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干了些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研究指明“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张盛发[2](2015)在《戈尔巴乔夫—库德林关于改革的报告及其争论与解读》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5月,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举办了纪念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30周年的圆桌会议。会上提出了由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和前财政部长库德林领导的公民倡议委员会所邀请的专家小组起草的报告,题为《1985—2015:当代俄罗斯背景下改革的价值》(简称戈尔巴乔夫—库德林报告)。报告论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缘起与结果,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改革对于当代俄罗斯的价值和意义。报告发表后立即在俄罗斯掀起了有关如何看待当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俄罗斯是否需要第二次改革的激烈争论。报告的出台表明,虽然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但是俄罗斯民主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库德林成为报告主导者之一证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确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别是哺育了一大批具有民主理念的新一代政治家。在普京执政集团强大和反对派力量弱势的政治格局下,在乌克兰危机造成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的特殊形势下,由于缺乏社会基础和民意支持,实施所谓的改革2.0版的前景是非常暗淡的。
刘舸[3](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杨玥[4](2013)在《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梳理了1985到1991年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从合作到冲突的关系演进,在分析两人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以及苏联最终解体的历史。论文指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虽然充当了苏联解体的掘墓人,但从两人关系的演进中可以看出,苏联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苏联内部的党派斗争、苏联自身发展的历史惯性、外部因素等多层次因素都深刻影响到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并进而影响到了苏联的改革进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郭金月[5](2012)在《美国苏联学的兴衰 ——以布热津斯基和塔克的研究为例》文中认为美国的苏联学是指冷战期间美国学术界以苏联政治为对象而展开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美国苏联学起源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视角、代表性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苏联学取得的成就。另外,本文也试图初步回答美国学者未能预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所在。美国的俄国研究起步很晚。除了几所大学里的俄国语言、文学和历史课程之外,一战前美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俄国研究。20世纪20、3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做了一些苏联知识的普及工作,但这时美国人对俄国仍然知之甚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催生了美国的苏联学。为了认识和理解苏联这个对国家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敌人,美国政府、基金会和大学合力推动了历时40多年的大规模对苏联系统研究。大体说来,美国的苏联学有四个主要的理论视角。极权主义是美国学者为苏联贴上的第一个标签。这个模式将苏联与纳粹德国并列,强调其恐怖、垄断全部权力和全面社会改造等与以前独裁政权不同的全新特征。这个理论认为苏联不会发生变化,也无法进行改革。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发生的一切使学者对其有效性产生了质疑。一部分学者受到美国政治研究的启发,认为苏联政治并非极权主义模式所认为的铁板一块,而是在机构、精英之间甚至社会各阶层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这种多元主义视角之下,苏联将走向西方政体那样的多元政治。另一部分学者则深受帕森斯等人的社会学影响,将苏联视为一个趋向理性的现代工业社会,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将使苏联政治发生改变,其中的“趋同派”甚至认为苏联将由现代化道路走向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与这一派相对,还有一部分学者侧重分析俄国历史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苏联政治的影响。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学者们侧重文化的连续性,以此得出苏联政治稳定且具有很大合法性的结论;1985年之后他们转而认为,由于世代差异,俄国政治文化的变化性更为显着,甚至认为苏联70年的统治已经造就了多元民主体制的根基。布热津斯基和塔克是美国苏联学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个人经历不同,观点相异甚至相反,但他们的研究都贯穿了整个冷战时代,在学界也都有相当影响力。布热津斯基是一位怀有政治抱负的波兰裔移民。他始终认为苏联政治是不能改革的极权主义体制,这个极权主义的核心特征是政权完全控制社会。在他看来,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发展方向是演变,自勃列日涅夫时代起苏联政治就走向了衰朽和蜕化。除此之外,俄国历史传统的连续性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苏联体制开始向沙俄时代的威权主义政治靠拢。他注意到,苏联的民族问题是一种潜在危险和苏联政治演变的障碍,到1980年代末它变成关乎苏联生死存亡的问题。斯大林逝世之前,塔克曾于美国驻苏使馆工作9年。他的研究特色是对心理学方法的运用,他发现,在很大程度上独裁者斯大林的神经质人格驱动了苏联体制的运行。他指出,斯大林主义并不是一场西方通常认为的现代化革命,而是向15到18世纪沙皇时代俄国国家建设过程的回归。