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愤怒与持续性疼痛(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雨,戴付敏,蒋梦蝶,李丹,潘琦[1](2021)在《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疼痛通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其特征是显着的情绪情感异常(焦虑、愤怒/沮丧或抑郁情绪)或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受到影响,社会活动参与减少)[1]。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疼痛,包括7大种类:(1)慢性原发性疼痛;(2)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3)慢性术后疼痛和创伤后疼痛;(4)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5)慢性头痛和颌面痛;(6)慢性内脏痛;(7)慢性肌肉骨骼疼痛[2]。
胡家齐[2](2021)在《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初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对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更多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月0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以及住院确诊为抑郁症的具有外显攻击行为(MOAS量表测评总分≥4分)的患者86例(攻击组),无外显攻击行为(MOAS量表测评总分<4分)的患者90例(非攻击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特质愤怒量表(T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攻击组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1.攻击组与非攻击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攻击组HAMD总分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11.41,P<0.001);攻击组SAS得分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16.92,P<0.001);攻击组睡眠质量较差,PSQI得分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8.83,P<0.001);攻击组特质愤怒总分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14.449,P<0.001);艾森克人格特点(EPQ)中内外向(E)因子得分攻击组显着低于非攻击组(t=-3.899,P<0.001);神经质(N)因子得分攻击组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5.899,P<0.001);精神质(P)因子得分攻击组显着高于非攻击组(t=4.394,P=0.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言语攻击与SAS、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3~0.433之间(P均﹤0.05);财产攻击与SAS、特质愤怒总分、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50~0.366之间(P均﹤0.05);自身攻击与HAMD、PSQI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0404(P均﹤0.05),与内外向(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2(P﹤0.05);体力攻击与SAS、PSQI、特质愤怒、神经质(N)、精神质(P)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04~0.655之间(P均﹤0.05);MOAS总分与HAMD、SAS、PSQI、特质愤怒、神经质(N)、精神质(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77~0.608之间(P均﹤0.05),与内外向(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8(P均﹤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言语攻击能被SAS得分解释占17.8%(P<0.05),对财产的攻击能被SAS、内外向(E)、特质愤怒得分共同解释22.5%(P均﹤0.05),自身攻击能被HAMD、PSQI、神经质(N)得分共同解释28.2%(P均﹤0.05),体力攻击能被神经质(N)、特质愤怒、SAS得分共同解释56.9%(P均﹤0.05),MOAS总分能被内外向(E)、SAS、特质愤怒、PSQI得分共同解释48.7%(P均﹤0.05)。结论抑郁、焦虑、睡眠质量差、特质愤怒、内向性、神经质、精神质者容易发生外显攻击行为,是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焦虑者容易发生言语攻击,焦虑、内向性、高特质愤怒者容易发生财产攻击,抑郁、睡眠质量差者容易发生自身攻击,神经质、特质愤怒、焦虑、内向性者容易发生对他人的攻击。图 0 幅;表 8 个;参 84 篇。
王飞雪,毕研芝,胡理[3](2021)在《慢性疼痛与皮层-边缘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疼痛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已被认为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即疼痛慢性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如何防治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像学研究表明,编码疼痛情绪、动机和记忆的脑区涉及皮层-边缘系统,而编码持续性疼痛的脑区也主要涉及该系统.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慢性疼痛患者在情绪、动机和记忆等方面的行为异常,并详细讨论了慢性疼痛患者皮层-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其次,本文以慢性腰背痛为例,总结了可能预测疼痛慢性化的影像学指标,如内侧前额叶皮层与伏隔核以及海马的功能连接、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伏隔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均可预测1年后腰背痛疼痛慢性化的发展.此外,基于现有的疼痛慢性化理论模型,本文指出疼痛慢性化可能涉及患者对负面情绪的强化学习以及奖赏和应激系统的功能失调.最后,根据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贾秉洁[4](2020)在《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其带给人们的困扰和伤害,亦在逐年增加。虽然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免疫治疗显着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率,但是临床缺乏对肿瘤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注,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外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的比例约为3.7%~66%,而国内高达25%~80%。抑郁状态可使患者生存期下降10%~20%左右,甚至成为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西医药物治疗因其副作用、耐药等问题临床应用受限。