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孔菌(Polyporus)多酚氧化酶的性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圣东[1](2021)在《白腐真菌Leiotrametes lactinea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解染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染料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结构复杂,难降解且具生物毒性的化合物,给水体和土壤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吸附分离和化学氧化法,具成本高、操作难及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漆酶作为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和作用底物广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Leiotrametes lactinea菌株(JZ-21)为试验材料,优化了其母种培养基和液体发酵产漆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然后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进一步研究了该酶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染料的降解效果。通过以上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经过优化得出,JZ-21的母种最佳培养条件为:木糖20 g/L,酵母浸膏4.57 g/L,最佳碳氮比为25:1,米糠5 g/L,Mg SO4·7H2O 1 g/L和KH2PO4 1 g/L,最佳培养温度为40℃;液体发酵产漆酶的最佳条件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g/L,KH2PO4 3 g/L,Mg SO4·7H2O 1.5 g/L,木屑20 g/L,转速160 r/min,温度26℃,p H值为6,接种量为7片菌块。2.经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对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漆酶,分子量为68.5 k Da,漆酶纯化倍数为15.5倍,回收率为18.3%。3.对纯化漆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该酶最适温度范围为40℃-60℃,在30℃时耐受性最好,在20℃-50℃可以保持漆酶活力稳定;最适p H值为2,在p H 5-6时耐受性最好;Hg2+和Al3+在三种浓度下对漆酶活力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Zn2+、Mn2+、Ca2+对漆酶有轻微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u2+在三种浓度下对漆酶抑制作用接近,K+对漆酶活力影响不明显;1%的甲醇、乙醇对漆酶活力无影响,1%丙酮和异丙醇对漆酶活力有轻微抑制作用,在以上四种有机溶剂浓度为10%时,漆酶活力仍能保持在75%以上。4.漆酶对染料降解实验中发现漆酶可以降解多种染料,且在添加介体物质ABTS和丁香醛后活性黑、考马斯亮蓝等多种染料的降解率明显提高。其中活性蓝R、伊文思蓝、铬黑T、曲利苯蓝、结晶紫、孔雀石绿、考马斯亮蓝、碱性品红、溴酚蓝、溴百里酚蓝和活性艳蓝的降解率在80%以上,甲基橙降解率在60%以上;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后活性红KD-8B和活性藏青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8%和15%。5.进一步对JZ-21漆酶降解孔雀石绿染料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孔雀石绿在漆酶的作用下先生成隐色孔雀石绿,之后隐色孔雀石绿分解为间香豆酸、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和对异丙基苯胺,其中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N,N-二甲基苯胺。综上所述,本研究为Leiotrametes lactinea菌株漆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及染料降解方面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吴怡[2](2020)在《灵芝属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所产漆酶的纯化和性质分析》文中认为漆酶是一种性质优良的绿色催化剂,由于在分子氧的协助下可将酚类、芳胺类化合物等多种底物氧化,最终得到水及其终产物,符合当代环保工业要求,因而在纸浆漂白、环境治理、生物检测、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许多具有生物技术价值的漆酶来源于真菌,尤其是白腐真菌,而针对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开展以来,漆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灵芝”作为一类传统药用真菌的统称,同时也是重要的白腐真菌,除了具有抗氧化、抑肿瘤、抑菌、抗炎、降血糖血脂、提高免疫力等药用价值,还拥有高效分泌漆酶的潜在特性,但目前缺乏对该属真菌产漆酶能力的综合分析。据此,本研究对51株灵芝属真菌菌株的产漆酶能力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同时筛选获得了1株高产漆酶菌株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Fr.)Pat.]Dai 11646,对其所产漆酶Galacc进行了纯化和酶学性质分析,实现了对新资源的探索,为高产漆酶灵芝属菌株的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漆酶在工业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首先,基于ITS和n LSU序列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准确鉴定了51株灵芝属真菌菌株,分属于6个种:G.applanatum、G.australe、G.brownii、G.orbiforme、G.lingzhi和G.multiplicatum。利用愈创木酚平板法初筛和液体发酵复筛对其产漆酶活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最终筛选获得1株高产漆酶菌株G.australe Dai 11646。对于愈创木酚平板法筛选,供试菌株的漆酶产生率为98.04%,具有较普遍的产漆酶特性;不同菌株产生变色圈的时间、大小和颜色深浅不尽相同,一般在4-5 h内产生变色圈,颜色由水红色逐渐变为红褐色,1 d后颜色基本稳定,自中心向外圈晕状变浅至淡褐色;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变色圈直径同步增长,大部分菌株在前10 d漆酶活性较高;结合变色圈大小、种名和菌丝生长状况,筛选出Dai 11646、Cui 7048、Cui 7247、Cui 9164和Cui 16779进行复筛。对于液体发酵复筛,菌株的漆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升高-降低的趋势,大部分菌株在第7 d达到峰值,G.australe Dai 11646漆酶活性最高(0.809 U/m L)。其次,采用盐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对G.australe Dai 11646所产漆酶Galacc进行了纯化,使其比活力由粗酶液时的0.926 U/mg上升到了22.214 U/mg,纯化倍数是原来的23.989倍,回收率达到了38.44%。期间经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以0.1、0.3和0.7 mol/L Na Cl洗脱时分别出现了3个酶活峰,即Galacc-F、Galacc-S和Galacc-T,其中以Galacc-F比活力(4.274 U/mg)最高,是G.australe Dai 11646分泌的主要漆酶部分,收集该酶活峰值部分的酶液进行后续分子筛层析纯化。最后,对G.australe Dai 11646纯化漆酶Galacc-F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AGE)发现Galacc-F是一种分子量为48.0 k Da的单体蓝铜漆酶;在p H 5.0-8.0和温度10℃-60℃范围内,Galacc-F表现出优越的活性和稳定性,这在工业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Galacc-F拥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尤其对ABTS亲和力最高,此时Km值较低,为164.137μM,kcat/Km比值较高,为1.663 s-1μM-1;在众多添加物中,Cu2+和β-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ol,β-ME)对Galacc-F活性起到显着的激活作用,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pyrocarbonate,DEP)、碘乙酸(iodoacetic acid,IAA)、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和Hg2+的添加却强烈抑制酶活,证明Galacc-F属于一种金属蛋白酶,含有典型的组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histidine-cysteine-serine,His-Cys-Ser)催化结构;此外,该酶对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盐也有较强的耐受力;最重要的是,Galacc-F是一种比其他需要氧化还原介质的漆酶更理想的高效染料脱色催化剂。
