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琪[1](2020)在《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旨在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评估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两组进行连续2周的治疗。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积分,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血清IL-6、IL-8进行检测。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腹泻、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症状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对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不思饮食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在腹痛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2)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BS-SSS量表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IBS-SSS量表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血清炎性因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4)临床疗效:基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IBS-SSS量表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匹维溴铵疗效更显着,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2)火龙灸联合久泻方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方法安全可行,在临床治疗中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张小强[2](2020)在《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自拟方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给予调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痛泻宁颗粒治疗,总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停药后第8周进行随访,对其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组54例,临床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53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的主要单项症状(腹痛、腹泻)症状积分、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好转,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腹泻、急躁易怒、脘胁胀痛、肢倦乏力、纳差等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治疗组46例有效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0.9%,对照组40例有效患者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证明治疗组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结论调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着显着的疗效,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有良好的的效果,尤其对于患者腹泻、急躁易怒、脘胁胀痛、肢倦乏力、纳差等症状缓解及临床疗效上,远胜于对照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臧希[3](2020)在《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证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结肠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调控,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痛泻要方)组、西药(匹维溴铵)组,每组15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的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给予0.9%的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匹维溴铵,痛泻要方组给予痛泻要方溶液。治疗结束后,取大鼠下丘脑和结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下丘脑5-HT,结肠SP、NPY的含量。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7.0统计软件的Tukey多重比较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痛泻要方组大鼠下丘脑5-HT表达则升高(p<0.001),匹维溴铵组大鼠下丘脑5-HT表达也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显着升高(p<0.0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001),匹维溴铵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1);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的NPY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大鼠结肠NPY则升高(p<0.0001);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痛泻要方疏肝解郁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中枢调控中心可能位于下丘脑,其缓解肝郁症状的机制与增加下丘脑5-HT含量有关。(2)痛泻要方疏肝止痛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减少结肠SP的分泌,抑制了SP对疼痛信息的传递;提升结肠NPY含量,抑制肠道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兴奋,使得疼痛信号的产生减少。(3)痛泻要方健脾止泻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减少结肠SP分泌,改善胃肠动力、减少黏液分泌;升高结肠NPY分泌,抑制肠液和胰液分泌,抑制胃肠道运动。
