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强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峰[1](2021)在《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航标是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识碍航物的助航标志。随着航标数量的激增,传统的依靠人工记录的航标器材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对大批量的航标器材进行自动管理和记录,因而难以满足航标器材大批量周转操作的工作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研发了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介绍论文研究背景与国内外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技术基础,包括RFID的工作原理、技术标准、系统的组成及应用场景,并对超高频技术和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介绍。其次,对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实际航标管理中的物理场景,分析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的背景、可行性、流程、系统性能需求,总结RFID技术在航标器材管理中的优势,提出了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硬件信息采集要求。再次,对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根据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场景和需求,进行了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硬件选型,提出硬件设计方案,通过在浮标上安装RFID卡座,采用新型的定向全向双天线接收读卡器,实现信息数据的读取、写入、统计、查询等信息采集功能,完成对航标堆场划分和信息采集流程的设计,并对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包括系统概述、系统结构图、主要业务的介绍、角色权限的划分、设计约束、数据流图的分析、功能的设计和系统管理。最后,通过内置UHF无源RFID技术芯片的手持读写设备,自动识别电子标签,完成航标器材批量出入库,形成整体的基于RFID技术的航标器材管理系统的应用。本文研发的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航标器材从入库、使用、回库、报废等流程进行系统自动监控和跟踪,使航标器材追踪溯源得到保障,解决了航标器材信息准确性、时效性和维护保养精准率等问题。极大地减轻了航标工作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航标管理维护效率和质量,让航标器材管理有生命、有智商、有轨迹,对智能航海保障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洪长华,洪平县[2](2020)在《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海运输的发展,各相关航路单位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在保障航海运输的秩序与安全上,航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路单位的规范管理是航运企业的秩序体现,亦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成熟标志。通过对航标处耗材的管理进行规范化,可以使航路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使航标处耗材取用有迹可循,使相关从业人员有理可依。本文首先整理了航标和航标处的种类,然后根据日常耗材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在管理日常耗材的基本原则,最后针对航标处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细节。综上所述可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能有较全面的认识,并获得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启发。
陈龙[3](2020)在《浅谈基层航标站的管理》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基层航标站航标领域中出现了设备及技术的更新换代。为了确保航海保障事业的稳步发展,对基层航标站的维护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就基层航标站管理进行简单探讨,仅供参考。
刘勇[4](2020)在《关于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分析》文中认为主要对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内容分析,首先阐述航标管理维护必要性,而后对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路径详细分析。实践可知,在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环节中,抓好基层管理工作、按照计划开展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等措施的应用,能将该项工作的管理效果提升,对促进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工作开展有积极作用。
孔涛[5](2020)在《中国北方海区航标巡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志恒[6](2020)在《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是指该航标处相关部门根据当前航标处队伍结构、航标场地和装备情况,按照《海区航标维护质量考核标准》、《海区航标固定建(构)筑物维护》、《海区航标维护作业管理规则》等相关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固定标志进行针对性养护。由于大多数固定标志都处于恶劣复杂的海上环境,而且当前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养护场地和人员不足的局面,因此,X航标处在严格按照航标养护工艺及流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航标的养护质量,这就决定了该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做好该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将各个阶段的风险准确识别出来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合理的评估方法和应对措施,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在对国内外航标养护项目风险管理资料检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背景、性质和主要特点,运用德尔菲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出该项目具有外部、质量、作业、进度、成本等五大因素影响项目施工,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最终影响程度两个角度出发,采用风险矩阵的评估方法对识别出来的五大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最终得出作业风险为极高风险,质量风险和外部风险为高风险,进度风险为中等风险,成本风险为低风险。X航标处根据当前该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采用风险防范措施,应对作业风险,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应对质量风险和进度风险,采用风险规避和转移措施,应对外部风险,采用风险接受措施,应对成本风险。通过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中,实现对该项目的系统性研究,从而不断总结适合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希望可以给后面各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卿培[7](2020)在《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年来,各地区航标管理机构以海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为契机,把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航标文化建设,已成为航标管理机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烟台航标处在开展航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的方法及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坚持在航标文化建设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紧围绕航海保障中心工作,培养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同时也遇到了瓶颈。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述了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现状,研究分析了航标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经验,提出了完善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的对策。论文研究立足于航标发展需要,有利于各航标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航标文化建设,全面推进航标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做好航海保障服务。