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开展乡镇审计 促进乡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洪伟[1](2020)在《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A县各村审计结果》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各种财政优惠政策不断向基层倾斜,中央、省、市、县大量财政惠农资金下拨到村一级,村级财务管理也愈发复杂,伴随着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专项惠农补助资金未专款专用、公款私存并挪作他用、骗取套取上级补助资金等,在农村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很大原因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因此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以A县近六年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为分析基础,总结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村集体资金管理、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村级会计核算、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监管等五方面的问题,结合走访交谈,剖析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思想认识不到位、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与问责机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五方面建议: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稳定和加强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完善村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深化村级财务公开、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
王守龙[2](2020)在《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乡镇一级政府并未设立审计机关,但是乡镇、农村对审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在审计全覆盖、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乡镇、农村作为新的审计对象纳入国家审计范围成为大势所趋。全国各地对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探索已经进行,乡镇政府“审计机构”以各种形式广泛出现,并形成了多种具有地域特点的乡镇审计工作机制开展乡镇审计工作。本文选取L市为例,分析L市的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目前,L市已在全市范围内的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了审计所,对乡镇下辖行政村(居)及乡镇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所接受县级审计机关和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这是现行乡镇审计工作机制中的一种,也是最早在乡镇一级设立审计所的试点。实行时间早,推行力度大,取得成效明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审计全覆盖”背景出发,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不足展开本文论述。基于乡镇审计的动因、需求阐述乡镇审计的必要性,对乡镇审计工作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然后,对L市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乡镇审计的实施过程进行了重点阐述。接着,以L市乡镇审计目标为导向分析了乡镇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针对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构成要素层面、规则层面、程序层面和效果层面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建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对乡镇审计工作机制存在的功能性缺陷进行弥补,对于结构性缺陷还需要进一步的机制探索。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亦有一定缺点,论文在结论部分进行阐述。
林燕珠[3](2020)在《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计全覆盖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国家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战略目标,也为我国迎来了国家审计发展的新时代。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国家审计开始向全覆盖方向迈进,对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障支持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十九大召开后,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审计委员会相继成立,审计监督步入了全覆盖的新时代,审计职能得到优化,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实施审计全覆盖的成效显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审计覆盖率总体不高,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环境较为复杂,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手不足、审计效率低等矛盾突出,审计全覆盖工作普遍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督效果还未达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压力越来越大,落实全覆盖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以近年来国家针对审计全覆盖所出台的政策为背景,并对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治理理论等进行梳理与总结,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接着归纳和分析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工作的现状、经验做法、典型成效的具体数据和资料,得出永春县由于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执行力不够、审计效率低、审计整改检查力度不够、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等原因,审计全覆盖工作还存在审计对象和内容还存在盲区或者空白、全覆盖广度和深度不足以及成果利用不够等问题,然后借鉴国内基层审计机关的经验做法,为永春县实现审计全覆盖提出三点对策:科学统筹审计工作、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加强审计成果利用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提供关于基层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的些许参考意见,引起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共鸣及思考,共同促进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余文俊[4](2020)在《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问题与优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X县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总书记在大会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的含义和如何踏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深入论述。