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的起源和发展

心外膜的起源和发展

一、心外膜的起源与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华,王佳佳,曹锡梅,李海荣,景雅,谢建山,杨艳萍[1](2021)在《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细胞的分布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起源、形成及其所含细胞在心包内主、肺动脉管壁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取胚龄E9.5—E16的小鼠胚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及培养E13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组织原代心外膜祖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E9.5—E10.5小鼠胚胎,心外膜逐渐形成并分布于心房、房室管和心室壁外表面,但流出道壁心外膜尚未形成;E11—E11.5小鼠胚胎,流出道非心肌部逐渐分隔为心包内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动脉心外膜开始出现在心包腔背侧壁以及与之相连的流出道壁远端;E12.5—E16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完全分隔,第二生心区前体细胞与动脉心外膜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动脉瓣膜内也可见动脉心外膜来源的心外膜细胞。结论小鼠胚胎流出道非心肌部心外膜来自于动脉端心包腔背侧壁脏壁中胚层,动脉心外膜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可以进入动脉中膜,参与动脉壁的发育,同时参与动脉瓣膜的发育。

李云华[2](2021)在《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起源,形成及其在心包内主、肺动脉管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胚龄E9.5-E16的小鼠胚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提取及培养E13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组织原代心外膜祖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E9.5-E10.5小鼠胚胎,心外膜逐渐形成并分布于心房、房室管和心室壁外表面,但流出道壁心外膜尚未形成;E11-E11.5小鼠胚胎,流出道非心肌部逐渐分隔为心包内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动脉心外膜开始出现在心包腔背侧壁以及与之相连的流出道壁远端;E12.5-E16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完全分隔,第二生心区前体细胞与动脉心外膜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动脉瓣膜内也可见动脉心外膜来源的心外膜细胞。结论:小鼠胚胎流出道非心肌部心外膜来自于动脉端心包腔背侧壁脏壁中胚层,动脉心外膜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可以进入动脉中膜,参与动脉壁的发育,同时参与动脉瓣膜的发育。

曹中静[3](2021)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第二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被证明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纯应用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回顾性分析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术中的标测及消融相关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一代球囊或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终点为成功肺静脉隔离,术中不增加额外的线性或碎裂电位消融。冷冻消融失败的靶肺静脉将接受射频消融补点以达到急性期肺静脉隔离。合并典型心房扑动的患者,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将被线性消融至双向传导阻滞。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冷冻消融的急性期指标。结果总共354例接受一代和二代冷冻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持续房颤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6.0±10.0岁,279例(78.8%)为男性。平均持续性房颤的持续时间为8.8±11.4月。入院前,40例(11.3%)患者于院外有脑梗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卒中事件病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左房前后径≥44mm和CHA2DS2-VASc评分≥3分是发生卒中事件独立危险因素(OR=3.7,95%CI:1.1-12.4、OR=7.8,95%CI:1.9-32.6、OR=2.9,95%CI:1.0-8.0和 OR=116.7,95%CI:32.6-417.3,P 值分别为 0.035、0.005、0.043 和<0.001)。冷冻消融术中右下肺静脉(righ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RIPVs)具有最低的肺静脉电位(pulmonary vein potential,PVP)记录率(仅70.6%)。二代冷冻球囊的冷冻消融应用次数、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和射线剂量表现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值得注意的是,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冷冻消融术中左肺静脉迷走反射发生率为9.3%,特别是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LSPVs)。此外,右上肺静脉(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RSPVs)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的比例为2.3%。冷冻消融术中未发生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急性期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应用二代冷冻球囊行肺静脉隔离效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比例相对较高,RSPVs容易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背景:肺静脉隔离作为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并且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不劣于射频导管消融。由于持续性房颤的复杂发病机制,不同导管消融策略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结果差异较大。