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榴树——女儿的愿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文[1](2021)在《论李洱小说的“悖谬性”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60年代作家而言,李洱的成名显然是有些滞后。1987年开始从事创作的李洱,直到2007年《石榴树上结樱桃》一书的问世,才真正走入公众的视野。经过13年的打磨与思考,终于在2018年,李洱以85万字容量的《应物兄》再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一举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也让我们对这个河南作家有了一个更加全新的认识。在李洱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对传统的创作理念进行颠覆与解构,书写城市与乡村、知识分子与底层人民、历史与当下现实的“悖谬性”,从而创建一场文学的狂欢盛宴,而这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悖谬性”的角度对李洱的文本进行分析,因为在李洱小说中有书写历史中个人的悲剧命运、时代转型下的乡村世界、神圣与世俗相背离的社会现实。而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悖谬性”书写,渗透的不仅仅是李洱对荒诞的一种体认,更是他对世界的另一种思考。第二章从李洱小说由先锋到传统的创作转型,看他的创作立场与时代之思。死后重生式的悖缪式突围、对知识分子虚无之上的生命探寻、以及由悬浮到落地个人经验与精神的回归,以此我们足以窥见出李洱小说的创作轨迹与精神转变,继而会发觉“一个怀疑主义者”三十多年来对自身创作的警觉与凝望。第三章主要从杂语与对话的角度看李洱小说的叙事策略。李洱小说中的“悖谬性”得以完美地呈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公开与隐蔽式的叙事视角、暗喻与反讽式的修辞以及碎片化与互文式的文体实验,使得李洱小说在内部的文本空间上无限扩大且充满张力,进而呈现出一种多维的立体对话关系。
方汉[2](2021)在《不同国籍导演视阈下的越南题材电影创作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电影事业自诞生以来(19世纪末——至今)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其发展历程与越南近代国家历史息息相关。纵观整个越南电影发展史,有关越南电影的创作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创作群体:其一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导演立足本民族文化身份为越南电影的真实性抒写民族的苦难悲痛;其二为海外越裔导演夹杂本土与异国的双重身份表达自身对祖国越南的瑰丽想象与密切关注;其三为美法战争殖民背景下好莱坞外籍导演以“他者”的身份视角对越南题材电影建构的异国风情。基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组成了当代越南电影中三种风格迥异的电影文化。本文以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为指导,以越南题材电影为研究重点,力求揭示出当下越南题材电影在不同导演的创作群体中展现出不同的创作特色。论文分为以下部分:第一章越南电影发展概述。本章通过对越南电影发展历史作简要梳理,研究发现:越南电影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混杂着三种不同的导演群体,三种不同的电影创作者隶属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合力形成一个“复杂多样”的越南题材电影形象。从而开始分别论述三种不同创作主体的越南题材电影的创作特色来厘清每一种不同身份下导演创作的越南题材电影风格。第二章越籍本土导演电影中的文化坚守。越南本土导演经历了越南战争历史的悲痛与战后和平的建设,期间以邓一明为首的越南本土导演的电影从前期的战斗者的角色转为后期对越南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者,在剖析社会问题的同时运用再现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越南底层社会存在的问题描绘得淋漓尽致,是完全植根于本土文化的越南题材电影;第三章越裔外籍导演电影中的“意”与“实”双重表达。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裔外籍导演的崛起为越南电影走出国门、迈向国际提供了良好的作品口碑,以陈英雄为首的越裔海外导演以双重国籍的身份对母国越南文化进行自我想象表达,使得越南影片呈现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双向气息,是一种“创作手法西化与表达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越南题材电影;第四章好莱坞外籍导演电影中的越战标签化创作。越南电影早期受到法国、美国殖民主义侵略,在美法殖民统治下完成本国影片初创与摸索,以美国发动对越南的“非正义”侵略战争伊始,美殖民主义站在自我中心的立场上书写对越南电影世界想象性建构。在此期间,越南电影中的文化作为美国中心文化的附庸存在,使得越南影片表现出在“他者”想象中构建的异国风情,是纯西方风格的好莱坞越南题材电影。第五章中国导演电影中的越南“异质”形象塑造。本章总结了越南题材电影在我国导演视角下呈现的“反人类”的敌军形象以及中越题材电影中固化形成的越南“场景化”标签,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下提出中越电影未来改进的相关建议。
