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在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曾卓[1](2021)在《基于乡村旅游的豫西南田园综合体提升策略研究 ——以镇平县侯集镇为例》文中指出
罗勇,陈发忠,谈兵,何明华,胡久华[2](2020)在《一根小小的节节根带动一项扶贫产业的发展——来自当阳市鱼腥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调研纪要》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当阳市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两大主题,多措并举,力促鱼腥草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服务,以供参考。
陈村子[3](2015)在《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针对食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的现实,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2015年2月9日汪洋副总理谈到“我国农业已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要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就是农产品的供应。以创新为驱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重要任务就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即创新农产品的供应模式。本文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视角下,在保障和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梳理相关理论成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地调研各类农产品供应主体,运用回归模型分析调研数据,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产品供应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间的关系,设计农产品供应的仿真环境,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上述研究,综合研究成果,设计并构建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内容如下:总结发达国家经验,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现状,为新模式构建,既提供了非常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又找出了问题分析的理论依据。湖北省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从2010至2013年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因此,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该市的农产品供应实践展开研究。调研走访各类型的农产品供应主体,从安全管理、组织管理、供应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具有代表性供应主体的供应活动,总结了其优缺点和改进办法,形成了模式分类思路,为理论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素材。综合分析武汉市调研成果,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农产品供应模式进行了理论界定,对各类模式的运行方式、主要特点和安全农产品的供应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武汉市为例,对各模式的市场形势、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找出各种模式在组织内部结构、生产经营运行方式、安全服务保障等方面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出了各种模式运行的内在规律,为构建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产品供应主体规模、人员素质、经营状况、生产管理、政府监管等角度,对各类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影响安全供应的因素展开研究,发现,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安全供应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包括:企业级别、企业资产总值、企业基地占地面积、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负责人教育水平、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企业是否自有基地和企业自有基地是否获得相关认证;对农民合作社安全农产品供应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包括:农民合作社示范级别、农民合作社户均种养殖规模、农民合作社是否统一销售品牌,农民合作社是否具有质量认证、农民合作社专职人员人数、农民合作社是否统一提供农药化肥和农民合作社技术培训次数。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深入探讨农产品供应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对农产品供应活动中农产品生产者和经销商等各类主体建立ABM(智能体模型)模型,设计相应的函数和参数来描述各主体的行为以及政策等环境因素,运用NetLogo仿真软件构建农产品供应的仿真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实验,分析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各主体的决策规则、互动行为、组织结构及政策因素等,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发现了合同交易形式将农产品供应中的生产者紧密地联结起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归纳并构建与设计了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明确了构建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从我国农产品供应结构的宏观视域,利用系统科学的思维,设计了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总体发展框架;依据本文提出的更紧密、更快捷、更透明、更规范的指导原则,设计了各类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具体发展路径;从法律法规保障、政策支持、行政监管方面,设计了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所需的政策保障措施。
张辰光[4](2015)在《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全面改革的深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新农村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兴起,以及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业产业化已成为现实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有突飞猛进发展之势。农业产业化具有转变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引导农业集约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农村存在着农村农业产业化运营不规范、少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顾现实盲目开发等问题。因此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视角对当前农村农业产业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道路总结,把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对农村产业化实践进行理论指导,而且也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推进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国化。本文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交代了本文选题的理由、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拟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详细的阐述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概念、形成、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这是本文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并提出了数个切实可行的道路路径,这是本文的重点。
周莉敏[5](2013)在《提升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县域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具有相对于其它地区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生活水平的能力。本文针对南平市九个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对南平市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成因与外在因素,总结闽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对策,即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闽北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武夷新区为中心,大力发展服务业,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构建大武夷旅游圈,积极招商引资,坚持人才兴县战略,走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使闽北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在纵深推进海西建设中的前锋作用,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跃升发展。