塔克对苏联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也进行了较为新颖的解读,并指出西方学界的许多误解。在塔克看来,斯大林主义的遗产深刻影响着他身后苏联的发展,赫鲁晓夫的政策回归到1930年代的斯大林主义,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国家肿大膨胀,社会筋疲力尽”。由于信仰体系失败,作为一种文化,1980年代的苏联共产主义已经陷入危机之中。苏联解体前后,美国学界对苏联学进行了反思。苏联学对苏联领导人和俄罗斯学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人才供应和政策建议,苏联学与美国对苏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有紧密关系。美国苏联学未能预见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苏联解体本身很难预测、苏联学家自身存在局限、理论工具和观察视角存在缺陷、美国国内环境和国际局势制约。本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地区研究应以人文社会学科为基础;理论工具对事物认知具有副作用;学者的情感不利于研究的客观;限定时段是预测的前提条件。
吕瑞林[6](2012)在《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以“违背列宁主义集体领导原则”和“没有能力纠正所犯下的错误”等为由迫使赫鲁晓夫辞职,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他面前摆着两条道路,继续深化赫鲁晓夫的改革抑或重新回到斯大林体制。在勃列日涅夫身边改革势力和保守势力并存,他们都试图影响勃列日涅夫,作出有利于自己方面的政策选择。最终,勃列日涅夫走上了重新斯大林化的道路。在勃列日涅夫主持下,斯大林体制得以重新恢复并再度加强。在勃列日涅夫主政苏联18年的时间,“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统领一切,“改革”成为敏感词语,尽管各种阻碍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均已显现,但在“稳定”与“完善”的遮蔽下,一切都被人为掩盖。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的不作为与“停滞”,为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积重难返埋下了伏笔。通过研究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重新斯大林化,进而揭示苏联解体的深刻原因教训也成为当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力图通过对相关档案资料和着述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勃列日涅夫重新恢复斯大林体制的方法、过程、原因、教训等问题。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共计六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逝世后,改革并不是赫鲁晓夫一个人的意见,而是包括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在内的整个领导集体的共识。赫鲁晓夫的“解冻”让多年受压抑的苏联人呼吸到了新鲜空气。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体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并没有脱离斯大林体制的窠臼,这也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一个原因。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斯大林化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停止平反工作,重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控制各种新思想的发表;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阻碍改革理论探讨;镇压东欧国家改革,防止改革精神蔓延。第三章,总结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强化斯大林体制的具体措施。这其中包括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控制,打压持不同政见者;停止政治民主化进程,重新实行干部任期终身制度;终止新经济体制改革,使部门管理和中央集权再次强化。第四章,分析了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特点。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是一种悄悄地、渐进地向斯大林回归,而不是完全恢复到斯大林时代。与斯大林时代不同,勃列日涅夫时期无论是恢复斯大林体制的方法,还是强化斯大林体制的过程都没有使用流血清洗手段。第五章,总结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恢复斯大林体制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其中包括:政治上,个人崇拜再度泛滥,严重的老人政治使领导层毫无活力,特权阶层日益坐大,党群关系愈益分离;经济上,经济结构失衡难以调整,经济发展潜力消耗殆尽,国家综合实力增长缓慢,与世界一流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思想上,旧思想、旧观念居于全面统治地位,理论创新举步维艰,社会发展缺乏思想动力支持。一言以蔽之,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使苏联社会危机重重,并难以自拔。第六章,分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斯大林化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斯大林体制的根深蒂固性等客观原因,也有勃列日涅夫自身保守、不思进取的主观原因。人治大于法治,国家社会决策不是依赖于制度安排,而是取决于领导人个人好恶则是根本原因。
李光[7](2011)在《戈尔巴乔夫的退休生活》文中研究指明3月30日,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迎来了自己80岁的生日,在伦敦艾伯特音乐厅(LondonRoyal Albert Hall),人们举办盛大的慈善演唱会为他庆祝生日。演唱会上众星云集,高朋满座。组织者计划通过演唱会筹集500万英镑善款,用于癌症慈善机构。戈尔巴乔夫以她妻子命名的