蔡林坤[4](2020)在《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加味资生颗粒对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内脏敏感性、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揭示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资生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得分﹞、内脏敏感性﹝内脏敏感指数量表(VSI)得分﹞、肛管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S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排便压(IRP)﹞、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血清5-HT、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BS-S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内脏敏感性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S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I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S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肛管直肠动力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I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RP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R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好。2.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3.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指标。4.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内脏敏感指数、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5.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肠组织。
楼茜欣[5](2020)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自拟疏肝健脾方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以期提供安全有效针对IBS-D的治疗新药物。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西医诊断及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疏肝健脾方加减口服,日1剂,早晚2次餐后温服;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于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0.1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每次0.5g,均为每日3次,饭前口服。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2个月的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从安全性指标、中医症状评分、IBS-SSS评分、SAS及SDS评分进行观察,并将结果利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过程中共脱落2例,最终共有58例参与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1.各项症状积分:组内对比治疗组各症状在治疗前后均具备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可认为均有改善;对照组嗳气一项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在腹胀腹痛、急躁易怒、胁肋胀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嗳气症状积分上,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的情况比对照组更加显着(P<0.05)。而大便泄泻、肠鸣症状组间对比无差异性,尚不能认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总积分及综合疗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在症状总积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总体症状的改善方面效果更加显着。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2%,可认为对照组的有效率低于治疗组。3.IBS-SSS积分: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疗前后积分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后均有IBS-SSS积分的改善。而两组治疗后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IBS-SSS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4.SAS、SDS积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在SAS、SDS积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在SAS、SDS积分上均有改善。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SAS、SDS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5.临床安全性评价:两组药物应用前后在生命征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上均未出现明显异常。说明两组药物均可应用于临床。结论: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总体疗效优于使用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BS-SSS、SAS、SDS评分,临床用药未发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可进一步研究、应用推广于临床。
张伟婷[6](2020)在《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2.观察组予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选穴包括:太冲(双)、合谷(双)、额旁2线(双)、额中线、百会、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三阴交(双),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选穴包括:中脘、太冲(双)、天枢(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三阴交(双)。两组每周治疗5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每次约30min,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泻应答率,IBS-SSS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等的主要疗效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共59例完成了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观察组脱落0例,对照组脱落1例,总脱落率为1.67%。2.腹痛腹泻应答率: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83.33%的患者获得腹泻应答、86.67%的患者满足腹痛强度应答,均高于对照组(P<0.05)。3.