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是我国肿瘤治疗的优势与特色,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能够缓解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以下简称CRD)症状,显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部分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针对CRD的中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近几年肾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增长迅速,约为2.5%,跃居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二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几年靶向、免疫治疗药物研究突飞猛进,为肾癌患者带来希望,生存期明显延长,有研究证实肾癌病人平均生存率可达4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长达27个月,与其他类型肿瘤一样,治疗方式和生存期改善的同时,肿瘤治疗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给肾癌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均带来巨大的压力,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病问题更加突出。肾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需引起相关重视。目前有关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国内外尚缺乏对肾癌相关抑郁的关注和研究。另外国内有关CRD的中医治疗主要集中在同种药物或同组穴位上,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遵循此原则治疗CRD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优势,如果借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与方法,即辨证论治治疗,将肿瘤患者群体归纳证候分型以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对易感体质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中医早期干预,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改善体质状态,可以为肾癌抑郁的早期防治与干预,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切入点。因此总结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医证型十分必要。导师在深入挖掘传统中医体质辨证基础上,尤其强调体质因素对肾癌相关性抑郁发病与预后的基础性作用,主张体质辨证与病、证、症辨治相结合,实践证明在缓解肾癌抑郁的症状,提高肾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优势。体质内虚,在一定程度决定肾癌抑郁的易感性,“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若脏腑营卫表里冲和,气血调畅,则无积聚之弊,所谓“五脏元真通畅,则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本研究通过对肾细胞癌(以下简称肾癌)并发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分型进行研究,比较肾癌抑郁与非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差异,为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辨证分型、中医药辨治肾癌的中医病机理论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与临床数据依据。方法收集的病例为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初次就诊于导师门诊及肿瘤科病房治疗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肾癌患者142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患者需填写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D)和肾癌患者证候资料收集表,将信息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软件包处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结果1本研究调查的142例肾癌患者中,84例并发抑郁,发病率为59.15%。其中轻度抑郁患者36人(占25.35%);中度抑郁患者27人(占19.01%);中重度抑郁患者14人(占9.86%);重度抑郁患者7人(占4.93%)。2在肾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年龄(P=0.003,0R=1.869,95%CI[1.234,2.831])、既往病史(P=0.000,0R=7.864,95%CI[3.032,20.396])、个人月收入(P=0.001,0R=4.264,95%CI[1.884,9.651])与抑郁发生倾向呈正相关;是否手术(P=0.007,0R=0.248,95%CI[0.091,0.678])、知情情况(P=0.016,0R=0.231,95%CI[0.071,0.759])与抑郁发生倾向呈负相关。3本研究中肾癌并发抑郁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结果如下:阳虚证(占66.67%)、痰凝证(占53.57%)、湿阻证(占52.38%)、气滞证(占50.00%)、气虚证(占48.81%)、血瘀证(占28.57%)、血虚证(占19.05%)、阴虚证(占10.71%)、津亏证(占8.33%)、精亏证(占7.14%)、血寒证(占5.95%)、实寒证(占2.38%)、水停证(占2.38%)、饮停证(占2.38%)、气逆证(占1.19%),无实热证、血热证;肾癌非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阳虚证(占75.86%)、痰凝证(占53.45%)、气虚证(占51.72%)、湿阻证(占44.83%)、血瘀证(占32.76%)、气滞证(占27.59%)、血虚证(占15.52%)、津亏证(占10.34%)、阴虚证(占8.62%)、精亏证4例(占6.90%)、水停证(占5.17%)、饮停(占3.45%)、血寒证(占3.45%)、实热证(占1.72%)、气逆证(占1.72%)、血热证(占 1.72%)、实寒证(占 1.72%)。4肾癌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气滞证上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余证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手术、个人月收入、知情情况呈负相关,与既往史呈正相关;肾癌相关抑郁发病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2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患者证候分布以阳虚证、痰凝证、湿阻证、气滞证为主,其中以阳虚证患者最多,气滞证与肾癌抑郁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肾癌抑郁组较非抑郁患者气滞证患者比例更多。
苏泉林[5](2019)在《基于“主旋律与情绪”的音频可视化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音乐,作为情绪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注重听众的“触动灵魂”的感知体验,他不仅仅局限于听觉,而是一种情感和超现实的体验。以往听音乐所带来的体验已不再能满足人们对丰富多彩的外界的渴望。在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音乐可视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市场的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可视化应用产品。换句话说,听音乐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喜爱音乐,源自于音乐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意境。通过视觉的延展和通感,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听觉所带来的感受更强烈,听众对音乐与生活的关联性的所产生感受也更为深刻。因此,研究音频可视化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与专业上的意义,它也对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主旋律主要指的是在有多声部演奏或者演唱的音乐表现中,音律当中主要演奏或所唱的部分,而其他部分只起到辅助、衬托和和弦伴奏的作用。情绪主旋律是音频的音乐情绪主题。