此外,单纯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隔离治疗持续性房颤尚存一定争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的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基于分析随访数据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对冷冻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恢复窦性心律后,分析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和胸前V1导联的负向P波的持续时间。比较三个月空白期复发对长期手术结果的影响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共计3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术后随访并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5.5±9.5岁,男性为257例(78.1%)。平均持续性房颤病程为8.4±10.1个月。术前36例(10.9%)患者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中位随访30.0个月(四分位区间为10.0到43.0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累积无房颤复发的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0%、58.5%和54.9%。分析持续性房颤的不同病程显示,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房颤持续3个月以上持续性房颤患者。早期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累计无房颤复发的生存率分别为:74.1%vs 64.9%、60.2%vs 65.9%和42.6%vs 40.4%(P<0.023)。冷冻消融术后重获窦性心律后:房颤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术后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组,分别为:140.8±22.9 vs 135.3 ± 22.6(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左房大于42mm、性别、年龄大于60岁、下壁导联2个及以上正负双向P波、体重指数BMI≥26Kg/m2、房颤持续时间时间超过3个月显示:持续性房颤的持续病程和左房前后径路≥42mm是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HR=1.89,95%CI:1.01-1.4,P=0.042 和 HR=3.6,95%CI:2.4-5.35,P<0.001。术后三个月空白期房颤复发提示较差的远期无房颤复发生存率。Kaplan-Meier 生存分析也显示:空白期房颤复发组和空白期无房颤复发组的 12 个月和 30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分别为45.6%vs 79.8%和21.9%vs 66.0%(HR=7.2,95%CI:4.7-10.9,P<0.0001)。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长持续性房颤的长持续时间和扩大的左房是预测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比例较高,且空白期复发同远期复发明显相关。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复发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难题和挑战。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再次消融治疗的时机尚存争议,复发的机制特点仍缺乏证据。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复发术后的二次手术的消融特点,以期为临床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多证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01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后复发并完成二次手术患者。分析包括:复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二次消融手术术中标测到的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位置分布、二次手术后复发以及房颤负荷变化。结果:总共纳入24例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接受二次手术的复发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50.8±9.4岁,男性为20例(83.3%),持续性房颤平均术前持续时间为7.0±7.9月,中位随访9.0月(四分位区间:5.0-18.0月)。复发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13例(54.2%)阵发性房颤,7例(29.2%)继发于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性房颤,3例(12.5%)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AFL),1例(4.1%)不典型心房扑动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二次手术标测的左侧肺静脉的共计20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分别为左上肺静脉10处,左下肺静脉7处,左侧上下肺静脉交界3处.二次手术标测的右侧肺静脉的共计21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包括:右上肺静脉6处,右下肺静脉13处,右侧肺静脉carina位置1处,右上下肺静脉交界1处。除1例左房后壁局灶外,所有病例未标测到肺静脉外触发灶。3例患者行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线性消融并阻断峡部。二次手术后11例(45.8%)患者再次复发房颤,分别表现为:阵发性房颤8例,1例持续性房颤,1例短阵房速,1例不典型AF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二次术后12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2%,24个月为59.3%,30个月为53.4%。1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辅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随访动态心电图发现房颤负荷较冷冻消融术后明显降低。结论:肺静脉电位-左房传导恢复仍是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而非肺静脉触发灶相对少见。二次手术后,房颤负荷的进一步减轻和窦性心律的维持均有改善。