总体疗效:应用IBS-S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总体症状改善程度,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IBS-SSS单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腹痛程度、腹痛天数、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困扰程度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75.86%(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急躁易怒、两胁胀满、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腹胀、肠鸣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腹痛、腹泻、急躁易怒主要中医证候、两胁胀满证候方面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胀、肠鸣、嗳气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调神疏肝健脾法与常规针刺处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均有治疗效果,但运用调神疏肝健脾法在改善总体疗效及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陆佳[7](2020)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和腹部不适病理生理机制的异同》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在我国主要为腹泻型IBS(IBS-D)。本病诊断依据罗马标准,腹痛和腹部不适是罗马Ⅲ诊断标准中的主要症状,我国IBS患者有22.4%~84.3%仅有腹部不适而无腹痛;罗马Ⅳ将“腹部不适”从IBS的诊断标准中删除,对我国IBS的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尚不清楚腹痛和腹部不适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本研究目的是:①通过认知访谈了解我国IBS-D患者对腹痛和腹部不适的认知并比较二者临床表现特点;②比较仅有腹痛和仅有腹部不适的IBS-D患者内脏敏感性差异,比较二者结肠黏膜肥大细胞和特异性神经纤维、静息态脑区活动性,从外周和中枢机制探讨IBS-D患者腹痛和腹部不适病理生理机制的异同。材料与方法 连续纳入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且发作频度至少每周1日的IBS-D患者,所有受试者排除了明显焦虑、抑郁。通过认知访谈调查患者对腹痛、腹部不适的认知,根据访谈后患者确认的与排便相关的腹痛、腹部不适将患者分为腹痛组、腹部不适组、腹痛和腹部不适组。认知访谈后问卷调查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的特点以及肠道外症状、躯体其他部位疼痛和诊疗情况,其中腹痛和腹部不适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示,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道主要症状计分评估IBS严重程度,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0L)评估生活质量。进一步纳入程度为中重度(VAS≥4分)的腹痛组和腹部不适组IBS-D患者进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采用恒压器检测直肠敏感性;活检乙状结肠黏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肥大细胞(MC)总数和活化MC、双重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黏膜中神经纤维(抗PGP9.5标记)、抗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抗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IR)神经纤维面积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测脑区活动性,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结果 共纳入80例IBS-D患者接受认知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60例自我报告有与排便相关腹痛,大多数(42/60,70%)将腹痛描述为肠道绞痛、痉挛;45例自我报告有与排便相关腹部不适,近半数(22/45,48.9%)认为腹部不适是一种无法描述、说不上来的难受,部分患者对腹部不适有多种描述,13.3%认为腹部不适是腹痛或轻微腹痛。认知访谈后所有自我报告有腹痛的患者均确认存在腹痛,而26.7%自我报告有腹部不适的患者确认并无与排便相关的腹部不适。根据认知访谈后确认的症状分组:腹痛组47例,腹部不适组20例,腹痛和腹部不适组13例。腹部不适组以男性患者为主(80%),腹痛组患者腹痛程度较腹部不适组患者腹部不适的程度为重(4.9±1.3和3.7± 1.0,P=0.001),两组患者腹痛或腹部不适部位分布、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IBS-SSS评分、肠道主要症状计分、合并其他部位疼痛症状比例、IBS-QOL得分和诊疗情况均无显着差异。共有26例中重度IBS-D患者(腹痛组16例,腹部不适组10例)和12例健康对照者的研究资料纳入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分析(腹部不适组乙状结肠黏膜检测为8例)。IBS-D患者直肠感觉阈值低于健康对照,50%(13/26)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腹部不适组内脏高敏感比例高于腹痛组(90%比25%,P=0.001),其初始便意和持续便意阈值低于腹痛组患者(P=0.010;P=0.046),且初始便意阈值与腹部不适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648,P=0.043)。腹痛组IBS-D患者乙状结肠黏膜MC总数与腹部不适组、健康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活化MC数、MC活化率高于健康对照组,MC活化率与直肠感觉中最大耐受阈值呈负相关(r=-0.555,P=0.039);腹痛组乙状结肠黏膜抗TRPV1-IR 阳性和抗SP-IR阳性神经纤维面积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腹部不适组比无显着差异,其抗SP-IR神经纤维面积与腹痛程度呈正相关(r=0.499,P=0.049),与排便急迫感阈值呈负相关(r=-0.519,P=0.048)。在腹部不适组患者,上述指标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显着相关性。在静息态,腹痛组、腹部不适组IBS-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三组间脑区活动性存在差异的部位有右侧内侧颞叶、右侧枕叶、右侧颞中回、右侧腹外侧前额叶(RVLPFC)和背侧前扣带回(dACC)。腹痛组患者RVLPFC活动性较腹部不适组高(P=0.000),且该脑区的平均低频振幅(mALFF)值与患者最大耐受阈值呈正相关(r=0.520,P=0.047);腹部不适组患者dACC和右侧颞中回的活动性高于腹痛组(P=0.005;P=0.000)。结论 我国IBS-D患者能够准确体验和报告腹痛,对腹部不适的感受和描述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腹痛和腹部不适是两种不同的症状,但二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仅有腹部不适的IBS-D患者内脏高敏感现象更加突出,内脏高敏感与患者腹部不适症状产生和持续有关。乙状结肠黏膜MC活化、与疼痛相关的神经纤维增多及其与内脏高敏感关联性提示肠道黏膜炎症-免疫-神经机制在腹痛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调控疼痛及其相关情绪的脑区(RVLPFC)活动性增强参与腹痛的产生,而腹部不适的产生主要与负责复杂认知功能和恐惧情绪调节的脑区(dACC)活动性增强有关。
