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琼[1](2017)在《无言之美—论沈从文小说中的艺术空白》文中提出由于文学作品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描述以及文学语言自身的特质,在内容或形式上总会存在一些未言明的部分,即自然“空白”,但本文探究的是作者沈从文在小说中有意设置的艺术“空白”。本文在梳理“空白”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特征鲜明的艺术“空白”及其意蕴美。沈从文小说中的艺术“空白”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与结构组织两个方面。其小说中有意省略掉的人物对话、人物行为语言,特别设置的虚化心理以及模糊化的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塑造更加的丰满传神;在结构组织安排中作者巧设间断性的情景描绘和开放式的结尾,无形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使得小说结构更加多样化。沈从文恰如其分地把握艺术“空白”,使得小说营造出无比丰富的美学意蕴:既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简洁美,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美,更有“余音不绝绕梁三日”余韵美。简而言之,艺术性的“空白”非但没有封锁住沈从文小说的信息量,这些文本中的“空白结构”反而是极大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想象力,召唤读者积极主动地运用审美体验填补文中信息的空缺,小说中的“未定性意义”在阅读者的参与过程中得到最大可能的挖掘。
路杨[2](2013)在《“爱欲书写”:1920年代中后期新文坛小说风尚研究》文中认为192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文坛兴起了一轮“恋爱小说”的写作潮流。在题材选择上,“恋爱小说”延续并放大了“五四”自叙传小说中爱欲书写的成分,并在文体形式上直接承袭了自叙传式的叙事模式和体裁选择。一时间书写都市青年“恋史”、三角、多角乃至同性恋爱故事并冠以“日记”、“信札”、“情书”之名的小说层出不穷,构成了正处于“新书业的黄金时代”的新文学中小型出版机构的一大文学出版物类型,成为最受当时青年学生欢迎的文学读物,更成为彼时大批涌入新文坛讨生活谋出路的文学青年争相追摹的一种写作程式,对于不同文学代际、流派、社团乃至不同知识分子阵营的作家均呈现出席卷之势。作为一种覆盖面极为广泛的文学风尚,这类“恋爱小说”表现为一种极具症候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而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脉络中,“恋爱小说”的创作风潮则恰好处于1920年代初期的“五四”自叙传抒情小说和1928年后风行的“革命+恋爱”小说这两大创作潮流之间。作为一种“夹缝中的写作”,“恋爱小说”的文学风尚形成于一个伦理失范、价值未明、诸多问题错综纠缠的“后五四”时代之中;在“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运动中掀起的伦理一情感革命以及由一种浪漫的文学观念主导的新文学创作,在此时所面临着的自身形态的走向问题,都在“恋爱小说”所建构的写作空间中留下或隐或现的话语踪迹。本文正是将“恋爱小说”这一新文坛风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症候,以形式分析为主兼顾社会学考察的方法,在叙事模式与情节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取出一些其他的形式要素,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场景模式与主题模式入手,探讨新文学市场、社会思想讨论以及新文学批评等外部因素与小说形式的互动与互涉关系。本文一方面试图讨论“恋爱小说”运作方式及审美共性中反映出的某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审美倾向与文化意识形态,及其复杂性与变动性;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考察不同作家在这一风尚内部的具体表现,透视作家个体与时代精神、思想潮流、文坛趣味和权力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宋琼英[3](2010)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文中认为本论文将站在后革命时代的氛围中,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以同情理解的方式去评判那些时代风云以及人物在小说艺术中的自我投影,心灵谕旨,从而探讨知识分子话语遭遇宏大主题之后的悲欢离合、心灵挣扎、情理折磨,并因此质询知识分子自身的宿命与梦魇。中国的革命是革命者逐渐认识自我,逐渐认识革命的长期过程。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作家对革命与革命者的形象都存在理想化态度。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更带有传统武侠小说和情爱小说中的侠客风范与才子佳人模式的流风余韵。例如陈天华《狮子吼》中联络会党、“豪侠尚义”的狄必攘,“尚侠轻生”、“杀身成仁”的审血诚都是仗剑江湖、豪气纵横的侠客豪雄;徐枕亚的《玉梨魂》在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中穿插出新的宏大声音,将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融为了一体。张闻天的《旅途》为我们上演了“革命+恋爱”的国际版,为后来者在革命与个人之间的结合寻找到了激情似火的黏合剂,钧凯因此成为把新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学语码的雏形。当然也有一批思想家、小说家能在主流之外深思革命以及革命之外的命题意义。