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再现说”一辩(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程[1](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认为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王胤人[2](2020)在《朱利安中国画论研究中的“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立足于朱利安最重要的中国画论研究着作的中译本《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La Grande image n’a pas de forme,Ou du non-objet par la peinture),次要参考了《本质或裸体》以及《山水之间》这两本着作。围绕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朱利安对于中西不同的“真”之哲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在这样的哲学理念之影响下,中西绘画以及画论思想的不同发展,对于朱利安的中国画论研究进行了再研究。全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朱利安对于在中西画论思想中都颇为重要的“真”这一理念的认识。首先分析了朱利安的画论研究思路,明确其对于中国画论中一些重要问题的选取是有目的的,他想要借此西方之“未思”找到解决西方思想困境的方法,也试图为西方现代绘画寻出发展方向。同时依循其研究思路奠定本文的写作思路。其次,分别阐释了朱利安对于在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双方画论思想中不同之“真”的认识,即西方“存在”与“属性”之“真”,与中国“基底”与“才能”之“真”。第二章则是重点梳理了朱利安着作中,对于中国画论思想之“真”的理解,指出朱利安将此“真”等同于道家之“道”,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文人画,则是居处于“有无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形”“神”皆备的“大象”。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针对朱利安中国画论思想之“真”的研究的呼应及反思,指出他对于道家之“真”的错解以及对于禅宗之“真”的忽视。
邹军[3](2019)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80年代为社会历史语境,以“现代派”文艺论争为文化思想场域,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以论战争鸣中不同观点理论批评文章为文本分析对象,对文艺论争中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力求在尽可能还原文艺论争历史现场的基础上,展示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中的矛盾冲突、新旧交替、范式转型与思想嬗变的复杂历史过程,进而阐扬新时期文艺观念转型变革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的文化思想语境,梳理了世界学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为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找寻社会学和学术史的背景。本文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分别从哲学基础、文艺本质、创作过程、作品构成、价值判断等五个维度,深入考察论争的问题实质。从文艺进化论的观点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艺思潮或流派,在历史演进顺序中现代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超越。从文艺创作方法或创作原则上看,二者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别,甚至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因为在文艺创作中,找寻一种恰当的方法并使其切合于历史时代精神的表达,以确保艺术审美创造最大限度地抵达自由之境,无疑是不同艺术思潮所致力于追求的理想目标。1980年代是一个革旧鼎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特质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各种思想争鸣交锋的文化场域。社会转型变革促使因袭的传统架构松动瓦解,催生新观念生成发展,正是在这新旧交替的变革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保守与创新、个人与集体等诸多问题,都面临着重新的审视和讨论。1978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宣布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代政治的转变为文化思想领域营造出了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发酵下,论争成为了这一时期各个学科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文艺领域,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再次被大量地译介进来。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现实主义曾成为主流正统的文艺创作方法,而现代主义则一直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的文艺,被视为洪水猛兽而招致不断的批判,以至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销声匿迹的境况。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人们重新审视现代主义提供了自由争鸣的空间,因此,在“现代派”论争中如何看待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对峙与冲突,就成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想论争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焦点议题。“现代派”论争起始于1978年下半年,以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为主体,展开了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的论争。