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孟令浩[1](2020)在《国际法视角下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文书的拟定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国际立法之一,关系到整个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秩序的变革。过去,由于海洋环境问题不够凸显及自身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中国参与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深度不够,所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有限。近年来,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客观上具备了一定的深度参与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能力,而主观上也希望能够在国际海洋环保立法中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国际法为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对当下中国参与BBNJ立法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中国参与的不足,研究中国如何才能实现深度参与并逐步引领BBNJ立法。首先,研究国际海洋环保立法中的基础理论的问题。从时间上划分,国际海洋环保立法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国际海洋油污立法到对生物资源的养护立法,再到当前的BBNJ立法,均体现出对海洋环境不断加深保护程度和扩大保护范围的趋势。对国际海洋环保立法而言,中国在初期并未进行参与,后续时期参与的也不全面。国际海洋环保立法面临着“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与公海自由存在冲突”和“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家责任分配”等重大理论难点问题。对此,国际海洋环保立法只能对公海自由原则施加合理的限制而不能超过不必要的限度,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上应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针对这些理论难点问题,中国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指导意义,该理念与国际海洋环保的需求高度契合,可以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其次,中国参与BBNJ立法存在不足之处。BBNJ立法启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并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该方面存在空白。当前BBNJ立法已经进入政府间谈判阶段,呈现出总趋势走深走实、出现更多平行磋商与小范围会议、一揽子议题的分歧明显等特点。然而,中国参与BBNJ立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中国的长远利益未能在BBNJ立法中充分体现、中国对BBNJ立法的重要法律议题参与有限、中国运用国际法话语的能力有待加强以及中国对BBNJ立法作出的法律贡献偏少等。再次,对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参与BBNJ立法的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这些参与方大致可以分为积极推动BBNJ立法的欧盟,强调自由利用海洋资源的美国、日本、俄罗斯等海洋强国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和平组织和公海联盟等专门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组织。美国参与BBNJ立法严格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并且非常重视国内相关利益方的参与,俄罗斯擅长以提出问题和质疑的方式表达自身立场,日本则具有较强的识别谈判主流话语的能力和较多采用“建设性模糊”的谈判策略。欧盟不仅在BBNJ立法中积极推行对外环境政策,还具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熟练的国际法运用能力。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深度参与了BBNJ立法的全过程,并且提交全面、详细、专业的书面建议文件和案文草案以及在谈判外举办研讨会和边会,不断影响参与谈判的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公海联盟参与BBNJ立法的目标十分具体和明确,且有力的整合了各个非政府组织的声音。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与相关科学与法律专家联系密切,积极投身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最后,为中国深度参与并逐步引领BBNJ立法提出一定的建议。从宏观层面,中国参与BBNJ立法应当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站位并进行利益协调、坚持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平衡以及坚持坚持BBNJ国际文书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具体建议层面,中国应当先行推动对海洋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的谈判、通过“善意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协调海洋保护区与沿海国权利、积极推动战略环境评价议题的谈判和坚持并完善强制性的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模式,从而促进中国实现深度参与并且逐步发挥出引领作用。针对中国逐步引领BBNJ立法而言,中国应当在正确对待深度参与和引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国际法理论的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对BBNJ的科学研究以及制定BBNJ养护的国内法规。
武开成[2](2019)在《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新任务,因此,微观主体在国外经济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在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加剧,面对更加复杂减艰难的环境,企业找出适合环境的发展战略更趋重要。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本论文以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发展战略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小微商贸企业经营环境的了解,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属于我国典型的小微企业,成立于2016年,公司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主要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零售兼批发,兼营餐饮服务和会所休闲娱乐。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房地产租金大涨、劳动力雇用成本逐渐增加,给传统商贸企业带来挑战,嘉佰泸商贸公司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作者运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运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和模型,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以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回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战略问题论述进行了梳理;接着,对所研究公司继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该企业从外部看,面临消费者消费升级、重庆区域环境良好、公司销售产品品牌声誉良好、等有利因素,但也面临电商冲击、成本上升、其他传统渠道扩张等挑战;从内部看,该公司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虽然创立时间短,但已经初步打开市场,销售盈利态势趋好,同时,公司主要股东经济实力雄厚,有能力支持该公司发展;同时,公司仍存在不重视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多种问题;其次,作者运用SWOT分析方式、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分析总结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外部环境,明确了公司发展愿景和目标,确立了企业在态势上采取进取态势,在竞争上采取集中差异化竞争策略,在职能上重点采取品牌和人才战略的发展战略规划。在最后部分,笔者对如何实施和保证战略落地进行了相应的部署。由于案例企业本身规模小,内部数据保存不完整,加上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因此研究深度不够,有待以后进一步深化。
