等特点。第三章根据学生习得汉语祈使句的偏误原因和在韩志愿者教师汉语祈使句的教学反馈,从教师、教材、课堂和学习策略四个角度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如提高对汉语祈使句的认识,加强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有针对性地编排汉语祈使句内容,设置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祈使句练习;采用归纳总结法,坚持精讲多练教学原则;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汉语祈使句思维模式等。最后从学生正确习得汉语祈使句和形成偏误的角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完善的方面。
扈瑶瑶[9](2018)在《《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专题探讨《发展汉语》(第二版)、《汉语教程》(第三版)两套初级综合教材中祈使句的异同与教学。祈使句是汉语的四大句类之一,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祈使句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教材的编写者将不同结构、功能的祈使句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入教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第二章《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排特点比较。首先筛选出《发展汉语》《汉语教程》课文中所有的祈使句;再对比《发展汉语》《汉语教程》中祈使句的数量和祈使句在各课的分布情况,得出两套教材编排祈使句的异同点。第三章《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结构特点比较。首先分析《发展汉语》《汉语教程》中祈使句的句型和特色词语;再从句型和特色词语两个方面比较《发展汉语》《汉语教程》中祈使句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四章《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功能特点比较。《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功能的相同点主要在于:功能类型较多且基本相同、比重最高和最低的功能类型相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发展汉语》中五种功能类型的比重高于《汉语教程》,《汉语教程》中四种功能类型的比重高于《发展汉语》。第五章《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写与教学建议。《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写建议包括:《发展汉语》《汉语教程》应提高含语气词“了”“啊”的复现率,可适当增加催促句、劝阻句、安慰句、提醒句的数量,重视祈使句的集中讲解和复习,并及时归纳总结。《发展汉语》应增加祈使句在教材中的比重,提高含情态副词的祈使句的比重,《汉语教程》应增加否定祈使句、形容词祈使句和含情态助动词的祈使句的比重。《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教学建议有:树立正确的祈使句教学观念、选用具有针对性的祈使句教学方法、加强祈使句学习上的引导。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苏小苗[10](2018)在《现代汉语“V着点儿”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着点儿”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的口语形式,前人对构式的动词、来源进行了考察。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V着点儿”进行多角度考察,以祈使义为主线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展开讨论,期间涉及构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等。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确定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和目的、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及“V着点儿”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讨论“V着点儿”的构成基础。“V着点儿”是由变量“V”和常量“着、点儿”构成。其中“着”为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点儿”为不定量词,在“V着点儿”中虚化成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V”为自主可持续动词。第二章主要对“V着点儿”的语法进行分析。“V着点儿”作为一个常用构式,既可以用在名词前面作谓语,可以用在动词前面做状语;也可以单独成句或者作复句的单句。并分析了能和“V着点儿”一起使用的助词。第三章讨论“V着点儿”语义。当表祈使义的“V着点儿”用在不同的祈使句中,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意义,包括“请求、提醒、建议、要求、命令”五类意义。第四章谈论“V着点儿”语用功能。引用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和主观性理论,认为“V着点儿”是言语行为中的指令行为;引用会话含义理论,“V着点儿”使说话者的不礼貌程度降低;通过对“V着点儿”主观性的分析,认为其表示的是说话者的关爱、关心、不满的态度。
二、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4)《红楼梦》祈使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祈使句分类 |
第一节 祈使句的界定 |
第二节 命令句和禁止句 |
第三节 建议句和劝阻句 |
第四节 请求句和乞免句 |
第二章 《红楼梦》祈使句人际功能 |
第一节 命令类祈使句 |
第二节 建议类祈使句 |
第三节 请求类祈使句 |
第四节 三类祈使句的比较 |
第三章 《红楼梦》转述类祈使句 |
第一节 转述类祈使句的人际角色 |
第二节 转述类祈使句的交际语境 |
第三节 转述类祈使句的交际标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儿女英雄传》里“啊”类语气词及其相关句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三节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近代汉语的语气词及相关句类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语气系统的研究 |
1.1.1 西方学界关于语气的研究 |
1.1.2 国内学界关于语气的研究 |
第二节 近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 |
1.2.1 语气词的界定 |
1.2.2 近代语气词的研究 |
1.2.3 近代句末语气词“啊”的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汉语句类研究概况 |
(一) 近代汉语陈述句研究 |
(二) 近代汉语祈使句研究 |
(三) 近代汉语感叹句研究 |
(四) 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
第二章 《儿女英雄传》中句末“啊”类语气词及其相关句类 |
第一节 句末语气词“啊”及其相关句类 |
2.1.1 语气词“啊”的分布状况 |
2.1.2 语气词“啊”与所在句类的表意功能 |
第二节 句末语气词“呀”及其相关句类 |