要坚定不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领导,深刻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农村经济问题。因为我国农村审计起步较晚,农村审计研究相对薄弱,法律、制度环境落后,且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十分复杂,所以通过研究农村审计模式从而加强农村审计监督,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极强推进作用。本文的基本定位是研究农村审计模式,关注最为基础的农村“三资”的审计。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接着阐释了农村审计及审计模式、农村“三资”的有关概念。其次,梳理出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三个发展历程,对目我国前农村审计的现状做详尽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以“农村审计站审计、委托CPA审计”为代表的两种审计模式,详细对比、分析这两者的特征与差别,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入韩国开展农村审计的经验,对比研究认为其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先进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在优化我国农村审计模式时参考学习的。最后对广东省X县农村“三资”审计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其采用创新型审计模式是如何运行的,总结出其先进之处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农村审计模式运行机制与优化的新思路,提出从完善法律,整合审计资源,推行机构范围改革等方面为优化我国农村审计模式提供保障。
徐海超[5](2019)在《垦利区乡镇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乡镇审计一般指的是乡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审计法、财经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办法等规定,对乡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政策落实情况、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与资产管理状况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乡镇审计是由乡镇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开展的一项合法、独立、综合性、专业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乡镇审计的功能体现在查错纠弊、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乡镇审计的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审计手段、审计方法保证党和国家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等在基层贯彻落实,揭露乡镇、村居存在的违法违纪、营私舞弊、损失浪费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回应基层群众利益诉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出台具体措施,从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到密切联系基层实践,近年来,乡镇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完善,审计力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扩展、职能不断优化。同时,我们发现对比县(市、区)级以上层面的政府审计而言、对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乡镇审计的要求而言,乡镇审计存在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工作重点不突出、保障措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乡镇审计对基层存在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未能有效遏制和震慑。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垦利区7个镇(街道)乡镇审计工作的实地研究,以垦利区乡镇审计目前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财政财务审计、扶贫资金审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等主要审计业务开展情况,自身建设及发展情况为研究重点,查找垦利区乡镇审计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外和部分国内先进地区在改进、提升和创新政府审计、乡镇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对垦利区胜坨镇、郝家镇、永安镇、董集镇、黄河口镇、垦利街道、开发区(兴隆街道)7个镇(街道)审计工作的实地调查,展开研究论述分析,突出乡镇审计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垦利区乡镇审计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本文研究的逻辑,本文共分了六个章节具体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梳理,搭建起垦利区乡镇审计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框架,确定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根据文章研究的需要,阐述相关的概念界定以及与文章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结合垦利区7个镇(街道)乡镇审计的实际情况及各镇(街道)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性具体问题,分析垦利区乡镇审计开展现状、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第四章主要是加强垦利区乡镇审计的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的设计等,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理清逻辑思路;第五章为加强垦利区乡镇审计的保证措施,主要是从如何合理的配置资源、保证审计独立性和结果运用、保证资源力量投入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是简要归纳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总结本文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明确研究中仍存在的不足,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改进思路。