董若楠[3](2021)在《滞重的跋涉 ——李洱的知识分子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洱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数量不算多,但是每一部都属于上乘之作,在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自觉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去审视现实、历史世界中的知识分子,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严肃追求和内心的智性思考,用先锋的姿态开掘人性,关注着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李洱的小说创作,单单从数量上看,知识分子书写就占据了大部分。因此,本文以李洱的知识分子书写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角度阐释知识分子的日常生存困境,揭示他们从“神圣化向世俗化”归化的过程,在现实方面,对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知识分子及其人际交往关系的混乱进行勾画,最后说明他们是怎样成为在场的“失踪者”的。第二部分,主要说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时代大背景中,他们面临着情感荒原的“失重”、空位,面临着生死抉择,同时也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会进行自省。第三部分,从作家对知识分子写作的坚守和具有特色的叙事策略入手,阐明无论是意象的运用还是极致的反讽,都使知识分子的困境更加凸显。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李洱进行知识分子书写的意义,他的知识分子书写具有写作的难度和限度。通过阐述知识分子的生存和精神困境,使李洱的知识分子书写特色更加鲜明,以期对其创作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把握。
张少委,王建疆[4](2021)在《乡村善治的文学愿景:别现代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农村政治叙事——以中原地区当代着名作家作品为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中原地区当代着名作家如周大新、李洱、阎连科和刘庆邦等,不约而同地通过农村政治叙事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村组干部选举等基层政治生活,揭示了存在于当下的宗族观念、官本位意识等前现代思想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影响,再现了乡村社会在走向善治过程中存在的世相百态。这些文学文本所呈现的人性扭曲和思想异化,正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混杂的乡村社会形态的真实写照。从别现代主义美学的视角来看,这是作家以文学方式思考中原地区独特的农村政治生态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他们对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体系的独特思考以及真正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孟明明[5](2020)在《他和骨头们》文中研究说明我们穿过镇郊区南边的杨树林,沿着小河走了半天,太阳已挂在头顶上时,终于来到他住过的小屋前。没有想象中那般诡异阴森,一切既是普通又是令人不自觉地提起敬畏感。院子里的木门已脱落,老实地躺在深草之中,蚂蚁、潮虫、蜈蚣以及无数的大小不一的生物跟随时间飞逝加速着木门的腐败。我们踏上木门走进院子。院子已经看不出曾经整齐和谐的样子,长草触及腰身,鹅卵石小径还能顺着草迹看出弯曲通向屋房正门,那棵经常结着瓷碗大石榴的老石榴树也只有中间的主干还泛着绿色的生机,侧枝枯黄的颜色预示着死亡正在一步步到来。老石榴树挣扎、嘶吼,祈求主人能够再给自己上一点肥料,修剪一下多余无用的枝干,只要一点安慰就能让自己重新焕发生机。它还能待在他身边,听他酒后哼起的小曲。
周爱勇[6](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熊博[7](2020)在《李洱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洱在小说文本的思想探索、文体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使其在新生代作家中显得卓尔不群。他的创作多以知识分子为视角,将都市校园内学院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放大,在平静、理性的叙述中透露出其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特思考,与此同时,他还将视野触及到历史变革中的知识分子和乡村场域内的政治斗争。在文体上,他注重互文性,善于在文本中插入虚构的文献以曲折情节,甚至糅合神话故事与现实世界而将之挫于笔端。本论文聚焦李洱在写作场域中的掘进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精进的叙事策略,进而结合新世纪文学写作语境,试图概括李洱小说创作过程中不断演进且渐趋体系的审美追求。本论文从写作场域的转换、叙事策略、美学追求三个方面对李洱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李洱小说写作场域的掘进包括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历史场域主要分析李洱文本中历史真实与虚构的问题,现实场域主要分析女性脱离了传统家庭身份后在社会中的价值作用,未来场域讨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滑坡及其产生的效应;从百科全书式的文本容量、反讽的叙事张力、隐喻的多元叙事三个方面对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李洱将叙事策略和对现实的思考巧妙融合,以求作品更深入地展现其现实意义;李洱的短篇小说多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扎根于“日常生活”,这与新世纪文学标举生活现代性的创作特征不谋而合,逐渐形成了其“午后的诗学”。李洱在叙述中将知识分子还原到日常生活中,不但探究知识分子的个体存在意义,而且更深入地探寻日常生活中的诗学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综合归纳法、以李洱长篇小说创作为主线对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比较分析法对李洱个别鲜少被研究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完成对李洱小说创作的系统研究。
