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货币供给中存在的障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坚福[1](2021)在《金融冲击传导、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波动加剧,各种经济冲击频发和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抵御金融冲击等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并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同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展开了各项调控政策协同发力的体系化、协同化、差异化的全面调控。在“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调控引导下,经济运行实现了稳定发展和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金融稳定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重要。金融脆弱性及金融投机攻击日益成为诱发经济周期波动的导火索。因此实施宏观审慎政策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中央银行所采用,逆周期调控和政府干预已经成为普遍状态。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通过系统考察金融冲击传导、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之间的动态关联,深入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特征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和基础,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冲击相关研究的发展史,探讨了金融摩擦、融资约束与投资决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和金融冲击的顺周期性,同时系统地梳理了金融冲击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金融冲击对实际产出的影响、金融冲击对货币政策规则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金融冲击与金融摩擦、经济波动的互动机制以及金融冲击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联机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包含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混频数据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金融冲击对实际产出的时变影响,金融冲击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金融冲击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主要表现在:第一,发现金融冲击确实能够对实际产出产生显着的影响,有放大经济波动的作用且其效应与特定的经济周期阶段有关。同时,金融冲击在短期内会给通货膨胀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在长期内却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出现通货紧缩的状况,这点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相符。新常态作为代表性的时间节点,表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经济特点。第二,通过构建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金融冲击下“麦科勒姆规则”和“泰勒规则”,发现贝叶斯混频算法(BMF)下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对于高频数据的处理效果更好,它能够减小高频数据密度函数的方差,使之倾向于产生更加准确的协方差矩阵。同时,金融冲击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而对产出则表现为短期内影响强烈,经济会出现波动进而导致稳定性下降,但在长期内金融冲击反应微弱,对产出增长无明显拉动作用。第三,带有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的DSGE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通过对不同金融摩擦系数下金融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发现金融摩擦系数较小时,内生变量相对于稳态值的偏离程度都会被放大。此外,金融冲击表现出很强的滞后性,即内生变量在受到冲击之后快速上升但是缓慢下降,这说明在存在金融摩擦的情况下,金融冲击对于实体经济并非仅仅只产生短期的影响,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长期影响。第四,通过构建带有房地产市场金融冲击的DSGE模型,我们考察了宏观经济、金融系统和社会福利面临金融冲击的变化和动态效应。发现存在房地产市场金融冲击时,政府面临稳定房地产价格和维持产出增长的“二元悖论”,即如果政府考虑稳定房地产价格,则要牺牲产出;如果要维持产出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上述研究确认了我国经济运行中金融冲击的存在性、传染性和风险性,金融冲击诱发了金融周期,金融周期又与经济周期产生关联,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为解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联,检验和识别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推断和实证证据的支撑,也为制定有效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任行伟[2](2020)在《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文中指出1997年Binswanger首次提出了“金融窖藏”的概念,它是指当虚拟经济体系提供的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体系的投资回报率时,大量资本就会从实体经济体系流入虚拟经济体系,并暂时不会从虚拟经济体系中撤出重新投入到实体经济体系的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普遍认为金融窖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较重、研发水平不高、高端人才缺乏、工艺设备落后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阻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给予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逐步提高、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实务界和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发现金融窖藏对中小企业融资有明显的影响。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索金融窖藏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机制和原理。文章立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下滑、虚拟经济发展过快等),基于金融窖藏视角,分析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当前我国金融窖藏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对金融窖藏的规模进行测度。其次,从理论层面上对金融窖藏冲击下货币供给向实体经济各部门传导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通过构建各微观主体的行为方程,观察货币供给变化向各微观主体的传导路径,结合相关数据,评价在金融窖藏冲击下货币供给向各微观主体传导的有效性。再次,对金融窖藏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与企业融资、企业融资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析金融窖藏影响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可能路径。最后,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经济计量方法对金融窖藏、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明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指出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文章是在金融窖藏理论、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以及企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研究,文章从金融窖藏相关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文献综述四个方面去探究本文研究的突破口。最后发现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多是理论阐述,个别关于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虽采用了经济计量等实证研究方法,但研究的深入性和可参考性还有待商榷。本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金融窖藏的视角对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第三章:金融窖藏在中国的表现、影响及测度。金融窖藏理论产生时间不长,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析金融窖藏在我国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指出金融窖藏可能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对中国金融窖藏的规模进行简单的测度。最后再对中国金融窖藏与中国货币之谜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四章:金融窖藏冲击下货币供给传导的有效性检验。首先,对金融窖藏冲击下货币供给向实体经济各部门传导的路径进行分析;其次,构建含金融窖藏冲击因素的各社会主体的行为方程,找出货币供给变化对各微观主体的影响;最后,通过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图分析货币供给变化和金融窖藏冲击对实体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包括对产出、消费、投资、物价、工资和资本存量的影响。第五章:金融窖藏影响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路径分析。主要对货币供给与金融窖藏、金融窖藏与企业融资、企业融资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以及对货币供给如何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路径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作铺垫。第六章: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前文的理论分析,对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论文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方面:1.金融窖藏提高了虚拟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水平。金融窖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窖藏可以丰富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可以吸纳市场上的超额货币,减缓货币供过于求引发的通货膨胀,更是推动虚拟经济体系不断繁荣的重要助力。但金融窖藏额过大,提高了整个虚拟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地挑战,比如扭曲资产价格、加剧金融风险、影响经济政策的传导效果等。2.金融窖藏冲击对产出和投资的影响为负且持续期较长。文章基于金融窖藏视角,首先对各微观主体的行为模式构建了动态随机方程,观察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各微观主体可能的行动轨迹。动态随机方程组反映出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名义值的变化,也可能是实际值的变化。最后通过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图发现,金融窖藏冲击对产出和投资的影响为负且持续期较长,对实体资本的冲击也为负且持续期较长。3.中小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间接融资。文章通过对货币供给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原因是其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缺乏使中小企业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便捷通道,导致其过于依赖间接融资。4.金融窖藏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空间。虽然金融窖藏领域的大量资本其中一个运作方向是投资于股票或债券,但中小企业通过股票或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比例很低,也即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于金融窖藏领域的资金很少,大量资本流入金融窖藏领域之后,重新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很小。金融窖藏领域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供给,企业融资也是依赖于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二者之间更多的是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关系。因此,金融窖藏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实体经济可获取的融资额在减少。5.金融窖藏阻碍货币供给流入中小企业。广义货币供给增加因为金融窖藏的原因,不仅没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反倒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不畅,会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可能会诱发宏观经济风险、金融系统性风险。该研究旨在揭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客观原因,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执政者和中小企业家们提供参考,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拓宽思路。
