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面垂向形变量与地下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克东[1](2021)在《基于时序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预计研究 ——以淮南矿区某采煤工作面为例》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种对地观测技术,因其以区别于传统观测技术,可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优势而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经过最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在InSAR技术基础上研究并发展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多时相InSAR技术(MT-InSAR)和多孔径InSAR(MAI InSAR)技术等多种对地测量方法,而且已经在城市地表沉降、山体滑坡、矿区开采沉陷、冰川漂移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矿区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会给当地带来生态、经济和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使用InSAR技术建立矿区地表沉降模型,研究矿区资源开采过后地表发生沉陷的时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D-InSAR技术由于只能获取地表在雷达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形变量,无法反映地表实际在空间上三维形变信息,且对地表发生大梯度形变信息无法准确提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矿区地表时序形变信息,提取矿区地表在水平面上的形变量,同时结合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预计矿区地表在垂直方向的形变值,最后建立起矿区开采地表三维形变模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研究了当前矿区开采地表沉降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成果,并根据现在所选择的待研究区条件分析采用何种监测方法更为合适。针对传统监测手段无法大面积获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研究区地表积水区面积较大且多有杂草,灌木覆盖等问题,并兼顾研究数据易获得性,经济适应性,雷达波段穿透效果等多种因素,选取合适的雷达影像数据和雷达影像处理方法获取地表时序形变值。(2)采用矿区地表时序InSAR监测值反演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未知参数,并通过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预计研究区地表监测点最大下沉值。由于矿区地表沉降梯度较大,超出常规D-InSAR技术监测范围而无法准确获取矿区地表下沉值。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对矿区雷达SAR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地表时序形变值。根据矿区地表形变值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反演得到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参数,建立地表监测点下沉曲线模型,最后根据建立的下沉模型预计矿区地表点最终形变值。(3)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提取矿区地表三维形变信息并构建地表三维形变下沉预计模型。本文根据雷达视线向形变值推导出其在水平面上东西向、南北向的关系分量和垂直方向形变量,并由时序InSAR技术得到的研究区时序形变结果进行三维信息提取。结合时序InSAR得到的矿区地表最终形变值提取的矿区地表水平形变与基于幂指数Knothe模型提取矿区地表在垂直向的分量构建地表三维形变下沉预计模型。结合淮南矿区某采煤工作面,利用所建立的三维形变预计模型提取地表形变信息构建地表三维形变模型,同时收集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实测水准数据和平面CORS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选取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下沉特征点验证结果显示:时序InSAR监测值与水准值相比最大平均误差为0.0219m,最大中误差为0.0352m;反演得到的模型拟合下沉值与水准值相比最大平均误差为0.0308m,最大中误差为0.0423m。图[34]表[9]参[134]
江克贵[2](2021)在《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及废弃矿井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以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担负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重任。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问题,如含水层破坏、山体滑坡、地表塌陷和建构筑物损毁等。而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作为一种新型主动式地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本低、覆盖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等优势,近年来被大量学者广泛的应用于矿山变形监测,很好的弥补了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D-InSAR技术为矿区变形监测与预计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首先,通过分析传统方法在概率积分参数反演中存在诸多不足,借鉴于智能优化算法广泛应用于求解高度非线性函数的经验,开展了烟花算法改进及其在概率积分参数反演中的应用研究。然后,针对D-InSAR技术运用在煤矿地表三维变形监测的难点,开展了顾及D-InSAR监测特性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研究;另外,针对常规地表移动观测站变形观测成果无法估计松散层、岩层的边界角和移动角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抗差估计理论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方法研究。最后,针对制约关闭、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采空区时空特征精准探测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InSAR技术的废弃煤矿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研究。综合以上三方面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构建一种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概率积分参数反演模型(MIFWA)。在系统分析烟花算法(FWA)优缺点的基础上,对FWA算法的寻优收敛速度、算法在最优点处的挖掘能力、爆炸火花的开采性和勘探性、消除虚假收敛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烟花算法(IFWA);接着,通过进一步融合开采沉陷规律和概率积分法模型,构建了 MIFWA模型。实验表明:MIFWA模型在精确性、稳定性上均优于MFWA,MIFWA反演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5%,且具有较好的抗差和抗观测点缺失的能力;此外,基于D-InSAR矿山变形观测技术也能较好地融合改进烟花算法进行求参。最后将MIFWA模型应用在淮南矿区顾桥煤矿1414(1)工作面的开采沉陷预计参数求解中,获取的概率积分参数为q=0.97,tanβ=1.98,b=0.41,θ=89.08,S1=-5.94,S2=-14.89,S3=51.66,S4=30.55,下沉和水平移动拟合中误差为 107.13mm。(2)提出融合单视线D-InSAR和BK模型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顾及D-InSAR难以获取快速大梯度变形的特性,选取边界拟合度较好的Boltzmann函数模型,结合Knothe时间函数,构建一种BK模型;然后,考虑到D-InSAR时空基线失相干和自身监测原理的限制,在特殊采矿环境下,D-InSAR往往仅能获取地表沿LOS向的短时段一维变形量,因此,本文构建一种适应短时段单视线向变形的适应度函数,进而构建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实验表明,构建方法能够可靠准确的反演出全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参数,求参相对误差在0.1 1%~7.51%之间,在大变形区域,构建方法监测的下沉和水平移动与真实值一致,且具有良好的抗差性能。将构建方法应用于淮南顾北煤矿13121工作面,实现了矿区地表短时段D-InSAR一维LOS监测向三维变形动态监测转化,验证了基于D-InSAR技术的煤层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的可靠性与科学性。(3)提出一种基于选权迭代最小二乘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模型,然后通过引入Hampel和IGG两种选权的方法,多次迭代求取参数最优值。顾桥、顾北矿的工程实验结果表明:Hampel法的参数估计精度优于4°,IGG法参数估计精度优于1°;基于IGG选权迭代最小二乘估计顾桥、顾北矿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别为:φ0=48.02°、φ=64.47°、β0=48.19°、β=69.18°、y0=48.20°、γ=70.01、δ0=35.32°、δ=49.92°。(4)建立基于InSAR技术的废弃煤矿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首先利用8个井下时空特征参数刻画了废弃煤矿采矿历史活动;根据动态概率积分模型,将井上下采动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通过Boltzmann函数拟合,及动态概率积分参数变动趋势及敏感性分析,将未知动态概率积分参数转化为可求量,构建了地表移动变形和地下时空特征参数的采动关系模型;最后,引入的改进烟花算法,建立废弃煤矿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真实数据实验表明,构建方法求取井下时空特征精度较高,为需要反演采矿历史活动(开采时间,开采位置,采煤空间信息等)的废弃煤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在模型参数保持无误差的情况下,构建方法能够较好的融合D-InSAR变形观测技术,反演的井下时空特征参数精度较高,反演时序地下采矿活动与实际一致(相对误差在0~21.0%范围内,平均为5.0%)。图[40];表[19];参[123]
