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三大职能(论文文献综述)
程震寰[1](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研究 ——以安徽博物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论述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的地方风格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对博物馆建筑、藏品、展览内容等方面和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从而对博物馆行业形塑地方风格提出意见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选题背景,总结选题缘由,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提出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概述。阐释地域文化内涵,概述博物馆地方风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的历史交互。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同时论述千馆一面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阐述地域文化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第四部分,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的现代交互。以现代为视角,从博物馆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述,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对博物馆地方风格进行形塑。第五部分,地域文化对安徽博物院的地方风格的塑造。以安徽博物院为典型例子,从建筑、陈列展览等方面,阐述地域文化在安徽博物院地方风格的呈现。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同时就博物馆结合地域文化塑造地方风格提出若干建议。
温虹[2](2018)在《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美术馆教育放置于公共性语境下进行研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过去20年里“公共性”已然成为国内的学术热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涵盖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管理、艺术与教育,在美术馆领域也同样引发了热议。然而“公共性”对美术馆教育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赋予美术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的怎样的不同特征?它又能为美术馆教育提供怎样的理论与实践支持?针对这些未能完全解答的问题,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进行论述:导论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阐述了从“公共性”语境下研讨美术馆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与该命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并通过本章中附论对美术馆“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索,搭建本论文的主体写作思路与构架。第一章回顾和梳理了美术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历史沿革。从历史、社会、哲学以及美术馆自身发展的多角度,梳理了美术馆由“私”到“公”的演变过程,明确了“公共性”是现代美术馆区别于古典美术馆的根本特征。第二章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变化角度,对发生于其中的教育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美术馆“物质空间”的产生原因,对如何因公共性而发生改变的史实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次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发生于其中的教育交往中公共关系的特征与建构,并指出在科技与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时空观的转变对美术馆教育“公共性”内涵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美术馆教育基础。该部分内容以“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为切入口,分别就美术馆教育的物质资源和指导原则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美术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第四章阐述和分析了国内美术馆教育实践中公共性的阶段发展,着重分析了当前美术馆教育实践的具体生态环境与教育交往行为特征。为了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本章节在论述的方式上采用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式教育等称谓,对不同教育方式进行比较,重点从美术馆学习的独特生态环境上分析其特征,并基于物品的文化学习、情感体验、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给于美术馆教育交往活动提出改进建议。第五章用4个具体的国内外美术馆教育案例,对本论文中部分理论研究进行实践说明。案例1关注了美术馆教学双方的平等交往方式,同时反映出高校教育研究理论成果在美国艺术博物馆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案例2介绍了美国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兼顾普通民众与专业研究人员的教育服务,及其与社区发展紧密合作的情况;案例3是国内美术馆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具体教育服务的一次尝试和思考;案例4则是在跨单位、行业、部门的基础上,对美术馆利用馆内外公共文化资源开展系列课程实践可能性的探讨。
汪睿[3](2015)在《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任何时候,精英总是社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管历史上精英的内涵和现在有所不同,但从诞生之日起精英一词就包含“杰出、胜出、卓越、拔尖”等含义,今天的精英还被赋予“创新”的含义,精英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相关的讨论与研究,表达出对精英人才的渴望。精英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英人才是大学的永恒主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历史考察—现状调查—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对策探寻—总结展望的思路展开,选取古今中外四个维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要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教育学、人才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分析的理论工具。精英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优势积累效应规律、非匀质化规律和最佳年龄规律,精英人才的特点以“创造性人格”为代表,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符合这些规律和特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是“非线性”关系,需要客观看待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1949年)和现代(1949-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是为统治阶层培养后备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是论出身、论血统的精英人才培养,但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的一些方式值得传承;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融入了民主和科学的因素,培养通才、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理念使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经历了建国后十七年的“专才教育”,到文革时期人才培养的扭曲,再到改革开放后人才培养“专中求通”的曲折过程。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制五化”的共性,即导师制、通识化、小班化、个性化、科研化、国际化,可根据相应特色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由开放模式、大学科模式和“X+Y”模式。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英国和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各有特色且有共同之处,值得借鉴。