张岚[3](2017)在《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越发重视,如何有效避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出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将法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理论,更好促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落实,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需要,对我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讨论。根据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理论、污染预防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选择制度、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设想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的完善。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制度认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应遵循“源头治理”的指导思想;遵循“对象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有效预防污染和可行性”的基本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的依据包括环境影响性、评价可行性和评价有效性;目前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存在范围不全面、缺乏层次性等问题;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理论、污染预防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四个方面;根据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认为目前中国应该将法律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中国将法律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研究情况、实践探索情况和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际经验,认为在中国构建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备可行性。研究讨论了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问题,认为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动态性与反复性原则,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包括宏观性、指导性、完善性和持续性,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主体包括行政机关、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同时讨论了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象制度和评价环节问题,认为中国的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梯度推进,逐步实现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设想。
冯传禄[4](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石志宏[5](2016)在《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及海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主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剖析影响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来自印度洋地区内外的主要行为体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于中美印“战略三角形”各自现有的海上安全战略(或战略态势)及其双边与三边海上安全互动进行聚焦式研究,进而剖析了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从陆海统筹、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建设与远程军力投射、海上安全双边关系与多边互动等不同的方面,探讨中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度洋的“深层次结构”包括地形、季风等自然地理因素,揭示海洋及印度洋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印度洋从有史以来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各个时期里对于人类出行与迁徙、贸易和征服、文化传播的影响,评述了从“达伽马时代”直至冷战结束前印度洋海上安全秩序演变的历史。关于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总体形势,通过分析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认为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也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众多的地区内外重要国家行为体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都想获得波斯湾石油和印度洋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的进入权,一个美中印“战略三角形”正在印度洋上呈现,而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塑造性力量。关于印度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本文揭示了印度海上安全战略观的演变、印度海上力量的发展、印度全方位的海上安全对外关系,认为印度所怀有的“印度之洋”的战略抱负面临内外的众多限制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涉及印度洋及印度洋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印盛行的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进行辨析,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对于中国远洋军力投射的启示、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思考等方面,认为中国走向印度洋是一种战略上的势在必行之事;所谓的中国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在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由美国首先杜撰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的话题,其对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国外专家依据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实际存在和中国海军地区外部署的经历所作的解读,对于中国思考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不无裨益。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中国在维护自身在印度洋地区正当的海上安全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美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指出美国为首的列强冷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在该地区的重大政治与军事活动,导致了其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变迁动力中的战略性支配地位。但美国对于整个印度洋地区并无一致的视角,其政治与军事资源分配是破碎的,难以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作出可信的承诺。美国目前围绕印度洋海上安全大战略所展开的深入讨论及提出的各种方案,揭示了美国的印度洋大战略可能的演变方向。关于中美印双边及三边互动,本文揭示了中国的重大利益、印度的强烈抱负与美国在印度洋的确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反恐、反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以及由于力量格局变迁与政策理念分歧而可能激化潜在矛盾导致冲突,三方在印度洋既合作又对抗,从而呈现“非盟非敌”的三边互动态势,三方应当通过大国协调、机制建设与功能性合作等构建有序竞争的博弈关系。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秩序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印度洋地区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构想。本文认为环印度洋联盟、印度洋研究集团、印度洋海军论坛具有成为一轨、二轨和技术层面的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平台的潜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面临着众多的具体挑战。如果要创立一种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印度洋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它究竟应当是排它性的还是包容性的。从地区的长期稳定来看,一种围绕能源利益攸关者(能源进口依赖国、能源专营经济体和能源安全咽喉要道国)而构建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更具有前景。本文最后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思考印度洋战略及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的相互关系及其统筹协调问题、中国在探索陆海统筹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方面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支柱国家”、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能力建设、与地区国家的双边及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等问题。