张雅君[8](2020)在《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在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发病率高,症状反复,对患者影响较大。IBS-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然其疗效不佳,研究IBS-D发病机制将对其治疗至关重要。肠道感染与肠道低度炎症在IBS-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诱发肠道慢性炎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参与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增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前期研究发现IBS-D大鼠肠道黏膜中NF-κB表达升高,阻断NF-κB通路后,可缓解肠道黏膜屏障损伤,但NF-κB在IBS-D肠道炎症中的活性调节机制目前研究尚不明确。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一种高度保守蛋白质,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中,能够提升机体对外界应激抵抗能力。研究显示HSP27主要通过磷酸化(p-HSP27)发挥作用,HSP27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炎症反应,且前期研究中发现IBS-D患者肠道黏膜中HSP27表达升高,但HSP27在IBS-D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HSP27表达及其磷酸化在体外模拟的IBS-D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为IBS-D肠黏膜炎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该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LPS处理Caco-2、NCM460两种肠上皮细胞,在体外模拟IBS-D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应用HSP27磷酸化抑制剂KRIBB3抑制HSP27的磷酸化。siRNA-HSP27下调细胞内HSP27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HSP27、p-HSP27、p-IκBα及IκB-α的表达水平。ELISA实验检测细胞中IL-1β及IL-6的含量变化。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利用SPSS22.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LPS能促进肠上皮细胞内HSP27的表达及其磷酸化,KRIBB3显着抑制HSP27在细胞中的磷酸化。2.LPS诱导肠上皮细胞IL-1β及IL-6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显着增强LPS介导的IL-1β及IL-6表达。3.LPS可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HSP27的磷酸化可促进LPS介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增殖抑制。4.LPS可促进IκB-α磷酸化及降解;抑制HSP27的磷酸化可增强LPS引起的IκB-α磷酸化,减弱IκB-α的降解。5.下调细胞中HSP27的表达对IκB-α与p-IκBα在肠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炎症可促进肠上皮细胞中HSP27的表达及其磷酸化,HSP27可通过其磷酸化抑制p-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1β、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减轻IBS-D肠道黏膜炎症反应。p-HSP27/p-IκBα/NF-κB通路可能为IBS-D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顾燕华[9](2020)在《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观察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属脾虚湿盛证的患者,共60例,年龄在18~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健脾缓急方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停药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和治疗前后肠电图数据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健脾缓急方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和心电图表现以及不良反应评价健脾缓急方的安全性。结果:1.本次试验共纳入60例患者,实际完成整个治疗与观察过程的有57例,其中治疗组有29例完成全部治疗与观察过程,脱落1例,对照组有28例完成全部治疗与观察过程,脱落2例,总脱落率为5%。2.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总积分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单项中医症状方面: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溏泻和腹痛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而在改善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倦怠及纳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肠电图方面: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肠电图各导联的波形平均频率和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波形平均频率反映肠电节律的快慢,而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反映肠电节律的紊乱情况,说明两组治疗均可调节患者的肠电节律,改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其中治疗组在调节降结肠和直肠的肠电节律以及改善降结肠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而在调节升结肠肠电节律和改善升结肠、直肠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方面和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6.复发情况方面:停药1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2%,对照组复发率为4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未发生异常改变,研究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表明两组药物均安全。结论: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多种不适症状,可调节肠电节律,改善肠电节律紊乱情况,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纪学敏[10](2019)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美国诊疗现状及岭南火针疗法对其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利用公开的NAMCS调查数据库,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在美国的疾病情况,了解IBS-D患者在美国的治疗现状及趋势。通过NAMCS调查数据库发现,IBS-D病例在美国普通人群中并不少见,而在治疗方面,中草药、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较少被美国患者使用。笔者导师林国华教授应用岭南火针疗法治疗临床各种疾病已达数十载,颇具疗效。此疗法用于治疗IBS-D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广泛,而IBS-D是其典型的优势病种之一。为提高IBS-D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充实美国对IBS-D的治疗方法,以及推广岭南火针疗法在美国的运用与发展,笔者遂开展以岭南火针疗法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利用2006至2014年间,NAMCS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纳入相关病例,从基本人口学特征、基本健康情况、消化道相关合并症、消化道外合并症、就诊基本情况、相关检验及检查情况、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接诊健康服务提供者专科情况、接诊健康服务提供者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IBS-D在美国的疾病情况,以及该疾病美国的治疗现状及趋势。