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素形态对白肋烟特有亚硝胺的积累、烟叶品质、产质量等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梦娟[1](2020)在《基于烟茄嫁接的超低烟碱烟叶的质量变化及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为探索通过嫁接技术有效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的技术及低烟碱烟叶的生产和可用性,于2017-2019年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进行,通过以茄子为砧木,烤烟云烟87为接穗,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烟茄嫁接生产低烟碱烟叶的可行性和烟株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烟叶质量特性和烟叶燃烧过程中烟气成分的变化,并用LC/MS技术,对烟茄嫁接后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主成分(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辨别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等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旨在为通过农业措施选择性大幅度降低和调节烟叶烟碱含量提供新的方法,为超低烟碱含量烟叶生产可行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与茄子嫁接,烟株植物形态和农艺性状无明显变化,烟叶烟碱含量降至极低水平,烤后烟烟叶烟碱含量比对照降低了 95%,假木贼碱和降烟碱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假木贼碱的下降比例较小,表明假木贼碱在叶片中有一定的合成能力,新烟草碱在鲜烟叶和烤后烟中均未检测到。烟茄嫁接的低烟碱烟叶受到烟青虫的青睐,在同一环境下,烟青虫优先选择烟茄嫁接的超低烟碱烟叶,当低烟碱烟叶面积为零时,烟青虫开始取食对照烟叶。在接穗底部通过培土诱发了不定根产生,促进了生物碱的合成,造成烟/茄培土处理的烟碱含量比烟/茄不培土处理明显增加。烟茄嫁接生产的超低烟碱含量烟叶,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对照,成熟较慢,氨基酸、蛋白质、总氮和淀粉含量升高,总糖、还原糖和腐胺含量降低。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变化较小,但NNN、NNK、NAT和TSNAs含量显着降低,上部叶烟/茄不培土处理的NNN、NNK及TSNAs含量比烟/烟低82.713%、79.461%和68.784%,中部叶烟/茄不培土处理的NNN、NNK及TSNAs含量比烟/烟对照低79.676%、79.799%和68.662%。卷烟烟气中烟碱含量大幅度降低,其中烟茄不培土烟叶比常规对照烟叶低94.118%,焦油、CO、总粒相物、水分和抽吸口数无显着差异。超低烟碱烟叶的香气质、浓度、刺激性和燃烧性无明显变化,香气量、杂气和余味与常规烟叶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劲头下降明显,消费者满足感、愉悦感、接受度显着降低。2、利用LC/MS技术分析烟茄嫁接后代谢通路的变化,结果显示一些代谢通路受到扰动。筛选出了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29种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其中上调的有17个,下调的有12个。通过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极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有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烟碱酸与烟酰胺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泛酸酯和辅酶A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C5分支二元酸代谢;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等,这些变化的代谢通路与氨基酸和生物碱的代谢有关,烟茄嫁接的生物碱和氨基酸代谢途径达极显着水平,说明烟茄嫁接影响了烤烟的碳氮分配和碳氮代谢。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嫁接技术选择性降低烟碱含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烟叶质量特性、卷烟烟气成分和代谢途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为通过农业措施选择性降低和调节烟叶烟碱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超低烟碱含量烟叶生产可行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刘扣珠[2](2020)在《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豫中是我国优质浓香型烟叶典型产区,尤其是上部叶质量潜力较大。目前由于优质上部叶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质量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以豫中典型浓香型烟区许昌为代表,以中烟100的优质上六片烟叶为试验材料,从栽培措施优化和形态指标标准化入手,在2017-2019年开展相关研究,探索生产优质上六片的关键栽培技术及上六片的形态指标与烟叶内在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建立优质上六片烟叶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形态指标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因子分别为施氮量48 kg/ha、种植密度15750株/ha、单株留叶数16片的T5处理为本试验最佳栽培处理。该处理的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表现为平均叶长60.56 cm、单叶重21.39 g、含梗率24.10%、叶质重97.5 g/m2;化学成分中的两糖含量较高、烟碱和总氮含量低,钾氯比、糖碱比和糖氮比为处理中最大;产值高达63135.465元/ha、中上等烟比例94.49%、均价40.89元/kg。2、分析各因子对产值与感官品质的影响,单因子效应显示上六片烟叶产值随着施氮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开口向下的单峰曲线,即先增加后降低;随留叶数增加呈现开口向上的单峰曲线即先降低后增加。感官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互作对产值、感官品质和香气质影响显着,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互作主要影响香气量。综合单因素和双因素分析结果,对产值和感官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施氮量45.9285-50.1690kg/ha、种植密度15720-16045株/ha、留叶19-22片/株时,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的产值和感官品质可达最佳,为豫中烟区生产优质上六片烟叶的优化栽培组合。3、上六片烟叶的各物理指标中,单叶重、叶质重和厚度与叶长的相关性较大,随着烟叶长度的增加,烟叶的单叶重和厚度逐渐增加,叶质重先增加后略有降低。随着烟叶长度的增加,上六片烟叶的的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变化趋势表现为:上三片烟叶的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烟碱和氯含量逐渐增加、总氮和钾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下三片烟叶的糖和烟碱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总氮和钾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另外上六片烟叶的糖碱比先增加后降低;氮碱比先降低后增加;钾氯比逐渐降低。上六片烟叶的各香气物质含量优值在不同区段表现不同。茄酮和新植二烯在较短叶长中的含量较高,其中茄酮含量以叶长35-41 cm区段内最高,新植二烯以41-47 cm区段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β-二氢大马酮含量最高的上三片叶长区段分别为47-53cm、65-71 cm、77-83cm;但在下三片中的89-95 cm叶长区段含量最高且较大叶片的含量稍高。各矿质元素与叶长的关系以K、Ca、Mg和B与叶长的相关性较大,且随叶长增加,K和B的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Ca和Mg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叶长偏小时的K、Ca、Mg、B含量较低,叶长偏大时Ca、B含量较高。4、试验结果显示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的各感官指标得分随叶片长度和单叶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析各感官指标与叶长、单叶重和株高的数学模型,得出以下结果:①上六片烟叶适宜的平均叶长范围为66.31-73.29 cm,其中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叶长范围分别为59.80-66.00 cm和66.22-73.20 cm。随叶长增加,除劲头和刺激性得分外,其他感官指标得分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存在最佳叶长。其中劲头得分随上六片烟叶叶长的增加基本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刺激性则整体呈现出稍有增加后又逐渐减小的趋势。综合感官的总得分在上六片平均叶长为69.80 cm时最高,上三片62.90 cm、下三片69.71 cm时最高。②上六片适宜的平均单叶重为16.63-18.38 g,其中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单叶重范围分别为16.78-18.54 g和17.80-19.68 g。随单叶重增加,综合感官的总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7.50 g,其中上三片17.66 g、下三片18.74 g;且不同感官指标最佳时的单叶重存在差异,其中香气质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4.21 g,香气量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20.81 g,浓度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9.17 g,余味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7.50 g。③上六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烟株株高的适宜范围为113.36-125.84 cm。综合感官的总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9.85 cm,不同感官指标最优时的烟株株高也存在差异,其中香气质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30.88 cm,香气量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22.89 cm,浓度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4.50 cm,杂气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27.70 cm,刺激性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36.67 cm,余味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8.40cm,随株高增加劲头得分逐渐降低。