基于主旋律的音频可视化是通过音乐可视化,进而得到变化多彩、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人们首先定义音乐的不同类型,再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可视化,从而加深对音乐主旨的理解。本文从音乐情绪分析作为切入点,将情绪用主旋律的节拍、音调、节奏等表达出来,提取音乐情绪特征和主旋律,然后基于主旋律进行对应的产品设计。首先从声音的表示及特征提取、音频可视化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概述;而后从音乐情绪基本特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音乐情绪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对音乐情绪进行了识别与分析;接着研究MIDI音乐并以传递音乐情绪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多音轨MIDI中,提取主旋律基本特征、精准确定鼓点的方法;最后在基于“主旋律”提取的前提下,对于不同情感类型音乐提出突出主旋律的音乐可视化产品设计方案,并初步验证了产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杜正山(To Ching Shan)[6](2019)在《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以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为对照,通过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观察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为治疗肩周炎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常规针刺组(A组),中封穴平衡针组(B组)和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组(C组),每组30例。西医诊断标准可参考《临床疼痛治疗学》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中医辩证分型参考《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中的“肩痹”的辨证分型,三组针刺疗法在相同的基础治疗的情况下,A组主穴:患侧的肩髃、肩贞、肩髎、肩前、阿是穴;瘀血阻络型加合谷、血海;风寒阻络型加风池、合谷;寒湿凝滞型加阴陵泉、足三里;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气海。B组主穴:健侧下肢中封穴。C组主穴:取穴与A组相同,并结合健侧下肢中封穴为主穴。三组针刺疗法均有针灸专业医师负责实施,在临床试验开始之前进行统一操作规范。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共计4个疗程。4疗程后统计疗效。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进行可比性分析。通过统计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表”、“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表、生活质量表和焦虑自测表,来观察中封穴平衡针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一)不同组别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比较在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和疼痛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三种针刺疗法都能够提高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P<0.05)。表明三种针刺疗法均能有效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在治疗后,三组组间进行比较,在这三组治疗方法中,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或许存在叠加效应,其中在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和疼痛度改善中治疗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针刺和巨刺中封穴针刺(P<0.05),常规针刺和巨刺中封穴疗法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虽然巨刺中封穴疗法方法步骤便利,但是需要结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才能发挥更佳疗效,因此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是值得肯定和推广。(二)不同组别的McGill问卷评分在疼痛评级指数(PRI)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级指数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感觉项疼痛得分和情感项疼痛得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治疗方法的PRI评分均有降低(P<O.05),说明三种针刺疗法均有缓解患者肩周炎疼痛的作用。经过治疗后,三组组间进行比较,在改善PRI方面,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或许存在叠加效应,其中在感觉项疼痛得分和情感项疼痛得分中治疗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患者的PRI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P<0.05),但是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患者的PRI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虽然巨刺中封穴疗法方法步骤便利,但是需要结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才能更好降低PRI。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得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之,三种治疗方法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说明三种针刺方法均有缓解肩周炎疼痛的作用,在治疗后,三组组间进行比较,在改善VAS方面,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或许存在叠加效应,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由剧痛逐渐缓解为轻度疼痛,在改善疼痛方面治疗优势明显,所以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P<0.05),而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在疼痛强度(PPI)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PPI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治疗方法的PPI评分均降低(P<0.05),说明三种针刺方法均有缓解肩周炎疼痛的作用。经过治疗后,三组组间进行比较,在改善PPI方面,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或许存在叠加效应,患者疼痛程度由极为痛苦逐渐缓解为不适等情况,在PPI中治疗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患者的PPI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和平衡针组(P<0.05),但是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患者的PPI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在McGill疼痛问卷总得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种治疗方法的McGill疼痛问卷总得分评分均降低(P<0.05),三组针刺疗法治疗后McGill疼痛问卷总得分均降低(P<0.05),说明三种方法均有缓解肩周炎疼痛的作用,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患者的McGill疼痛问卷总得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P<0.05),但是常规针刺组和巨刺中封穴组患者的McGill疼痛问卷总得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不同组别的生存质量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经过治疗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P<0.05)。