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远北江三桥桩基溶洞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包珍[1](2020)在《旋挖钻+钢套筒技术在邻近既有建筑物溶洞桩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我国南方地区,岩溶地貌非常容易发育。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溶洞桩基础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会产生振动,并诱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特别是既有建筑物附近进行桩基础施工,会造成附近建筑物倾斜、坍塌等,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工具式钢套管护壁+旋挖钻孔技术、液压拔管机拔管、静力挤扩混合料等成套技术能克服松散土层、溶洞地段不良地质,有效减少施工振动和地面塌陷,保证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施工安全,减少邻近建筑物的处理或拆迁费用,降低经济损失,实现快速、安全、无振动和低成本的既有建筑物附近的嵌岩桩基础施工,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唐明裴,梁小聪,宁平华[2](2016)在《广东清远北江四桥工程岩溶地区桩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通过广东清远北江四桥工程实例,提出复杂岩溶地区的桥梁桩基设计思路,结合不同施工环境分析三种不同形式的溶洞桩基,保证复杂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设计满足其承载能力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桩基关键技术施工措施,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借鉴。
高杰,靳春尚,何林锋,陈全兴[3](2015)在《岩溶地区邻近铁路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文中认为岩溶地区邻近铁路超长大直径灌注桩具有溶洞难以得到有效处理、施工过程需避免扰动铁路、孔壁支护困难及施工进度较慢等难题,以龙岩大道高架桥主桥桩基工程为例,利用旋挖钻与冲击钻配合施工,结合长护筒跟进、土洞低压预注浆及人工造壁等技术,解决了诸多施工难题。结果表明,岩溶地区邻近铁路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工艺先进可行、效益明显。
郑明亮[4](2014)在《浅谈溶洞群地区桥梁的限额设计要点》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一个有代表性的溶洞群地区的桥梁设计案例的分析,对该地区桥梁实际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谈论,并提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一些措施及建议,为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实施限额设计提供一定参考经验。
莫荣,张家升[5](2013)在《浅谈南钦铁路联坡双线特大桥岩溶地质钻孔桩施工》文中认为南钦铁路联坡双线特大桥桩基础地处广西岩溶发育地段,溶洞且有单层、多层,空溶洞、半填充、泥浆填充、密实粘土填充的多种复杂情况。针对每个桩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判断,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抛填片石和粘土、钢护筒跟进、钻孔注浆封闭等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该桥施工,对于类似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有借鉴的作用。
刘事莲,彭向荣,罗旭东,武建中[6](2013)在《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清远段设计经验与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二合同段的总体扩建方案,即两侧整体加宽、局部两侧分离加宽的方案,同时重点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桥梁下部结构刚性连接、灰岩区勘察和桩基处理等关键技术。
程文才[7](2012)在《广珠铁路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广珠铁路岩溶地区广清高速特大桥、白坭河特大桥等桥梁桩基础的施工实践,分析了该岩溶地区的岩溶情况及特点,指出岩溶地质情况下桥梁桩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地表塌陷的发生机理,阐述了该岩溶地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础厚覆砂层处理、溶洞处理、邻近敏感点处理、偏孔和斜孔处理、钢护筒选用等施工技术方案。提供了穿过砂层直接嵌岩桩基础施工方案及应用实例,以及穿过砂层和溶洞的桩基础施工分别采用回填片石夹黏土方案、压力注浆方案、钢护筒跟进方案及应用实例等较为详实的施工具体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唐万春[8](2011)在《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文中指出厚覆盖型岩溶是指可溶岩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所覆盖,覆盖层厚度为1030m的岩溶区,高速铁路穿越这种厚覆盖型岩溶区,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及运营。