第二部分:本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和针推康复中心就诊的病人,严格遵照纳入标准筛选出96例合格受试者,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配至A、B、C三组治疗过程中共脱落6例,因疗程不满总疗程的1/2,故予以剔除,且不进入最后的数据统计研究,最后符合标准的A组(岭南火针组)、B组(常规针刺组)和C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疗程为4周。采用中医泄泻症候积分量表以及IBS-QOL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对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统计、对比及分析。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比较复发率。本研究以三个研究组做自身及组间治疗前、后以及随访对照。本研究未运用盲法,为开放式研究。取穴:神阙、天枢、上巨虚、大肠俞、阴陵泉、肾俞、命门、关元、脾俞、足三里,神阙穴统一采用回旋灸法。操作:A组(岭南火针疗法组):先以安尔碘将腧穴局部消毒,然后涂抹少量万花油于点刺部位,将针尖及针身烧红透亮,采用迅速高频浅点刺法,浅点刺不留针,深度不超过0.1mm,以100次/分的点刺速度,每穴点刺5次,在火针点刺前后涂抹万花油可缓解患者灼痛感并促进火针伤口愈合,每周治疗2次,共4周。B组(常规针刺组):采取仰卧、俯卧位交替针刺的方法。①采取仰卧位:以快速进针手法针刺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关元、足三里,神阙穴采用回旋灸法,进针完成后,嘱受试者不可轻易自主改变体位,以免发生针刺不良事件。每3~5分钟行针一次,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②患者后取俯卧位,针刺大肠俞、肾俞、命门、脾俞,进针完毕后,嘱志愿者不可轻易改变体位,以免发生针刺意外。每3~5分钟行针一次,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前后各针1次为完成1次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4周。C组(西药组):匹维溴铵片(得舒特)(法国,批号:H2011022生产厂家:法国苏威制药)每次50mg,tid,口服,进餐时用水吞服,不可咀嚼或掰碎药片,不要在卧位时或临睡前服用。疗程:3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疗法,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受凉,情绪放松、心情舒畅。结果:第一部分:1、美国IBS-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各项基本健康资料与患病的相关性。我们纳入2006-2014年间NAMCS的数据。经分析,美国每年患病例数新增趋势稳定。其中,年龄、性别、人种与支付方式皆为有显着相关性的人口学特征因素(P<0.05),其中女性患病人数比男性更多,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IBS-D的分布与地域无显着相关性(P>0.05)。在纳入病例中安排全血分析、乙状结肠-直肠镜检查等两个因素与是否患有IBS-D也存在显着相关,且IBS-D病例中安排乙状结肠-直肠镜检查的例数更多(0R>1且P<0.05)。在接诊健康服务提供者专科情况方面,接诊的健康服务提供者的专科情况与患IBS-D间的相关性显着;在接诊健康服务提供者类型方面,医师接诊与是否为IBS-D病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IBS-D病例者中由医师接诊的人数更多(OR>1且P<0.05);而接诊者为医学助手、护师/助产士、注册/执照护士以及其他健康服务提供者则未发现与IBS-D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2、美国IBS-D患者的合并的疾病或症状与患病的相关性。在IBS-D患者的基本健康情况因素方面,烟草使用情况、BMI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是显着的相关因素,且合并糖尿病的IBS-D病例更少(0R<1且P<0.05);但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哮喘与IBS-D间均未发现显着相关性(P>0.05)。在消化道相关合并症方面,消化不良、胃轻瘫、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以及胃食管反流等症状或疾病都与IBS-D患病存在显着相关性,且上述症状或疾病在IBS-D病例中更为多见(OR>1且P<0.05)。在消化道以外的合并症方面,背痛、抑郁与IBS-D患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而且从病例计数中发现,IBS-D患者合并抑郁的病例较多(OR>1且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症、过敏性鼻炎、骨关节疾病、头痛、多尿/夜尿等则与IBS-D间则未发现显着的相关性(P>0.05)。3、美国IBS-D患者的治疗与患病的相关性。在非药物疗法方面,饮食/营养调节、替代疗法、心理疗法等与IBS-D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IBS-D病例者更多采用饮食/营养调节以及替代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手段(OR>1且P<0.05);而运动锻炼和针刺治疗都未发现与IBS-D间存在相关性(P>0.05)。在药物疗法方面,是否使用益生元、止泻药、轻泻药、抗生素、解痉剂、抗抑郁药等与IBS-D患病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IBS-D病例者更多采用益生元、止泻药、轻泻药、解痉剂、抗抑郁药等方案作为药物治疗的手段(OR>1且P<0.05),其中2006-2014年间IBS-D患者的处方用药抗抑郁药物、解痉剂的使用量较其他药物更多。草药产品的使用与IBS-D患病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中医泄泻症候积分量表评分以及IBS-QO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2、总体疗效:在三组总体临床疗效评价中,三组患者总体疗效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总体疗效的组间多重比较中,A组与C组比较,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体疗效优于C组;A组与B组比较,P=0.03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体疗效优于B组;B组与C组比较,P=0.027<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总体疗效优于C组。表明岭南火针疗法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且常规针刺法的总体疗效优于西药治疗。3、总证候积分:治疗后对三组症状治疗后症状积分总分间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进一步的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总分检验后检验的多重比较中,A组积分总分均小于B组(P<0.05),同时小于C组(P<0.001),而B组与C组之间治疗后症状积分总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岭南火针疗法较常规针刺、西药治疗更能改善总体症状。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自症状积分总分间的比较中,三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总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提示岭南火针疗法、常规针刺与西药此三种治疗措施对改善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进一步的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总分检验后检验的多重比较中,A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总分下降的幅度较B组(P<0.05)、C组(P<0.001)更为显着,而B组与C组之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总分的差值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提示岭南火针疗法对比常规针刺、西药在改善症状的作用更为明显。