冯文芳[3](2020)在《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提出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但次贷危机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和高杠杆作用机理更加复杂;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等不但空转套利推高金融杠杆,而且让问题复杂化;内嵌于银行体系的表外业务严重期限错配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结构中存在的各种扭曲现象,使得金融杠杆过度膨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有传统理论都无法较好解释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金融杠杆仍在不断攀升,金融杠杆增长与经济发展错配现象严重,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引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和累积。金融危机后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阅读和归纳国内外关于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文献,厘清选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焦点和研究盲点等,为后期研究顺利展开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基础。其次,准确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三种主流观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涵义进行明确界定并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从理论角度和影响因素角度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运用ADF、SADF、GSADF和RADF等资产价格泡沫识别方法,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存在周期、出现频率和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内显着存在周期性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运用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提取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三,以金融杠杆经济本质研究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定义和度量了金融杠杆,揭示微观金融杠杆与宏观金融杠杆背离的原因和实质;采用债务收入比法和即时拆分法(TD)测算了我国的金融杠杆;重点揭示和研究了金融加杠杆的根源、实质、动力、渠道、特点和成因等;不但构建了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把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Bootstrap统计检验结合,从实证上验证了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互动态影响机制的程度、频率与方向以及与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高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仅是表象,隐藏其背后的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从表象分析上升到实质研究,进一步揭示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影响效应。具体内容包括:(1)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和门限效应,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从两个阶段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着影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双重杠杆率门限效应;(2)运用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法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周期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关系较复杂,并且两者在周期联动上更多的存在背离现象;(3)基于R&D模型,加入金融杠杆因素,研究了不存在和引入资产价格泡沫时经济增长的均衡结果,并推断出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共容的条件。(4)运用MCMC算法和SV-TVP-SVAR模型从时期与时点两个角度对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时变特征。最后,高杠杆下去杠杆是必然选择,准确定义去杠杆的涵义并对目前去杠杆存在的误区做了澄清;分别探索了实体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路径;运用合成控制法(SCM)检验了限贷政策能否抑制房地产泡沫?实证结果表明:在4个研究样本中,限贷政策对3个样本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无法起到降低的作用;囿于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方法与模型的缺陷,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技术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逼近与诠释样本历史数据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有效实现监控功能。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拓展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范围,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决策信息集,构建货币和信贷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2)减少或消除刚性兑付和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行为市场化,政府职能回归公共管理本质;(3)坚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对金融体系资产实施穿透管理,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管理;(4)精准掌控“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力度、时间、主体,有条不紊降低杠杆率。
张龙[4](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49至2020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世界经济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传导渠道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一直都是我国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不同经济状态需要货币政策的不同调控取向和工具配合,有的经济状态重在货币政策的“松紧”切换,有的经济状态倾向货币政策的“量价”选择。不可否认,我国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质,但至少都涵盖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两大目标。从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看,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选择和松紧取向较为成功,基本实现了宏观经济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系统的时变特征愈加明显,内外部冲击更显复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各界已达成一些共识,多数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具有宏观经济效应,但不同阶段和目标下,量价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Friedman的数量规则到McCallum的数量规则再到Taylor的价格规则,政策规则形式和内涵得到逐步完善,但各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动态视角下研究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调控工具选择,有助于探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议的根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框架。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系统“时变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滞后效应”、行为主体“异质预期”、时点脉冲“随机波动”等关键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延伸→解决问题→进一步思考与展望”的设定思路,通过VAR、MS-AR、MF-VAR、TVP-VAR、SV-TVP-FAVAR和DSGE等时变和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包含与未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包含与未包含预期冲击等)。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论文第2章。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学术进展、主要思路和创新之处等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第1章首先介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后按照“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递进式思路,梳理评述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在突出本文分析视角和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文的分析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等内容,并基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基准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预期管理如何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宏观调控有效性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的逆向调控)这三方面给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总结来看,论文第1章和第2章旨在为本文后续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作基础铺垫。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和论文第5章。实证部分主要回答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经济变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其中,第3章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准备工作,通过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同频检验与混频检验。第4章为基准分析,在不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TVP-VAR模型对量价工具的经济效应进行时变分析,直观观测不同阶段下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有效性差异。第5章为对比分析,首先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SV-TVP-FA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三维脉冲分析、总量脉冲分析、分阶段脉冲分析和分区制脉冲分析,从而逐步论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同阶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弱化强度等问题。计量检验:论文第6章和论文第7章。计量检验部分为本文重要章节,主要论证预期管理是否可以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之间是呈现同频共振“叠加效应”抑或震荡错位“抵消效应”?等问题。具体来说,本部分运用DSGE模型对未包含预期、包含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预期+技术进步预期下我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调控有效性进行计量检验,主要评价指标有冲击极值、调控幅度、响应周期、短期效应、阶段效应和长期效应,从而检验预期管理是否具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弱化效应的逆周期调控功效,并对宏观政策与技术进步不同预期冲击间可能存在的“抵消效应”或“叠加效应”进行创新型论证。结论、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前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在总结全文实证分析结论和政策启示的基础上,指出论文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学术研究展望。研究不足和学术展望主要涉及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权衡两难、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发展质量考虑不足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为主体异质预期等经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VAR及拓展模型、DSGE及拓展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于构建新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崔秀丽[5](2020)在《中国利率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5年10月人民银行取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利率管制成为历史,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入新的阶段。