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龙[1](2019)在《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延安新造耕地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然而受长期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及降雨在季节分配上显着差异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水土侵蚀现象严重,形成了丘陵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增大了山体滑坡等潜在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且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黄土高原人-地-粮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国政府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减少由于地势差引起的土壤侵蚀过程。然而,到底何种农作物是当地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我们也并不知道。因此201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延安新造耕地上进行不同作物的大田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为现阶段新造耕地较为适宜种植的作物。因此,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选取4种甘肃优良种植马铃薯品种外加1种本地农家品种,共5种不同品种马铃薯,在延安新造耕地上进行两年的大田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马铃薯指标,以期筛选出最适宜在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从而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研究结果表明:1、第一年种植,马铃薯新大坪出苗率、胞间CO2浓度、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占优;青薯168株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ΦPSII、Fv’/Fm’、Fv/Fo、产量占优;陇薯7号蒸腾速率、Vc占优;克新1号qP、NPQ占优;本地农家品种ETR、干物质占优。不同品种矿质元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第二年种植,马铃薯新大坪出苗率、株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占优;青薯168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ΦPSII、Fv’/Fm’、Fv/Fo、产量占优;克新1号qP、NPQ、Vc占优;本地农家品种ETR、干物质占优。不同品种矿质元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3、最后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品种新大坪的平均隶属值最大,即它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最高,为新造耕地下最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可考虑在当地种植推广。
杨瑞玲[2](2015)在《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当前城镇化拐点背景下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对于乡村变迁的方向与前景充满争议。要明确乡村变迁的方向,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乡村变迁的动力机制。本文从乡村的“共同体”这一属性入手,以鲁南龙镇为案例,分析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龙镇乡村经济社会的变迁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认为,乡村变迁的根本动力机制为现代性,现代性具体表现为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时空伸延机制三项基本的制度。这三项制度彼此互动共同推动了乡村的变迁,在不同时间段起到主要作用的制度不同。现代性对于乡村共同体具有解构和自反性的双重作用。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和时空伸延机制分别主导乡村共同体的“强制性脱嵌”、全面脱嵌和时空脱域这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现代国家政权起到主导作用,其通过计划经济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经济部门的分离,通过权力主导的机械分工实现劳动力的规训,使劳动力与土地所有者分离,将劳动力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但由于市场被压制,这一时间段乡村的劳动力、土地、货币三种要素并未实现虚拟商品化。因此这一阶段的乡村共同体整体呈现出在现代国家政权主导下的“强制性脱嵌”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逐利”的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入并主导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共同体在关系实体上出现“全面脱嵌”现象。在经济维度,市场体系的延展使得原本集中在有限场地的乡村经济活动弥散,逐渐失去经济共同体的意味。在社会维度,社会纽带碎片化并且浸没于市场经济原则中。在权力维度,基层权力脱节,权力出现市场化的倾向,村镇治理经济化。在文化维度,传统的宗教信仰世俗化,消费文化成为主流,经济理性的原则主导乡村的文化活动。新世纪以来,现代性的时-空伸延机制对于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凸显。一方面,乡村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村落社会在时空维度上“脱域”,乡村内部出现村落形态和功能的分化。另一方面,现代性的自反性作用日益明显。分化的乡村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整合,乡村与城市出现了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的趋势;乡村被景观化的同时,乡村价值获得了主体性自觉,出现了人的回归参与乡村建设的潮流;乡村居民公共意识觉醒,社区公共需求凝聚,村落出现现代社区化的趋向。这些都促成了乡村的新型共同体属性和乡村作为独特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再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解释乡村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已有的“乡村终结说”、乡村保护理论之外展现了一种新的乡村发展路径,强调相当一部分乡村在未来既不会终结,也不会静态地保持所谓的完整,而是在城乡互补与同构的趋势下、在全球化时代本土性与开放性互构的作用下,动态地发展并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
