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办公厅[1](2022)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国办发[20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行政许可是政府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许可运行,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对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为做好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通知如下:
钱艳[2](2021)在《社会共治视角下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F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雅婕[3](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李泽明[4](2021)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保健食品安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保健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平稳运行。时至今日,保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衡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与其它可控性疾病不同,保健食品安全问题不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得到有效的控制。恰恰相反,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机械生产的集约化,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在近几年不断涌现。历史经验表明,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保健食品安全事故都有可能出现。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保健食品安全,应该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应该全面考量保健食品监管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任何环节都能直接对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单一;保健食品内部举报人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是建立现代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核心,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中之重。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强调理论基础、应该重视理论建设。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基石,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要保障。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应该深入探索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法律价值理论。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构还应该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出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思路。通过对国内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实践的考察,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效率原则和信息化原则,应该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监管主体建设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具体而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在确立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路径选择。除此以外,还应该从技术层面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风险评估制度。监管主体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重视监管主体监管能力的提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应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应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企业以及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也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提高企业自我监督的意识、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张芳[5](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陈峤致[6](2020)在《流域氮磷收支及其驱动因素 ——以胡家山小流域为例》文中认为面源污染影响水质安全和生态系统功能,是当前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面源污染相对于点源污染具有广泛性、随机性、滞后性和潜伏性等特征,这使其治理难度相对较大。流域面源污染形成的过程受到流域本身水文过程、环境背景以及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氮和磷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过量的氮素和磷素随着径流进入水体是造成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面源污染产生的本质上是一种养分输移的不平衡。所以明晰流域中氮磷收支及其驱动因素,可以为流域养分管理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以保证水质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库区中典型小流域:胡家山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的地形、土壤、降雨、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结合实地考察、流域水质监测、统计年鉴搜集、GIS和遥感等技术手段,运用净人为氮磷输入模型、TOPMODEL模型、冗余分析和层次分割等多种方法,揭示了该流域2008-2018年氮磷输出的年际特征,探明了氮磷输入以及流域水质的基本情况,明确了养分盈余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2008-2018年胡家山流域主要的养分输出浓度:总氮年平均浓度为1.68–4.80 mg/L,总磷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2–0.17 mg/L,硝态氮年平均浓度为1.02–2.28 mg/L,氨氮年平均浓度为0.11–0.50 mg/L。总氮浓度在2008年最高,2012年最低;总磷浓度在2013年最高,在2017年最低;总氮和总磷的污染情况相对于监测初期有较大的改善。(2)胡家山小流域在2008-2018年的净人为氮输入指数的范围都是8310.75kg/km2-9999.05 kg/km2,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范围是3413.02 kg/km2–4188.33 kg/km2。净人为氮输入指数和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9045.91 kg/km2和3566.71kg/km2,其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13年和2012年,且主要组成部分为肥料输入,其贡献分别为37%-53%和69%-85%。(3)通过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胡家山小流域每年的径流通量的范围在3.92×106–10.1×106 m3之间,年平均径流通量为7.39×106 m3,其中2010年出现径流通量的峰值,2018年出现最小径流通量。胡家山小流域每年输出的总氮通量在11129.24-29219.56 kg范围内,总磷输出通量在82.44-963.62 kg范围内,硝态氮输出通量在4714.82-19297.94 kg范围内,氨氮输出通量在917.68-2740.90 kg范围内。在2008-2018年内,该流域以上四种养分输出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618.94 kg、518.44 kg、11692.09 kg和1721.26 kg。(4)在分析流域氮磷输入与输出通量的基础上,也对其进行了滞后分析,其结果表明:总氮通量与净人为氮输入指数呈现顺时针方向滞后,且整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从第一阶段(2008-2013年)随着净人为氮输入指数的增加,流域氮通量减少,随后第二阶段(2013-2018年)随着净人为氮输入指数的减少,流域内总氮通量增加;流域内的总磷通量与净人为磷输入指数呈现逆时针滞后的趋势,且整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0年)磷通量随着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升高而降低,第二阶段(2010-2012年)磷通量随着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升高而降低,第三阶段(2012-2013年)的磷通量随着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降低而升高,第四阶段(2013-2018年)磷通量随着净人为磷输入指数的降低而降低。(5)流域氮素盈余与畜禽养殖、烟草种植、小麦种植、水稻种植和芝麻种植呈现正相关,流域磷盈余与畜禽养殖和烟草种植呈正相关,流域内硝态氮和降雨量、红薯种植和烟草种植呈正相关,流域内氨氮与烟草、红薯种植和降雨量呈正相关,而这四种响应变量都与林地面积、油菜种植和小麦种植呈负相关。流域内氮素磷素盈余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畜禽养殖,分别贡献了43.20%和28.00%的解释率,硝态氮通量主要受降雨影响,解释度为19.88%,氨氮主要受烟草和红薯种植的影响,解释度分别为12.49%和22.28%。