2.2.1 语气词“呀”的分布状况 |
2.2.2 语气词“呀”与所在句类的表意功能 |
第三节 句末语气词“哇”及其相关句类 |
2.3.1 语气词“哇”的分布状况 |
2.3.2 语气词“哇”与所在句类的表意功能 |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中句末语气词“哪”及其相关句类 |
2.4.1 语气词“哪”的分布状况 |
2.4.2 语气词“哪”与所在句类的表意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儿女英雄传》中句末“啊”类语气词与相关句类的表达功能 |
第一节 与句末“啊”类语气词相关句类的礼貌功能 |
3.1.1 “啊”类祈使句的礼貌功能 |
3.1.2 “啊”类陈述句的礼貌功能 |
3.1.3 “啊”类感叹句的礼貌功能 |
3.1.4 “啊”类疑问句的礼貌原则 |
第二节 句末“啊”类语气词相关句类的话语功能 |
3.2.1 “啊”字句的话语功能 |
3.2.2 “呀”字句的话语功能 |
3.2.3 “哇”字句的话语功能 |
3.2.4 “哪”字句的话语功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
2.1 语气词“啊”的历史来源 |
2.2 语气词“啊”研究概观 |
2.2.1 语气词“啊”的意义研究 |
2.2.2 语气词“啊”的功能研究 |
2.2.3 语气词“啊”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 国外语气/情态研究概观 |
2.3.1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2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4 交际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气/情态研究 |
2.3.5 国外语气/情态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
3.1 汉语界语法、语义与语用三个平面的关系研究 |
3.1.1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 |
3.1.2 两个“三角”的语法研究 |
3.2 国外语法、语义与语用三者的关系研究 |
3.2.1 语法与语用的互动研究 |
3.2.2 解释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编码-推论模式 |
3.3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基于语料库的语料收集 |
4.2 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分布与“啊”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1 “啊”的使用分布 |
5.2 “啊”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2.1 句末带“啊”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2.2 句末带“啊”祈使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1 陈述句里“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1.1 陈述句句末的“啊” |
6.1.2 陈述句句中的“啊” |
6.1.3 陈述句句首的“啊” |
6.2 感叹句里“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2.1 感叹句句末的“啊” |
6.2.2 感叹句句中的“啊” |
6.2.3 感叹句句首的“啊” |
6.3 祈使句句末“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4 疑问句句末“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6.4.1 特指问句的“啊” |
6.4.2 是非问句的“啊” |
6.4.3 反复问句的“啊” |
6.4.4 反诘问句的“啊” |
6.4.5 选择问句的“啊” |
6.5 本章小结:“啊”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中“啊”的语法-语用互动关系阐释 |
7.1 “啊”的语法意义 |
7.2 “啊”的语用意义 |
7.3 “啊”的使用条件 |
7.4 “啊”的语法-语用互动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语料中“啊”的句法位置的手动标记一览 |
附录 B:语料中“啊”的意义及功能的手动标记一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泰国留学生祈使句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汉语祈使句的研究 |
(二)关于外国汉语学习者祈使句习得的研究 |
(三)关于亚洲留学生汉语学习者祈使句习得的研究 |
第二章 汉语祈使句和泰语命令句的特点类型与句型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 |
(一)汉语祈使句特点 |
(二)汉语祈使句类型 |
(三)汉语祈使句句型分析 |
二、泰语命令句 |
(一)泰语命令句特点 |
(二)泰语命令句类型 |
(三)泰语命令句句型分析 |
第三章 泰国留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偏误调查问卷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一)总体设计说明 |
(二)具体内容设置 |
三、调查的实施与结果统计分析 |
(一)受试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泰国留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偏误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句法结构偏误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句法结构偏误类型 |
(二)汉语祈使句句法结构偏误原因分析 |
二、汉语祈使句语义偏误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语义偏误类型 |
(二)汉语祈使句语义偏误原因分析 |
三、汉语祈使句语用偏误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语用偏误类型 |
(二)汉语祈使句语用偏误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改善泰国留学生祈使句习得偏误的教学建议 |
一、加强祈使句的理论研究和偏误研究 |
(一)教材重视祈使句专项语法讲解 |
(二)加强祈使句的偏误研究 |
二、改进教学方法 |
(一)母语和目的语优势互补 |
(二)局部纠错和全局纠错适当把握 |
(三)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相结合 |
(四)提升教师对汉泰祈使语气的对比认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韩国大邱观光高中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教学大纲及韩国本土教材中祈使句的考察 |
第一节 对教学大纲中祈使句的考察 |
一、对国内教学等级大纲的考察 |
二、对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的考察 |
第二节 对韩国本土教材《中国语Ⅰ》《观光中国语》中祈使句的考察 |
一、对《中国语I》中祈使句的考察 |
二、对《观光中国语》中祈使句的考察 |
第二章 韩国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情况分析 |
第一节 韩国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调查 |
一、总体调查设计说明 |
