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恨在心头两副面孔(论文文献综述)
范稳[1](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提出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老藤[2](2021)在《铜行里》文中研究说明《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薛文卿[3](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刘伟[4](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指出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张冠仁[5](2020)在《万能先生谭坦》文中指出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叶瞳瞳叶瞳瞳不记得还有比2014年2月12日更倒霉的日子了,早上7点开始打工:斯塔拉菲尔德火车站对面那家60平方米小店:庄仔牛肉面大王,老板额头上明明都是抬头纹,还让别人管自己叫庄仔。中午,叶瞳瞳错单了,一个波兰胖子点了五香牛肉面,她通知后厨说成了霸王牛肉面,难道一个波兰胖子真能吃得出泡椒和辣椒的区别吗?
荆歌[6](2020)在《四人行》文中认为三十多年前,他们考上了一所奇怪的学校。这所师范专科学校的校训,也即校规,是直白得令人生厌的"三不准":不准抽烟,不准喝酒,不准谈恋爱。这三不准,不仅在全校大会和班主任的训诫中被频频提及,还写得到处都是,几乎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室、操场、食堂、大会堂、学生宿舍,甚至厕所,都刷上了"三不准"的标语。直至今日,罗世峰他
王慧珠[7](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文中研究表明
任小红[8](2020)在《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量词系统由近代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是汉语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但是现今学界对清代量词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研究力度不够大。因此,本文选择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清代30本白话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两方面考察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10本小说中的量词穷尽性统计,进行综合研究,详细展示清代白话小说中量词的全貌。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清代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语料及研究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有关于量词的定名与分类的问题。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一书中关于量词的分类,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六小类若干次小类。第二、三、四章对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借用量词和制度量词四方面对统计出的所有名量词进行考察,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从量词最初的语源看量词到清代的演变发展,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名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共304个(不含借用名量词),其中个体量词173个、集体量词81个、制度量词50个,量词数量丰富、分工细化,称量范围广,许多量词已经摆脱源词义的桎梏,以称量虚化、抽象的事物为主,语法化程度高。第五章是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方面。对动量词的考察也是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介绍量词的语源、演变发展,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动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共37个(不含借用动量词),称量动作范围扩大,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别,借用动量词数量多,尤其是同形动量词。第六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语法特征及修辞功能研究。本章从词法、句法、修辞三方面对量词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清代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AA”“一AA”“一A一A”以及“AABB”这四种构形法都已经产生,且能够进入其中的名量词数量很多。此外,能够跟不同的词缀、名词、量词连用产生新词汇的量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在句法方面,量词的组合能力很强,可以跟数词、代词、形容词、概数词组合,充当主、谓、宾、定、状、补六大句子成分,量词发展成熟。第七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历时发展研究。本章对统计出的22637例名量表示法和7385例动量表示法进行运算、分析,对比了清代早中晚三时期量词的使用频率、句法行为,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率为67.44%,到清末达到81.96%;动量词则由清初48.43%发展到清末64.32%。“数词+量词+名词”和“动词+数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已经占据显着优势地位,到清末,二者的使用率甚至都已达到使用量词数量中的70%以上,量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句法结构更加稳定。本章还把清代量词同明代和现代汉语量词作比较,发现清代量词系统既有继承又有更新,清代是古今量词系统的过渡阶段。最后总结了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主要表现在:量词分工更加细化;语法结构更加稳固;量词体系更加完善。局限主要表现在:量词的用字不够统一规范;量词的称量对象不够全面;动量词的数量较名量词仍有较大差距,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差距较大;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式依然常见,量词的使用还没有完全形成规范。
金太东[9](2020)在《穿梭于文本间的“幽灵”——幽灵批评视角下的《螺丝在拧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幽灵批评的视角入手,同时结合叙事学中叙事交流层级的相关概念,分析亨利·詹姆斯《螺丝在拧紧》中的幽灵是如何在故事层、话语层与现实层之间穿梭徘徊的,又是如何对不同层级中的人物、叙事者、受叙者、作者以及读者产生影响的。通过对小说文本中"内心之魔"与"幽灵洞穴"的说明与阐释,本文还分析了书写与阅读的幽灵性:讲述与书写的过程就是将"幽灵"即"内心之魔"封锁入文本的过程,而阅读与思考则是将"幽灵"释放并与读者对"异体"的感知产生共鸣的过程。