落财秀[3](2021)在《矿井提升机制动特性分析及惯性试验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提升机作为地下矿产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媒介”,在开采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满足高指标的生产需求,矿井提升机系统在高要求工况下的振动特性以及制动性能也备受考验,同时也给相关研究者带来了很大挑战,提升机在复杂工况下的振动特性以及制动性能成为了当前研究工作重心,但由于提升设备体积较大以及矿井环境多样复杂的客观条件限制,对矿井提升机制动特性开展现场试验的难度性比较大,而且试验数据很容易受到多种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把握主要参数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JKMD3.25-4(Ⅱ)型落地式摩擦矿井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各部件之间的物理约束特性、接触特性以及对钢丝绳弹性模量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借助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运行参数下摩擦卷筒与钢丝绳间摩擦转矩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提升机惯性试验台设计提供依据。基于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搭建提升机惯性试验台,对液压制动系统中比例控制阀性能进行测试,利用实验台开展了相关的试验测试研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原型矿井提升机的现场试验,其结果与仿真分析对比表明,实际矿用提升容器在不同方向上的试验以及仿真振动加速度曲线存在相同的特征,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存在相同的振荡现象,故所述建立的提升机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可以比拟实际提升机。(2)提升高度、稳定运行速度、提升负载以及制动减速度均会对提升机制动性能产生影响,其中稳速运行阶段的摩擦转矩与提升负载有关,虽有波动但相对稳定;提升高度以及提升负载均会对制动阶段的摩擦转矩稳定性产生影响,增大提升高度、增加提升负载会使摩擦转矩波动幅值增大,导致其稳定性变差,而制动减速度增加会增加制动时所需克服的惯性力,同样会使摩擦转矩变得不稳定;抱闸停车阶段,停车后摩擦卷筒所受摩擦转矩具有衰减振荡的特点,最后趋于稳定转矩(负载静力矩)。(3)比例控制阀动静态试验结果表明,三通比例减压阀具有良好的动静性能,能够对压力进行较为准确和快速的控制;提升机惯性试验台制动测试结果显示,在制动阶段初期,转速较转矩表现出略微滞后性;制动阶段,同一制动压力下,增大试验稳定转速和飞轮负载惯量均会增加制动停车时间;同时,当试验稳定转速提高后,由于制动盘与摩擦材料的不均匀接触导致转矩曲线出现周期性的剧烈波动现象,且波动的幅值在一定范围内与制动压力成正比;制动停车阶段,转矩曲线呈现出衰减振荡的特性。上述试验验证了提升机惯性试验台的可行性,可为提升机制动性能研究提供相对便捷的测试系统。
杨云飞[4](2021)在《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腾冲火山区域已有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和地震方面研究显示:该区域存在低速、低阻、高导层和高热流值区域;处于印度洋-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带东北方向;同时该区域有火山型地震发生。以上研究表明腾冲火山并不平静,具有再次喷发危险。因此本文通过SAR数据的处理、开源GPS数据筛选和数学建模,分别获取了火山区域的InSAR、GPS形变数据、三维形变数据、应变数据、应力数据和岩浆囊几何参数数据,来对腾冲火山区地壳活动性进行探究,具体研究成果的获取如下:1.通过构建GPS-InSAR三维形变模型,来实现GPS与InSAR技术的优势互补;具体采用已广泛进行应用的短基线集的方法(SBAS)进行多时相SAR数据的干涉处理,来获取火山区域毫米级的InSAR形变监测数据,GPS来自发布的开源数据;基于以上两种类型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改进的目标函数(改进型更贴合以上两种形式形变数据特点)进行寻优,来获取腾冲火山区域高空间分辨率三维形变速度场。2.基于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形变信息,分别构建了反映研究区域地壳运动的刚性地壳整体旋转运动模型(RM)、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与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RELSM),通过对比构建的3种模型发现RELSM是刻画研究区地壳运动最佳模型,并基于RELSM反演了研究区应变场,获取到了较以往研究(仅基于GPS数据)获取不到的小尺度范围研究区的精细应变场。同时利用应变张量、应力张量本构关系,通过应变求取研究区域应力。从获取的应变数据分析来看,对腾冲火山区域地壳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挤压作用,也不是亚洲东南部的拉张作用,而是自身区域存在的岩浆囊的活动或者岩浆流失、放气等活动在起主导作用。3.依据已获取形变场,并辅以应变场应力场,发现研究区可能存在3个岩浆囊(西北方向、西南方向岩浆囊表现为收缩;东北方向岩浆囊表现为膨胀);基于岩浆囊所在区域三维形变信息,利用mogi模型(同样利用PSO进行参数寻优)反演了岩浆囊的参数,发现西北方向岩浆囊位于地下约1.4km,收缩速度约0.002659861km3/a,西南方向岩浆囊位于地下约4km,收缩速度约0.002622485km3/a,此两处区域无火山喷发威胁,但由于岩浆囊收缩可能引发其它地质灾害。通过以上获取结果对腾冲火山区地壳活动性进行综合研究表明:腾冲火山区区地壳整体处于相对平静状态,但个别区域地壳活动相对活跃。
周文韬[5](2021)在《融合GNSS与InSAR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金昌市的镍矿储备位居我国第一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矿区不断开采,2016年6月,金川龙首矿西二采区因地表出现大面积塌陷导致停产。2019年4月,西二采区首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工业化实验。为监测地表形变情况,现阶段对该地区的形变监测主要是通过布设GNSS网进行监测,但是单点监测、费时、费力等缺点不能及时反映地表真实形变情况。InSAR技术因具有广域、高效监测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变监测领域,但InSAR技术受卫星飞行轨道和影像分辨率的影响,难以监测地表三维形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插值技术将GNSS离散点数据内插成面,再与SBAS-InSAR技术得到的升降轨LOS形变数据进行融合。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获取的研究区地表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的GNSS离散点数据,分别利用普通克里金法和经验贝叶斯改进的克里金法对GNSS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取两种方法基于GNSS数据的三维形变场。通过与GNSS点数据对比验证,经验贝叶斯改进的克里金法在南北向、东西向和竖直向的精度较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插值的三维形变场均有明显提升,并将经验贝叶斯改进的克里金法插值的GNSS三维形变场应用于GNSS与InSAR数据融合中。(2)利用38景升轨和29景降轨的Sentinel-1A数据进行SBAS-InSAR技术处理,本文通过对上述共67景SAR影像进行多次实验,设置合适的基线阈值及滤波方法等参数,获取研究区2019.3.22-2020.6.8时段的视线向形变速率、-20mm/a等值线和时序累积形变量。通过对比升、降轨的形变结果,分析研究区地表的形变情况,并总结不同轨道形变产生差异的原因。(3)根据验后定权要求,本文提出等权法改进的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EWEHVCE)模型,通过提取卫星成像方位角与入射角,利用GNSS三维形变数据和升、降轨InSAR数据解算研究区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地表累积三维形变场,并对矿区地表形变特征进行分析。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GNSS监测点数据为真实值,设计了三种方案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显示,EWE-HVCE模型获取的地表三维形变场精度较其他两种方案的精度有明显提升,其中南北向、东西向和竖直向形变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26mm、14.01mm和33.04mm。