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本科生科研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保证学术自由、自治和竞争,强调学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作用,为精英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氛围和土壤;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国际化”的特征,使精英人才培养目标能与时俱进和不断提升,强调精英人才培养内容的及时更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共同之处:形成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既注重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建设,又注重学术环境的建设;高度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保持开放性,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一是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二是推进精英教育立法;三是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四是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五是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六是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七是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八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九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张安华[4](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刘红刚[5](2013)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国家决定推定免费开放政策,这不仅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国家进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然而,这项免费开放政策在各博物馆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突发情况,尽管各博物馆都采取了相对措施进行解决,但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以形成一套严密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公共产品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以南宁市的博物馆为例,进行实地调研,重新梳理收集到的问题,从政策执行角度,并运用史密斯过程模式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从政策信息、执行资源、组织机构、目标群体、执行环境、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南宁市的博物馆在执行免费开放政策过程中,出现了异于其它地区的问题:随着观众参观量增加,博物馆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观众对博物馆的满意度下降;在展览内容上陈旧单调,创新不足,文物多数闲置,利用率极其低下;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安全隐患存在,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现实需要;单方面追求特色,却在展览方面题材单一;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目标群体给博物馆调适工作带来的难度不断增加。首先,对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纳起来有:第一,博物馆方面。博物馆作为免费开放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一是执行资源准备不足,二是博物馆定位不准确,三是执行环境不完善;第二,政策方面。一方面是政策方面不完备,存在内容上空洞,另一方面是配套政策及有关规定、管理方法的缺失,让对免费开放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博物馆缺乏有效指导和现实依据;第三,目标群体方面。目标群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多需求等特点,冲击了博物馆的应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其次,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内容、政府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及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来增加财力资源、博物馆作为执行机构要在对自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和转变经营方式,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优化内部机构来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还应合理界定和匹配专业人才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与规范,以正确引导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
周婧景[6](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认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周进[7](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邹磊[8](2013)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中东和中亚)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曾是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在陷入数百年的沉寂之后,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通道再次得到了激活。各种商品、人员、资金的快速流动,陆上跨境公路、铁路、管道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义乌、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再度活跃的中东商人、新“蕃坊”和清真寺,新疆、宁夏等西北省份在国家“向西开放”进程中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对伊斯兰世界石油天然气的高度依赖……种种迹象表明,“新丝绸之路”正在海洋和陆地两个地缘空间同时兴起。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重要进展得以兴起的条件、逻辑和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地缘(海洋和陆地)、贸易(商品与货币)、信仰(伊斯兰化)的深入考察,本文获得了观照“新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视角。在充分借鉴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广泛利用各种一手文献、访谈和田野调查,勾勒并剖析了海陆“新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本文的研究认为,“新丝绸之路”的兴起同时受到双重逻辑的推动和制约:(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三者间的全球流动;(2)中国区域和地缘战略的既有结构及其内在调整。正是在此意义上,“新丝绸之路”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深嵌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权力结构之中,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历史遗产正是在这一系列宏观语境下才得以被激活与重组。对于义乌、广州和新疆、宁夏等地的微观考察表明,信仰纽带有效地强化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经济纽带,并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政治版图内部的区域与地缘战略调整。与此同时,宗教因素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双重嵌入,也意味着经济力量和政治版图仍是激活或制约信仰版图最重要的因素。“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影响在于:(1)伴随着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未来中国将不可避免且越来越多的卷入到伊斯兰世界国家间错综复杂的教派和政治关系中,而中亚和中东国家内部的族群宗教和国家建设也逐渐对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溢出效应;(2)伴随着国际能源供需版图的剧变和中美战略重心的再平衡,中国将日益面临如何与美国在伊斯兰世界开展战略互动、进行利益协调的外交局面。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对于“新丝绸之路”的研究,只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进程初步且局部的考察。