袁亚鸣[10](2019)在《伊戈尔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再后来想起来,李响就觉得小方搬进来那会儿,可能是她人生的鼎盛阶段。再往后,小方便风光不再了。六年前,李响找到两个亿做黄金期货,赚了一笔后买下李家花园。李家花园刚到手的时候,还是个破落院子。残垣断壁,杂草丛生,阴气重,常人见而远之。当时周毅劝他,还不如在北京买个房,生活事业两不误,就是投资也上算。但李响笑笑,说:"这李家花园,弄不好是我家祖业呢。"这话就不好
二、恨在心头两副面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恨在心头两副面孔(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第二章 |
5 |
6 |
7 |
8 |
第三章 |
9 |
10 |
11 |
12 |
第四章 |
13 |
14 |
15 |
16 |
第五章 |
17 |
18 |
19 |
20 |
第六章 |
21 |
22 |
23 |
24 |
第七章 |
25 |
26 |
27 |
28 |
第八章 |
29 |
30 |
31 |
32 |
第九章 |
33 |
34 |
35 |
36 |
(2)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
第一章软铜册 |
第二章葑菲 |
第三章软绣 |
第四章九佬 |
第五章门外徒 |
第六章十八匠 |
第七章街坊(上) |
第八章街坊(下) |
第九章号嘴 |
第十章老雪 |
第十一章令狐平 |
第十二章韩干部 |
第十三章下西南 |
第十四章七七级 |
第十五章泥稿 |
第十六章陶金 |
第十七章活墙 |
尾声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5)万能先生谭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 |
叶瞳瞳 |
七号助理 |
Shirley Huang(雪梨黄) |
Joey周怡 |
Mr.Tan(谭坦) |
第二章中医协会会长的烦恼 |
杨仲英 |
钱博思 |
第三章漂洋过海的李茜大夫 |
李茜 |
杨仲英 |
七号助理 |
第四章卧虎藏龙唐人街 |
老唐 |
阿迪王 |
第五章首次见面 |
Joey |
谭坦 |
第六章杨仲英的秘密回忆 |
第七章从万能到万万不能 |
李茜 |
钱博思 |
第八章黑猴子剧团的燃眉之急 |
马修斯皮德 |
第九章如果红灯能再漫长一些 |
谭坦 |
李茜 |
第十章一无所有的人 |
七号助理 |
谭坦 |
第十一章一场入籍仪式 |
李茜 |
谭坦 |
李茜 |
第十二章最后的游行 |
杨仲英 |
李茜 |
杨仲英 |
谭坦 |
最后的游行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介绍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介绍 |
2.《健康咨询300例》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译文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译文 |
2.《健康咨询300例》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明朝那些事儿》原文 |
(二)维译汉 |
1.《生死关头》原文 |
2.《健康咨询033例》原文 |
结语 |
(8)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量词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清代量词研究现状 |
二、清代量词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语料及方法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量词的定名及分类 |
一、量词的定名 |
二、量词的分类 |
第二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个体量词研究 |
第一节 泛指类个体量词研究 |
第二节 外形特征类个体量词研究 |
一、点状量词 |
二、条状量词 |
三、面状量词 |
四、块状量词 |
五、团状、朵状量词 |
六、动状量词 |
七、其他形状类量词 |
第三节 非外形特征类个体量词研究 |
一、替代型 |
二、凭借型 |
三、专指型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集体量词研究 |
第一节 外形特征类集体量词研究 |
一、动状类 |
二、线状类 |
三、丛簇状 |
四、其他类 |
第二节 非外形特征类集体量词研究 |
一、特约型 |
二、专指型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借用量词和制度量词研究 |
第一节 借用量词研究 |
一、可容型 |
二、可附型 |
三、身体部位型 |
四、估量型 |
第二节 制度量词研究 |
一、度量衡量词 |
二、面积量词 |
三、货币量词 |
四、布帛量词 |
五、其他量词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 |
第一节 专用动量词研究 |
一、计数动量词 |
二、整体动量词 |
三、持续动量词 |
四、空间动量词 |
五、伴随动量词 |
六、短时动量词 |
第二节 借用动量词研究 |
一、工具动量词 |
二、器官动量词 |
三、伴随动量词 |
四、同形动量词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语法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词法特征研究 |
一、构形法 |
二、构词法 |
第二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句法特征研究 |
一、组合能力 |
二、句法功能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历时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不同时期白话小说量词比较研究 |
一、文本频率 |
二、句法行为 |
第二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与明代现代汉语量词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与局限 |
一、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 |
二、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穿梭于文本间的“幽灵”——幽灵批评视角下的《螺丝在拧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故事层:幽灵的显现与侵袭(3) |
三、话语层:幽灵洞穴与内心之魔 |
四、现实层:作者、读者与幽灵之桥 |
五、结语 |
(10)伊戈尔位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尾声 |
四、恨在心头两副面孔(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2]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万能先生谭坦[J]. 张冠仁.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6]四人行[J]. 荆歌. 清明, 2020(05)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明朝那些事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生死关头》(塔里木文学月刊2018.10);《健康咨询300例》(保健-基本知识-维吾尔语2002.1)[D]. 王慧珠. 新疆大学, 2020(07)
- [8]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D]. 任小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穿梭于文本间的“幽灵”——幽灵批评视角下的《螺丝在拧紧》[J]. 金太东. 外文研究, 2020(01)
- [10]伊戈尔位置[J]. 袁亚鸣. 长城,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