例如鲁迅在他的《药》中以自己的冷清孤寂探照了革命者夏瑜的凄凉寂寞,从而让人感触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革命与启蒙的双重重担。而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则首先感知到面对革命,知识女性革命者所需做、所能做的责任与使命,于是,身体成为女性革命者的利器,以至她们在颠覆了革命对象之后也颠覆了她们自己。上世纪30年代,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潮风起云涌,革命以及革命者的理念、行动与规范已经昭然明示,在主义、思潮与实践之间的交相碰撞之中,这些现代小说中的革命者展示了时代的苦闷与靓丽,彷徨犹豫与果敢决绝。例如,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从苦闷徘徊的怀疑和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者逐渐走向新生,成为为人民、为大众的革命的知识分子。而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则为了革命的成功,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家庭亲情、爱情甜蜜,甚至自己的生命。于是,所有一切都会成为,都能成为革命成功的兑换券。即使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京派作家也会在此时的小说中塑造真正的革命者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可能被误解,可能被消解,但是相对于那些“正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可爱而又可敬的“痴汉”,他们也是民族的脊梁,这就是沈从文的《大小阮》中小阮的意义。在时代的严峻情势下,有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也许会颓废,甚至才气逼人的乱世作家也会如此,这样就酝造了我们畸形的现代都市背景下的海派文人穆时英笔下的颓加荡似的知识分子革命者潘鹤龄。他们是怀疑主义者、非英雄以至丑角。而茅盾的《蚀》仍然在女性身体与革命运动之间的反常悖论中寻找叙述的张力与曲线,同时隐含着新的女性知识分子已经觉醒。当革命的对象不只是本国反动分子时,外族日本人的入侵更加增添了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复杂与多样。国统区、解放区以及沦陷区的地域、政治与情境的不同使得文学虚构更加摇曳多姿。于是,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完美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终于在解放区的作家笔下出现,他们一方面是革命运动的领导者、策划者,同时又是实践运动的参与者,当然,他们的太过于完美使得他们在艺术魅力上失之真实。而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形象则继续着从五四就已开始的知识分子不断寻找的命运,在“人民”、“民族”之间审视、皈依,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分子本身的自恋和自省。在时代如此艰险之时,仍有无名氏在《野兽·野兽·野兽》中塑造了知识分子革命者印蒂。印蒂在向往革命、投身革命之后,能够得以反省和超越革命,去追求生命的圆全。尽管这种反省是当时时代主潮所不能接受的形而上思考,但是它显示了一个时代的思考深度与力度,也许正因为如此,注定这种思考将是寂寞的。同样寂寞的是丁玲以及她书写的《在医院中》的陆萍,只不过这是女性革命所带来的女性性别、身体困惑与知识分子批判意识之间的纠结与缠斗,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够从中感受中国“先知”们的荣耀与悲哀。总之,时代的汹涌浪潮携带着知识分子、革命者滚滚而来,浪淘不尽知识分子革命者无尽的沧桑悲凉,留给后人的是书写不尽的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意蕴,而知识分子与宏大主题之间的妥协与迎合、抗拒与拥抱将会是知识分子永恒的命中吊诡。而今天的我们,应该坚持知识分子的理性批判精神,同情理解他们的历史局限,更要尊敬他们的崇高感和超越感,不断地突破时空的限定,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
刘传霞[4](2006)在《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性别是从人类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机制、文化范畴,但是,这种由文化所建构而非生物属性所规定的机制,却成为人们划分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的依据,并且长期以来被叙述为人的本真性、根源性的知识。在现代,当宗教神话解体后,人们开始建构新的性别神话来抵抗现代性带来的断裂与迷茫。事实上,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社会性别认同,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一种文化身份认同,它与种族、国家、民族、阶级等身份的认同交织在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前现代到现代的转换与确立时期,处于东西方文明激烈冲撞之中。现代性给古老中国所带来打击和震惊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断裂和冲突,由此所引发的身份焦虑与不安更加突兀。在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男性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阶层身份都遭遇到了空前的认同危机。这一切危机也必然引发中国人(男性)性别身份认同问题,人们迫切需要重整性别秩序来组织他们所遭遇的充满断裂与动荡的现代生活,借助现代性别神话来解决他们由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诸多现代身份危机与困惑问题。