文章主要从五部分进行阐述分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航标文化建设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主要包括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的经验及对我们开展航标文化建设的启示;第五部分主要介绍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的对策,针对航标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航标物质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及保障机制,加强航标文化品牌及核心价值体系的打造力度,推进航标制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推动航标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赵晓楠[8](2020)在《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海保障作为海上运输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维护海洋权益和实行海上安全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Y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Y航标处辖区港口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航标管理的规模持续增长,航标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随着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干部职工队伍日益壮大,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规范,Y航标处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些不仅为Y航标处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航海保障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文章按照“理论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剖析-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地调研、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相关理论知识、Y航标处实际工作情况、国内外航标管理机构相关经验等资源进行整合,对地方航海保障现状与航标用户需求进行统筹分析,提出提高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进而不断优化辖区航海保障服务,提升航标综合管理水平和助航服务能力。文章从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的现状入手,分析不足之处并总结问题原因。目前主要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航标综合助航服务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技术装备老旧落后、事业发展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文章进而研究了国内外在提升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有益探索,总结取得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升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目前一是要健全提升航海保障管理效能的新机制,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新航海保障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二是要完善航标综合助航服务系统,提高综合助航服务智能化程度,加强航标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推进航标效能改造升级。三是要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强航标保养基地、码头和船舶建设,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航标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四是要打造专业的航海保障队伍,分析人员需求,合理引进人员,健全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建议,为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的提升提供了借鉴。
黄迪辉[9](2019)在《如何提高基层航标管理站的履职能力的一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基层航标站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些影响履职能力的现象入手,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几条切实可行能提高航标站履职能力的思路建议。
段孝翔[10](2019)在《基层航标站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更好地发挥基层航标管理站(以下统称航标站)在航标建设、养护"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分析我国当前沿海航标站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海事系统航保体制改革,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基层航标站的建设和管理:合理规划布局站点,推动海事航保系统资源共享共建;进一步加强航标站制度建设、分类管理;对部分航标站实行法人化管理;加强对租赁船舶的管理;创新基层人员管理等措施。
二、关于加强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RFID技术概述 |
2.1.1 RFID的技术标准 |
2.1.2 RFID的系统组成 |
2.1.3 RFID的应用场景 |
2.2 超高频技术介绍 |
2.3 系统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分析 |
3.1 背景分析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系统硬件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2 系统安全可行性分析 |
3.3 管理流程分析 |
3.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4.1 数据流图分析 |
3.4.2 系统功能分析 |
3.5 航标器材信息采集硬件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
4.1 硬件设计方案 |
4.2 信息采集和处理硬件设备组成 |
4.3 航标堆场划分设计 |
4.4 信息采集流程设计 |
4.5 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 |
4.5.1 系统概述 |
4.5.2 系统构成与网络部署 |
4.5.3 主要业务实现方式 |
4.5.4 角色权限划分 |
4.5.5 设计约束 |
4.5.6 功能设计 |
4.5.7 系统管理 |
4.5.8 系统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
5.1 航标堆场器材实时监控子系统功能 |
5.1.1 出库设备监控 |
5.1.2 在库设备监控 |
5.1.3 堆场库存盘点 |
5.1.4 堆场实时模拟 |
5.2 航标器材统计和台账管理子系统功能 |
5.3 航标综合业务智能化处置系统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2)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航标处日常耗材及相关政策 |
3. 管理办法 |
3.1 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基本原则 |
3.2 建立日常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 |
3.3 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部门及职责 |
3.4 日常耗材的管理流程 |
3.5 标准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4. 耗材管理系统 |
5. 结论 |
(3)浅谈基层航标站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严格落实各项航标管理制度 |
2. 大力推进“五精”航保站点建设 |
3. 加强航标维护管理 |
3.1 航标站仓库规范化管理 |
3.2 多措并举,加强航标日常巡检 |
4. 基层航标站航标管理发展方向 |
5. 结束语 |
(4)关于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航标管理维护必要性 |
2. 加强航标维护管理的一些做法及其途径 |
2.1 结合实际,抓基础管理工作 |
2.2 进一步加强计划制度,狠抓计划落实 |
2.3 进一步加强灯浮标的维护管理上作 |
2.4 提升航标站管理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
3. 结束语 |
(6)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航标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航标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航标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风险识别 |
2.1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概述 |
2.1.1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背景 |
2.1.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性质 |
2.1.3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主要特点 |
2.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2.2.1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简介 |
2.2.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依据 |
2.3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识别步骤 |
2.4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
第三章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的风险评估 |
3.1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3.1.1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
3.1.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依据 |
3.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评估步骤 |
3.2.1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概率分值设定 |
3.2.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影响程度分值设定 |
3.2.3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矩阵设定 |
3.2.4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等级设定 |
3.2.5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评估执行 |
3.3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四章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应对 |
4.1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应对概述 |
4.2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作业风险的防范 |
4.3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质量风险的控制 |
4.4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外部风险的规避和转移 |
