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胡雪莹[1](2021)在《新时代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基于系统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
刘松林[2](2020)在《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文素养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修养,它倡导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在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能给予我们最根本的精神指引。当前基层民警处在公安队伍的第一线,其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质量和警察社会评价。就民警执法活动而言,其本质上是一项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要有熟练运用执法技能和业务知识等技术操作层面的能力,还需要深入挖掘“人性”上的价值,落实对执法对象的人文关怀。为此,亟需提升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基层民警人文素养,培养符合新时代全面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民警察。首先,本文通过梳理文献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方面对人文素养内涵进行了剖析,结合自身思考就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概念和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并通过跨学科视角寻求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思想借鉴,在文章的理论基础部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其次,对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有关现状进行了考量。当前,我国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相关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有很多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仔细评析,整体上还存在着很大可以改进、提升的空间。且就目前来看,部分基层民警人文素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表现为人文知识有待充实丰富、人文精神有待修养提升、人文行为有待锻炼塑造几个方面。为此,我们需要掌握系统思维,从警校教育、在职培养、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来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对策部分,本文还运用了比较研究法,选取了其他一些代表性国家关于警察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举措,并总结了有关经验。最后,在上述研究的铺垫下,提出了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即在推进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队伍优化的基础之上,加强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教育引导,并从基层民警人文素养评价、人文行为调控、人文行为激励和人文素养保障四方面建立相应机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落实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环境支持。
王宇星[3](2020)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政治社团。2018年1月,贺军科在共青团十七届七中全会上首次使用“团的组织力”,提出“全方位推进从严治团,提升团的组织力、战斗力”;共青团中央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高校共青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高校领域的重要组织形态,其政治目的是为高校党组织培育和输送先进青年作为组织后备力量,这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服务职能。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犹如一块“磁铁”,其组织力等同于磁力。因此,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力建设直接关系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的感知,直接影响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直接决定高校党组织“新鲜血液”的供给情况。本文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主线,贯彻“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规律,并以“问题”为导向对论文撰写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遵照上述研究路径,本文的逻辑框架主要包括“绪论——概念界定——理论渊源——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现状评析——难题剖析——对策探析”这七个部分。绪论阐释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主要回答为何、如何研究该选题。第一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界定。从阐释性研究范式的视角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进行界定,奠定整个研究的基础和方向。第二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渊源。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进行梳理,辅之以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学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思想理论,力争横纵古今中外,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间维度为线索,分别整理归纳“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前后两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从贯通性的视角切入回顾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中蕴含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现状评析。从建设成效和面临机遇这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党建带团建”的平稳化、传统建团与网络建团基本覆合、活动运行体系的多层次性;党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网络媒体的驱动发展以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稳步推行。第五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难题剖析。基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六力”模型及其三级指标体系,分别从党团关系、团干部素质、网络团建水平、组织内部控制、团内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六章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对策探析。针对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难题,分别提出优化“党建带团建”的路径、团干部能力培养、分级对应强化网络团建、建立“平衡计分卡式”与“积分银行”等可行对策。
钟国云[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作为有效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伟大创举,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有效解决党内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手段。回顾历史,纵观党创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了特殊而重大的关键作用。根据不同时代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党内集中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逐渐实现了由“运动模式”向“活动模式”的过渡与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之举。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对党建传统理论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教育理论的创造性实践。因此,在当前党要管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活动开展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探讨,有利于深化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的内容,拓展党内教育实践的研究视野,不断丰富新时代管党治党理论研究的成果。论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为主线,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依据、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活动开展的实效性等方面的考察、梳理与分析,在总结活动取得的成绩和有效做法的同时,查找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而针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主观与客观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的一些思考,从而为搞好新时代的党内教育提供参考。首先,论文围绕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全面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这是研究的前提基础。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文主要从理论依据、历史传统、现实要求等层面对活动开展的依据进行探究。