李晓亮[8](2011)在《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文中指出阿富汗作为苏联南部邻国,与苏联有着长达2400余公里边境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作为战略资源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中东边缘地区,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突然发动政变,达乌德被推翻,这一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自称为“四月革命”的事件,不仅把阿富汗带入了国内政局的大动荡时期,而且开启了苏阿关系的新局面。莫斯科视阿富汗为自己的准卫星国,开始全方位、大规模地援助阿富汗。阿富汗革命被苏维埃化,国内改革没有考虑到阿富汗自身的文化价值及传统,不仅不被人民所理解,而且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支持。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内展开了新一轮清洗,旗帜派、塔拉基派、伊斯兰派、保皇派均遭受打击,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而这是莫斯科所不能容忍的,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傀儡政府的决策。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际社会对莫斯科黩武主义的担心,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政治目的,反倒因自己“入侵者”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不断升级,而各方又缺乏政治解决的诚意,导致战争陷入长期化,打碎了莫斯科2-3个星期结束战事的妄想。1985年是阿富汗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年,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上台,以及苏联国内进行改革的需要,莫斯科调整了对外政策。在阿富汗问题上,谋求体面撤军。为此,苏联一方面加大了对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军事打击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与阿富汗问题相关各方接触,3年内连续进行了七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做出有限度妥协。苏联态度的转变,促动了喀布尔政策的变化。纳吉布拉取代卡尔迈勒上台后,推出“民族和解”政策,摆出与反对派和解分权的姿态,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阿富汗主要抵抗力量的反对,效果不佳。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急剧恶化,莫斯科急于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关各方频繁接触,协调立场,终于达成日内瓦协议。1989年,在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期限内,驻阿苏军全部撤出。1989年12月2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苏军进驻阿富汗的政治评价,认为“该决定理应受到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模糊性陷入内战,美苏为了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继续援助各派。直到1992年1月1日,美苏才按照达成的协议同时停止了对圣战者和纳吉布拉政权的军事援助。4月,纳吉布拉交出政权,但抵抗力量各派基于民族和教派分歧基础上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并未停止。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旧有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
李景贤[9](2008)在《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追忆》文中提出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邓小平同志与他举行的会见,宣告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吴跃农[10](2008)在《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文中研究指明1964年发生了两个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一个是中国的原子弹炸响了,另一个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了。毛泽东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苏联,看看勃列日涅夫意欲何为?是不是能缓和两党两国间日趋紧张的关系。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竟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
二、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干了些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干了些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戈尔巴乔夫—库德林关于改革的报告及其争论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桌会议报告与发言的主要内容 |
二、报告引起的反响与争论 |
三、有关报告出台含义与改革2.0版前景的初步解读 |
Доклад Горбачева-Кудрина о Перестройке: дискуссии, споры,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
(3)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与思路 |
4.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领袖与苏联的领袖群体 |
一、 领袖的定义及其分类 |
二、 苏联的干部更替机制 |
三、 苏联领袖群体的“退化” |
第二章 紧密配合——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合作(1985-1986) |
一、 关系的初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合作的尝试——反酗酒运动 |
三、 合作的深化——莫斯科第一书记的选择 |
四、 全力的支持——苏共二十七大 |
第三章 走向竞争——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转变(1987-1988) |
一、 合作的裂隙——“一月全会” |
二、 分裂的萌芽——“六月全会” |
三、 关系的破裂——“叶利钦事件” |
四、 冲突的开端——“两报之争”事件 |
五、 冲突的激化——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
(一) 彻底转向政治改革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
(二) 叶利钦政治生涯的重启 |
第四章 全面对抗——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夺权斗争(1989-1990) |
一、 民主派的进攻——苏共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
(一) 叶利钦当选莫斯科人民代表 |
(二) “跨地区议员团”的成立及领导权之争 |