乔小燕[7](2020)在《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茶既可通过后熟作用提升品质,也可能提升健康价值。良好的贮藏条件和一定贮藏年份的黑茶通常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品饮属性与健康属性,因而市场上经常出现“以新充老”、“以次充好”的不良现象,扰乱市场秩序,并导致大量的黑茶长期处于贮藏期,并未进入消费市场,不利于维护茶叶产销平衡。因此,如何科学地辨别黑茶的仓储陈化年限,促进陈年黑茶的快速流通与消费,保障生产和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监管,是保障黑茶产业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广东省东莞市是中国陈年黑茶仓储量最多的地方,康砖茶仓储量仅次于普洱茶,位居第二。本研究以贮藏期1年、6年、10年、15年、22年、25年和30年康砖茶为试验材料,从滋味成分、香气成分、真菌群落结构、抗氧化活性和近红外光谱信息等角度探讨不同贮藏期康砖茶的品质变化规律,通过化学计量学和多元统计,挖掘和揭示贮藏期与康砖茶品质的内在联系,以期客观地综合判别康砖茶的贮藏年份,建立康砖茶后发酵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规律。贮藏期1-10年康砖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而果糖和麦芽糖差异不显着,茶褐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贮藏期10-30年,非酯型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茶褐素、咖啡碱、可溶性总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蔗糖在贮藏期为1-10年间有显着变化,贮藏期10-30年间,蔗糖差异不显着。康砖茶贮藏期增加,构成香气轮廓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醇类、醛类和酮类减少,酚类和杂环类增加,香型逐渐凸显。贮藏期1-6年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醛和酚类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当贮藏期10年时,酯类和杂环类挥发性成分构成独特的木(坚果)甜香。根据康砖茶贮藏期的不同,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均可分3个变化阶段。滋味特征分为贮藏期1-5年、贮藏期10-15年和贮藏期22-30年。香气轮廓分为贮藏期1-5年、贮藏期10-22年和贮藏期25-30年。贮藏期10年是康砖茶滋味特征和香气轮廓从新茶向陈年老茶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贮藏10-22年是形成陈年康砖茶香气的关键期;而当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香气和滋味的干果香或中药材香形成。综合判别结果表明,香气成分5-乙基-2-糠醛、6-甲基-5-庚烯-2-醇、香叶基丙酮和α-紫罗酮含量差异是判别贮藏期1-22年和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品质的关键指标;滋味成分比值非酯型/酯型儿茶素、GA/EGCG和GA/酯型儿茶素差异则是贮藏期1-6年和贮藏期15-22年康砖茶品质判别非常重要的指标。(2)贮藏期1年、10年、22年和30年康砖茶中黄酮糖苷和黄酮醇糖苷是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金圣草素是康砖茶中主要的黄酮糖基配体,糖基化方式有C-和O-两种。半乳糖和鼠李糖是黄酮醇山奈酚和杨梅素的糖基;葡萄糖和芦丁糖是槲皮素的糖基。康砖茶贮藏期1-10年、贮藏期10-22年、贮藏期22-30年差异黄酮代谢物逐渐减少。贮藏期1-10年黄酮、黄烷酮和黄酮醇代谢物显着降低,黄酮苷、黄酮醇苷显着降低。贮藏期10-22年以鼠李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为糖基的黄酮苷、黄酮醇苷显着增加。贮藏期22-30年以鼠李糖为糖基的黄酮苷显着降低,葡萄糖醛酸为配基的黄芩素显着增加。鸢尾黄素是贮藏期30年的特征性成分,麦黄酮O-葡萄糖醛酸是贮藏期1-10年康砖茶的特征性成分。杨芽黄素和黄芩苷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相对含量增加。(3)贮藏期增加,康砖茶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贮藏期30年康砖茶中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优势真菌种群发生演替,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是贮藏期1-6年间康砖茶中的优势菌,贮藏期10-30年双孢旱霉Xeromyces bisporus成为优势菌。苹果酸和p H对贮藏期1-10年和贮藏期10-30年真菌群落的演替有重要意义。(4)康砖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其抗氧化活性依次为DPPH·>ABTS·>FRAP。随着贮藏期增加,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呈规律性变化,清除ABTS·的能力与贮藏年份没有相关性。贮藏期15-22年的康砖茶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显着高于贮藏时间1-10年的康砖茶,贮藏期25年的康砖茶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与贮藏期10年接近,贮藏期30年则与贮藏期15年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的能力相当。没食子酸和茶褐素对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抗氧化活性差异有重要作用。(5)贮藏期1年、贮藏期6年和贮藏期25-30年康砖茶近红外光谱信息与其他贮藏期康砖茶有明显区别。建立基于特征波段PLS算法的DPPH、ABTS和FRAP EC50的预测模型。ABTS预测模型R为0.98,RMSECV为0.03。DPPH和FRAP预测模型R为0.92以上,RMSECV为0.15以上。DPPH、ABTS EC50模型的预测有效性高于FRAP。建立基于全光谱PLS算法的茶褐素和可溶性糖总糖定量预测模型,主成分分别为5和4时,可溶性糖总糖和茶褐素预测模型R分别为0.93和0.78,RMSECV分别0.35和1.58。
成瑞雪[8](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指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余天翔[10](2019)在《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长远发展。为此需要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商业建筑全年运行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大型超市建筑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都建起了大量的大型超市,且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超市由于其货物种类和售卖形式的特殊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研究意义很大。但当前针对商业建筑中的商场建筑研究较多,而针对大型超市建筑,尤其是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建筑的节能设计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希望可以做这方面的补充。本文首先对苏州大型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苏州大型超市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总结出节能设计路线即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节能、照明节能和通风节能。接下来针对苏州大型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对多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整理,梳理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按照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计算模拟出照明能耗和供暖空调能耗。分析得到的能耗数据,得出各措施的节能效果和总体节能效果。通过计算模拟发现了现有节能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进一步节能措施。最后针对大型超市通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说明了大型超市通风的必要性,提出在过度季节和夏季夜间利用自然通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针对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间设计捕风器通风,并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模拟得出捕风器通风完全可以保证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并找出了效果较好的捕风器的布置方式和大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苏州地区大型超市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为既有超市节能改造和新建超市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二、《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法律体系 |
(二)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 |
(三)有利于提高保健食品安全标准、减少保健食品安全事故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 |
(二)保健食品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区分 |
(三)保健食品的特征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及法律控制机制 |