刘璟煜[9](2013)在《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明确研究对象,界定相关概念,对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遗址博物馆的现状进行评估。在肯定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遗址博物馆在展示传播上存在的问题——学术支撑体系建设的薄弱,具体表现在展品形象资料支撑不到位以及学术研究成果支撑不到位。通过分析,指出产生这一问题是由于目前很多遗址博物馆对于展示传播的思考还不够深入,重发掘、轻研究,重藏品保护、轻展示传播的思想依然存在,具体反映在:遗址博物馆信息采集工作的目标不明确,信息采集不全面;遗址博物馆还原研究工作不扎实,尤其是对遗址本体的学术资料的研究不到位。这两大问题直接导致了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不能准确、完整、有效地传播遗址本身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主要着眼于遗址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的不同,从信息采集、还原研究两个方面,就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传播工作进行探讨,结合实践案例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供建议与对策,旨在提高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水平,从而切实达到保护遗址并向观众传播遗址本身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目标。
王言法[10](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指出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二、浅谈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三大职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三大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研究 ——以安徽博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概述 |
2.1 地域文化解析 |
2.2 博物馆地方风格解析 |
2.3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的关系 |
第2章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风格的历史交互 |
3.1 博物馆地方风格体现的历史渊源 |
3.2 早期博物馆地方风格“千馆一面”的历史源流 |
3.3 地域文化在博物馆地方风格历史发展中的特点 |
3.3.1 传统性 |
3.3.2 自觉性 |
3.3.3 准入性 |
3.3.4 “扬弃”的特性 |
第4章 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地方的现代交互 |
4.1 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地方风格的内部形塑 |
4.1.1 设计博物馆建筑类型 |
4.1.2 博物馆馆藏结构 |
4.1.3 打造博物馆展览 |
4.2 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地方风格的外部形塑 |
4.2.1 馆际交互 |
4.2.2 情感体验 |
4.2.3 文化传承 |
第5章 地域文化对安徽博物院地方风格的塑造 |
5.1 地域文化对安徽博物院风格的形塑 |
5.1.1 常设陈列展览 |
5.1.2 馆藏 |
5.1.3 建筑风格 |
5.1.4 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承 |
5.2 安徽博物院展览地方风格的体现 |
5.2.1 水墨氤氲的水乡意境 |
5.2.2 重文崇儒的文脉之风 |
5.2.3 张弛有度的伦理秩序 |
5.2.4 博物馆的总体风格 |
5.3 安徽博物院对地域文化理解以及塑造地方风格上的启示 |
5.3.1 注重文脉传承 |
5.3.2 重视观众获得感 |
5.3.3 突出文化核心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论题选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
三、前人相关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思考 |
(一)国内美术馆教育研究发展情况简介与问题评述 |
(二)国外美术馆教育发展中对公众与民主意识的重视 |
(三)启示与思考 |
四、对美术馆的“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讨 |
一、不同学术领域对“公共性”内涵的研究 |
二、对美术馆“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讨 |
第一章 美术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古典博物馆教育与公共性政治基础 |
一、从muse到 mouseion演变中的古典博物馆教育 |
二、古典博物馆诞生环境中的公共性政治基础 |
第二节 中世纪博物馆的没落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兴盛的私人收藏与教育活动 |
一、人文主义时代中的博物馆智识生活 |
二、艺术品私藏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 |
第四节 启蒙运动与平等、自由理念催生出的现代美术馆及其教育 |
一、17世纪启蒙运动在思想与文化上的支持与首批公共美术馆的诞生.. |
二、首批西方现代美术馆公共教育使命的时代性特征 |
第五节 美术馆东渐与近代中国公共文化发展 |
一、清末明初公共知识分子对美术馆传入的推动 |
二、美术馆东渐进程中的动因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美术馆教育交往中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反思 |
第一节 因人类需求产生与发展的美术馆物质空间 |
一、私人藏品室:对早期美术馆物质空间的词源探讨与评述 |
二、现代美术馆物质空间的“公共化”进程 |
第二节 美术馆公共空间中的教育交往与生产 |
一、美术馆物质公共空间的民主隐喻及其教育作用 |
二、美术馆教育交往中公共空间的建构 |
第三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美术馆时空观的转变 |
一、后现代时空观中美术馆公共空间的新内涵 |
二、后现代社会中美术馆新空间中的教育生产 |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现代美术馆教育 |
第一节 以服务为基本特征的后工业社会 |
一、公共服务社会的到来以及服务特征 |
二、经济学视域中以“公共物品”为基础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 |
三、公共行政与管理视域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美术馆公共服务 |
第二节 作为“公共物品”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 |
一、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
三、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形成中的两种经典模式 |
第三节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指导原则的美术馆教育制度及要素 |
一、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基本规范与原则 |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管理的“多中心秩序”理论 |
三、“认知—文化”作用下的美术馆教育交往 |
小结 |
第四章 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美术馆教育交往 |
第一节 民国美术馆作为社会教育思潮下的实施机构 |
一、西方“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与国内的传入 |
二、从社会教育制度上得以保障和推广的民国美术馆 |
三、美术馆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机构的历史性意义 |
第二节 美术馆非正式教育生态环境及其公共性特征 |
一、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的美术馆 |
二、美术馆所提供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
第三节 美术馆非正式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与教育交往 |
一、美术馆学习者的个体境脉 |
二、美术馆学习的物理境脉 |
三、美术馆教育活动中的社会文化交往 |
四、创设美术馆教育交往主体间畅通的信息通路 |
小结 |
第五章 公共性语境下美术馆教育案例及分析 |
案例1 “零点项目”在美术馆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
一、项目背景介绍 |
二、“通过艺术与博物馆培养全球竞争力”项目介绍与案例 |
三、案例背后的教育理论与解析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2 兼顾普通公众与学术专家的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教育 |
一、研究背景陈述 |
二、兼具普通公众与专业学术研究服务的克拉克艺术艺术博物馆教育 |