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货币需求的波动程度明显加大,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日益受到质疑,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转型的压力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不仅对推动我国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还有助于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增强对总需求、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推动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央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和居民三个层级的利率传导机制,厘清利率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层层传导的具体路径以及每一层级利率传导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主要发达经济体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经验模式及其政策启示,提炼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规律。同时透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在此基础上,围绕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难点,对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以及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发现目前尚没有学者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三个层级对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也鲜有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视角看待全球央行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演变逻辑。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三个层级研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其次,对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分别对马克思利息率理论以及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关于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马克思通过对利息、利率及其本质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下利率的特殊运动规律,阐释了利率的宏观调控功能。马克思详细阐释了利率的升降与经济繁荣与低迷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供给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新古典主义中关于“理性预期假设”和“制定长期不变的货币政策规则”这两方面的观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主张提高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意味着可通过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以及提高其调控利率的深度,促进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凯恩斯将有效需求、投资、利率、货币等因素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利率传导机制的线索和链条。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宾,则通过托宾Q理论将金融因素引入到利率传导机制中,这为商业银行是利率传导机制重要的微观基础提供了佐证。新凯恩斯学派的信贷配给理论给出了解释:商业银行考虑自身风险等因素,会在原有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上风险溢价,这会导致贷款利率水平偏高,或者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比较低,而直接不发放贷款,使得中央银行释放出来的流动性都集中在商业银行,无法向企业传导。奥地利学派强调利率对经济的稳定作用,这表明利率能够对经济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我们制定“逆周期”的利率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货币主义认为只有货币供应量才具备作为合适的货币政策控制变量,这也为实施数量型货币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分析我国的利率传导过程与作用机理。我国利率通过银行体系或债券市场传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率通过我国央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三个层级传导的过程。在我国利率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与居民均发挥着各自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其中,中央银行是利率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主体,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企业、居民是利率传导机制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体现者。我国央行以利率为目标影响商业银行的机理主要包括四个:其一,我国央行通过使用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基准利率工具从源头上形成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对其的依附关系。其二,我国央行利用其作为“银行的银行”具有的再贷款功能,调控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决定利率由央行向商业银行的传导效果。其三,我国央行通过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从而稳定商业银行的预期,进而实现利率的有效传导。其四,我国央行通过调节自身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货币供求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传导主要经由银行间市场。其一,我国建立了市场化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其二,构建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体系——SHIBOR。其三,形成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国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与商业银行上下游利率的敏感度不断增强,同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能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性松紧。其四,依靠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市场优势,通过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主动影响SHIBOR增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由我国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的传导分别经过间接融资通道和直接融资通道。在间接融资通道下,我国央行通过LPR建立起清晰的由政策利率依次向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实际贷款利率传导的机制。在直接融资通道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利率债、信用债等债券市场与企业进行衔接,且债券市场利率能够与贷款利率能够形成利率传导机制。债券市场利率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贷款利率,一种是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定价时,将相应期限的长期国债利率加上风险溢价而形成长期贷款利率,另一种是债券市场利率通过调节贷款市场的流动性来影响贷款利率。此外,利率在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传导还存在分层与分化现象,即利率由商业银行向优势企业的传导不同于利率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传导。第四,主要分析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经验模式借鉴与难点。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先后运用利率走廊模式、收益率曲线调控、质化宽松政策、负利率政策等模式疏导利率传导机制。任何一种疏导模式,均需能够有效影响长期利率,最终对通货膨胀、总需求及实体经济的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逻辑。从疏导的机理来看,利率走廊模式主要通过调控短期利率,对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预期管理,促进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传导。收益率曲线调控模式主要通过建立短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增强中央银行中长期利率的引导和调控。质化宽松政策主要通过直接调控长期利率,以有效降低长期利率,解决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传导受阻的问题。负利率政策主要通过驱使商业银行增加市场流动性,促使商业银行向不同利率期限的市场释放流动性,引致市场利率下降,从而实现提升通胀和降低汇率的目的。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在利率传导机制构建与疏导过程中具有“导演”般的地位,利率传导机制的疏导、恢复和增强均需要中央银行的主动干预。中央银行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模式体现出清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央行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经验可以获得重要的政策启示,并提出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疏导难点。第五,研究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对策研究。结合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实际特征和国际经验模式所揭示的基本逻辑,针对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疏导难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阻滞的对策以及增强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各个对策措施进行了深入详细地分析和论述。对策一:建立成熟完善的货币市场。对策二:完善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对策三:完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传导机制。对策四:继续深化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策五:增强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最后,对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1)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居民基本构成了我国利率传导经过的核心参与主体,且利率传导机制在三个层级上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效果具有差异性。在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传导的环节最容易出现利率传导机制阻滞的情况。(2)商业银行不是央行利率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商业银行的主动应对行为客观上能够降低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央行在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时,要提前考虑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来抵消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3)央行不应仅仅调控短期利率,而应该将调控短期利率及调控中长期利率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央行通过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直接调控中长期利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能有效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4)流动性溢价显着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长期债券利率,风险溢价则显着影响长期贷款利率。我国央行可将利率通道与信贷通道结合起来,增加贷款资金的可得性,释放长期的预期信号。(5)成熟完善的利率市场化环境是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根本保障。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重点是培育市场化利率定价与调控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深水区”阶段的利率市场改革。(6)利率传导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率传导机制需要与我国金融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金融形势相适应,需要随着经济金融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微调和创新优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本文对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构造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即:传导主体——传导层级——传导市场——传导效果。利率传导的效果主要由利率传导的主体、传导的层级以及传导的市场等所决定。