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惊奇事件簿(续六)(论文文献综述)
招凤仪[1](2021)在《从“奇胎又观”到解剖图解 ——近代中国孕产图像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近代中国新闻报刊中孕产主题的图像为研究对象,以图像学和图像证史为研究方法,分析近代中国大众传播对孕产的视觉呈现。中国近代新闻中的妇产图像经过明显的变化:清晚期流行“奇胎又现”“产异”主题的石印插画,而民国时期,大众媒体中的孕产图像以西医图解、病理摄影与助产事业摄影报道为主。本文主要探讨这一嬗变中,传播场域中的孕产图像如何从主观想象色彩强烈的、形成固定图式的产怪插画,转变成以西医解剖学为基础的“科学图像”,前者反映了中国古典医学的身体观、疾病观与志怪的叙事传统,而后者建立在身体器官可被观察的基础之上,作为生产场所的女性子宫从不可视逐步变为可视。此外,本研究还探讨如下内容:其一,孕产主题的图像中反映分娩空间从家庭这一私领域转向医院这一公领域转变;其二,在西医东渐背景下,近代中国民众的身体观与医疗观发生更迭,从剖腹产手术主题的图像中,可发现民众已逐渐脱离“采生折割”的恐惧;其三,摄影与印刷等媒介技术发展使民众改变对孕产的观看方式;其四,以现代助产事业为主题的摄影报道反映了民国后期图像报道中的科学传播倾向。
史春晓[2](2021)在《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戏剧,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一些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出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改良运动,戏剧自然涵括其中。出生于20世纪初期的四川作家、学者陈铨,综其留学及归国后的特殊经历,提出关于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以供文学改良之参考。然而有关这位在现代文学史、学术思想史上有着颇多建树的学者的研究,却是硕果不丰。因此,开展对陈铨及其戏剧思想的个案研究,梳理并分析其戏剧思想在中西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产生、形成及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前人之缺,促进陈铨思想理论研究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借助历史的眼光,看待转型时期的文化思想进程,增加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研究的厚度,思考中国现代戏剧的精神传统与发展方向。论文共有四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主要介绍陈铨的生平、创作及其学术生涯,以辅助理解陈铨整体思想的流变。本文根据陈铨与“学衡派”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将其定义为“学衡派的异数作家”;通过考察陈铨作为“战国策派”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活动,将其称为“战国策派的尼采布道者”,展现出陈铨能够成为个例研究的特殊性。第二章归纳出构成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论以及批评论等四大观点。揭示陈铨关注戏剧的动机与目的,主要在于戏剧形式传播的有效性,以及戏剧社会教育的功能性。在阐释陈铨戏剧思想本体的基础上,引发对其中西方来源的追溯。第三章与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第三章在本土与异邦两大视域内,通过考察陈铨的戏剧创演实践和戏剧学习的师承关系,将陈铨戏剧思想的形成阶段分为清华时期的准备阶段、留学欧美的形成阶段和归国后的实践阶段三个部分,探究得出陈铨戏剧思想的产生是中西双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章延续前文思路,探究陈铨戏剧思想中对德国唯意志主义的理解与化用。可以发现,陈铨的悲剧理论,主要来源于赫伯尔的“时代精神”学说;陈铨笔下的悲剧英雄,则是综合歌德的浮士德与尼采的超人而成。陈铨能够顺利借镜德国狂飙精神,是基于一种以“民族共同情感”为核心的接受模式。综上所述,建构出陈铨以救国信念为引领,以民族共同情感为中心,以师生传承为依托,以德国狂飙时代精神为支撑的戏剧思想谱系。
吴腾飞[3](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杨文昱[4](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指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尹成[5](2019)在《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明清通俗小说(或称白话小说)研究一直是明清小说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以往的明清通俗小说研究的切入点大多在小说文本、序跋和评点等方面,而小说的题名却几乎少有人关注。实际上题名作为一本小说首当其冲的信息,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义。所谓“同书异名”,即同一部小说拥有多个书名的现象。同书异名现象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在明清通俗小说领域,同书异名现象则表现出新的面貌,隐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明清时期小说生态的缩影。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明前同书异名现象的简要梳理,意在溯其源流。第二部分对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的概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包括其数量、存在形式、异名出现的原因等。第三部分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名中不同属性语词所展现出的对小说内容的不同指向,及其所揭示出的小说编创者的创作理念。第四部分是对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所蕴含的小说史意义与文体意义的考察,论述其在两种不同传统的影响下所呈现出的“通俗”审美倾向。第五部分则跳出小说史的观照视角,将通俗小说作为文化商品来加以考察,分析了明清通俗小说异名所折射出的当时的商业活动、文化政策、时局变革等对小说创作及出版的影响。
刘倩倩[6](2019)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题壁诗”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广泛爬梳和阅读各类文献资料,对小说中“题壁诗”的题写空间和故事情境、诗歌内容及其功用、“题壁诗”穿插在小说中的缘由等方面进行多元立体研究,以期展现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的风采与魅力。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探讨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梳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思路、主要观点和方法,并说明本课题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论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题壁诗”的题写空间以及小说故事情境进行论述。首先根据空间对外开放程度,将题写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并阐述这些空间存在及其分布的原因,接着分析题写空间具有独特现场感的表现。其次对含有题写空间的故事情境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题壁诗”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诗歌立足自我和面向他者这两个角度,对“题壁诗”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探讨题诗者的心声和情感倾向。第三章考察“题壁诗”作为小说的艺术手法在叙事和审美上所呈现出的功能。第四章对小说中穿插“题壁诗”的缘由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论文前四章进行收束绾结,在中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中探讨不同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并探析韵散结合体制的不足与走向。本文立足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文本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本分析、文化阐释、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整体概括与具体考察相结合,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发掘美学意蕴和功能作用,寻绎小说中穿插众多“题壁诗”的原因。