姚林强[6](2021)在《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以兰州市为中心的地区作为研究区,该区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其中心的兰州市区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南北两山对峙,市区沿黄河两岸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由于区内独特的地貌类型、地层构造等地质环境,加上近几年频繁的挖山造地、不合理人工灌溉及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使得该区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手段,由于其观测精度高、监测范围广、周期短,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变形、矿山开采、地震监测等领域。应用SBAS-InSAR技术来监测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已成为近年来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区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应用需求,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强力支持,本文利用Sentinel-1升降轨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2017-2020年的升降轨地表形变速率值,进一步获取了地表位移的东西方向和垂向的形变速率,并以垂向速率为基础对研究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筛选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基于这些影响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及逻辑回归模型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获得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结果,并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变形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修正后的易发性分区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获取研究区东西向和垂向的时序地表形变结果。利用Sentinel-1升降轨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兰州市2017-2020年的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速率值,进一步通过构建准三维地表形变场,获取了地表位移的东西方向和垂向的形变速率。研究区升轨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94~55mm/a,降轨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100~37mm/a,垂向年平均形变速率值范围为﹣107~45mm/a,水平东西向年平均速率值范围为﹣103~67mm/a之间。经升降轨结果对比和野外考察验证,基于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结果较为可靠。(2)分析了研究区东西方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发现东西方向地表形变较大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西果园一带,推测形变是由沿着关山-兴隆山的活动断层所控制。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垂向形变的形变量较小,形变值在﹣5~5mm/a之间。形变量较大的区域形变速率主要集中在﹣25~﹣5mm/a之间,其分布格局为片状分布和线状分布两种格局。片状变形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挖山造地的盐池、九州及青白石等几个开发区;形变量大的线状分布区域主要在吊岭、西果园、黄峪及八里镇一带,沿水系、道路呈现线状分布的特征。利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内垂向形变小于﹣15mm/a的点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曲线拟合分析,发现线性形变点较少,非线性形变点较多,非线性形变点中的二次性和突变性曲线大多分布在人类活动工程建设区域,其中二次型曲线较多且分布普遍,突变型曲线主要分布在工程建设区域的边坡位置。(3)进行了研究区基于成因的地表形变类型的划分。将地表形变划分为以自然因素为主导和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地表形变类型。其中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和土壤水力侵蚀,发现新发生滑坡、不稳定斜坡、老滑坡复活所呈现的地表形变与降雨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认为降雨是引起该区域新发生滑坡、不稳定斜坡、老滑坡复活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力侵蚀引起的地表形变主要分布在宛川河沿岸,受土壤侵蚀堆积作用的影响,河流两侧地表呈现季节性的侵蚀堆积变化过程。人为因素主要有挖山造地、矿区开采、山区道路建设三种类型。挖山造地引起的地表形变整体上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形变量增大的漏斗状,边坡形变与相邻建筑区相比形变量更大,多为突变型,反映新开发区的边坡区域地质灾害的风险更大。矿区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也同样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形变量增大的漏斗状,形变区在东西方向水平形变成对称分布,符合矿区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形变分布规律。山区道路建设引起的地表形变呈现“下沉-平稳”的周期循环变化趋势,下沉期主要是雨季。(4)通过分析影响因子和灾害事件的关系,筛选了灾害事件发生的影响因子,基于这些影响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及逻辑回归模型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获得灾害易发分区结果。最终表明:1)各影响因子对区内灾害的贡献程度大小依次为坡度、距断层的距离、坡向、距道路的距离、高程、植被覆盖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到水系的距离。在坡度为9~25°,距断层在2千米以内,坡向为东北和西南方向,距道路在1.6千米以内,高程在1400~1700米之间,NDVI在﹣0.18~﹣0.15之间,地层为第四纪黄土,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距离水系3.6千米以内的分布区是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2)将区内灾害按易发程度分为极低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发现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和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南北两山的边坡、铁路公路、河谷沿线以及盐池、九州、青白石、和平、定远等主要新开发区,极低、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及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易发性整体分布格局与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5)采用SBAS-InSAR获取的精确的地表形变速率值,对基于模型静态影响因子的地质灾害性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相比基于模型静态影响因子评价结果,修正后的评价结果显示,极低易发区面积增加43.13km2、极高易发区面积增加34.50 km2,低易发区面积减少46.20 km2、中易发区面积减少15.93 km2、高易发区面积减少15.50 km2。经过野外考察验证修正后的结果较为可靠,将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易发性评价结果。
黄兆欢[7](2021)在《基于真实二维InSAR技术的北麓河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分析与活动层厚度反演》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逐渐变暖,青藏高原面临的地下冰融化、冻结层减薄及活动层厚度增加等冻土退化问题日益严峻,活动层融冻过程的动态变化也使得多年冻土区地表受力不均,由此引发的建筑工程灾害和自然灾害问题不断加剧,深刻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工程建设等。因此对该区开展长期的地表形变监测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规律,反映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青藏地区安全平稳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r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其测量精度高、全天候、全天时及高覆盖等特点,被逐渐应用于监测多年冻土形变。而利用单轨道InSAR技术仅能获取雷达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的形变特征,无法更全面地掌握多年冻土真实形变规律。因此本文以北麓河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区,基于升降轨InSAR形变结果,结合雷达几何参数信息,获取了该区2015至2020年地表真实二维时间序列形变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多年冻土的真实二维形变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环境因子与多年冻土真实二维形变的关系,最后基于垂向时序形变,反演研究区的活动层厚度。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表变形时空分布特征在东西向和垂向表现不同,主要以垂向下沉形变为主,东西向变形能力表现较弱。垂向形变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沟谷两侧坡体侵蚀下沉,沟谷内堆积抬升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序列形变在线性抬升或下沉趋势的基础上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2015年至2020年下沉和抬升区域的平均累积形变量分别为57mm和24mm。东西向形变呈现顺坡向分布的空间特征;时间序列累积形变主要表现为线性增加趋势,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5年至2020年东西向形变区域的平均累积形变量都小于25mm。