田丽[6](2016)在《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外宣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地位在国家层面对对外宣传进行规划和设计,进入新世纪,更是把对外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来重视。随着国家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崛起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党的对外宣传在国际舆论方面化解一部分压力。对外宣传的能力和水平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和途径,“讲故事、赢取人心的能力”已经被看作是衡量一国国力的重要标准。在信息奔流的环境中,在民众素质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对外宣传的对内性就体现在通过影响国际舆论促进国家内部的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党的对外宣传已经建立起基本框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还没有达到胜任战略任务的高度,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战略”:资源和手段很多,但是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所以,本文主要是从战略层面上对中国的对外宣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进一步完善对外宣传理论、增强对外宣传实践的效果有所帮助。本文结合战略与对外宣传的特点,构建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平衡性等基本特征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准,研究中国对外宣传历史与现实的种种符合或不符合战略之处,并分析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对外宣传面临的内外形势,由此提出今后战略安排的建议。经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构建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框架的主要内容为:党的对外宣传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战略决定了党的外宣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为确定党的外宣战略布局和话语类型提供现实依据,思想文化观念是党的外宣战略的底蕴和根基,但是控制在干预性变量的影响范围之内。战略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与配置战略资源,利用信息传播和关系构建两种主要方式实施对外宣传活动。运用这个理论框架研究党的对外宣传历史发现,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外宣传始终定位准确——在国家总体战略下谋划与实施,当然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战略要求的问题,如机构分散、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缺少稳定的核心话语、表达僵化没有针对性等。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开展对外宣传的有益做法,对未来党的对外宣传战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建立目标体系、确定核心话语、合理安排布局、培育战略资源、提升战略能力、完善战略机制,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本文应用历史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第一,本文试图从大外宣的角度对“对外宣传”的内涵和外延做出界定,不同于以往对外宣传、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外交等概念。第二,本文以战略为逻辑起点,结合对外宣传的对象范畴,试图构建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平衡性等特征的党的外宣战略框架,作为梳理建国后党和国家对外宣传历史以及现实的理论基础。第三,以国家战略为线索、以党的外宣战略框架为参照系,本文试图用新的方式梳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外宣传的历史脉络并得出新的结论。
李志强[7](2016)在《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评估,预测与衡量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保证利益群体的受益和受损程度维持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才能获得良法。而要对法律进行科学的评估,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成为法律影响评估的关键要素。它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容纳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测度指标,测算法律可能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从而使得法律影响评估更具操作性、客观性与精确性。法律影响评估是指对现行法律或拟议中的法律草案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影响进行系统分析、预测与评价,评估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测算相关成本和收益,进而提供立法与不立法、选择一种方案或者放弃另一种方案的科学依据。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法律影响评估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测量工具,它将法律法规共同的影响因素作出一般性的概括和总结,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予以指数化的塑造,以期揭示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整体效用。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包括立法前、立法中与立法后的三个阶段。其中,指标体系在立法前的应用属于一种预评估,其评估效果具有预测性。指标体系在立法中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立法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立法博弈。指标体系在立法后的使用,则是未来修法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法律修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系统优化等构建原则。当前国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为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的成本收益模式。此种模式不再具体细分法律影响的不同领域与内容,直接对相关后果进行成本收益测算和评估。其二是欧盟模式。此种模式先将法律的影响区分为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类型,甚至进一步区分为更为细致的子类型,这些具体类型与子类型就成为不同层级的评估指标;最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具体的成本收益测算与度量,从而形成评估结果。两种模式最终都是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努力通过货币化来进行客观的比较与衡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省略掉区分法律不同面向影响这一环节,当然这一省略仅仅是指标建构和表述层面的。具体评估过程中,肯定要测算相关法律在不同面向上带来的成本收益。如此一来,从技术上看,欧盟的指标方式应该更具明晰性与操作性,有助于人们首先注意法律在多个面向的影响,进而进行全面的成本收益衡量,避免遗漏某些层面。而且也有助于相关指标在不同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排列组合,增强指标的实用性。结合国外的评估经验以及我国相关情况,追求评估指标技术上的模块化,价值目标上服务于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借鉴欧盟模式,将法律影响区分为: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区分为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经济影响评估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三大一级指标。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化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体系,从而构建起科学、系统、模块化、多层级的有效的通用型指标体系。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科学测度法律的社会的影响。法律的社会影响主要包括对人口的影响、文化的影响、政治的影响、道德影响等内容。依据社会影响的基本范围,我们选择社会生活影响、社会就业影响、公共服务影响、社会基本价值影响以及社会保障影响等,作为主要的测度指标。其中,社会生活影响指标测度和评价法律实施对人们生活领域的影响,诸如生育、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效果。社会就业影响指标测度法律出台对就业影响的状况,包括就业质量、就业数量、就业环境等因素。公共服务影响指标衡量和测度法律实施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效果,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基本价值影响指标测评法律实施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效果,如社会道德水平、社会秩序、社会公平正义等的影响。社会保障影响指标主要测度法律实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具体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影响效果。对于社会影响评估指标,我们也要首先追求货币化与定量化分析。但基于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有些指标难以定量测算的情况下,则依靠定性分析进行评估。对经济增长而言,制度是关键的,而现代社会法律又是最主要的制度形式。法律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良法”的供给。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旨在科学有效的测度法律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容,宏观经济影响指标、市场机制影响指标、企业发展影响指标、消费者影响指标。其中,宏观经济影响指标具体衡量和评价法律实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效果,包括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劳动就业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市场机制影响指标主要测度法律规制对市场的影响效果,包括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的变化。企业发展影响指标法律实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设立、决策、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消费者影响指标具体测度法律出台对消费者带来的具体影响,包括收入水平的影响、投资选择的影响、消费水平的影响。当然,这四个指标在具体应用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要素识别对象。