在“现代派”论争中,关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孰是孰非、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孰主孰从等问题始终是焦点议题。《外国文学研究》于1979年第1期发表了柳鸣九的《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并率先开辟了“西方现代派文学讨论”专栏,从1980年第4期到1982年第1期,该专栏共发表相关讨论文章32篇。作为总结,徐迟发表了《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此文及其引发的论争将“现代派”讨论推向了一个高潮。1980年,戴厚英在《人啊,人》(1980年11月出版)后记中,明确地表达了对现实主义的不满和批判,提倡文艺创作向现代主义转型,由此引发一轮论战,耿庸等发文就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与戴厚英进行商榷和争辩。“现代派”论争的另一个高峰,是由高行健1981年出版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所引起的。该书出版后,冯骥才、李陀、刘心武围绕这本书展开了通信式讨论,在《上海文学》1982年第8期上发表以后,引起了与之相关的论争。此外,由朦胧诗及评价朦胧诗等相关问题的论争同样引发了如何看待“现代派”的问题。其中,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尤其是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引发了文艺界极为激烈的论争。1984年,“现代派”论争转向低潮,直到1988年,黄子平在《北京文学》第2期发表了《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一文,“现代派”论争又有所复苏,但重心转向了关于“现代派”之真伪的争辩上。为系统地回顾与梳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本文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分别从哲学基础、文艺本质、创作过程、作品构成、价值判断等五个维度,深入考察论争的问题实质。本文尝试从学术问题史的角度梳理中外文艺论争史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问题,回顾“现代派”论争的文化思想语境,描述“现代派”论争的重要过程和主要观点。这是因为,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所涉及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只发生在中国的特殊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文艺史上的重要议题,因而对世界文艺史范围内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梳理和考察,将为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照。论文第三章,任何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观念都建立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本文以“唯物与唯心”为切入点,从文艺基础论视域介入研究对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1980年代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争辩的焦点之一。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在特定历史时代,“唯物主义”被想象为真理,而“唯心主义”却被视为谬论,在这种先在性偏见的影响之下,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实主义同样被想象为天然正确,而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代主义则被认为充满了谬误。第四章从哲学基础论视域深入到文艺本质论视域,以考察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观念的差异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现实主义认为文艺创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现代主义却认为文艺创作是对主观世界的表现。第五章以“理性与非理性”为题,从文艺本质论视域延伸到文艺创作论视域。究其根本,现实主义的创作心理以理性为主导,而理性恰恰又是现代主义最为不满也最欲挑战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看待文艺创作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自然成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交锋的又一个焦点。本文第六章重点考察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关于文艺构成的不同理解。具体而言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来探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现实主义注重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认知传达,而现代主义却走向了语言和形式实验,这两种差异构成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焦点之一。第七章从文艺价值论视域出发,即从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角度去考察二者的异同。现实主义创作希冀追寻意义呈现真理,而现代主义却认为这是一种虚妄和自欺,在后者看来,世界是荒谬的,意义是虚无的,而文学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勇敢地直面和揭示世界的荒诞、意义的虚无、人性的灰暗和人生的惨淡,也可以说,现代主义是以“无意义”的方式来呈现“意义”的,由此可见,二者对文艺价值的理解和表达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这便构成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矛盾与冲突的又一焦点。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看似某一历史阶段的某一文艺争鸣的议题之一,实则牵涉众多,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在论争中,大致出现了三种论调:一部分论者认为现代主义先进于现实主义并必将取代现实主义;另一部分论者却认为现实主义拥有坚固的创作和接受传统,是一种亘古常青的创作方法;还有一部分论者认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甚至还存在融合的可能,新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其它带有前缀和定语的现实主义都能佐证这一观点。