范思洋[4](2021)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疗效、基因型危险分层和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18年经验背景及目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速是ACM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室速消融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没有研究显示其能延长寿命,减低死亡率。目前关于消融的长期随访数据非常有限。该研究描述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队列中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长期疗效。方法:连续入组了 2000年六月至2019年三月来我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手术开始行心内膜消融,对于心内膜消融失败的患者行心外膜途径。局部消融策略包括激动标测、拖带标测、起搏标测和基质标测等结果:在284名患者中共实施了 393次消融,其中心内膜途径377次,心内外膜联合途径16次。右心室游离壁基底部是室速起源的主要部位,占65.6%。81名患者进行了二次消融,28名患者经历了超过3次消融,68.8%患者在二次消融中发现了室速起源新的靶点。随访过程中有171次室速复发,19例死亡。其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消融后的无室速生存率分别为56.7%,73.2%和78.1%。多因素分析显示能诱发出超过3种室速跟室速复发再住院具有相关性(HR 1.467,95%CI 1.052-2.046,P=0.024)。室速复发再住院和诱发超过3种室速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954,95%CI 1.806-8.038,P=0.034;HR 3.189,95%CI 1.073-9.482,P=0.037)。结论:尽管ACM室速需要多次心内膜消融,但总的来说安全有效。能诱发多起源性室速与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第二部分:基因型对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消融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影响背景及目的:ACM基因型和表型相关性数据仍然匮乏。该研究探究了遗传变异对于ACM消融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我们回顾性地纳入了 ACM患者合并致命性室速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筛查ACM相关致病基因的患者。致命性室速定义为持续性室速、心脏骤停或ICD适当放电。结果:92例由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39.6±13.1岁,89.1%为男性,致病突变检出率为60.9%。单次消融后室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CM致病突变(HR,2.49;95%CI,1.19-5.23;P=0.016),包括PKP2基因突变和多个基因突变(HR,5.88;95%CI,1.74-19.91;P=0.004)。PKP2基因突变患者的预后比其他桥粒蛋白基因突变差(P=0.023)。多个基因突变患者的预后比单个基因突变的患者差(P=0.002)。然而多次消融后,基因型和室速复发并无相关性。结论:携带ACM致病突变的患者在消融术后有较高风险发生室速复发,尤其是携带PKP2基因突变和多个基因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多次消融。该研究提示特定突变的ACM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管理和治疗。第三部分:Hippo和经典WNT通路的抑制物EP300/TP53在无明显心力衰竭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心脏中被激活背景和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是一种心肌原发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心律失常,随后伴有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ACM主要由桥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桥粒负责细胞间粘附,并作为机械感应和机械转导信号通路的中枢。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在ACM心功能不全之前发生的早期分子变化和失调信号通路。方法:右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取自三名来自不同家系的ACM患者,对照心脏为来自5个无心脏病症状的对照人群的移植心脏组织。用核糖体RNA剔除的方法对来自三个ACM和五个对照心脏的进行RNA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和上游转录因子富集分析,并运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在蛋白水平对通路的上游转录因子和调控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三例进行RNA测序患者均携带DSP截短突变,临床症状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但右室大小和心脏功能正常。RNA测序结果发现了约5000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显示Hippo和典型WNT通路表达下调。在5例独立尸检确诊的ACM患者的右心室和左心室组织中对RNA测序结果进行验证,这些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没有心力衰竭病史。在右心室和左心室验证样本中,cWNT和Hippo途径转录调节因子的蛋白水平和核定位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Hippo和典型WNT途径的乙酰基转移酶EP300的水平增加,其作用位点TP53乙酰化。RNA测序数据表明,反映细胞间连接的顶端连接是下调程度最大的生物学途径,桥粒和中间丝结构的破坏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变化与ACM心脏的细胞凋亡和纤维脂肪生成增加有关。结论:顶端连接结构的改变与EP300-TP53的激活和ACM中Hippo/cWNT通路的抑制有关,这些改变是在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情况下由相关致病突变引起。该发现提示了机械转导改变在ACM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5](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6](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认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王文峰[7](2020)在《先心病致病基因对心脏发育的迟发调控及其在成年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ease,CHD)是儿童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居出生缺陷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首。基因变异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但对先心病个体来讲,其致病的遗传因素往往不明。由于先心治疗技术的改进,目前先心病患儿大都可以存活到成年。手术可以矫正解剖学畸形,但是其遗传缺陷仍旧存在。这些遗传缺陷是否参与成年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尚无研究涉及。