按照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因而我们将法律测度环境影响的评估指标具体划分为土壤资源影响指标、大气环境影响指标、水资源影响指标、固体废物影响指标、声环境影响指标、动植物资源影响指标、矿物资源影响指标以及生态保护影响指标,其中大气环境影响指标可再细分为气候影响指标和空气质量影响指标。同时,上述每个评估指标又进一步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从而形成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指标体系。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78个三级指标,这些影响指标既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也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但它们都是具体的、典型的而不是抽象的。由于法律影响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法律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千变万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难以穷尽,指标体系难以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影响内容。因此,指标体系具体选择这些最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努力做到指标设计上的模块化与通用性。指标的量化是法律影响评估的有效手段,评估过程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关指标尽量予以量化与货币化分析,并通过成本收益的方法获得最终的数量结果。当然,对于无法量化测度的指标,仍需定性分析。通过评估指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高法律影响评估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客观性,推动法律评估由粗放转向精密、规范与科学,从而为法律制定与修改提供决策依据,改进立法质量,实现善治目标。一部法律通常会有多个面向的影响,相关评估会涉及多个不同指标。科学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就成为评估成败的关键。依据客观、准确、便于操作的原则,我们选择适合的权重设置方法赋予指标权重,应对法律影响评估指标复杂、多样性的要求,减少指标测量的误差,有效保障评估的科学性。评估的有效性还取决于相关数据的客观与准确。指标的信度和效度也要运用统计学的工具与模型进行审查,借助计算机工具运算,从而保证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最后,通过将相关指标应用到对X市《供水规定》的评估中,具体展现该指标体系如何应用操作,其对评估质量的贡献,及其不足与局限。
盛华夏[8](2017)在《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地区既是海洋中生命活动的热点,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类活动压力。资源衰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海岸带的未来。鉴于此,需要通过海岸带的战略决策以规范区域的人类活动,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关系,促进海岸带地区的永续发展。对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但目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属于效用价值的范畴,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存在本身的客观价值。对生态系统价值的低估将导致决策失误,无法确保海岸带地区的永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国际上生态系统价值理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及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生态系统价值体系;构建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体系,以及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案例中;比较该方法与基于多维决策(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确认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内在价值是生态系统存在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价值,即非效用价值的总体;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和人的偏好均无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所承载和表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即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内在价值可以通过能值分析和Eco-exergy分析估算。其中,能值分析基于当前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计算生态系统所贮存的稳态存在价值;而Eco-exergy评估表达的是系统在现有结构与功能状态下某一时间段通过生物生产体现的对外做功能力的价值(创造价值);二者分别从贮量和流量两个方面体现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还原了生态系统客观价值的总体。该方法应用于厦门湾和珠江口两个海岸带生态系统,所得的单位面积内在价值均为Costanza等人1997年计算得到的全球平均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近20倍;证明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能克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生态系统价值的低估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利用成本效益分析(CBA)决策模型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纳入决策;在基于生态系统管理(EBM)原则下,通过对决策备选方案在广义的生态系统层面(包括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全定量CBA分析以支持决策过程;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敏感性,确保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的损失以支持持续发展。该技术方法应用于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两个案例中,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对于与价值无关的成分以及无法通过价值进行考量的维度信息难以纳入决策。论文还完善和拓展了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决策的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能够将与战略决策相关的所有维度的所有信息都纳入到决策中,避免了决策的片面性。该方法尽管考虑的维度众多,但是应用专家评判的半定量方法,且多少带有人为色彩,难以作出精细的判断;更适合于应用在非结构化、难以定量化的战略决策中。基于两种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构建了整合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框架:以基于MDDM法的决策分析为核心,结合基于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CBA决策分析,同时考虑公众参与结果,从专家、研究人员、公众三个角度,结合定量、半定量和不定量三个层次为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和支持。
张键[9](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王磊[10](2009)在《基于战略环评的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网规划的实施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资源,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公路网规划层次的应用,能够在整体上考虑因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实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属于非污染类生态影响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内容之一,是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系统的分析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约束关系,选择完善的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公路网规划项目实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在评价过程中找到的问题的根源和保护目标,进一步提出预防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合理规划公路网,实现源头控制,避免或减少公路网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本文在深入分析公路网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宏观层面上四个评价角度进行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足迹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的支撑下,构建了公路网规划生态评价的三级评价体系,提出了从规划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四个层面评价公路网规划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据此构建了公路网规划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论文针对目前在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中对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上定量化分析上的不足,引入了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分析了公路网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承载力造成的影响,探讨了生态足迹增量的计算方法。论文对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影响识别、影响预测、影响评价等阶段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公路网规划生态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提出了快速预测的思路,指出了基于生态影响评价的替代方案比选方法,总结了当前公众参与在公路网规划生态评价中的不足,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程序,构建了公路网规划生态评价公众参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论文的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用于检验其可行性。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法视角下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参与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基础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发展演变与中国的参与 |