作为社会转型变革的历史时期,1980年代的突出特点是,某些权力关系的必然松动与某些长久被忽视和压抑的话语得以复苏重建:前者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后者如具有现代性和先锋性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在这些变革中,由于对话语权力的维护和争夺,本来是学术范围内的争鸣和争锋,却每每会演变成一种更为激进也更为片面的二元对立,这无疑成为1980年代文艺批评最为鲜明的文化症候之一。还有就是,当本文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纳入世界文艺思想史的视域中进行参照性考察时发现,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观点,它既不是简单的融合,也不是单纯的对立,而是始终抱持着多元与自由的原则立场,这种观点认为:文艺创作最好的方法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现代主义,或者,既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现代主义,以及它们的融合交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何种“主义”,而在于这种创作方法是否贴合实际表达、能否抵达创作的自由之境,如果它在“贴合”上和“抵达”上都做得好,那么,它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本文看来,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确为文学艺术所惯用,并在文学艺术史上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主义自诞生以来,更为文学艺术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创新。秉持这一总体立场,本文往返于当下与历史、现代与传统、理论与实践,探寻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从中辨析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思想去客观、理性、公正地对待这两种至今仍然饱含张力和魅力的创作方法,以展示并阐扬新时期文艺观念转型变革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
陈定家[4](2018)在《读图时代:为文学视像化一辩》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微信圈流行一种批评国人不读书的言论,其中有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印度游客"眼中的"中国印象":"无论在飞机、火车或地铁上,根本看不到一个像欧洲人那样专心阅读的中国人。所到之处,触目皆是刷手机、玩i Pad的男男女女。"于是,这个外国人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人不阅读,充其量只看看图像而已。这个不阅读国家正在沦为弱智民族。"对这种偏激言论我们自然可以一笑置之,无论如何,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传统阅读空间日渐逼仄还的确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尤其是在互联网与自媒体成为信息主渠道的情况下,传统阅读模式的瓦解与崩溃呈现
王璐[5](2018)在《人文主义批评的殿军 ——美国“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文论评述》文中提出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纽约地区,聚集在美国当代文坛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党派评论》周围的一群文化批评家。他们秉承文化激进主义的精神内核,坚信自由主义民主价值,坚持思想和言论自由,用批评传达文学理念、参与公共事务、引领社会思潮,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他们继承了 19世纪的人文主义批评的优良传统,关注文学的伦理向度和审美价值,他们的文化批评融合了多种批评方式:马克思主义批评、形式主义、心理分析、道德批评等等,并试图在美学、政治与道德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在形式主义美学大行其道的年代赋予文学批评以社会历史的厚重感和道德责任感。他们是精英文化的拥簇者,推崇现代主义文学,致力于摆脱欧陆文明的桎梏,建构美国本土文学理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引领着美国知识分子阶层的风尚。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纽约知识分子学派的思想流变,以莱昂内尔·特里林、欧文·豪和苏珊·桑塔格三个代表人物为例,横向比较学派内部成员间的异同,纵向梳理三代纽约知识分子之间的传承与超越,系统的勾勒出纽约知识分子学派的发展走向和批评全貌。同时,在与同时代的“新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流派的对比中,审视他们对人文主义批评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深入揭示其批评理念与批评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
任增强[6](2017)在《以“异”为聚焦的《聊斋志异》阐释史:美国汉学家蔡九迪聊斋研究译文(四)》文中研究指明在《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尚未完全成书之前,蒲松龄的文友如高珩、唐梦赉、王渔洋等便为之制序、题诗或发表零散性的评论;而1715年蒲松龄辞世后,随着《聊斋》手稿近半个世纪的流传,则涌现出数量甚夥的序跋;而1766年,青柯亭刻本的问世,所附之《弁言》与《刻〈聊斋志异〉例言》亦在《聊斋》阐释史上产生颇大影响;降及十九世纪上半叶,但明伦、冯镇峦等长篇评论的出现更是《聊