杨楷[3](2020)在《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文中提出氮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对烟叶产量起决定作用,也对烟叶中含氮化合物包括生物碱、氨基酸和蛋白质、含氮杂环化合物、胺和亚硝胺、含氮色素、硝酸盐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烟叶香吃味。不同含氮化合物对烟气影响不相同,一般认为,氨基酸(除络氨酸外)对烟气有积极意义,蛋白质过多烟气中会产生羽毛燃烧后的焦臭味,硝酸盐以及胺类的衍生物对人体有害,烟碱在烟气中必不可少但含量要严格控制。因此,调控烟叶中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及数量,是提高烟叶质量的途径之一。为了实现烤烟最佳的氮量调控,通过构建施氮量与氮代谢产物、氮代谢产物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不同含氮化合物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取得如下结论:1、烟叶氮含量在伸根期最高,随生育期推进,含量下降。伸根期至旺长中期,烟叶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氮量为8.18 g/株或10.91 g/株的处理含氮量较高,两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10.91 g/株施氮量后烟叶氮含量下降,与不施氮肥处理相当。现蕾期烟叶氮含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施氮量对烟叶NO3-和NRa的影响一致,即较低施氮水平下,随施氮量增加,NRa增加,烟叶NO3-含量也增加;施氮量过多,NRa降低,烟叶NO3-含量也降低。但是,不同生育期NO3-对施氮量的响应浓度并不一致,伸根期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8.18g/株处理为第一个峰值;团棵期呈先增加再降低趋势,10.91 g/株时最高,为15.16 mg/g;旺长中期和现蕾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未出现过量施氮量。3、烟叶NH4+含量受NR、GS与GOGAT的共同制约。伸根期,施氮量增加使硝化过程消耗过多能量,致使烟叶GSa和GOGATa均较低,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铵同化能力减弱,烟叶NH4+含量降低。在旺长期间(含团棵期、旺长中期、现蕾期),烟叶NH4+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45 g/株时,GSa和GOGATa的提高是NH4+增加的主要驱动力;>5.45 g/株时,GSa下降,GOGATa先增加后降低,氨转化能力降低,NH4+浓度增加,GS成为限速酶。4、烟叶蛋白质含量在伸根期至旺长中期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且施氮量为5.45 g/株或8.18 g/株时,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两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现蕾期烟叶蛋白质含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45 g/株处理烟叶蛋白质含量比较符合优质烤烟标准。5、伸根期至旺长中期,不施氮量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施氮处理,随施氮量增加含量略有降低,但处理间差异较小;现蕾期,游离氨基酸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在不同生育期,烟叶中游离氨基酸随施氮量的变化呈现4类变化:(1)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有:谷氨酸、丙氨酸;(2)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精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且均在10.91 g/株处理下达到最大值;(3)增施氮肥后含量下降的有:甘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4)无明显影响或影响无规律:芳香族氨基酸(络氨酸和苯丙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丝氨酸、组氨酸。6、烟叶烟碱含量在烤烟不同生育时期对施氮量的响应不同,伸根期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烤烟的旺长中期和现蕾期,施氮量对烟叶腐胺-N甲基转移酶活性和烟碱含量的影响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烟叶烟碱含量,团棵期时,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8.18 g/株时取得最大值0.98%,显着高于其它处理。7、施氮量对烤烟不同生育时期烟叶氮的分配影响差异较大,伸根期烟叶中含氮化合物中蛋白质-N>氨基酸-N>烟碱-N>NH4+-N>NO3--N,施氮量对含氮化合物的分配比例无明显影响;旺长期时,增施氮肥促使NH4+含量增加,NH4+-N和烟碱-N也随之增加,而烟叶蛋白质-N比例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现蕾期烟叶中NO3--N和NH4+-N比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分别在8.18 g/株和10.91 g/株处理下达到峰值,该期蛋白质-N比例明显下降,而烟碱-N占比则有所上升。8、施氮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在烤烟伸根期和团棵期,6 kg/667 m2处理条件下,烤烟各农艺性状指标最高;现蕾期,10 kg/667 m2处理农艺指标、产量均最高,6 kg/667 m2处理中上等烟比例最大,6-10 kg/667 m2处理产值无显着差异。
李林林[4](2020)在《不同栽培和调制措施对洛宁雪茄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2018年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王村烟叶生产基地进行大田试验,针对引进的雪茄烟品种,开展了不同氮素水平、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等栽培措施对烟株大田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影响的试验,并对发酵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此外,本文还探索了不同调制方式的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内含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其最佳发酵时间的控制节点。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氮用量为8 kg/667m2(N2)时烟叶品质较优。(1)氮素水平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田生长前期,移栽后75 d,除N1外其余处理农艺性状各指标差异不明显。(2)各处理中、上部叶片随氮用量增加:叶片单叶重增加,叶质重、叶厚先减小后增加,平衡含水率下降;烟碱和总氮含量升高,两糖含量和糖碱比下降,钾含量和钾氯比先升高后降低;产量逐渐增加,且N3、N4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除新植二烯)上部叶片中N2处理最高,为169.72 μg/g,中部叶N3处理最高,为165.23μg/g;新植二烯含量上部叶N4处理最高,为478.42 μg/g,中部叶N2处理最高,为365.63μg/g。(4)随氮用量增加雪茄烟风格、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综合得分先增加后降低,杂气和刺激性增大,劲头和浓度增强。2、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种植密度为 120cm*35cm(T3:1588 株/667m2)和 120cm*40cm(T3:1389 株/667m2)时烟叶品质较优。(1)种植密度对大田前期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移栽45 d后农艺性状各指标差异增大。(2)各处理中、上部叶片随植烟密度降低:叶片单叶重、叶厚、叶质重和平衡含水率上升;总氮和烟碱含量增加,两糖含量和糖碱比降低,钾含量和钾氯比先上升后下降;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除新植二烯)先增加后降低,以N3处理含量最高;烟叶产量下降,T2、T3处理产量相近。(3)随种植密度的降低,雪茄烟风格更彰显,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综合得分先升高后下降,劲头和浓度增强,杂气和刺激性增大,甜度下降。3、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留叶数18片(P2)时烟叶综合品质较优。(1)移栽后30-45 d处理间农艺性状各指标差异不明显,打顶(移栽60 d)后各指标差异增大,随留叶数增加,最大叶长、叶宽和茎围减小,株高和叶片数增加。(2)各处理中、上部叶片随留叶数增加:单叶重、叶厚和叶质重减小,含梗率提高和平衡含水率下降;烟碱、总氮含量和氮碱比下降,两糖含量和糖碱比上升;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除新植二烯)增加,新植二烯含量下降;产量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着。(3)增加留叶数杂气、刺激性降低,浓度和劲头下降,雪茄烟风格、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先增加后下降。4、不同调制方式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1)三种调制方式的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中总氮含量呈波动性变化,烟碱含量呈左偏单峰变化,发酵后含量均有所降低,C3处理含量最高;两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发酵前期含量下降明显,C1处理含量最高。(2)晾制的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大部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发酵14 d-21 d时含量较高。(3)发酵过程中雪茄烟风格、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综合得分均先升高后降低;浓度和劲头减小,杂气和刺激性降低。综合而言,以传统晾制方式调制(C3)的雪茄烟叶整体表现最优。
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5](2019)在《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烟草中的硝酸盐是有害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前体物,烟叶叶片和主脉中硝态氮含量与烟叶调制和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密切相关,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是降低烟草TSNA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优质低害高效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烟叶硝酸盐积累机理与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烟草优质低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郑昕[6](2018)在《万源优质晒烟关键栽培措施与调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不同栽培因素、不同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红烟产量、产值以及品质的影响,探明晒红烟适宜栽培措施及调制方式,以万源主栽晒红烟品种万毛3号、万毛9号为材料,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施氮量、单株留叶数和种植密度3个因素为变量,进行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以经济性状、内在品质和安全性为指标,设计不同施氮量与单株留叶数栽培试验;以烟叶品质与安全性为指标,设计不同调制方式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万毛9号最优施氮量为14kg/667m2、留叶数为16片/株、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此栽培措施下,烟叶化学成分综合模糊评价得分为9.07;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为1581.70μg·g-1,高出其余处理中的最高值17.87%。该条件下,烟叶TSNAs含量为233.53 ng·g-1,高于最低值85.64 ng·g-1,低于最高值157.67 ng·g-1,烟叶安全性相对较高。单因子效应表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和感官质量随着施氮量、种植密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先升高降低,感官质量逐渐上升。