李先伟[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居审计研究 ——以L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对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整体规划和路径安排。这是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党和国家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着眼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2018年8月审计署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发表了《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的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以推进战略的实现为目的,通过资源统筹、组织创新等措施,全面推行审计监督全覆盖。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审计监督全覆盖为导向,在分析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三维一体”的村居审计模式,即“一维”以人(村干部),“二维”以事(政策资金),“三维”以项(建设项目)为线索,深度辐射审计监督的盲点和死角,解决审计任务多与审计资源紧张的矛盾问题;并通过强化制度建设、队伍能力建设和工作经费保障等措施,提升审计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赵鋆娜[7](2019)在《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村级领导干部是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国家惠农方针政策的终端环节,是实现乡村良治,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最后一公里”的职责履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村级基层党组织巡查中发现基层干部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腐败问题达到8.1万个。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优劣对审计结果的好坏起主导性作用,当前村级领导干部腐败、不作为的问题与审计监督模式不当大有关系。那么,我国现阶段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是如何对村级领导干部实施监管的?各地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又是怎样发挥作用与成效的?有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的杠杆作用?村级领导干部贪腐现象问题之严重,形势之严峻,引人深思。根据我国的乡村组织形式,现存有六种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分别是以区县审计机关为主导的乡镇模式、派驻模式和集中模式,以及以区县农经部门为主导的乡镇模式、派驻模式和集中模式,不同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大相径庭。从理论上讲,判断各种审计模式优劣或效果的标准主要包括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资源配置合理性、审计成果有效运用的程度以及审计周期的长短等四个方面,这六种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农经部门-乡镇模式,审计机关-集中模式,农经部门-派驻模式,农经部门-集中模式,除了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其余五种均存在缺陷。然而现实状况是,仅有小部分地区成功试点并采纳实施审计机关-乡镇模式或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依旧采用传统区县农经部门主管的审计模式,这类审计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独立性严重不足,审计结果可信度低。审计模式的选择差异是否是各地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存在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从理论方面分析审计模式的效果,本文还通过山东临沂市、苏州吴中区、湖北襄阳市、山西省平顺县、湖北省郧阳区以及福建省白塔乡的案例,细究当前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审计效果,以佐证理论方面的分析,得出“审计模式的不同是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因而应当站在优化审计模式的视角改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结论。最后,根据理论方面和案例分析取得的结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要求,本文结尾根据我国现阶段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针对因财力物力的局限仍需坚持农经部门主导的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采取“强化农经机构建设以提高农经部门主导模式独立性”的优化方案;针对不受其他因素限制有能力对村级领导干部经责审计的主管部门完成从农经部门到审计部门转变的情形,采取“逐步完成由农经部门主管到审计部门主管转变”的优化方案;针对推进集中/派驻模式转变为乡镇模式的情形,采取“建立成果应用与整改机制”的优化方案;针对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继续优化的审计机关-乡镇模式,采取“有序推进审计模式制度建设与创新”的优化方案。
张勇,陈山[8](2012)在《乡镇审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镇审计的开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和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只要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乡镇审计必将为农村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丽[9](2008)在《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文中提出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监督深入镇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在乡镇大力开创和发展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乡镇审计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逐步探索出我国乡镇审计健康发展之路。
林图[10](2007)在《乡镇审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文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镇内部审计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监督服务部门,必须立足实际,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积极开展乡镇审计 促进乡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开展乡镇审计 促进乡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A县各村审计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村级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及目前A县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
2.1 村级财务管理概念、重点及特点 |
2.1.1 村级财务管理概念、重点 |
2.1.2 村级财务管理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集权与分权理论 |
2.3 目前A县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
2.3.1 管理模式 |
2.3.2 管理制度法规 |
2.3.3 监督机构 |
3 A县村级财务审计背景介绍及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A县村级财务审计背景介绍 |
3.2 A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村集体资金管理方面 |
3.2.2 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方面 |
3.2.3 村级会计核算方面 |
3.2.4 村级财务公开方面 |
3.2.5 村级财务监管方面 |
4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4.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4.2 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
4.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4.4 缺乏有效监督与问责机制 |
4.4.1 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
4.4.2 政府审计监督乏力 |
4.4.3 会计监督缺位 |