王姗姗[7](2017)在《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对翻译过程进行一种理论研究,探究将伽达默尔(并非用于研究翻译的)游戏理论作为一种奠基理论植入翻译过程,建构一种基于"关系主体"模式的翻译游戏过程论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尝试在该理论模型下,建立翻译在一般意义上具有的现象学与辩证法原则。"关系主体"模式下的翻译过程实现了由"译者"决定"过程"到"过程"带动"译者"的根本性转变,使翻译过程研究范式从基于"实证科学"思维之上的"译者主体"范式转型为基于"现象学-诠释学"思维之上的"关系主体"范式,向前推进了现有翻译过程理论研究范式。本论文提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游戏过程论是在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游戏精神"引领下建构的一种处于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具有欧陆哲学色彩的翻译过程理论,它在三个方面对前此翻译过程理论进行了变革:第一,关于翻译过程的主体。前此的翻译理论大都将翻译过程的主体理解为译者,翻译游戏过程论则以游戏"关系主体"取代"译者主体",即翻译游戏过程论所理解的主体是由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三方构成的"关系主体",也就是说,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三方在翻译过程中都是翻译意义能够实现出来的主导方,它们三方形成一种博弈妥协的辩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均以参与者的身份被卷入游戏之中,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走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主观操控的视域融合,由此导致翻译过程由"译者心理"决定"过程"到"关系主体"作用下的"过程"带动"译者"的根本性转变。第二,关于翻译过程的核心。前此的翻译理论从语言或文化的单一视角出发解读翻译过程,在具有现象学与辩证性特征的游戏精神引领下,翻译游戏过程主要体现为在"关系"制约下博弈妥协式的意义保留、舍弃与添加。保留、舍弃与添加在语言(语词和句法)以及"伪文本"(节律、韵脚等非语言性)要素两个层面展开,所以翻译游戏过程涵盖翻目标语言核心与文化核心,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第三,关于翻译的目的。较之前此的翻译过程论,翻译游戏过程更加突出强调翻译之原初目的——面向目标语群体开显原本负载于陌生文本中的意义,通过将陌生经验转化为熟悉经验而使目标语群体扩大对生存意义的感知与理解,进而扩大人际间的理解与交流。由此揭示出翻译的本体论意义:翻译映射出人在差异对话中找寻平衡的居间生存状态,翻译是一种有关意义诠释的实践智慧。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的整体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内在演进逻辑的分论题:第一章构成了本研究的第一论题。该论题对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引入翻译过程研究之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本论题得以展开的基点是对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进行效用检视。我们必须承认,伽达默尔持有一种"广义"翻译观,其翻译思想具有一定的效用指向和理论阈限。伽达默尔探讨翻译问题的目的在于:以"语际翻译"作为"理解"的特例,从而检视作为人之生存方式的意义理解的普遍性和一般性。伽达默尔之追求"理解普遍性"的理论旨趣决定了他必然弱化语际翻译之"异质语言差异"问题,所以,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缺乏关注"语言差异"及"差异语言转换"的问题意识,伽达默尔的"广义翻译观"具有特定的效用指向(指向普遍性的理解),从而致使其翻译思想形成了一定的理论阈限。其次,本论题继而找出用(伽达默尔不直接谈翻译问题的)"游戏理论"构建翻译过程的可能性——游戏中游戏者、游戏对象、观赏者的辩证精神完全可用于描述翻译过程中原文、译者和目标语读者博弈妥协"关系主体"下的语言游戏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关系主体"游戏所关涉的核心观念——以间距为代表的时间性概念、文本概念等能否用于语际翻译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初步回答了"能否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翻译"这一问题,以便为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在证成伽达默尔游戏理可以被引入翻译过程研究之后,本研究进入第二个论题,即对伽达默尔游戏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这一考察由论文的第二章担承。考察从两个层面展开:对游戏理论的前史考察和对游戏理论本身的阐释。游戏前史考察从"伽达默尔对前人游戏概念的理解"以及"游戏概念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两个侧度展开。其中,就辩证法向度来说,游戏精神离不可柏拉图以及黑格尔的影响。伽达默尔在吸纳了黑格尔辩证思想发展之关键动因——"他者"因素——的同时,摒弃了黑格尔对陈述语言的推崇,重新回到柏拉图早期的对话语言,找到了概念背后的问题结构,并以之为基础,构建本体论诠释学。就游戏概念的现象学限度说,海德格尔在游戏问题上对伽达默尔有着重要的综合性的影响。"关系先于理解者"的游戏正是对海德格尔"语言先于存在"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伽达默尔以海德格尔诗性语言为起点,超越黑格尔的逻辑概念,走向柏拉图对话语言,并以对话的"关系优先性"取代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优先性",构建了"关系主体"模式下的游戏理论。对游戏理论本身的探究是本论题的另一核心内容。伽达默尔对游戏问题的思考并非一蹴而就。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只谈论了艺术的游戏特征,在论及历史科学以及语言问题时,"游戏"字眼甚至很少出现。然而在后《真理与方法》时期,伽达默尔愈发意识到他对游戏概念论述的不充分性,并指出游戏应该从艺术中延伸出去,艺术游戏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精神应该体现在历史科学的理解以及语言本身的结构之中,游戏概念理应贯穿伽达默尔诠释学体系始终且体现其诠释学基本精神。职是之故,本论题尝试对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详细谈论的艺术游戏概念,以及其在后《真理与方法》时期未能深入谈论的关于历史理解的对话游戏以及具有对话结构的语言游戏作出进一步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中谈论的游戏概念涵盖艺术、历史和语言三个方面,包含艺术游戏、对话游戏、语言游戏。其中,艺术游戏又可根据"是否面向观众敞开"之特性分为竞争游戏和表演游戏。这样,游戏可分为竞争游戏、表演游戏、对话游戏和语言游戏,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但在最根本意义上,它们都是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指涉人际理解的动态性过程。本论题将在厘清彼此关联与区分的基础上,对四种游戏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界定。