双因素互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较大,在本试验设置范围内有最优值。对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和感官质量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在施氮量分别为为13.2326 kg/667m2、13.9226 kg/667m2,种植密度分别为1092株/667m2、1096株/667m2,留叶数分别为18片/株、20片/株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感官质量分别能获得最高值。2、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单株留叶数的增加,万毛3号产量、产值呈上升趋势,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呈先上升高后下降趋势。施氮量的增大,烟叶烟碱、总氮、钾以及硝酸盐含量显着上升,糖含量显着下降;中、高施氮处理下烟叶,较低施氮处理,烟叶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1%、15.6%,烟碱含量提高13.3%、39.0%,氮碱比呈下降趋势;钾含量提高6.2%、12.9%,硝酸盐含量提高9.3%、19.7%;总糖含量分别降低16.1%、29.9%;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显着上升,不同类别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部分质体色素降解物、苯丙氨酸转化物以及茄酮含量上升。单株留叶数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显着升高,烟碱、总氮以及硝酸盐含量下降,氮碱比上升;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下降趋势,但其中棕色化产物和茄酮含量显着上升。施氮量的增大与单株留叶数的减少,均使TSNAs含量显着上升,降低烟叶安全性;合理增氮增叶,有利于烟叶香气量、香气质的提升,在改善烟叶感官质量的同时,保证烟叶的安全性。3、研究表明,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品种万毛9号烟叶的化学成分、感官品质和安全性均有显着影响。晾制处理下,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烟碱转化率、降烟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含量(质量分数)较高,烟叶杂气较轻。折晒处理下,烟叶TSNAs含量显着降低,烟叶安全性较高,余味较好。索晒处理下,烟叶TSNAs含量显着低于晾制,但高于折晒处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重要香气成分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较好,感官质量较优。
牛桂言[7](2018)在《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湖北襄阳地区成熟期烟叶难以适时落黄的问题,以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钨酸钠喷施浓度,分析了其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发育、碳氮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质体色素的降解以及烤后烟叶的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钨酸钠降低了上部和中部烟叶的叶长、叶宽及最大叶面积。打顶后,各处理烟叶不断加长加宽,但钨酸钠对烟叶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上部叶的最大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降低了7.12%、11.76%、26.59%,中部叶降低了6.37%、14.08%、22.32%。打顶后钨酸钠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升高降低幅度加大,打顶后30天分别较对照降低了9.16%、30.34%、41.57%。说明钨酸钠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过旺生长烟株后期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以T2处理的烟株在田间表现良好且烟叶提前落黄。2、钨酸钠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打顶后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随着烟叶打顶时间的推移和钨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1.40%、27.42%、35.98%,类胡萝卜素降低了14.10%、22.84%、43.58%。其中,叶绿素在打顶后20~30天时降解速度较快,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度在各处理间表现出差异,各处理的降解量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且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大于类胡萝卜素。说明钨酸钠处理促进了成熟期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有利于加速烟叶的成熟。3、喷施钨酸钠后显着降低了烟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NR活性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而显着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钨酸钠浓度呈负向相关关系,而高浓度的钨酸钠对GS活性抑制作用效果不明显。转化酶(Inv)和淀粉酶(AM)的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升高。Inv的活性的升高与钨酸钠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T1、T2处理均提高了AM活性,且T2处理优于T1处理,T3处理的AM活性较T2有所降低,但仍高于T1和对照处理。说明T2处理更有利于烟叶成熟后期减弱氮代谢,促进碳氮代谢的转化,从而促进烟叶后期的成熟。4、钨酸钠各处理均提高了打顶后前期烟叶的超氧化物气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处理T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到打顶后30天,各处理的酶活性均下降。各处理MDA含量在打顶后一直处于升高的趋势,但钨酸钠处理的烟株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钨酸钠处理能够调节烟叶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降低MDA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打顶后活性氧对烟叶的伤害,而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下降又可能是烟叶衰老的象征,以处理T2效果较好。5、适宜浓度的钨酸钠能够降低中部和上部烟叶硝酸盐的含量。T1、T2处理均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T3处理导致烟株硝酸盐的积累。亚硝酸盐的含量随钨酸钠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T2、T3处理与对照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整体以T2处理能够较好的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6、钨酸钠处理降低了烤后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叶质重及含梗率,且均随着喷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其大田长势的表现相对应。其中,T3处理显着降低了烟叶的抗张强度。随着钨酸钠浓度的升高,有效地降低了烟叶的烟碱、总氮含量,适当提高了总糖和钾含量。结合优质烤烟要求,T2处理的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最优,能够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吸食品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以T2处理最高,但上部叶各处理的香气物质总量差异不显着。综合来看,T2处理的烤后烟叶品质最优。结合利用隶属函数对烟叶生理指标分析的结果来看,以处理T2能够有效地调控成熟期烟叶的生长及各项生理指标,有利于烟叶成熟落黄,同时烤后烟叶品质较好。
李亚飞[8](2018)在《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硝酸盐是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白肋烟烟叶硝酸盐明显较烤烟高,对降低TSNAs含量和提高烟叶安全性不利。本文以烤烟为对照,通过设置大田或室内试验,采用转录组RNA-Seq技术和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分析,对比了白肋烟和烤烟烟草类型根系对NO3-吸收能力的差异及其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明确了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规律,以及对TSNA形成的影响,揭示了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和机理,形成了控制烟叶硝酸盐积累的技术和方法,旨在为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研究类型间烟苗根系形态、根系对NO3-N吸收动力学的特点,分析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白肋烟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均较烤烟大,但根系NO3-N最大吸收速度和最大吸收量较烤烟低,同时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明显较烤烟高,且NO3-N占总氮的比例较烤烟高,烟叶氮素积累量明显较烤烟低,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白肋烟根系形态发育良好,但吸收能力并不突出,其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与根系吸收相关性较小。2)设置盆栽和大田试验,以白肋烟和烤烟类型各2个品种为材料,分别在两类型正常需氮条件下,研究烟叶发育过程中氮代谢活动和硝酸盐积累的差异和动态规律,分析调制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生物碱与TSNAs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白肋烟叶色素含量、NR活性/施氮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烤烟低,但硝酸盐含量、调制后烟叶总氮和TSNAs含量均明显较烤烟高,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烟叶TSNAs各组分及其总量与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TSNAs形成与硝酸盐含量密切相关。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烟叶硝酸盐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在团棵后进入旺长期迅速升高,旺长中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又出现下降趋势,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变缓。由此可知,旺长期是烟株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成熟期是烟叶硝酸盐含量下降的重要时期,且类型间差异在苗期已存在。调制后烟叶NO3-N含量与旺长期和成熟期烟叶GSA的相关性较强,说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素还原同化作用密切相关。白肋烟烟叶氮素还原同化作用较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而硝酸盐大量积累是其TSNAs含量偏高的重要原因。