陈会会[7](2018)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此类小说以家庭生活为中心,重点描写才子佳人的婚姻爱情故事,有的是以分离悲剧收场,有的是以团圆结尾。家长是这类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影响着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家长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才子、佳人最终的爱情结局。因此,家长在此类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才子佳人的爱情走向和故事发展。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家长,在继承传统家庭婚姻题材文学中家长形象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具有重大的思想艺术价值,对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家长”形象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也能进一步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状况。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家长”形象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有三章,第一章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家长形象概览。在明确“家长”概念,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下家长权利的基础上,采用图表形式对明末清初44部才子佳人小说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对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家长形象进行简单梳理。第二章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特征。依据作品中家长对子女婚恋问题上的态度,将家长形象进行类型划分,大致分为:开明型家长、专制型家长和由专制转开明的妥协型家长,根据家长在作品中的表现,具体论述各类家长形象的特征,对“家长”进行深入探究。第三章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特征成因。在系统论述家长类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创作心态变化及人情小说观念的影响,对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家长类型特征加以分析、探讨。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总结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家长形象,体现文学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机制。
宋萌萌[8](2018)在《主居状中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德《母亲的回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主语能不能放在介词结构当中》一文中,李裕德将此类“主语可以放在介词结构充当的状语中”的句子,界定为主居状中句。这一判定引发了语法界关于此类句法现象是否符合规范的讨论,崔棠华、刘鹤云以丰富的汉语事实为此结论提供了语料支撑,邵霭吉、江声大、郑文贞从不同角度否认了“主居状中”的合法性,廖平虽认可“主居状中”的观点,但仍对这一句法规则持保留态度。总体来看,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语法规范的束缚,这些讨论并没有得以完全展开。本文认为“主居状中”结构是经过长期语言实践、具备充分论据的句法规则,因而围绕主居状中结构的合法性问题,从以下四大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古汉语丰富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概括了主居状中的类别。对主语居于状语中的各成分进行归纳、分类,通过搜集典型语料对其特征从句法、修辞等多层面进行分析。并以“寡人之于国也”为典型,着重对“之于”类句型进行结构、语义、语用角度的研究,得出此类句型的应用,是句法韵律潜移默化影响下,人们对话语组合的一种主动选择。第二部分将现代汉语中主居状中句型进行归类,对每一类别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此种句型中的状语常以时间类介词结构充当,地点类多表达着一定的前提性,对“所到之处”地点类主居状中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韵律视角和回指视角探讨了此句型的合理性,并对时间复句的说法进行澄清:由“当”关联的时间从句可以被认定为时间复句,但却不能以一概全地将主居状中结构认定为时间复句。最后一部分由主居状中结构的合法产生对现代汉语传统语法体系建立的一点思考,建议在意义、结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用,建立属于汉语独有的语法体系。本文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注重发挥语言事实对理论建设的支撑作用,以现代汉语中常用句类为分析依据,尽可能将主居状中涉及类别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主居状中结构存在的合法性,我们应以语法事实为考据,承认其规范性,认可其在语法体系中的合法地位。
刘炜杰[9](2017)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但是,当前职普比的下滑,以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质疑的不断加剧,既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而日益突出,也反映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在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推进。本研究瞄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入手,以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是什么及其危害是什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什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应当走向何方以及如何实现、如何保障等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本研究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来发现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本质的发展危害,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重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并通过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以及对已有实践行动的反思,建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的方向下的发展路径。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以本研究的意涵解读和分析框架构建为核心主题,即第一章"导论";第二模块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方向调整的必要性分析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和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三模块以新方向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路径建构为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以及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具体框架与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研究的缘起出发,分析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界定主要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等方面的方案设计。