田玉铭[8](2019)在《伦理关系与和谐重构 ——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丽丝·莱辛是(Doris Lessing,1919-2013)英国当代的着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得者。自1950年第一部小说《青草在唱歌》发表以来,她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纵观莱辛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她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莱辛的每一部作品都浸透着她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其短篇小说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反映非洲殖民地生活的早期短篇小说中,还是在揭露英国社会问题的中后期短篇小说中,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问题是莱辛笔下主人公时常遭遇的困境。在短篇小说中,莱辛通过对种族、性别问题的突显,以犀利的文笔描绘了白人殖民者与黑人奴隶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冲突与影响、对立与融合。本文着力于文本细读,结合文学伦理学、女性主义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以生态伦理、两性伦理、社会伦理和人性伦理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探析莱辛短篇小说中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伦理关系,试图厘清其短篇小说所具有的伦理内涵和时代价值,挖掘作者的价值追求和伦理思想,进而对莱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考察。本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其次,对莱辛文学创作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作出了综合评述。然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写作意义和创新性。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从人与自然的维度,对莱辛早期非洲短篇小说中的生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概括莱辛的生态伦理观。莱辛将社会看成由男性和女性构成,因此在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两性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角度考察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在第二章中,通过考察莱辛笔下男女两性在婚姻中的伦理关系,笔者试图展现莱辛关于两性和谐的伦理诉求。在第三章中,主要考察了莱辛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与社会伦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描绘特定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莱辛展现了个人在社会现实的禁锢中争取自由、获得独立的抗争。在最后一章中,主要从人性伦理角度对莱辛短篇小说中的人与自我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行了考察。在莱辛看来,人与自我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十分复杂,个人只有突破自我的桎梏,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构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结语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笔者认为,莱辛在其短篇小说中所提倡的生态伦理观、两性伦理观、社会伦理观以及人性伦理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是莱辛在殖民背景下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抗议。莱辛在其短篇小说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伦理关系的书写,是她力图消解种族和性别差异的歧视、对文明冲突和世界分裂秩序的和谐重构。
李娜[9](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石云涛[10](2018)在《安石榴的引进与石榴文化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榴原产于西亚,经中亚、西域传入中国。石榴树汉代已经传入,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已经普遍种植,并向南方扩展,唐代遍及全国各地。美国汉学家劳费尔以为石榴传入中国在3或4世纪的论断有误。石榴树除具有多方面的实用价值外,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其吉祥、丰收和繁育、多子多福观念在各种文化中具有共同性。在中国文学中石榴还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对象,这一外来物种成为内涵丰富的意象和符号。
二、石榴树——女儿的愿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榴树——女儿的愿望(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洱小说的“悖谬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解构与颠覆——别样“真实”的再现 |
(一) “个人”与“历史”碰撞下的英雄悲剧 |
(二) “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倒置下的乡村世界 |
(三) “神圣”与“世俗”相背离的生存困境 |
二、从“先锋”到传统——“时间缝隙”下的生命之思 |
(一)死亡与重生——悖论式的突围 |
(二)迷失与寻找——虚无之上的生命追寻 |
(三)悬浮与落地——个体精神的回归 |
三、 “杂语”与对话——“花腔”式的叙事策略 |
(一)隐蔽式与公开式的叙事视角 |
(二)暗喻与反讽式的修辞手法 |
(三)碎片化与互文式的文体实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不同国籍导演视阈下的越南题材电影创作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越南电影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史前期描述 |
一、“他者”扶持下的电影开端 |
二、本土电影人的尝试与摸索 |
第二节 战争期描述 |
一、抗法战争时期 |
二、越南内战时期 |
第三节 缓冲期描述 |
一、故事片开始转型 |