结合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可知,在旺长期,提高氮素同化能力是避免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3)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在相同施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采用转录组技术,分析类型间烟叶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两类型间烟苗在碳氮代谢活动和其产物的差异,研究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进行直接调控或添加外源碳源,研究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相同供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对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RNA-Seq进行趋势分析,获得目标差异基因后,经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上,说明类型间在光合作用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进一步筛查发现,类型间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碳固定、蔗糖和淀粉合成途径、硝酸盐响应、转运和同化等方面,尤其是白肋烟烟叶蔗糖和淀粉合成(AGPS1、SPS2、SUS2、DPE2、TPS11)、调控硝酸盐代谢途径的转录因子NLP7以及氮素转运和同化相关基因(NPF3.1、NPF7.3、NRT2.1、NRT2.5、NIA1、NIA2、GS1、GDHA)表达水平稳定下调,且不受氮素水平影响,与烟株物质积累和烟叶碳氮化合物含量表现较为一致,是影响烟叶碳水化合物形成和硝酸盐代谢的关键。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白肋烟两品种烟叶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还原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较烤烟低41.72%、33.44%和42.89%,NRA、GSA和整株氮素积累量分别较烤烟低28.48%、38.55%和43.33%,但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分别较烤烟高32.51%和103.36%。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在相同施氮条件下,烟叶NO3-N含量与烟叶NRA、GSA、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出负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均有密切关系。对白肋烟喷施氮代谢促进剂钼酸钠后,烟叶氮同化作用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在施用外源碳源丙三醇后,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氮同化利用能力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白肋烟烟叶氮同化能力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烟叶碳固定和糖类物质合成能力弱,氮代谢活动所需能量和还原力不足,可能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4)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喷施不同调节剂,研究对烟叶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14 d后,上部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升高了19.30%和5.92%;在成熟期喷施草丁膦14d后,上部叶GS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18.79%和24.54%,调制后烟叶总氮下降了5.08%;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与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相结合,白肋烟两品种烟叶GSA平均值下降了84.48%,氨气挥发速度升高了49.65%,调制后烟叶硝酸盐和TSNAs总含量分别下降了47.00%和51.76%。由此说明,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同时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是一种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有效调控方法。在0.025%-0.15%浓度范围内,喷施丙三醇后均能够明显降低苗期烟叶硝酸盐含量,且以0.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在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丙三醇后,烟叶GSA、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叶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及烟叶两糖含量均有升高,同时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明显下降。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的降低倍数与色素和GSA的升高倍数间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性水平,说明添加外源碳源丙三醇,能够提高氮同化作用,是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的有效剂。
李晶晶[9](2018)在《采收时期、调制方式及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万源地区晒烟生产中存在的烟叶采收成熟度不足,调制方式单一、烟叶失水过快,裹烟发酵过程中烟梗易霉变等问题,于2016~2017年在四川万源设置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采收时期、调制方式和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采收时期推迟,烟叶的填充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质重和单叶重逐渐增加,含梗率先上升后下降。叶片总氮和烟碱含量随采收期推迟逐渐上升,叶片还原糖、总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和钾氯比持续下降。中性致香成分总量随采收时期推迟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新植二烯的差异极显着,在打顶后25d采收达到峰值,除新植二烯外其他香气成分总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彼此间差异显着。烟叶氨基酸总量随成熟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天冬氨酸含量差异极显着。烟叶中TSNAs含量随采收期推迟先降低后升高,叶片成熟度过低或过高时TSNAs含量均显着增加;生物碱和硝酸盐含量随采收期推迟持续上升。打顶后30d采收晒制烟叶评吸总分最高,香气质和香气量充足,余味较好。2、调制方式对烟叶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同一采收期烟叶晒制后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显着高于晾制,分别是晾制的1.37和1.33倍;总氮和烟碱含量虽高于晾制,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叶片的糖碱比和钾氯比的变化趋势相反,晒制的糖碱比较高,而晾制的钾氯比较高。晾制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普遍高于晒制烟叶,且在打顶后25d采收时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叶片氨基酸总量受调制方式影响不大,但晒制烟叶的天冬氨酸含量显着高于晾制水平。受采收期影响,叶片成熟度过低或过高时,晾制烟叶TSNAs、生物碱和硝酸盐含量均显着高于晒制。调制方式对烟叶感官质量影响不大,未达到显着水平。3、烟叶发酵后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提升,还原糖、总糖和烟碱含量显着降低,烟叶香气成分含量增加,硝酸盐类和生物碱含量大量减少,转化成TSNAs,导致其含量显着增加,发酵后烟叶评吸质量普遍提升,香气浓郁,劲头适中,刺激性小,余味舒适。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随发酵温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随湿度增加持续上升;TSNAs含量受温湿度变化影响很大,随温度升高,烟叶中TSNAs含量显着上升,而湿度的增加则对其起抑制作用。感官质量受发酵湿度的影响很大,高湿发酵时烟叶的香气、浓度、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均较好。4、研究结果表明,四川万源晒烟在打顶后35 d采收上部叶、打顶后39 d采收中部叶并采用晒制的调制方法,在45℃-RH 90%条件下发酵,烟叶品质最好,化学成分最为协调,香气成分较好,安全性高,抽吸品质最佳,符合优质晒烟生产要求。
李宗平,覃光炯,陈茂胜,张俊杰,彭灏,杨丽萍[10](2016)在《不同栽培方式对白肋烟烟碱转化率及TSNA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白肋烟烟碱转化率及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影响,采取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以不同烟碱转化率类型的品系为主处理,不同种植规格、行向为副处理和再副处理,进行了垂垄向和垄向烟叶的光照强度、生物碱含量、烟碱转化率及4种TSNA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转化率的品系是影响烟碱转化率和TSNA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种植规格、行向及不同垄向烟叶的TSNA含量存在显着的差异;品系与行向及种植规格间亦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且HC(高转化)品系受行向和种植规格的影响大于LC(低转化)品系。初步推断,生物碱代谢、TNSA的形成与积累均与光照强度有关。为此认为,在白肋烟生产上首先要选用低转化率品系,确立合理的栽培规格及行向,努力改善烟株的光照条件,是降低烟叶TSNA含量的有效措施。
二、氮素形态对白肋烟特有亚硝胺的积累、烟叶品质、产质量等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素形态对白肋烟特有亚硝胺的积累、烟叶品质、产质量等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烟茄嫁接的超低烟碱烟叶的质量变化及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碱的组成 |
1.2 烟碱的合成及在烟株体内的分配 |
1.3 影响烟碱含量的因素 |
1.3.1 内部作用机制 |
1.3.2 环境因子对烟碱含量的影响 |
1.3.2.1 土壤 |
1.3.2.2 气候 |
1.3.2.3 矿质营养对烟碱合成的影响 |
1.3.3 农业措施对烟碱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1.3.3.1 种植密度 |
1.3.3.2 打顶、抹杈及留叶数 |
1.3.3.3 施肥 |
1.3.3.4 环割和切根 |
1.3.4 生长调节物质对烟碱含量的影响 |
1.4 低烟碱烟叶的生产途径及特点 |
1.4.1 常规育种 |
1.4.2 基因工程 |
1.4.3 农艺手段 |
1.4.4 化学萃取 |
1.5 嫁接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取样方法 |
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4.1 农艺性状测定方法 |
3.4.2 烟青虫取食选择行为测定方法 |
3.4.3 鲜烟叶及烤后烟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
3.4.4 鲜烟叶色素的测定方法 |
3.4.5 鲜烟叶及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3.4.6 鲜烟叶及烤后烟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
3.4.7 腐胺的测定方法 |
3.4.8 代谢组学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