4.4.4 责任追究不到位 |
5 国内村级财务管理经验与启示及加强A县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国内村级财务管理经验与启示 |
5.1.1 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村级财务管理经验与启示 |
5.1.2 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河旁村村级财务管理经验与启示 |
5.2 加强A县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
5.2.1 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 |
5.2.2 稳定和加强村级财务人员队伍 |
5.2.3 完善村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
5.2.4 深化村级财务公开 |
5.2.5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和问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重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镇审计 |
2.1.2 乡镇审计工作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治理理论和乡村治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3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概述 |
3.1 L市构建乡镇审计工作机制构建必要性 |
3.1.1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构建的制度背景 |
3.1.2 L市乡镇审计动因 |
3.1.3 L市乡镇审计需求 |
3.2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演进过程 |
3.2.1 内部审计阶段 |
3.2.2 过渡阶段 |
3.2.3 乡镇政府审计阶段 |
3.3 现阶段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审计原则 |
3.3.1 独立性原则 |
3.3.2 合法性原则 |
3.3.3 目标导向性原则 |
4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具体实施 |
4.1 L市构建乡镇审计工作机制构成要素 |
4.1.1 审计目标 |
4.1.2 审计主体 |
4.1.3 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 |
4.1.4 审计方法 |
4.2 L市乡镇审计工作实施过程 |
4.2.1 准备阶段 |
4.2.2 实施阶段 |
4.2.3 报告阶段 |
4.2.4 归档阶段 |
4.3 L市乡镇审计质量控制 |
4.3.1 季度调度、半年检查和年度考核工作制度 |
4.3.2 交叉审计和异地审计工作制度 |
4.3.3 “乡审计县审理”工作制度 |
5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分析评价 |
5.1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成效 |
5.1.1 L市乡镇审计覆盖情况 |
5.1.2 推进乡村治理有序化 |
5.2 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局限性分析 |
5.2.1 构成要素层面,乡镇审计主体胜任能力不足 |
5.2.2 构成要素层面,审计对象单一、审计内容不明确 |
5.2.3 规则层面,法律授权不明确 |
5.2.4 程序层面,乡镇审计工作的合规性不足 |
5.2.5 效果层面,审计整改难落实 |
6 完善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的建议 |
6.1 构成要素层面,提高审计主体的胜任能力 |
6.2 构成要素层面,审计对象的拓展和审计内容的结构化 |
6.2.1 拓展审计对象 |
6.2.2 审计内容结构化 |
6.3 程序层面,逐步发挥审计机关在乡镇审计中的主导作用 |
6.4 规则层面和效果层面,健全法律法规,落实审计处理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审计全覆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一、论文结构安排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审计全覆盖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审计 |
二、审计全覆盖 |
第二节 审计全覆盖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的基本情况 |
一、永春县审计工作基本情况 |
二、永春县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完成情况 |
第二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主要做法 |
一、分类管理审计对象 |
二、统筹结合审计项目计划 |
三、创新审计项目实施方式 |
第三节 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成效 |
一、构建制度体系明确审计全覆盖目标 |
二、横向审计监督面扩大 |
三、纵向审计监督线加深 |
四、审计全覆盖成果明显 |
第四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
一、审计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还存在盲区或空白 |
二、审计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
三、审计全覆盖的成果利用不足 |
第二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审计任务重且审计力量不足 |
二、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且审计效率低 |
三、审计整改检查力度不够且审计结果运用制度不够健全 |
第五章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实践做法 |
一、泗阳县加强审计对象管理 |
二、宜昌市西陵区优化工作机制 |
三、苏州市吴中区改革乡镇审计 |
第二节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启示 |
一、统筹协调审计工作 |
二、加强审计与其他部门工作协作 |
三、加快推进基层审计机构改革 |
第六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
第一节 科学统筹审计工作 |
一、正确认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
二、健全完善审计工作制度 |
三、科学确定审计全覆盖的内容和工作方案 |
四、统筹整合人力资源 |
第二节 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 |
一、创新审计管理模式 |
二、有效整合审计全覆盖方式 |
三、创新审计全覆盖的技术 |
第三节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 |
一、加大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力度 |
二、加强审计结果运用 |
三、强化审计与巡察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问题与优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X县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审计 |
2.1.2 审计模式 |
2.2 农村“三资”相关概念 |
2.2.1 农村集体“三资” |
2.2.2 农村“三资”产权 |
2.3 农村审计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内部控制理论 |
2.3.3 集权和分权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
3.1 农村审计模式的发展 |
3.1.1 乡镇企业内部审计阶段 |
3.1.2 政府及部门内部审计阶段 |
3.1.3 独立的审计机构运作阶段 |
3.2 典型农村审计模式分析 |
3.2.1 农村审计站模式 |
3.2.2 委托CPA审计模式 |
3.3 农村审计现有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
3.3.1 农村审计缺乏较高层次的法律依据 |
3.3.2 农村审计独立性差 |
3.3.3 农村审计形式和内容单一,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 |
3.3.4 农村审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还很欠缺 |