因此,先心致病基因导致先心病的机制及其在病患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MEGF8(Multip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s protein 8,表皮生长因子蛋白结构域8基因)编码长度为2,789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300k D的蛋白质,该蛋白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MEGF8点突变可导致卡朋特综合征(Carpenter syndrome),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颅面部的发育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内脏异位以及多指(趾)。小鼠Megf8敲除可重现卡朋特综合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这些研究初步揭示了MEGF8的功能,但对其导致先心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22号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又称腭心面综合征、动脉干异常面容综合征、Di George综合征等)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其发病率大约为1:2000。TBX1是人类22号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最主要的致病基因,小鼠敲除Tbx1可重现人类22号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的绝大部分临床表现,包括心血管畸形(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中断、法洛四联症等)、头面部畸形、胸腺/甲状旁腺发育不良等。目前在成年人群中有相当数目的22q11.2DS患者,而既往的研究发现先心病患者在成年期更易罹患心肌梗死,且罹患心肌梗死后的预后较常人更差。这些现象提示先心相关遗传缺陷可能对成年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发挥一定的作用。目的:(1)明确先心病致病基因Megf8调控心脏发育的具体机制。(2)探究先心病致病基因Tbx1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中是否发挥作用。(3)明确Tbx1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4)针对Tbx1缺失导致的损害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法:构建Megf8lac Z等位基因,收集胚胎发育期不同时间点的胚胎和(或)心脏,通过X-gal染色观察Megf8在胚胎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情况;采用组织特异及可诱导Cre工具鼠,对Megf8进行组织特异性和时间特异性敲除,从而明确Megf8调控心脏发育的关键组织和时间。利用Tbx1Lac Z等位基因,了解Tbx1在心梗后是否表达及表达的细胞类型;利用组织特异性敲除Tbx1,模拟22q11.2DS病患的基因缺陷,通过构建心肌梗死模型研究Tbx1在心肌梗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收取心肌梗死后相应天数的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测、转录组学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探究Tbx1在心肌缺血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探索潜在的治疗方案。结果:(1)X-gal染色结果揭示了Megf8在胚胎发育期动态表达情况。(2)Megf8lac Z/lac Z纯合子胚胎完全重现了已报道Megf8敲除小鼠表型,并发现了从未报道的新表型,如永存动脉干和右心室双流出道、脑外翻等。(3)五种心脏细胞组织特异性敲除Megf8都不能重现Megf8lac Z/lac Z纯合子的心脏表型。(4)Tg CAGG-Cre ER自E6.5天诱导敲除Megf8重现除左右轴对称心脏畸形之外的Megf8lac Z/lac Z纯合子表型。(5)Tbx1在心肌梗死后被重新激活,其激活主要在心脏淋巴管内皮细胞中。(6)内皮细胞特异性Tbx1敲除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得更差,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7)Tbx1敲除组梗死区淋巴管再生异常,其发生与Dtx1/Notch1/Vegfr3信号轴异常相关。(8)Tbx1敲除组心脏中参与免疫耐受的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tric cells)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明显减少,从而导致杀伤性CD8+T细胞明显增多,而具有修复作用的M2型巨噬细胞(M2 Macrophage)显着减少。(9)针对以上分子机制,对Tbx1敲除小鼠给予VEGF-C(Cys156Ser)、CD8T封闭抗体或者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处理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Tbx1基因缺陷导致的心功能降低。结论:Megf8调控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在E6.5天之前,这结果表明Megf8并不直接参与心脏的发育过程,而是通过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迟发效应来调控心脏发育。这一迟发效应很有可能是通过影响胚胎左右轴确立来影响心脏的发育。目前的理论认为左右轴不对称的确立发生于E7.75天,但是我们的结果显示Megf8在胚胎发育E6.5天之前的作用也能影响到左右轴的确立。我们的研究首次明确了先心病致病基因Tbx1在心肌梗死后重新激活表达,并促进损伤后修复。这一作用主要通过Dtx1/Notch1/Vegfr3信号通路促进心脏淋巴管再生;同时Tbx1参与调节心脏局部免疫反应,包括增加局部免疫抑制细胞的数目,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抑制CD8+T细胞增殖等,最后影响心脏功能的恢复。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先心致病基因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影响心脏的发育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预后转归。

王珏[8](2020)在《V3导联移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定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V3导联移行且I导联主波向上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常见起源部位、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左、右室流出道起源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V3导联移行且I导联主波向上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根据成功消融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组和左室流出道组。应用多道生理分析软件测量窦性心律及室性心律失常时QRS波振幅及时限等指标,并计算III导联与II导联R波振幅比值、a VL导联与a VR导联Q波振幅比值、V2S/V3R指数、移行区指数及V2移行指数。分析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选取曲线下面积较大的指标,找出鉴别左右起源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已有指标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1.V3导联移行且I导联主波向上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中,右室流出道组主要起源于间隔部,左室流出道组主要为右冠窦及左右冠窦交界。2.左室流出道起源的心律失常I导联R波振幅明显高于右室流出道组,III导联与II导联R波振幅比值、a VL导联与a VR导联Q波振幅比值及a VL导联Q波振幅均小于右室流出道组。(P<0.05)3.I导联R波振幅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26,其最佳临界值为0.45m V,此时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8.2%。结论:I导联R波振幅在V3导联移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鉴别中具有较好的价值,≥0.45m V提示左右冠窦交界及右冠窦起源,<0.45m V提示右室流出道起源。