3.4.8.1 样本前处理 |
3.4.8.2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3.4.8.3 数据处理 |
3.4.9 中性香气成分的测定方法 |
3.4.10 感官质量评价 |
3.4.11 TSNAs的测定方法 |
3.4.12 卷烟烟气的测定方法 |
3.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烟茄嫁接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烟茄嫁接对烟青虫取食性及烤烟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4.2.1 烟茄嫁接对烟青虫取食性的影响 |
4.2.2 烟茄嫁接对鲜烟叶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4.2.3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叶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4.3 烟茄嫁接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1 烟茄嫁接对鲜烟叶中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2 烟茄嫁接对鲜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3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4 烟茄嫁接对鲜烟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5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中部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6 烟茄嫁接对烤烟腐胺含量的影响 |
4.4 烟茄嫁接后烟叶代谢组学分析 |
4.4.1 代谢轮廓分析 |
4.4.2 多远统计得分及响应排序分析 |
4.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5 烟茄嫁接对烤烟烟叶质量的影响 |
4.5.1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中部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
4.5.2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感官质量和消费者反应的影响 |
4.6 烟茄嫁接对烟叶和烟气有害成分含量的影响 |
4.6.1 烟茄嫁接对烤后烟叶TSNAs含量的影响 |
4.6.2 烟茄嫁接对卷烟烟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烟茄嫁接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 烟茄嫁接对烟青虫取食性及烤烟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5.3 烟茄嫁接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5.4 烟茄嫁接对烤烟代谢产物的影响 |
5.5 烟茄嫁接对烤烟烟叶质量的影响 |
5.6 烟茄嫁接对烟叶和烟气有害成分含量的影响 |
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研究 |
1.1.1 上六片烟叶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上六片烟叶研究进展 |
1.2 影响烤烟生长发育的因素 |
1.2.1 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优质烤烟形态指标研究 |
1.3.1 烤烟叶长研究 |
1.3.2 烤烟单叶重研究 |
1.3.3 烤烟株高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
3.1.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研究 |
3.2 测定项目 |
3.2.1 主要农艺性状 |
3.2.2 物理特性 |
3.2.3 干物质积累 |
3.2.4 矿质元素 |
3.2.5 化学成分 |
3.2.6 中性致香成分 |
3.2.7 经济性状 |
3.2.8 感官品质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 结果分析 |
4.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
4.1.1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3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1.4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4.1.5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6 基于产值和感官品质的数学模型 |
4.1.6.1 各处理的结构矩阵及产值、感官指标结果 |
4.1.6.2 数学模型构建 |
4.1.7 单因素各水平效应分析 |
4.1.8 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 |
4.1.9 栽培措施优化 |
4.1.9.1 产值的栽培措施优化 |
4.1.9.2 感官品质的栽培措施优化 |
4.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叶长与烟叶品质关系分析 |
4.2.1 叶长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分析 |
4.2.2 叶长与化学特性的关系分析 |
4.2.3 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分析 |
4.2.3.1 上三片烟叶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关系分析 |
4.2.3.2 下三片烟叶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关系分析 |
4.2.4 叶长与矿质元素的关系研究 |
4.3 基于感官品质的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探究 |
4.3.1 烟叶感官品质与叶长的关系研究 |
4.3.1.1 烟叶感官总分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
4.3.1.2 烟叶香气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
4.3.1.3 烟叶烟气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
4.3.1.4 烟叶口感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
4.3.2 烟叶感官品质与单叶重的关系研究 |
4.3.2.1 烟叶感官总分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
4.3.2.2 烟叶香气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
4.3.2.3 烟叶烟气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
4.3.2.4 烟叶口感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
4.3.3 烟叶感官品质与株高的关系研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
5.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叶长与烟叶品质关系分析 |
5.3 基于感官品质的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探究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素对烤烟的营养作用 |
1.2.2 烤烟对氮素的吸收与累积规律 |
1.2.3 烟叶中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合成转化途径及其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烟叶含氮化合物对外源N浓度的响应 |
1.3.2 烟叶含氮化合物对氮响应差异关键时期筛选 |
1.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供试肥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田间试验设计 |
2.3.2 盆栽试验设计 |
2.4 烟叶样品采集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2.5.1 烟样化学指标及测定方法 |
2.5.2 烤烟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2.5.3 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烟叶氮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2 烟叶硝态氮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3 烟叶铵态氮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4 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5 烟叶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6 烟叶烟碱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3.7 外源氮浓度对烤烟不同生育期主要氮代谢产物分配的影响 |
3.8 外源氮浓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其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烟叶硝酸盐同化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4.2 烟叶铵同化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4.3 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4.4 烟叶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4.5 烟叶烟碱含量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 |
4.6 外源氮浓度对烤烟各生育时期主要氮代谢产物分配的影响 |
4.7 结论 |
4.7.1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4.7.2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产物分配比例的影响 |
4.7.3 施氮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4.8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不同栽培和调制措施对洛宁雪茄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不同栽培措施对雪茄烟影响研究现状 |
1.2 烟草氮素营养研究现状 |
1.2.1 氮素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氮素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种植密度对烟草的影响 |
1.3.1 种植密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 留叶数对烟草的影响 |
1.4.1 留叶数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留叶数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6 雪茄烟叶的发酵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地点 |
3.3 试验设计 |
3.3.1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3.3.3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3.3.4 不同调制方式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
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4.1 农艺性状 |
3.4.2 烟叶物理特性 |
3.4.3 烟叶化学成分含量 |
3.4.4 烟叶经济产量调查 |
3.4.5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3.5 数据处理 |