第二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通过人类学的方法认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困境,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其具体表现进行编码,发现问题本质是其单一化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验证。通过实践和学理两个角度来认识其单一化发展的危害。第三章,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发展的两个角度来认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具体转型,分析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二、分析人的生涯发展和人的幸福生活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具体需求。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起源于人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适应。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从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等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应该是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的支持。第六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从师资、课程资源的维度来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二、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及其机制与策略。第七章,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选择政府、学校和专业三个不同的层面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作为案例,认识其取得的成效,反思其存在的不足,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和参考。第八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针对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形成以下结论:一、单一化发展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本质;二、多元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三、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有其包括生物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四、中等职业学校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需要进行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以及个性化学习等基本框架的设计与建构;五、中等职业学校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建构相应的保障机制。当然,由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样本存在的局限,本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今后的研究要在扩大样本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框架,探索其实践模式。
陈安梅[10](2016)在《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文中认为中国说唱文学,也叫讲唱文学,是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根据《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曲艺通史》以及其他相关的中国说唱文学资料说明,唐代变文,宋元时期的说话伎艺,包括讲史和平话,说经和商谜,金代的诸宫调等等,明代的弹词、说唱词话、鼓词、宝卷和道情等,清代的评话与评书、时调小曲,民国时期的弹词与评话等都从属于说唱文学这一类别。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上,对说唱文学的历史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肯定。这与说唱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口耳传承的特点,致使文本的文字留存较少,没有足够重视的资源有关,也与其通俗性的特点有关。所以中国古代开始长期不重视说唱文学,官方基本不收藏,唐代以前保存的说唱文学资料很少。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因为文化观念差异,从唐代以来有一种向中国学习的态度,官方和私人重视收藏各种资料,所以日本收藏了不少中国说唱文学资料。现代很多着名的说唱文学文本,实际上都是近代以来从日本“回流”或者又传播回中国。例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等都是在日本发现,终于辗转传回中国。如果没有找到并传回来这些作品,那么中国文学史、小说史、说唱文学史等都会有些缺憾。十九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1868)以后,欧洲文学界的思潮和文学史观被介绍到日本,对日本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研究界里,以古城贞吉的《支那文学史》(1897年)、儿岛献吉郎的《支那文学史纲》(1912年)为首,产生了中国通俗文学这一研究领域。王国维发表了中国戏曲小说史上的名着《宋元戏曲史》(1915)之后,日本的汉学研究界马上做出了反映,盐谷温发表了戏剧、小说研究史上的名着《支那文学概论讲话》(1918)。在中国本土向来不登大雅之堂俗文学资料,开始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对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日本的专家学者开始专注于中国说唱文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影响和带动了新一辈学者。在老一辈和新一代日本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整理和研究进入了新的一个历史时期。传播作为文献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献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涉及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主要指的是文献传播。其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收藏、翻译、出版、研究文章以及改编为戏剧影视等内容。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战略的当今社会,通过多侧面、多视角的探索和审视,较完整、系统地研究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问题,引导人们掌握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情况,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收藏和研究,故本文主要对变文、说经讲史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诸宫调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宝卷、弹词、木鱼书、鼓词、子弟书、平话和拟话本“三言二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通过分析国内和日本的研究现状,明了研究意义。