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学知识在环境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黄荣光,王艳芬[1](2021)在《中国近代生态学孕育历程略述》文中认为中国近代生态学的孕育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世纪后半叶(1855—1894),近代生态学知识持续传入中国;第二个阶段为19世纪末(1895—1900),维新运动的风起云涌间接促进了近代生态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初(1901—1911),在推行新学制带来的迫切需求下,留学群体将近代生态学知识大量集中地翻译、介绍到国内;第四个阶段为民国初年(1912—1913),在任职于民国政府教育部的一些专门学者的直接推动下,生态学被列入大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之中,取得了在国家教育、学术体系中的合法地位。
程相占,庄媛[2](2021)在《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论析》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环境运动加速发展,环境审美教育应运而生。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主要体现于环境教育和环境美学两大领域。从西方思想史、环境政策来看,环境教育通过联结理论、伦理和实践,为环境审美教育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体现并深化了环境审美教育。另外,以卡尔森为代表的认知立场、以伯林特为代表的非认知立场为环境审美教育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范式选择。推之于国内,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对国内相关理论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对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庄媛[3](2020)在《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审美教育”将环境美学与环境教育联系起来,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从环境美学与环境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审美相关性为线索,结合环境教育中的相关理论、卡尔森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的观点、伯林特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的审美过程和教育美学的观点,说明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对其特点和意义进行阐释。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野的扩展,即在研究环境美学领域内的审美教育之外,将环境审美教育的研究范围拓展至环境教育领域。以往审美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学理论教育”与“美的欣赏”两个方面,探讨艺术对欣赏者审美以及创造美的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本文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自然美”概念的深化阐释出发,分析环境美学中与审美教育相关的具体理论。除此之外,笔者还结合环境审美教育在环境教育领域的相关实践,对环境审美教育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相关理论家的观点和文献来进行分析及延伸。根据赫伯恩、卡尔森、伯林特等环境美学家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的相关论述,笔者整理分析了环境美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主要观点及思想脉络,并对与之相关的博物学知识等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另外,结合环境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笔者分析了环境审美教育的发展及其现实表现,充实其理论的论证内容。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章,运用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环境教育和环境美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进行分析。第一章从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环境教育中审美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并就环境教育中环境审美教育出现的生态转向进行说明。第二章首先从赫伯恩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分、伯林特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探索以及R.A.史密斯与C.M.史密斯对自然审美特质的说明出发阐述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其次分别从卡尔森和伯林特的认知和参与途径出发指出审美教育困境以及审美伤害;再次,分析卡尔森关于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的观点。基于环境审美所具有的多元化、整体性、日常生活化以及重视审美经验积累的特征,笔者对基础性知识、环境创造史,以及包括神话、符号和艺术在内的知识类型进行深入阐释,说明环境审美教育“发现最大限度的美”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最后,笔者就伯林特将环境审美教育与教育审美化联系起来的观点进行阐释,分析审美过程与教育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教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解读环境审美教育过程中环境建构的意义。第二部分对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进行说明。首先从对环境危机的阐述出发指明环境审美教育之拯救环境危机的目标,并总结环境审美教育在审美感受力、审美趣味、审美态度、美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自我和客体环境之间关系的作用。接着,本文对环境审美教育的两种理论指向进行说明,即教育的生态范式改革和审美环境的形成。第三部分对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与意义进行总结。首先,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包括理论上的超越性、对现实的适应性以及发展的多元性。而环境审美教育的意义包括两点:第一,对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以适应当下的时代精神;第二,在社会层面上保证了大众的“审美福利”。两者共同组成了环境审美教育在深化大众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笔者在结语部分说明了环境审美教育因其跨学科性和多元化而具有的发展空间,对其在不同语境下的适用性进行说明,并对其在“系统化不足”和“影响范围狭小”方面的质疑进行回应,以肯定环境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彭卿卿[4](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改善、治理环境问题迫在眉睫,环境教育是必要措施,所以近些年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逐渐升高。生物学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与环境、资源、人口、科技等方面有关,所以高中生物学课程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为在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以重庆市南坪中学高一(4)班和(6)班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挖掘出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探究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环境知识的掌握、环境态度的转变、环境行为的形成、对渗透环境教育持有的态度以及生物学学科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环境知识、态度、行为、对渗透环境教育的态度以及生物学成绩方面无显着性的差异。以高一(4)班作为实验班渗透环境教育,以高一(6)班作为对照班进行正常的生物学教学。经历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在环境知识掌握、环境态度改变以及环境行为形成方面,实验班的后测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独立样本t检验);在对渗透环境教育持有的态度方面,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实验班前测成绩(P<0.05,配对样本t检验);在期末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班的生物学平均分为75.57,对照班生物学平均分为69.96,实验班生物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笔者根据本次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建立制度化的渗透环境教育体系;有效选择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教学;教学时把握好环境教育的“度”,学会分担给各科教学。最后,中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努力。