(2)北麓河多年冻土区地表垂向年均形变及季节形变量的空间分布与地表覆盖类型、地形有关,东西向年均形变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垂向、东西向年均形变速率和垂向季节性形变都较大,而且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不断减小;水热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坡向多年冻土形变差异明显,阴坡的东西向形变和垂向季节性形变皆大于阳坡。高山草甸区的垂向形变和季节性形变大于高山荒漠区,但东西向形变无明显差别。(3)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对气候的响应关系显着。垂向周期性形变与气温曲线变化一致,但冻胀融沉极值点均迟于0℃气温对应时间,说明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对气温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植被对地表内部环境具有调节机制,高山草甸区的周期性冻胀融沉对气温响应要迟于高山荒漠区。在强降雨或持续降雨之后,地表有明显的下沉现象,表明降雨可以加快多年冻土区的地表下沉。(4)青藏公路和铁路受多年冻土影响,真实二维地表形变冬冻夏融特征表现明显。研究区铁路公路附近垂向形变主要以下沉为主,东西向形变呈现由中间向两侧挤压变形,距离铁路越远,形变量越小。铁路两侧垂向时间序列形变主要表现为冬冻夏融的季节特征及长期的下沉趋势,可能受交通运行影响,下沉期可一直持续至12月份;东西向时间序列形变呈现出夏季融沉期远离铁路轨道,冬季冻胀期靠近铁路轨道运动的特征。(5)北麓河多年冻土区高山草甸活动层厚度在1.5m左右,高山荒漠在1.5m至3m之间,起伏变化较大。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及野外考察,验证了2017、2018年平均活动层厚度的可靠性,但是高山草甸区和高山荒漠区具有明显的低估现象。
贾世利[8](2021)在《基于单波段OTD-InSAR的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越来越被重视,但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会严重破坏矿区的地表环境,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矿坑,严重时还会造成灾难,监测矿区地表形变对评估灾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形变往往具有沉降速率快、形变梯度大的特点,基于单波段SAR影像联合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和偏移量跟踪(Offset-Tracking,OT)技术(简称OTDInSAR技术)可提取地表视线(Line of sight,LOS)向和方位向的二维多量级非连续形变,无法提取地表三维方向即垂直向、东西向和南北向多量级形变,不能反映真实的矿区地表形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单波段OTD-In SAR技术首先建立矿区地表多量级形变融合模型,获取矿区地表LOS向和方位向多量级连续形变。然后利用概率积分模型,建立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求得的三维形变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DInSAR技术和OT技术对大柳塔52303工作面进行了时序形变监测研究,获取了该工作面在开采期间的沉陷分布情况、相干图、干涉图以及LOS向和方位向小量级和大量级形变监测结果;建立了多量级形变先验融合模型,对小量级和大量级形变进行融合和克里金插值处理,获取了52303工作面的时序多量级LOS向和方位向连续形变结果。(2)基于概率积分模型建立了三维形变估计模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利用多量级LOS向形变,估计开采期间工作面的时序三维多量级形变,并与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垂直向、东西向以及南北向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1880m,0.2243m,0.2074m。(3)利用遗传算法对三维形变估计模型中的概率积分参数进行反演,反演得到的参数误差不超过0.6%;基于遗传算法联合LOS向形变和方位向形变对概率积分参数进行优化处理,进而使用该参数估计三维多量级形变,通过理论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针对由地裂缝引起的大量级误差,建立了顾及垂直向形变梯度的经验模型予以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去除误差。
王飞永[9](2021)在《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地裂缝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地质动力过程所引起的浅表部破裂,是多场多尺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因素包含构造性因素和非构造性因素,或者说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裂缝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有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这些地区的构造和人类活动强烈,诱发了大规模地裂缝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地裂缝灾害的分类、分布、特征、结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选题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汾渭地区地裂缝成因与灾害综合研究”和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因与监测预警研究”,选择国内的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以这些地区的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测绘、槽探、钻探、物探及相关监测工作,从整体上总结了地裂缝的分类、分布规律、运动特征、破裂模式及灾变模式,从不同尺度研究了构造性地裂缝的内外动力多场耦合机理和非构造性地裂缝的水土耦合机理;从而为地裂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和描述了地裂缝的分类与分析体系。按照不同要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地裂缝的分类方式多样,比如地裂缝属性(构造性地裂缝与非构造性地裂缝)、纵深及营力因素(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和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其他因素(主次关系、力学性质、长度和宽度)。建立了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和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分析了成生本质与表象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素关联性。(2)总结了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立体破裂结构。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区域构造、断层活动、地下水开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强降雨等。立体破裂模式:平面多级分叉、走向差异分段、剖面变形分带、垂向结构分层、立体组合分形、非构形态单一。运动特征包括垂直位错、水平拉张、水平剪切、组合运动。活动特征包括渐进性、间歇性、跳跃性、差异性、渐灭性、滞后性和周期性,其中差异性包括分段差异性、季节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渐灭性和滞后性对于非构造性地裂缝表现较为明显。(3)总结了地裂缝的灾变模式及其效应。地裂缝对于田地道路的致灾模式包括垂直陡坎、串珠状陷坑、水平沟槽和带状破裂;对于房屋建筑的致灾模式包括竖向张裂、斜向陷裂、水平剪裂、镜像开裂、平面褶裂、三维扭裂和结构致裂。(4)提出了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蠕滑地裂缝形成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其深部孕裂育缝机制包括了拆沉伸展减薄作用、底侵熔融促展作用、重力均衡牵引作用和断裂蠕滑致裂作用;该机制促使沉积盖层上部的松散层破裂扩展,从而为地裂缝的形成和出露奠定构造原型和基础。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包括了断裂上盘应变模型、断裂下盘牵裂模型和应力应变传递模型。(5)提出了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地层不均匀压缩和差异形变是形成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破裂的前提和基础;在抽水作用下从三维空间上对含水层的应力、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是研究该类型地裂缝破裂机制的突破口,这其中包含潜水层形变分析和承压水层形变分析。典型的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常常沿着漏斗边缘分布,这些地裂缝往往具有有限的深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拉张特性,这是由漏斗边缘较大的拉张应力造成的,比如区域沉降漏斗边缘、古河道肩部和基岩山脊处。(6)提出了降雨冲蚀型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浅表部岩土体内部的隐伏裂隙可以作为水体下渗的优势通道,大量地表水沿着岩土体破裂裂隙向下渗流,这是一个由非饱和到饱和的渗流过程,其裂缝内部孔压的变化对于裂缝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渗透过程的不断作用致使充填土内尤其是裂缝底部产生较为强烈的水蚀效应,这包括了水压致裂成穴机制、孔压激增成洞机制和溃决扩展成缝机制,并促使了地裂缝的快速出露。(7)提出了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活动与超采地下水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常常发生大中型城市地区,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其耦合作用包括:差压增剪增弯作用、水平拖拽减抗作用、带内水压激增作用和剪切力偶偏移作用。