于大力[3](2020)在《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细菌漆酶的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耕作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保持土壤肥力,还能杜绝秸秆焚烧,减轻环境污染。土壤微生物不仅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的动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及生态环境演变还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细菌漆酶在木质素降解和土壤有机质的周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土壤质量和功能的潜在指标。与真菌漆酶相比,细菌漆酶在热稳定性、氯离子的耐受性及最适pH范围广等方面更有优势,而且无需糖基化的修饰,容易进行异源表达,使细菌漆酶更适用于纺织、造纸、环保等行业。为理解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的周转过程以及相应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对细菌漆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本论文对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细菌漆酶的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16S rRNA基因和ITS扩增子测序,分析了秸秆还田土壤耕层和下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秸秆还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有丰富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组成和结构。通过不同土层比较发现,虽然细菌丰度在耕层土壤和下层土壤没有显着差异,但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真菌多样性在不同土层变化不大。以秸秆还田耕层土壤为材料筛选到7株产漆酶细菌,除两株为芽孢漆酶外均为胞内漆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秸秆还田土壤耕层微生物进行了全面解析,发现其中的功能基因以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为主,与牛瘤胃、天牛肠道、堆肥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的代谢模式相似,表明在秸秆还田土壤中存在大量在秸秆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而其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编码基因的组成和分布又与其他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有所区别,暗示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可能与其他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有不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方式。利用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对秸秆还田土壤宏基因组中预测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检索,共获得322个可能的细菌漆酶。这些细菌漆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丰富的多样性,主要来源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表明在秸秆还田土壤中以变形菌门为主,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协同作用下进行木质素的加工和代谢。通过秸秆还田土壤来源的细菌漆酶和参考序列共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一步表明秸秆还田土壤中细菌漆酶的多样性,发现其中很多可能具有优良的酶学性质。选取部分细菌漆酶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宏基因组数据预测的基因中绝大部分代表了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中真实存在的基因。对于其中5个不具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细菌漆酶基因,利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扩增其侧翼序列,经过序列拼接及开放读码框预测后获得其全长序列。将克隆到的7个细菌漆酶基因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翻译成氨基酸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尽管这7个细菌漆酶的氨基酸序列在整体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其铜离子结合位点高度保守,预测的三维结构也比较相似,均为典型的三域漆酶。其中四个含有双精氨酸转运系统的信号肽,表明其可以通过双精氨酸转运系统穿过细胞膜。将细菌漆酶基因lacS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通过微好氧发酵,成功表达出有活性的重组漆酶LacS1。重组漆酶LacS1发挥催化活性的pH范围较宽,最适pH为5.0,在pH 5.0-9.0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该重组酶的最适温度为50℃,50℃处理1 h后仍剩余25%左右的活力;有较高的Cl-耐受性。这些性质表明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对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细菌漆酶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全面解析了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特异的在秸秆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菌漆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丰富的多样性,很多可能具有优良的酶学性质,为秸秆还田土壤木质素的降解及有机质周转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指导,同时为细菌漆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材料。
郭洋[4](2020)在《胶质射脉革菌全基因组解析及降解木质素相关基因的生信挖掘》文中认为白腐真菌能够将木质纤维素完全分解为H2O和CO2,是自然界元素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数量多、分布广,但其对木材的降解机理仍存在较大的疑问。本论文以一株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白腐真菌胶质射脉革菌BBEL0901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和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降解木质素的相关基因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期明确该菌株降解木质素的基因信息。单核菌株的获取是白腐真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关键,因此,本论文首先基于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溶菌酶法制备菌株BBEL0901的原生质体的条件,在获得足够数量原生质体的前提下进行原生质体再生,采用细胞核荧光染色、ITS序列分析和杂合度测定从多角度筛选单核菌株。选择合适的单核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评估合格后展开后续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菌龄、酶解时间、溶壁酶浓度、转速、稳渗剂种类和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菌株BBEL0901的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以加富的PDB培养基中静置培养4.5d的菌丝为材料,以0.65 mol/L的NaCl溶液为稳渗剂,用5%的溶菌酶酶解3h并于3000 r/min离心收集原生质体。基于DAPI的细胞核染色法筛选原生质体再生的菌落,获得了 3株单核菌株M73、M74和M81,通过ITS序列比对和Kmer曲线评估其单核体M73,最终确认单核体M73可用作胶质射脉革菌BBEL0901全基因组测序的材料。2.分别采用二代结合三代的测序技术对单核菌株M73进行了全基因组的de novo测序和组装,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组学水平的分析。最终产生了 8.23G的原始数据,组装得到43个Scaffolds,测序深度达到133×,其全基因组大小为40.7 Mb,GC碱基含量约为51.41%,共有12,362个编码基因、272个tRNA和18个rRNA。胶质射脉革菌拥有较完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酶系,但关键酶基因的拷贝数相对偏低;具备完整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包括86个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基因,13个参与木质素降解的代谢通路,4个以上木质素及其中间体的代谢途径;拥有326个P450蛋白基因,远超大多数白腐真菌。