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荣[1](2021)在《金属碳酸盐前驱体可控制备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制备尺寸可控的磁性纳米颗粒是其应用的基础。目前液相高温热分解法是制备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最常用的方法。但高温热分解法中常用的的金属前驱体存在价格昂贵、环境污染大、毒性大、金属原子含量低等问题,开发新的金属前驱体具有重要的意义。金属碳酸盐具有廉价易得、环境友好、无毒性、金属原子含量高等特点,因而被作为固相热分解前驱体用于磁性颗粒的制备。本论文首先以碳酸亚铁作为金属前驱体用于液相高温热分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其次,我们将多种金属碳酸盐(碳酸锰、碳酸锌、碳酸钴、碱式碳酸镍)用于制备铁氧体,得到高结晶度单分散性铁氧体纳米颗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碳酸亚铁晶体的合成与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碳酸钠成功制备了结晶性良好的碳酸亚铁前驱体,利用XRD和TGA对其晶型和热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制备的碳酸亚铁晶体在150-300℃分解,具有作为高温热分解前驱体的热分解能力。(2)可控合成单分散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将FeCO3作为液相高温热分解法前驱体用于合成单分散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考察了反应条件中油酸用量,陈化时间,陈化温度,前驱体用量等对颗粒颗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陈化温度和前驱体用量等条件对颗粒尺寸的影响显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粒径在3.4-12.2 nm范围变化,而油酸用量、陈化时间条件对颗粒尺寸的影响有限的,颗粒粒径在4.6-6.5 nm之间变化。接着,依然以FeCO3为前驱体,利用种子生长法制备出14-20 nm的单分散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进一步扩展FeCO3作为液相高温热分解法前驱体制备出高质量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3)不同金属离子碳酸盐表征及在铁氧体纳米颗粒合成中的应用:通过对不同金属离子碳酸盐—碳酸锰、碳酸锌、碳酸钴、碱式碳酸镍等四种碳酸盐热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其并将其作为前驱体合成一系列铁氧体纳米颗粒可能性。利用不同的反应条件,成功制备了9 nm锰铁氧体颗粒、15 nm锌铁氧体颗粒、9 nm钴铁氧体颗粒、13 nm镍铁氧体颗粒,对制备的铁氧体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发现铁氧体纳米晶形状规则,结晶性良好,磁学性质优异。
王雅洁[2](2021)在《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认为近些年来,膜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油水分离领域。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技术为分离膜的制备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备纳米纤维分离膜,纳米纤维贯通的膜结构可提升膜通量,同时纳米纤维也可提高乳化液滴的碰撞聚结效率。通过调控静电纺丝的条件参数,可有效调控纤维直径、纤维形貌、纤维膜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等结构性能,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在膜分离油水乳液的过程中,由于油黏度较大,易黏附在分离膜的表面及膜孔中,造成膜通量下降,使油水分离膜的油水分离效率降低。通过改善油水分离膜的超亲水性,可有效减轻油水分离膜的膜污染,同时,在分离膜表面接枝超顺磁纳米颗粒可利用振荡磁场实现膜表面浮油污染物的自清洁,增强分离膜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纳米纤维的形貌均匀、孔隙率高。进一步通过接枝改性引入饱和磁响应强度高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构筑超亲水的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实现对油水乳液高通量、高分离效率的分离。主要结论如下:(1)静电纺丝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聚丙烯腈粉末(PAN,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剂)制备静电纺丝溶液。调控PAN纺丝溶液的浓度(3~20 wt%)、纺丝电压(8~20 KV)和纺丝时间(0~1 h)等静电纺丝条件参数,筛选最佳纤维形貌、最优孔隙率的PAN膜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PAN纺丝液浓度为15wt%、纺丝电压为15KV时,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在700nm左右。此时,纳米纤维膜形貌结构均匀。纺丝时间为30 min时,PAN膜的孔径分布集中在2~4 μm左右,具备分离油水乳液的孔径结构。(2)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通过溶剂热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纳米尺寸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分别探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反应物比例及不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的磁响应性能及形貌结构的影响。筛选最优制备方法和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最高的单位面积单位质量饱和磁响应强度。当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h时,反应液中硫酸亚铁浓度为0.1 mol·L-1、氢氧化钠浓度为0.2 mol·L-1时,得到粒径分布在20~40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其饱和磁响应强度为75.7 emu·g-1,单位长度单位质量饱和磁响应强度为1.89 emu·g-1·nm-1,产物同时具有较小的粒径分布及较高的饱和磁响应强度。(3)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聚多巴胺(PDA)修饰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PDA-Fe3O4),并将其接枝到经过氢氧化钠和盐酸改性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HPAN)上,构筑具有超亲水性的磁响应纳米纤维膜(PDA-Fe3O4-PAN)并开展油水分离和自清洁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DA-Fe3O4-PAN膜具有超亲水性,空气中水接触角从141°降低为0°。油水乳液通量为2764L·m-2·h-1时,PDA-Fe3O4-PAN膜对十六烷、辛烷、菜籽油等油水乳液的油水分离效率均大于95%。膜发生污染以后,对分离效率低于80%的PDA-Fe3O4-PAN膜,施加振荡磁场处理后,油水分离效率恢复到95%以上,重复8次,油水分离效率仍高于95%。
于永涛[3](2021)在《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射频溅射设备(电源箱、变压器、操纵机构及馈线等),工作频率一般为107-1.3×107 Hz,高频介质的加热设备(塑料热合机、高频干燥处理机、介质加热机等),工作频率一般为2.0×107-4.0×107 Hz,电磁辐射污染较大,不仅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基于此,针对频率在107-108 Hz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本课题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探讨了在107-108 Hz范围内,苯胺单体浓度、掺杂剂种类、掺杂剂浓度、氧化剂种类和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优化了制备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最佳工艺;其次,采用偶联剂法改性四氧化三铁,研究了在107-108 Hz范围内,KH550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四氧化三铁改性的影响,优化了改性四氧化三铁的最佳工艺;然后,采用偶联剂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并讨论了在107-108 Hz范围内,苯胺单体浓度、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掺杂剂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对屏蔽效能,介电常数,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优化了制备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最佳工艺;最后,采用XPS、XRD、FTIR、VSM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四氧化三铁粉末及涂层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胺、左旋樟脑磺酸和三氯化铁浓度分别为0.3 mol/L、0.2 mol/L和0.2 mol/L时,制备的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当频率为107-108 Hz时,屏蔽效能达到8.44 d B,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达到2.53、0.20,0.07。KH550用量为3 m L(相对于单位四氧化三铁的用量),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80 min时,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改性四氧化三铁与苯胺质量比为3:5时,苯胺、左旋樟脑磺酸和三氯化铁浓度分别为0.2 mol/L、0.4 mol/L和0.4 mol/L时,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当频率为107-108 Hz,屏蔽效能最大值达到12.69 d B,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达到2.92、0.48,0.16。改性后四氧化三铁与改性前四氧化三铁相比,多了N元素,Si元素含量提高了2.25倍,证明了四氧化三铁成功改性;通过XRD分析证明了改性四氧化三铁主体结构不变;涂层织物上含有C=O键和Fe-O键的存在,证明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成功吸附到涤棉织物上。