结果显示,常规针刺组能够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和健康状况主观感觉(P<0.05),其中生理领域的改善幅度最高(P<0.05),但是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变化不明显。巨刺中封穴则同样在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其他4个领域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能够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和社会关系(P<0.05),但是环境领域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不同组别的生活质量的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三种针灸疗法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自评的得分(P<0.05),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在该9个方面中的得分高于常规针刺和中封穴平衡针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不同组别的焦虑水平的比较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SAS评分均值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组患者的焦虑水平相近,因此三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具有可比性。经过不同针法治疗后,三组SAS评分均下降,下降程度较治疗前显着(P<0.05),表明三种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焦虑心理状况。虽然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S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和中封穴平衡针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不同组别的整体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结束后,常规针刺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愈共2例(6.67%),显效共7例(23.3%),有效共12例(40%),无效共9例(30%),总有效率共21例(70%);巨刺中封穴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愈共3例(10%),显效共8例(26.7%),有效共11例(36.7%),无效共8例(26.7%),总有效率共22例(73.3%);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愈总共有9例患者(30%),显效共有13例患者(43.3%),有效共有5例患者(16.7%),无效共有3例患者(10%),总有效率共有27例患者(90%)。三组均能有效治疗肩周炎,但是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和巨刺中封穴疗法,但是常规针刺和巨刺中封穴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没有差别,因此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可体现疗效叠加、强化治疗的效果。结论:1.常规针刺、巨刺中封穴和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有效治疗肩周炎,三种针刺疗法法不但可以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而且还能恢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肩周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缓解患者焦虑状况。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以巨刺中封穴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中封穴对肩周炎有一定疗效作用,并且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可产生疗效叠加的作用。3.中封穴及常规针刺均可以治疗肩周炎,且疗效明显,其中,巨刺中封穴和常规针刺在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和疼痛程度的效果相当。4.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对肩周炎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为治疗肩周炎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吕岩,程建国,樊碧发,刘延青,于生元,张达颖,傅志俭,宋学军,易晓彬,程志祥,刘小立,傅开元,马柯,黄东,杨晓秋,肖礼祖,冯智英,金毅,董钊,韩济生[7](2018)在《ICD-11慢性疼痛分类中文编译版》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公布了最新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第11次修订(ICD-11)的网络预览(征求意见)版。第10次修订版(ICD-10)于1983年启动,经1990年世界卫生大会批准并于1994年起正式在WHO成员国家使用。ICD是WHO根据成员国各医学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的建议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系统,是各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工具,是医疗健康管理的标准化诊断工具,也是全球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
丁飞[8](2016)在《整合与发展:关系精神分析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系精神分析学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运动的一种新取向,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其后的数十年内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代精神分析的主要力量。关系精神分析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客体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这三个流派。它还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关系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史蒂芬·米切尔认为,长久以来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就存在一种关系取向,这种关系取向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越发明显,由此在精神分析学内部出现范式转移,并逐步以关系模型取代驱力模型成为精神分析的主导理论模型。关系精神分析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是:以包含在各主要精神分析流派中的关系思想为线索,共同整合成一个新的以关系概念为主导的精神分析传统。关系精神分析有三种主要的理论形态,分别是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其中整合性元理论是整个关系精神分析理论的根本框架,而社会建构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之间是一种平行互补的协调关系,以关系为核心假设,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日常生活、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和精神分析过程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侧重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基本假设上是保持一致的,他们有许多共享的基本观点与核心概念。