张伟蝶[5](2020)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立,致使生态问题频发。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寻求科技和法律的支持,还必须依托教育力量。生态文明教育应运而生。语文学科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密不可分,应该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目前,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实现统一使用。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呈现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研究,既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开发语文学科的多样价值和功能。研究构筑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伦理学、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主要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语文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关联,分析小语统编教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呈现状况,并针对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小学语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合理建议。主要研究及结果如下:第一,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并从语文课标、语文教材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联两个视角探讨语文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第二,从单元主题、课文文本、活动设计和课文插图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各个学段的教材进行分析。分析内容细化为生态知识、生态觉知、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培养四维度,结果发现,统编本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总量丰富且分布广泛,生态知识和生态觉知内容更为丰富,各学段生态文明内容层次化递进。与理想状态比较,不足在于生态行为培养内容呈现较少,涉及生态话题窄化,时代性不强,各部分内容联系性不强。第三,对各个学段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梳理语文课堂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教学情况,探究语文课堂对学生生态素养的塑造问题。结果发现,教师注重突出生态知识内容的生活性,发挥生态内容的审美价值,主张发挥生态文本的思想启迪作用,但缺乏生态行为培养与具体指导。第四,提出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建议教材编写者,扩大教材生态话题范围,增加统整活动栏目。建议教师教学时,抓好各学段生态文明教育的侧重点,丰富学生行动经验,提升自身生态素养,以语文为本,避免“唯生态文明教育”。
顾雨晴[6](2020)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生态文明教育特色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衰退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兴起了生态保护运动。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当代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的未来力量,提升当代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使命。因此,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成为教育者们刻不容缓的课题。首先,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研究,尝试构建测量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指标体系,认为测量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指标体系主要由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三方面组成,并研制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具有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J高中为例,对J高中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再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J高中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并且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角度对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差异性分析,为优化J高中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建议。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J高中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良好,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其中J高中高中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掌握不扎实,生态文明意识初步觉醒,但生态文明行为践行能力薄弱。差异性分析的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差异显着,女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优于男生,而男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及总体水平优于女生;(2)职务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非班干部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3)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差异显着,高一年级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4)生态班教育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非生态班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5)教师课堂渗透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没有接受过教师课堂渗透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6)父母学历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7)生活地区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8)社区环保宣传教育在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上没有明显差异,社区没有环保宣传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根据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为更好地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学校优化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高中生深入开展自我教育;(3)家庭和社会协同共营环保氛围。