张立冬[4](2020)在《Fe3O4粒子表面仿生抗体化学免疫发光探针制备及其对2,4-D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具有良好除草效果的农药,在低浓度时2,4-D还可以用作植物的生长调节剂,其已被证实可以存在于空气、尘埃、水体及土壤中,这些2,4-D的残留物通过农作物富集或直接接触等方式最终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能够迅速敏感型检测该农药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通过人体尿液及水体的仪器检测,方法已经能够达到较低的检测浓度,然而,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的清理过程是复杂繁琐的。本文将酶联免疫化学发光(ELISA)分析方法与带有磁性的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对2,4-D残留进行检测,该方法即具备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分析的检测宽泛性和灵敏性同时拥有分子印迹的特异性选择识别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磁力进行分离提取,循环使用,使得传统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方法缺乏选择性的缺点得到克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仿生抗体的合成及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的方法、发展趋势及应用。第二章为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结果表征,探讨了几种方法制备磁性Fe3O4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实验方案(1)所得产物粒径较为均匀,进一步对其进行各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优化试验方案,进一步通过粒径分布、XRD、红外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实验(1)制备的Fe3O4粒径约为25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在XRD谱图中几乎没有其它杂峰出现,表明所制备的Fe3O4无其他杂质,进一步通过Scherrer公式由最强峰(311)计算得微球由晶粒尺寸为9.01nm的Fe3O4纳米粒子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富含羟基。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制备了磁性Fe3O4@SiO2、Fe3O4@AM、Fe3O4@4-VP仿生抗体,并通过SEM、红外、动力学热力学试验等对其进行形貌、壳层类型、吸附能力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三种印记壳层均成功制备,在动力学及热力学实验中,所制备的Fe3O4@SiO2印迹材料最大吸附量为36.9mg·g-1,非印迹Fe3O4@SiO2为13.0mg·g-1,Fe3O4@AM印迹材料最大吸附量为45.7 mg·g-1,非印迹Fe3O4@AM材料为17.6 mg·g-1,Fe3O4@4-VP印迹材料最大吸附量可达到63.2mg·g-1,非印迹Fe3O4@4-VP材料为23.3mg·g-1。第六章介绍了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方法对2,4-D的检测,选择第五章中制备的吸附能力优异的磁性Fe3O4@4-VP作为仿生抗体,与此同时通过PH、Luninol、H2O2等优化试验得出最佳化学发光强度各组分配比,由于分子印迹仿生抗体能够对2,4-D进行特异性吸附,因此在具有分子印迹仿生抗体的96孔板中加入一定量的2,4-D与酶联2,4-D(2,4-D-HRP)进行直接竞争反应,最后加入化学发光底液测量其发光强度,并利用典型的四参数方程对实验进行标准曲线的拟合,最终得出所制备的对2,4-D具有选择性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检测线可达到1.33ⅹ10-8mg/L。第七章为总结及未来展望。
宋向茹[5](2020)在《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长,且污水成分日趋复杂,使污水处理厂对出水达标排放和工艺改造的需求愈加强烈。城镇污水的主流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法不兼顾污水的资源性,能源回收效率低,剩余污泥量大;厌氧消化技术对污水中氨氮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甚微,出水不达标。本文以城镇污水高效处理和能源回收为目标,提出一种厌氧流化床与膜技术的组合工艺——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来处理城镇污水,能够回收能源和改善出水水质。针对组合工艺的膜组件和填料以及系统调控开展研究,通过掺杂改性制备了导电性和抗污染性能良好的导电滤膜,通过负载纳米颗粒制备了导电性和比表面积高的填料,考察了导电滤膜和填料对组合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通过向导电滤膜中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黑三种改性剂可有效提高导电滤膜的导电性和抗污染性能。在三种改性导电滤膜中,掺杂石墨烯的导电滤膜具有最优的亲水性、抗污染性能和截留性能。在活性炭:石墨烯(质量比)为20:1(G5导电滤膜)时,G5导电滤膜的接触角为77.5±0.9°,表面蛋白含量为5.31±0.02 mg-protein/cm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5.5%和28.5%。G5导电滤膜对总化学需氧量(t COD)的截留率达到60%,与对照组相比增大了42.9%。对比使用后的导电滤膜的通量衰减率发现,G5导电滤膜的通量衰减率仅为5.7±0.1%,与碳纳米管最优比例导电滤膜相比降低了37.4%,与碳黑最优比例导电滤膜相比降低了67.6%合成了负载四氧化三铁的磁性活性炭(MAC),提高了低浓度进水条件下厌氧系统的甲烷产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MAC的电导率为17.5±0.6 m S/cm,比表面积达到688 m2/g,与颗粒活性炭(GAC)相比分别增大了1.0倍和93%。将两种粒子添加到厌氧瓶(进水t COD浓度为400 mg/L)中,MAC厌氧瓶的出水t COD浓度为44.5±1.5 mg/L,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2.9%,与GAC厌氧瓶相比降低了31.0%;甲烷产量达到0.32±0.01 LCH4/gt CODremoved,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7倍,与GAC厌氧瓶相比增加了46.7%。采用电化学手段和高通量测序考察了粒子对低浓度进水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MAC厌氧瓶的核黄素含量达到1.31±0.06 mg/L,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1.0%,与颗粒活性炭厌氧瓶相比增加了16.7%;MAC增加了体系内产氢细菌、嗜氢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同时,MAC还增加了能够释放出电子、参与种间电子传递过程的细菌的相对丰度。以抗污染导电滤膜和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构建了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考察了短期饥饿、回流方式、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和导电滤膜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在以实际城镇污水为进水、HRT为0.92小时条件下,短期饥饿、气驱动流化以及添加MAC均提高了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短期饥饿后气驱动流化下的t COD去除率(68.4%)与短期饥饿前气驱动流化下的t COD去除率相比增大了19.2%,与短期饥饿后水驱动流化的t COD去除率相比增大了8.2%;加入MAC后,反应器的t COD去除率略有增大(73.0%)。短期饥饿前,气驱动流化方式的总甲烷产量(0.84±0.02 L/(L·d))与水驱动流化(0.76±0.02 L/(L·d))相比增大了11.0%。短期饥饿后,气驱动流化方式的总甲烷产量(0.88±0.01 L/(L·d))与水驱动流化(0.80±0.01 L/(L·d))相比增大了10.0%。投加MAC后,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总甲烷产量达到0.91±0.01L/(L·d)。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短期饥饿和添加MAC均改变了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了系统内功能酶的合成。构建组合工艺后,导电滤膜提高了系统的t COD去除率、TN去除率和SS去除率,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16》出水一级A;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电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增强,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含量(82.8 mg/cm2)与无电场下的导电膜和基底膜相比分别减少了17.4%和33.1%。