3.3.5 农村审计未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
3.3.6 农村审计的结果处理还不能有效解决违法违纪问题 |
4 韩国农村审计对优化国农村审计模式的启示 |
4.1 韩国新农村运动简介 |
4.2 韩国农村审计模式 |
4.3 韩国农村审计对优化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启示 |
4.3.1 农村审计机构、职能范围上的启示 |
4.3.2 农业资金审计的重点上的启示 |
4.3.3 农村审计的范围上的启示 |
4.3.4 审计结果在处理方式上的启示 |
4.3.5 农村审计基础上的启示 |
5 广东省X县农村审计模式的实际运行状况 |
5.1 广东省X县农村审计模式运行状况介绍 |
5.1.1 X县农村审计机构的设置 |
5.1.2 X县乡审中心的审计对象和内容 |
5.1.3 X县乡审中心审计队伍的建设 |
5.1.4 X县乡审中心的审计权限 |
5.1.5 X县“三资”审计重点与方法 |
5.2 广东省X县农村审计模式运行状况分析 |
5.2.1 X县农村审计模式的先进之处 |
5.2.2 X县农村审计模式的困境 |
6 我国农村审计模式优化与运行机制设计 |
6.1 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
6.1.1 组织机构 |
6.1.2 运行机制 |
6.2 农村审计模式优化保障 |
6.2.1 推进审计机构改革 |
6.2.2 科学整合分配资源 |
6.2.3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
6.2.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垦利区乡镇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府审计 |
2.1.2 乡镇审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审计理论 |
2.2.2 政府治理理论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第3章 垦利区乡镇审计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垦利区乡镇审计现状 |
3.1.1 外部环境情况 |
3.1.2 自身建设情况 |
3.1.3 制度建设情况 |
3.1.4 业务开展情况 |
3.2 垦利区乡镇审计的主要事项 |
3.2.1 预算执行审计 |
3.2.2 扶贫资金审计 |
3.2.3 工程项目审计 |
3.3 垦利区乡镇审计的主体、对象、方式、方法 |
3.3.1 乡镇审计主体 |
3.3.2 乡镇审计对象 |
3.3.3 乡镇审计方式 |
3.3.4 乡镇审计方法 |
3.4 垦利区乡镇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乡镇审计理念相对落后 |
3.4.2 审计人员未完全适应审计新变化 |
3.4.3 乡镇审计独立性较差 |
3.4.4 乡镇审计制度规范不完善 |
第4章 加强垦利区乡镇审计的思路与总体框架 |
4.1 坚持的原则 |
4.1.1 政策法规原则 |
4.1.2 客观公正原则 |
4.1.3 重点原则 |
4.1.4 独立原则 |
4.1.5 保密原则 |
4.2 基本思路 |
4.3 总体框架 |
4.3.1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4.3.2 优化组织机构 |
4.3.3 改进方式方法 |
4.3.4 完善规章制度 |
4.3.5 推进审计全过程控制 |
第5章 加强垦利区乡镇审计的保证措施 |
5.1 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
5.1.1 镇(街道)审计所直接审计 |
5.1.2 镇(街道)审计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
5.1.3 镇(街道)审计所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
5.2 保证乡镇审计的独立性 |
5.2.1 组织上的独立性 |
5.2.2 人员上的独立性 |
5.2.3 经费来源的独立性 |
5.3 保证审计结果充分运用 |
5.3.1 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5.3.2 建立完善审计问责制度 |
5.3.3 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 |
5.4 保证充足的力量、资源投入 |
5.4.1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5.4.2 完善审计联动机制 |
5.4.3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居审计研究 ——以L经济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居 |
2.1.2 村居审计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乡村治理理论 |
第3章 村居治理及村居审计的发展现状 |
3.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居治理现状 |
3.2 村居治理引入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1 村居治理引入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
3.2.2 村居治理引入审计监督的可行性 |
3.3 村居审计的发展现状 |
3.3.1 村居审计运行体制及组织力量 |
3.3.2 村居审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 |
3.3.3 村居审计监督工作的效果 |
3.4 村居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村居审计法律体系不完善 |
3.4.2 村居审计独立性缺失 |
3.4.3 村居审计力量薄弱 |
3.4.4 村居审计信息反馈滞后 |
第4章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构建 |
4.1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的构建原则 |
4.1.1 审计全覆盖原则 |
4.1.2 精准性原则 |
4.1.3 三个区分原则 |
4.2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的功能定位 |
4.2.1 围绕政策决策落实提供服务 |
4.2.2 针对提高资金效益提供服务 |
4.2.3 立足群众根本利益提供服务 |
4.2.4 聚焦完善机制制度提供服务 |
4.3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的整体框架 |
4.4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4.4.1 以“人”为线索动态管理的村居审计全覆盖 |
4.4.2 以“事”为线索的村居审计全覆盖 |
4.4.3 以“项”为线索深度辐射审计盲点和死角 |
4.5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体系滚动运作机制 |
4.5.1 统筹资源安排,合理规划经济责任审计 |
4.5.2 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引领,逐步推进经济活动审计 |
4.5.3 做好专项审计规划,为其他审计活动服务 |
4.6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全覆盖模式的保障机制 |
4.6.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
4.6.2 科学统筹谋划,创新审计工作方法 |
4.6.3 强化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审计效率 |
4.6.4 强化结果运用,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
第5章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在L经济开发区的应用 |
5.1 L经济开发区情况简介 |
5.2 L经济开发区村居审计的运行机制 |
5.2.1 实行镇审区管模式,增强村居审计独立性 |
5.2.2 整合村居审计资源,增强村居审计监督合力 |
5.2.3 重视科技引领作用,强化大数据村居审计理念 |
5.3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的具体应用 |
5.3.1 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做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
5.3.2 紧贴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审计监督 |
5.3.3 监督经济运行成本,加强各“事”审计工作 |