关系精神分析在理论建构与治疗实践上的探索与成就是全方面的。在具体理论方面,它在发展理论、潜意识理论、自体观、性别与性欲理论都有所建树。在心理病理学方面,它主要探讨了心身障碍、解离型认同障碍、施虐狂与受虐狂。在治疗观上,它着眼于精神分析临床的不同侧面,分别是影响与自主性、仪式与自发性、主体性与客观性。总的说来,关系精神分析有四个理论特征,分别是关系性、整合性、后现代性、跨学科性。关系精神分析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对精神分析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在范式上革新,在理论上多元发展,增强了精神分析的内部凝聚力,但它也有其局限性所在。关系精神分析学者已经有效地改善了精神分析界内部的分裂局面,它进一步丰富了精神分析思想,主导了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趋势,增强了精神分析学的生命力。展望未来,关系精神分析学将继续沿着已有的多元化道路发展前进。
张海波[9](2014)在《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心理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失眠及疼痛自我效能感的现况,了解影响慢性疼痛患者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自我管理的办法对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失眠及疼痛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对象:以某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风湿科2013年6月到12月的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符合慢性疼痛入组条件的306名患者进行调查,对知情同意的62人实施心理干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306名慢性疼痛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简氏McGill疼痛问卷SF-MPQ、简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SF-12、阿森斯失眠问卷AIS及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SEQ进行调查。2.干预研究:招募符合条件的31名患者作为干预组,31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并辅助以日常的药物治疗,而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只进行日常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内容包括:慢性疼痛的介绍、制定行动计划、自我管理的介绍、自我交谈、交流技巧、情绪低落的管理、睡眠管理等。干预活动分6次进行,每次90分钟左右。干预前后均实施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失眠及疼痛自我效能感的评估。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慢性疼痛患者在焦虑、抑郁、情感评分以及现有疼痛强度PPI上得分差异显着(p<0.05)。(2)不同年龄组、疼痛部位数、间断或持续的慢性疼痛患者在SAS、SDS、感觉评分、情感评分、疼痛评定指数、目测类比定级法、现有疼痛强度、PCS、MCS、失眠以及疼痛自我效能感上差异均显着(p<0.05)。(3)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疼痛患者在SAS、SDS、PRI、VAS、AIS和PSEQ上得分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情感评分,现有疼痛强度,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差异均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职业、城乡地区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情感评分、现有疼痛强度、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比较具有显着性的意义(p<0.05)。(5)不同婚姻状况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抑郁、情感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以及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比较具有显着性的意义(p<0.05)。(6)不同家庭收入慢性疼痛患者在疼痛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显着(p<0.001)。经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收入患者在焦虑、抑郁以及生理健康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7)不同身体状况、有无慢性疼痛的慢性疼痛患者在焦虑得分上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因素上差异均不显着(p>0.05)。(8)有无宗教信仰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情感评分、疼痛评定指数以及目测类比定级法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各个因素差异均不显着(p>0.05)。(9)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感觉评分、情感评分、PRI、VAS、PPI、PCS、MCS、AIS和PSEQ之间关系密切。(1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焦虑的因素有性别、慢性疼痛史、抑郁、情感评分和PPI;影响抑郁的因素有年龄、家庭收入、焦虑、MCS和PSEQ;影响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性别、家庭收入、抑郁和MCS。2.干预研究结果(1)通过心理干预,慢性疼痛患者组间比较显示,焦虑、抑郁以及疼痛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均显着(p<0.05)。(2)慢性疼痛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以及活力上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3)心理干预后,慢性疼痛患者在失眠各维度上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失眠总分、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以及白天身体功能差异显着(p<0.05)。结论:1.慢性疼痛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失眠症状,并伴有生活质量和疼痛自我效能感的下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地区、婚姻状况、家庭收入、身体状况的患者间存在差异。2.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失眠和疼痛自我效能感间关系密切。3.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失眠以及疼痛自我效能感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史春娇[10](2014)在《慈心禅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疼痛是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对此损伤的描述,所引发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急性疼痛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慢性疼痛已失去了它的信号意义,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痛苦,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面心理问题,最终使得慢性疼痛与心理情绪障碍的共病率大大提高。