李妥[6](2008)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当前,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4%,县域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城乡统筹的重要枢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战略地位。然而与城域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的缓慢与滞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阐述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研究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个部分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历史沿革、内涵、县域经济的特征和类,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县域经济就其本质来讲是整个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县级行政区的相对独立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第三个部分首先全面分析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等几方面以及泰安市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特征,并对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差异发展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泰安市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情况,找出了对县域经济贡献率最大的是经济规模,而在发展活力方面则欠缺;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找出制约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资源禀赋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和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第四部分研究提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结合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归纳了适合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在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等六大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认为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县域经济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县域经济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信息化为核心,以特色化为导向的,促进以农业产业信息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县域城镇数字化的“三化”建设;不断增强劳动者素质和科技信息建设促进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利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发展极--增长点理论等区域经济理论解决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实际问题,文中分析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内部的时间和空间差异特征,建立了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核心,以特色化为导向的“三化”建设等建议,使本文具有一定实用性和适用性。在研究中,除了大量定性的描述外,还应用了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使论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程杰[7](2008)在《依托传统优势打造农业科技园区“航母”——访许昌市市委副书记刘洪涛》文中指出阳春三月,草木葱茏。地处河南的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然是花的海洋,树的世界。许昌国家科技园区是2001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园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构建许昌和谐宏伟大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近日,记者就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和今后发展前景采访了许昌市市委副书记刘洪涛。
邓小辉[8](2007)在《后农业税时代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研究 ——以新干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党和国家高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自2000年开始,中央逐步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并于2006年宣布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三农”问题随之步入了“后农业税时代”。然而,取消农业税,仅仅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所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仍然是束缚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农村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前仍没有破题,县、乡政府财税来源几乎枯竭,财政运转难以为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大幅下降……这些农村深层矛盾都成为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本文认为,农民增收问题应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中去考虑。在后农业税时代,要切实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从政策制度、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入手:一、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二、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四、要大规模反哺农业;五、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六、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黄成毅[9](2007)在《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在当前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数量日趋减少和质量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耕地资源的供需动态变化预测与综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区位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系统学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四川省土地供需状况和人地矛盾实际,运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及人口预测方法,预测、演拟了2006~2020年全省及省内各大区域的耕地供给量和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总量(数量)、均量(人口)、质量、时间和区域(空间)等五个维度对全省未来年期的耕地供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耕地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形势十分严峻,全省耕地在总量、均量和质量维度上均将于2015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供需缺口将呈日益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四川地域面积广阔,全省各大区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耕地资源供需状况上存在极大的区域差异性,在研究期内,除川中和川东北区域供给略有盈余外,其余几大区域的耕地在数量、均量和质量维度上均出现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其中,以川西北高原山区为最甚)。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的川中丘陵区,截止2020年底,区内耕地资源在总量、均量维度上略有盈余,但在质量维度上仍将于2020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川东北区域由于耕地资源总量较大,故研究期内,在各维度上均为供给有余。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德绵地区耕地资源在总量、均量维度上均将于2012年进入供不应求状态,区域人地关系极为紧张。而耕地资源在质量维度上也将于2010年出现供给危机;与之相似,川西南地区也将在总量、均量维度上于2012年出现耕地供不应求状态。同时,该区域耕地在质量维度上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将于2019年出现供给危机。川西北高原山区耕地资源的供需形势则更为严峻,无论是资源的总量、均量还是资源质量,都将于2007年即处于供求失衡状态。立足以上研究结果,针对我省日益严峻的耕地资源供需形势,分别从管理、经济、法律和技术的角度,提出了确保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刘战平[10](2007)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客观上提出了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的现实要求。农业科技园区的出现,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农经界对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模式研究很少,实践上,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本身还在探索阶段,有一些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本文以园区专家大院为重点,在理论上探索这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在实践上归纳和总结其成功的运行模式,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找出其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进行如下研究:一是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农业技术属于准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分类——公益型、市场型和两者混合型。指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属于公益与市场混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并且分析了它的内涵与特征,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园区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园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它是园区农业科研成果实验、示范、推广、产业有机结合的平台,它具有中介服务、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市场对接、产业带动等功能。二是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就是保证园区技术推广运行需要的各种功能的有机组合。主要从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支撑机制、融资机制、农户技术采用机制、技术对接机制、风险保障机制五个主要机制展开分析,认为每个机制健康运行是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发展的必要条件。