4、各临床症状改善。三组患者治疗后积分比较中,可见治疗后“畏寒肢冷”、“腰膝酸痛”、“食欲不振”、“肠鸣”等四个症状的三组间的积分均存在差异(P<0.001),对上述症状积分分别比较提示:三组间大便泄泻、腹胀腹痛、晨起腹痛症状治疗后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三种方案对以上症状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症状治疗后积分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其中A与B组及A与C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岭南火针疗法治疗方案对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症状疗效最突出,常规针刺与西药疗效无差异。对食欲不振、肠鸣症状治疗后积分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其中A与B组及B与C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岭南火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方法对食欲不振、肠鸣症状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优于西药的疗效。5、患者IBS-QOL生存质量评价。三组患者IBS-QOL生存质量治疗前后各维度得分以及总得分,经统计分析可见,均有显着下降(P<0.05);由此提示岭南火针疗法、常规针刺以及西药三种手段下,均可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社会功能、性行为、人际关系等4个维度的三组间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多重比较后提示,岭南火针疗法治疗(A组)在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社会功能、性行为、人际关系等维度的得分上均较其他组别(常规针刺以及西药治疗)更具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得分上,三组间的IBS-QOL量表评分总得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重比较可见,岭南火针疗法治疗后的总得分较其他治疗手段显着下降(P<0.05)。由此,说明岭南火针疗法在改善IBS-D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较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三组患者治疗前后IBS-QOL生存质量得分的下降幅度比较,其中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人际关系等4个维度的三组间得分的下降幅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多重比较,岭南火针疗法治疗(A组)在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人际关系得分的下降幅度上较其他组别(常规针刺以及西药治疗)更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得分上,三组间的IBS-QOL量表评分总得分的下降幅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重比较提示,岭南火针疗法治疗后的总得分下降幅度较其他治疗手段更大;提示岭南火针疗法在改善IBS-D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较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手段效果更佳。6、远期疗效:停止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的复发率A组(7.14%)VS B组(34.61%)VS C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A与B组及A与C组比较,复发率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岭南火针疗法的复发少,远期疗效更稳定持久,常规针刺与西药的远期疗效较差,二者复发率高且相当。这对于提升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较大。结论:1、在美国,随着其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中医药、针灸等疗法十分重视;但在治疗IBS-D方面,中医药、针灸仍不甚普及。2、岭南火针疗法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具有独特创新意义及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持久稳定,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明显。3、岭南火针疗法理论指导下对IBS-D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行更大范围的临床观察,深入机制研究和理论探讨;同时,该疗法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普及推广的价值及宣传空间。
二、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程 |
3 观察指标 |
3.1 中医证候积分 |
3.2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 |
3.3 炎性因子指标 |
3.4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2 IBS-SSS量表疗效判定标准 |
5 不良反应 |
6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病程分布比较 |
2 治疗结果统计 |
2.1 两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
2.2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IBS-SSS量表积分比较 |
2.4 两组炎性因子(IL-6、IL-8)指标比较 |
2.5 疗效比较 |
2.6 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IBS-D脾肾阳虚证型的认识 |
2 久泻方的组方分析 |
2.1 久泻方组成 |
2.2 久泻方方解 |
2.3 久泻方中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3 火龙灸的应用依据 |
4 肠道炎症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 |
5 研究结果与理论依据结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及缩略词表 |
前言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药材与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造模 |
2.5 给药 |
2.6 指标检测 |
2.7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5-HT表达的影响 |
3.1.1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下丘脑5-HT表达的影响 |
3.1.2 前期研究中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5-HT表达的影响 |
3.2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SP表达的影响 |
3.3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NPY表达的影响 |
4.讨论 |
4.1 肝郁脾虚是腹泻型IBS主要的中医学病机 |
4.2 IBS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
4.3 肝郁脾虚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