随着正念在西方心理学界的流行,慈心禅作为另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传统佛教禅修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系统的慈心禅训练可视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用来培养积极情绪,缓解消极的情绪反应,提升自我同情,培养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和积极态度,辅助某些疾病的治疗。在国内,对慈心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之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慢性疼痛的心理机制,尝试采用慈心禅训练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本研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名慢性疼痛患者及30名健康者进行量表测查,了解慢性疼痛患者在人格特征、认知特点、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上的特征。之后,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10名实验组被试除常规护理外进行为期六周,每周一次的慈心禅干预训练,另外10名对照组被试只进行常规护理,以探讨慈心禅训练对患者疼痛程度、情绪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疼痛患者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易采用自责、幻想、合理化应对方式来面对问题;人格更为内倾及神经质;精神症状虽无明显异常,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睡眠、饮食等其他项目上得分较高。另外,经过六次慈心禅训练,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情绪状态、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一定改善,说明慈心禅对临床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有辅助效果,可增加物理治疗的效果。
二、愤怒与持续性疼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愤怒与持续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公平感的概念和现状 |
2 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的影响因素 |
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2.2 疼痛相关因素 |
2.3 心理因素 |
3 不公平感的评估工具 |
3.1 不公平体验问卷(injustic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IEQ) |
3.2 日常不公平体验问卷(daily injustic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Daily IEQ) |
4 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相关结局 |
4.1 增加止疼药物使用 |
4.2 导致不良疼痛结局 |
4.3 加重患者不良情绪 |
5 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的管理策略 |
5.1 组建多学科团队 |
5.2 缓解消极心理 |
5.3 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接受 |
5.4 其他 |
(2)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1.4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攻击组与非攻击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1.2.2 攻击组外显攻击行为MOAS得分情况 |
1.2.3 攻击组与非攻击组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的比较 |
1.2.4 外显攻击行为与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1.2.5 攻击组与非攻击组特质愤怒水平的比较 |
1.2.6 外显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的相关分析 |
1.2.7 攻击组与非攻击组艾森克人格特点(EPQ)的比较 |
1.2.8 外显攻击行为与艾森克人格特点(EPQ)的相关分析 |
1.2.9 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特质愤怒、人格特点对其外显攻击行为影响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外显攻击行为与抑郁的关系讨论 |
1.3.2 外显攻击行为与焦虑的关系讨论 |
1.3.3 外显攻击行为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讨论 |
1.3.4 外显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的关系讨论 |
1.3.5 外显攻击行为与人格特点的关系讨论 |
1.3.6 外显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讨论 |
1.3.7 存在的缺陷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抑郁症与攻击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综述 |
2.1.1 抑郁症综述 |
2.1.2 攻击行为综述 |
2.1.3 抑郁与攻击行为综述 |
2.1.4 攻击行为、焦虑与抑郁症 |
2.1.5 攻击行为、睡眠质量与抑郁症 |
2.1.6 攻击行为、特质愤怒与抑郁症 |
2.1.7 攻击行为、人格特点与抑郁症 |
2.2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ICD-10 抑郁发作[F32]诊断标准 |
附录 B 一般资料表 |
附录 C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
附录 D 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 |
附录 E 特质愤怒量表(trait anger scale,TAS)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慢性疼痛与皮层-边缘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疼痛患者皮层-边缘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横断研究 |
1.1 前额叶皮层 |
1.2 杏仁核和海马 |
1.3 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 |
1.4 小结 |
2 慢性疼痛患者皮层-边缘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纵向研究 |
3 疼痛慢性化理论模型 |
4 问题与展望 |
(4)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
1 中医研究现状 |
2 西医研究现状 |
3 肾癌抑郁状态的研究现状 |
4 结语 |
综述二 肾癌的西医研究概述 |
1 肾癌的病因 |
2 肾癌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
3 肾癌的治疗 |
4 结语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研究过程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发病情况 |
2.3 肾癌相关抑郁危险因素分析 |
2.4 抑郁与非抑郁组证候分型特点 |
2.5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证型上的关系 |
3 讨论 |
3.1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病率 |
3.2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
3.3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证候分型特点 |