需要指出的是,此四类游戏与本研究下一论题"翻译游戏过程构建"有着密切联系:竞争游戏与对话游戏可用于构建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意义理解过程;向观众敞开意义的表演游戏则可用以构建翻译之语言转译过程;而具有辩证结构的语言游戏则是语言转译过程之可能性前提。依据上述对应关系,本研究进入到第三个论题,也是本研究最为关键的核心论题——翻译游戏过程的构建。本论题包含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伽达默尔把翻译过程描述为一种"双重化的诠释学对话过程",笔者部分赞同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过程的第一步骤(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过程),无疑可以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游戏来表征。但如果把其第二步骤(语言转译的解释过程)仅仅用"对话"来表征,无疑忽视了 "异质语言转译"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步骤故而可用"表演游戏"来表征则更为恰当。语言转译和表演都是"关系主体"下的辩证过程,均以向观众开放意义为目的;不同之处在于,表演需把文字语言转译成话语、情感等新媒介形式,而语言转换则需要把一种语言转译成另一种语言。于是,翻译发生过程应当被还原为游戏Spiel(game-play)的过程,翻译之表演游戏也是意义保留、舍弃与添加的语言过程。如此一来,可以把以"双重化的诠释学对话过程"方式呈现出来的翻译的游戏过程解析为以下两个更为具体的过程:过程一:翻译过程之对话游戏——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重点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翻译对话游戏的动态过程描述。第二,对话游戏何以体现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过程二:翻译过程之表演游戏——异质语言的转换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重点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第一,翻译之语言转换过程为何是一种"关系主体"模式下表演游戏。第二,表演游戏过程为何是一种意义的保留、舍弃与添加的现象学与辩证法过程。第三,从语言与文化二重视角,阐明保留、舍弃与添加的现象学与辩证法普适原则:a.保留原则:优先保留面向"事情本身"意义的现象学原则。b.舍弃原则:空间间距作用下,优先舍弃源语语词的震荡意义、句法结构、伪文本要素等。c.添加原则:添加符合目标语境特征的目标语语词的震荡意义、目标语句法结构以及伪文本要素等。第四,阐明上述保留、舍弃与添加过程何以体现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通过对翻译游戏过程的分析阐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整个翻译过程的两个步骤直接呈现了伽达默尔游戏(Spiel/game-play)三重特征:首先,二步骤都是在"关系主体"引领下展开的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戏过程。第二,整个过程是语言过程,在对语言的保留、舍弃与添加的博弈中走向原文在目标语境中的意义再现。第三,通过上述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语言过程,翻译实现了其"向目标语群体开显陌生文本意义,增进人际理解与交流"的原初目的。综上可知,翻译必然表现为"关系主体"引领下的博弈妥协的辩证过程。翻译游戏过程论必然要求重新定义译者、目标语读者的身份,必然要求重新诠释翻译所以可能的条件,必然要求重新解读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的第四个论题(第五章)就是要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回答。在游戏视域下,译者是传递意义的表演者,是驻留在文本之中的意义纽带,是隐与显之间的文本要素。在翻译游戏视域下,目标语读者成为翻译过程的参与者,成为翻译由动态"过程"转换为封闭意义"构成物"的中介,成为影响翻译进程的"共在"者。在游戏视域下,翻译是一种介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活动。虽然我们意欲追求翻译的准确性,但完全的翻译却始终不可能。尽管如此,异质语言之间的可译度却可以随着世界的敞开、人际交流的增加而不断加深。由是观之,翻译介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正是翻译具有可译度的差异,才成就了翻译存在的必要性。只有从理解的角度看待翻译,只有使狭义翻译走向广义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不可译程度"才能降到最低,这便是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的积极意义。在翻译游戏过程视域下,本研究最终走向对翻译本体论意义的再思考:翻译不仅是一种有关语言转译之技艺,翻译更是一种有关意义诠释的实践智慧。
徐妍[8](2017)在《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研究》文中提出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标题音乐作曲家之一。他频繁地采用诗歌作为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强调音乐的诗意化,实现了交响音乐的革新。在李斯特的众多标题音乐创作中,《浮士德交响曲》是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魏玛时期,显示出他对标题性交响音乐语言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同时,"浮士德精神"又是李斯特音乐人生中的重要意象,作为一种符号象征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整体文化语境形成呼应。本文以《浮士德交响曲》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史学为基本研究方法,结合作品分析等途径,深度探究这部作品的音乐语言特征与标题性含义,并延伸讨论浮士德精神在李斯特创作生涯乃至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本文共有四章。其中,第一章将《浮士德交响曲》置于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对李斯特以"诗意音乐"为核心的标题音乐理念进行解读。同时,通过阐述浪漫主义时期的"浮士德"音乐现象,凸显《浮士德交响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二章以《浮士德》从文学作品到音乐作品的转化作为观察对象。首先针对西方浮士德传奇的文学发展脉络展开简要梳理,并以歌德的《浮士德》诗剧为标准参照。继而从"戏剧化"和"器乐化"两个途径探究作曲家对这一题材的处理方式,以柏辽兹和瓦格纳的相关作品作为例证,与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产生对比。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进入到《浮士德交响曲》的音乐创作分析与标题性意涵解读,分别从音乐主题的构建、主题变形技法的运用和整体结构设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中,刻画性格体现出李斯特典型的标题音乐写作角度,而主题变形作为音乐发展手段,一方面完成音乐逻辑的展开,另一方面也带来标题性内容的隐喻。此外,多层次结构反映了李斯特对传统曲式的突破,也是标题音乐创作的共同特征。第四章基于以上内容,进一步阐释《浮士德交响曲》的艺术特征与人文蕴涵。通过对李斯特交响作品的整体观察,总结出他最具特色的标题音乐语言。最后对"浮士德"精神在李斯特艺术生涯中的联想做以解读,这种情怀不仅是他自身理想的投射,更是浪漫主义文化的缩影。