4 材料与方法 |
4.1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4.1.1 不同氮素水平对雪茄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1.3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4.1.4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4.1.5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产量的影响 |
4.1.6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4.2.1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2.3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4.2.4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5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叶产量的影响 |
4.2.6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4.3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4.3.1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2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3.3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4.3.4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5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产量的影响 |
4.3.6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4.4 不同调制方式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
4.4.1 不同调制方式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 |
4.4.2 晾制的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
4.4.3 不同调制方式洛宁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感官评吸质量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品质影响 |
5.1.1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5.1.2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5.1.3 不同氮素水平对洛宁雪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5.2 种植密度处理对洛宁雪茄烟大田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
5.2.1 种植密度对洛宁雪茄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种植密度处理对洛宁雪茄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5.2.3 种植密度对洛宁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5.3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
5.3.1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2 留叶数对雪茄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5.3.3 留叶数对洛宁雪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5.4 不同调制方式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 |
5.4.1 不同调制方式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
5.4.2 晾制的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
5.4.3 不同调制方式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感官评吸质量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肋烟硝酸盐代谢及积累机理 |
1.2 硝酸盐的还原和同化 |
1.2.1 硝酸还原酶的作用 |
1.2.2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 |
1.3 硝酸盐的贮存和再利用 |
2 影响硝酸盐积累的因素 |
2.1 遗传因素 |
2.1.1 氮代谢关键基因 |
2.1.2 碳代谢关键基因 |
2.2 发育因素 |
2.3 生理因素 |
2.4 生态因素 |
2.5 栽培因素 |
3 降低硝酸盐积累技术 |
3.1 运用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进行品种改良 |
3.2 运用化学手段调控生理代谢 |
3.3 合理肥料运筹进行营养调控 |
3.4 其它农艺措施 |
4 展望 |
(6)万源优质晒烟关键栽培措施与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晒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万源生态条件及晒烟发展现状 |
1.3 施氮量对晒烟的影响 |
1.4 单株留叶数对晒烟的影响 |
1.5 种植密度对晒烟的影响 |
1.6 调制方式对晒烟的影响 |
1.7 其它因素对晒烟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1 晒烟品种万毛9号栽培措施优化研究试验 |
3.1.2 晒烟品种万毛3号双因素互作研究试验 |
3.1.3 晒烟品种万毛9号适宜调制方式研究试验 |
3.2 指标测定和分析方法 |
3.2.1 农艺性状测定 |
3.2.2 经济性状测定 |
3.2.3 化学成分测定 |
3.2.4 香气成分测定 |
3.2.5 生物碱成分测定 |
3.2.6 TSNAs成分测定 |
3.2.7 感官质量评价 |
3.2.8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晒烟万毛9号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
4.1.1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农艺性状的变化 |
4.1.2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经济性状的变化 |
4.1.3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化学成分的变化 |
4.1.4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香气成分的变化 |
4.1.5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TSNAs含量的变化 |
4.1.6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感官质量的变化 |
4.1.7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化学成分模糊评价 |
4.1.8 不同处理下万毛9号香气成分、感官质量评分及其数学模型 |
4.1.8.1 基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数学模型 |
4.1.8.2 基于感官质量评分的数学模型 |
4.1.9 单因素各水平效应分析 |
4.1.9.1 单因素各水平对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效应分析 |
4.1.9.2 单因素各水平对感官质量评分的效应分析 |
4.1.10 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 |
4.1.10.1 双因素对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互作的效应分析 |
4.1.10.2 双因素对感官质量互作的效应分析 |
4.1.11 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与感官质量最高值寻优 |
4.1.11.1 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值寻优 |
4.1.11.2 感官质量最高值寻优 |
4.2 晒烟万毛3号双因素互作研究 |
4.2.1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经济性状的影响 |
4.2.3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化学成分的影响 |
4.2.4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香气成分的影响 |
4.2.5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TSNAs含量的影响 |
4.2.6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生物碱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4.2.7 万毛3号烟叶各处理TSNAs含量与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2.8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万毛3号各处理感官质量的影响 |
4.3 晒烟万毛9号适宜调制方式研究 |
4.3.1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2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
4.3.3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TSNAs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生物碱含量及烟碱转化率的影响 |
4.3.5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晒烟万毛9号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
5.2 晒烟万毛3号双因素互作研究 |
5.3 晒烟万毛9号适宜调制方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7)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烟叶成熟的概念及与品质的关系 |
1.2 影响烟叶成熟落黄的因素 |
1.2.1 气候因素 |
1.2.2 栽培因素 |
1.2.3 土壤因素 |
1.3 调控措施对烟叶成熟落黄的影响 |
1.3.1 栽培措施 |
1.3.2 物理方法 |
1.3.3 化控措施 |
1.3.4 烘烤技术 |
1.4 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3.2 试验设计 |
3.3 样品采集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
3.4.2 烟株根系活力的测定 |
3.4.3 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
3.4.4 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
3.4.5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4.6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
3.4.7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
3.4.8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 |
3.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对烤烟田间生长情况的影响 |
4.1.2 对烤烟叶片性状的影响 |
4.1.3 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的影响 |