4.5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进度风险的控制 |
4.6 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成本风险的接受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项目风险识别调查原始记录表 |
附录二 :项目风险评估评分原始记录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航标文化 |
2.1.3 航标文化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文化理论 |
2.2.2 人本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概况 |
3.1.1 航标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
3.1.2 航标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
3.1.3 航标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
3.2 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航标物质文化建设无法满足航标发展需要 |
3.2.2 航标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及亮点 |
3.2.3 航标制度文化建设仍不完善 |
3.2.4 航标文化社会影响力不够广泛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航标物质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
3.3.2 航标文化品牌及核心价值体系的打造力度不够 |
3.3.3 航标制度文化建设缺乏与时俱进性 |
3.3.4 航标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不够 |
4 国内外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概况 |
4.1.1 美国: 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工作 |
4.1.2 日本: 创新助航系统满足航标发展需求 |
4.1.3 英国: 保持战略规划及管理创新对外部坏境高度适应 |
4.2 国内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概况 |
4.2.1 宁波航标处: 多视角塑造航标文化品牌形象 |
4.2.2 厦门航标处: 举办特色夏令营活动传播航标文化 |
4.2.3 青岛航标处: 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 |
4.3 国内外其他地区航标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3.1 重视航标物质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
4.3.2 注重打响航标文化品牌 |
4.3.3 发挥航标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 |
4.3.4 重视航标制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
4.3.5 注重向外界展示航标文化 |
5 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完善航标物质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及保障机制 |
5.1.1 对航标物质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
5.1.2 加强制度、资金、人员保障 |
5.1.3 加大航标技术创新力度 |
5.2 加强航标文化品牌及核心价值体系的打造力度 |
5.2.1 建立文化品牌及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制度 |
5.2.2 将文化品牌及核心价值体系与职工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 |
5.3 推进航标制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
5.3.1 及时修改完善制度体系 |
5.3.2 定期对制度体系进行评估调整 |
5.4 推动航标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 |
5.4.1 建立航标文化建设和保护工作制度 |
5.4.2 加大展示航标文化的文化阵地建设 |
5.4.3 丰富展示航标文化的活动形式 |
5.4.4 增加航标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航标 |
2.1.2 公共服务能力 |
2.1.3 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绩效管理理论 |
3 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研究 |
3.1 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 |
3.1.1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现状 |
3.1.2 公共服务投入能力现状 |
3.1.3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 |
3.2 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3.2.2 航标综合助航服务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 |
3.2.3 技术装备老旧落后 |
3.2.4 事业发展后备人才不足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
3.3.2 航标综合助航服务系统与港口建设不相适应 |
3.3.3 技术装备建设缺乏资金保障 |
3.3.4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航标管理机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航标管理机构航海保障的举措 |
4.1.1 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 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
4.1.2 日本海上保安厅(JCG): 重视培训,应用新技术 |
4.1.3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AMSA): 航标维护引入市场竞争 |
4.2 国内其它地区航标管理机构航海保障的举措 |
4.2.1 香港海事处: 航标专项维护外包 |
4.2.2 青岛航标处: 大力倡导技术创新 |
4.2.3 上海航标处: 推广应用新材料浮标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标准与规范化管理 |
4.3.2 注重航海保障人才培养 |
4.3.3 创新航标维护保养模式 |
4.3.4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
5 进一步提升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分析 |
5.1 健全提升航海保障管理效能的新机制 |
5.1.1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5.1.2 创新航海保障服务模式 |
5.1.3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
5.2 完善航标综合助航服务系统 |
5.2.1 提高综合助航服务智能化程度 |
5.2.2 加强航标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
5.2.3 推进航标效能改造升级 |
5.3 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 |
5.3.1 加强航标保养基地、码头和船舶建设 |
5.3.2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
5.3.3 加快航标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推广 |
5.4 打造专业的航海保障队伍 |
5.4.1 分析人员需求合理引进人员 |
5.4.2 健全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
5.4.3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如何提高基层航标管理站的履职能力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时影响基层航标管理站履职能力的几个现象 |
2.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
3. 提升基层航标管理站履职能力的一些建议 |
3.1 健全航标建设养护管理制度体系 |
3.2 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
3.3 进一步加强管理效能建设 |
3.4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
3.5 进一步加强设施装备建设 |
(10)基层航标站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航标站存在的共性问题 |
1.1 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
1.2 岗位设置不科学 |
1.3 无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 |
1.4 部分航标站管理制度不规范 |
1.4.1 部分航标站租赁大量船舶 |
1.4.2 部分航标站空编严重 |
1.4.3 部分航标站雇佣大量社会化用工人员 |
1.4.4 新招录大学生流动性强 |
2 建议 |
2.1 合理规划布局站点,推动海事航保系统资源共享共建 |
2.2 进一步加强航标站制度建设,进行分类管理 |
2.3 赋予部分航标站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
2.4 加强对租赁船舶的管理 |
2.5 创新基层人员管理 |
四、关于加强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FID的航标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D]. 张峰. 集美大学, 2021(01)
- [2]航标处日常耗材管理办法研究[J]. 洪长华,洪平县. 珠江水运, 2020(21)
- [3]浅谈基层航标站的管理[J]. 陈龙. 珠江水运, 2020(18)
- [4]关于基层航标站航标维护管理分析[J]. 刘勇. 珠江水运, 2020(16)
- [5]中国北方海区航标巡检问题研究[D]. 孔涛. 天津大学, 2020
- [6]X航标处固定标志养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陈志恒. 广西大学, 2020(07)
- [7]烟台航标处航标文化建设研究[D]. 马卿培.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Y航标处航海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赵晓楠.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9]如何提高基层航标管理站的履职能力的一点思考[J]. 黄迪辉. 珠江水运, 2019(22)
- [10]基层航标站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 段孝翔. 水运管理,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