4.3.1 边缘系统是肝主疏泄的高级中枢 |
4.3.2 自主神经系统是肝主疏泄的信息通路 |
4.4 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 |
4.4.1 痛泻要方源流 |
4.4.2 痛泻要方单味药的药理作用 |
4.4.3 痛泻要方的组方特点 |
4.4.4 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 |
4.4.5 痛泻要方通过增加下丘脑5-HT含量缓解IBS肝郁脾虚证的肝郁症状 |
4.4.6 痛泻要方通过降低结肠SP、升高结肠NPY含量缓解IBS腹泻、腹痛症状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中医病名 |
1.2 IBS-D的中医病因机制 |
1.2.1 先天禀赋不足 |
1.2.2 外邪入侵 |
1.2.3 情志失调 |
1.2.4 饮食不节 |
1.3 IBS-D的中医病机 |
1.4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1.4.1 辩证论治 |
1.4.2 经方验方 |
1.4.3 中成药 |
1.4.4 中医外治疗法 |
2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2.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2.2.1 内脏高敏感性 |
2.2.2 胃肠动力异常 |
2.2.3 脑-肠轴功能失调 |
2.2.4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免疫炎症 |
2.2.5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
2.2.6 精神心理因素 |
2.2.7 其他 |
2.3 IBS-D的治疗 |
2.3.1 一般治疗 |
2.3.2 药物治疗 |
3 IBS-D的治疗难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中医症状积分 |
2.4.2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 |
2.4.3 内脏敏感性评估 |
2.4.4 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检测 |
2.4.5 血清5-HT水平检测 |
2.4.6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
2.4.7 安全性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VSI得分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RP、ASP、AMCP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RP、IRP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 |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水平比较 |
4.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 |
4.10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IBS-D脾虚肝郁证的病机及论治 |
2 加味资生颗粒的方义解析 |
3 加味资生颗粒的药理学研究 |
4 结果分析 |
4.1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及IBS-SSS得分的影响 |
4.2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内脏敏感指数的影响 |
4.3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动力指标的影响 |
4.4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的影响 |
4.5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病例标准 |
2.5 终止标准 |
2.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分组 |
3.2 药物 |
3.3 观察内容 |
3.4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3.5 疗效评定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中医临床单一症状积分比较 |
5.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5.4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5.5 IBS-SSS积分比较 |
5.6 SAS、SDS比较 |
5.7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IBS-D的研究 |
1.1 定义及分类 |
1.2 流行病学 |
1.3 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 |
3 导师对肝郁脾虚型IBS-D的认知 |
3.1 脾虚为本 |
3.2 肝郁为标 |
3.3 肝脾不和 |
3.4 自拟疏肝健脾方及柴芍六君子汤的组方研究 |
3.5 药物组成分析及药理研究 |
3.6 对照药物的选择 |
4 研究结果讨论 |
4.1 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 |
4.2 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中医单一症状及总积分的影响 |
4.3 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IBS-SSS积分的影响 |
4.4 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
4.5 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概述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2.3 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1.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方法 |
2.3 实验设计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观察指标 |
3.2 疗效判定标准 |
4 伦理学要求 |
5 统计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3 疗效比较 |
3.1 两组腹痛腹泻应答率比较 |
3.2 IBS-SSS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设计背景 |
1.2 中医对肝郁脾虚型IBS-D的病因、病机、治法的再认识 |
1.3 调神疏肝健脾法的选穴处方依据 |
1.4 对照组的选择 |
1.5 观察指标及量表选择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治疗前分析 |
2.2 治疗后 |
3 调神疏肝健脾法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症状的依据 |
3.1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中医辨证论治依据 |
3.2 调神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西医机制 |
4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4.1 疗程方面 |
4.2 病例来源方面 |
4.3 疗效评价 |
4.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和腹部不适病理生理机制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腹痛和腹部不适的认知和临床表现比较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和腹部不适外周和中枢机制异同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和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腹痛机制的异同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附表 |