本文在对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环境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情况的调查总结基础上,对研究区岩溶路基破坏机理、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下水动力响应、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覆盖型岩溶路基物理模拟及判据、基于GIS技术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技术及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了一套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的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既丰富了岩溶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于高速铁路穿越厚覆盖型岩溶区的设计、施工又具有重大的工程实践意义。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凝炼了厚覆盖型岩溶的概念,即可溶岩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所覆盖,覆盖层厚度范围为1030m的区域为厚覆盖型岩溶区。(2)在厚覆盖型岩溶区土洞、溶洞、溶蚀破碎带的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覆盖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区岩溶路基变形破坏的地质模式,即“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粉质粘土+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粉质粘土+卵石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等。(3)从触发因素的角度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地下水动力响应。在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基础上,对四种地质模式下的地下水位变化对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单一模式下,水位下降同样的深度时可溶岩上方覆盖层的厚度对土洞直径的发展有直接联系,且可溶岩上部覆盖层越薄,发生地表塌陷的几率越大;在复合模式中,由于模型Ⅱ土洞发育在卵石土层,卵石土层的强度较低,在天然状态下洞顶的位移就偏大,且稍强烈的水位波动即可引起土洞直径的不断加大,若遭遇人工强降水则发生地表塌陷的几率较大。模型Ⅲ、模型Ⅳ由于土洞发育在粘土层,故水位下降过程中洞顶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模型Ⅰ-1模型Ⅰ-3相似。(4)从触发因素的角度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列车荷载动力响应。以“粉质粘土+可溶岩”结构为地质原型,建立起了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并对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动荷载作用下拉应力主要集中在路基下方的3-5m处,大于5m埋深的土洞对应力分布没有实质影响。当土洞跨度相对土洞顶板厚度较大时,塑性区首先出现在土洞顶板顶部土体,表现为压剪屈服。随着动荷载的不断影响,塑性区逐渐向下发展延伸,土洞顶部的塑性区逐渐向上发展延伸,最后塑性区贯通。(5)为深入研究厚覆盖层(土洞)塌陷的发育判据,建立了研究区的大型实体模拟,对第四系下部的粉质粘土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塌陷形成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第四系水位的变化对土层的破坏作用不明显;相同土层结构条件下,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岩溶水含水层关系密切的地区,发生塌陷的可能性大;土层的破坏与岩溶管道裂隙系统水水位下降速度和渗透坡度有关,可以作为塌陷发育的判据。对于原新沙口站一带,岩溶水位下降的临界速度大致为0.225m/min,临界水力坡度为0.4~1.59。(6)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岩溶塌陷预测评价模型,选取了基岩岩性、线岩溶率、土层厚度、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与基岩面关系等6个因素作为岩溶塌陷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确定研究区有12段为岩溶塌陷易塌区,这些段落为岩溶塌陷重点整治段。(7)合理的制定了岩溶整治设计原则、岩溶整治主要工程措施,并对加固深度、注浆孔距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岩溶整治最大深度以30m为宜,注浆压力在0.2~0.5MPa时,注浆孔距宜取3.5~7.0m为宜。采用电测法及面波法对厚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工程进行了检测。(8)针对武广客运专线面临的厚覆盖型岩溶塌陷问题,通过系统研究,建立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地段厚覆盖型岩溶塌陷,从勘察、预测评价到防治工程的技术体系。
卫启阳,刘海平[9](2010)在《岩溶地区桥梁基桩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鼎湖特大桥位于岩溶发育区,裂隙发育,溶沟、溶槽、溶洞众多。前期施工时,根据79号墩试验桩及65号墩基桩成孔工艺试验成果,斜岩面钻孔施工时采取回填片石及混凝土的处理措施;溶洞地质钻孔施工时根据岩溶具体情况可采取预注浆、挤石造壁、跟进钢护筒的处理措施。针对施工中常出现的桩孔漏浆、偏孔、塌孔、扩径及卡钻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基桩质量。经检验,该桥基桩合格率为100%。