(三) 叶利钦的初步胜利 |
二、 苏共放弃领导权——“二月全会” |
(一) “二月全会”的背景 |
(二) 总统制的建立 |
(三) “二月全会”中的“合作”与“斗争” |
三、 苏联解体的前奏——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 |
(一) 立陶宛事件 |
(二) 叶利钦在政治乱局中的获利 |
四、 权力的争夺——俄罗斯联邦 |
(一)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胜利 |
(二) 俄罗斯的《独立宣言》 |
五、 戈尔巴乔夫挽救危机的尝试——苏共二十八大 |
(一) 妥协的苏共二十八大 |
(二) 叶利钦的退党风波 |
第五章 最后决战——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最终较量(1991) |
一、 “500 天经济计划”中的合作与斗争 |
二、 中央与各共和国的权力之争——新联盟条约 |
(一) 戈尔巴乔夫寄予厚望的“9+1”联合声明 |
(二) 联盟条约中的纷争 |
三、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虚假的伙伴” |
(一) 俄罗斯联邦大选前的局势 |
(二) 苏共的内讧 |
(三) 叶利钦——善变的对手 |
四、 叶利钦胜利的关键——“8·19事件” |
(一) “8·19事件”的爆发 |
(二) 戈尔巴乔夫与“8·19事件” |
(三) “8·19事件”对叶利钦的意义 |
五、 苏联最终的解体 |
(一) “8·19事件”之后苏共及联盟的危机 |
(二) 叶利钦的最后一击 |
第六章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 个人性格因素 |
(一) 对党派立场的选择 |
(二) 对各自内外政策的影响 |
二、 苏联内部党派的斗争 |
三、 历史的因素 |
(一) 家庭环境的影响 |
(二) 斯大林统治时代的影响 |
(三) 赫鲁晓夫时期的影响 |
(四) 苏联旧体制下固有思维的影响 |
四、 外部因素的影响 |
(一) 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 |
(二) 外部势力的经济干预 |
(三) 国际舆论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苏联学的兴衰 ——以布热津斯基和塔克的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对研究的再研究: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学术、思想与现实: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之处 |
第一章 美国苏联学的起源 |
第一节 1894-1917:初步了解 |
第二节 1917-1941:知识准备 |
一、苏联知识的普及 |
二、学界的研究努力 |
第三节 1941-1954:苏联学兴起 |
一、战时研究和应急措施 |
二、战后初期的研究活动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苏联学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确立:1950年代 |
二、修正与反思:1960年代以后 |
小结 |
第二节 多元主义 |
一、利益集团分析 |
二、制度多元主义 |
小结 |
第三节 理性——现代化 |
一、工业化与理性视角 |
二、现代化与趋同问题 |
小结 |
第四节 历史传统——政治文化 |
一、连续性与维持现状:1985年之前 |
二、变化性与体制变迁:1985年以后 |
小结 |
第三章 布热津斯基的苏联学:体制与传统 |
第一节 极权主义:政权控制社会 |
一、涵义变迁 |
二、发展阶段 |
三、与清洗和理性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节 演变、衰朽和蜕化:苏联政治的未来 |
一、赫鲁晓夫时代:演变 |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衰朽与蜕化 |
三、改革年代:衰朽而非演变 |
小结 |
第三节 历史文化连续性:传统作用于当代 |
一、历史周期论 |
二、行政相似论 |
三、政治文化论 |
小结 |
第四节 民族问题:苏联解体的关键 |
一、潜在问题:1970年代初之前 |
二、演变障碍: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 |
三、生存危机:1980年代末 |
小结 |
第四章 塔克的苏联学:人格与文化 |
第一节 斯大林:神经质人格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来源 |
三、人格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斯大林主义:回归旧俄模式 |
一、斯大林主义革命 |
(一) 内涵与形成过程 |
(二) 公开审判 |
二、战后斯大林主义 |
(一) 收紧政策 |
(二) 思想控制 |
小结 |
第三节 马列主义:一种“非经典”解读 |
一、原初马克思主义 |
(一) 道德哲学? |
(二) 革命宗教 |
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不发达革命 |
三、“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去激进化 |
四、列宁主义与俄国民粹主义 |
小结 |
第四节 变革问题:多重视角的观察 |
一、斯大林的政治遗产 |
二、俄国的二元性 |
三、政治文化视角 |
四、知识阶层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的苏联学:得失之间 |
第一节 反应与反思:1980年代以后的岁月 |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后苏联学界的反应 |
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学者的反思 |
第二节 美国苏联学的若干成就 |
一、解读苏联:从极权到威权 |
二、影响苏俄:从潜在到实际 |
(一) 对苏联领导层的影响 |
(二) 对当今俄罗斯的影响 |
三、影响美国的对苏政策 |
(一) 人才供应 |
(二) 政策输入 |
第三节 美国苏联学的不足之处 |
一、1980年代以前美国学界对苏联未来的预测 |
二、美国的苏联学未能预测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
(一) 苏联解体预测之难 |
(二) 苏联学家自身局限 |
(三) 理论工具和视角的缺陷 |
(四) 美国国内环境和国际局势制约 |
结论 |
一、地区研究应以人文社会学科为基础 |
二、理论工具对事物认知具有副作用 |
三、学者的情感不利于研究的客观 |
四、限定时段是预测的前提条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后记 |
(6)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观点、创新点与难点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去斯大林化 |
第一节 斯大林去世时严峻的社会现实:人心思变 |
一、 要求平反的呼声高涨 |
二、 民众对缺吃少穿的生活难以再容忍 |
三、 斯大林体制陷入危机 |
第二节 去斯大林化的初步实施 |
一、 平反与党政关系的初步调整 |
二、 改组内务部,健全法治 |
三、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被否定 |
四、 苏共二十大召开—重新评价斯大林的问题被提出 |
第三节 去斯大林化的继续深入 |
一、 思想界的活跃与新的理论探索 |
二、 农业体制改革与农业状况的改善 |