在此理论分析框架下,本文依次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三个层级分析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不仅详细分析了我国利率在每一个层级上传导的作用机理,还从三个层级整体上考察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发现我国利率在三个层级上的传导效果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在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传导的环节最易出现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无效的情况,应将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的利率传导作为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关键环节。(2)本文结合马克思的利息率理论和凯恩斯学派利率理论等,透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在不同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经验模式。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率走廊模式、国债收益率曲线调控模式、质化宽松政策和负利率政策疏导利率传导的作用机理,从中挖掘利率传导机制的演变脉络和疏导逻辑,为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提供样本参考。本文研究提出,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逻辑在于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政策需能够对长期利率产生有效影响,以长期利率为纽带最终实现对通货膨胀率、总需求及实体经济的调控目标。(3)本文对我国利率在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向企业与居民三个层级上的传导效果进行了数量分析,使理论推演得到了数据的检验。分别对每一个层级中不同期限的利率以及各层级代表利率之间的传导效果进行了数据检验和趋势分析。其中,在第一个层级检验了政策利率向短期基准利率与短期市场利率传导的效果,在第二个层级检验了短期市场利率之间和短期基准利率向中长期基准利率之间传导的效果,在第三个层级检验了短期市场利率向中长期贷款利率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传导以及中长期基准利率向中长期贷款利率传导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检验了不同期限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的传导效果。
王冰冰[6](2020)在《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提出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发挥逆周期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分析并解决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本文从新时代的特征出发,遵循“理论基础——文献述评——现实基础——理论模拟——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的总体研究思路,采用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相结合、理论模拟与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学术分析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框架,综合使用理论和文献归纳方法、NK-DSGE模型、SV-TVP-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系统性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并延伸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以及其他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理论和文献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仍有诸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如“利率双轨制”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量价转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有研究对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探讨较少,在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模型方面也有所欠缺,对经济学以外其他领域的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关注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并非一开始就是以价格型为主,发达利率体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选择与我国的差异性背后更多体现了体制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均属于典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是利率指标,其传导机制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最终目标是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中介目标方面关于数量型和价格型的争论一直存在且仍未结束,政策工具包含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仍然以商业银行广义信贷为主导。第三,本文对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效果进行了理论模拟,基于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传导环节阻塞和摩擦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可以对最终目标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对比分析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工资水平的最大传导效应均明显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最大传导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价格型指标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重要变量均可以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随着汇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除通货膨胀率外,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其他所有指标的调控效果总体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表明价格型中介目标更优。第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融资结构,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可以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同时提升数量型中介目标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结构变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创新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我国数量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必要性凸显。第六,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实际上的利率管制和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计划轨利率和市场轨利率同时发挥作用。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场轨利率和计划轨利率均起到了逆周期调控效果,在低波动区制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更强,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明显大于计划轨利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基准利率或利率走廊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偏好和监管制度导向导致存款利率刚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体系和管理能力滞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信贷方面的数量管制和窗口指导。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二,在货币市场改革方面,要逐步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着力培育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或者利率走廊。第三,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金融体系制度和监管机制。第四,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应提升内部资金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突破单一的金融改革思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第六,在信贷政策和汇率改革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贺潆晗[7](2020)在《中国经济货币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国际上常用M2/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最早由麦金农提出。根据传统经济货币化的定义,货币化水平一般不能超过1。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化水平提高到了2.02。目前,对货币化水平异常高的解释很多,但大多是从总量的角度来分析,如货币问题、货币化进程、高储蓄率等,而对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关注甚少。日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已从高速增长进入了高质量增长,经济结构开始进行调整,而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讨论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经济货币化水平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分别分析我国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全国层面运用1952-2018年的数据研究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区域层面运用我国省级数据从1994-2018年共计2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GMM模型与动态门限模型实证研究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以此为研究基点,通过逻辑分析法将前面学者对经济货币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概括,并进行论述,其中包括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经济货币化的形成机理以及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等;其次,将我国的经济货币化水平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对宏观经济增长变量从总体和区域层面进行趋势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初步关系;然后,基于现实关联从全国和区域层面进行实证验证;本文的最后是总结研究结果,并针对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有:(1)理论研究表明:经济货币化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升,经济增长的速率会减缓,甚至是负效应。合理的货币化水平是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货币化的使用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经济货币化会产生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现实中的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非线性,会随着货币水平的提高使经济增长的速率减缓,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货币化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2)实证研究表明: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效应。本文分为两个层面分别验证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运用时间序列方法从全国层面探究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检验了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再运用动态门限模型检验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本文所得到的实证结论如下:第一,从全国层面的角度,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VAR模型中体现出不论是狭义的经济货币化还是广义货币化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强,但经济货币化(M2P)的解释力度更强。第二,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动态面板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1551,经济货币化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会提高0.1551个百分点。东部经济货币化相较中部和西部对经济增长效应最强,符合现实情况。第三,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门槛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货币化的低水平区间内,即比值低于第一门槛值1.9725时,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正,且影响系数0.2144,在经济货币化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货币化水平扩大时,作用范围也逐渐拓宽,国家运用货币形式与货币政策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实行干预或者宏观调节,进而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货币化跨过第一门槛值1.9725时,此时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影响系数为0.1215,并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着,即比值大于1.9725时,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减弱。全文从上述的研究结论中提炼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1)建立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2)保持货币适度供给;(3)加快储蓄-投资转化力度;(4)鼓励金融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