区域构造活动与黄土湿陷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发生在黄土分布区,严重影响着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其耦合过程包括了Green-Ampt水平入渗过程、黄土增湿变形过程和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夏元平[10](2020)在《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通过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利益驱动,部分非法开采分子在未取得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盗采国家的矿产资源,且开采手段又极具破坏性。有关部门为制止此类行为,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但由于现有的非法采矿监督大多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群众举报、现场巡查”的“地毯式”方法进行,周期长、时效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低,以致一些非法采矿监管困难,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屡禁不止,影响矿山正常开采秩序,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在人无需进入井下或井下实测空间的条件下确定地下开采区域,进而进行非法采矿识别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地下非法采矿类型和识别途径的基础上,从解决“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位置的关联、合法与非法开采的甄别”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IS、采矿工程等技术的理论成果,解决矿区范围内In SAR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面的关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融合数据多源、反映多层次时空变化过程中地质空间与分布特征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建立地下合法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甄别模型,并集成In SAR和GIS技术来实现矿区地下非法采矿的快速高效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了当前利用In SAR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SAR成像原理以及D-In SAR、PS-In SAR、SBAS-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In SAR形变探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从形变梯度、失相关等方面剖析了In SAR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In SAR与GIS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研究现状。(2)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针对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现象和动态过程,结合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支持地质事件多因素驱动GIS时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定义了各种地质对象及相关的地质事件。同时,通过对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与描述,构建了支持地质时空过程动态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并对矿山开采沉陷各个类的详细结构和时空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In SAR与GIS技术进行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方法,并搭建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为不同类型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和监测提供平台保障。(3)提出了一种基于D-In 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较大量级形变的地下无证开采事件,构建了自动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设计了一种“时序相邻式”的双轨D-In SAR监测方案。通过精化D-In 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关参数,精准地获取了区域范围内的差分干涉图,再根据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区域独特的空间、几何、形变特征,构建了从分布范围较大的差分干涉图中快速、准确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圈定的开采沉陷区中进行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地验证。通过资料对比和实地调查验证了地下非法开采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定位出的采矿点的位置较准确,与实际位置的差距一般都小于20m。(4)提出了一种融合PS-In 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小量级形变且隐蔽在房屋下的无证开采事件,鉴于这些非法事件开采的都是浅层煤炭资源,且地面上的房屋在较长时间序列中能够保持较强且稳定的雷达散射特性,通过联合PS-In SAR技术和高分光学遥感,提取出地表建筑物(居民地)对应PS点集的沉陷信息,并对提取出的建筑物沉陷信息进行形变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从覆盖范围较大的建筑物沉陷信息中快速、准确探测出疑似非法开采点的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山底村为研究对象,选用Quick Bird02和Worldview02高分辨率数据以及20景PALSAR影像数据来进行实验研究,探测出该村2006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间发生过的2个非法采煤点,并将探测出的非法采煤点与历史查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局部区域的准确率达到40%,探测率达到66.67%,且在开采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5)结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和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采空区位置反演方法。首先依据开采沉陷原理建立起地表沉陷和地下开采面的时空关系模型,然后利用In SAR技术精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最后根据时空关系模型反演出地下倾斜煤层开采的具体位置参数。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不依赖复杂非线性模型,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使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选用峰峰矿区132610工作面和11景Radarsat-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出的采空区位置平均相对误差为6.35%,相比于同类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1.75%,相比于忽略煤层倾角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6.25%,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甄别和发现深藏在地下的越界开采事件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方式与途径。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0篇。
二、地面垂向形变量与地下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面垂向形变量与地下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序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预计研究 ——以淮南矿区某采煤工作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InSAR形变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InSAR矿区三维形变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3 文章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InSAR地表形变值获取理论与方法 |
2.1 InSAR技术基本原理 |
2.1.1 SAR侧视成像几何特征 |
2.1.2 InSAR技术原理 |
2.1.3 D-InSAR技术原理 |
2.2 时序InSAR |
2.2.1 PS-InSAR |
2.2.2 SBAS-InSAR |
2.3 SAR技术矿区三维形变值获取适应性分析 |
2.3.1 LOS形变几何分析 |
2.3.2 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
2.3.3 矿区大梯度形变InSAR技术适应性分析 |
2.4 SBAS-InSAR矿区实验数据处理 |
2.4.1 研究区域概况 |
2.4.2 研究数据说明 |
2.4.3 SBAS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InSAR的幂指数Knothe模型地表沉陷预计 |