3.对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保守结构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元件和蛋白质一、二、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胶质射脉革菌中漆酶的分子量在55.69~106.67 kDa之间,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分子量在38.21-45.36 kDa之间,锰过氧化物酶的分子量在40.08-40.51 kDa之间,大多数定位在细胞外,个别定位在细胞膜上。Lacl-Lac5拥有完整的铜离子结合域,过氧化物酶有完整的血红素结合位点,亲缘关系与同属的Phlebia chrysocreas和Phlebia brevispora较接近,在其上游存在着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位点。综上,胶质射脉革菌具有完整的参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酶系,拥有较强的木质素降解酶系统和丰富的木质素代谢通路,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解析胶质射脉革菌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郑义[5](2019)在《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多糖为大型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东方栓孔菌作为传统中药材,主治肺炎、咳嗽痰喘、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多种肺部疾病,目前有关东方栓孔菌多糖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从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表征、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东方栓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东方栓孔菌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30 mL/g,超声功率110 W,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为7.49±0.14%(n=3)。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8 mL/g,超声功率114 W,提取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52±0.12%(n=3)。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用时最短,得率最高,更适用于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通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色谱纯化东方栓孔菌粗多糖,得到了一个主要的纯化组分,命名为TOP-2。理化性质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OP-2为含有硫酸基的酸性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得TOP-2相对分子质量为6.3×104;GC-MS法测得TOP-2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3.45:5.77:5.79;刚果红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TOP-2具有三股螺旋构象。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提示TOP-2可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TOP-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TOP-2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TOP-2能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拮抗酒精所致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提示TOP-2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TNF-α和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直接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等途径发挥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构建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OP-2能够恢复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胸腺、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脏器系数,改善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激活巨噬细胞NO的释放,增加T、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毒性作用,恢复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TOP-2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发挥其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评价了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TOP-2对Lewis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恢复Lewis肺癌小鼠体重、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活化Lewis肺癌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NF-α表达水平,通过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TOP-2通过免疫调节活性发挥其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构建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致肺损伤小鼠模型,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分析方法,评价了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TOP-2能够减轻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肺水肿程度,缓解肺损伤小鼠炎性损伤,减少中性粒细胞募集,缓解PM2.5对巨噬细胞的毒效应,维持肺泡毛细血管膜完整性,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渗漏,抑制TNF-α、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缓解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提高肺组织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group,PCG)和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增加肺组织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抑制NLR家族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TOP-2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发挥其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激活Nrf2/HO-1通路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该论文有图60幅,表29个,参考文献398篇。
吴怡,马鸿飞,曹永佳,司静,崔宝凯[6](2019)在《真菌漆酶的性质、生产、纯化及固定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漆酶是一种性质优良的多酚氧化酶,由于在分子氧的协助下可将酚类、芳胺类化合物等多种底物氧化,最终得到水及其终产物,符合当代环保工业要求,因而在纸浆漂白、环境治理、生物检测、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就漆酶的生物学性质、生产、纯化、固定化等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欣[7](2019)在《高寒草地土壤产漆酶真菌筛选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漆酶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共同构成木质素降解酶系,在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和发现高寒草地土壤耐低温产漆酶真菌资源,进一步认识漆酶对高寒草地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开展了高寒草地土壤产漆酶真菌筛选、优良菌株生物学特性、漆酶的酶学性质以及对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等4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底物显色法从高寒草地土壤中筛选了9株产漆酶真菌,采用ITS-rD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1.9为Uncultured fungus clone.