一、国际海洋环保立法初期 |
二、国际海洋环保立法初步发展期 |
三、国际海洋环保立法深度发展期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理论难点 |
一、国际海洋环保与公海自由原则的冲突 |
二、国际海洋环保立法中国家责任的分配 |
第三节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海洋环保立法 |
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其意涵 |
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国际海洋环保立法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参与BBNJ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
第一节 BBNJ立法的缘起与最新发展 |
一、BBNJ立法的缘起 |
二、BBNJ立法的最新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对BBNJ立法的参与情况 |
一、中国在非正式特设工作组阶段的参与 |
二、中国在预委会和政府间阶段的参与 |
第三节 中国参与BBNJ立法的不足 |
一、中国的长远利益未能在BBNJ立法中充分体现 |
二、中国对BBNJ立法的重要法律议题参与有限 |
三、中国参与BBNJ立法的国际法话语权不强 |
四、中国对BBNJ立法作出的法律贡献偏少 |
第三章 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美日俄等海洋强国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一、美国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二、俄罗斯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三、日本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欧盟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一、欧盟参与BBNJ立法具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
二、欧盟参与BBNJ立法具有较强的国际法运用能力 |
三、欧盟参与BBNJ立法时积极推行对外环境政策 |
第三节 重要国际环保组织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二、公海联盟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三、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参与BBNJ立法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的建议 |
第一节 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的总体建议 |
一、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站位并进行利益协调 |
二、坚持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平衡的谈判走向 |
三、坚持BBNJ国际文书与《公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的具体建议 |
一、先行推动对海洋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的谈判 |
二、通过“善意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协调海洋保护区与沿海国权利 |
三、支持并积极推动战略环境评价议题的谈判 |
四、坚持并完善强制性的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在深度参与的基础上逐步引领BBNJ立法的建议 |
一、正确对待BBNJ立法中深度参与和引领之间的关系 |
二、不断增强国际法理论的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 |
三、继续加强对BBNJ的科学研究 |
四、制定BBNJ养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国内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战略管理理论相关理论 |
2.1.2 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2 战略管理相关分析方法 |
2.2.1 宏观环境分析方法(PEST)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模型 |
3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组织机构 |
3.1.3 企业创立时的主要计划和实施中的面临的问题 |
3.2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外部PEST分析 |
3.2.2 行业环境分析 |
3.3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资源 |
3.3.2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管理方式 |
3.3.3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业务发展情况 |
3.3.4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产品服务 |
3.3.5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情况 |
4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的制订 |
4.1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SWOT竞争分析 |
4.2 公司愿景与发展目标的确定 |
4.2.1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企业愿景 |
4.2.2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企业目标 |
4.3 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
4.3.1 发展战略及实现途径 |
4.3.2 集中差异化战略 |
4.3.3 人才与品牌战略 |
4.3.4 战略地图 |
5 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5.1 拓展以微商为主体的网络销售渠道 |
5.2 突出重点品类,丰富公司经营产品 |
5.3 深耕目标市场,更加聚焦区域 |
5.4 建立员工分红计划等人才机制,建立高素质管理人才 |
5.5 以会所等为场景,增加体验营销活动与项目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制度 |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1.3 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2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
2.2.1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概念 |
2.2.2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 |
2.3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2.3.1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的指导思想 |
2.3.2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 |
2.4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选择的依据 |
2.4.1 环境影响性 |
2.4.2 评价可行性 |
2.4.3 评价有效性 |
2.5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现状与需求 |
2.5.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现状 |
2.5.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需求 |
第三章 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 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理论 |
3.1.1 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理论 |
3.1.2 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理论对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 |
3.2 污染预防理论 |
3.2.1 污染预防理论 |
3.2.2 污染预防理论对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 |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 |
3.4 系统理论 |
3.4.1 系统理论 |
3.4.2 系统理论对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 |
第四章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4.1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研究分析 |
4.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情况 |