王鹏[8](2020)在《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让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引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提问,即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危机的来临?回顾这次危机,我们发现信贷扩张对这次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这次危机使得主流宏观经济学重新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即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一直将金融因素排除在外,而且由于金融因素的复杂性,很难将金融因素融合进主流的周期理论模型,从而阻碍了对于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更为深入的研究。随着普遍反思后,主流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纳入了信贷、货币等金融因素,围绕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改进和实践上的总结。总的来说,当前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依然是在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其微观理论模型的基础假设与现实并不相符,由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所以当前学界依然缺乏具有解释力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发生的机制以及信贷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在对早期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奥地利学派的研究范式和微观理论基础,在人的行动学框架下分析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行为目标和经济功能,并将经济系统视为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经济系统正是在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断互动协调中演化发展的。由此,论文尝试构建一个由繁荣到萧条的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并在微观理论与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连接,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应对由信贷扩张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就经济周期的研究提出问题,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周期的研究。其次,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作出说明,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文章逻辑框架。最后总结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演进发展做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将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九世纪早期、二十世纪初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点。第三章首先对经济周期作出明确的定义,阐述经济周期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并对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进行介绍。然后,总结并梳理了至今对经济周期类型研究的成果。接着提出了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方式以及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选取。最后,对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第四章首先确定论文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即个人视角和主观视角,并将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在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然后,论文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解释,包含知识、时间、竞争和自发秩序四个方面。接着,论文引入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并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思想应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强调了经济系统中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以及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协调性,分析行为主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从而在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推导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时间偏好原理、货币—价格的形成机制、企业家理论以及资本及生产结构。然后,论文对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推导的关键假设,将经济行为主体分为金融部门、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并对三个部门的要素组成、行为目标与经济功能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前两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假设,构建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第六章首先总结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并从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中推导出针对不同经济周期发展阶段所适应的启示与政策建议。最后,并对未来的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刘芮嘉[9](2019)在《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加入WTO为标志,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使得自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之后呈现出的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特点得到进一步加强,外汇资产占央行资产比重逐年增加,我国以对冲外汇为主的流动性投放模式正式拉开序幕。此后近20年时间里,在通货膨胀水平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投放到经济体中的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导致我国以股票市场估值中枢系统性抬升,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为主要标志的资产重估问题凸显。2013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顺差的缩减使得我国以国外资产为基础的货币供给方式难以持续,流动性逐步转向以国内资产为信用基础的投放,此时更加需要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特别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的转变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重估的相关问题,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概念对比界定出资产重估的准确定义,在对相关国家资本市场波动案例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资产重估的分析视角,并建立资产重估检测体系,以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运行作出资产重估层面的解读。基于理论及事实检验对资产重估内涵作出定义后,从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出发寻找资产重估在货币数量及结构层面的影响因素,探寻资产重估问题的本质。随后讨论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间的互动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在应对资产重估问题中面临的经济体系结构性制约问题。最后研究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扭曲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并通过对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执行效果的实证检验,实现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提出灵活运用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资产重估及经济结构问题的政策建议。按照这样的逻辑主线,本文核心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本文首先对资产重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对比资产、资产定价、资产价格波动及资产泡沫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给出资产重估的定义:资产重估,是指经济体系中各项冲击通过影响投资主体盈利预期,使资本市场上资金配置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引发的资产价格长期总体持续上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和估值中枢的系统性抬升。同时梳理资产重估的内涵及特征,总结出资产重估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以及其过程对金融稳定带来的隐忧。接着以日德两国为例,分析其在二战后期发展路径一致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却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不同表现的特征及原因,并创新性地从资产重估视角对两国代表性时期的资本市场运行做出全新解释,得出日本在资产泡沫破裂前15年期间,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均经历了资产重估过程;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房地产市场同样经历着资产重估过程的结论。本文随后基于我国具体国情,选择资本市场中最能体现资产价格重估过程的房地产市场为代表,建立了资产价格重估的检测体系,综合选取三大类12项研究指标,从供给、需求和信贷三个角度分别测度价格波动程度,划定检测区间,建立完整的检测指数体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重估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以来至今已经经历并将持续经历资产重估过程,个别年份虽出现泡沫预警,但尚未达到泡沫经济状态的结论。在对资产重估进行了概念界定及内涵探究的基础上,本文随后对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及原因进行介绍与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依靠大量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高储蓄率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重估的解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流动性过剩;通过对货币职能理论及“高货币之谜”的探析,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货币结构变化;通过研究资产替代及要素价格重估,得出资产重估原因之资产要素价格。此部分为对资产重估由现象到本质的剖析过程。在明确了资产重估背后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本文开始就其主要原因,即货币数量及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文章第5章首先论述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影响机制,该部分开篇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四种传导渠道,着重强调了资产价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别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接着对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互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Bordo-Jeanne的经典分析框架,探究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前瞻性货币政策(Proactive)与被动的货币政策(Reactive)选择。结论分析表明资产重估带来的抵押品价格上涨会存在潜在的信贷危机,货币当局应当根据具体的经济条件(如预期)决定是否采取事前反应的必要措施来限制信贷规模。