吴涛[7](2020)在《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内在地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即对绿色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显然已成为制约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得以满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当前的生态环境越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现实地存在着矛盾与对立。破解这一矛盾的根本路径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地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责任,即绿色责任。而这无疑又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来实现。由此可见,研究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迫切呼唤的理论回应,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具有自己独特的实践镜像和时代特征。然而,新时代又是一个生态环境危机不断扩大的风险时代。科学应对全球生态风险,破解生态环境危机,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都需要公民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践履绿色责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无疑也现实地要求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纳入自身的学科体系之中。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从内涵上看,是指直面越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与危机,对公民所开展的有关应该“为何”与“如何”履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教育,是弘扬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理念、增强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规范意识、培养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情感、培育新时代公民的绿色生活习惯与绿色生产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它的开展能够发挥传授绿色知识、唤醒绿色需要、激发绿色行为、增进绿色幸福与催生绿色审美等重要功能。正因如此,这一教育活动具有培养新时代的绿色公民、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社会价值。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一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二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共党人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论;这一教育活动的思想资源一是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为价值内核的中华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二是西方的生态公民教育思想。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是一项科学的教育活动,因而它有特定的内容体系与方法系统。为了科学地回应新时代对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现实需要、有效地培育与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必然包括公民绿色责任理念教育、公民绿色责任规范教育、公民绿色责任情感教育、公民绿色生活习惯培育与公民绿色生产方式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且由它们构成完整的内容体系。与之相呼应,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要综合运用理论教授法、情感渲染法、忧惧启示法、实践锤炼法、榜样垂范法等教育方法,将加强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促使忧患意识的形成、强调行为实践的锻炼与重视“绿人”垂范的引领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唯有如此,新时代公民绿色教育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现实地存在被边缘化、我说你听、重知轻行、唯德倾向与赏罚分离等几个现实性问题。而究其原因,缺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整体意识、教育者为中心观念的宰制、实践育人价值的被忽略、缺乏对幸福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权利责任相统一的认知不足等,无疑是造成这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努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以完善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则现实地需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建构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现代法治教育之中,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把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到媒体传播全过程以及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的训练作用等。
张敏宁[8](2020)在《《案例》:星湖湿地公园 ——地方依恋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湿地是湿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行为的不断影响,造成城市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被破坏。随着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城市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显得尤为迫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需求被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基于对城市湿地公园游客的环境教育感知与地方依恋关系进行研究,就如何提高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水平,提高游客的地方依恋进行分析,促进环境教育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为地方依恋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策略分析。为了研究上面提出的问题,作者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感知和地方依恋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环境教育感知选取了知识、意识行为两个维度进行测量;选取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来对地方依恋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对研究框架和调查问卷的设计。选取星湖湿地公园作为案例,进行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星湖湿地公园的游客对环境教育感知水平较高,对星湖湿地公园和肇庆市都有一定程度的地方依恋。设计和修改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感知量表后,使用已经形成的环境教育感知量表对星湖湿地公园的游客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整理分析,将环境教育感知分为了两个维度:知识感知、意识行为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游客群体的环境教育感知存在显着的差异性,55岁以上的游客对环境教育感知的水平高于25岁以下的游客;知识感知层面,离退休人员对环境教育所获取的知识感知水平高于外企、私企员工;意识行为层面,离退休人员在接受环境教育后自身意识行为的改变最大,学生的改变最小;月收入3000-5999元的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最强,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最弱;大专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意识行为感知最强,本科学历的游客意识行为感知最弱。受教育程度对知识感知没有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肇庆市居民的环境教育感知最强,广东省内游客的环境教育感知最弱;游览次数在16-20次的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明显强于第一次游览的游客;非常了解星湖湿地公园的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最明显,了解程度越少的游客环境教育感知越弱。