4.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情况 |
4.1.3 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情况 |
4.2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践情况分析 |
4.2.1 立法方面的实践探索情况 |
4.2.2 制度实施方面的实践探索情况 |
4.3 国际社会为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
4.3.1 美国 |
4.3.2 加拿大 |
4.3.3 日本 |
4.3.4 欧盟 |
第五章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的设想 |
5.1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 |
5.1.1 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 |
5.1.2 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 |
5.1.3 动态性与反复性原则 |
5.2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 |
5.2.1 宏观性 |
5.2.2 指导性 |
5.2.3 完善性 |
5.2.4 持续性 |
5.3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制度 |
5.3.1 行政机关 |
5.3.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5.3.3 社会组织 |
5.3.4 专家学者 |
5.4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制度 |
5.4.1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对象 |
5.4.2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梯度推进 |
5.5 中国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环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
一、“印太”概念勃兴 |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
四、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5)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印度洋海上安全: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 海上安全研究基本概念 |
三,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印度洋及其海上安全形势 |
第一节 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冷战后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 |
第二章 “两洋战略”与美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 |
第一节 美国“破碎的”印度洋战略态势 |
第二节 美国关于印度洋大战略的讨论 |
第三章 印度的“印度之洋”海上安全战略 |
第一节 印度对于印度洋的战略思考 |
第二节 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及其前景 |
第四章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与“和谐印度洋”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印度洋的动因 |
第二节 “珍珠链”、“场所”、基地? |
第三节 “和谐印度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五章 中美印印度洋安全战略互动 |
第一节 美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二节 中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四节 中美印在印度洋的三边海上安全互动 |
第六章 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互动及安全缔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特点和不足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宣传与传播 |
(二) 对外宣传及相关概念 |
(三) 战略与策略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框架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内涵 |
(一) 战略 |
(二) 对外宣传战略 |
(三)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定位及作用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定位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作用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结构 |
(一)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影响因素 |
(二)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历史演进 |
一、 改革开放以前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思想和实践 |
(一)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特点 |
(二)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问题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思想与实践 |
(一)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特点 |
(二) 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问题 |
三、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经验教训 |
(一) 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经验 |
(二) 建国后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面临的机遇 |
(一) 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二)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存在有利因素 |
(三) 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评价相对正面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面对的挑战 |
(一) 国际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态势 |
(二) 西方的涉华舆论以负面居多 |
(三) 竞争对手的外宣战略的挑战 |
(四) 互联网可能会加深数字鸿沟 |
(五) 语言文化等差异是客观障碍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内在的优势 |
(一) 战略资源相对丰富 |
(二) 战略规划初见规模 |
(三) 集中体制优势明显 |
四、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存在的劣势 |
(一) 战略能力与战略资源不相称 |
(二) 总体战略布局统筹协调不够 |
(三) 战略的规划和实施缺乏人才 |
(四) 民间资源的利用有制约因素 |
(五) 话语表达存在两个极端倾向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内容 |
(一) 制定和平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
(二) 构建整合协调高效的战略性机制 |
(三) 设计受众和功能为主的战略布局 |
(四) 确立相对稳定性的对外核心话语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基本原则 |
(一)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二) 坚持知己知彼原则 |
(三)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的具体措施 |
(一) 增强战略的国内基础 |
(二) 了解战略受众的特点 |
(三) 充分开发战略性资源 |
(四) 提升战略主体的能力 |
(五) 注重战略效果的评估 结论 |
一、 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辩证统一 |
二、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重要意义 |
三、 党的对外宣传战略的历史经验 |
四、 扭转国际负面舆论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7)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法律影响评估的由来 |
(二) 法律影响评估的必要性 |
(三) 法律影响评估的可行性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界定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概念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整合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体系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一)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原则 |
(二)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原则 |
(三) 指标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原则 |
(四) 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优化原则 |
四、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时限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地域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法域 |
五、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 |
(一)确保立法的科学性 |
(二) 有助于测度和评估法治水平 |
(三) 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第二章 域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 |