二、具体内容设置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韩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祈使句情况分析 |
一、正确使用汉语祈使句的比例分析 |
二、正确使用汉语祈使句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韩国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偏误情况分析 |
一、汉语祈使句偏误类型 |
二、汉语祈使句偏误特点 |
第三章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祈使句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祈使句的偏误原因 |
一、受母语负迁移影响 |
二、受第一外语影响 |
三、受本国文化影响 |
四、学习者自身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韩国汉语祈使句教学的教师反馈 |
第三节 汉语祈使句教学建议 |
一、汉语教师自身素质方面的建议 |
二、韩国本土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三、课堂教学方面的建议 |
四、学习策略指导方面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面向教师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汉语祈使句本体研究 |
1.4.2 汉语祈使句教学、习得研究 |
1.4.3 汉语教材祈使句研究 |
第二章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排特点比较 |
2.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排的相同点 |
2.1.1 祈使句的数量 |
2.1.2 祈使句的分布 |
2.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排的不同点 |
2.2.1 祈使句的数量 |
2.2.2 祈使句的分布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结构特点比较 |
3.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的句型和特色词语 |
3.1.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的句型 |
3.1.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的特色词语 |
3.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结构的相同点 |
3.2.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句型的相同点 |
3.2.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特色词语的相同点 |
3.3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结构的不同点 |
3.3.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句型的不同点 |
3.3.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特色词语的不同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功能特点对比 |
4.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功能的相同点 |
4.1.1 功能类型较多且基本相同 |
4.1.2 比重最高和最低的功能类型相同 |
4.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功能的不同点 |
4.2.1 《发展汉语》中五种功能类型的比重高于《汉语教程》 |
4.2.2 《汉语教程》中四种功能类型的比重高于《发展汉语》 |
4.3 小结 |
第五章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写与教学建议 |
5.1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编写建议 |
5.1.1 对《发展汉语》《汉语教程》共同的编写建议 |
5.1.2 对《发展汉语》的编写建议 |
5.1.3 对《汉语教程》的编写建议 |
5.2 《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教学建议 |
5.2.1 树立正确的祈使句教学观念 |
5.2.2 选用具有针对性的祈使句教学方法 |
5.2.3 加强祈使句学习上的引导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代汉语“V着点儿”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0.4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1.“V着点儿”构式的构成基础 |
1.1 对常量“着”的分析 |
1.1.1 “V着点儿”中的“着” |
1.2 对常量“点儿”的分析 |
1.2.1 “点儿”的归属问题 |
1.2.2 “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
1.2.3 “点儿”和“些”的区别 |
1.2.4 “V着点儿”中的“点儿” |
1.3 对变量“V”的考察 |
1.3.1 “V”的语用和音节特征 |
1.3.2 “V着点儿”中的“V”的语义特征 |
1.3.3 “V”的分类及具体语义特征 |
1.3.4 不能进入“V着点儿”的动词 |
1.4 小结 |
2.“V着点儿”的句法分析 |
2.1 “V着点儿”充当谓语 |
2.2 “V着点儿”作状语 |
2.3 “V着点儿”单独成句或做复句的分句 |
3.“V着点儿”语义分析 |
3.1 “V着点儿”构式的语义分析 |
3.1.1 表示提示义 |
3.1.2 表示建议义 |
3.1.3 表示要求义 |
3.1.4 表示命令义 |
3.1.5 表示请求义 |
3.2 总结 |
4.“V着点儿”语用分析 |
4.1 “V着点儿”的言语行为分析 |
4.1.1 言语行为理论 |
4.1.2 “V着点儿”表达指令行为 |
4.2 “V着点儿”的会话含义分析 |
4.3 表达主观性意愿 |
4.3.1 表示一种关心、关爱 |
4.3.2 表示一种不满、责备 |
4.4 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泰语祈使句对比研究[D]. 杨娣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滚”类结构祈使否定研究[D]. 孙晔.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3]明清时期“且”字祈使句的研究[D]. 王凯萌.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4]《红楼梦》祈使句研究[D]. 朱艳玲. 三峡大学, 2020(06)
- [5]《儿女英雄传》里“啊”类语气词及其相关句类研究[D]. 周梦云. 苏州大学, 2020(03)
- [6]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意义和功能研究 ——语法—语用互动视角[D]. 何鸣.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泰国留学生祈使句习得偏误研究[D]. 陈经贵(Yotanun Rotchanaphanphat).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韩国大邱观光高中学生汉语祈使句习得研究[D]. 唐粟芳. 扬州大学, 2019(02)
- [9]《发展汉语》《汉语教程》祈使句比较研究[D]. 扈瑶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现代汉语“V着点儿”构式研究[D]. 苏小苗. 辽宁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