、2.1a为Scytalidium、310b为Marasmius tricolor、2.1c为Saccharicola、2.3a为fungal sp、2.4d为Saccharicola、10a为Marasmiusrotalis、3.7c为Alternaria.、WB为Verticillium longisporum。除菌株3.7c以外,其余8株菌株在以愈创木酚、蒽酮、邻联甲苯胺、联苯胺为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都能产生氧化带;漆酶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310b产漆酶的酶活力为1.62IU,与其余8个菌株相比酶活力最高,且差异显着(P<0.05)。2、以产漆酶活力最高的菌株Marasmius tricolor310b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温度、碳源、氮源、pH以及盐浓度)测定了菌落生长直径,结果表明,供试菌株310b在30℃,pH值为4.8,不添加NaCl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且差异显着(P<0.05);以不加碳源为对照,添加蔗糖和糊精2种碳源后,菌落生长最快(P<0.05);赖氨酸和尿素两种氮源对菌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在不同温度、初始pH、金属离子和非营养有机物条件下,测定了菌株Marasmius tricolor310b产漆酶的酶活力。结果表明:菌株310b产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0-45℃可保持较高酶活力;最适反应pH为4.5,在4.0-7.0范围内保持较高酶活;与对照相比Fe2+、Fe3+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乙醇可以增加酶活力(P<0.05),而已腈、H2O2、SDA、EDTA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其中H2O2的抑制作用最强,添加丙酮对酶活力没有影响。4、通过测定土壤CO2释放量、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熵。结果表明:添加产漆酶真菌菌株310b菌悬液后,上述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都呈现规律性变化,说明产漆酶真菌菌株310b产生的漆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转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伍圆圆[8](2019)在《耐热毛栓菌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对胞外漆酶活性调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菌漆酶(EC 1.10.3.2)属于含铜多酚氧化酶家族,是重要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以分子氧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氧化多种酚类化合物和芳香胺等木质素结构类似物,在生物制浆、食品工业、生物合成、生物能源、生物检测和生物修复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前期的研究中筛选到一株耐热毛栓菌T.trogii S0301,该菌株生长速度快、漆酶产量高和漆酶性质突出等特点,较理想的符合了商业漆酶生产菌株应该具有的漆酶产量高、发酵周期短等特征,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该菌株基因组信息未见报道、遗传转化方法尚未建立,对于该菌株为代表的白腐菌中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调控的认识也相当有限。鉴于此,以该菌株为出发材料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耐热毛栓菌基因组测序及漆酶同工酶家族基因分析在分离获得耐热毛栓菌同核体菌株Trametes trogii homo-19的基础上,利用三代测序技术获得了该菌株的基因组大约220×的clean reads。基因组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组大约为39.88 Mb,contig N50大小为2.4 Mb;基因组contig length数为29,最长的contig length长度为4.82 Mb,最短的contig length长度为20,367bp。GC含量的百分比为55.47%;预测到14,50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有542个CAZymes相关基因和9个可能的漆酶基因。并对9个漆酶同工酶基因的基因结构和上游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预测分析,为该菌株中漆酶同工酶基因家族的表达规律及基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2、耐热毛栓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参考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方法的报道,为了提高转化率,对转化用出发菌株、酶解液配方、渗透缓冲剂、酶解时间和转化用载体等多个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选择1.5%的溶壁酶,酶解4 h,0.75 M蔗糖浓度,PEG/CaCl2转化方法作为该菌株适宜的条件。基因过量表达的水平依赖于启动子的强度,对出发质粒中启动子进行了优化。在建立转化方法的基础上,克隆了该菌株中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启动子的不同区段,并构建它们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化毛栓菌原生质体,通过检测转化子中GFP荧光强度,筛选得到Gpd-T2可以更好的驱动GFP基因的表达。使用Gpd-T2启动子成功对漆酶同工酶Lac13和Lac53进行了过表达,并使漆酶Lac13和Lac53的过表达转化子的胞外漆酶酶活的分泌时间提前,且比野生型菌株具有更高的漆酶活性。3、耐热毛栓菌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对胞外漆酶活性的调节分析研究发现,耐热毛栓菌T.trogii homo-19中的HSF2存在可变剪接突变体,根据对转录因子HSF2的基因结构域分析,选取了4个片段。通过遗传转化体系,在菌株T.trogii homo-19中分别过表达了这4个片段。利用潮霉素抗性和潮霉素基因筛选,总共得到了25个片段HSF2-1的过表达转化子;10个片段HSF2-2过表达转化子;40个片段HSF2-3过表达转化子;27个片段HSF2-4过表达转化子。并对片段HSF2-2过表达转化子进行了转录水平的检测,并发现HSF2-2的过表达转化子可以调节胞外总漆酶酶活水平,其中转化子OE-2-20的酶活水平在8天时,相对酶活水平是野生型酶活水平的3倍以上。且可以通过转录水平调节一半以上的漆酶同工酶Lac13(2.12和1.61倍)、Lac2-2(3.14和1.95倍)、Lac2-8(1.94和3.74倍)、Lac1(1.43和3.87倍)、Lac7(1.18和1.14倍)和Lac53(1.42和2.56倍)的漆酶基因转录水平,同时HSF2-2过表达转化子的漆酶在50?C,60?C和70?C的热稳定性也可以证明这一点。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耐热毛栓菌三代基因组信息并完成了初步的注释,建立了该菌株中功能基因过量表达的方法,完成了对该菌株中漆酶同工酶基因家族的分析,并对该菌株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参与胞外漆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证明HSF2的过量表达能影响不同漆酶同工酶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胞外漆酶的总活性、漆酶性质和产酶进程,这些研究成果的获得,为在该菌株中开展漆酶等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可能,为探索通过转录因子的遗传操作实现白腐菌中漆酶等次生代谢阶段受诱导表达酶类的过量表达和提前表达提供了研究基础,为提高白腐菌漆酶产量、加速产漆酶进程,推动漆酶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梁艳[9](2019)在《猪苓亲缘关系分析及活性物质对番茄花叶病毒病作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猪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索不同产地野生猪苓的亲缘性关系,不同培养方式扩大培养猪苓菌丝,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中多糖、蛋白质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以及用上述不同处理组针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诱抗和防治作用效果,为猪苓的工业化扩大生产以及猪苓主要化学物质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作用效果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系统发育树,探究所采集的四地野生猪苓菌核的亲缘性关系,利用一些代料扩大培养猪苓菌丝,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蛋白质以及麦角甾醇,利用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不同处理组上述物质的含量,最后再针对番茄苗,采用摩擦接种方法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通过喷施不同提取物,利用ELISA手段测得番茄叶片内烟草花叶病毒含量。