王立群[9](2019)在《2019 HRS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及管理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指不是由于缺血性、高血压性或瓣膜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的心肌异常。它包含了遗传性、全身性、感染性及炎症性疾病的较宽疾病谱,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左室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和结节病、南美锥虫病以及左室致密化不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表型与其它心肌病有重叠,特别是伴有心律失常表现的扩张型心肌病(可有心室扩张和[或]收缩功能受损)。这个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评估和管理的指南以及关于遗传学和疾病机制的临床相关信息。每项建议都采用ACC和AHA制定的推荐等级和证据水平的方式表示。

李郁[10](2019)在《1-磷酸神经鞘氨醇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不仅在冠状动脉的发生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参与了冠状动脉血管结构的组成及功能的发挥。因此,充分了解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起源对于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冠状动脉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cells,EpiCs),是一个表达Tbx18、WT1和Tcf21等转录因子的祖细胞池,是心脏发育过程中第一、第二生心区的重要补充,因此也被认为是心脏的第三心生区。心外膜祖细胞在心脏发育及血管的生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心外膜祖细胞是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来源之一。同时还发现心外膜祖细胞还可以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窦房结细胞等。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脂质,主要通过与五种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S1P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其中以S1P1、S1P2、S1P3三种受体的分布最为广泛,在心血管系统的发生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包括增殖、迁移、分化等功能。既往的研究发现S1P可以诱导脂肪来源的间质细胞及中胚层成血管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心外膜祖细胞具有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潜能,而S1P可以诱导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进而我们推测S1P可能具有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明确S1P这一诱导分化作用对寻找新的冠状动脉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S1P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检测了可能参与这一作用S1P受体。第一部分:心外膜祖细胞的提取及鉴定目的:建立体外E11.5天心外膜祖细胞的培养模型,检测培养心外膜祖细胞上S1P受体的表达情况,为探讨心外膜祖细胞的分化作用做好研究基础。方法:通过获取E11.5天胚胎心室组织进行种植,并从组织边缘爬出心外膜祖细胞的方法建立心外膜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PCR及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心外膜祖细胞特异性标志物Tbx18及WT1转录因子的表达。通过PCR的方法检测心外膜祖细胞上各S1P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提取的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Tbx18及WT1,低表达cTnT,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排列生长。提取细胞主要表达S1P1、S1P2、S1P3受体,几乎不表达S1P4、S1P5受体。结论:实验所提取的原代细胞为心外膜祖细胞,且细胞纯度高,成功建立了心外膜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明确了S1P受体在心外膜祖细胞的表达,为之后探讨S1P通过其受体发挥的诱导分化作用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二部分:S1P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目的:探讨S1P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心外膜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用不同浓度的S1P(0.1uM、0.5uM、1uM、2uM、5uM)处理细胞,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及MYH11的表达情况,筛选出S1P药物干预的最佳刺激浓度。将培养的心外膜祖细胞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S1P组(0.5uM S1P)、S1P+JTE013组(0.5uM S1P+1uM JTE013)、S1P+VPC23019组(0.5uM S1P+1uM VPC23019),通过qRT-PCR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及MYH11的表达情况,探索S1P1、S1P2、S1P3受体抑制后对S1P诱导分化作用的作用。再次将培养细胞随机分组为:对照组、S1P组(0.5uM S1P)、SEW2871组(30uM SEW2871)及S1P+W146组(0.5uM S1P+10uM W146),通过qRT-PCR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α-SMA及MYH11的表达情况,探讨S1P1受体在诱导分化中的作用。制备三维胶原凝胶模型,通过凝胶收缩实验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干预细胞后胶原的收缩情况。