其中,重点从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特性、党的独特政治信仰与价值追求、无产阶级政党相关教育理论等维度,集中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且,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出教育诉求、时代主题转换与社会转型、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的产生、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现实要求。其次,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任务、组织实施及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宏观与中观层面进行横向梳理与探讨,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综合性手段,论文按照侧重于党的全面彻底整顿、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党的党性党风教育等维度,从而集中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侧重,并对相应的代表性活动个体进行典型剖析。同时,基于活动动员与发起方式、组织与领导策略、活动开展的原则及方法步骤,以及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模式”的新探索、特点与演进等方面的整体考察,集中探讨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动员组织与实施。再次,论文针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进行研究,这是论文研究的关键部分。基于活动实效性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论文主要从活动发起时机的把握、党内主要矛盾的研判、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党组织的领导与执行力、外在因素对活动的冲击、“活动”本身存在的弊端等方面,对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同时,论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活动开展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等,从而对活动的实效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论文对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这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主要从五个层面提出了改进与提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对策建议:一是提出通过创新活动主题设置、拓展与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载体设计等途径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二是紧紧围绕党内主要问题的解决,从增进活动开展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活动中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创造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等层面,提出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的对策。三是从活动实效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层面,尝试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活动实效性评价体系。四是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两张皮”、“一阵风”、形式主义、走过场、“活动倦怠”、开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从“常态化”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等方面构建活动开展长效机制。五是活动开展应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三化”要求,以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健康有效开展。
尚海冬[5](2019)在《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生会是大学校园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服务以及管理,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沟通的能力,是一个队伍实现教育目标非常重要的平台。高校学生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以及团组织的指导教育下,按照法律,学校的规定组织建立,同时独立的开展大学生工作的群众性的组织。它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遵守以及彻底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组织大学生们的自我服务、管理、教育,让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学生会是大学生和社会互动的桥梁,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并且随着高校不断地扩大招收,给学校的精神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会对于学校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学生会的管理体制,利益相关的机制,主流社会思想对于学生干部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影响高校学生会的建设。从学生会第一次在中国成立后,许多学者都对学生会的构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以U大学校学生会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并对学校老师、学生会成员以及普通学生进行采访。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按照时间的顺序进一步地梳理我国高校学生会的整体发展脉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发现当前很多学生会仍旧在自治性上有所欠缺。通过对U大学学生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学生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希望通过本文中的改善措施,可以强化学生会建设,进而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建设。
张欣然[6](2019)在《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研究》文中指出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所依、生命所系。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广大党员个体构成的,它的纯洁性主要靠每个党员个体的纯洁性来体现。大学生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鲜血液,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党性修养问题,尤其是纯洁性程度,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纵观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程度,整体水平较高,但是由于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扰以及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也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等不纯洁情况,为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纯洁性教育,使其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提升其党性修养水平,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就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此为选题既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本文立足新时代,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对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相关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绪论部分对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文献梳理了解了国内外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写作思路和研究方向。第一章分析界定了纯洁性、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内涵并对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加以辨析;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的理论、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党的纯洁性论述,为开展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通过整理分析多方调查资料,认为当前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纯洁性,也发现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共产主义理想模糊、党员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不到位、消极错误思想观念的渗透影响、对大学生党员监督不够以及大学生党员自律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第三章从加强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丰富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方式、提升大学生党员自我纯洁能力以及营造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对策思考。