陈晓云[3](2014)在《陇南市“万元田”种植模式简介》文中认为文章在对近年来探索总结出的47种"万元田"种植模式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遴选15种主要模式,供农业部门的各级领导和农技推广人员在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丁晓蕾[4](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万良珍[5](2007)在《黄淮海平原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述评》文中指出黄淮海平原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总结该区常见的一年三熟玉米栽培模式,以期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宋乃平[6](2004)在《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环境效应深远。在农牧户尺度上研究土地利用选择机制,能够为制定区域发展和环境政策提供科学的和可操作的依据。本文以农牧户抽样调查、地形剖面调查、统计年鉴、气象观测、遥感和常规调查的土地利用等数据和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边际效益分析、地学分析和历史地理研究等方法,从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研究了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农牧交错带的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是生态脆弱、经济能力低下、社会文化变迁巨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从长时间尺度分析,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选择的主要动力是中国人口增长形成的向本区的移民压力和随之而来的农耕文化的张力,而阻力则是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土地利用的限制。这两种力的推拒和平衡与气候变化、民族变迁、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2) 气候及其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是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选择的基础。降水、气温和大风在时空上耦合,造成了冬、春季严重的干旱、风沙侵蚀和土地退化。气候波动引起巨大的农牧业生产波动,导致了农牧民的广种薄收、分散种植、打井灌溉等行为,以及他们采取草本草场与木本草场结合、灾年加大出栏率和栽植速生树种、可平茬树种等资源利用和避灾措施。 (3) 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的作用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由滩地、软梁地、硬梁地到沙地,耕地的出现频率依次减少,草地则依次增多。但此规律受人类活动等影响,差异变小。因此,“三圈”范式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将面临较大的人文障碍。农牧户对不同地形上的草地采取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环境效应。 (4) 农牧交错带土壤瘠薄,农牧民便采取开垦土壤肥力高的土地、沤肥或烧荒、倒沙种田、增旋肥料等措施提高耕地的肥力。但是依靠经济和技术改善土壤性能,仍面临着边际效益的制约。 (5) 作为土地利用选择的主体,农牧户不但要遵循生态适应性规律,还不时地根据需求和市场状况调整土地利用,其中的法则就是经济规律。 从耕地到草地再到林地,平常年毛利呈显着的下降趋势,这是林地转草地、草地转耕地、林地转耕地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作物的经济效益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历程相呼应,说明经济效益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草地的经济效益依其类型或者质量差别,也存在较大差异,劳动用工投入高的草地的纯收入低,反映了草地的边际性和粗放利用的内在经济动力。林地的经济效益基本为负值。仔细分析发现,它的经济功能弱,但其生态和社会功能较强,因此,农牧户自营普遍。 经济利益驱动和长期农畜产品价格扭曲,导致农牧户大量养畜、养“长寿畜”,增加了草地承载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草地退化。林地经营的主要决策指标是生态适应性、林地功能和等待成本,沙柳、旱柳、杨树在这三种指标上的区别决定了农牧户经营的广泛程度和面积。 (6) 社会文化是土地利用选择中难以估量的因素。农牧户对农、牧、林的经营态度由年轻型到中年型再到老年型趋向积极。年龄越大的农牧户对短时效要素投入越多,而对长时效要素的投入则较少;年龄大的农牧户偏重于粮食作物,而年轻型农牧户则偏重于经济作物。近50年的薪炭结构变化经历了消极的采集沙蒿等生物薪炭,到积极植树、购买煤炭的生物薪炭与化石能源结合的结构演变。农牧交错带散列式聚落形态导致了分散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有利于畜牧业生产和管理以及土地利用效益的内部化,但对种植业技术的传播、信息沟通、子女教育产生了障碍。
郜庆炉[7](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赵伶[8](2001)在《土豆玉米胡萝卜间作套种效益高》文中研究说明 河北省乐亭县中堡王庄乡,地处冀东滦河下游的滦河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优越,是全国闻名的土豆生产基地。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解决人多地少粮菜争地的矛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两年来,在土豆玉米间作一年两熟的基础上,探索土豆玉米和胡萝卜一年三种三收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示