结果:S1P药物干预心外膜祖细胞6天后,当S1P干预浓度为0.5uM时,α-SMA及MYH11的表达量达到峰值,说明0.5uM浓度为S1P干预的最佳刺激浓度。S1P2受体的抑制剂JTE013和S1P1/S1P3受体的抑制剂VPC23019预处理心外膜祖细胞后,qRT-PCR检测发现这两种方式干预细胞后的α-SMA及MYH11表达量较单独S1P处理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VPC23019处理后这两种平滑肌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量降低更加明显。细胞免疫荧光也得到了同样结果。S1P1受体的激动剂SEW2871干预心外膜祖细胞后,mRNA水平α-SMA及MYH11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没有增加。用S1P1受体抑制剂W146预处理心外膜祖细胞后,α-SMA及MYH11表达量较S1P组没有明显的差异。免疫荧光也支持上述结果。S1P处理后的细胞制备胶原凝胶,再用卡巴胆碱刺激后可见凝胶明显收缩。S1P+W146组的凝胶也明显收缩,S1P+JTE013组及S1P+VPC23019组凝胶未发生明显的收缩。SEW2871组凝胶未发生收缩。结论:S1P可以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在S1P的诱导分化中S1P3受体起主要作用,S1P2受体起次要作用。

二、心外膜的起源与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外膜的起源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细胞的分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原代心外膜祖细胞培养
    4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结 果
    1 E9.5小鼠胚胎OFT的发育与PE来源心外膜细胞的迁移
    2 E10.5小鼠胚胎OFT的发育与心外膜的形成
    3 E11小鼠胚胎OFT的发育与心外膜的分布变化
    4 E11.5小鼠胚胎OFT的分隔与EPDCs形成
    5 E12.5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的发育以及EPDCs的分布变化
    6 E14—E16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的发育以及EPDCs分布变化
    7 E13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原代Epi Cs体外培养并向SMCs分化
讨 论
    1小鼠胚胎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心外膜来自动脉端心包腔背侧壁脏壁中胚层
    2 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壁的心外膜来源细胞参与动脉壁及瓣膜发育

(2)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E9.5-E11 小鼠胚胎OFT的发育与PE来源心外膜的形成
    2.2 E11.5 小鼠胚胎OFT的分隔与EPDCs形成
    2.3 E12.5-E16 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的发育以及EPDCs的分布变化
    2.4 小鼠胚胎心包内主、肺动脉原代Epi Cs体外培养并向SMCs分化
3 讨论
    3.1 小鼠胚胎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的心外膜来自动脉端心包腔背侧壁脏壁中胚层
    3.2 心包内主、肺动脉壁的心外膜来源细胞参与动脉壁的发育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外膜的来源,分布与功能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和急性期手术特点
    引言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持续性房颤的非肺静脉触发灶和心房纤维化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词表
附录三 个人简介
附录四 致谢

(4)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疗效、基因型危险分层和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18年经验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因型对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消融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影响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ippo和经典WNT通路的抑制物EP300/TP53在无明显心力衰竭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心脏中被激活
    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致病机制和精准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个人简历
致谢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1.2 病因和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1.6.1 药物治疗
        1.6.2 导管消融治疗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2.2 病因和机制
        2.2.1 病因
        2.2.2 发生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2.4.1 NSVT的诊断
        2.4.2 预后评估
        2.4.3 危险分层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5.2 病因和机制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1)冠状动脉异常:
        (2)心力衰竭: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5)药物等外界因素:
        5.2.2 机制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1)12导联心电图:
        (2)运动试验:
        (3)动态心电图:
        (4)ICM: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6)生物标志物:
        (7)基因检测: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2)电生理检查:
        5.3.4 风险预测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5.4.1 SCA患者的治疗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5.4.4 ICD预防SCD
        5.4.5 导管消融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6.2.4 多形性室速
        (1)急诊处理原则: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6.2.6 室速/室颤风暴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2.1 推荐证据等级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7.2.3 诊治流程图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4.1 概述