刘国太[7](2019)在《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内容极其丰富,随着民团结教育实践活动逐渐丰富和发展,新疆高校之中尤其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开展最为广泛、涉及范围最广,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其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章选取新疆五所高校,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医学类院校,发放调查问卷1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5份。问卷内容包括“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实施情况、学生对于活动的看法以及学校对活动的宣传反馈机制等多个方面,调查研究了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进行成因分析,从而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概念的界定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在新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为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其中问题主要包括活动任务无法达成、师生互动不够积极、师生对活动初衷混淆以及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宣传反馈机制的不足,笔者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类于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目标有失偏颇、活动任务脱离实际以及高校教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第四部分为针对相关问题,结合新疆地区实际情况,从发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社会助推作用到健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和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今后新疆高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阳作林[8](2018)在《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充分说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力量,开展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精神复兴大任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为此,本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内涵、体系与作用,以及对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培养与发挥等问题进行研究。第一,论文回答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什么”这一问题。对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分析其能力体系,主要是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辨识能力、宣传能力、教育能力和引领能力。第二,论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实然状况”。此部分主要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体系。将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探索,具体的构成了10个基本信息题和62个观测点的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自评问卷(辅导员卷),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领导卷,辅以访谈,将定性和定量结合,对各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现状进行扫描,查找问题,进而剖析能力不足的原因。第三,论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生成”。分析能力生成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内外条件;对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生成过程进行分析。第四,论文提出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的对策和建议。根据第二部分现状扫描的结果,剖析问题,找准原因。进一步提出培养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目标包括辅导员能够有效传播先进思想文化、能够坚定支持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够正确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的原则包括坚持思想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自主学习与组织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线上能力与线下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引导辅导员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知识、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主要是在事业发展中、在学习研究中、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各子能力主要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发挥功能,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辨识能力、宣传能力、教育能力以及引领能力的发挥。
任鹏[9](2018)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党的作风,既表现为高校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通过校风、学风、教风等具体体现出来。高校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地位、高校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了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党建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的突出问题、形成原因,着力就如何推进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实现常态化的目标、原则、内容、机制等展开探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是我们党基于不断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由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的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党必须对作风建设进行经常性地管理,由此带来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的经常运用,形成了相对固化的体制机制,逐渐塑造出科学有效的作风建设体系,作风建设由此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常态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过程。论文认为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问题主要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有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缺失、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滋生、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蔓延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体系不健全、长效机制不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等。常态化是解决高校党的作风问题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必须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要在“一个核心”,即群众路线为核心;“三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四个常态”,即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建设、常态化的群众监督、常态化的法制方式的框架基础上,重点从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着力。
于欢[10](2017)在《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党委的重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高校各系统齐心协力,全员育人,更需要发挥大学生群体中的领头羊——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自我培养。当前,许多高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使用较为重视,但却容易忽视对他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将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干部和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专题访谈,调查学生干部的素质状况,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法,处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方式单一、培养内容不够丰富等。学生干部自我教育和素质提高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学生干部自我定位错误,当干部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是为了获得优先权;部分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一些学生干部文化基础薄弱,完不成学业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障碍,必须寻找加以解决的办法。针对体育院校不少学生干部的素质缺陷,本文提出如下改进对策,体育院校要从培养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上改进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一要制定可行的培养目标,以增加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二要创新培养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及时产生互动,让学生干部明白自己的素质缺陷和弥补的重点;三要扩展培养内容,适时加入体育发展和体育精神积淀的内容,并注意在实践中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四要充分给予学生干部实践机会,明确自身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概述 |