三、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教育志愿者项目与通过活动对与社区关系的强化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3 针对美术馆特殊人群的教育服务 |
一、美术馆对ASD儿童开展艺术治疗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缘起 |
二、张家港市美术馆ASD儿童绘画课程个案研究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4 借力其他公共文化资源的美术馆课程设计 |
一、课程缘起 |
二、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 |
三、教学效果测评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结章 |
一、关于本研究的补充说明 |
二、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案例的参考运用建议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致谢 |
(3)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才 |
2.1.2 精英人才 |
2.1.3 人才培养模式 |
2.1.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2.2 精英人才特点分析 |
2.3 精英人才成长规律分析 |
2.3.1 优势积累效应规律 |
2.3.2 非匀质化规律 |
2.3.3 最佳年龄规律 |
2.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的关系分析 |
3. 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
3.1 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之前) |
3.1.1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1.2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2 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1949年) |
3.2.1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2.2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3 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 |
3.3.1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3.2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4.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4.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
4.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概述 |
4.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概述 |
4.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概述 |
4.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概述 |
4.1.6 精英人才培养方式概述 |
4.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4.2.1 自由开放模式 |
4.2.2 大学科模式 |
4.2.3 “X+Y”模式 |
4.3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4.3.1 调查情况说明 |
4.3.2 调查结果说明 |
4.3.2.1 学生卷结果说明 |
4.3.2.2 教师卷结果说明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3.1 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2 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3 学生卷和教师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4.3.4 调查结果评价 |
5.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 |
5.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 |
5.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 |
5.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 |
5.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 |
5.1.6 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 |
5.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
5.2.2 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 |
5.2.3 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 |
5.2.4 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 |
5.2.5 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 |
5.2.6 传统文化的影响 |
6.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6.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1.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1.2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1.3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2.1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2.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2.3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3.1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3.2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3.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4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分析 |
7. 改进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
7.1 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
7.2 推进精英教育立法 |
7.3 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 |
7.4 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
7.5 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
7.6 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 |
7.7 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 |
7.8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
7.9 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5)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内容概述 |
2.1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 |
2.2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相关问题 |
2.2.1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出台背景 |
2.2.2 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
2.2.3 我国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积极意义 |
2.3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分析的理论工具——政策执行过程模式 |
2.4.1 政策执行过程模式主要内容 |
2.4.2 政策执行过程模式作为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研究工具的意义 |
第3章 南宁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实证研究 |
3.1 南宁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现状 |
3.2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4 南宁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的成功经验 |
3.4.1 建设室外文化服务设施,扩充博物馆展览的广度和深度 |
3.4.2 实施“走出去”,扩大博物馆宣传教育范围 |