周淑娟[9](2016)在《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能力》文中指出略读课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越来越重要,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略读课学习中有所收获,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阐述了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
王亮[10](2013)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性真实”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论中的“诗性真实”为研究对象,从产生背景、内涵层面、发展影响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力图将“诗性真实”这个对浪漫主义来说意义重大的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究。本文共分三大部分来展开研究。第一章分析了“诗性真实”理论产生的背景。为了能够将背景介绍清楚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性真实”的内涵,这一章从时代背景、对实证主义的反驳和文学求真向内转这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体现在三个小节里。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诗性真实”理论的内涵层面,从情感、超感官世界与想象力、经验与整体和诗与诗人的关系这四个层面来证明浪漫主义诗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第四章,把“诗性真实”理论放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研究了它对象征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之后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理论反思,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负面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性真实”理论的意义涵容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把它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诗论,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及研究它的价值和意义。以上就是这篇论文的大体框架,本人将在正文中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为“再现说”一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再现说”一辩(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
一、社会写实主义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三、纪实美学 |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朱利安中国画论研究中的“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朱利安画论研究着作中的“真” |
第一节 朱利安的画论研究思路 |
第二节 西方之“真”:“存在”与“属性” |
第三节 中国之“真”:“基底”与“才能” |
第二章 朱利安论中国画论中的“真” |
第一节 朱利安论有无之间的“真” |
一 草图理论 |
二 独有的“一画” |
第二节 朱利安论似与不似之间的“真” |
一 写意传神 |
二 运笔用墨 |
第三节 朱利安论“大象”之“真” |
一 虚实相生 |
二 形神俱成 |
第三章 对朱利安中国画论研究之“真”的反思 |
第一节 朱利安对“真”的理解缺陷 |
第二节 佛教之“真”对文人画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激荡年代:“现代派”论争的历史源起与文化语境 |
2.1 问题的视域:作为学术问题史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2.1.1 世纪的嬗变:从传统到现代的文艺思潮运动 |
2.1.2 激进的宣言: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挑战与攻击 |
2.1.3 历史的循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派命运 |
2.2 先锋的挑战:现代主义的另类突击与逆袭 |
2.2.1 边缘的行走:被“批判使用”的现代派 |
2.2.2 异端的姿态:价值颠覆时代的荒诞与反叛 |
2.2.3 先锋的立场:现代主义的前卫精神与精英意识 |
2.3 交锋的地带: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遭遇战 |
2.3.1 论争的过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抗 |
2.3.2 对抗的开端:现代主义否定现实主义 |
2.3.3 正统的回应: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广阔道路 |
2.3.4 并置的双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争共存” |
第3章 唯物与唯心:文艺基础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3.1 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两种哲学基础的抵牾与冲突 |
3.1.1 现实主义哲学基础及唯物主义文艺观的确立 |
3.1.2 现代主义哲学基础及唯心主义文艺观的崛起 |
3.2 现代主义唯心论与现实主义唯物论的激烈碰撞 |
3.2.1 作为文艺基础的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和打压 |