刘洪宝[6](2020)在《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取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天然矿物海泡石为基体,以铁盐水合物为磁源,聚乙烯亚胺为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为分散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取向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磁滞回线等表征方法,研究了铁盐的用量、碱的添加顺序,分散剂种类、添加顺序和用量,以及制备工艺条件对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海泡石被四氧化三铁的包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体系的组成对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凝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海泡石@四氧化三铁最佳制备工艺:首先用PEI改性海泡石,而后改性海泡石与铁盐按Fe3+:Fe2+=2:1的摩尔比反应5 min,用浓氨水将体系碱化反应30 min,制备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2)柠檬酸钠可有效地避免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聚集,当体系柠檬酸钠的浓度为50 mg/L时,可制得表面包覆均匀的具有壳核结构的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干燥后的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在透射电镜下可看到明显的取向性,即获得了具有磁致取向特征的、具有超顺磁特性的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3)海泡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在不同组成的体系中胶体的稳定性不同。在0.01 mol/L的HCl体系中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复合材料可形成稳定的胶体;而在浓度为0.01 mol/L时强极性溶剂二甲亚砜、氯化镁溶液体系中均不能形成稳定的海泡石@四氧化三铁胶体。(4)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取向复合材料胶体具有明显的磁致取向特征和液晶性。
史宇哲[7](2020)在《植物原花青素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铁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原花青素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混合物,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等作用。原花青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在葡萄籽中含量较高。结构上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与表儿茶素结合而成。儿茶素又名儿茶酸、儿茶精,系从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酚类活性物质,它是茶叶的重要成分,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将磁性无机粒子(四氧化三铁)与其他活性分子相结合形成的具有磁性和其他优良特性材料。本论文利用原花青素,儿茶素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Fe3O4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并进行了抑菌活性和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方面的探索研究。1、原花青素功能化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原花青素,我们首先探索和验证了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试验方法。由于提取物中除了原花青素还含有其他杂质,因此我们进一步使用纯原花青素运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复合材料,得到的Fe3O4粒子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平均尺寸47±7.3 nm。FTIR表明原花青素的羟基与Fe3O4粒子表面存在相互作用使得Fe3O4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3O4粒子在水溶液中去除重金属离子Cu2+、Cd2+、Pb2+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粒子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有望成为一种去除水环境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新型吸附剂。2、儿茶素功能化的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通过水热法利用儿茶素在水溶液中制备了 Fe3O4粒子。儿茶素功能化的Fe3O4粒子结构为球形且分布较均匀,平均尺寸为46 nm。儿茶素功能化的Fe3O4粒子在水溶液中去除重金属离子Cu2+、Cd2+、Pb2+的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功能化的Fe3O4粒子对重金属离子同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3、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XRD测量显示复合材料中的银纳米粒子具有晶体结构。TEM显示颗粒基本呈球形结构,平均尺寸为18±2.5nm。测试了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抑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在水溶液中去除重金属离子Cu2+、Cd2+、Pb2+的效率也很高,因而此复合材料既具有抑菌活性又有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4、儿茶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XRD测量显示复合材料中的银纳米粒子具有晶体结构。透射电镜观测显示所制备复合材料中Fe3O4-Ag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平均尺寸25 nm。抗菌实验表明,原花青素-银纳米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杀菌效率低于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因为原花青素自身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利用植物活性成分原花青素和儿茶素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具有磁性纳米颗粒的优异磁性能,以及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合成出的Fe3O4-Ag纳米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抑菌作用。本研究中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在去除重金属离子与抑菌领域存在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陈玮嘉[8](2020)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作为脑靶向造影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磁性质、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作为一种磁性材料,在细胞分离、靶向药物运输、热疗、磁共振成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潜能。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时,具有毒性低、体内循环时间长、稳定性好的优势。使用无机分子、聚合物等对纳米材料修饰,可以进一步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内肿瘤成像需要造影剂在肿瘤内聚集,因此通常使纳米粒子连接靶向分子,提高其肿瘤靶向性。本课题基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合成了RGERPPR靶向的、脂质体包覆的磁性纳米颗粒,使其能够穿透肿瘤组织并增强磁共振成像。并且开发了MRI-荧光双模态成像探针,研究了其在生物成像领域的性能。同时也对β-淀粉样蛋白斑靶向的核磁成像探针的制备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我们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油酸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且表征了材料的磁滞回线,研究锌掺杂量对于纳米粒子磁性的影响。随后选取最佳掺杂比例的纳米粒子,对其表面包裹脂质体或二氧化硅外壳,合成了Zn0.4Fe2.6O4@lipid和Zn0.4Fe2.6O4@SiO2颗粒改善磁性纳米粒子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然后,进一步在Zn0.4Fe2.6O4@lipid表面连接靶向多肽,合成Zn0.4Fe2.6O4-RGERPPR纳米材料,对形貌、粒径、电位等进行表征。体外细胞生物毒性实验证明了,DSPE-PEG包裹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连接靶向分子后,更多的纳米粒子被细胞吞噬。随后我们了探究了纳米材料的成像性能。测试了纳米材料的弛豫率和体外造影,结果表明,材料能够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效果。在连接荧光分子FITC后,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的检测表明,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聚集。最后,在Zn0.4Fe2.6O4@SiO2表面连接1,2-二苯乙烯衍生物,利用其与β-淀粉样蛋白斑的亲和力,制备了对阿尔兹海默症进行MR成像的探针,并对探针的形貌、粒径等进行表征,以证明靶向材料与载体的连接。实验表明了锌掺杂与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学性能相关,通过控制锌的掺杂量改善了纳米粒子的磁性能。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粒子,通过不同材料的包覆和修饰,使得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脑靶向性,实现了具有脑胶质瘤靶向的MRI-荧光双模态成像和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探针的制备。