(2)不同年龄在地方认同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在地方依赖方面呈现出55岁以上游客显着高于25岁以下游客的特征;月收入的差异对地方认同没有呈现出显着差异,月收入3000-5999元的游客地方依赖水平显着高于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游客;在地方认同方面,国家企事业单位员工最高,自由职业者最低;离退休游客的地方依赖程度显着高于学生游客。广东省外游客的地方认同感最强,肇庆市居民的地方依赖最明显,广东省内游客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都最弱;游览16-20次的游客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均显着高于第一次游览的游客;非常了解星湖湿地公园的游客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都最明显,了解程度越低地方依恋水平越低。(3)环境教育感知中的知识感知和意识行为感知均对地方依恋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星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以下开发策略:加强湿地宣教中心的建设、丰富环境教育模块内容、推出定制化旅游产品、完善星湖湿地公园配套设施(完善公园的导览图与标识系统以及推进园区内智慧平台的建设)、注重旅游人才培养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拓宽宣传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张丽娜[9](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何佳雯[10](2020)在《GEE理念视角下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体系的初步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工程教育需要充分重视人类面临的资源挑战、环境挑战与社会挑战,探索绿色工程教育(Green Engineering Education,GEE)理念,培养工科学生的绿色工程核心能力。本研究在明确绿色工程教育理念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培养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此举既有利于提取绿色工程核心能力的要素,也进一步突出了建构绿色工程核心能力体系的现实意义。最终,本研究以上述研究工作为支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法)建构了包含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和1 1项二级指标,并对指标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增强了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体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以期为E大学打造全过程、全包容、全体性的绿色工程教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二、生态学知识在环境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学知识在环境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生态学孕育历程略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19世纪下半叶生态学知识持续传入 |
二、19世纪末生态学知识传播范围扩大 |
三、20世纪初生态学知识集中涌入 |
四、生态学科正式列入民国政府教育规章 |
五、结语 |
(2)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审美教育之理论、伦理和实践的联结问题 |
二、环境审美教育的范式选择 |
结语 |
(3)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环境教育中的环境审美教育理论 |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环境教育中美学的位置 |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中环境审美教育的生态转向 |
1、深层生态学与生态中心主义 |
2、教育的生态范式 |
第二章 环境美学中的环境审美教育理论 |
第一节 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 |
1、罗纳德·赫伯恩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 |
2、阿诺德·伯林特关于自然审美价值的探索 |
3、R.A.史密斯与C. M.史密斯对自然的审美特性的说明 |
4 、卡尔森对自然审美模式的分析与反思 |
第二节 环境美学中的教育问题 |
1、卡尔森从认知角度对审美教育困境的分析 |
2、伯林特对环境体验以及审美伤害的分析 |
第三节 卡尔森的环境审美教育知识类型 |
1、基础性知识 |
2、环境创造史 |
3、神话、符号与艺术 |
第四节 伯林特对“审美般教育”的提倡 |
1、审美过程及教育过程的联系 |
2、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环境审美教育的目标和理论指向 |
第一节 环境危机与环境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理论指向 |
第四章 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
第一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环境审美教育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基于改善环境的需求 |
1.1.2 新课改推行的需求 |
1.1.3 生物学学科是环境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环境教育的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
1.4.2 国内环境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
1.5 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
1.5.1 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原则 |
1.5.2 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
1.6 创新点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实验研究法 |
2.3.4 统计分析法 |
3 教育内容分析和教学设计 |
3.1 高中生物学学科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分析 |
3.1.1 人教版必修一涉及的环境教育素材分析 |
3.1.2 人教版必修二涉及的环境教育素材分析 |
3.1.3 人教版必修三涉及的环境教育素材分析 |
3.2 教学设计及分析 |
3.2.1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及分析 |
3.2.2 《细胞中的无机物-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
3.2.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及分析 |
4 环境教育与学生相关性行为分析 |
4.1 学生环境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4.1.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结果分析 |
4.1.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结果分析 |
4.1.3 实验班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
4.2 学生的环境态度情况分析 |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结果分析 |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结果分析 |
4.3 学生的环境行为情况分析 |
4.4 学生对于渗透环境教育的态度分析 |
4.5 学生期末成绩分析 |
5 结论 |
5.1 高中生整体环境素养不高,应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 |
5.2 在生物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
5.3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环境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生物学成绩 |
6 建议与反思 |
6.1 建议 |
6.1.1 建立制度化的渗透环境教育的体系 |
6.1.2 有效选择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
6.1.3 把握好环境教育的“度”,分担给各科教学 |
6.2 反思 |
6.2.1 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
6.2.2 实践活动时间有限 |
6.2.3 实验样本数量较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生环境素养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 :中学生环境素养调查问卷(后测) |