3.4.3 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博物馆的运行效率 |
3.4.4 举办专题展览,保证博物馆展览内容的质量和水平 |
3.5 南宁市博物馆执行免费开放政策中存在问题 |
3.5.1 管理压力增加,参观质量满意度下降 |
3.5.2 内容陈旧单调,文化资源利用率低 |
3.5.3 文物安全隐患增加,博物馆管理体制滞后 |
3.5.4 展览题材单一,各馆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
3.5.5 目标群体多元化,调适难度不断加大 |
第4章 南宁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4.1 政策信息内容不完备 |
4.2 政策执行资源准备不足 |
4.2.1 财政投入匮乏 |
4.2.2 专业人才缺乏 |
4.3 政策执行组织不完善 |
4.3.1 博物馆管理理念落后 |
4.3.2 博物馆经营方式单一 |
4.3.3 博物馆角色转变缓慢 |
4.4 政策执行环境不适宜 |
4.4.1 内部环境不优 |
4.4.2 外部环境不足 |
4.5 政策执行对象的需求影响 |
4.5.1 公众不满意博物馆展览的陈旧单一 |
4.5.2 公众不满足博物馆讲解内容的千篇一律 |
4.6 相关配套政策欠缺 |
第5章 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 |
5.1 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 |
5.1.1 合理界定博物馆类别和层次 |
5.1.2 给予民营博物馆重视和扶持 |
5.2 准备充足政策执行资源 |
5.2.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5.2.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5.3 优化政策执行组织机构 |
5.3.1 更新博物馆管理理念 |
5.3.2 创新博物馆经营模式 |
5.3.3 转变博物馆角色定位 |
5.4 创造良好政策执行环境 |
5.4.1 优化机构内部环境 |
5.4.2 营建机构外部环境 |
5.5 做好目标群体工作 |
5.5.1 创新展览活动 |
5.5.2 分类实施讲解 |
5.6 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指导 |
5.6.1 出台博物馆创新的指导性文件 |
5.6.2 制定博物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
注释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着论述陈列设计 |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着作 |
2.2.2 我国学者撰写着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着填补空白 |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着不断涌现 |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问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第四章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海洋与陆地 |
1、海舶连大食,丝路通天方 |
2、海陆丝路的历史性兴替 |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 |
1、商品结构 |
2、结算货币 |
第三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伊斯兰化 |
1、历史进程 |
2、信仰遗产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中东石油与海上“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结构性条件 |
1、“中国制造”与经济沿海化 |
2、中东石油与中国的能源依赖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与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 |
1、贸易伙伴 |
2、结算货币 |
第三节 贸易与信仰:海上“新丝绸之路”上的“义乌现象” |
1、义乌小商品的中东生意 |
2、义乌穆斯林社群的形成 |
第四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挑战 |
1、中国制造的升级压力 |
2、中东石油的政治风险 |
3、海上运输的安全隐患 |
第四章 西部开发、向西开放与陆上“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国内动力 |
1、西部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
2、向西开放与海陆地缘平衡 |
第二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 |
1、边界稳定与政治互信 |
2、共同打击“三股势力” |
3、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 |
第三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物质载体 |
1、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国公路 |
2、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境铁路 |
3、作为陆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道 |
第四节 中国西北省份与伊斯兰世界 |
1、新疆与中亚地区 |
2、宁夏与阿拉伯世界 |
第五章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与国际效应 |
第一节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 |
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 |
2、中国的区域与地缘战略之内在调整 |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的国际效应 |
1、中国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 |
2、中美在伊斯兰世界互动格局的形成 |
第六章 结论:古今视野中的“新丝绸之路”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深刻变革 |
第二节 海陆地缘的新处境 |
第三节 宗教因素的双重嵌入 |
第四节 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遗址 |
2、遗址博物馆 |
3、展示传播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我国遗址博物馆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
二、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1、问题所在 |
2、形成原因 |
3、造成影响 |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的信息采集 |
一、案例分析 |
1、良渚博物院 |
2、鸿山遗址博物馆 |
二、遗址博物馆的信息采集 |
1、突出遗址保护的重要性 |
2、注重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
3、加强信息采集工作的有效性 |
第三章 遗址博物馆的还原研究 |
一、案例分析 |
1、良渚博物院 |
2、鸿山遗址博物馆 |
二、遗址博物馆的还原研究 |
1、还原研究的意义 |
2、还原研究的要素 |
3、加强还原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
第四章 本文结论与建议 |
一、本文结论 |
1、基本现状 |
2、关键问题 |
3、对策建议 |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
1、关于建立专门的展示评估体系的探讨 |
2、关于展示传播艺术表现手段的探讨 |
3、关于遗址公园的探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文章框架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
一、新的思潮涌动 |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浅谈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三大职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地方风格形成研究 ——以安徽博物院为例[D]. 程震寰. 吉林大学, 2019(10)
- [2]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D]. 温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汪睿. 武汉大学, 2015(07)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5]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D]. 刘红刚. 广西大学, 2013(03)
-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7]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 [8]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D]. 邹磊. 复旦大学, 2013(02)
- [9]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D]. 刘璟煜. 复旦大学, 2013(04)
- [10]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