王丹[9](2020)在《微管反应器中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连续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NPs)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Fe3O4 NPs的制备方法中,共沉淀法因其简便易行的特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但其也存在颗粒团聚、粒径分布较宽等缺点。微通道反应器可强化传质传热、更好地控制快速反应,得到粒径可控、分布窄的颗粒,减少颗粒团聚。微通道反应器中Fe3O4 NPs的连续合成工艺的开发研究,有助于解决共沉淀法制备Fe3O4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实现工业连续化打下基础。制得的小粒径Fe3O4应用于水基磁流体的制备中,有利于得到稳定性较好的磁流体。本论文采用微管反应器装置,通过共沉淀合成法连续合成Fe3O4 NPs,并考察各反应条件及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颗粒粒径的影响,对Fe3O4NPs连续合成工艺进行探索,并将制得颗粒应用于稳定性较好的水基磁流体的制备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设计简易的微管反应器装置,使用硫酸铁[Fe2(SO4)3]和硫酸亚铁(FeSO4)为原料,氧氧化钠(NaOH)为沉淀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连续合成Fe3O4NPs,反应过程中通道不堵塞。其中产品受到氮气保护,且流体流动因氮气搅拌得到改善。考察了微反应器的螺旋直径、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溶液A和溶液B的流量比、反应物流速及沉积时间等条件对Fe3O4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反应器螺旋直径和沉积时间,NPs粒径变大;增大反应物温度,NPs粒径减小;提高溶液A与B流速比,NPs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和流速在实验条件下对NPs粒径没有明显影响。实验可以得到最小粒径为9.11 nm的Fe3O4 NPs。形貌表征和结构分析结果证实制备的Fe3O4NPs为球形颗粒,颗粒团聚严重;磁性能分析结表明其呈现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3 emu.g-1。接着向反应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从中选取有潜力的表面活性剂(PVP、CTAB)进行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含量、加料方式、沉积时间等因素对颗粒粒径的影响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PVP时,颗粒粒径在温度为70℃时有最小值,约为8.45 nm,加入CTAB时,反应温度对颗粒粒径无明显影响;反应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颗粒粒径呈现出首先逐渐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佳浓度均为40wt%(相对于理论Fe3O4量);表面活性剂的加料方式对颗粒平均粒径有较小影响,粒径基本在8.4-9.0nm之间变化;PVP对液体中的颗粒团聚具有显着抑制作用,CTAB则并无太突出的抑制颗粒团聚的作用。形貌表征和结构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作用的颗粒仍为球形结构,粒径有所减小,团聚情况有所减轻,表面活性剂在颗粒表面有一定量的吸附;PVP作用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55 emu/g,CTAB作用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48 emu·g-1,两种颗粒均呈超顺磁性。最后为了探索微管反应器中制备得到的Fe3O4NPs的应用方向,对进一步制备水基磁流体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用量、制备温度、搅拌速率等条件对磁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测试验证其稳定性。研究表明,OA、PEG4000、PVP按顺序包覆颗粒后制得的磁流体具有最好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最佳用量为:40%OA,60%PEG4000,40%PVP;OA包覆温度为80℃时制备出的磁流体有最好的稳定性,OA包覆温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磁流体稳定性,表面活性剂最佳包覆温度为:OA 80℃,PEG 4000 50℃,PVP 30℃;随着机械搅拌速率提高,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速率为600r/min时稳定性最好;OA/PEG 4000/PVP包覆磁流体Zeta电位达到-40 mV,证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依次包覆起到了较好的分散稳定作用,稳定时间超过30天。
赵德星[10](2019)在《不同形貌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磁流变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流变液是一种流变特性可控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响应快(毫秒级)、连续可调和能耗低等优良的特性,在工程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传统磁流变液存在着沉降稳定性较差和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磁流变液的发展。磁性颗粒作为磁流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貌、尺寸、结构和磁性能直接影响着磁流变液的综合性能。目前使用最多的磁性颗粒为商用的羰基铁粉,虽然羰基铁粉拥有非常出众的力学性能,但由于其密度较大导致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较差,限制了磁流变液的性能发挥和实际应用。因此,设计和开发具有不同形貌和结构的新型磁性颗粒成为当前磁流变液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的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仪(TGA)、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颗粒的形貌、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以硅油为连续相以磁性颗粒为分散相制成两种磁流变液,进而采用旋转流变仪和静止观察法对磁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和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采用溶剂热-煅烧处理的两步法制备出了具有阵列花状形貌的四氧化三铁颗粒,其平均直径大小为3.2μm,SEM和TEM结果表明在该颗粒表面是由许多褶皱组成的花瓣状,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增大与基液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下降阻力,达到减缓沉降速率的效果;磁流变性能测试中,测得在磁场强度为250 kA/m,其屈服强度达到了867 Pa,在静止沉降15天后的沉降比为86.5%,而传统的羰基铁粉基磁流变液在15天后的沉降比为62.8%,阵列花状形貌四氧化三铁颗粒基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要优于羰基铁粉基磁流变液,显示出良好的沉降稳定性。(2)采用一步化学溶剂热法制备出了具有多孔纳米晶团簇状四氧化三铁颗粒,其平均直径大小为250 nm,SEM和TEM显示该颗粒是由许多微小的纳米晶粒所组成,在颗粒内部存在着许多由纳米晶粒团聚所生成的孔隙;磁流变性能测试中,在磁场强度为250 kA/m,其屈服强度达到了340 Pa,在静止沉降15天后的沉降比为79.6%,多孔纳米晶团簇状四氧化三铁颗粒基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要优于羰基铁基磁流变液,其显示出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原因在于多孔结构有利于在磁流变液中减低其表观密度,进而增强了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两种形貌的四氧化三铁颗粒均显示出优异的沉降稳定性。
二、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碳酸盐前驱体可控制备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的性质 |
1.2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2.1 肿瘤磁热疗 |
1.2.2 磁共振成像 |
1.2.3 生物磁分离 |
1.2.4 靶向药物递送 |
1.3 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
1.3.1 液相合成法 |
1.3.2 气相合成法 |
1.3.3 固相合成法 |
1.4 高温热分解法中有机金属前驱体化合物 |
1.4.1 MCupx |
1.4.2 Fe(CO)_5 |
1.4.3 M(acac)x(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 |
1.4.4 羟基氧化铁 |
1.4.5 M-oleate(金属-油酸络合物) |
1.4.6 M-eruciate(铁-芥酸络合物) |
1.5 金属碳酸盐前驱体在固相合成中的应用 |
1.6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碳酸亚铁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碳酸亚铁的制备 |
2.2.4 碳酸亚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酸亚铁的制备 |
2.3.2 碳酸亚铁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酸亚铁为金属前驱体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碳酸亚铁为金属前驱体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3.2.4 反应条件对Fe_3O_4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 |
3.2.5 .种子生长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 |
3.2.6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酸亚铁为金属前驱体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 |
3.3.2 反应条件对Fe_3O_4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酸盐前驱体制备铁氧体纳米颗粒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碳酸锰的制备及表征 |
4.2.4 碳酸锌的热重分析 |
4.2.5 碳酸钴的热重分析 |
4.2.6 碱式碳酸镍的热重分析 |
4.3 MFe_2O_4的制备 |
4.3.1 锰铁氧体的制备与表征 |
4.3.2 锌铁氧体的制备与表征 |
4.3.3 钴铁氧体的制备与表征 |
4.3.4 镍铁氧体的制备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酸锰的热重分析 |
4.4.2 碳酸锌的热重分析 |