致谢 |
(5)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理论基础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 |
(二)语文与生态文明教育 |
三、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构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一)第一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二)第二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三)第三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总结 |
五、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学分析 |
(一)突出生态知识的生活气息 |
(二)发挥生态内容的审美功能 |
(三)注重生态伦理观念的启迪 |
(四)缺乏行为培养与行动指导 |
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编写与教学建议 |
(一)教材编写建议 |
(二)教师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生态文明教育特色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 |
1.1.2 基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 |
1.1.3 基于学校对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培养的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4.1 素养 |
1.4.2 生态文明 |
1.4.3 生态文明素养 |
1.4.4 生态文明教育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理论 |
2.1.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
2.1.2 尊重自然规律的实践观 |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 |
2.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
2.2.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
2.2.3 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
2.3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理论 |
2.3.1 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2 道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3 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章 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的研制 |
3.1 问卷指标的制定 |
3.1.1 生态文明知识 |
3.1.2 生态文明意识 |
3.1.3 生态文明行为 |
3.2 问卷设计的编制 |
3.2.1 问卷编制的意义 |
3.2.2 问卷的编制过程 |
3.2.3 问卷的结构与计分 |
3.3 问卷的预测检验 |
3.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J高中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总体现状分析 |
4.3 J高中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4.3.1 个人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2 学校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3 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分析 |
4.4 J高中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1 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良好,内部结构存在差异 |
4.4.2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差异显着 |
4.4.3 非班干部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 |
4.4.4 高一年级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 |
4.4.5 非生态班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 |
4.4.6 没有接受过教师课堂渗透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 |
4.4.7 社区没有环保宣传的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 |
第5章 提升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议 |
5.1 学校优化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
5.1.1 完善生态文明教学计划 |
5.1.2 变革和丰富教学形式 |
5.1.3 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
5.1.4 营造校园生态氛围 |
5.1.5 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
5.2 高中生深入开展自我教育 |
5.3 家庭与社会协同共营环保氛围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题库 |
附录 B 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学科依据 |
一、新时代的实践镜像与特征分析 |
(一) 新时代的实践镜像 |
(二) 新时代的特征分析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 |
(二) 我国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三、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生成的学科依据 |
(一) 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课题 |
(三)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价值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涵、功能与价值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涵 |
(一) 责任与绿色责任 |
(二)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 |
(三)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三、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功能 |
(一) 传授绿色知识 |
(二) 唤醒绿色需要 |
(三) 激发绿色行为 |
(四) 增进绿色幸福 |
(五) 催生绿色审美 |
四、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一) 培养新时代的绿色公民 |
(二) 推进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
(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理论指南与思想资源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理论指南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 |
(二) 中共党人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论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 中华传统生态思想 |
(二) 西方生态公民教育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与方法系统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 绿色价值理念教育 |
(二) 绿色道德规范教育 |
(三) 绿色家园情感培育 |
(四) 绿色生活方式教育 |
(五) 绿色生产方式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方法系统 |
(一) 理论教授法,加强科学知识的教授 |
(二) 情感熏陶法,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 |
(三) 忧惧启示法,促使忧患意识的生成 |
(四) 实践锻炼法,强调行为实践的锤炼 |
(五) 榜样垂范法,重视“绿人”典范的引领 |
第五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析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现实对待上的“被边缘化” |
(二) 教育模式上的“我说你听” |
(三) 方式建构上的“重知轻行” |