2.1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概念厘定 |
2.1.1 人文 |
2.1.2 人文素养 |
2.1.3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 |
2.2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要素分析 |
2.2.1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组成要素 |
2.2.2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
2.2.3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基本内容 |
2.2.4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基本原则 |
2.3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 |
2.3.1 微观层面:促进民警个人全面发展 |
2.3.2 中观层面:提升基层民警执法效果 |
2.3.3 宏观层面:推动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 |
3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2 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与素质冰山模型理论 |
3.3 伦理学中的德性论思想 |
3.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思想 |
4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考量 |
4.1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举措及经验总结 |
4.1.1 我国关于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举措 |
4.1.2 我国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举措的经验总结 |
4.2 当前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现存问题与原因剖析 |
4.2.1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现存问题 |
4.2.2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现存问题的原因剖析 |
5 国外警察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经验 |
5.1 国外警察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做法 |
5.1.1 欧美地区主要发达国家 |
5.1.2 亚洲地区主要发达国家 |
5.1.3 其他一些具代表性国家 |
5.2 国外警察人文素养提升的经验总结 |
5.2.1 实行严格的警察招录考核标准 |
5.2.2 充分发挥警校人文教育的作用 |
5.2.3 加强在职期间的警察教育训练 |
5.2.4 完善警员人文素养提升的保障措施 |
6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
6.1 推进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队伍优化 |
6.1.1 创建高素质的政工团队 |
6.1.2 提升基层民警招录标准 |
6.2 加强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教育引导 |
6.2.1 强化基层民警人文素养的提升观念 |
6.2.2 拓宽基层民警人文知识的吸收途径 |
6.2.3 丰富基层民警人文精神的养成教育 |
6.2.4 创新基层民警人文行为的引导方式 |
6.3 完善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制度设计 |
6.3.1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评价机制的设计 |
6.3.2 基层民警人文行为调控机制的设计 |
6.3.3 基层民警人文行为激励机制的设计 |
6.3.4 基层民警人文素养保障机制的设计 |
6.4 落实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的环境支持 |
6.4.1 优化基层警营物质文化环境 |
6.4.2 提升基层警营精神文化环境 |
6.4.3 加强社会及家庭环境的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研究的缘起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内研究述评 |
2、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
1、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点 |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校共青团的角色定位及职能 |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学理内涵 |
1、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科学内涵 |
2、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构成维度 |
3、高校共青团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
4、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目标 |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及团干部工作队伍的特征 |
1、新时代蕴含新变化、铺就新课题、促成新要求 |
2、新时代团干部工作队伍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 |
3、新时代团干部工作队伍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 |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论述 |
2、列宁关于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理论论述 |
1、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重要性的理论论述 |
2、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内容的理论论述 |
3、关于共青团组织力建设作用的理论论述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思想 |
1、基本精神之“以人为本”、“持中贵和” |
2、“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经世思想观念 |
3、管仲治国良方之教训成俗、信息管理 |
(四)西方管理学中有关组织力建设的理论 |
1、学习型组织理论 |
2、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三、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历史考察(2012.11-2020.04) |
1、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之前(2012.11-2018.01) |
2、共青团的“组织力”概念正式提出之后(2018.01-2020.04) |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经验启示 |
1、坚持党的领导与自我发展有机结合 |
2、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协同推进 |
3、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承继 |
四、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现状评析 |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成效 |
1、“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平稳化发展 |
2、传统建团与网络建团已基本实现覆合 |
3、立足职能形成多层次的活动运行体系 |
(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机遇 |
1、党的政治生态建设为团提供范本 |
2、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团提供驱动力 |
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逐步推行 |
五、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难题剖析 |
(一)政治导向力有待进一步巩固 |
1、部分高校党团关系存在错位现象 |
2、部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实效弱 |
(二)团队领导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1、部分团干部工作成员理想信念不坚 |
2、部分团干部工作成员业务水平不高 |
(三)组织结构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1、存在网络团建落后于网络建团现象 |
2、存在组织缺乏过程控制机制的现象 |
(四)组织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
1、对高校共青团的定位认知不一致 |
2、对高校共青团活动的认知不一致 |
3、对高校共青团的效用认知不一致 |
(五)发展推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1、存在绩效考核不科学现象 |
2、存在组织激励乏力的现象 |
(六)自我革新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
1、“从严治团”有待进一步推进落实 |
2、存在创新引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 |
六、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的对策探析 |
(一)巩固高校共青团的政治导向力 |
1、坚持与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制度 |
2、加强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 |
(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团队领导力 |
1、加强团干部工作成员的理论学习 |
2、提高团干部工作成员的工作能力 |