文章随后在第6章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制约的研究中,首先讨论了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实体经济结构性扭曲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中国现实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扭曲因素(如政府融资平台扩张等),构建信贷市场局部均衡动态模型,厘清我国利率系统性抬升、经济结构扭曲的内在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贷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等宏观金融风险,以及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失灵,并提出灵活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建议。在厘清了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部分内容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讨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该部分首先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特点做出阐述,明确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并指出现行货币政策执行存在的不足。随后提出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对货币政策执行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强调探索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部分采用VAR模型,在创新性地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两个类别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结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的结论。最后从“资产重估”与“结构调整”两个角度,提出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其结构性调节作用,用创新性的手段和方式应对资产价格重估、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布局、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配合,健全“双支柱”框架以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龙小燕[10](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二、我国货币供给中存在的障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货币供给中存在的障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冲击传导、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金融冲击的理论评述 |
1.2.2 金融冲击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
1.2.3 经济周期理论和金融周期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4 金融冲击和金融摩擦下经济周期分析框架 |
1.3 本文结构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金融冲击理论及传导机制 |
2.1 金融冲击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 |
2.1.1 银行信贷渠道 |
2.1.2 资产负债表渠道 |
2.2 金融冲击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宏观效应的影响 |
2.2.1 银行部门内部竞争程度 |
2.2.2 企业的银行替代融资渠道 |
2.2.3 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度 |
2.2.4 金融合约期限及利率可调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2.2.5 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 |
2.3 金融冲击的顺周期性 |
2.3.1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
2.3.2 资产负债管理的顺周期性 |
第3章 金融冲击对实际产出影响的时变性计量研究 |
3.1 金融冲击的定义与计算 |
3.2 时变系数向量自回模型 |
3.2.1 TVP-VAR模型简介 |
3.2.2 TVP-VAR模型的估计 |
3.3 模型的数据选取与参数估计 |
3.4 实际产出波动对金融冲击的时变反应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冲击下的货币政策规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4.1 货币政策规则及其有效性 |
4.1.1 金融冲击下的“麦科勒姆规则” |
4.1.2 金融冲击下的“泰勒规则” |
4.1.3 金融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4.2 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 |
4.3 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及规则识别 |
4.3.1 变量选取与描述 |
4.3.2 MF-VAR模型与VAR模型的比较 |
4.3.3 脉冲响应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冲击、金融摩擦和经济周期波动 |
5.1 金融冲击、金融摩擦和经济周期影响机制分析 |
5.2 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DSGE模型设定 |
5.2.1 进行跨期选择的家庭部门 |
5.2.2 金融摩擦与内生信贷约束 |
5.2.3 中间商品生产部门和金融冲击 |
5.2.4 资产生产部门 |
5.2.5 带有价格粘性的零售部门 |
5.2.6 货币政策与模型出清 |
5.3 DSGE模型参数设定与估计 |
5.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5.3.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3.3 模型参数校准 |
5.3.4 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5.4 不同金融摩擦系数下模型的对比分析 |
5.4.1 不同金融摩擦系数下金融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2 不同金融摩擦系数下的方差分解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冲击、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
6.1 金融冲击与宏观审慎政策文献综述 |
6.2 包含金融部门的DSGE模型 |
6.3 参数估计结果及动态分析 |
6.3.1 数据选取和部分参数校准 |
6.3.2 贝叶斯估计的结果 |
6.4 模型的动态分析 |
6.4.1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6.4.2 金融冲击对于金融系统的冲击效应 |
6.4.3 社会福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有待改进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关于金融窖藏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2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3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4 金融窖藏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5 货币供给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窖藏理论 |
2.2.2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
2.2.3 信贷配给理论 |
2.2.4 企业发展理论 |
3 金融窖藏在中国的表现、影响及测度 |
3.1 金融窖藏的形成及表现 |
3.1.1 经济货币化程度 |
3.1.2 货币结构 |
3.1.3 信贷流向 |
3.1.4 证券市场发展 |
3.1.5 房地产市场发展 |
3.2 金融窖藏对经济的影响 |
3.2.1 扭曲资产价格 |
3.2.2 加剧金融风险 |
3.2.3 影响经济政策的传导效果 |
3.3 中国金融窖藏的规模测度 |
3.4 中国金融窖藏与中国货币之谜 |
3.4.1 中国存在货币超发吗 |
3.4.2 “中国货币之谜”产生的理论根源 |
3.4.3 金融窖藏是“中国货币之谜”形成的原因之一 |
3.5 金融窖藏与金融体系、虚拟经济体系的区别 |
4 金融窖藏冲击下货币供给传导的有效性检验 |
4.1 货币供给的传导路径分析 |
4.1.1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特点 |
4.1.2 货币供给的作用路径 |
4.2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2.1 家庭的优化问题 |
4.2.2 厂商的优化问题 |
4.2.3 政府和中央银行的优化问题 |
4.2.4 市场均衡与货币供给冲击 |
4.3 参数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4.3.1 参数校准与参数估计 |
4.3.2 脉冲响应分析 |
4.4 小结 |
5 金融窖藏影响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路径分析 |
5.1 金融窖藏与货币供给的相关关系分析 |
5.1.1 货币供给影响金融窖藏的理论基础 |
5.1.2 货币供给的趋势变化分析 |
5.1.3 金融窖藏的趋势变化分析 |
5.1.4 货币供给与金融窖藏的双变量回归分析 |
5.2 金融窖藏影响企业融资的机理分析 |
5.3 企业融资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企业融资与企业生命周期 |
5.3.2 企业融资与企业规模 |
5.4 货币供给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5.4.1 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 |
5.4.2 货币供给与中小银行信贷 |
6 金融窖藏视角下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选择、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
6.1.1 模型选择 |
6.1.2 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过程与分析 |
6.2.1 权重函数形式的选择 |
6.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3.1 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
6.3.2 计量模型的选择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金融窖藏提高了虚拟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
7.1.2 金融窖藏冲击对产出和投资的影响为负且持续期较长 |
7.1.3 中小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间接融资 |
7.1.4 金融窖藏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空间 |
7.1.5 金融窖藏阻碍货币供给流入中小企业 |
7.2 政策建议 |
7.2.1 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 |
7.2.2 加强对货币资金流向的监管 |
7.2.3 成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 |
7.2.4 加强虚拟经济体系的法律监管 |
7.2.5 大力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2.1.1 理性预期理论 |
2.1.2 行为金融理论 |
2.1.3 以分形和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 |
2.1.4 信贷理论 |
2.1.5 金融发展理论 |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及测度研究综述 |
2.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 |
2.2.2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检验方法 |
2.2.3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方法 |
2.3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 |
2.3.1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 |
2.3.2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关系 |
2.4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
2.4.1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2.4.2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利作用 |
2.4.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 |
2.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综述 |
2.5.1 主张从市场层面入手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2 从货币政策角度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3 利用托宾税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理及其检验研究 |
3.1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 |
3.1.1 资产 |
3.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载体类型 |
3.1.3 资产价格泡沫涵义界定 |
3.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 |
3.3.1 检验方法 |
3.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3.3.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
3.4 资产价格泡沫的提取 |
3.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3.4.2 资产价格泡沫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及度量 |
4.1.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 |
4.1.2 金融杠杆的度量 |
4.2 金融加杠杆的机理分析 |
4.2.1 金融加杠杆的根源 |
4.2.2 金融加杠杆的实质 |
4.2.3 金融加杠杆的内在驱动力 |
4.2.4 金融加杠杆的实现路径 |
4.2.5 金融加杠杆的特征与成因 |
4.3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构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 |
4.4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