5.3.4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开展对“人”审计活动 |
5.4 “三维一体”村居审计模式应用总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 |
1.1.2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法律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分类 |
1.2.2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授权制度 |
1.2.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变化 |
1.2.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应用 |
1.3 目的与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经济责任 |
2.1.2 经济责任审计 |
2.1.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2.1.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人本管理理论 |
2.2.4 权力制衡理论 |
3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框架及效果分析 |
3.1 审计模式效果理论分析框架 |
3.2 现行审计模式的效果分析 |
3.2.1 审计机关-集中模式 |
3.2.2 审计机关-派驻模式 |
3.2.3 审计机关-乡镇模式 |
3.2.4 农经部门-集中模式 |
3.2.5 农经部门-派驻模式 |
3.2.6 农经部门-乡镇模式 |
3.3 审计模式效果分析结论 |
3.3.1 审计效果评价 |
3.3.2 审计模式总结 |
4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实践案例分析 |
4.1 审计机关-集中模式:湖北省襄阳市 |
4.1.1 开展背景 |
4.1.2 审计模式确定 |
4.1.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1.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2 审计机关-派驻模式:苏州市吴中区 |
4.2.1 开展背景 |
4.2.2 审计模式确定 |
4.2.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2.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3 审计机关-乡镇模式:山东省临沂市 |
4.3.1 开展背景 |
4.3.2 审计模式确定 |
4.3.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3.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4 农经部门-集中模式:山西省平顺县 |
4.4.1 开展背景 |
4.4.2 审计模式确定 |
4.4.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4.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5 农经部门-派驻模式:湖北省郧阳区 |
4.5.1 开展背景 |
4.5.2 审计模式确定 |
4.5.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5.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6 农经部门-乡镇模式:福建省白塔乡 |
4.6.1 开展背景 |
4.6.2 审计模式确立 |
4.6.3 实践经验与成效 |
4.6.4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4.7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的归纳总结 |
4.7.1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初步评价 |
4.7.2 审计模式实践案例比较分析 |
4.7.3 实践模式效果总结 |
5 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优化 |
5.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优化的要求 |
5.1.1 强化党对审计组织体系的领导 |
5.1.2 凸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审计内容侧重 |
5.1.3 统筹审计资源完善现有审计模式 |
5.1.4 配备独立的专职人员 |
5.2 因地制宜优化现有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
5.2.1 强化农经机构建设以提高农经部门主导模式的独立性 |
5.2.2 逐步完成由农经部门主管到审计部门主管的转变 |
5.2.3 建立审计成果运用与整改机制 |
5.2.4 有序推进审计模式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乡镇审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镇审计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二、乡镇审计的成效 |
三、乡镇审计存在问题 |
四、完善乡镇审计的措施 |
(9)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镇审计的主要任务 |
(一) 乡镇财务收支的审计 |
(二) 镇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二、乡镇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乡镇审计的法律地位长期没有解决 |
(二) 乡镇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
(三) 乡镇审计环境较差 |
三、积极开展审计监督, 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一) 大力开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 |
(二) 搞好经济责任审计, 完善干部监管体系 |
(三) 全面加强乡镇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
1、强化预算外资金审计, 配合财政搞好预算外资金管理。乡镇审计在进行监督过程中,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
2、围绕政府中心工作, 切实搞好专项资金审计 |
(四) 不断提高乡镇审计人员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
1、 |
2、 |
四、积极开展乡镇审计 促进乡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A县各村审计结果[D]. 洪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2]L市乡镇审计工作机制问题研究[D]. 王守龙.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3]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燕珠. 华侨大学, 2020(01)
- [4]我国农村审计模式的问题与优化研究 ——基于广东省X县的实践[D]. 余文俊.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5]垦利区乡镇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海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居审计研究 ——以L经济开发区为例[D]. 李先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研究[D]. 赵鋆娜.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乡镇审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创新模式研究[J]. 张勇,陈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12(S3)
- [9]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J]. 杨丽.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8)
- [10]乡镇审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J]. 林图. 中国内部审计, 2007(12)
标签: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