林涛[10](2009)在《武汉北编组站野芷湖大桥强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武汉北编组站野芷湖大桥岩溶区域钻孔桩的施工,通过采用合理选择钻机、多级护筒跟进及其它有效措施,安全通过溶洞,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二、清远北江三桥桩基溶洞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远北江三桥桩基溶洞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旋挖钻+钢套筒技术在邻近既有建筑物溶洞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情况 |
2 周围建筑物情况 |
2.1 既有桥梁情况 |
2.2 周围建筑物情况 |
3 关键技术应用 |
3.1 钢套筒应用 |
3.1.1 钢套筒设计。 |
3.1.2 钢套筒下沉技术。 |
3.1.2. 1 第一节钢套筒下沉。 |
3.1.2. 2 第二节钢套筒下沉。 |
3.1.2. 3 按照以上步骤继续沉放护筒。 |
3.1.2. 4 旋挖钻进成孔与工具式钢护筒底标高位置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 |
3.1.3 钢套筒上拔技术。 |
3.1.4 钢套筒上拔力计算。 |
3.2 人造护壁技术 |
3.2.1 钢套筒刃脚护壁。 |
3.2.1. 1 材料。 |
3.2.1. 2 抛填。 |
3.2.1. 3 搅拌。 |
3.2.1. 4 挤扩。 |
3.2.2 溶洞内护壁。 |
3.3 水下混凝土灌注 |
3.3.1 泥浆配制。 |
3.3.2 导管埋深技术。 |
4 效果分析 |
4.1 应用效果 |
4.1.1 工程质量情况。 |
4.1.2 临近建筑物情况。 |
4.2 经济效益 |
5 结语 |
(2)广东清远北江四桥工程岩溶地区桩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述 |
2 基础设计 |
3 溶洞影响分析 |
4 溶洞处理措施 |
4.1 水中桩基 |
4.2 北江河堤两侧桩基 |
4.3 重要结构物周边桩基 |
5 结语 |
(4)浅谈溶洞群地区桥梁的限额设计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溶洞地区桥梁设计的要点 |
2 桥梁工程实例 |
3 桩基溶洞处理专项会议的结论 |
4 案例分析 |
5 结语 |
(5)浅谈南钦铁路联坡双线特大桥岩溶地质钻孔桩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准备 |
3 溶洞的判别和处理方法 |
4 溶洞处理的工艺措施 |
4.1 抛填片石粘土法 |
4.2 钢护筒跟进法 |
4.3 注浆填充法 |
4.4 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
5 结语 |
(6)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清远段设计经验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总体扩建方案 |
1.1 项目的特点、难点 |
1.2 扩建方式的选择和论证 |
1.2.1 新建和加宽方式的选择 |
1.2.2 加宽扩建方式的论证 |
1.2.2.1 单侧加宽和双侧加宽方式的选择 |
1.2.2.2 整体拼接加宽和分离加宽方式的选择 |
1.3 扩建技术标准的确定 |
2 改扩建关键技术的应用 |
2.1 路基拼接技术 |
2.2 路堑边坡扩建方案 |
2.3 软基处理方案 |
2.4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 |
2.4.1 问题的提出 |
2.4.2 轻质土设计 |
(1) 性能设计: |
(2) 构造设计: |
(3) 辅助设施设计: |
(4) 轻质土验算: |
(5) 轻质土施工: |
2.5 新旧桥梁拼接计算采用何种设计标准的问题 |
2.6 桥梁拼接关键技术 |
2.6.1 上、下部结构均连接技术 |
2.6.1.1 盖梁刚性连接的选择 |
2.6.1.2 下部结构刚接技术介绍 |
2.6.1.3 上部结构拼接 |
2.6.2 上连下不连的拼接技术 |
2.7 岩溶地区的勘察和处理关键技术 |
2.8 隧道改扩建关键技术 |
3 结语 |
(7)广珠铁路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技术方案 |
2.1 岩溶基本情况及分析 |
2.2 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
2.3 施工管理措施 |
(1) 逐桩制订施工方案, 做到“一桩一图一表一方案”。 |
(2) 加强隐患排查和测量监控, 坚持信息化施工。 |
3 施工实施方案及应用实例 |
3.1 穿过砂层直接嵌岩桩基础施工 |
3.2 穿过砂层和溶洞的桩基础施工 |
(1) 回填片石夹黏土方案及应用实例 |
(2) 压力注浆方案及应用实例 |
(3) 钢护筒跟进方案及应用实例 |
4 施工注意事项 |
5 结束语 |
(8)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研究历程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铁路岩溶路基塌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典型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3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及主要地质工程问题 |
3.1 概述 |
3.2 典型研究区覆盖型岩溶基本特征 |
3.2.1 第四系覆盖层的成分、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质 |
3.2.2 路基段地下岩溶发育情况 |
3.3 厚覆盖型岩溶概念的厘定 |
3.4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4章 岩溶路基破坏机理研究 |
4.1 研究区典型岩溶路基破坏实例 |
4.1.1 英德玻纤厂岩溶塌陷 |
4.1.2 英德硫铁矿马口矿区岩溶塌陷 |
4.1.3 京广铁路冬瓜铺站塌陷 |
4.1.4 武广铁路地质钻探引发的塌陷 |
4.2 岩溶路基变形破坏的地质模式 |