(三)提升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力 |
1、促使网络团建跟上网络建团步伐 |
2、建立健全组织内部过程控制机制 |
(四)强化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凝聚力 |
1、把握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利益诉求 |
2、提高大学生团员组织生活的成本 |
3、拓展高校共青团的有效覆盖范围 |
2”的育人模式'>4、坚持“灌输+对话>2”的育人模式 |
(五)提高高校共青团的发展推动力 |
1、优化与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2、优化与完善组织激励机制 |
(六)加强高校共青团的自我革新力 |
1、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团”工作 |
2、注重创新并推动团组织创新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历史传统 |
四、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一、活动主要任务与内容侧重 |
二、活动的动员与发起方式 |
三、活动的组织与领导策略 |
四、活动的原则与方法步骤 |
五、“活动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三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评估 |
一、活动实效性的内涵与外延 |
二、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三、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
四、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
五、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 |
第四章 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
一、优化主题、拓展内容、创新载体 |
二、针对党内问题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 |
三、构建与完善活动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
四、建立与健全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
五、服从服务于党建总体布局和“三化”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学生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高校学生会的定义、特征和组织框架 |
2.1.1 学生会的定义 |
2.1.2 高校学生会的特征 |
2.1.3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组织框架 |
2.2 高校学生会的法律地位 |
2.2.1 高校学生会设立的法律依据 |
2.2.2 高校学生会的性质及地位 |
2.3 高校学生会存在的作用分析 |
2.3.1 彰显学生会在高校事务中的权利 |
2.3.2 协调学校与学生两大主体的利益配置 |
2.3.3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功能 |
2.3.4 为广大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及帮助 |
2.3.5 学生会作为大学生权利救济手段的运作方式 |
2.4 高校学生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以人为本理论 |
2.4.2 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理论 |
2.4.3 学生自治理念 |
2.4.4 自主治理理论 |
2.4.5 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培养目标教育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学生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问卷调查分析 |
3.1.1 问卷设计和调查 |
3.1.2 相关学生访谈 |
3.1.3 问卷结果统计 |
3.2 高校学生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生会制度不健全 |
3.2.2 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过度行政化 |
3.2.3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充分 |
3.2.4 学生会运营经费紧张 |
3.2.5 高校学生会趋向娱乐化、贵族化 |
3.3 高校学生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法律因素 |
3.3.2 学生会自身架构原因 |
3.3.3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痛点 |
3.3.4 物资支持的成分 |
3.3.5 学生会成员意识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高校学生会建设的优化对策 |
4.1 完善学生会制度建设 |
4.1.1 推进学生会民主建设 |
4.1.2 完善学生会各项制度建设 |
4.1.3 加强学生会制度的执行力度 |
4.1.4 完善学生会人事制度 |
4.2 改进学生会管理模式营造自治管理氛围 |
4.2.1 去行政化,创造自治发展的大环境 |
4.2.2 充分引导学生会自主开展工作 |
4.2.3 重视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会的评价 |
4.2.4 培养学生会组织文化 |
4.3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
4.3.1 优化学生干部选拔 |
4.3.2 加强学生干部培养 |
4.3.3 合理任用学生干部 |
4.3.4 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考核 |
4.3.5 对学生干部进行激励 |
4.4 加大对学生会的物力、人力投入 |
4.4.1 提高各类资源调用能力 |
4.4.2 加强学生会场地投入 |
4.4.3 加强相关师资投入力度 |
4.5 加强学生会的服务意识 |
4.5.1 引导学生会成员摆正心态 |
4.5.2 动员校内学生广泛参与学生会工作 |
4.5.3 调动学生会成员工作积极性 |
4.5.4 调动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理论联系实际法 |
0.4 创新点 |
1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相关理论概述 |
1.1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内涵 |
1.1.1 纯洁性及党员纯洁性 |
1.1.2 党员纯洁性与党员先进性关系 |
1.1.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及其内容 |
1.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理论 |
1.2.2 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
1.2.3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党的纯洁性论述 |
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现状及原因探析 |
2.1 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纯洁性 |
2.1.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2.1.2 忠诚于中国共产党 |
2.1.3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
2.1.4 发扬踏实工作作风 |
2.2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存在问题表现 |
2.2.1 共产主义理想模糊 |
2.2.2 党员宗旨意识淡薄 |
2.2.3 组织纪律涣散 |
2.2.4 艰苦奋斗精神缺乏 |
2.3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存在问题的原因 |
2.3.1 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不到位 |
2.3.2 消极错误思想观念的渗透影响 |
2.3.3 对大学生党员监督不够 |
2.3.4 大学生党员自律能力有待提升 |
3 提升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对策思考 |
3.1 加强大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 |
3.1.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
3.1.2 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 |
3.1.3 全面开展党规党纪教育 |
3.1.4 提高对从严治党理论的认识 |
3.2 丰富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方式 |
3.2.1 健全大学生党员监督机制 |
3.2.2 完善大学生党员纯洁考核机制 |
3.2.3 落实大学生党员违纪行为惩处规定 |
3.2.4 推行大学生党员谈心谈话制度 |
3.3 提升大学生党员自我纯洁能力 |
3.3.1 加强自我学习,增强理想信念 |
3.3.2 深化自我反省,防止信仰迷失 |
3.3.3 深化自我调节,严守党规党纪 |
3.3.4 坚持自我批评,摆脱消极思想 |
3.4 营造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的良好环境 |
3.4.1 建立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 |
3.4.2 打造纯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
3.4.3 加强党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领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在新疆高校开设的必要性 |
2.1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过程演变 |
2.1.1 民族团结 |
2.1.2 民族团结教育 |
2.1.3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过程 |
2.2 对新疆高校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2.2.1 “三股势力”渗透的重点是学校 |
2.2.2 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要求 |
2.2.3 高校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需求 |
3 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践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和访谈基本情况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2 访谈的基本情况 |