(四) 教育设计上的“唯德倾向” |
(五) 机制运用上的“赏罚分离”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中的问题的原因解析 |
(一) 缺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整体意识 |
(二) 教育者为中心观念的影响 |
(三) 实践育人价值的被忽略 |
(四) 缺乏对幸福教育价值的认知 |
(五) 对权利责任相统一的认知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完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对策 |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及其对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建构四位一体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 |
(一) 四位一体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建构四位一体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
三、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法治教育 |
(一) 现代法治教育及其对完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
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五、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 |
(一) 绿色文化建设及其对提升公民绿色责任意识的价值 |
(二) 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绿色责任意识的基本要求 |
六、将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媒体传播的全过程 |
(一) 媒体传播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的价值 |
(二) 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媒体传播全过程的基本要求 |
七、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的作用 |
(一) 民间组织及其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的价值 |
(二) 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作用的基本要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案例》:星湖湿地公园 ——地方依恋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
星湖湿地公园基本概况 |
星湖湿地公园发展历程 |
星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发展现状 |
星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湿地公园 |
2.2 地方依恋 |
2.3 环境教育感知 |
2.4 地方依恋与环境教育感知相关性研究 |
3 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说明 |
3.1 量表设计 |
3.2 问卷设计 |
3.3 问卷数据收集 |
3.4 数据分析 |
3.5 量表修正 |
3.6 问卷样本描述性分析 |
4 星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感知调查分析 |
4.1 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总体水平分析 |
4.2 游客环境教育感知水平差异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星湖湿地公园游客地方依恋分析 |
5.1 星湖湿地公园游客地方依恋总体水平分析 |
5.2 星湖湿地公园游客地方依恋差异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环境教育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分析 |
6.1 相关分析 |
6.2 线性回归分析 |
6.3 分析结果 |
7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7.1 加强湿地宣教中心的建设 |
7.2 丰富环境教育模块中的内容 |
7.3 推出定制化的旅游产品 |
7.4 完善星湖湿地公园的配套设施 |
7.5 注重旅游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7.6 进行多渠道的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问卷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GEE理念视角下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体系的初步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绿色工程教育理念研究 |
第一节 绿色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绿色工程观 |
二、绿色教育理念 |
第二节 绿色工程教育(GEE)理念的内涵特征 |
一、绿色工程教育理念的内涵 |
二、绿色工程教育理念的特征 |
第三章 GEE理念视角下国外高校工科学生绿色工程能力培养现状 |
第一节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大学战略规划 |
一、总体愿景 |
二、具体行动 |
第二节 东京大学——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绿色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一、历史背景与现状 |
二、绿色工程课程体系 |
三、绿色工程教育实践 |
第三节 科廷大学——基于OBE理念的绿色工程课程体系设计 |
一、融入工业生态学的课程模型 |
二、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评价模式 |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
一、实施差异化的改革策略 |
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工程教育更新 |
三、构建良好的绿色工程教育运行生态系统 |
第四章 GEE理念视角下国内高校工科学生绿色工程能力培养现状 |
第一节 E大学绿色工程教育的探索与经验 |
一、科研基地建设 |
二、课程体系设置 |
三、教学案例库的研究应用 |
第二节 E大学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培养的瓶颈与问题 |
一、调查内容 |
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GEE理念视角下工科学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
第一节 GEE理念视角下工科学生核心能力的要素分析 |
一、认知领域核心能力分析 |
二、情感态度领域核心能力分析 |
三、动作技能领域核心能力分析 |
第二节 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基于AHP分析法 |
一、AHP分析法的原理与流程 |
二、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三、针对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生态学知识在环境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生态学孕育历程略述[J]. 张旭,黄荣光,王艳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09)
- [2]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论析[J]. 程相占,庄媛.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01)
- [3]当代西方环境审美教育研究[D]. 庄媛. 山东大学, 2020(10)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D]. 彭卿卿.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D]. 张伟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研究 ——以生态文明教育特色高中为例[D]. 顾雨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D]. 吴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案例》:星湖湿地公园 ——地方依恋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张敏宁. 暨南大学, 2020(07)
- [9]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10]GEE理念视角下工科学生绿色工程核心能力体系的初步建构研究[D]. 何佳雯.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环境教育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生态学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