4.2.1 “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2 “粉质粘土+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3 “粉质粘土+卵石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4 “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第5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下水动力响应研究 |
5.1 典型研究区水动力现场监测分析 |
5.1.1 监测内容和方法 |
5.1.2 监测结果 |
5.2 水动力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依据 |
5.2.2 模型参数取值 |
5.2.3 典型的地质模式下的塌陷模型计算 |
5.2.4 成果分析 |
第6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研究 |
6.1 路基设计荷载分析 |
6.1.1 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 |
6.1.2 静载 |
6.1.3 动载 |
6.2 路基结构动应力衰减分析 |
6.2.1 纵向方向 |
6.2.2 横向方向 |
6.2.3 深度方向 |
6.3 列车荷载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应力分析 |
6.3.3 塑性区发展过程分析 |
6.3.4 无土洞路基应力分析 |
第7章 覆盖型岩溶路基物理模拟及判据研究 |
7.1 概述 |
7.2 物理模型试验 |
7.2.1 模型的组成 |
7.2.2 模型试验过程 |
7.2.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7.3 渗透变形试验 |
7.3.1 试验测定方法原理 |
7.3.2 试验结果 |
7.4 岩溶塌陷判据分析 |
7.4.1 机理分析 |
7.4.2 岩溶塌陷发育判据分析 |
第8章 基于 GIS 技术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 |
8.1 概述 |
8.2 潜在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 |
8.2.1 评价范围 |
8.2.2 评价指标 |
8.2.3 评价模型建立 |
8.2.4 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结果 |
8.3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 |
8.4 综合分析 |
第9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
9.1 概述 |
9.2 岩溶整治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要求 |
9.2.1 加固处置主要参数 |
9.2.2 加固处置方案设计 |
9.3 施工质量检验技术研究 |
9.3.1 电测深法检测成果分析 |
9.3.2 面波法检测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岩溶地区桥梁基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岩溶地区桥梁基桩施工 |
2.1 试验桩施工 |
2.2 基桩施工流程 |
(1) 填筑施工平台: |
(2) 桩位放样: |
(3) 修建泥浆池: |
(4) 钻机就位: |
(5) 埋设钢护筒: |
(6) 冲击成孔: |
(7) 清孔: |
3 施工关键技术 |
3.1 斜岩面施工 |
(1) 回填片石: |
(2) 回填混凝土: |
3.2 溶洞施工 |
(1) 预注浆: |
(2) 挤石造壁: |
(3) 跟进钢护筒护孔: |
4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
(1) 桩孔漏浆。 |
(2) 桩孔偏孔 (斜孔) 。 |
(3) 桩孔塌孔。 |
(4) 桩孔扩径。 |
(5) 卡钻 (埋钻) 。 |
5 结 语 |
(10)武汉北编组站野芷湖大桥强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多级护筒跟进法钻孔施工 |
2.1 钻机选型 |
2.2 护筒直径与溶洞层数的关系 |
2.3 护筒插打 |
2.4 钻孔顺序 |
2.5 溶洞穿越措施 |
3 具体施工说明 |
4 结 语 |
四、清远北江三桥桩基溶洞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挖钻+钢套筒技术在邻近既有建筑物溶洞桩中的应用[J]. 包珍. 河南科技, 2020(35)
- [2]广东清远北江四桥工程岩溶地区桩基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J]. 唐明裴,梁小聪,宁平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7)
- [3]岩溶地区邻近铁路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A]. 高杰,靳春尚,何林锋,陈全兴. 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4]浅谈溶洞群地区桥梁的限额设计要点[J]. 郑明亮. 江西建材, 2014(14)
- [5]浅谈南钦铁路联坡双线特大桥岩溶地质钻孔桩施工[J]. 莫荣,张家升.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8)
- [6]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清远段设计经验与体会[J]. 刘事莲,彭向荣,罗旭东,武建中. 广东公路交通, 2013(01)
- [7]广珠铁路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J]. 程文才. 铁道勘察, 2012(04)
- [8]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D]. 唐万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6)
- [9]岩溶地区桥梁基桩施工技术[J]. 卫启阳,刘海平. 桥梁建设, 2010(04)
- [10]武汉北编组站野芷湖大桥强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J]. 林涛. 世界桥梁,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