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如下:1、综合三种系统发育树结果,采集的四地野生猪苓都相较于其他地区野生猪苓亲缘性关系较远,其中河南卢氏猪苓与山西省中阳县野生猪苓始终聚在一起,相较于陕西省野生猪苓、山西省和顺县两地的野生猪苓亲缘性关系更近,而且相较于其他地区野生猪苓亲缘性关系更远,所以可以推测出以上四地野生猪苓,尤其河南卢氏猪苓与山西省中阳县野生猪苓可作为野生猪苓资源保护区加以保护。2、猪苓发酵液、蜜环菌发酵液分别单独培养10d后接入灭好菌的代料中共同培养这一处理组中菌丝及菌核生长情况总体表现最好,菌丝生长密集,速度快,菌核数量多且大。3、在多糖含量测定中,五种不同处理组多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发酵液>猪苓发酵液>猪苓菌核>混合发酵液菌丝体>猪苓菌丝体,其中混合发酵液处理组多糖含量为0.892 mg·ml-1,比多糖含量最低的猪苓菌丝处理组高0.6580 mg·ml-1;测得蛋白质含量测定与麦角甾醇含量结果相符,五种不同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猪苓菌核>混合发酵液菌丝体>猪苓菌丝体>混合发酵液>猪苓发酵液,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猪苓菌核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为0.6810 mg·ml-1,相较于猪苓发酵液处理组,含量高出0.4920mg·ml-1。猪苓菌核麦角甾醇含量为0.3991 mg·ml-1,比麦角甾醇含量最低的处理组高出0.3960 mg·ml-1。猪苓发酵液所获得的菌丝生物量相较于混合发酵液菌丝体生物量少,分别为2.056g和2.550g。4、经过猪苓菌丝发酵液、猪苓蜜环菌混合发酵液和猪苓多糖提取物处理的番茄植株,其诱导抗病能力和防治效果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组,并且经处理的植株株高株重等生物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其中以猪苓多糖提取物处理组的植株防病和促生效果最为显着;诱抗处理中,10d时发生的病斑数相较于对照组,其抑制率达到59.7%,对病毒的抑制率达到47.82%。防效处理中,10d时发生的病斑数相较于对照组,抑制率达到48.6%,对病毒的抑制率达到29.96%。而猪苓麦角甾醇提取物和蛋白提取物对接种病毒的试验组植株无防病毒效果。
王寿南[10](2017)在《野生多孔菌分离、鉴定与漆酶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文中研究表明多孔菌是指子实层体呈孔状、质地为革质至木质的一类大型担子菌,主要生长在各类木材上。部分多孔菌具有产酶活性、药用活性、降解活性等应用价值。开展多孔菌的采集、分离与功能活性研究,可为多孔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针对采集的野生多孔菌,开展分离鉴定、培养条件、抗氧化活性、胞外漆酶活性、农药降解作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对两株野生多孔菌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SS菌株和BJ菌株,并对其分类学地位、最适培养条件和液体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鉴定,确定SS菌株为多瘤木层孔菌(Phellinus tuberculosus)。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研究表明,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适C/N比为2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C,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0。发酵液抗氧化活性为0.102 mM(FeSO4);BJ菌株为石榴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icata)。菌丝体最适培养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C/N比为10/1,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0。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为0.517 mmol/L(维生素E),菌体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为770.37 U/g。2.分离获得一株高产漆酶活性的菌株,编号F1635,经过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为硬毛栓菌(Trametes trogii),利用DEAE-Sepharose、SP-Sepharose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手段,对发酵液漆酶进行纯化,最终得到电泳纯级的酶蛋白(TsL)。进一步开展酶学特性、降解作用、基因克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漆酶是分子量为64.8 kDa的单亚基蛋白。当以ABTS为作用底物时,Tsl的最适pH为2.6,最适温度为50℃,酶促动力学常数Km和Vmax值分别为18.58μM和1.125μmol/min。TsL漆酶对溴百里酚蓝、甲基橙、铬黑T、伊文思蓝等染料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在12 h内降解率均达到78%以上;对农药乙酰甲胺磷和高效氯氰菊酯无明显降解作用。利用简并引物对漆酶的保守区进行克隆,得到长度分别为1246 bp和1264 bp的两条漆酶部分基因的cDNA序列。
二、多孔菌(Polyporus)多酚氧化酶的性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孔菌(Polyporus)多酚氧化酶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腐真菌Leiotrametes lactinea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解染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漆酶简介 |
1.2 漆酶理化性质 |
1.2.1 温度 |
1.2.2 pH |
1.2.3 金属离子及抑制剂耐受性 |
1.3 漆酶的诱导 |
1.4 漆酶的异源表达 |
1.5 固定化漆酶 |
1.6 漆酶介体 |
1.7 漆酶应用 |
1.7.1 降解染料 |
1.7.2 降解农药 |
1.7.3 食品行业 |
1.7.4 纺织行业 |
1.7.5 生物能源 |
1.7.6 生物检测 |
1.7.7 化工行业 |
1.7.8 造纸行业 |
1.7.9 其它应用 |
1.8 白腐真菌概述 |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及溶剂配置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漆酶酶活测定 |
2.2.2 产漆酶菌株筛选 |
2.2.3 母种培养基优化 |
2.2.4 液体发酵产漆酶培养基优化 |
2.2.5 漆酶的分离纯化、鉴定和酶学性质分析 |
2.2.6 漆酶对染料的降解实验 |
3.结果与分析 |
3.1 菌种筛选 |
3.2 母种培养基优化 |
3.2.1 碳源筛选 |
3.2.2 氮源筛选 |
3.2.3 碳氮比筛选 |
3.2.4 无机盐筛选 |
3.2.5 添加物筛选 |
3.2.6 正交实验优化 |
3.2.7 培养温度筛选 |
3.3 液体发酵产漆酶培养基优化 |
3.3.1 液体基础培养基筛选 |
3.3.2 产酶诱导物筛选 |
3.3.3 产酶转速筛选 |
3.3.4 产酶温度筛选 |
3.3.5 产酶p H值筛选 |
3.3.6 产酶接种量筛选 |
3.4 漆酶的分离纯化、鉴定和酶学性质分析 |
3.4.1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3.4.2 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3.4.3 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 |
3.4.4 SDS-PAGE检测 |
3.4.5 漆酶的分子量测定 |
3.4.6 漆酶酶学特性分析 |
3.5 漆酶对染料的降解实验结果 |
3.5.1 粗酶液与L1 组分中木质素酶系活性 |
3.5.2 粗酶液对染料的降解效果 |
3.5.3 初提纯漆酶对染料的降解效果 |
3.5.4 纯漆酶降解孔雀石绿染料产物分析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灵芝属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所产漆酶的纯化和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漆酶的研究进展 |
1.1.1 漆酶的定义 |
1.1.2 漆酶的来源 |
1.1.3 漆酶的结构 |
1.1.4 漆酶的催化作用 |
1.1.5 漆酶的理化性质 |
1.2 真菌漆酶的生产 |
1.2.1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
1.2.2 生产漆酶的培养条件 |
1.2.3 漆酶的诱导生产 |
1.3 真菌漆酶的纯化 |
1.3.1 漆酶纯化的意义 |
1.3.2 酶纯化的原则 |
1.3.3 漆酶纯化的方法 |
1.4 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 |
1.4.1 染料废水的特点 |
1.4.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3 漆酶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
1.5 白腐真菌灵芝属的概况 |
1.5.1 灵芝属真菌的分类学现状 |
1.5.2 灵芝属真菌的鉴定 |
1.5.3 灵芝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灵芝属真菌菌株的鉴定和漆酶高产菌株的确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所用试剂 |
2.1.4 仪器和耗材 |