3.4 导师对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认识 |
4 结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主旋律与情绪”的音频可视化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声音特征与音频可视化 |
2.1 声音的存储与获取 |
2.2 音频可视化方法 |
2.2.1 数据可视化 |
2.2.2 音频特征可视化 |
2.2.3 音频相似度可视化 |
2.3 音频可视化表现形式 |
2.3.1 基于理性思维模式的音频可视化 |
2.3.2 基于多媒体数字化的音频可视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音乐情绪识别特征与实验分析 |
3.1 音乐的情绪特征 |
3.2 音乐的情绪表现 |
3.2.1 音乐的表情元素 |
3.2.2 调性音程的情绪色彩 |
3.2.3 基本术语的情绪色彩 |
3.3 音乐情绪分析 |
3.3.1 时域特征 |
3.3.2 频域特征 |
3.3.3 调式特征 |
3.4 音乐情绪识别实验分析 |
3.4.1 情绪数据 |
3.4.2 情绪特征取样 |
3.4.3 情绪识别方法 |
3.4.4 情绪识别验证 |
3.4.5 情绪特征分析 |
3.5 情绪可视化产品设计实践 |
3.5.1 Cymatics在各个领域间的实践探索 |
3.5.2 音频可视化产品设计实践。 |
3.6 音频可视化的物理性试验 |
3.6.1 克拉尼图形装置的搭建 |
3.6.2 实验内容及过程 |
3.7 输入设计音频“设计”,得到的可视化图形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音频主旋律提取实验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MIDI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主、副音轨,鼓点特征提取 |
4.3.2 主旋律提取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主旋律与情绪”的音频可视化产品综合设计 |
5.1 音频信息与视觉图形符号的相互转化 |
5.2 经典案例与可视化产品设计的原则 |
5.2.1 音频信息的可视化案例 |
5.2.2 可视化产品形成的主要因素 |
5.3 突出主旋律的音频可视化产品设计 |
5.3.1 产品设计方法 |
5.3.2 主旋律与鼓点特征提取 |
5.3.3 产品详细设计 |
5.3.4 例子说明 |
5.3.5 结果分析 |
5.4 产品设计案例实践 |
5.4.1 可视化产品设计要点分析 |
5.4.2 产品设计表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1.1.1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
1.1.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
1.1.3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 |
1.1.4 肩周炎的病理变化 |
1.1.5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研究 |
1.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1.2.1 肩周炎的病名 |
1.2.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3 肩周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
1.2.4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研究 |
1.3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现代概况 |
1.3.1 针灸方法的选用 |
1.3.2 选穴概况 |
1.3.3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研究 |
1.4 肩周炎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
1.5 肩周炎疗效评价方法 |
1.6 巨刺法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一般资料 |
2.1.3 盲法 |
2.1.4 诊断标准 |
2.1.5 纳入标准 |
2.1.6 排除标准 |
2.1.7 剔除标准 |
2.1.8 脱落标准及脱落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判定标准 |
2.2.5 不良事件处理(随时记录)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临床资料 |
2.3.2 治疗结果 |
2.4 讨论与分析 |
2.4.1 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机理分析 |
2.4.2 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7)ICD-11慢性疼痛分类中文编译版(论文提纲范文)
慢性疼痛 (MG30) |
一、慢性原发性疼痛 (MG30.0) |
1. 慢性原发性内脏痛 (MG30.00) |
2. 慢性广泛性疼痛 (MG30.01) |
3. 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MG30.02) |
4. 慢性原发性头痛或颌面痛 (MG30.03) |
5.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8D8A.0) |
二、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 (MG30.1) |
1. 慢性癌痛 (MG30.10) |
2. 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 (MG30.11) |
三、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 (MG30.2) |
1. 创伤后慢性疼痛 (MG30.20) |
2. 术后慢性疼痛 (MG30.21) |
四、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MG30.3) |
1.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MG30.30) |
2. 结构改变相关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MG30.31) |
3.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MG30.32) |
五、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MG30.4) |
1. 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 (MG30.40) |
2. 血管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 (MG30.41) |
3.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内脏痛 (MG30.42) |
六、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MG30.5) |
1. 慢性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MG30.50) |
2. 慢性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MG30.51) |
七、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 (MG30.6) |
1. 慢性继发性口颌面痛 (MG30.60) |
2. 慢性牙痛 (MG30.61) |
3. 慢性头痛或口颌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 (MG30.62) |
4. 慢性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引起的头痛或颌面痛 (MG30.63) |
5. 继发性头痛 (8A84) |
5.1颅脑创伤性急性头痛 (8A84.0) |
5.2颅脑创伤性持续性头痛 (8A84.1) |
(8)整合与发展:关系精神分析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状 |
三、硏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硏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哲学背景 |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影响 |