3.1 Knothe模型 |
3.1.1 Knothe时间函数模型 |
3.1.2 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 |
3.1.3 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 |
3.2 双参数对Knothe时间函数模型曲线的影响 |
3.3 基于时序InSAR监测值PSO参数反演方法 |
3.3.1 PSO算法基本原理 |
3.3.2 PSO参数反演算法实现 |
3.4 时序InSAR技术反演模型参数实验 |
3.4.1 时序InSAR测量结果 |
3.4.2 模型参数反演 |
3.4.3 结果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地表三维形变信息获取与模型构建 |
4.1 矿区地表形变特征 |
4.2 LOS值与三维形变值函数关系 |
4.3 结合幂指数Knothe模型三维形变函数关系建立 |
4.3.1 基于LOS形变值地表三位形变提取方法 |
4.3.2 结合幂指数Knothe模型地表三维形变模型建立 |
4.4 研究区域三维信息提取及模型构建 |
4.4.1 三维信息提取 |
4.4.2 三维模型构建 |
4.4.3 平面精度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及废弃矿井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率积分法模型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
1.2.2 煤矿开采沉陷InSAR监测研究现状 |
1.2.3 废弃矿井采矿历史勘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2 烟花算法改进及其在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
2.1 改进烟花算法 |
2.1.1 烟花算法原理 |
2.1.2 顾及概率积分参数特性的烟花算法改进策略 |
2.2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 |
2.2.1 概率积分法原理 |
2.2.2 复杂形状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方法 |
2.3 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方法(MIFWA) |
2.4 模拟实验 |
2.4.1 数据模拟 |
2.4.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2.4.3 讨论实验 |
2.5 真实数据实验 |
2.5.1 实验矿区概况 |
2.5.2 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及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融合D-InSAR的采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及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方法研究 |
3.1 融合单视线D-InSAR和BK模型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
3.1.1 BK预计模型 |
3.1.2 模型比较 |
3.1.3 融合单视线D-InSAR和BK模型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 |
3.2 模拟实验 |
3.2.1 地质采矿概况 |
3.2.2 LOS向形变模拟 |
3.2.3 预计参数反演及三维变形监测 |
3.2.4 抗差求参分析 |
3.3 工程实验 |
3.3.1 实验区及雷达数据概况 |
3.3.2 参数反演及三维变形求解 |
3.3.3 预计与实测比较 |
3.4 基于抗差估计理论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方法研究 |
3.4.1 选权迭代最小二乘原理 |
3.4.2 基于选权迭代最小二乘的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分离方法 |
3.4.3 工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InSAR技术的废弃煤矿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研究 |
4.1 地表移动变形和地下时空特征参数的动态关系模型 |
4.1.1 地下动态采动和地表响应的时空关系 |
4.1.2 Boltzmann函数拟合下沉率 |
4.1.3 动态概率积分参数变化趋势及敏感性分析 |
4.1.4 动态关系模型构建 |
4.2 基于InSAR技术的废弃煤矿采矿历史探测方法 |
4.3 真实数据实验 |
4.3.1 研究区域概况 |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模拟实验 |
4.4.1 D-InSAR的LOS向变形模拟 |
4.4.2 废弃煤矿采矿历史反演 |
4.4.3 反演时空特征参数对概率积分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
4.5 应用前景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矿井提升机制动特性分析及惯性试验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矿井提升机简述 |
1.2.1 矿井提升机组成 |
1.2.2 矿井提升机分类 |
1.3 矿井提升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动态 |
1.3.1 提升机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提升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4 针对矿井提升机的小样试验台研究现状 |
1.4.1 矿井提升机相关试验台研究现状 |
1.4.2 与提升机类似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提升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及仿真分析 |
2.1 钢丝绳弹性模量的试验测定 |
2.1.1 钢丝绳试样最小破断拉力的确定 |
2.1.2 钢丝绳弹性模量测试设备及其要求 |
2.1.3 钢丝绳试样弹性模量测定试验 |
2.2 提升机仿真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 |
2.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2 模型试验验证 |
2.3 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提升机惯性试验台理论基础 |
3.1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简介 |
3.2 相似三定理简介 |
3.2.1 相似第一定理 |
3.2.2 相似第二定理 |
3.2.3 相似第三定理 |
3.3 提升机惯性试验台缩比参数的确定 |
3.3.1 惯性试验台缩比试验物理量的确定 |
3.3.2 惯性试验台缩比试验物理量相似准则的确定 |
3.3.3 缩比试验相似常数以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升机惯性试验台的研制 |
4.1 惯性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 |
4.2 试验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4.2.1 主轴驱动系统 |
4.2.2 飞轮惯量系统 |
4.2.3 扭矩测量单元 |
4.2.4 制动系统 |
4.3 试验台有限元分析 |
4.3.1 飞轮轴有限元强度分析 |
4.3.2 制动轴有限元强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通比例减压阀测试与提升机惯性试验台制动性能试验研究 |
5.1 三通比例减压阀动静态试验 |
5.1.1 三通比例减压阀原理 |
5.1.2 三通比例减压阀的静、动态特性试验 |
5.2 惯性试验台控制电路简介 |
5.2.1 电控柜控制面板 |
5.2.2 试验台主控制电路 |
5.3 惯性试验台试验测试 |
5.3.1 试验测试方案设计 |
5.3.2 制动试验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火山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3 InSAR形变监测方法与进展 |
1.4 优化算法 |
1.5 GPS-InSAR形变数据融合发展 |
1.6 地壳运动的大地测量研究现状 |
1.7 Mogi模型在火山岩浆囊反演研究现状 |
1.8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腾冲火山区背景场 |
2.1 区域及构造背景 |
2.2 地震活动性背景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INSAR技术获取腾冲火山区形变场 |
3.1 合成孔径雷达 |
3.2 InSAR获取地表形变数学基础 |
3.3 数据处理 |
3.4 InSAR形变场及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三维形变场建模及解算 |
4.1 基于GPS-InSAR三维形变模型构建 |
4.1.1 LOS形变与三维形变投影关系 |
4.1.2 目标函数构建 |
4.2 模型解算 |
4.2.1 粒子群算法 |
4.2.2 插值速度场分析与三维形变速度场求解 |
4.2.3 模型检验 |
4.3 三维形变解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腾冲火山区地壳运动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
5.1 地壳刚性-弹塑性形变反演分析综合模型 |
5.1.1 建立参考系 |
5.1.2 构建研究区刚性地壳整体旋转运动模型 |
5.1.3 地壳内部弹塑性形变模型 |
5.1.4 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 |
5.1.5 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 |
5.2 模型解算与分析 |
5.3 应变场解算与分析 |
5.3.1 面膨胀率特征 |
5.3.2 最大剪应变率特征 |
5.3.3 主应变率特征 |
5.3.4 应变特征总结 |
5.4 应力场解算与分析 |
5.4.1 应变张量 |
5.4.2 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OGI模型的岩浆囊参数反演 |
6.1 岩浆囊 |
6.2 Mogi模型 |
6.3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1 区域2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1.1 根据垂直形变速度反演 |