4.2.1 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对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4.3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1 对烤烟叶片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3.2 对烤烟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4.1 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4.2 对烤烟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5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生理指标调控效果的综合评价 |
4.6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4.7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8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9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
4.9.1 对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
4.9.2 对中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 |
5.3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
5.4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5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6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的的影响 |
5.6.1 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
5.6.2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5.6.3 对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8)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白肋烟的研究概况 |
1.1 白肋烟的重要性 |
1.2 白肋烟生物学特征 |
1.2.1 白肋烟遗传背景 |
1.2.2 叶色突变及其影响 |
1.3 白肋烟烟叶存在的问题 |
2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形成及其危害 |
2.1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危害 |
2.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 |
3 硝酸盐及其代谢 |
3.1 硝酸盐的重要性 |
3.2 硝酸盐的危害 |
3.3 硝酸盐代谢和影响因素 |
3.3.1 硝酸盐的吸收和转运 |
3.3.2 硝酸盐的还原和同化作用 |
3.3.3 硝酸盐的分布和再利用 |
3.4 硝酸盐的积累原因分析 |
4 降低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技术 |
4.1 改良品种 |
4.2 栽培措施 |
4.2.1 合理施肥 |
4.2.2 化学调控 |
4.2.3 环境因子 |
4.3 调制技术 |
4.3.1 温度和湿度条件 |
4.3.2 微生物 |
4.4 贮藏技术 |
5 结语 |
引言 |
1 研究目的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和NO3-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根系动力学曲线测定 |
2.2 根系形态测定 |
2.3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
2.4 烟叶总氮和NO3-N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差异 |
3.2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差异 |
3.3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动态曲线差异 |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 |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及积累量差异 |
4 讨论 |
第三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SNAs形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2.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大田试验) |
1.2.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盆栽试验) |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烟叶生物量积累测定 |
2.2 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2.4 烟叶色素、硝酸盐和总氮含量测定 |
2.5 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和TSNAs含量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动态变化 |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动态变化 |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动态变化 |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同化酶活性及其产物变化规律 |
3.4.1 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
3.4.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 |
3.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5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总氮含量差异 |
3.6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差异 |
3.7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差异 |
3.8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差异 |
3.9 相关性分析 |
3.9.1 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代谢因子的相关性 |
3.9.2 烟叶TSNAs含量与其前体物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 |
4.2 烟叶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规律和影响因素 |
4.3 烟叶硝酸盐对TSNA形成和积累的影响 |
第四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和硝酸盐积累原因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
1.2 试验设计 |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转录组RNA-Seq测定和分析 |
2.2 烟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 烟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测定 |
2.4 烟叶NO_3~-N、NH_4~-N、总氮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肋烟烟叶生物量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转录组(RNA-Seq)差异分析 |
3.2.1 转录组数据统计 |
3.2.2 趋势分析 |
3.2.3 类型间差异基因GO和 KEGG功能富集分析 |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碳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
3.5.1 烟叶色素含量 |
3.5.2 烟叶最大光量子产量 |
3.5.3 光合作用 |
3.5.4 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
3.6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氮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
3.7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
3.7.1 烟叶NRA和 GSA |
3.7.2 烟叶NH_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7.3 烟叶总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 |
3.7.4 烟叶NO_3~-N含量和NO_3~-N/TN |
3.8 烟叶碳氮化合物与碳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白肋烟烟叶色素和光合作用特点 |
4.2 白肋烟烟叶碳固定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特点 |
4.3 白肋烟烟叶氮同化作用特点 |
4.4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 |
4.5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氮代谢促/抑制物质和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一节 氮代谢促/抑制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2.1 不同调节剂在旺长期或成熟期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及其产物的调控作用 |
1.2.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
2.2 烟叶NR和GS活性测定 |
2.3 烟叶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旺长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
3.2 成熟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
3.2.1 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物的调控作用 |
3.2.2 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含氮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
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
3.3.1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株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
3.3.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NRA和 GSA的调控作用 |
3.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氨气挥发速度的调控作用 |
3.3.4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的调控作用 |
3.3.5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总氮和NO3-N/总氮含量的调控作用 |
3.3.6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的调控作用 |
3.3.7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
3.3.8 烟叶TNSAs各组分与其前体物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钼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
4.2 草丁膦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
第二节 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
1.2 试验设计 |
1.2.1 不同丙三醇浓度筛选试验 |