一、保健食品风险控制的基础——保健食品的多元价值 |
(一)保健食品的文化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经济价值 |
(三)保健食品的社会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特殊风险 |
(一)一般食品的风险特性 |
(二)保健食品风险的特殊性及分类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概念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含义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内容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意义 |
(一)保障人体健康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
(二)构建有效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需要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法治化的需要 |
第二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相关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存在的问题 |
(三)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
二、政府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监管手段相对不足 |
(二)多元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
三、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规范性 |
(二)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正当性 |
(三)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自律性 |
四、社会公众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安全立法 |
(二)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 |
(三)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过程 |
(四)企业缺少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 |
第三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理论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法律价值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秩序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效益价值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公平正义价值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对生命健康权的保障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政治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需要行政权力介入 |
(二)消费者权利需要行政权加以保障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
(二)保健食品的市场失灵理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思路与原则 |
一、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借鉴 |
(一)美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二)欧盟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三)香港地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四)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经验的借鉴价值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思路 |
(一)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路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思路 |
(三)加强企业自我监督 |
(四)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协同作用 |
三、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
(一)安全性原则 |
(二)社会整体效率原则 |
(三)坚持法治原则 |
第五章 完善政府主导下控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
一、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 |
(一)健全中国特色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
(二)完善保健食品监管法律的重点 |
二、保健食品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
(一)强化保健食品的风险评估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机制的完善 |
(三)健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
三、提高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相关措施 |
(一)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理念 |
(二)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 |
(三)建立约谈机制 |
(四)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 |
(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 |
第六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辅助性措施 |
一、完善企业自我监督的相关措施 |
(一)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守法意识 |
(二)增强企业在经营中的社会责任 |
二、发挥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明确行业协会性质,保障行业协会的规范性 |
(二)理清行业协会关系,保障行业协会的正当性 |
(三)健全行业协会制度,保障行业协会的自律性 |
三、发挥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立法的途径 |
(二)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的能力 |
(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的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流域氮磷收支及其驱动因素 ——以胡家山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面源污染的定义 |
1.2.2 面源污染来源 |
1.2.3 养分平衡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基础数据收集 |
2.2.2 农业状况数据收集 |
2.2.3 水质监测与分析 |
2.2.4 气象数据监测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氮磷输入量化 |
2.3.2 流域径流量模拟 |
2.3.3 流域氮磷输出计算 |
2.3.4 流域氮磷盈余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
2.3.5 数据分析 |
3 流域水体氮磷输出变化特征 |
3.1 流域水体氮磷浓度年内变化趋势 |
3.2 流域水体氮磷浓度年际之间差异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流域氮磷平衡时间变化规律 |
4.1 流域净人为氮磷输入年际变化规律 |
4.2 流域养分输出通量年际变化规律 |
4.3 流域氮磷输入输出关系的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胡家山小流域氮磷盈余主要驱动因素 |
5.1 冗余分析结果 |
5.2 冗余分析层次分割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黑茶贮藏过程中滋味成分研究进展 |
1.3 黑茶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
1.4 黑茶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5 黑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1.6 近红外光谱在茶叶上的应用 |
1.6.1 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
1.6.2 近红外技术在茶叶定性定量方面的应用 |
1.6.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黑茶贮藏期判别研究 |
1.7 技术路线 |
1.8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基于滋味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感官审评结果 |
2.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中常规成分分析 |
2.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儿茶素和GA分析 |
2.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可溶性糖总糖和单双糖分析 |
2.2.5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茶色素分析 |
2.2.6 基于滋味成分的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PLS-DA分析 |