6.3.1.2 根据水平形变速度(径向形变速度)反演结果 |
6.3.2 区域3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2.1 根据垂直形变速度反演 |
6.3.2.2 根据水平形变速度反演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融合GNSS与InSAR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1.2.2 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1.2.3 融合GNSS与 InSAR获取三维形变场的发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研究区概况与技术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矿区开采方法 |
2.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2.2.1 GPS系统 |
2.2.2 GLONASS系统 |
2.2.3 GALILEO系统 |
2.2.4 BDS系统 |
2.3 InSAR及相关技术原理 |
2.3.1 SAR系统 |
2.3.2 InSAR技术原理 |
2.3.3 SBAS-InSAR技术原理 |
2.3.4 InSAR三维形变模型分解 |
2.4 GNSS与 InSAR融合获取地表三维形变场的原理与方法 |
2.4.1 直接分解法 |
2.4.2 最小二乘法 |
2.4.3 解析优化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GNSS数据插值获取地表三维形变场 |
3.1 数据概况 |
3.1.1 监测点设计原则与布设 |
3.1.2 数据获取 |
3.2 克里金插值法原理 |
3.2.1 普通克里金法 |
3.2.2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 |
3.2.3 精度评价指标 |
3.3 基于克里金法插值的GNSS数据获取三维形变场 |
3.3.1 OK法和EBK法获取三维形变结果分析 |
3.3.2 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升降轨SBAS-InSAR的地表时序形变监测 |
4.1 数据基础 |
4.1.1 卫星数据简介及数据获取 |
4.1.2 DEM数据 |
4.1.3 数据预处理 |
4.2 SBAS-InSAR数据处理 |
4.2.1 生成连接图 |
4.2.2 干涉处理 |
4.2.3 轨道精炼与重去平 |
4.2.4 SBAS反演 |
4.2.5 地理编码及结果输出 |
4.3 矿区整体形变对比与分析 |
4.4 矿区局部形变对比与分析 |
4.4.1 矿体边界内部形变 |
4.4.2 矿体边界外部形变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GNSS与 InSAR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 |
5.1 多源数据定权方法 |
5.1.1 先验定权法 |
5.1.2 验后定权法 |
5.2 基于等权法改进的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数据融合模型 |
5.3 融合GNSS-InSAR解算地表三维形变场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矿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兰州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背景及地质灾害现状 |
2.1 研究区地质灾害背景 |
2.1.1 自然背景因子 |
2.1.2 人类活动因子 |
2.2 研究区地质灾害现状 |
2.2.1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 |
2.2.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第三章 InSAR原理及数据来源介绍 |
3.1 原理与方法 |
3.1.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2 SBAS-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3 准三维地表形变场构建方法 |
3.2 所用数据源说明 |
3.2.1 SAR数据 |
3.2.2 DEM数据 |
3.2.3 其它数据 |
3.3 SBAS-InSAR数据处理 |
3.3.1 数据准备 |
3.3.2 生成图像连接图 |
3.3.3 滤波与干涉处理 |
3.3.4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 |
3.3.5 形变速率反演 |
3.3.6 地理编码及结果输出 |
第四章 基于SBAS-InSAR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 |
4.1 单轨道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1.1 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1.2 升降轨LOS向地表形变比较分析 |
4.2 准三维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垂向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东西向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垂向和东西向地表形变的比较分析 |
4.3 兰州地区地表形变时间变化特征 |
4.4 兰州地区地表形变分类及成因分析 |
4.4.1 自然因素为主导引起的地表形变 |
4.4.2 人为因素为主导引起的地表形变 |
4.4.3 地表形变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 基于影响因子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1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分级 |
5.1.2 所选模型介绍 |
5.1.3 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模型的建立 |
5.1.4 评价结果分析 |
5.2 SBAS-InSAR修正下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2.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修正方法 |
5.2.2 修正结果制图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真实二维InSAR技术的北麓河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分析与活动层厚度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监测多年冻土区地表变形 |
1.2.2 活动层厚度反演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2.1 InSAR技术 |
2.1.1 DInSAR技术 |
2.1.2 PS InSAR技术 |
2.1.3 SBAS InSAR技术 |
2.2 地表真实二维形变构建方法 |
2.3 时间序列分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特征 |
3.1.3 多年冻土冻融特征 |
3.2 研究数据 |
3.2.1 Sentinel-1 数据 |
3.2.2 SMAP数据 |
3.2.3 其他数据 |
3.3 SMAP数据处理 |
3.3.1 数据适用性评价 |
3.3.2 数据降采样 |
3.4 SBAS-InSAR处理 |
3.4.1 数据准备 |
3.4.2 生成连接图 |
3.4.3 干涉流处理 |
3.4.4 轨道精炼及重去平 |
3.4.5 SBAS反演 |
3.4.6 地理编码及结果输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LOS向形变及真实二维形变时空分布特征 |
4.1 单轨道LOS向形变特征 |
4.1.1 上升轨道LOS向形变特征 |
4.1.2 下降轨道LOS向形变特征 |
4.1.3 升降轨形变结果对比分析 |
4.2 真实二维形变时空变化特征 |
4.2.1 垂向形变时空特征 |
4.2.2 东西向形变时空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真实二维地表形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5.1 真实二维形变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5.1.1 地表形变与地形的关系 |
5.1.2 地表形变与地表覆盖类型关系 |
5.2 垂向时间序列形变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2.1 垂向时序形变分解 |
5.2.2 地表变形对气温的响应关系 |
5.2.3 地表变形对降水的响应关系 |
5.3 地表变形对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动层厚度反演 |
6.1 基于SBAS InSAR技术的活动层厚度反演 |
6.2 活动层厚度反演结果分析 |
6.3 结果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单波段OTD-InSAR的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发展现状 |
1.2.2 InSAR监测三维地表形变方法发展现状 |
1.2.3 三维形变优化方法发展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OTD-InSAR的矿区多量级形变监测与融合 |
2.1 研究区域及实验数据 |
2.1.1 研究区域 |
2.1.2 实验数据 |
2.2 OTD-InSAR技术原理 |
2.2.1 DInSAR技术原理 |
2.2.2 Offset-Tracking技术原理 |
2.2.3 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2.3 矿区地表多量级形变融合模型及应用实例 |
2.3.1 多量级形变融合先验信息 |
2.3.2 形变先验融合模型 |
2.3.3 多量级形变融合应用实例 |
2.3.4 克里金插值处理 |
2.3.5 应用实例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波段OTD-InSAR的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 |
3.1 概率积分预计模型 |
3.1.1 单元开采时的形变预计 |
3.1.2 半无限开采时的形变预计 |
3.1.3 有限开采时的形变预计 |
3.1.4 地表移动盆地内任意点的形变预计 |
3.2 基于概率积分模型的矿区三维形变预测仿真 |