2.1.5 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 |
2.2.2 DNA的提取 |
2.2.3 PCR扩增 |
2.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5 愈创木酚平板法初筛 |
2.2.6 菌悬液的制备 |
2.2.7 粗酶液的制备 |
2.2.8 漆酶活性的测定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的鉴定 |
2.3.2 愈创木酚平板法初筛 |
2.3.3 液体发酵复筛 |
3 筛选获得菌株南方灵芝所产漆酶Galacc的纯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所用试剂 |
3.1.4 仪器和耗材 |
3.1.5 溶液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株的活化 |
3.2.2 菌悬液的制备 |
3.2.3 粗酶液的制备 |
3.2.4 漆酶活性的测定 |
3.2.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6 漆酶Galacc的分离纯化 |
3.2.7 纯化倍数及回收率计算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盐沉淀分离漆酶Galacc |
3.3.2 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漆酶Galacc |
3.3.3 南方灵芝漆酶Galacc的纯化结果 |
4 南方灵芝纯化漆酶Galacc-F的酶学性质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所用试剂 |
4.1.4 仪器和耗材 |
4.1.5 溶液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株的活化 |
4.2.2 种子发酵 |
4.2.3 漆酶活性的测定 |
4.2.4 漆酶Galacc-F的纯化 |
4.2.5 纯化漆酶Galacc-F的酶学性质分析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漆酶Galacc-F的分子量 |
4.3.2 漆酶Galacc-F的光谱性质 |
4.3.3 纯化漆酶Galacc-F的贮存稳定性 |
4.3.4 pH对纯化漆酶Galacc-F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4.3.5 温度对纯化漆酶Galacc-F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4.3.6 漆酶Galacc-F的底物特异性及动力学常数 |
4.3.7 金属离子和改性剂对纯化漆酶Galacc-F活性的影响 |
4.3.8 纯化漆酶Galacc-F的耐盐能力 |
4.3.9 纯化漆酶Galacc-F对染料的脱色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细菌漆酶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有机质概况 |
1.1.1 土壤有机质的功能 |
1.1.2 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关键环节 |
1.2 木质素的结构及降解 |
1.2.1 木质素的结构组成 |
1.2.2 木质素的降解酶系 |
1.3 漆酶概论 |
1.3.1 漆酶的来源与分布 |
1.3.2 漆酶的结构特征 |
1.3.3 漆酶的催化机理 |
1.3.4 漆酶的理化性质 |
1.3.5 漆酶的多样性 |
1.3.6 漆酶的应用 |
1.4 土壤微生物 |
1.4.1 土壤微生物区系 |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5 秸秆还田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和溶液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2.2 土壤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
2.2.3 细菌16SrRNA基因丰度的测定 |
2.2.4 扩增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产漆酶细菌的筛选 |
2.2.6 产漆酶细菌的鉴定 |
2.2.7 产漆酶细菌的显微观察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秸秆还田土壤的化学性质 |
2.3.2 土壤总DNA的提取 |
2.3.3 扩增子测序数据分析 |
2.3.4 OTU聚类分析 |
2.3.5 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 |
2.3.6 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 |
2.3.7 不同土层的细菌丰度 |
2.3.8 产漆酶细菌的筛选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土壤细菌漆酶多样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样品采集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土壤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
3.2.2 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3 细菌漆酶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秸秆还田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概况 |
3.3.2 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的结构组成 |
3.3.3 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分析 |
3.3.4 秸秆还田土壤细菌漆酶的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土壤细菌漆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测定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样品采集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培养基和溶液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土壤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
4.2.2 细菌漆酶基因的克隆 |
4.2.3 TAIL-PCR克隆细菌漆酶基因 |
4.2.4 细菌漆酶序列分析 |
4.2.5 细菌漆酶LacS1的表达和纯化 |
4.2.6 重组细菌漆酶LacS1的酶学性质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细菌漆酶基因克隆 |
4.3.2 细菌漆酶LacS1的表达和纯化 |
4.3.3 重组细菌漆酶LacS1的酶学性质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胶质射脉革菌全基因组解析及降解木质素相关基因的生信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研究进展 |
1.2 白腐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3 胶质射脉革菌研究进展 |
1.4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胶质射脉革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单核体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胶质射脉革菌BBEL0901的基因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胶质射脉革菌降解木质素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分析材料 |
4.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多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 东方栓孔菌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东方栓孔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方法 |
2.4 多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的方法 |
2.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方法 |
2.8 TOP-2对PM2.5 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9 统计分析 |
3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 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3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 |
4.1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4.2 TOP-2 的理化性质 |
4.3 TOP-2 的初步结构表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5.1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5.2 TOP-2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
6.1 TOP-2 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6.2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6.3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影响 |