2.2.7 基于滋味成分的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HCA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类黄酮代谢组研究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总黄酮分析 |
3.2.2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类黄酮代谢物分析 |
3.2.3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差异类黄酮代谢物比较分析 |
3.2.4 不同贮藏期康砖茶差异黄烷酮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代谢物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香气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
4.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PLS-DA分析 |
4.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挥发性成分HCA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p H值和有机酸组分分析 |
5.2.2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氨基酸组分分析 |
5.2.3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5.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 |
5.2.5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优势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ABTS、DPPH和 FRAP评价康砖茶抗氧化活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1.4 试验方法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多酚提取物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分析 |
6.2.2 多酚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6.2.3 多酚提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6.2.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多酚提取物FRAP、DPPH和ABTS EC_(50)值分析 |
6.2.5 FRAP、DPPH和ABTS EC_(50)值与主要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6.2.6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主要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PLS-DA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康砖茶定性和定量模型建立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1.3 试验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近红外光谱的光谱特征 |
7.2.2 基于特征光谱PLS算法的DPPH、ABTS和 FRAP EC_(50)模型建立 |
7.2.3 基于全光谱PLS算法的可溶性糖和茶褐素的模型建立和PCR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1.1 基于滋味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8.1.2 基于类黄酮代谢组研究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8.1.3 基于香气成分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8.1.4 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
8.1.5 基于ABTS、DPPH和 FRAP评价康砖茶抗氧化活性 |
8.1.6 基于品质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综合判别不同贮藏年份康砖茶 |
8.1.7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康砖茶定性和定量模型建立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
一、调出方(卖方) |
二、调入方(买方) |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
1.1.2 中国商业及超市建筑的能耗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评述 |
2.1 苏州地区气候特征 |
2.1.1 苏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1.2 苏州的气候特征 |
2.1.3 针对苏州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2.2 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及基本能耗特点 |
2.2.1 商业建筑的发展 |
2.2.2 超市建筑的发展 |
2.2.3 现代超市建筑的基本能耗特点 |
2.3 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
2.3.1 被动式节能技术 |
2.3.2 主动式节能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现状调研 |
3.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基本情况概述 |
3.1.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存在类型 |
3.1.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特点 |
3.1.3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外围护结构做法 |
3.1.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设备使用情况 |
3.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路线 |
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环境调研 |
3.3.1 测量点位选取 |
3.3.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热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光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测量与分析 |
3.4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能耗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低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设计 |
4.1 相关节能规范的梳理 |
4.2 大型超市照明能耗计算分析 |
4.3 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能耗模拟 |
4.3.1 主要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与构造 |
4.3.2 模拟软件介绍 |
4.3.3 能耗模拟建模信息 |
4.3.4 能耗模拟结果显示 |
4.3.5 能耗模拟结果数据分析 |
4.4 室内照明与供暖空调能耗总体分析 |
4.5 进一步降低照明和供暖空调能耗的措施 |
4.5.1 降低照明能耗措施 |
4.5.2 降低供暖空调能耗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低超市通风能耗设计 |
5.1 大型超市室内通风的必要性 |
5.1.1 大型超市建筑封闭原因及问题 |
5.1.2 相关规范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
5.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自然通风的适用性研究 |
5.2.1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方式与位置 |
5.2.2 苏州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潜力 |
5.2.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时间与管理 |
5.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模拟验证 |
5.3.1 模拟软件 |
5.3.2 模拟对象 |
5.3.3 捕风器通风设计 |
5.3.4 捕风器通风模拟 |
5.3.5 捕风器通风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J]. 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2(06)
- [2]社会共治视角下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F区为例[D]. 钱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4]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D]. 李泽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8)
- [5]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6]流域氮磷收支及其驱动因素 ——以胡家山小流域为例[D]. 陈峤致.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康砖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年份综合评鉴研究[D]. 乔小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8]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D]. 余天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