殷宏阁[9](2001)在《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文中指出 卢龙县燕河营镇严山头村,近年来示范推广了地膜土豆、玉米、大萝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已在全县推广。该种植模式土豆公顷产37.5吨,玉米6.75吨,萝卜75吨,折公顷产值4.5万元~5.25万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 1 地膜土豆套玉米 采用2.2米一带,土豆占地1.60米,起两条高15厘米、宽65~70厘米大垄,每垄种双行土豆,小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公顷7.5万株左右,公顷用种薯1800~1950公斤。玉米占地60厘米,种双行玉米,大行距160厘米,
韦礼飞[10](2020)在《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赣北地区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大面积的冬闲棉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自然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周年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稳定棉花生产,本研究以马铃薯主粮化为契机,开展“马铃薯-棉花”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利用冬闲棉田黑膜+稻草覆盖和黑膜覆盖两种方式种植马铃薯,处理A(CK):冬闲+赣棉18,处理B:中薯5号(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C: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处理D:荷兰15(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E:荷兰15(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探明该两种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马铃薯种植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薯-棉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筛选综合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相同覆盖材料下,中薯5号较荷兰15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更快的物质积累和更高的产量。中薯5号较荷兰15的平均土温和田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高0.08℃、4.03%,出苗率高1.4%,发病率低1.2%,青头率低11.94%,平均SPAD值高14.66%,116 d时单株干薯重高46.73%,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高14.34%;中薯5号单株大薯个数和重量及总薯重量大于荷兰15,且中薯5号具有更高的淀粉浓度,更低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浓度;中薯5号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及理论最大值均高于荷兰15;中薯5号最终产量比荷兰15高52.53%。2.相同马铃薯品种下,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黑膜+稻草覆盖控温效果好于单独黑膜覆盖,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0.69℃,降低日较差0.16℃,且田间相对湿度变幅小,平均相对湿度低0.72%;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平均提高马铃薯出苗率3.74%,株高增11.13%,单株块茎干重增19.13%,单株大薯重增26.91%、单株总薯重增19.04%,116 d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增15.41%,产量增12.14%,此外还降低青头率36.8%,减少发病率43.3%;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理论最大值均为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分别高出32.53%,24.85%,24.98%和22.04%,22.26%,30.23%;黑膜+稻草覆盖前期的块茎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并最终更多地用于淀粉合成。3.覆盖材料与马铃薯互作后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提高棉花产量。种植马铃薯后p H减小,碱性减弱,且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及交换性锰均表现为种植马铃薯后显着高于不种植马铃薯的冬闲小区;种植马铃薯后可以促进后茬棉花提早出苗、开花和吐絮,且第一果枝节位、茎粗、果枝数及叶绿素SPAD值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此外单株大铃数、单株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4.产量及净收益均为“马铃薯+棉花”模式高于“冬闲+棉花”模式,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中薯5号+棉花”连作优于“荷兰15+棉花”连作。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为处理C(0.9988)、处理B(0.9171)、处理E(0.8219)、处理D(0.7481)、处理A(0.50720),说明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材料与棉花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最好,是赣北棉区较适宜推广的高效种植模式。
二、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延安新造耕地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生产研究概况 |
1.2 马铃薯研究现状 |
1.2.1 品种的筛选 |
1.2.2 地膜覆盖 |
1.2.3 马铃薯块茎的形成 |
1.2.4 光照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1.2.5 马铃薯块茎产量研究 |
1.2.6 综合种植模式研究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样地设计 |