二、纪录片开始转型 |
第四节 革新期描述 |
一、多元发展 |
二、走向辉煌 |
第二章 越籍本土导演的文化坚守 |
第一节 越籍本土导演的电影主题 |
一、对战争主题的传承 |
二、对城市农村的关注 |
三、对底层人物的聚焦 |
第二节 越籍本土导演的叙事视角 |
一、人性角度的切入 |
二、女性角度的关怀 |
第三节 越籍本土导演的影像风格 |
一、隐喻镜头的运用 |
二、重再现的现实主义 |
第三章 越裔外籍导演“意”与“实”的双重文化表达 |
第一节 越裔外籍导演的电影主题 |
一、对母国记忆的寻根 |
二、对母国社会的关切 |
第二节 越裔外籍导演的叙事视角 |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
二、东方文化的审思 |
第三节 越裔外籍导演的影像风格 |
一、长镜头、特写镜头与移动镜头 |
二、重表现的现实主义 |
第四章 好莱坞外籍导演电影中的越战标签化创作 |
第一节 好莱坞外籍导演的电影主题 |
一、反思战争本质 |
二、反思人性扭曲 |
第二节 好莱坞外籍导演的叙事视角 |
一、女性普遍“缺席” |
二、注重“英雄”塑造 |
第三节 好莱坞外籍导演的影像风格 |
一、多镜头的炫技 |
二、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导演电影中的越南“异质”形象塑造 |
第一节 中国导演电影中的越南“敌方”形象 |
一、忘恩负义的越南军人 |
二、阴险狡诈的越南特工 |
三、饱受苦难的越南民众 |
第二节 中国导演电影中的“场景化”越南 |
一、炮火纷飞的杀戮战场 |
二、隐匿无形的战争敌手 |
第三节“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下加强中越电影交流合作的思考 |
一、社会主义下的共同形象 |
二、山水相依下的地理毗邻 |
三、一脉相承下的文化背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滞重的跋涉 ——李洱的知识分子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世界的“祛魅” |
第一节 神圣向世俗归化 |
一、从“声音”说起:现实与想象背离 |
二、物质生活的困窘 |
三、利用知识追名逐利 |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
一、无力的情爱与夫妻间的“乱象” |
二、亲情的淡化与人情的冷漠 |
三、友情的变味与师生关系的异化 |
第三节 在场的“失踪者” |
一、于知识和思考间踏步不前 |
二、无处不在的缝隙和错位 |
三、利益诱惑下的“躯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知识分子精神向度的审视 |
第一节 情感荒原的“孤独” |
一、失语的境地 |
二、个人意识的消亡 |
三、“无边的妥协” |
第二节 “烦恼”人生:有关生死 |
一、精神救赎 |
二、精神溃散 |
第三节 迷茫与自省 |
一、寻找个体的“我” |
二、“无物”以应物的生命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作立场与讲述方式 |
第一节 “我一直关注知识分子的生活” |
一、不间断的文化积蓄 |
二、转型期的文学选择 |
三、先锋性的创作态度 |
第二节 叙事策略的巧妙 |
一、反讽的运用 |
二、隐形化书写:“悬置”的道德判断 |
第三节 特殊的意象勾画 |
一、悬铃木:“悬浮” |
二、“午后”:暧昧的时刻 |
三、利眠宁:身体出现状况的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分子书写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书写的独特性 |
一、与日常不离不弃又自成一格 |
二、延续和召唤:《应物兄》创作前后 |
第二节 知识分子书写的难度 |
一、繁密的知识元素 |
二、知识分子书写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乡村善治的文学愿景:别现代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农村政治叙事——以中原地区当代着名作家作品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性与别现代理论 |
二、文学中的乡村善治愿景与真伪现代性呈现 |
三、“准确是作家的唯一美德”:李洱小说的别现代真实景观 |
四、阎连科、周大新、刘庆邦乡村文学叙事中的别现代图像 |
五、结语 |
(6)“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创新之处 |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
(一) 风景的“陌生化” |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
(一) 《桥》的语言突围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结语 |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李洱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写作场域的掘进 |
第一节 《花腔》:在历史溯源中呈现真相 |
第二节 《石榴树上结樱桃》:在现实观照中反思荒诞 |
第三节 《应物兄》:在未来烛照中呼唤本真 |
第二章 叙事策略的精进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的文本容量 |
第二节 反讽的叙事张力 |
第三节 隐喻的多元叙事 |
第三章 美学追求的演进 |
第一节 新现代性的追求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第三节 “午后的诗学” |
结语 流变中的坚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伦理关系与和谐重构 ——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莱辛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伦理关怀 |
(一)莱辛的短篇小说创作 |
(二)莱辛短篇小说的伦理关怀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溯源 |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溯源发展 |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生态伦理:在自然的怀抱中反思文明 |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困境 |
(一)征服梦:殖民者的危机 |
(二)饥饿感:被殖民者的焦虑 |
二、人类中心主义困境的突围 |
(一)悲剧性命运的探究 |