3.3 基于概率积分模型的三维形变估计原理 |
3.4 基于单波段SAR影像的矿区三维形变估计仿真实验 |
3.4.1 仿真实验结果 |
3.4.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3.5 基于单波段OTD-InSAR的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应用实例 |
3.5.1 实验结果分析 |
3.5.2 误差源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波段OTD-InSAR矿区三维形变优化 |
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与基本流程 |
4.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概率积分模型参数反演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波段OTD-InSAR矿区三维形变优化方法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波段OTD-InSAR矿区三维形变优化仿真实验 |
4.4.1 仿真实验 |
4.4.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4.5 地裂缝引起的误差消除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波段OTD-InSAR矿区三维形变优化应用实例 |
4.6.1 实验结果分析 |
4.6.2 误差源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裂缝研究的特性 |
1.2.2 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 |
1.2.3 存在的不足与瓶颈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裂缝的定义分类及分析体系 |
2.1 引言 |
2.2 地裂缝的定义 |
2.3 地裂缝的分类 |
2.3.1 分类研究基础 |
2.3.2 地裂缝分类的图表说明 |
2.4 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 |
2.4.1 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
2.4.2 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 |
2.4.3 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
2.5 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 |
2.5.1 分析体系的建立 |
2.5.2 因果及关联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裂缝的表象发育特征 |
3.1 引言 |
3.2 地裂缝的平面分布规律 |
3.2.1 与区域构造关系 |
3.2.2 与断层活动关系 |
3.2.3 与地下水开采关系 |
3.2.4 与地形地貌关系 |
3.2.5 与地层岩性关系 |
3.2.6 与强降雨关系 |
3.3 地裂缝的立体破裂模式 |
3.3.1 平面多级分叉 |
3.3.2 走向差异分段 |
3.3.3 剖面变形分带 |
3.3.4 垂向结构分层 |
3.3.5 立体组合分形 |
3.3.6 非构形态单一 |
3.3.7 发育深度探讨 |
3.4 地裂缝的运动活动特征 |
3.4.1 运动特征 |
3.4.2 活动特征 |
3.5 地裂缝的灾变特征及模式 |
3.5.1 农田道路 |
3.5.2 房屋建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4.1 引言 |
4.2 深部构造场多尺度孕裂育缝机制 |
4.2.1 拆沉伸展减薄作用 |
4.2.2 底侵熔融促展作用 |
4.2.3 重力均衡牵引作用 |
4.2.4 断裂蠕滑致裂作用 |
4.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4.3 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 |
4.3.1 断裂活动的弹性位移场模型 |
4.3.2 断裂正断活动上盘应变模型 |
4.3.3 断裂正断活动下盘牵裂模型 |
4.3.4 隐伏断裂应力应变传递模型 |
4.3.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5.1 引言 |
5.2 抽水作用下的三维形变分析 |
5.2.1 潜水层形变分析 |
5.2.2 承压水层形变分析 |
5.3 典型应力集中分析 |
5.3.1 区域沉降漏斗边缘成缝力学模型 |
5.3.2 古河道河肩部位成缝力学模型 |
5.3.3 基岩山脊成缝力学模型 |
5.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5.4.1 古河道地裂缝模拟 |
5.4.2 基岩起伏地裂缝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雨冲蚀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6.1 引言 |
6.2 渗透变形机制 |
6.2.1 非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
6.2.2 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
6.3 水蚀扩展机制 |
6.3.1 水力致裂成穴过程 |
6.3.2 孔压激增成洞过程 |
6.3.3 溃决扩展成缝过程 |
6.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6.4.1 裂隙颗粒运动迁移的微观过程 |
6.4.2 隐伏裂缝水压扩展的宏观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
7.1 引言 |
7.2 断裂活动与抽水形变耦合作用机制 |
7.2.1 差压增剪增弯作用 |
7.2.2 水平拖拽减抗作用 |
7.2.3 带内水压激增作用 |
7.2.4 剪切力偶偏移作用 |
7.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7.3 构造节理与黄土湿陷耦合作用机制 |
7.3.1 Green-Ampt入渗过程 |
7.3.2 黄土增湿变形过程 |
7.3.3 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
7.3.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InSAR技术理论基础 |
2.1 SAR成像原理及影像特征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3 D-InSAR技术原理 |
2.4 时序InSAR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 |
3.1 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分析与表达 |
3.2 矿山开采沉陷动态过程模拟与描述 |
3.3 面向非法采矿识别GIS时空数据模型的逻辑组织 |
3.4 地下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In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4.1 矿山地表与图层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4.2 矿山地表形变D-InSAR监测 |
4.3 开采沉陷特征提取和沉陷区圈定 |
4.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5.1 矿山地表与传感器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5.2 联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提取地表建筑物的沉陷信息 |
5.3 基于建筑物沉陷时空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 |
5.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开采面位置反演 |
6.1 矿山地表与开采面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6.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
6.3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和模型 |
6.4 基于InSAR和沉陷预计理论的地下开采面反演 |
6.5 工程实例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地面垂向形变量与地下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序InSAR矿区地表三维形变预计研究 ——以淮南矿区某采煤工作面为例[D]. 卢克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及废弃矿井采矿时空特征探测方法研究[D]. 江克贵.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矿井提升机制动特性分析及惯性试验台研究[D]. 落财秀.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D]. 杨云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融合GNSS与InSAR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D]. 周文韬.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兰州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分析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 姚林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真实二维InSAR技术的北麓河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时空特征分析与活动层厚度反演[D]. 黄兆欢. 兰州大学, 2021(09)
- [8]基于单波段OTD-InSAR的矿区三维多量级形变估计与优化[D]. 贾世利.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9]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D]. 王飞永. 长安大学, 2021(02)
- [10]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元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