        (1)流行病学: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7.5.1 先天性L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LQTS患者管理:
        7.5.2 Brugada综合征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症状: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3 CPVT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4 ER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建议:
        (5)临床管理:
        7.5.5 SQTS
        (1)定义和流行病学:
        (2)病因和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
        (5)临床管理: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3)诊治流程: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3)特发性室颤: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7)先心病致病基因对心脏发育的迟发调控及其在成年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全文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绪论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构建Megf8~(lacZ)小鼠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Southern probe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小鼠基因型鉴定所用程序、引物名称及序列
        3.结果
    第二章 探究Megf8 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情况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提取胚胎Total RNA
        2.2 cDNA文库的构建
        2.3 q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改变
        2.4 X-gal染色
        3.结果
        3.1 X-gal染色结果显示,Megf8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
        3.2 单细胞分析结果显示,Megf8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广谱表达
        4.结论
        5.讨论
    第三章 探究Megf8 缺失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四章 探究Megf8 调控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细胞类型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五章 条件性敲除Megf8 探究Megf8 调控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3.1 系谱追踪显示给药Tamoxifen后,CAGG-Cre ER可有效标记所有细胞类型
        3.2 时空特异性敲除Megf8 揭示组织脏器发育的关键时期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第一章 Tbx1 在心肌梗死后被重新激活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所用小鼠基因型鉴定以及食蟹猴心脏组织q PCR鉴定
        2.2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
        2.3 小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构建
        2.4 .食蟹猴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
        2.5 X-gal染色
        2.6 石蜡切片组织包埋
        2.7 Vegfr3 免疫组化染色
        2.8 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
        2.9 食蟹猴心脏masson’s trichrome染色
        3.结果
        3.1 Tbx1 在成年阶段的小鼠心脏中几乎不表达
        3.2 Tbx1 在心肌梗死后被重新激活
        3.3 Tbx1 重新激活于心脏淋巴管内皮细胞中
        3.4 Tbx1 激活具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
        3.5 心肌梗死后Tbx1 的激活具有保守性
        4.讨论
        5.结论
    第二章 条件性敲除Tbx1 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异常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小鼠品系和基因型鉴定
        2.2 免疫荧光染色
        2.3 CD31 免疫组化染色
        2.4 Vegfr3 whole mount免疫组化染色
        2.5 小鼠心功能的测定
        2.6 Masson’s Trichrome染色
        3.结果
        3.1 采用Fabp4-Cre可有效追踪心脏淋巴管发育
        3.2 内皮细胞中敲除Tbx1 的小鼠在正常情况下心功能不受影响
        3.3 心肌梗死后,条件性敲除Tbx1 的小鼠心室重塑变差
        3.4 心肌梗死后,条件性敲除Tbx1 的小鼠心脏淋巴管数目减少
        3.5 心肌梗死后,条件性敲除Tbx1 的小鼠心脏淋巴管数目减少是由于梗死区淋巴管增殖异常导致
        3.6 Tbx1 通过介导Dtx1/Notch1/Vegfr3 轴驱动淋巴管再生
        3.7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新生淋巴管绝大部分起源于现存淋巴管的增殖
        3.8 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Tbx1 的小鼠可重现Tbx1cko组的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章 条件性敲除Tbx1 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免疫反应紊乱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心脏组织Total RNA的提取
        2.2 cDNA文库的构建
        2.3 qRT-PCR检测目的基因转录组学改变
        2.4 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和获取
        2.5 流式细胞学分析心脏M2 巨噬细胞
        2.6 流式细胞学分析心脏CD8+T细胞数目
        2.7 流式细胞学分析心脏CD8T细胞功能(BD Pharmingen,Fixation/permeabilization solution kit使用说明参见附录5)
        2.8 CD8+T细胞剥夺实验