6.4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5 TOP-2 对小鼠NK细胞和CTL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
6.6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6.7 TOP-2 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8 讨论 |
6.9 小结 |
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 |
7.1 TOP-2 对小鼠瘤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7.2 TOP-2 对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 |
7.3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7.4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7.5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7.6 TOP-2对TLR4 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7.7 讨论 |
7.8 小结 |
8 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8.1 TOP-2 对小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 |
8.2 TOP-2 对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的影响 |
8.3 TOP-2 对小鼠BALF中 TP、ALB和 CRP含量的影响 |
8.4 TOP-对小鼠BALF中 MPO、LDH、AKP和 ASM活性的影响 |
8.5 TOP-2 对促炎因子TNF-α、IL-1β 和IL-6 含量的影响 |
8.6 TOP-2 对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8.7 TOP-2 对MDA、PCG和 8-Ohd G含量的影响 |
8.8 TOP-2 对Nrf2 和HO-1 表达的影响 |
8.9 TOP-2 对NLRP3 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
8.10 讨论 |
8.11 小结 |
9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真菌漆酶的性质、生产、纯化及固定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真菌漆酶的生物学性质 |
1.1 结构特征 |
1.2 催化作用 |
1.3 理化性质 |
1.3.1 温度 |
1.3.2 pH |
1.3.3 金属离子 |
2 真菌漆酶的生产 |
2.1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
2.2 培养条件 |
2.3 漆酶的诱导生产 |
3 真菌漆酶的纯化 |
4 真菌漆酶的固定化 |
5 小结 |
(7)高寒草地土壤产漆酶真菌筛选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1章 前言 |
1.1 漆酶概述 |
1.2 漆酶来源 |
1.3 漆酶的功能及应用 |
1.3.1 漆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
1.3.2 漆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3.3 漆酶在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 |
1.3.4 漆酶在工业污染物处理及生物修复方面的应用 |
1.3.5 漆酶在生物质利用方面的应用 |
1.3.6 漆酶在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应用 |
1.3.7 漆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面的应用 |
1.4 漆酶的研究方法 |
1.5 高寒草地产漆酶真菌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路线 |
第2章 高寒草地产漆酶真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培养基及其配制 |
2.1.5 实验设计 |
2.1.6 研究方法 |
2.1.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漆酶菌株的DNA-ITS分子鉴定结果 |
2.2.2 供试菌株在不同底物选择性培养基上的显色情况 |
2.2.3 供试菌株在底物选择性培养基上出现氧化带的时序 |
2.2.4 供试菌株在底物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及氧化带大小 |
2.2.5 产漆酶菌株310b产生漆酶活力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菌株Marasmius tricolor310b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培养基及其配制 |
3.1.5 实验设计 |
3.1.6 研究方法 |
3.1.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NaCl浓度对菌株310b菌落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pH对菌株310b菌落生长的影响 |
3.2.3 温度对菌株310b菌落生长的影响 |
3.2.4 不同碳源对菌株310b菌落生长的影响 |
3.2.5 不同氮源对菌株310b菌落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菌株Marasmius tricolor310b产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培养基及其配制 |
4.1.5 实验设计 |
4.1.6 研究方法 |
4.1.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最适温度和对温度的稳定性 |
4.2.2 最适pH和对pH的稳定性 |
4.2.3 不同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4.2.4 非营养有机物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菌株Marasmius tricolor 310b对土壤有机质矿化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土壤样品及植物样品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1.4 主要仪器 |
5.1.5 培养基及其配制 |
5.1.6 实验设计 |
5.1.7 研究方法 |
5.1.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碳矿化速率 |
5.2.2 土壤有机碳含量 |
5.2.3 微生物量碳含量 |
5.2.4 微生物呼吸熵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耐热毛栓菌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对胞外漆酶活性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真菌漆酶概述 |
1.1.1 真菌漆酶 |
1.1.2 漆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 |
1.1.3 真菌漆酶的应用 |
1.1.4 自然界中真菌漆酶的主要生产者 |
1.1.5 漆酶同工酶基因 |
1.1.6 漆酶的获得 |
1.2 漆酶基因表达调控 |
1.2.1 影响漆酶同工酶表达的因素 |
1.2.2 漆酶启动子序列中响应元件 |
1.2.3 漆酶基因表达调控与转录因子 |
1.2.4 热激转录因子 |
1.2.5 热激转录因子可变剪接亚型 |
1.2.6 不同剪接亚型的生理功能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耐热毛栓菌基因组测序及漆酶同工酶家族基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 |
2.1.2 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DNA提取用菌丝体的获得 |
2.1.5 基因组DNA提取 |
2.1.6 DNA制备、文库构建和基因组测序 |
2.1.7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 |
2.1.8 漆酶同工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数据 |
2.2.2 漆酶同工酶的特征分析 |
2.2.3 漆酶同工酶的结构分析 |
2.2.4 漆酶启动子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耐热毛栓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和溶液 |
3.1.4 实验器具材料 |
3.1.5 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转化方法及优化 |
3.1.6 耐热毛栓菌中启动子优化 |
3.1.7 漆酶同工酶基因lac13和lac53 在耐热毛栓菌菌株中的过量表达 |
3.1.8 敲除方法的探索 |
3.2 结果 |
3.2.1 原生质体优化结果 |
3.2.2 启动子优化结果 |
3.2.3 耐热毛栓菌中漆酶基因lac13和lac53 的过量表达 |
3.2.4 敲除方法的探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热毛栓菌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 的对胞外漆酶活性的调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与质粒 |
4.1.2 培养基 |
4.1.3 试剂与器具 |