致谢 |
(8)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在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肠易激综合征 |
2. HSP27 |
3. NF-κB信号通路 |
4. 早期工作基础及研究设想 |
5.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
第二章 磷酸化HSP27在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磷酸化HSP27调节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9)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现代医学治疗 |
2.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进展 |
3.肠电图的临床应用 |
3.1 电极放置位置 |
3.2 相关波形参数的意义 |
3.3 肠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 |
3.4 小结 |
4.总结和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肠电图检测方法 |
3.观察指标 |
3.1 一般观察指标 |
3.2 疗效性观测 |
3.3 安全性观察 |
3.4 观察时点 |
3.5 疗效评价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5.结果 |
5.1 病例完成情况 |
5.2 基线资料比较 |
5.3 治疗结果分析 |
5.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费建平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健脾缓急方的立方依据与方药配伍分析 |
3.健脾缓急方组方药物分析 |
3.1 单一药物功效分析 |
3.2 单一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4.健脾缓急方的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 |
4.2 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方面 |
4.3 中医证候疗效方面 |
4.4 肠电图波形平均频率方面 |
4.5 肠电图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方面 |
4.6 复发情况方面 |
4.7 安全性方面 |
5.对照组用药分析 |
6.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2.随机数字表 |
附3.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4.中医证候积分记录表 |
附5.肠电图观察指标记录表 |
附6.安全性观察指标记录表 |
附7.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8.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美国诊疗现状及岭南火针疗法对其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IBS-D的基本认识 |
一、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定义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一、祖国医学对IBS-D的定义与病名源流 |
二、祖国医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分析 |
三、辨证分型的演变 |
第三节 中西方IBS-D的疗法简述 |
一、现代医学治疗IBS-D |
二、中医内治法 |
三、中医外治法 |
第二章 IBS-D于美国的治疗现状及趋势:基于NAMCS公共数据库的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 |
二、研究设计 |
第三节 NAMCS数据库及其研究设计 |
三、研究内容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人口学特征 |
二、基本健康情况 |
三、消化道相关合并症 |
四、消化道外合并症 |
五、就诊基本情况 |
六、相关检验及检查 |
七、非药物疗法 |
八、药物疗法 |
九、接诊健康服务提供者专科情况以及类型 |
第三章 岭南火针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对照方法 |
三、盲法设计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治疗方案 |
六、不良事件观察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三组患者治疗后积分比较 |
三、三组患者治疗后IBS-QOL生存质量比较 |
四、三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五、疗效检验的效能分析 |
六、年龄、性别与总体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
七、三组远期复发率比较 |
八、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第一节 岭南火针疗法的源流、核心思想与作用机制 |
一、岭南火针疗法的源流 |
二、岭南火针疗法的核心思想 |
三、火针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岭南火针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临床研究选穴及其依据 |
一、立方依据 |
二、选穴 |
第三节 岭南火针疗法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一、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二、总体疗效分析 |
三、患者IBS-QOL生存质量评价 |
四、远期复发率分析 |
五、研究结果对临床应用岭南火针疗法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实践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基于NAMCS公共数据库对美国IBS-D中医诊疗现状的思考 |
一、流行病学现状研究结果分析 |
二、流行病学现状与临床研究对在美国推广和发展岭南火针疗法治疗IBS-D的指导作用 |
第五节 创新点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神经机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赵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 张小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D]. 臧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蔡林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楼茜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调神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伟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和腹部不适病理生理机制的异同[D]. 陆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8]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在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雅君.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健脾缓急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顾燕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美国诊疗现状及岭南火针疗法对其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D]. 纪学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