第二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诞生过程 |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从驱力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范式转移 |
第四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 |
第五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组织机构与杂志 |
第三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理论形态 |
第一节 整合性元理论 |
第二节 社会建构理论 |
第三节 主体间性理论 |
第四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假设与核心概念 |
第一节 关系精神分析师共享的观点 |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 |
第五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具体理论 |
第一节 关系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理论 |
第三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自体观 |
第四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性别与性欲理论 |
第六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心理病理学 |
第一节 心身障碍 |
第二节 解离型认同障碍 |
第三节 施虐狂和受虐狂 |
第七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治疗观 |
第一节 影响与自主性 |
第二节 仪式与自发性 |
第三节 主体性与客观性 |
第八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本土化案例 |
第一节 具体问题阶段 |
第二节 分析关系讨论阶段 |
第三节 关系模式探讨阶段 |
第四节 终止阶段 |
第九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关系性 |
第二节 整合性 |
第三节 后现代性 |
第四节 跨学科性 |
第十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人际精神分析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与客体关系学派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与自体心理学的比较研究 |
第十一章 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主要贡献 |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局限 |
第三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影响 |
第四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及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调查研究结果 |
3.2 心理干预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慢性疼痛患者人口学资料 |
4.2 慢性疼痛患者的现状 |
4.3 慢性疼痛患者各因素的差异分析 |
4.4 慢性疼痛患者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4.5 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4.6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慈心禅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慢性疼痛 |
2.1.1 慢性疼痛的概念 |
2.1.2 慢性疼痛的理论与模型 |
2.1.3 慢性疼痛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
2.1.4 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疗研究 |
2.2 慈心禅 |
2.2.1 慈心禅的内涵概念 |
2.2.2 慈心禅的操作方法 |
2.2.3 慈心禅的相关研究 |
2.3 慈心禅治疗慢性疼痛的可能作用机制 |
3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思路与总体设计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4 研究一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被试筛选 |
4.4 研究程序 |
4.5 实验材料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慢性疼痛患者应对方式特点 |
4.6.2 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征 |
4.6.3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4.7 讨论 |
4.7.1 慢性疼痛患者的应对方式特点 |
4.7.2 慢性疼痛患者的人格特征 |
4.7.3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
5 研究二 慈心禅对改善慢性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被试 |
5.4 研究程序 |
5.5 材料 |
5.5.1 慈心禅训练工具和材料 |
5.5.2 评估工具 |
5.5.3 慈心禅训练课程设计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MPQ量表前后测对比 |
5.6.2 STAXI-Ⅱ量表前后测对比 |
5.6.3 SCL-90量表前后测对比 |
5.6.4 主观报告结果 |
5.8 讨论 |
5.8.1 慈心禅干预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
5.8.2 慈心禅干预对情绪的影响 |
5.8.3 慈心禅干预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6 总讨论 |
6.1 实验组被试慢性疼痛得以缓解的可能原因分析 |
6.2 慈心禅训练方法的优势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愤怒与持续性疼痛(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疼痛患者不公平感研究进展[J]. 刘思雨,戴付敏,蒋梦蝶,李丹,潘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1(11)
- [2]抑郁症患者外显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初步分析[D]. 胡家齐.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慢性疼痛与皮层-边缘系统[J]. 王飞雪,毕研芝,胡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1(04)
- [4]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D]. 贾秉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基于“主旋律与情绪”的音频可视化产品设计研究[D]. 苏泉林. 湖南大学, 2019(07)
- [6]巨刺中封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 杜正山(To Ching Sh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ICD-11慢性疼痛分类中文编译版[J]. 吕岩,程建国,樊碧发,刘延青,于生元,张达颖,傅志俭,宋学军,易晓彬,程志祥,刘小立,傅开元,马柯,黄东,杨晓秋,肖礼祖,冯智英,金毅,董钊,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11)
- [8]整合与发展:关系精神分析学研究[D]. 丁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9]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心理干预研究[D]. 张海波. 山西医科大学, 2014(01)
- [10]慈心禅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史春娇. 苏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