4.4.3 碳酸钴的热重分析 |
4.4.4 碱式碳酸镍的热重分析 |
4.4.5 锰铁氧体尺寸、形貌、组分、物相和磁性分析 |
4.4.6 锌铁氧体尺寸、形貌、组分、物相和磁性分析 |
4.4.7 钴铁氧体尺寸、形貌、组分、物相和磁性分析 |
4.4.8 镍铁氧体尺寸、形貌、组分、物相和磁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含油废水 |
1.1.1 含油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
1.1.2 含油废水的危害与治理 |
1.1.3 物理法处理含油废水 |
1.2 油水分离膜 |
1.2.1 油水分离膜的分类 |
1.2.2 油水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
1.2.3 油水分离膜的污染与消除 |
1.2.4 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研究 |
1.2.5 磁场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研究 |
1.3 静电纺丝技术 |
1.3.1 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
1.3.2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研究 |
1.3.3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油水分离膜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技术路线 |
2.4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5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
2.6 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6.1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改性 |
2.6.2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改性 |
2.6.3 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7 乳化油水分离实验 |
2.7.1 油水乳液制备 |
2.7.2 油水分离装置 |
2.7.3 油水分离效率计算 |
2.7.4 磁响应装置及原理 |
2.8 表征测试 |
2.8.1 纳米颗粒结晶晶型 |
2.8.2 纳米颗粒超顺磁性 |
2.8.3 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径 |
2.8.4 纳米纤维膜孔径 |
2.8.5 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 |
2.8.6 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基团 |
2.8.7 乳化液滴粒径 |
2.8.8 油水乳液中有机物含量 |
第3章 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 |
3.1 引言 |
3.2 聚丙烯腈溶液浓度对纳米纤维结构形貌的影响 |
3.3 纺丝电压对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 |
3.4 接收时间对纳米纤维膜孔径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溶剂热法制备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4.2.1 不同柠檬酸钠添加量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影响 |
4.2.2 不同氯化铁添加量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影响 |
4.2.3 不同乙酸钠添加量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影响 |
4.2.4 溶剂热法生成四氧化三铁机理 |
4.3 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4.3.1 反应温度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影响 |
4.3.2 不同氢氧化钠添加量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影响 |
4.3.3 不同硫酸亚铁添加量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影响 |
4.3.4 不同反应时间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影响 |
4.3.5 共沉淀生成磁性四氧化三铁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 |
5.2.1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FTIR |
5.2.2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TEM |
5.2.3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FTIR |
5.2.4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SEM |
5.2.5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VSM |
5.2.6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 |
5.2.7 改性和制备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分布 |
5.3 磁响应抗污染纳米纤维膜油水分离 |
5.3.1 不同分离速率油水分离性能 |
5.3.2 不同初始浓度油水分离性能 |
5.3.3 不同乳化油体系油水分离性能 |
5.3.4 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自清洁和循环分离性能 |
5.3.5 磁响应油水分离膜分离油水乳液及抗污染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工作建议 |
6.1 总结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污染 |
1.1.1 电磁污染的危害与防护 |
1.1.1.1 电磁污染的危害 |
1.1.1.2 电磁污染的防护 |
1.1.2 电磁防护效果的评价指标 |
1.1.2.1 屏蔽效能 |
1.1.2.2 反射损耗 |
1.1.2.3 介电常数 |
1.1.2.4 磁导率 |
1.1.2.5 损耗角正切 |
1.1.2.6 有效频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苯胺 |
1.2.1.1 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质 |
1.2.1.2 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1.2.1.3 聚苯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铁氧体 |
1.2.2.1 铁氧体的结构与性质 |
1.2.2.2 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1.2.2.3 铁氧体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铁氧体/聚苯胺涂层织物 |
1.2.3.1 铁氧体的预处理 |
1.2.3.2 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3 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3.1 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2.3.2 聚苯胺的合成机理 |
2.3.3 聚苯胺/涤棉织物的屏蔽机理 |
2.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1 屏蔽效能 |
2.4.2 介电常数 |
2.4.3 电损耗角正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1.1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1.2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1.3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2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1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2.2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2.3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3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3.1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3.2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3.3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4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4.1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4.2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4.3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5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5.1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5.2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5.3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3.1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3.3.2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3.3.3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合成机理 |
3.3.4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屏蔽机理 |
3.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3.4.1 屏蔽效能 |
3.4.2 介电常数 |