2.2.1 样地地址 |
2.2.2 实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马铃薯收获前指标的测定 |
2.3.2 马铃薯收获后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第一年种植马铃薯指标分析 |
3.1.1 第一年种植马铃薯地上指标分析 |
3.1.2 第一年种植马铃薯块茎指标分析 |
3.2 第二年种植马铃薯指标分析 |
3.2.1 第二年种植马铃薯地上指标分析 |
3.2.2 第二年种植马铃薯块茎指标分析 |
3.3 二年种植马铃薯指标对比分析 |
3.3.1 二年种植马铃薯地上指标对比分析 |
3.3.2 二年种植马铃薯块茎指标对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品种马铃薯光合特性的研究 |
4.2 不同品种马铃薯荧光特性的研究 |
4.3 不同品种马铃薯品质的研究 |
4.4 不同品种马铃薯矿质元素的研究 |
4.5 不同品种马铃薯综合评价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现代性语境下的乡村研究 |
1.1 问题来源 |
1.2 研究过程 |
1.2.1 田野入场:挫折与契机 |
1.2.2 田野链条:龙镇三村 |
1.2.3 资料收集方法 |
1.2.4 资料分析与写作 |
1.3 研究综述 |
1.3.1 相关理论 |
1.3.2 我国乡村研究脉络 |
1.3.3 乡村的分化 |
1.3.4 乡村命运的争论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乡村强制性脱嵌 |
2.1 传统的乡村:全面的家庭经济 |
2.2 集体化时期:强制性脱嵌 |
2.2.1 初步发展的乡村工业 |
2.2.2 三大要素的重置与被压制的市场 |
2.3 前市场时代: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与失败 |
2.3.1 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 |
2.3.2 国家主导下失败的记忆 |
2.4 市场经济制度下龙镇经济格局的演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
3.1 经济共同体:传统乡村市场社区的形态 |
3.2 乡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发育 |
3.2.1 区域市场 |
3.2.2 村内商铺 |
3.2.3 流动商人 |
3.2.4 网络购物 |
3.3 农民生计要素全面商品化 |
3.3.1 农业商业化 |
3.3.2 劳动力商品化 |
3.3.3 土地商品化 |
3.3.4 消费商品化 |
3.3.5 服务商品化 |
3.4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
3.4.1 农业工商业化:被加工的自然 |
3.4.2 劳动市场分工:职业化的农民 |
3.4.3 农民生计过程:社会化再生产 |
3.4.4 共同体的打开:被剩余的村庄 |
3.4.5 市场要素流动:经济体的弥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中社会纽带的嬗变 |
4.1 家户的流变:虚与实 |
4.1.1 空间格局:核心家庭式的家户 |
4.1.2 成员张力:经济分工与家的虚化 |
4.1.3 亲属合作:形散神存的家户转换 |
4.1.4 婚姻异化:买卖婚姻与短期婚姻 |
4.2 社会网络资本化 |
4.2.1 “赶礼”制度变化:厚礼与捎礼 |
4.2.2 人情仪式的创制:炫耀与压迫 |
4.2.3 换工机制的失效:互助变雇佣 |
4.2.4 社会信用资本化:赊购与利息 |
4.2.5 市场经济的考验与社会关系的拣选 |
4.3 街坊邻里:温情与压力 |
4.3.1 “街坊”与“邻里”:作为公共空间 |
4.3.2 社交敌友的划分:“好情”与“贼人” |
4.3.3 街坊互动与舆论:温情与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镇权力脱节与治理的经济化 |
5.1 集体经济的消解与公私关系的变革 |
5.1.1 村庄冲突关键节点:公私利益矛盾 |
5.1.2 集体经济基础消解与村庄治理困境 |
5.2 村干部的“弱势”与权力的市场化 |
5.2.1 村庄社会分层中村干部的“弱势” |
5.2.2 村干部的“出路”:权力市场化逻辑 |
5.3 村镇之间:虚脱的控制与治理的经济化 |
5.3.1 挣扎的控制与治理术的异化 |
5.3.2 “收买式”治理:项目与资源分配 |
5.3.3 治理的经济化:官民经济动力的合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信仰对市场经济的臣服 |
6.1 信仰与巫术:少数人的避风港 |
6.1.1 日常生活中信仰的隐退 |
6.1.2 信仰与经济的碰撞:臣服与避风港 |
6.2 公共空间与节日:消费文化的主流化 |
6.2.1 墙面文化变迁:标语到广告 |
6.2.2 节日文化变迁:仪式到消费 |
6.3 市场损蚀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工程失灵 |
6.3.1 文字沉浮与国家的效率公平观 |
6.3.2 文娱风气恶化与文化工程失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时空伸延与城乡一体同构 |
7.1 城乡之间: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 |
7.1.1 城里城外:空间隔离 |
7.1.2 进城回村:空间流动 |
7.1.3 融城计划:空间融合 |
7.2 村落形态:时空脱域与地方性的超越 |
7.2.1 村落的功能类型分化 |
7.2.2 村落社会的时空脱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乡村的主体性自觉与再造 |
8.1 自反性与乡村的复兴趋势 |
8.1.1 乡村价值的反思性自觉 |
8.1.2 人的回归与乡村建设 |
8.2 村民社区公共意识的觉醒 |
8.2.1 庭院变迁与私人空间 |
8.2.2 居民公共意识的觉醒 |
8.2.3 社区公共需求的凝聚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 |
9.1 乡村变迁动力机制:脱嵌与脱域 |
9.2 对乡村社区治理的启示 |
9.3 延伸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陇南市“万元田”种植模式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辣椒 (西红柿) —豆角 (豇豆) —大白菜 (蒜苗) |
二、以冬播洋芋开头的四种四收模式 |
三、以韭菜为主的四种四收模式 |
四、优质鲜果套种蔬菜模式 |
五、篱架葡萄栽培模式 |
六、越冬甘蓝 (蒜苗) —冬播地膜洋芋 (拱棚番茄) —夏黄瓜 (秋架豆) |
七、大白菜—番茄—菜豆 |
八、地膜早熟洋芋—辣椒 (番茄) —大白菜 (莴笋) |
九、水萝卜—早甘蓝—辣椒 |
十、早黄瓜—秋延番茄 |
十一、甘蓝—西瓜—玉米—芹菜 |
十二、早春甘蓝—辣椒—西芹 |
十三、大棚辣椒/早甘蓝—秋冬菜花 |
十四、洋葱—辣椒—大白菜 |
十五、甘蓝—番茄 (黄瓜) —西芹 |