一、美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确立 |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基本内容 |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 |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二、加拿大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建立 |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划分 |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 |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三、欧盟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机制的构建 |
(二) 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基本程序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构成及其量化 |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章 我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 |
一、域外经验之于我国的启示 |
(一) 域外经验的比较 |
(二) 欧盟内容和方法的借鉴 |
(三) 立足本土化的设计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
(一)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 |
(二)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 |
(三)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划分的依据 |
(一) 不同模块化的评估组合 |
(二)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四章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的界定 |
(一) 社会影响评价的兴起 |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内涵 |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必要性 |
二、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 |
三、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社会生活影响指标 |
(二) 社会就业影响指标 |
(三) 公共服务影响指标 |
(四) 社会基本价值影响指标 |
(五) 社会保障影响指标 |
四、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 |
第五章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 |
(一) 经济增长之谜 |
(二) 法律是关键的 |
(三) 法律的经济影响及其评估 |
二、部门法的经济影响界分及其评估 |
(一) 宪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二) 实体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三) 诉讼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三、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三)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位 |
四、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宏观经济影响指标 |
(二) 市场机制影响指标 |
(三) 企业发展影响指标 |
(四) 消费者影响指标 |
第六章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界定及实践 |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内涵 |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国内外实践 |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经验总结 |
二、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 |
三、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土壤资源影响指标 |
(二) 水资源影响指标 |
(三) 气候影响指标 |
(四) 空气质量影响指标 |
(五) 固体废物影响指标 |
(六) 噪声影响指标 |
(七) 动植物资源影响指标 |
(八) 矿物资源影响指标 |
(九) 生态保护影响指标 |
四、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 |
第七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及测量方法 |
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 |
(一) 指标权重设置的原则 |
(二) 指标权重设置的主要方法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数据收集 |
(一) 数据收集的主体 |
(二) 数据收集的方式 |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定性分析 |
(三) 法律影响影响评估指标信度与效度审查 |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计算工具 |
第八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的个案研究—以X市《供水管理规定》评估为例 |
一、评估准备 |
(一) 《供水规定》的成本收益数据来源说明 |
(二) 《供水规定》样本采集与问卷设计 |
二、评估过程 |
(一)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成本 |
(二)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收益 |
三、评估的结果 |
(一) 评估的净收益 |
(二) 《供水规定》的问题分析 |
(三) 《供水规定》完善的具体建议 |
四、评估指标应用的分析与总结 |
附录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图表 |
附录二:《供水管理规定》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原则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假说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1.3.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进展 |
2.1.1 生态系统价值 |
2.1.2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2.1.3 生态系统价值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
2.2 海岸带战略决策及其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
2.2.1 海岸带战略决策 |
2.2.2 战略决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2.2.3 海洋与海岸带环境监测及其对决策的支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生态系统价值体系的理论辨析和论证 |
3.1.1 生态系统价值理论辨析 |
3.1.2 生态系统价值的识别 |
3.1.3 生态系统价值体系 |
3.2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3.2.1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 |
3.2.2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 |
3.2.3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评估的核心方法 |
3.2.4 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与服务价值的比较 |
3.3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与方法构建 |
3.3.1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科学认识 |
3.3.2 海岸带战略决策的界定 |
3.3.3 战略决策的方法筛选 |
3.3.4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 |
3.3.5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方法体系 |
3.3.6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总结) |
3.4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完善和拓展 |
3.4.1 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筛选 |
3.4.2 海岸带战略决策维度的识别 |
3.4.3 环境监测的拓展及其对MDDM法战略决策分析的支撑 |
3.4.4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路线的完善和拓展 |
3.4.5 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完善与拓展 |
3.5 两种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的比较研究 |
3.5.1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与基于MDDM法的海岸带决策技术方法的比较 |
3.5.2 两种海岸带决策支持技术方法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研究 |
4.1 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决策 |
4.1.1 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 |
4.1.2 研究背景 |
4.1.3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 |
4.1.4 与基于MDDM法的厦门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结果的比较 |
4.1.5 厦门湾主体功能区划决策小结 |
4.2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决策 |