三、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权力下放 |
四、 活跃苏维埃与吸引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五、 新党纲与新宪法草案的拟定 |
第四节 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的局限性 |
一、 平反工作不彻底直接影响去斯大林化进程 |
二、 未能突破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 |
三、 未能正确认识苏联的历史地位,仍幻想埋葬资本主义 |
第二章 勃列日涅夫的重新斯大林化进程 |
第一节 重新斯大林化的启动 |
一、 停止平反工作 |
二、 加强意识形态控制 |
三、 重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 |
第二节 重新斯大林化步伐加快 |
一、 镇压“布拉格之春” |
二、 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
三、 改组《新世界》杂志,驱逐索尔仁尼琴出境 |
第三节 重新斯大林化基本定型 |
一、 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二、 1977 年宪法的制定与通过 |
三、 出兵阿富汗 |
第三章 勃列日涅夫强化斯大林体制的重要措施 |
第一节 加强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控制 |
一、 加强新闻检查 |
二、 镇压持不同政见者 |
三、 加强宣传攻势 |
第二节 停止政治民主化进程 |
一、 重用亲信,维护个人权威 |
二、 取消干部更新制,实行干部终身制 |
三、 公民权利虚无化现象更加严重 |
第三节 终止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
一、 “新经济体制”改革不了了之 |
二、 部门管理和中央集权再次强化 |
第四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特点 |
第一节 统治方式的非暴力性 |
一、 对付领导层反对派以退休或外派方式 |
二、 对付大众反对派以判刑和精神疗法 |
第二节 实施过程的渐进性 |
一、 上台初期摇摆于左右之间 |
二、 权力稳固后走向倒退 |
第五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严重后果 |
第一节 政治体制更加僵化 |
一、 个人崇拜再度泛滥 |
二、 出现严重的老人政治,领导层失去活力 |
三、 特权阶层固化,权力私有化问题严重 |
第二节 失衡的经济使苏联由盛转衰 |
一、 经济结构更加失衡 |
二、 靠出卖原材料维持虚假繁荣 |
三、 苏联由盛转衰 |
第三节 民众的失望与不满日益加剧 |
一、 双面人现象:苏联社会的一大景观 |
二、 群体性骚乱事件增多 |
三、 社会维权组织出现 |
四、 社会弥漫失望情绪 |
第六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深层原因 |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个人的特殊作用 |
一、 勃列日涅夫乃平庸之辈 |
二、 勃列日涅夫重用的多是保守之徒 |
第二节 斯大林体制的根深蒂固性 |
一、 僵化的理论凝固了人们的思想 |
二、 庞大的行政机构追求自身的权益 |
三、 以军工综合体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影响大 |
第三节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约 |
一、 取代资本主义的大目标导致苏联与外部世界的对抗 |
二、 军备优先的战略需要斯大林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几点说明 |
第一章 关于苏阿关系的历史回顾(1919-1978) |
第一节 苏阿友好合作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莫斯科大规模援助喀布尔 |
第三节 苏联加深对阿事务的卷入 |
第二章 出兵前后与苏联高层决策(1978-1979) |
第一节 四月革命及阿富汗的政治局势 |
第二节 人民派政权请求莫斯科出兵 |
第三节 阿明政权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
第三章 陷入困境与苏联高层决策(1980-1984) |
第一节 苏联出兵后的阿富汗政治局势 |
第二节 莫斯科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 |
第三节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陷入僵局 |
第四章 寻找出路与苏联高层决策(1985-1987) |
第一节 莫斯科采取军事政治新举措 |
第二节 喀布尔推出联合政府政策 |
第五章 摆脱困境与苏联高层决策(1988-1989) |
第一节 苏联积极准备撤军及相关各方的反应 |
第二节 日内瓦协议的签署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苏军撤出阿富汗及战后阿富汗局势 |
第四节 三十年后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再评价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阿富汗行政区划 |
附录2:人名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赫鲁晓夫下台, 周恩来连夜报告, 毛泽东听后双眼放光 |
周恩来肩负重任, 飞往莫斯科, 他很清楚此行的意义 |
晚宴上, 马林诺夫斯基出言放肆, 周恩来率团退场抗议 |
代表团连夜开会提出严正交涉 |
“解冻之旅”反倒雪上加霜 |
四、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干了些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2]戈尔巴乔夫—库德林关于改革的报告及其争论与解读[J]. 张盛发. 俄罗斯学刊, 2015(05)
- [3]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4]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D]. 杨玥. 吉林大学, 2013(04)
- [5]美国苏联学的兴衰 ——以布热津斯基和塔克的研究为例[D]. 郭金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6]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D]. 吕瑞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7]戈尔巴乔夫的退休生活[J]. 李光. 中外文摘, 2011(18)
- [8]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 李晓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9]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追忆[J]. 李景贤. 百年潮, 2008(03)
- [10]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J]. 吴跃农. 党史纵横,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