3.2.2 现代主义唯心论对现实主义唯物论的质疑和反击 |
第4章 再现与表现:文艺本质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4.1 客观再现还是主观表现:两种文艺观念的抵牾与冲突 |
4.1.1 反映生活文艺观的坚固传统 |
4.1.2 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文艺观的挑战 |
4.2 现代主义表现论与现实主义再现论的激烈碰撞 |
4.2.1 文艺的本质是主观表现 |
4.2.2 文艺的本质是客观再现 |
4.2.3 文艺的本质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
第5章 理性与非理性:文艺创作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5.1 理性还是非理性:两种创作过程的抵牾与冲突 |
5.1.1 理性主义:悠久的文艺创作传统 |
5.1.2 非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挑战与颠覆 |
5.2 现实主义之理性与现代主义之非理性的激烈碰撞 |
5.2.1 文艺创作是非理性的 |
5.2.2 文艺创作是理性的 |
5.2.3 文艺创作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
第6章 内容与形式:文艺构成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6.1 内容还是形式:两种构成方式的抵牾与冲突 |
6.1.1 内容主义:秉持“语言工具”论 |
6.1.2 形式主义:坚守“语言本体”论 |
6.2 现实主义“内容论”与现代主义“形式论”的激烈碰撞 |
6.2.1 现代主义:形式之独立性 |
6.2.2 现实主义:内容决定形式 |
6.2.3 走向和解:内容与形式构成艺术整体 |
第7章 意义与虚无:文艺价值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
7.1 意义还是虚无:两种价值追求的抵牾与冲突 |
7.1.1 现实主义:追求意义价值的呈现 |
7.1.2 现代主义:颠覆传统的价值预设 |
7.2 现实主义“价值论”与现代主义“虚无论”的激烈碰撞 |
7.2.1 “虚无颓废”的现代主义 |
7.2.2 “虚假欺瞒”的现实主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人文主义批评的殿军 ——美国“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文论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纽约知识分子学派简介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概论 |
1. 双重局外人 |
2. 《党派评论》与马克思主义 |
3. 对现代文学的关注 |
4. 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 |
第二章 莱昂内尔·特里林 |
1. “文学是人生的批评” |
2. 道德现实主义 |
3. 弗洛伊德与《超越文化》 |
第三章 欧文·豪 |
1. 成长经历与犹太情结 |
2. 社会主义信仰 |
3. 文学批评 |
第四章 苏珊·桑塔格 |
1. 天才成长记 |
2. 反对阐释 |
3. 新感受力与沉寂美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以“异”为聚焦的《聊斋志异》阐释史:美国汉学家蔡九迪聊斋研究译文(四)(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阶段“异”的合法化① |
第二阶段自我表达与寓言① |
第三阶段风格及与通俗小说的类比① |
(7)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翻译与游戏 |
一、早期翻译研究模式的困境:规定性的束缚 |
二、对"描述性翻译学"的质疑 |
三、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
四、以伽达默尔"游戏"精神构建翻译过程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伽达默尔诠释学与翻译:综论分析 |
二、翻译过程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进路及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翻译过程研究引入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可能性 |
第一节 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及其效用之检视 |
一、伽达默尔的广义翻译思想 |
二、对伽达默尔翻译思想的效用限制 |
第二节 伽达默尔游戏理论能否用以构建翻译过程 |
一、游戏与翻译过程 |
二、游戏之"关系主体"要素分析 |
第三节 能否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翻译过程 |
第二章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
第一节 伽达默尔对前人游戏概念的理解 |
一、欧陆哲学传统中的游戏概念 |
二、伽达默尔与维特根斯坦:异曲同工的语言游戏 |
第二节 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欧陆哲学渊源 |
一、辩证法的影响: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
二、"关系优先"的游戏: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弥合与继承 |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
一、对伽达默尔艺术游戏的进一步划分 |
二、竞争游戏 |
三、表演游戏 |
四、对话游戏 |
五、语言游戏 |
第三章 翻译"游戏"过程构建 |
第一节 翻译"游戏"过程的框架结构 |
一、语言媒介与翻译 |
二、翻译之二重"游戏"过程的区别 |
第二节 翻译之对话游戏过程 |
一、"文本之间"与"自问自答"对话过程描述 |
二、"关系主体"模式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 |
第三节 语言转译过程何以是表演游戏 |
第四章 翻译之表演游戏过程 |
第一节 游戏的可能性前提:语言的辩证结构 |
一、语言与世界经验:"一"与"多"的流射 |
二、语言是"一":面向事情本身的世界经验 |
三、语言是"多":语言的间距与差异 |
四、语言"一"与"多"的辩证结构与差异语言的理解共通性 |
第二节 面向"事情"的意义保留 |
一、语言转译何以是一种意义保留? |
二、面向"事情"的意义 |
三、"保留"的实现方式——基于理性共通性的理解 |
第三节 间距下的博弈之"失" |
一、"说出"的意义与"未说出"的意义 |
二、"间距"与"舍弃" |
三、舍弃的积极意义 |
第四节 目标语境下的博弈之"得" |
一、目标语境与意义之"得" |
二、"得"之意义扩展与视域融合 |
第五节 翻译过程——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戏 |