        2.9 BMP4 矫正实验
        3.结果
        3.1 内皮细胞中敲除Tbx1,心肌梗死后心脏免疫反应出现紊乱
        3.2 单细胞测序揭示小鼠心肌梗死后非心肌细胞的构成和相对比例
        3.3 心肌梗死后Tbx1Cko组小鼠心脏中具有修复作用的巨噬细胞减少
        3.4 心肌梗死后Tbx1Cko组小鼠心脏中细胞毒性T细胞明显增加
        3.5 心肌梗死后Tbx1Cko组小鼠心脏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明显减少
        4.讨论
        5.结论
    第四章 Tbx1 通过介导淋巴管内皮细胞调节免疫微环境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CD31~+细胞Total RNA的提取
        2.2 Ccl21,Ccl28,Icam-1 免疫荧光染色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致谢
附录1 免疫组化/荧光抗体汇总表
附录2 流式细胞抗体汇总表
附录3 试剂耗材汇总表
附录4 Abcam.Chick or mouse embryo whole mount immunohistochemistry
全文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目录

(8)V3导联移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定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定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2019 HRS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及管理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概述
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诊断
    (二)评价概况
    (三)家族史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
        1. 复极异常
        2. 除极和传导异常
        3. 动态心电图监测
        4. 信号平均心电图
    (五)心脏影像
    (六)电生理检查
    (七)心内膜活检
    (八)基因检测
        1. 基因检测方法
        2. 变异与基因解释
        3. 采用什么检测
        4. 不同方法的优势及劣势
        5. 检测对象(见下表)
        6. 基因检测在ACM中的作用
        7. 基因检测在危险分层和管理中的应用
        (1)桥粒基因
        (2)核纤层蛋白A/C(LMNA)
        (3)桥粒斑蛋白(DSP)
        (4)跨膜蛋白43(TMEM43)
        (5)受磷蛋白(PLN)
        8. 基因检测的局限性(见下表)
    (九)瀑式家族筛查(图5)
        1. 瀑式家族筛查:在儿童及成人中筛查推荐
    (十)危险分层与ICD决定
    (十一)对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管理
        1.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治疗
        2. 导管消融的作用(见下表)
    (十二)防止疾病进展
        三.疾病机制
        (一)桥粒缺陷
        (二)离子通道缺陷
        (三)细胞骨架缺陷
        1.肌原纤维细胞骨架
        2.LIM区域-结合3-编码Z带迭接PDZ基序蛋白
        3. α-辅肌动蛋白-2
        4. 细丝蛋白C
        5. 肌原纤维外细胞骨架
        (四)肌节缺陷
        (五)代谢缺陷
        (六)线粒体的形式
        (七)组织细胞样(嗜酸瘤细胞)心肌病
        四.其他疾病
        (一)浸润性心肌病:淀粉样变性
        (二)Brugada综合征
        (三)钾通道:KCNQ1、KCNH2以及TRMP4
        1.KCNQ1
        2.KCNH2
        3.TRPM4
        4.受磷蛋白
        (四)左室致密化不全
        1.诊断方法及标准
        (1)无创性影像(表6)
        (2)心电图
        2.治疗

(10)1-磷酸神经鞘氨醇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心外膜祖细胞的提取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心外膜祖细胞的培养
        2.2 心外膜祖细胞的鉴定
        2.3 心外膜祖细胞上S1P受体的表达
    3 讨论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1P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S1P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2.2 S1P受体在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2.3 S1P1 受体不介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2.4 S1P诱导胚胎心外膜祖细胞分化后的平滑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3 讨论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心外膜在心血管疾病干细胞治疗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心外膜的起源与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细胞的分布变化[J]. 李云华,王佳佳,曹锡梅,李海荣,景雅,谢建山,杨艳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21(03)
  • [2]小鼠胚胎心包内动脉心外膜的形成及其作用[D]. 李云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D]. 曹中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疗效、基因型危险分层和致病机制研究[D]. 范思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7]先心病致病基因对心脏发育的迟发调控及其在成年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D]. 王文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8]V3导联移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定位分析[D]. 王珏.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9]2019 HRS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及管理专家共识[J]. 王立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04)
  • [10]1-磷酸神经鞘氨醇诱导心外膜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 李郁.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心外膜的起源和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