概括和总结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变文在日本的传播概况。在“敦煌变文的传播主体”章节中分析了探险队、记者和学者作为敦煌变文的主要传播载体的作用。在“敦煌变文在日本的研究”章节中对狩野直喜等老一辈和荒见泰史等新一代学者的变文研究做了一个梳理。在“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部分中,主要从《目连记变文》和《王昭君变文》与日本的变文故事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三章主要讨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日本宽保3年(1743)年高山寺普贤院主持照谷在曝晒书籍时发现了海内外孤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两部作品历经周折后为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和茶之水图书馆所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影印本、排印本、手抄本和各专家学者的论文着作,还出现了由太田辰夫和志村良治翻译的日译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志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1907年俄国柯兹洛夫探险队发掘出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狩野直喜第一次把这一文献公之于众,并断言“为元曲之源流,将放一大光明”,从而启示了研究的方向。青木正儿对这一文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于1932年在《支那学》六卷二期上发表了《刘知远诸宫调考》一文,比较全面地探索了这一诸宫调的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田中谦二的指导下,高桥繁树等负责完成了日本学界对《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集大成研究着作--《<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研究》。《天宝遗事诸宫调》在日本的研究没有像前两部作品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所以至今的研究尚处于荒芜地带。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日本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的状况。中国宝卷的由于日本学界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起步时间相对较晚,适值中日两国关系经历坎坷,曾经影响文化交往。所以中国学术界对宝卷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还缺少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日本二战前后的宝卷搜集、整理和研究”“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研究与整理”和“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三个方面对日本研究中国宝卷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出日本收藏和研究宝卷的特点。通过分析中日宝卷研究格局的差异,给国内宝卷研究提供新的启迪和帮助。第六章主要论述弹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弹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辞书中,是在1912年(大正元年)由三省堂出版的《日本百科大辞典》中,而在日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沧田淳之助的“弹词考”一文。本文从研究、收藏、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方面主要介绍了苏州弹词和日本的交流情况。第七章主要归纳了日本收藏木鱼书的情况。木鱼书作为粤方言诗赞系学唱文学,底子里是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因此从伴奏乐器的构成这一基本判断标准来说,木鱼书并不能算是“弹词”之一种①。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把木鱼书和弹词分开另做一章进行论述。老一辈和新一代学者的努力是促进木鱼书收藏和研究的主要推动力。木鱼书在日本的公私收藏情况是本文的重点。第八章主要对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由于受调查时间、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的限制,此部分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理。第九章对平话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平话亦称作评话,流传在世的作品很多。本文除了介绍日本对话本小说的基本收藏情况之外,主要通过对《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作品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得出其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第十章通过以上八章分析掌握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概括出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从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日本学者的游学等以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学者藏书的售卖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学者的努力、政府财力的支持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说唱文学东传日本的主要特点及其促进其传播的几个重要因素。第十一章列举了还未引起日本学者重视的唱本、时调小曲、莲花落等其他说唱文学样式的收藏情况。
二、校园惊奇事件簿(续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园惊奇事件簿(续六)(论文提纲范文)
(1)从“奇胎又观”到解剖图解 ——近代中国孕产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奇胎又现:志怪中的空间区隔和社会心理 |
2.1 “奇胎又现”主题的晚清画刊图像概览 |
2.2 街头与产房:公共空间与家庭空间的区隔 |
2.3 奇胎形象:异形之嗜、奇玩之癖与人兽之惧 |
第三章 剖腹出儿:西医东渐对本土孕产观的冲击 |
3.1 “兽代人产”的代孕想象 |
3.2 “采生折割”的社会恐慌 |
3.3 西医剖腹产:从“采生折割”到“神乎其技”的话语转变 |
第四章 解剖图解:孕产图像中的科学话语 |
4.1 媒介技术变革下孕产图像之变 |
4.2 西医图解:在解剖的基础上“看见” |
4.3 奇胎照片:摄影术改变观看方式 |
第五章 系列组照:现代助产事业中的科学传播 |
5.1 民国报刊中的孕产摄影报道 |
5.2 从稳婆到助产士:助产角色的形象更迭 |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手研究材料编码表 |
后记和致谢 |
(2)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陈铨行述纪要 |
第一节 生平、着作与性格 |
第二节 陈铨与文化思想派别 |
第二章 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牠需要天才”——陈铨戏剧创作论 |
第二节 “同中国人发生最密切的关系”——陈铨戏剧作品论 |
第三节 “感情洗净”——陈铨戏剧功能论 |
第四节 “看牠对于世界有何贡献”——陈铨戏剧批评论 |
第三章 陈铨戏剧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异邦借镜 |
第二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本土渊源 |
第四章 陈铨戏剧思想对德唯意志论的重构 |
第一节 天才与英雄:陈铨悲剧创作的两大向度 |
第二节 英雄的具象:陈铨视角中的浮士德 |
第三节 民族共同情感:异邦思想中国化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陈铨创作文类年表(1925-1965) |