(二)生态伦理观的探索 |
三、走出困境的生态文明启示 |
(一)回归自然:放鸟归林 |
(二)敬畏生命:埋葬石榴 |
第二章 两性伦理:在婚姻的困境中追逐幸福 |
一、婚姻困境的双重呈现 |
(一)乱伦恋:伦理身份的混乱 |
(二)婚外情:伦理意识的薄弱 |
二、走出困境的自我拯救 |
(一)女性声音的质疑 |
(二)双重独立的实现 |
三、重构和谐的伦理诉求 |
(一)自我欲望的克制 |
(二)两性认知的差异 |
第三章 社会伦理:在现实的禁锢中争取自由 |
一、主流社会下的个人生存 |
(一)“体面”的道德价值观念 |
(二)社会边缘的悲惨晚年 |
二、等级观念之下的个人追求 |
(一)贵族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 |
(二)美与和谐的追寻 |
三、种族歧视下的个人成长 |
(一)白人殖民者的种族伦理偏见 |
(二)黑人文化传统的回归 |
第四章 人性伦理:在自我的桎梏中探寻真我 |
一、自我的迷失 |
(一)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 |
(二)金钱与权力的双重诱惑 |
二、自我的追寻 |
(一)伦理身份的成因 |
(二)走向成熟的自我顿悟 |
三、真我的回归 |
(一)现实自我的感知认同 |
(二)理想自我的伦理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3.研究目标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
结论 |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
4.用作喻体的葡萄 |
结论 |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
3.石榴的文化意蕴 |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
(1)唐诗中的山石榴 |
(2)唐诗中的海石榴 |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
(2)唐诗的石榴专咏 |
①榴锦、红榴别称 |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
结论 |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
结论 |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
结论 |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
1.昆仑儿的木绵裘 |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
(3)生活中的木绵衣 |
结论 |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
结论 |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
3.南方的蔗糖交易 |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
1.唐文中的菩提树 |
2.唐文中的道树 |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
1.唐诗中的觉树 |
2.唐诗中的菩提树 |
3.唐诗中的菩提 |
4.唐诗中的道树 |
5.唐诗中的菩提子 |
结论 |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
1.高远林、坚林之称 |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
3.鹤林(鹤树)之称 |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
(2)唐诗中的七叶树 |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
1.唐诗中的娑罗 |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
3.唐诗中的“宝树” |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
结论 |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
(三)贝多异名辨析 |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
2.贝多的三花之称 |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
2.唐诗的三花题咏 |
3.唐诗的多罗书写 |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
1.唐文中的贝叶 |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
2.唐文中的三花 |
3.唐文中的贝多 |
4.唐文中的贝树 |
结论 |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石榴树——女儿的愿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洱小说的“悖谬性”书写[D]. 刘佳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不同国籍导演视阈下的越南题材电影创作特色研究[D]. 方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滞重的跋涉 ——李洱的知识分子书写研究[D]. 董若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乡村善治的文学愿景:别现代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农村政治叙事——以中原地区当代着名作家作品为对象[J]. 张少委,王建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他和骨头们[J]. 孟明明. 中国校园文学, 2020(20)
- [6]“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李洱长篇小说创作流变论[D]. 熊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伦理关系与和谐重构 ——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创作研究[D]. 田玉铭.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10]安石榴的引进与石榴文化探源[J]. 石云涛.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