3.2 新疆高校大“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取得的成效 |
3.2.1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呈现良好趋势 |
3.2.2 校园氛围营造和引领功能提升 |
3.2.3 完善新疆长效治理机制 |
4 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部分教师难以完成任务 |
4.1.2 师生互动不够积极实际交流效果欠佳 |
4.1.3 高校宣传反馈机制不足 |
4.1.4 师生对活动初衷混淆 |
4.2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部分活动任务脱离实际情况 |
4.2.2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
4.2.3 部分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目标认识失偏 |
5 提升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践效果的对策 |
5.1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
5.1.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5.1.2 优化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方法 |
5.1.3 发挥教育者的育人作用 |
5.2 建立健全社会化团结教育联动机制 |
5.2.1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
5.2.2 优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5.3 建立健全高校实践活动宣传反馈机制 |
5.3.1 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考核与反馈机制 |
5.3.2 设立奖惩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后记 |
(8)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迫切要求 |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的现实要求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理论阐释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内涵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概念阐释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辅导员能力的要求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系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体系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构成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体系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作用分析 |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
(二)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对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 |
(三)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现状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良好态势 |
(一)高校辅导员能够开展与意识形态有关的辨识 |
(二)高校辅导员能够开展与意识形态有关的宣传 |
(三)高校辅导员能够开展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 |
(四)高校辅导员能够自觉进行意识形态的引领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平不均衡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个体发展不平衡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足的原因 |
(一)高校辅导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知有差距 |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素养欠缺 |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欠科学 |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动力还不足 |
(五)高校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外部支撑体系欠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依据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的政策依据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的理论依据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的现实依据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条件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的内在条件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的外在条件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生成过程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辨识能力生成过程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宣传能力生成过程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能力生成过程 |
(四)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能力生成过程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目标 |
(一)能够有效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
(二)能够坚定支持共产党长期执政 |
(三)能够正确引领学生成长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原则 |
(一)坚持思想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
(二)坚持自主学习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线上能力与线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要求 |
(一)引导辅导员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定力 |
(二)引导辅导员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 |
(三)引导辅导员丰富意识形态工作内容 |
(四)引导辅导员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 |
(五)引导辅导员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 |
四、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途径 |
(一)在事业发展中培养 |
(二)在学习研究中培养 |
(三)在工作实践中培养 |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发挥 |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辨识能力的发挥 |
(一)在排查过程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辨识能力 |
(二)在鉴别过程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辨识能力 |
(三)在形势把握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辨识能力 |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宣传能力的发挥 |
(一)在传播科学理论过程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宣传能力 |
(二)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宣传能力 |
(三)在讲清中国梦过程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宣传能力 |
三、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能力的发挥 |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教育能力 |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教育能力 |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教育能力 |
四、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引领能力的发挥 |
(一)在把握舆论导向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
(二)在控制大学生舆情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
(三)在批判错误思潮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
(四)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 |
(9)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党的作风概念 |
2.1.2 党的作风建设内涵 |
2.1.3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
2.2.2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的借鉴 |
3 党的作风建设历史回顾与常态化新要求的提出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历史回顾与反思 |
3.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的简要回顾 |
3.1.2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反思 |
3.2 常态化是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与新目标 |
3.2.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 |
3.2.2 有效应对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