附录二: 陈铨期刊报纸发文一览表(1925-19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
2.1.1 安全 |
2.1.2 国家安全 |
2.1.3 国家文化安全 |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
4.2.1 政治保障功能 |
4.2.2 经济促进功能 |
4.2.3 社会整合功能 |
4.2.4 外交导向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明前同书异名现象概述 |
(一) 明前同书异名的历史源流 |
(二) 明前同书异名现象的成因 |
(三) 明前同书异名的特点与影响 |
二、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的形式述论 |
(一) “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解题与界定 |
(二) 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的数量和位置 |
(三) 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的命名模式 |
(四) 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的形成原因 |
1.作者创作期间拟有多题 |
2.后人新撰后保留旧本书名 |
3.书坊主改题 |
4.读者介入导致的改名 |
三、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的文学意义 |
(一) 异名与小说内容 |
1.异角度式同书异名 |
2.同角度式同书异名 |
(二) 异名与小说编创意图 |
1.异名与裨世 |
2.异名与娱情 |
3.异名与炫才 |
四、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的美学意义 |
(一) 异名与明清小说的“通俗品性” |
1.中国古代小说的“民间性”本质 |
2.明清白话小说的“通俗品性” |
(二) 从书名的变化看通俗小说的审美特性 |
1.庙堂文学与异名的“补史”属性 |
2.民间说话与异名的“口传”特质 |
五、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的文化意义 |
(一) 异名与明清通俗小说的商品属性 |
1.续书性质的异名 |
2.仿书性质的异名 |
3.盗版与小说异名 |
(二) 异名对政治的反映 |
1.异名与禁毁 |
2.异名与时局 |
结语:同书异名与明清通俗小说生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 及科研情况 |
(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主要观点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题壁诗”的题写空间与故事情境 |
第一节 空间:营造现场感 |
第二节 情境:彰显诗意美 |
小结 |
第二章 “题壁诗”的情感诉求与心绪抒发 |
第一节 情感:面向他者言明情意 |
第二节 心绪:立足自我抒发情怀 |
小结 |
第三章 “题壁诗”的叙事策略与审美功能 |
第一节 策略:增强叙事动力 |
第二节 功能:适应阅读心理 |
小结 |
第四章 “题壁诗”的生成原理与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原理:功名蹭蹬心理之补偿 |
第二节 传统:韵散结合体制之沿袭 |
小结 |
结语 |
附一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作品信息一览表 |
附二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信息一览表 |
附三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辑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7)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意义 |
4.研究方法 |
第1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概览 |
1.1 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家长” |
1.1.1 “家长”的定义 |
1.1.2 古代中国的“家长权” |
1.2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家长形象纵览 |
1.2.1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基本概况 |
1.2.2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家长形象 |
第2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类型特征 |
2.1 开明型家长 |
2.1.1 子女选择,家长支持 |
2.1.2 注重才能,以诗选婿 |
2.1.3 家长主婚,以品取人 |
2.2 专制型家长 |
2.2.1 嫌贫爱富,重视门第 |
2.2.2 不顾子女意愿,全权掌控婚姻 |
2.2.3 自私自利,不通人情 |
2.3 妥协型家长 |
2.3.1 在婚姻观念上,干预不强迫 |
2.3.2 在择偶方式上,产生妥协 |
第3章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特征成因 |
3.1 社会思潮的影响 |
3.2 人情小说观念 |
3.3 作者的理想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主居状中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主居状中结构的渊源 |
1.1 主语置于作状语的介词结构中 |
1.1.1 承状语中主语的省略 |
1.1.2 承状语中宾语的省略 |
1.2 主语置于作状语的偏正结构中 |
1.2.1 “主之谓”主居状中句 |
1.2.2 “主谓时”主居状中句 |
1.2.3 主居状中的时间状语与时间分句的区分 |
1.3 “N_1之于N_2”主居状中句 |
1.3.1 内部结构 |
1.3.2 语义关系 |
1.3.3 语用表达 |
第二章 主居状中结构的现状 |
2.1 “(当/在)P的时候/时,Q” |
2.1.1 句型类别 |
2.1.2 语法特征 |
2.1.3 P、Q关系 |
2.2 “(当/在)P以前/之前/前,Q” |
2.2.1 表示空间意义时 |
2.2.2 表示时间意义时 |
2.3 “(当/在/自从)P以后/之后/后,Q” |
2.4 “N所到之处,VP” |
2.4.1 施事关系 |
2.4.2 受事关系 |
第三章 主居状中结构的合理性 |
3.1 韵律视角下的主居状中结构 |
3.1.1 句首状语的特定条件 |
3.1.2 同形主语的自身特征 |
3.1.3 话语停顿的句法功能 |
3.2 回指视角下的主居状中结构 |
3.2.1 零形回指的结构确定 |
3.2.2 先行词的句法位置 |
第四章 关于汉语语法体系的一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9)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
四、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
五、研究文献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目的、问题与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五、技术路线 |
六、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表征及危害 |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困境的人类学研究 |
一、案例:困境的主要表现 |
二、案例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问卷调查研究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单一化发展的危害 |
一、基于学理的层面 |
二、基于实践的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
二、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
一、基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需要 |
二、基于人的幸福生活的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元化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一、适应性的传统定义 |
二、本研究对适应性的界定 |
第二节 多元化发展的教育学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大脑适应性发展的教育可能 |
三、时代背景下多元适应性的能力观 |
第三节 多元化发展的管理学基础 |