4.2.1 研究背景 |
4.2.2 研究区界定及其概况 |
4.2.3 面向决策的珠江口海岸带系统监测与评价 |
4.2.4 港珠澳大桥决策问题和备选方案的界定 |
4.2.5 大桥建设对珠江口海岸带整体生态系统影响的识别与分析 |
4.2.6 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 |
4.2.7 基于MDDM法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 |
4.2.8 港珠澳大桥工程决策小结 |
4.3 案例比较研究 |
4.3.1 案例本身的比较 |
4.3.2 厦门湾和珠江口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估算的比较 |
4.3.3 两种决策技术方法在两个案例应用的比较 |
4.3.4 小结 |
第5章 论文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1.1 总结 |
5.1.2 主要研究成果 |
5.1.3 结论 |
5.2 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体系的整合构建 |
5.3 论文的创新点 |
5.4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
四 地区战略判断 |
五 地区战略决策 |
六 地区战略评估 |
七 地区战略实施 |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
一 地区权力结构 |
二 地区国际机制 |
三 国家利益 |
四 地缘因素 |
五 意识形态 |
六 历史记忆 |
七 战略文化传统 |
八 国内政治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
一 地缘政治因素 |
二 地缘经济因素 |
三 地缘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二 开放地区主义 |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
二 领土争端 |
三 美国因素 |
四 中国国家实力 |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一 战略优势 |
二 战略劣势 |
三 战略机遇 |
四 战略威胁 |
五 SWOT 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
(10)基于战略环评的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1.1 战略环评的由来 |
2.1.2 国外发达国家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2.1.3 国外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特点 |
2.2 国内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2.1 我国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
2.2.2 我国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现状 |
2.3 我国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及不足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公路网规划生态评价理论框架 |
3.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3.2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2.1 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分析 |
3.2.2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机制分析 |
3.3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3.3.1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3.3.2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4 生态足迹理论 |
3.3.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3.3.7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3.4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调查及快速预测 |
4.1 公路网规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4.1.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 |
4.1.2 现状调查的基本原则 |
4.1.3 生态环境调查清单 |
4.1.4 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 |
4.1.5 生态环境调查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4.2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信息处理 |
4.2.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4.2.2 GIS生态制图 |
4.3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影响快速预测 |
4.3.1 生态环境敏感点预测 |
4.3.2 生态环境敏感区预测 |
4.3.3 土地资源影响预测 |
4.3.4 公路网规划生态影响快速预测信息反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5.1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5.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
5.1.2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5.1.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2 公路网规划生态敏感性评价 |
5.2.1 规划区域生态保护敏感区评价 |
5.2.2 规划区域资源生产敏感区评价 |
5.2.3 规划区域天然灾害敏感区评价 |
5.3 公路网规划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分析 |
5.3.1 规划区域生态足迹的现状分析 |
5.3.2 规划对区域生态容量及生态足迹影响分析 |
5.3.3 规划对区域生态足迹及生态容量预测分析 |
5.4 公路网规划生态格局分析 |
5.4.1 基质的判别 |
5.4.2 景观分类 |
5.4.3 景观影响分析指数 |
5.4.4 景观分析的分析方法 |
5.5 公路网规划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5.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 |
5.5.2 公路网规划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
5.6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5.7 基于生态环境评价的公路网规划替代方案比选 |
5.7.1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替代方案概述 |
5.7.2 基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公路网规划替代方案生成模式 |
5.7.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的种类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公路网规划生态环评中的公众参与 |
6.1 公众参与的概念 |
6.2 公路网规划EIA公众参与的技术方法 |
6.3 公路网规划生态评价公众参与调查 |
6.4 公众参与分析与评价 |
6.5 小结 |
第七章 应用分析实例 |
7.1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概述 |
7.1.1 规划目标 |
7.1.2 布局方案 |
7.2 规划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
7.2.1 自然环境调查 |
7.2.2 自然资源调查 |
7.2.3 环境敏感区调查 |
7.2.4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7.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
7.3.1 生态环境敏感点预测 |
7.3.2 生态环境敏感区预测 |
7.4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7.4.1 公路网规划生态敏感性评价 |
7.4.2 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
7.4.3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生态足迹影响分析 |
7.4.4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估算 |
7.5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法视角下中国深度参与BBNJ立法研究[D]. 孟令浩.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重庆嘉佰泸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武开成.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2)
- [3]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张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4]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 [5]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D]. 石志宏. 南京大学, 2016(02)
- [6]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D]. 田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1)
- [7]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李志强. 山东大学, 2016(09)
- [8]基于生态系统价值的海岸带战略决策技术方法研究[D]. 盛华夏. 厦门大学, 2017(01)
- [9]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10]基于战略环评的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王磊. 长安大学, 2009(05)
标签:环境评价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