3.4.3 电损耗角正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KH550 含量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1.1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1.2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1.3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2.1 反应温度对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2.2 反应温度对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2.3 反应温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5.3 反应时间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3.1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3.2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3.3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3.1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4.3.2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4.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4.4.1 屏蔽效能 |
4.4.2 介电常数 |
4.4.3 电损耗角正切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苯胺浓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1.1 苯胺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1.2 苯胺浓度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1.3 苯胺浓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2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2.1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2.2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2.3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3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3.1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3.2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3.3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4 三氯化铁浓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4.1 三氯化铁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4.2 三氯化铁浓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4.3 三氯化铁浓度对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5 反应温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5.1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5.2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5.3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6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6.1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6.2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6.3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1 改性四氧化三铁粉末的制备 |
5.3.2 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5.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5.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4.2 X射线衍射(XRD) |
5.4.3 红外光谱(FTIR) |
5.4.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XPS分析 |
5.5.2 XRD分析 |
5.5.3 FTIR分析 |
5.5.4 VSM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Fe3O4粒子表面仿生抗体化学免疫发光探针制备及其对2,4-D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性纳米材料 |
1.2.1 电化学法 |
1.2.2 水热法 |
1.2.3 微乳液法 |
1.2.4 共沉淀法 |
1.2.5 热分解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法 |
1.2.6 溶胶凝胶法 |
1.3 磁性材料分子印迹仿生抗体 |
1.3.1 磁性二氧化硅(Fe_3O_4@SiO_2)仿生抗体 |
1.3.2 磁性丙烯酰胺(Fe_3O_4@AM)仿生抗体 |
1.3.3 磁性(Fe_3O_4@4-VP)仿生抗体 |
1.4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CLEIA) |
1.4.1 HRP-Luminol-H_2O_2 系统 |
1.4.2 ALP-AMPPD系统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性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案 |
2.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2.3.1 SEM |
2.3.2 磁性 |
2.3.3 磁滞回线 |
2.3.4 XRD |
2.3.5 红外 |
2.4 小结 |
第3章 2,4-D印迹的磁性二氧化硅(Fe_3O_4@SiO_2)仿生抗体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Fe_3O_4@SiO_2 的制备 |
3.2.4 2,4-D印迹的Fe_3O_4@SiO_2 的制备 |
3.2.5 动力学热力学实验 |
3.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3.3.1 SEM |
3.3.2 红外 |
3.4 小结 |
第4章 2,4-D印迹的磁性丙烯酰胺(Fe_3O_4@AM)仿生抗体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案 |
4.2.4 2,4-D印迹的Fe_3O_4@AM的制备 |
4.2.5 动力学热力学实验 |
4.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4.3.1 SEM |
4.3.2 红外 |
4.4 小结 |
第5章 2,4-D印迹的磁性4-乙烯基吡啶(Fe_3O_4@4-VP)仿生抗体的制备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动力学热力学实验 |
5.2.4 磁性Fe_3O_4@4-VP分子印迹仿生抗体选择性吸附实验 |
5.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5.3.1 SEM |
5.3.2 红外 |
5.4 小结 |
第6章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实验及对2,4-D的检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pH的优化 |
6.2.4 H_2O_2 浓度的选择 |
6.2.5 Luminol浓度的选择 |
6.2.6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对2,4-D的检测 |
6.2.7 对比实验 |
6.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6.3.1 红外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5)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常见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城镇污水的好氧处理工艺 |
1.2.2 城镇污水的厌氧处理工艺 |
1.2.3 城镇污水的耦合处理工艺 |
1.2.4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对新技术研发的需求 |
1.3 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
1.3.1 载体填料的研究现状 |
1.3.2 好氧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
1.3.3 厌氧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装置的构建与运行条件 |
2.2.1 双室过滤膜反应器 |
2.2.2 单室间歇流厌氧反应器 |
2.2.3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
2.2.4 导电膜生物反应器 |
2.3 材料的制备 |
2.3.1 平板式导电滤膜的制备 |
2.3.2 复合导电滤膜的制备 |
2.3.3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物化性能表征 |
2.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2.4.3 稳定性分析 |
2.4.4 抗污染性能分析 |
2.4.5 反应器性能评价 |
2.4.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3章 抗污染导电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不同掺杂剂导电滤膜的制备 |
3.3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
3.3.1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
3.3.2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
3.4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