一、复杂性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 |
三、组织变革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 |
一、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 |
二、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原则 |
三、多元化培养目标的主要类型 |
四、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课程的建构 |
一、多元化课程的基本模型 |
二、多元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
三、多元化课程的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个性化学习的设计 |
一、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情境 |
二、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 |
三、个性化学习的组织机制 |
四、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师资保障 |
一、教师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
二、教师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资源保障 |
一、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矛盾与问题 |
二、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下资源建设的机制与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改革行动 |
第一节 基于政府层面的改革行动——以浙江省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二节 基于学校层面的改革行动——以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第三节 基于专业层面的改革行动——以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
一、基本情况 |
二、核心特征 |
三、主要价值 |
四、提升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咨询问卷) |
附录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预测问卷) |
附录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预测问卷) |
附录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教师版)(正式问卷) |
附录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现状之调査问卷(学生版)(正式问卷) |
附录六: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调研提纲 |
附录七: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一) |
附录八: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育改革调研邀请信(二)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传播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 |
第二章 变文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敦煌文献的传播主体 |
第二节 变文在日本的研究 |
第三节 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三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发现 |
第二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日译本 |
第四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取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研究 |
第四章 诸宫调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刘知远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五章 宝卷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二战前后日本对中国宝卷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
第三节 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 |
第四节 日本的宝卷收藏与研究路径及其特点 |
第五节 中日宝卷研究格局差异与启迪 |
附录: 日本所藏宝卷一览表 |
第六章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弹词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弹词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舞台媒介等方式的传播 |
第四节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七章 木鱼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研究 |
第二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收藏 |
第八章 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鼓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与研究 |
第九章 平话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话本在日本的收藏 |
第二节 《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在日本 |
第三节 《全相平话五种》在日本 |
第四节 “三言二拍”在日本 |
第五节 平话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
第十章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一节 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与说唱文学资料东传日本 |
第二节 二战前后日本学者的游学、留学、旅行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 |
第三节 学者藏书的售卖、捐赠、文库的建立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学者的努力和政府财力的支持 |
第十一章 其他说唱文学样式在日本的收藏 |
一、时调小曲 |
二、唱本 |
三、相声 |
四、莲花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四、校园惊奇事件簿(续六)(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奇胎又观”到解剖图解 ——近代中国孕产图像研究[D]. 招凤仪. 中山大学, 2021
- [2]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D]. 史春晓. 扬州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4]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明清通俗小说同书异名现象研究[D]. 尹成.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研究[D]. 刘倩倩.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7]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家长形象研究[D]. 陈会会. 阜阳师范学院, 2018(01)
- [8]主居状中结构研究[D]. 宋萌萌.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D]. 刘炜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D]. 陈安梅. 扬州大学, 2016(12)
标签: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