3.2.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4 常态化是解决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问题的必然要求 |
4.1 新时期高校解决作风问题的成就与经验 |
4.1.1 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 |
4.1.2 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
4.1.3 提升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水平 |
4.1.4 深入开展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
4.2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 |
4.2.2 学风方面的问题 |
4.2.3 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
4.2.4 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 |
4.2.5 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 |
4.3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官本位思想与教条主义滋长 |
4.3.2 校园行政化影响与和谐校园环境受到侵蚀 |
4.3.3 作风考核体系不健全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
4.3.4 学校干部任用机制不完善与制度缺陷 |
4.3.5 权力过于集中与实用主义蔓延 |
4.4 通过常态化来破解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难题 |
4.4.1 常态化是践行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 |
4.4.2 常态化是落实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内容的根本途径 |
5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体系构建 |
5.1 制度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时效性原则 |
5.1.3 针对性原则 |
5.2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制度体系常态化建设 |
5.2.1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
5.2.2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学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
5.2.3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工作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
5.2.4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
5.2.5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生活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
5.2.6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监管与落实 |
6 完善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
6.1 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
6.1.1 永葆高校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6.1.2 提高执校能力的重要措施 |
6.1.3 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
6.2 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
6.2.1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
6.2.2 建立健全高校教育宣传机制 |
6.2.3 建立健全高校组织领导机制 |
6.2.4 建立健全高校干部管理机制 |
6.2.5 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预警机制 |
6.2.6 建立健全高校惩处激励机制 |
7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的作用 |
7.1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作用 |
7.1.1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作用 |
7.1.2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作用 |
7.1.3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作用 |
7.1.4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建设的作用 |
7.1.5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生活作风建设的作用 |
7.2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推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 |
7.2.1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来推动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 |
7.2.2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开展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 |
7.2.3 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提升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实效 |
7.2.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夯实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基础与保障 |
7.2.5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来优化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宏观环境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内涵 |
1.3.2 体育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内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专家访谈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校学生干部 |
2.1.2 素质 |
2.2 研究现状 |
2.2.1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研究 |
2.2.2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 |
2.2.3 体育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 |
2.3 国外学者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研究 |
2.3.1 国外有关学生组织及志愿者研究 |
2.3.2 国外有关学生素质及领导力的研究 |
3 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及学生干部素质要求 |
3.1 体育院校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
3.2 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要求 |
3.2.1 思想政治素质 |
3.2.2 科学文化素质 |
3.2.3 专业技能素质 |
3.2.4 身体心理素质 |
3.2.5 其他的素质 |
4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干部素质现状调查及培养情况分析 |
4.1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干部素质现状 |
4.1.1 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 |
4.1.2 培养目标 |
4.1.3 选拔方式 |
4.1.4 培养方式 |
4.1.5 培养内容 |
4.1.6 考核办法 |
4.2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情况 |
4.2.1 取得的成果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体育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改革方向 |
5.1 结合专业特点明确差异化的培养目标 |
5.2 不同学科的学生干部在素质养成上要交叉互补 |
5.3 在筑牢思想基础的同时增加管理学知识 |
5.4 借助实践机会提升管理能力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培养体系不健全 |
6.1.2 部分学生干部自我教育不足 |
6.2 建议 |
6.2.1 结合体育政策,确立培养目标 |
6.2.2 突出体育特色,创新培养方式 |
6.2.3 契合体育精神,扩展培养内容 |
6.2.4 紧抓实践活动,发挥干部作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基于系统分析视角[D]. 胡雪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基层民警人文素养提升对策研究[D]. 刘松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力建设研究[D]. 王宇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D]. 钟国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D]. 尚海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大学生党员纯洁性研究[D]. 张欣然. 辽宁大学, 2019(01)
- [7]新疆高校“三进两联一交友”实践研究[D]. 刘国太.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D]. 阳作林. 西南大学, 2018(01)
- [9]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D]. 任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10]体育院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D]. 于欢.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