3.4.1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
3.4.2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
3.5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
3.5.1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
3.5.2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
3.6 改性导电滤膜性能分析 |
3.6.1 不同掺杂剂导电滤膜的性能对比分析 |
3.6.2 最优导电滤膜的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 |
4.3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性能分析 |
4.3.1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物化性能分析 |
4.3.2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4.5 厌氧系统内电子传递机制分析 |
4.5.1 电化学强化机制分析 |
4.5.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的构建 |
5.1 引言 |
5.2 厌氧反应器的构建及运行调控参数 |
5.3 厌氧反应器对模拟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
5.3.1 有机负荷对系统pH及ORP的影响 |
5.3.2 有机负荷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
5.3.3 有机负荷对系统甲烷产率的影响 |
5.4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能研究 |
5.4.1 短期饥饿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
5.4.2 短期饥饿对系统强化的机制分析 |
5.4.3 MAC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
5.4.4 MAC对系统性能强化的机制分析 |
5.5 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构建 |
5.5.1 粒子的流化作用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
5.5.2 外电场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
5.5.3 复合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分析 |
5.5.4 系统性能强化机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取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矿物及矿物功能材料 |
1.2 海泡石及其功能材料 |
1.3 磁致取向材料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可行性分析 |
1.7 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海泡石@四氧化三铁(Sep@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分析与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Sep@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分散剂对Sep@Fe_3O_4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3.3 Sep@Fe_3O_4凝胶体系的制备 |
3.4 Sep@Fe_3O_4性能研究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植物原花青素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铁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原花青素简介 |
1.1.1 原花青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1.1.2 原花青素的用途 |
1.1.3 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
1.1.4 原花青素的单体儿茶素的理化性质 |
1.1.5 单体儿茶素的研究进展 |
1.2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简介 |
1.2.1 四氧化三铁材料特性 |
1.2.2 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2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制备及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制备及重金属吸附实验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2.3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的制备过程 |
2.2.4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去除重金属离子 |
2.2.5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PLC色谱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3.4 傅里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5 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表征 |
2.3.6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3.7 透射电镜(TEM)表征 |
2.3.8 Fe_3O_4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
2.3.9 去除染料与重金属离子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儿茶素功能化的的Fe_3O_4制备及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 |
3.1 引言 |
3.2 儿茶素功能化的Fe_3O_4制备及重金属吸附实验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制备过程 |
3.3 结果分析 |
3.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3.3.3 傅里叶红外变换红 |
卜光谱(FTIR)表征 |
3.3.4 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表征 |
3.3.5 原子力显微电镜(AFM)表征 |
3.3.6 EDS能谱 |
3.3.7 重金属吸附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抑茵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离子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制备过程 |
4.2.3 表征方法 |
4.2.4 抑菌实验准备 |
4.3 结果分析 |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 |
4.3.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4.3.4 傅里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4.3.5 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表征 |
4.3.6 透射电镜(TEM)表征 |
4.3.7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 |
4.3.8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抑菌实验结果 |
4.3.9 原花青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儿茶素功能化的Fe_3O_4-Ag复合材料制备及抑菌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儿茶素功能化的Fe_3O_4-Ag复合材料制备及重金属吸附实验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制备过程 |
5.2.3 表征方法 |
5.2.4 抑菌实验准备 |
5.3 结果分析 |
5.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5.3.3 傅里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5.3.4 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表征 |
5.3.5 扫描电镜(SEM)表征 |
5.3.6 透射电镜(TEM)表征 |
5.3.7 儿茶素功能化的Fe_3O_4-Ag纳米复合材料抑菌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作为脑靶向造影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
1.2.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1.2.2 磁性质 |
1.2.3 掺杂的影响 |
1.2.4 MR造影原理 |
1.2.5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
1.3 脑靶向造影成像的应用研究 |
1.3.1 脑部天然的物理屏障 |
1.3.2 磁性颗粒的修饰策略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氧化三铁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材料制备 |
2.2.3 材料基础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溶性Fe_3O_4-oleic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2 水溶性Zn_(0.4)Fe_(2.6)O_4@SiO_2壳核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3 水溶性磁性脂质体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GERPPR靶向双模态成像探针应用脑胶质瘤的核磁成像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材料 |
3.2.2 Zn_(0.4)Fe_(2.6)O_4-RGERPPR/FITC NPs的制备 |
3.2.3 相关表征 |
3.2.4 细胞实验评价 |