4.4.1 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
4.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
4.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金融杠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研究 |
5.1.1 理论分析 |
5.1.2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
5.1.3 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检验方法 |
5.1.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研究 |
5.2.1 频谱分析方法 |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效应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假设 |
5.3.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条件 |
5.4 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研究 |
5.4.1 SV-TVP-SVAR模型 |
5.4.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去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及认知 |
6.1.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 |
6.1.2 去杠杆的正确认知 |
6.2 实体去杠杆路径研究 |
6.2.1 “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困境 |
6.2.2 实体去杠杆的路径 |
6.3 金融去杠杆路径研究 |
6.3.1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和政策 |
6.3.2 金融去杠杆的路径 |
6.4 限贷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研究 |
6.4.1 合成控制法 |
6.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1 SVR模型与股市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2 BP神经网络与房地产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 |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3 混合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1 政策承诺 |
2.3.2 前瞻指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1 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未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变效应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4.1.1 利率传导 |
4.1.2 汇率传导 |
4.1.3 资产价格传导 |
4.1.4 信贷传导 |
4.2 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分析 |
4.2.1 TVP-VAR模型 |
4.2.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4.2.3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2.4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总量分析 |
5.1.1 SV-TVP-FAVAR模型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总量脉冲分析 |
5.2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阶段性划分与数字特征 |
5.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 |
5.3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均值法视角 |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S-AR视角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期与未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6.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的DSGE模型 |
6.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6.2.1 数据说明 |
6.2.2 先验分布 |
6.2.3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6.3 未预期与预期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6.3.1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单指标评价 |
6.3.2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多指标评价 |
6.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6.4.1 方差分解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重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7.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的DSGE模型 |
7.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7.2.1 数据说明 |
7.2.2 先验分布 |
7.2.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7.2.4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7.3 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 |
7.3.1 数量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3.2 价格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7.4.1 方差分解 |
7.4.2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中国利率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回顾 |
2.1 马克思的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2 新古典主义的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3 凯恩斯与后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4 新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5 奥地利学派的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6 货币主义关于利率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的利率传导过程与作用机理 |
3.1 我国利率的传统演进历程 |
3.2 我国的利率传导过程与理论分析框架 |
3.3 我国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传导 |
3.4 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传导 |
3.5 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利率传导 |
3.6 对我国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数据检验 |
3.7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经验模式借鉴与难点 |
4.1 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逻辑 |
4.2 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主要模式与经验 |
4.3 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4.4 疏导利率传导机制的政策启示 |
4.5 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难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疏导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对策研究 |
5.1 建立成熟发达的货币市场 |
5.2 完善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
5.3 完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传导机制 |
5.4 继续深化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
5.5 增强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文章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货币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 |
2.1.2 货币供给理论 |
2.1.3 古典货币数量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
2.1.5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6 现代货币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2.2.2 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 |
2.2.3 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麦科勒姆规则 |
2.2.4 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3.3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货币政策调控及转型的国内外实践 |
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 |
3.1.1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1.2 美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3.2 日本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2 日本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2.3 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3.3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3.2 欧元区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3.3 英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4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4.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变迁 |
3.4.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3.4.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 |
3.4.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DSGE理论模拟 |
4.1 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构建 |
4.1.1 家庭部门 |
4.1.2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
4.1.3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
4.1.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4.1.5 市场出清 |
4.2 参数校准和先验分布设定 |
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模拟 |
4.3.1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2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3 量价调控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对比的实证研究 |
5.1 SV-TVP-VAR模型 |
5.2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实体经济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3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中国资产价格运行的典型特征 |
5.3.2 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3.4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4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和运行趋势 |
5.4.2 变量、数据和估计结果 |
5.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2.1 中国货币创造渠道的结构分解 |
6.2.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的影响 |
6.3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3.1 金融深化的影响 |
6.3.2 金融创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研究 |
7.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双轨制特征 |
7.1.1 利率市场化进程 |
7.1.2 利率双轨制特征 |
7.2 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实证研究 |
7.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7.2.2 变量、数据和经济周期运行区制划分结果 |
7.2.3 不同区制下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脉冲响应分析 |
7.3 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利率转轨政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
(7)中国经济货币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价与本文特色 |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货币化 |