中国男性知识分子对男性自我主体的建构是与对女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对他者女性的设定与想象永远是男性在面临各种人生危机与困惑、建立自我主体的首选途径。与传统社会固定不变的性别认同不同,现代社会的性别认同并不是个人特性,它与变动的社会密切相连,所以,现代的性别认同和性别建构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关系中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确立。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变动、随着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格局中位置的迁移,中国男性知识分子自我期待与实际现状间的差异距离发生变化,他们将这种因想象与实际之间的裂缝和矛盾所导致的焦虑与不安、破碎与断裂转移投射到他者女性身上,因而他们对中国现代女性社会角色与规范的设定与时俱动。通过对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作用的阐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种女性——新女性、底层劳动妇女、妓女、疯女人等的言说,通过女性在家庭亲属结构中的关系和性爱关系的解说,
李红艳[5](2004)在《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文中指出空白与蕴藉美的存在,在文学活动的接受这一环节中,给读者创造提供了机会。沈从文的 小说在思想、意境及艺术技巧等构思上都具备了空白与蕴藉的审美特征,小说含蓄而富于暗示性,追求 纯与真的效果,它的解读是没有终结的,小说也便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二、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论文提纲范文)
(1)无言之美—论沈从文小说中的艺术空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 研究依据 |
2 研究现状与目标 |
二 沈从文小说人物塑造之空白 |
1 语言:省略 |
2 心理:虚化 |
3 形象:模糊 |
三 沈从文小说结构组织之空白 |
1 情景描绘:间断 |
2 结尾书写:开放 |
四 沈从文小说中的空白意蕴美 |
1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简洁美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美 |
3 “余音不绝绕梁三日”的余韵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爱欲书写”:1920年代中后期新文坛小说风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别人的情史” |
第二章 习得的“浪漫爱” |
第三章 ”灵与肉”的分裂与冲突 |
第四章 “性欲本体论”与“桃色的恐怖” |
第五章 作为文本形式的“爱情大讨论” |
第六章 在思辨中“幻灭” |
第七章 “反浪漫的罗曼司” |
结语 夹缝中的写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和关注的焦点 |
(一) 革命 |
(二)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
(三) 研究焦点 |
第一章 五四前后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五四前后文学内外的知识分子 |
一、现实政治中的知识分子 |
二、五四前后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二节 "游侠"心态的知识分子革命者——陈天华的《狮子吼》 |
一、联络会党、"豪侠尚义" |
二、"尚侠轻生"、"杀身成仁" |
三、"游侠"的时代 |
第三节 "边缘化"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徐振亚的《玉梨魂》 |
一、超越个人私情投入国家革命 |
二、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 |
三、个人抒情与感时忧国 |
第四节 "寂寞悲凉"的知识分子革命者——鲁迅的《药》 |
一、"寂寞悲凉"的夏瑜 |
二 "寂寞悲凉"的鲁迅 |
三、革命与启蒙并举 |
第五节 想象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张闻天的《旅途》 |
一、"革命+爱情"的国际版 |
二、知识分子成长三部曲 |
三、"革命文学"的雏形 |
第六节 女性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最初原型——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 |
一、女性主体与民族革命 |
二、知识女性革命话语的建构 |
第二章 3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30年代政治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一、30年代政治文化思潮 |
二、3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简述 |
第二节 "在挣扎中新生"——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 |
一、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个人主义者 |
二、走向新生 |
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
第三节 在痛苦中"牺牲"——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 |
一、阶级出身和阶级革命的冲突 |
二、献祭亲情、爱情,洗涮阶级污点 |
第四节 他人眼中的"痴汉"——沈从文的《大小阮》 |
一、"不变"中的"变" |
二、不走正道的胡闹者 |
三、可爱的"痴汉" |
四、京派的"革命" |
第五节 "颓废"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穆时英的《PIERROT)》 |