3.2.5 动物实验评价 |
3.2.6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n_(0.4)Fe_(2.6)O_4-RGERPPR/FITC NPs的制备 |
3.3.2 材料磁共振成像性能 |
3.3.3 荧光光谱 |
3.3.4 细胞毒性实验 |
3.3.5 纳米粒子体外靶向性细胞实验 |
3.3.6 小动物活体成像 |
3.3.7 动物核磁成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尔兹海默症诊断探针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材料 |
4.2.2 材料制备 |
4.2.3 材料基础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两步法合成Zn_(0.4)Fe_(2.6)O_4@SiO_2-compound8 的表征 |
4.3.2 一步法合成 Zn_(0.4)Fe_(2.6)O_4@SiO_2-compound 8 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微管反应器中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连续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
2.1.1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概述 |
2.1.2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1.3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应用 |
2.2 微通道反应器装置设计研究进展 |
2.2.1 微通道反应器概述 |
2.2.2 微混合器设计 |
2.2.3 反应器通道设计 |
2.2.4 流体分段流设计 |
2.2.5 成核、生长阶段分离设计 |
2.3 微通道反应器中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制备研究 |
2.3.1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控制 |
2.3.2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形状结构控制 |
2.3.3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磁性能控制 |
2.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 |
3.1 原料、试剂及设备 |
3.2 微管反应器中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连续制备反应装置 |
3.3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3.5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 |
3.4 磁流体表征 |
3.4.1 磁流体稳定性分析 |
3.4.2 Zeta电位测试 |
4 微管反应器中Fe_3O_4 NPs连续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连续化制备 |
4.2.1 反应溶液配制 |
4.2.2 连续化反应制备 |
4.2.3 反应液后续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微反应器螺旋直径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3.3 反应物浓度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3.4 溶液A和溶液B流量比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3.5 反应物流速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3.6 沉积时间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4.4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征 |
4.4.1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4.4.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4.5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表面活性剂作用下Fe_3O_4 NPs的连续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5.3 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粒子制备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温度对表活作用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5.3.2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5.3.3 表面活性剂加料方式对Fe_3O_4 NPs粒径影响 |
5.3.4 沉积时间对PVP作用Fe_3O_4NPs粒径影响 |
5.4 表面活性剂作用Fe_3O_4 NPs表征 |
5.4.1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5.4.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I-IR)分析 |
5.4.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水基Fe_3O_4磁流体制备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水基磁流体制备方法探究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磁流体稳定性影响 |
6.3.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磁流体稳定性影响 |
6.3.3 制备温度对磁流体稳定性影响 |
6.3.4 机械搅拌速率对磁流体稳定性影响 |
6.3.5 稳定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10)不同形貌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磁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性微纳米材料简介 |
1.2 四氧化三铁颗粒简介 |
1.3 四氧化三铁颗粒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合成方法 |
1.3.2 四氧化三铁颗粒形貌的研究进展 |
1.4 磁流变液简介 |
1.4.1 磁流变液的组成 |
1.4.2 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 |
1.4.3 磁流变液的工作模式 |
1.4.4 磁流变液的本构模型 |
1.4.5 磁流变液的相关理论计算 |
1.4.6 磁流变液的工程应用 |
1.5 磁流变液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表征与测试 |
2.1 材料表征 |
2.1.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1.2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
2.1.3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2.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2.1.5 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 |
2.1.6 同步热重分析仪 |
2.1.7 振动样品磁强计 |
2.2 磁流变性能测试 |
2.2.1 静态测试模式 |
2.2.2 动态测试模式 |
2.2.3 沉降稳定性测试 |
第3章 阵列花状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原理 |
3.2.3 阵列花状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颗粒形貌分析 |
3.3.2 颗粒的相结构分析 |
3.3.3 元素价态分析 |
3.3.4 颗粒空隙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颗粒磁性能分析 |
3.3.7 磁流变性能分析 |
3.3.8 沉降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孔纳米晶团簇状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多孔纳米晶团簇状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颗粒形貌分析 |
4.3.2 相结构分析 |
4.3.3 元素价态分析 |
4.3.4 颗粒空隙分析 |
4.3.5 颗粒磁性能分析 |
4.3.6 磁流变性能分析 |
4.3.7 沉降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碳酸盐前驱体可控制备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D]. 王国荣. 西北大学, 2021(12)
- [2]磁响应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D]. 王雅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 于永涛.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Fe3O4粒子表面仿生抗体化学免疫发光探针制备及其对2,4-D的检测[D]. 张立冬. 合肥学院, 2020(02)
- [5]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D]. 宋向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海泡石@四氧化三铁磁致取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洪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7]植物原花青素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铁制备及应用研究[D]. 史宇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作为脑靶向造影剂的应用研究[D]. 陈玮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微管反应器中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连续制备及应用研究[D]. 王丹. 浙江大学, 2020
- [10]不同形貌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磁流变行为研究[D]. 赵德星.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