四是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园区专家大院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并且总结了六种模式。这六种模式既有共同之处,是所有对接主体都是通过市场进行技术对接;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是每种模式对接主体有所不同。五是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进行效益评价。首先,建立了一套适合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判别的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该套指标体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工作评价比较客观,具有现实意义。六是分析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政策建议。从技术支撑、融资、农户技术采用、与农户技术对接、风险保障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十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二、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在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在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2)一根小小的节节根带动一项扶贫产业的发展——来自当阳市鱼腥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调研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当阳市农业发展历程 |
1.2 当阳市鱼腥草产业发展简介 |
2 调研实践日志 |
3 当阳市两河镇调研结果 |
3.1 拜访当阳市鱼腥草销售大户 |
3.1.1 鱼腥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产品销售状况供不应求。 |
3.1.3 调研鱼腥草一般种植户任光发。 |
3.1.4 存在问题。 |
3.2 拜访绿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
3.2.1 绿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助力贫困户发家致富。 |
3.2.2 鱼腥草种植技术日趋完善。 |
3.2.3 鱼腥草现货价格稳定,产品对路适销。 |
3.2.4 成本与利润分析。 |
3.2.5 存在问题。 |
3.3 扬洲鱼腥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访记录 |
3.3.1 不忘初心勤于服务,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
3.3.2 调研民主村贫困户冯运美。 |
3.3.3 存在问题。 |
4 当阳市坝陵办事处调研结果 |
4.1 拜访群华村红霞绿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 |
4.1.1 一根不起眼的鱼腥草,让合作社成为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
4.1.2 调研坝陵办事处鱼腥草种植村群华村党支部书记李永贵。 |
4.1.3 鱼腥草成本、管理与利润。 |
4.1.3 存在问题。 |
5 当阳市河溶镇调研结果 |
5.1 拜访河溶镇建国村莫家湖农业合作社 |
5.1.1“保姆式”服务,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 |
5.1.2 价格、产量和成本。 |
5.1.3 鱼腥草品质如何分辨。 |
5.1.4 机械化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5.1.5 存在问题。 |
6 鱼腥草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加强对农业生产组织的领导,成立当阳市鱼腥草产业发展协会 |
6.2 多途径筹集资金,支持产业扶贫基地发展 |
6.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创建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当阳市鱼腥草资源 |
6.4 加大宣传力度,壮大自有品牌 |
6.5 招商引资、招贤纳才,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
7 调研总结 |
(3)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国内外农产品供应现状分析 |
2.1 国外农产品供应与质量安全现状 |
2.2 我国农产品供应与质量安全现状 |
2.3 小结 |
3 农产品供应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 武汉市农产品供应情况分析 |
3.3 武汉市农产品供应典型案例分析 |
3.4 小结 |
4 农产品供应模式研究 |
4.1 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
4.2 农民合作社模式 |
4.3 家庭农场模式 |
4.4 专业大户模式 |
4.5 个体农户模式 |
4.6 小结 |
5 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业龙头企业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 农民合作社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 家庭农场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 小结 |
6 供应组织模式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的仿真研究 |
6.1 仿真方法介绍 |
6.2 仿真模型的总体框架 |
6.3 计算机仿真实验 |
6.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5 小结 |
7 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构建 |
7.1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指导思想与原则设计 |
7.2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结构设计 |
7.3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设计 |
7.4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的保障设计 |
7.5 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2 武汉市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3 武汉市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四)基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缘起及其现实意义 |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形成的背景 |
(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
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本内容及其发展 |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
(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内涵 |
(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四)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假定条件 |
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历程 |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继承 |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在生产理论的继承 |
(三)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四、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农业再生产的特点 |
(一)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 |
(二)“生产时间和劳动实践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显着” |
第三章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理论概述 |
(一)现代西方农业产业化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产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三)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
三、新时期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成就 |
第四章 道路建构: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路径、道路 |
一、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建立的必要性 |
(一)运行机制比较 |
(二)组织道路比较 |
二、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多样道路构建 |
(一)农工带动型生产道路 |
(二)集体农庄道路 |
(三)资源开采型道路 |
(四)农村特色文化道路 |
(五)科学养殖道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提升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地域简介 |
1.2.2 县域经济的概念 |
1.2.3 县域经济的内涵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评述 |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构建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
3.2 指标的选择 |
3.3 主要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 |
3.4 数据处理结果 |
3.4.1 主成分的提取 |
3.4.2 计算主成分分值与总分值 |
3.5 各县(市)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的聚类比较及差异分析 |
3.6 影响经济竞争力的因素 |
3.7 从模型结论看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方向选择 |
4.闽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县域经济总量偏小 |
4.2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4.3 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弱 |
4.4 生产配套体系不完备 |
4.5 居民增收问题突出 |
5.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
5.1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5.2 发展现代农业,强化闽北农业的基础地位 |
5.2.1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 |