2.1.2 经济增长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经济货币化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货币供应理论 |
2.2.4 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经济货币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经济货币化的形成机理分析 |
3.1.1 实体部门对经济货币化的需求:货币需求 |
3.1.2 银行部门对经济货币化的驱动:货币供给 |
3.1.3 政府部门对经济货币化的调控:追求适度性 |
3.2 货币化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分析 |
3.2.1 古典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数理模型推导 |
3.2.2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数理模型推导 |
3.3 合理的货币化水平的界定与形成 |
3.4 合意的货币化水平促进经济最优增长 |
3.4.1 全国层面合意的货币化水平与经济最优增长 |
3.4.2 区域层面合意的货币化水平与经济最优增长 |
第4章 我国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关联 |
4.1 我国经济货币化总体态势 |
4.1.1 我国经济货币化基本态势:1952-2018 |
4.1.2 我国经济货币化与国际的横向比较:1997-2018 |
4.2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4.2.1 我国经济增长总量及增速分析:1952-2018 |
4.2.2 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分析:1994-2018 |
4.3 经济货币化与GDP总量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经济产出增长与货币化比率的关系走势:1952-2018 |
4.3.2 货币产出弹性走势分析:1952-2018 |
第5章 中国经济货币化总体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实证模型推导与方法选择 |
5.1.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
5.2.3 协整检验 |
5.2.4 误差修正模型 |
5.2.5 脉冲响应分析 |
5.2.6 方差分解 |
5.3 全国总体层面的实证结论 |
第6章 中国经济货币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
6.1 经济货币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6.1.1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 经济货币化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 |
6.2.1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门限效应研究 |
6.2.4 门限回归结果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 |
7.2.2 保持货币适度供给 |
7.2.3 加快储蓄一投资转化力度 |
7.2.4 鼓励金融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8)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演进概述 |
第一节 19世纪早期 |
第二节 20世纪初叶 |
一、消费不足论 |
二、纯货币理论 |
三、投资过度论 |
四、心理理论 |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 |
第四节 20世纪70年代至今 |
一、货币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
二、新凯恩斯主义时期 |
第三章 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与事实性描述 |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概念 |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
二、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 |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类型 |
一、存货周期 |
二、固定投资周期 |
三、建筑周期 |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阶段 |
一、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
二、经济周期定量划分方法 |
第四节 经济周期指标 |
一、经济周期指标的分类 |
二、经济周期指标的选取标准 |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 |
第四章 方法论与理论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 |
一、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演进回顾 |
二、主观视角的研究范式 |
三、个人视角的分析模式 |
四、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基本理论前提 |
一、知识 |
二、时间 |
三、竞争 |
四、自发秩序 |
第三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中的经济过程 |
一、系统科学 |
二、复杂适应性系统 |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的经济过程 |
第五章 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微观理论基础 |
一、时间偏好原理 |
二、货币—价格形成机制 |
三、企业家理论 |
四、资本及生产的结构 |
第二节 经济系统主体分析与关键假设 |
一、金融部门 |
二、生产部门 |
三、消费部门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 |
一、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分析 |
二、信贷扩张的初始过程 |
三、信贷扩张的经济效应 |
四、信贷扩张的强化循环机制 |
五、信贷扩张的自逆转性 |
六、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期协调失衡 |
七、经济危机的发生与传导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
二、经济周期中的货币政策 |
三、市场自我调整机制的失灵 |
四、经济周期中的财政政策 |
五、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9)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资产重估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问题的研究 |
1.2.3 有关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反应的研究 |
1.2.4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与基本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主要创新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日德经验分析 |
2.1 资产重估概念界定及特点总结 |
2.1.1 资产及定价、资产价格波动与资产泡沫 |
2.1.2 资产重估定义及内涵 |
2.2 从资产重估视角分析日德资本市场波动 |
2.2.1 日本资产泡沫化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2.2 德国资产价格稳定的经验及资产重估分析视角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及中国资产重估经验分析 |
3.1 资产重估检测体系 |
3.1.1 资产重估的检测指标 |
3.1.2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目的及步骤 |
3.1.3 资产重估检测综合指标建立过程 |
3.1.4 资产重估检测指数体系分析 |
3.2 综合检测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重估的经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重估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资产重估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 |
4.1.1 以投资为代表的资本推动型经济模式 |
4.1.2 货币膨胀与经济脱实向虚 |
4.1.3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推升资本品价格 |
4.1.4 高储蓄率与资产价格上涨 |
4.2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流动性过剩 |
4.2.1 货币宽松提升资产购买力 |
4.2.2 货币超发加速资产货币金融化 |
4.3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货币结构变化 |
4.3.1 货币结构理论对“高货币之谜”的解释 |
4.3.2 货币结构变化背后的体制机制 |
4.3.3 “金融窖藏”对货币结构变化的解释 |
4.4 资产重估的影响因素:资产要素价格 |
4.4.1 资产替代 |
4.4.2 要素价格重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互动影响机制 |
5.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5.1.1 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
5.1.2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 |
5.2 资产重估对于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 |
5.2.1 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作用 |
5.2.2 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5.2.3 基本结论 |
5.3 货币政策对资产重估反应的总结 |
5.3.1 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重估中的隐含信息 |
5.3.2 资产重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将加大货币政策压力 |
5.3.3 重视“市场”在资产价格调整中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的结构性制约 |
6.1 资产重估与金融市场不完全性 |
6.1.1 资产重估与资产泡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1.2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6.2 经济结构性扭曲与经济脱实向虚 |
6.2.1 结构扭曲下经济脱实向虚的若干表现 |
6.2.2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不考虑扭曲的单部门情形 |
6.2.3 信贷市场的量价均衡:考虑扭曲的两部门框架 |
6.2.4 扩张还是紧缩:结构扭曲下货币政策的“两难”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资产重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
7.1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 |
7.1.1 货币政策目标 |
7.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1.3 货币政策工具 |
7.1.4 非常规货币政策补充 |
7.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新要求 |
7.2.1 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面临的新挑战 |
7.2.2 我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在建立 |
7.2.3 探索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调节 |
7.2.4 关注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长效配合 |
7.3 我国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
7.3.1 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比及分类 |
7.3.2 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7.3.3 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实证检验 |
7.3.4 基本结论 |
7.4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相关建议 |
7.4.1 完善关注资产价格重估的货币政策体系 |
7.4.2 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 |
7.4.3 加快推进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方式的转变及配合 |
7.4.4 合理发挥抵押补充贷款的调节作用 |
7.4.5 健全“双支柱”框架应对资产价格重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我国货币供给中存在的障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冲击传导、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 冯坚福.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融窖藏视角下的货币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D]. 任行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3]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冯文芳. 东南大学, 2020(02)
- [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利率传导机制研究[D]. 崔秀丽.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D]. 王冰冰.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国经济货币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贺潆晗. 西南大学, 2020(01)
- [8]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D]. 王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资产重估与货币政策选择[D]. 刘芮嘉.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标签:货币供给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