一、怀疑主义者 |
二、非英雄 |
三、丑角 |
四、走自己的路 |
第六节 "先锋"和"颓废"的双重变奏——茅盾的《蚀》 |
一、知识分子的"先锋"意识 |
二、"革命"幌子下的颓废放纵 |
三、"身体"的牺牲献祭 |
四、茅盾的矛盾 |
第三章 4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4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一、国统区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二、解放区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三、沦陷区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二节 党的代言人——《暴风骤雨》中的萧祥 |
一、"完美"的萧祥 |
二、"不完美"的萧祥 |
三、萧祥与延安文学 |
第三节 在漂泊中寻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蒋纯祖形象 |
一、寻找"人民" |
二、感悟"民族" |
三、时代的主题 |
第四节 超越革命追求生命——《野兽·野兽·野兽》中的印蒂 |
一、投身革命 |
二、反思革命 |
三、超越革命 |
第五节 性别的消隐批判的凸显——丁玲《在医院中》的陆萍 |
一、消隐的性别意识 |
二、批判意识的凸显 |
三、历史的限定 |
结语 |
一、革命、革命者的逐渐自觉 |
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觉醒 |
三、锻造"民族魂"创造自己的历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
第一节 自我主体与性别建构 |
第二节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
第三节 女性写作与女性建构 |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
第一章 历史叙事:女性与历史 |
第一节 启蒙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
第二节 抗战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
第三节 性别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
第二章 抗战叙事:女性与民族 |
第一节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同构性 |
第二节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裂缝 |
第三节 女性的身体与民族 |
第三章 被言说的祥林嫂:底层劳动妇女形象谱系 |
第一节 男性视阈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影像 |
第二节 女性视阈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影像 |
第四章 娜拉的天路历程:新女性形象谱系 |
第一节 五四新女性 |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时代女性 |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女性 |
第五章 被社会伦理道德放逐的女人:妓女形象谱系 |
第一节“同是天涯沦落人” |
第二节 构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 |
第三节 都市“恶之花” |
第四节 黑暗社会的罪证 |
第五节 “风尘”生涯的另一面 |
第六章 阁楼上的疯女人:疯女人形象谱系 |
第一节 阁楼上的疯男人 |
第二节 阁楼上的疯女人 |
第三节 他者与自我:从蘩漪到曹七巧 |
第四节 疯子形象与性别认同 |
第七章 婆媳关系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20、30 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婆媳关系 |
第二节 写在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婆媳关系 |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中的婆媳关系 |
第八章 母女关系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前俄底浦斯时期的母女同体关系 |
第二节 在父权秩序中被放逐与割裂的母女关系 |
第三节 父权秩序颠覆者的和谐母女关系 |
第四节 男性大师所建构的母女关系 |
第九章 女性同性之爱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女性同性之爱在现代文坛浮现的生活形态和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女性同性之爱的自我表述 |
第三节 女性同性之爱的他者表述 |
结语: 社会性别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一种考察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论文参考文献)
- [1]无言之美—论沈从文小说中的艺术空白[D]. 刘艳琼. 温州大学, 2017(03)
- [2]“爱欲书写”:1920年代中后期新文坛小说风尚研究[D]. 路杨. 北京大学, 2013(S1)
- [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D]. 宋琼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4]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D]. 刘传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5]这里没有终结——论沈从文小说的“空白”与“蕴藉美”[J]. 李红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