5.2.2 实施规模经营、专业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 |
5.2.3 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名、优、特、新农业主导产品 |
5.3 以推动工业化进程为核心,加快闽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5.3.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5.3.2 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拓展工业发展平台 |
5.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5.3.4 扶持中小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
5.3.5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
5.4 以武夷新区为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5.4.1 加大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引进 |
5.4.2 延伸现代服务业产业链 |
5.4.3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商务服务业 |
5.4.4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储备力度 |
5.5 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带动关联产业全面发展 |
5.5.1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
5.5.2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
5.6 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
5.6.1 培育壮大中小城市 |
5.6.2 择优发展小城镇 |
5.6.3 积极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
5.7 努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
5.7.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发展瓶颈 |
5.7.2 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内引外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5.8 结合实际,发挥优势,走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
5.9 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兴县、科技兴县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不足 |
2 县域经济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县域经济的历史演变 |
2.2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
2.3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
2.4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 |
3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特征分析 |
3.1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4 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
4.1 指标的确定及选取 |
4.2 泰安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5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资源禀赋因素 |
5.2 产业结构因素 |
5.3 科技和劳动力因素 |
5.4 制度因素 |
6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
6.1 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思路 |
6.2 适合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
6.3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6.4 发展泰安市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 |
(8)后农业税时代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研究 ——以新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后农业税时代概念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当前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观点 |
1.3 理论框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 |
1.4 研究方法及分析路线 |
第二章 新干县农民收入状况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
2.1 新干县农民收入现状 |
2.2 制约新干县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
2.2.1 农业内部因素 |
2.2.2 农业外部因素 |
2.3 后农业税时代提高新干县农民收入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三章 国外政府的农民收入增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日本 |
3.2 美国 |
3.3 欧盟 |
3.4 国外农民收入增长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后农业税时代新干县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探索 |
4.1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大力推行“非农化” |
4.1.1 原有的农民增收措施效果并不理想 |
4.1.2 农业之外的增收渠道已广泛开辟 |
4.1.3 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根本措施 |
4.2 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4.3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 |
4.4 大规模反哺农业 |
4.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 |
4.6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耕地动态变化研究综述 |
1.2.2 耕地供需动态变化预测方法的研究综述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阐析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土地区位理论 |
2.3.3 生态经济理论 |
2.3.4 系统学理论 |
2.4 本研究的相关方法阐析 |
2.4.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
2.4.2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2.4.3 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预测 |
3.1.1 四川省耕地供给变化预测 |
3.1.2 基于粮食安全的四川省耕地需求变化预测 |
3.2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多维分析 |
3.2.1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总量维度分析 |
3.2.2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均量维度分析 |
3.2.3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质量维度分析 |
3.2.4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区域维度分析 |
3.2.5 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的时间维度分析 |
4 对策建议 |
4.1 四川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措施 |
4.1.1 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全省耕地资源布局 |
4.1.2 进一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行政监管 |
4.1.3 继续坚持以省为单位的耕地占补平衡 |
4.1.4 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地矛盾 |
4.2 四川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措施 |
4.2.1 充分应用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科学管理全省耕地资源 |
4.2.2 积极培育耕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完善耕地质量和价值的评估体系 |
4.2.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价格补贴为补充的粮价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
4.3 四川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措施 |
4.3.1 加大耕地相关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
4.3.2 进一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法制监管力度 |
4.4 四川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措施 |
4.4.1 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提高土壤改良 |
4.4.2 推广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
4.4.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4.4.4 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 |
4.4.5 加快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耕地非农监测与预警系统 |
5 结论 |
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关于农业科技园的研究现状 |
1.3.2 农业技术推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本论文结构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与途径 |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 |
2.1.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1.3 农户行为理论 |
2.1.4 公共产品理论 |
2.1.5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1.6 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迁理论" |