4.1.4 菌株培养 |
4.1.5 HSF2 中不同区段片段的表达情况 |
4.1.6 HSF2 不同区段过量表达转化子的获得 |
4.1.7 HSF2 过量表达转化子对胞外漆酶活性的影响 |
4.2 结果 |
4.2.1 HSF2 中不同区段片段的表达结果 |
4.2.2 转录因子HSF2中4 个不同区段的片段获得 |
4.2.3 转录因子HSF2中4 个不同区段转化子的获得 |
4.2.4 过表达转化子潮霉素基因检测结果 |
4.2.5 过表达转化子转录水平表达结果 |
4.2.6 HSF2 过表达转化子对胞外漆酶活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与专利 |
(9)猪苓亲缘关系分析及活性物质对番茄花叶病毒病作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猪苓的生态习性 |
1.1.2 猪苓的形态结构特征 |
1.1.3 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
1.2 猪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猪苓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猪苓固体、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
1.3.2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4 猪苓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4.1 猪苓化学成分的研究 |
1.4.2 猪苓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
1.5 猪苓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5.1 利尿排水作用 |
1.5.2 促进头发生长 |
1.5.3 抗癌作用 |
1.5.4 降血脂作用 |
1.5.5 抗衰老作用 |
1.6 猪苓对TMV防治的研究 |
1.6.1 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
1.6.2 真菌的抗病毒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地区野生猪苓菌核的亲缘性鉴定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地区野生猪苓菌核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28 SrDNA-LSU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 |
2.3.2 5.8 SrDNA-ITS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 |
2.3.3 不同地区野生猪苓菌核亲缘性鉴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猪苓菌丝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猪苓菌丝的分离纯化与菌种保藏 |
3.2.2 猪苓菌丝的代料栽培 |
3.2.3 猪苓菌落形态学观察 |
3.3 试验结果 |
3.3.1 猪苓菌丝的代料栽培结果 |
3.3.2 猪苓菌落菌丝形态学观察结果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猪苓液体发酵不同活性成分的测定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多糖含量的测定 |
4.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2.3 麦角甾醇含量测定 |
4.2.4 猪苓不同发酵方式生物量对比 |
4.3 试验结果 |
4.3.1 多糖含量的测定 |
4.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3.3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
4.3.4 猪苓不同发酵方式生物量对比结果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猪苓不同活性成分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作用效果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供试药剂 |
5.1.2 供试植株 |
5.1.3 仪器与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供试毒源 |
5.2.2 供试地点 |
5.2.3 试验设计 |
5.2.4 测定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3.1 不同处理组对TMV的诱抗作用 |
5.3.2 不同处理组对TMV的防治作用 |
5.3.3 不同处理组对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野生多孔菌分离、鉴定与漆酶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多孔菌的简介 |
1.2 多孔菌的药用价值 |
1.2.1 抗肿瘤 |
1.2.2 抗氧化 |
1.2.3 降血糖 |
1.2.4 降血脂 |
1.2.5 其他活性 |
1.3 多孔菌的活性成分 |
1.3.1 多糖 |
1.3.2 凝集素 |
1.3.3 杂聚糖和糖肽 |
1.3.4 萜类 |
1.3.5 甾类、酚类、泛醌类等 |
1.4 真菌漆酶研究 |
1.4.1 漆酶的简介 |
1.4.2 漆酶的发现和来源 |
1.4.3 漆酶的生物学功能 |
1.4.4 漆酶的理化特征 |
1.4.5 漆酶的活力测定 |
1.4.6 漆酶的催化机制 |
1.4.7 漆酶的结构及晶体研究 |
1.4.8 漆酶基因的克隆与异源表达 |
1.4.9 漆酶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两株多孔菌的分离鉴定、最适培养条件及抗氧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菌株的分离、培养与保存 |
2.4.2 菌株的形态鉴定 |
2.4.3 菌丝总DNA的提取 |
2.4.4 ITS分类学鉴定 |
2.4.5 菌丝的最适培养条件 |
2.4.6 液体发酵培养与发酵产物的收集 |
2.4.7 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4.8 发酵液菌体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5 实验结果 |
2.5.1 形态鉴定 |
2.5.2 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2.5.3 菌丝的最适培养条件 |
2.5.4 发酵液生物学特性 |
2.6 分析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菌漆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分离与鉴定 |
3.3.2 漆酶活性的测定 |
3.3.3 发酵液漆酶的分离纯化 |
3.3.4 漆酶的SDS-PAGE纯度检测 |
3.3.5 漆酶序列的测定 |
3.3.6 漆酶酶学性质测定 |
3.3.7 漆酶对染料的降解作用 |
3.3.8 漆酶对农药的降解作用 |
3.3.9 漆酶基因的克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F1635菌株的分离鉴定 |
3.4.2 漆酶的分离纯化 |
3.4.3 漆酶的理化性质 |
3.4.4 漆酶对染料的降解 |
3.4.5 漆酶对农药的降解 |
3.4.6 漆酶基因的克隆 |
3.5 分析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1.1 两株多孔菌的分离鉴定、最适培养条件及抗氧化研究 |
4.1.2 硬毛栓菌漆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
4.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多孔菌(Polyporus)多酚氧化酶的性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腐真菌Leiotrametes lactinea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解染料的研究[D]. 徐圣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灵芝属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所产漆酶的纯化和性质分析[D]. 吴怡.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细菌漆酶的多样性研究[D]. 于大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胶质射脉革菌全基因组解析及降解木质素相关基因的生信挖掘[D]. 郭洋. 宁夏大学, 2020(03)
- [5]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郑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真菌漆酶的性质、生产、纯化及固定化研究进展[J]. 吴怡,马鸿飞,曹永佳,司静,崔宝凯.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9)
- [7]高寒草地土壤产漆酶真菌筛选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D]. 李欣. 青海大学, 2019(04)
- [8]耐热毛栓菌中热激转录因子HSF2对胞外漆酶活性调节研究[D]. 伍圆圆.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 [9]猪苓亲缘关系分析及活性物质对番茄花叶病毒病作用效果[D]. 梁艳.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野生多孔菌分离、鉴定与漆酶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D]. 王寿南. 北京农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