(4)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6)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构成本研究框架的四个关键性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2.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历史过程 |
2.2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带形成即耕地开发的宏观驱动力 |
2.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带形成即耕地开发的微观驱动力 |
2.4 农耕业发展的阻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中的气候因素及其影响 |
3.1 伊金霍洛旗气候和水文的基本状况 |
3.2 半干旱气候特征的生产能力评价 |
3.3 波动性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 |
3.4 气候波动引起的生产波动的农牧户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中的地形与土壤因素 |
4.1 地形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4.2 “三圈”土地利用范式的微观基础 |
4.3 农牧户土地利用的地形选择 |
4.4 土壤因素对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的影响 |
4.5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选择影响与农用地的自然供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5.1 农业生产的基础经济理论 |
5.2 农户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的经济机制 |
6.1 耕地边际效益分析 |
6.2 草地和林地边际效益分析 |
6.3 种植业、畜牧业的Cobb-Douglass生产函数分析 |
6.4 农牧交错带特定收益条件下的农牧户行为及其解释 |
6.5 制度对土地利用选择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的社会文化机制 |
7.1 不同社会特征农牧户的土地利用行为趋向 |
7.2 薪炭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选择的影响 |
7.3 农村牧区社会变迁对土地利用选择的影响 |
7.4 文化习俗对土地利用选择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选择机制总结 |
8.1 现实的土地利用选择过程总结 |
8.2 本文取得的初步成果 |
8.3 本文未尽的研究内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
§3.2.2 集约化程度高 |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
§4.4 多维用地原理 |
§4.4.1 土地的多维性 |
§4.4.2 多维用地 |
§4.5 生物学原理 |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
§4.5.2 生态位原理 |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
§4.6 光能利用原理 |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
§5.1.1 我国的气候 |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
§5.3.3 温室栽培型 |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
§6.1 光照条件 |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2 温度条件 |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3 湿度条件 |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4 空气条件 |
§6.4.1 二氧化碳 |
§6.4.2 有害气体 |
§6.5 土壤条件 |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
§7.2.1 轮作 |
§7.2.2 连作 |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
§8.1.2 人工补光 |
§8.1.3 遮光 |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
§8.2.1 增温 |
§8.2.2 保温 |
§8.2.3 降温 |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
§8.3.1 降低空气湿度 |
§8.3.2 降低土壤湿度 |
§8.3.3 加湿 |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
§8.5.1 深耕土壤 |
§8.5.2 科学施肥 |
§8.5.3 合理灌溉 |
§8.5.4 生物除盐 |
§8.5.5 合理使用农药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马铃薯和棉花发展现状 |
1.1 马铃薯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
1.2 棉花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
2 作物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
2.1 覆盖材料概述 |
2.2 秸秆覆盖的运用前景 |
2.3 塑料薄膜覆盖运用前景 |
2.4 薄膜与秸秆覆盖综合利用 |
3 马铃薯覆盖材料及其效果研究进展 |
3.1 马铃薯覆盖材料研究 |
3.2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3.4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4 种植马铃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 种植前茬作物后对棉花的影响 |
6 薯-棉种植模式的研究 |
6.1 薯-棉种植模式的类型研究 |
6.2 薯-棉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研究 |
6.3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思路 |
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7.2 本研究的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 试验材料调查与取样 |
2.1 土壤取样 |
2.2 马铃薯调查与取样 |