2.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属性分析 |
2.2.1 农业技术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分析 |
2.2.2 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推广分类 |
2.2.3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属性分析 |
2.3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内涵与特征 |
2.3.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内涵 |
2.3.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特征 |
2.4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比较分析 |
2.4.1 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 |
2.4.2 科教单位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 |
2.4.3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组织形式分析 |
3.1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定义与特征 |
3.2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内涵 |
3.3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功能 |
3.4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类型 |
3.4.1 按专家大院的技术类型分 |
3.4.2 按照专家大院的推广模式分 |
3.4.3 按农业专家大院的功能来分 |
3.4.4 以专家大院的组织管理类型来分 |
3.5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组织结构 |
3.6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与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比较分析 |
3.6.1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与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区别 |
3.6.2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与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联系 |
3.7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分析 |
4.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支撑机制 |
4.1.1 园区新技术选择引进机制 |
4.1.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 |
4.1.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4.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融资机制 |
4.2.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融资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4.2.3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融资机制 |
4.3 农业科技园区农户技术采用机制 |
4.3.1 农业科技园区农户决策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4.3.2 园区农户技术采用的过程分析。 |
4.3.3 园区农户技术采用的动力与阻力互动模型。 |
4.4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对接机制 |
4.4.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对接机制的形成机理分析 |
4.4.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对接机制 |
4.5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风险保障机制 |
4.5.1 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特点呼唤技术推广的风险保障机制的建立 |
4.5.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风险保障机制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模式分析 |
5.1 "专家+农业中介组织+农民"技术对接的模式分析 |
5.2 "专家+龙头企业+农户"技术对接的模式分析 |
5.3 "专家+经纪人+农民"技术对接机制的模式分析 |
5.4 "专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技术对接的模式分析 |
5.5 "专家+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农户"技术对接模式分析 |
5.6 "专家+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技术对接模式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效益评价 |
6.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的原则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1.4 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 |
6.2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评价指标方法与应用 |
6.2.1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评价方法 |
6.2.2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应用 |
6.3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指标体系的评价结论 |
6.3.1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的评价权重结果分析 |
6.3.2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其他的应用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技术支撑机制存在的问题 |
7.1.1 新技术选择引进过份追求高标准,对经济效益关注不够 |
7.1.2 新技术选择引进重引进轻开发 |
7.1.3 在人才上,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园区科技贡献率较低 |
7.1.4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
7.1.5 专家大院的技术集聚和创新能力不强 |
7.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
7.2.1 在资金上,园区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
7.2.2 在资金使用上,项目资金使用分散 |
7.3 农业科技园区农户技术采用机制存在的问题 |
7.3.1一些园区技术推广部门重视表面的展示形式,忽略先进实用技术农户的实际采用 |
7.3.2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对园区技术采用的限制 |
7.4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存在的问题 |
7.4.1 由于园区专家大院对接机制定位不准,造成园区缺乏科技型龙头企业 |
7.4.2 龙头企业发展目标与农民经营目标分离 |
7.4.3 技术对接各方的职能和经营主体不明确 |
7.5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风险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7.5.1 技术推广的市场风险分析不足 |
7.5.2 园区技术推广项目用地受到制约较大,发展受到了限制 |
7.5.3 创新风险保障的缺乏使园区经济效益提高缓慢 |
7.5.4 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建成后缺乏监测、监督 |
第八章 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强宏观管理,统筹规划 |
8.2.2 制定和完善专家大院的管理和优惠政策 |
8.2.3 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
8.2.4 建设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8.2.5 积极扶持园区的龙头企业 |
8.2.6 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
8.2.7 加强技术力量的组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8.2.8 进行投资体制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 |
8.2.9 加大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机制的制度建设 |
8.2.10 面向市场,选择高效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进行技术对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在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村旅游的豫西南田园综合体提升策略研究 ——以镇平县侯集镇为例[D]. 曾卓.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1
- [2]一根小小的节节根带动一项扶贫产业的发展——来自当阳市鱼腥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调研纪要[J]. 罗勇,陈发忠,谈兵,何明华,胡久华. 现代园艺, 2020(11)
- [3]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D]. 陈村子.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4]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D]. 张辰光.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5]提升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 周莉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6]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D]. 李妥.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7]依托传统优势打造农业科技园区“航母”——访许昌市市委副书记刘洪涛[J]. 程杰. 中国农村科技, 2008(05)
- [8]后农业税时代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研究 ——以新干县为例[D]. 邓小辉. 南昌大学, 2007(06)
- [9]四川省耕地供需动态变化研究[D]. 黄成毅.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10]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 刘战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