第五章 翻译游戏视角下对翻译问题的再思考 |
第一节 译者角色的再思考 |
一、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 |
二、作为表演者译者 |
三、译者角色再思考:隐与显之间的文本要素 |
第二节 目标语读者的"共在"意义 |
一、游戏观赏者:从过程到构成物的中介 |
二、目标语读者:过程参与的"共在"者 |
第三节 可译性问题的再思考 |
一、可译与不可译之争 |
二、可译与不可译之间:走向广义翻译观 |
第四节 广义翻译观——对狭义翻译界限的突破 |
结语 翻译——旨在理解与共识的实践智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浮士德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交响曲与标题音乐的融合 |
一、交响曲体裁的困境与转型 |
二、标题音乐的兴起 |
第二节 李斯特的标题音乐观及其创作实践 |
一、李斯特的标题音乐理念 |
二、李斯特的标题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浮士德交响曲》创作始末 |
一、浮士德: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集体性观照 |
二、李斯特的"浮士德"情结 |
第二章 《浮士德》:从文学到音乐 |
第一节 诗剧《浮士德》及其精神内涵 |
一、"浮士德"传奇与诗剧《浮士德》 |
二、诗剧《浮士德》的核心精神内涵 |
第二节 《浮士德》文本的音乐转化方式 |
一、走向戏剧化途径 |
二、纯器乐的创作道路 |
三、《浮士德交响曲》的构思与实践 |
第三章 《浮士德交响曲》的音乐特征与标题性意涵 |
第一节 主题形态与性格塑造 |
一、浮士德主题及其形象内涵 |
二、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主题变形与内涵隐喻 |
一、人物性格转化:梅菲斯特-浮士德 |
二、主题贯穿的隐喻作用 |
第三节 《浮士德交响曲》的结构布局 |
一、对传统奏鸣曲式的突破 |
二、戏剧化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浮士德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及人文蕴涵 |
第一节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创作特征 |
一、内容表现 |
二、形式语言 |
第二节 《浮士德交响曲》的精神内涵解读 |
一、李斯特个人艺术生涯的投射 |
二、浪漫主义精神的缩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9)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
1. 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
2. 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
3. 混淆小学语文课文类型 |
二、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
1. 以练导学, 提升交际能力 |
2. 聚焦语用, 提高表达能力 |
3. 对比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 |
4. 自主读书,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
5. 略而学 “丰”, 提高想象能力 |
(10)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性真实”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性真实”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诗应忠实于谁 |
一、 机器轰鸣中空虚的“自我” |
二、 自由幻梦破灭后的转向 |
三、 分裂中寻求统一的自我 |
四、 与现实对立的诗化世界 |
第二节 面对着科学的准绳 |
一、 科学——自由之牢 |
二、 科学——死亡之树 |
三、 科学——诗人大敌 |
第三节 向内转的“真” |
一、 由外向内的求“真”之路 |
二、 反观内心的“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诗性真实”内涵的层面 |
第一节 情感之真 |
一、 真情出真诗 |
二、 情感主义诗论 |
第二节 超感官世界与想象力之真 |
一、 超感官世界之真 |
二、 想象力之真 |
第三节 经验与整体之真 |
一、 经验之真 |
二、 有机整体之真 |
第四节 诗忠诚于诗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性真实”论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与反思 |
第一节 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影响 |
一、 情感 |
二、 想象力之真 |
三、 有机整体论 |
四、 “陌生化” |
第二节 对象征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诗性真实”论的理论反思 |
一、 对诗之存在的肯定 |
二、 面对着“真”审查的“诚” |
三、 “诚实的灵魂”和“分裂的意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为“再现说”一辩(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2]朱利安中国画论研究中的“真”[D]. 王胤人.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D]. 邹军. 辽宁大学, 2019(11)
- [4]读图时代:为文学视像化一辩[J]. 陈定家. 长江文艺, 2018(11)
- [5]人文主义批评的殿军 ——美国“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文论评述[D]. 王璐. 厦门大学, 2018(07)
- [6]以“异”为聚焦的《聊斋志异》阐释史:美国汉学家蔡九迪聊斋研究译文(四)[J]. 任增强. 蒲松龄研究, 2017(03)
- [7]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D]. 王姗姗. 山东大学, 2017(08)
- [8]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研究[D]. 徐妍.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9]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能力[J]. 周淑娟.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6(03)
- [10]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性真实”论[D]. 王亮. 黑龙江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