1.2.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生物量积累测定 |
2.2 烟叶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
2.3 烟叶硝酸盐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肋烟苗期施用丙三醇的适宜浓度筛选 |
3.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
3.3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
3.4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调控作用 |
3.5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NO3-N含量的调控作用 |
3.6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
3.7 烟叶硝酸盐含量变化与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丙三醇浓度筛选 |
4.2 丙三醇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1 结论 |
1.1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根系NO3-吸收相关性小 |
1.2 旺长期是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时期,硝酸盐是烟叶TSNAs积累的主要原因 |
1.3 氮同化和碳固定作用是引起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 |
1.3.1 硝酸盐转运和同化及碳固定基因表达水平低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分子原因 |
1.3.2 氮同化作用弱和碳水化合物形成少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生理生化原因 |
1.4 钼酸钠和草丁膦对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
1.5 外源碳源对提高烟叶氮同化作用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调控作用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博士期间主要奖励和研究成果 |
(9)采收时期、调制方式及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采收时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1 采收时期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1.1.2 采收时期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1.3 采收时期对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1.4 采收时期对烟叶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1.1.5 采收时期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
1.2 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2.1 调制方式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1.2.2 调制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2.3 调制方式对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2.4 调制方式对烟叶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1.2.5 调制方式对烟叶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1.2.6 调制方式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
1.3 发酵条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3.1 发酵条件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1.3.2 发酵条件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3.3 发酵条件对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3.4 发酵条件对烟叶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1.3.5 发酵条件对烟叶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1.3.6 发酵条件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
1.4 万源晒烟发展现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1.1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3.1.1.1 试验设计 |
3.1.1.2 取样和测定项目 |
3.1.2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3.1.2.1 试验设计 |
3.1.2.2 取样和测定项目 |
3.2 测定方法 |
3.2.1 物理性状测定方法 |
3.2.2 常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3.2.3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
3.2.4 中性香气成分测定方法 |
3.2.5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其前体物测定方法 |
3.2.6 感官质量评价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4.1.1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2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4.1.3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4.1.4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4.1.5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4.1.6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4.2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4.2.1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后万源晒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4.2.1.1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过程中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1.2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过程中烟叶烟碱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1.3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过程中烟叶钾含量和氯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1.4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过程中烟叶总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1.5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2 不同温湿度条件发酵对万源晒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4.2.3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后万源晒烟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4.2.4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发酵后万源晒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5.1.1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物理性状的影响 |
5.1.2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5.1.3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5.1.4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1.5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5.1.6 采收时期及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5.2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 |
5.2.1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5.2.2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2.3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TSNAs及其前体物的影响 |
5.2.4 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不同栽培方式对白肋烟烟碱转化率及TSNA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设计 |
1.2.2 栽培方法 |
1.2.3 取样方法 |
1.2.4 光照强度观测 |
1.2.5 生物碱及TSNA含量检测方法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各处理的光照强度比较 |
2.1 不同处理生物碱及烟碱转化率分析 |
2.2 不同处理对TSNA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氮素形态对白肋烟特有亚硝胺的积累、烟叶品质、产质量等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烟茄嫁接的超低烟碱烟叶的质量变化及代谢组学分析[D]. 任梦娟.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2]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D]. 刘扣珠.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3]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对外源氮浓度的响应[D]. 杨楷. 贵州大学, 2020(03)
- [4]不同栽培和调制措施对洛宁雪茄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D]. 李林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J]. 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2019(02)
- [6]万源优质晒烟关键栽培措施与调制技术研究[D]. 郑昕.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牛桂言.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8]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D]. 李亚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1)
- [9]采收时期、调制方式及发酵条件对万源晒烟品质的影响[D]. 李晶晶.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10]不同栽培方式对白肋烟烟碱转化率及TSNA含量的影响[A]. 李宗平,覃光炯,陈茂胜,张俊杰,彭灏,杨丽萍. 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烟草农业主题,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