2.3 棉花调查与取样 |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马铃薯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生理生化指标 |
3.2.2 农艺性状及发病率调查 |
3.2.3 叶绿素SPAD值测定 |
3.2.4 小区田间温湿度测定及土壤温度测定 |
3.2.5 马铃薯田间测产 |
3.3 棉花测定项目 |
3.3.1 生育性状及植物学性状 |
3.3.2 产量性状 |
3.3.3 纤维品质指标 |
4 生产用工及物力投入及综合效益分析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生长期内土壤温度及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
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的影响 |
1.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变化分析 |
1.1.2 不同覆盖材料对总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 |
1.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
1.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度的影响 |
1.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相对湿度的影响 |
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碳水化合的影响 |
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出苗期、出苗率、发病率及SPAD值的影响 |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2.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单株鲜/干薯重的影响 |
2.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比值 |
2.5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重和干薯重的S型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
2.6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商品性状的影响 |
2.6.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
2.6.2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 |
2.6.3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鲜重的影响 |
2.7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2.7.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蔗糖浓度的影响 |
2.7.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果糖-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
2.7.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
3 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
4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4.1 马铃薯不同品种及覆盖材料种植后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1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
4.1.2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4.2 种植马铃薯后棉花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
4.3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5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5.1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
5.2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及马铃薯群体温湿度的影响差异 |
2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生育进程、株高及SPAD值的差异 |
3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 |
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的影响 |
5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
6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7 马铃薯-棉花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延安新造耕地的适应性研究[D]. 王祥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2]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D]. 杨瑞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3]陇南市“万元田”种植模式简介[J]. 陈晓云. 甘肃农业, 2014(16)
- [4]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5]黄淮海平原玉米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述评[J]. 万良珍. 农技服务, 2007(08)
- [6]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D]. 宋乃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8]土豆玉米胡萝卜间作套种效益高[J]. 赵伶.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03)
- [9]地膜土豆 玉米 萝卜三种三收效益高[J]. 殷宏阁. 河北农业科技, 2001(01)
- [10]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D]. 韦礼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