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医骨伤治疗手法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业[1](2021)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月至2019-01月天津医院急诊复位室和肢体矫形一病区骨质疏松型Colles骨折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运用中医骨伤三期辨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用药对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中医药的系统治疗;同时骨折经指套悬吊牵引及中医手法整复后,试验组用夹板进行外固定,对照组用石膏进行外固定,骨折愈合后均择机拆除外固定。记录并统计治疗前及辨证三期用药11周后骨密度,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时、两周复查、四周复查、以及两组患者拆除外固定两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测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基线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VAS评分、骨折分型,均无统计学差异;骨密度对比分析结果:三期辨证用药后试验组骨密度值:-1.96±0.25,对照组:-1.97±0.1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期辨证用药完成后组间骨密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掌倾角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是p<0.05,有统计学意义;尺偏角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两周组内对比统计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桡骨高度拆除固定两周后实验组为:1.33±0.28,对照组:1.36±0.27,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周):实验组为:11.81±4.91,对照组为:12.89±3.32,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腕关节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良率为:71.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周试验组VAS评分组间对比p<0.05,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统计结果为p<0.05;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VAS评分组内对比统计:试验组为p<0.05,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四周两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对骨折部位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综上所述,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冷继扬[2](2021)在《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其高发病率以及潜在的对老年群体生活的致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祖国医学传统小夹板技术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小夹板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因固定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使患者感觉舒适,耐受性好,给骨折患者的快速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创造有利的良好条件。本文通过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医蒙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整理分析,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从历史、理论、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分别整理归纳分析了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特点,第三部分对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对比,结果认为历代中医和蒙医都十分重视骨折治疗的发展,在漫长过程中二者形成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来看二者对骨折的治疗的理念以及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但蒙医骨科在喷酒治疗、药物以及护理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可以进一步继续研究。
孟竹[3](2021)在《“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在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骨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对病历进行检索并设立随访,回顾性分析“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在气滞血瘀型KOA肌骨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的疗效。2、比较分析“叶氏伤科推拿手法”与不同干预措施联合在气滞血瘀型KOA介入治疗术后疗效差异。方法:1、通过HIS系统、医渡云系统检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肌骨介入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气滞血瘀型KOA住院患者。收集病历信息,采集相关资料,整理患者入院时、出院即刻的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VAS疼痛量表评分、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并电话随访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情况(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2、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归纳,将肌骨介入治疗作为基础治疗,根据患者联合应用其他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以下6组:A组:肌骨介入治疗+镇痛治疗;B组:肌骨介入治疗+针刺治疗+物理治疗+镇痛治疗;C组:肌骨介入治疗+叶氏伤科推拿手法+针刺治疗+物理治疗+镇痛治疗;D组:肌骨介入治疗+叶氏伤科推拿手法+针刺治疗+物理治疗;E组:肌骨介入治疗+针刺治疗+物理治疗;F组:肌骨介入治疗。3、选取4个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6组患者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在气滞血瘀型KOA肌骨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措施间疗效差异。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323例,男性占20%(63人),女性占80%(260人)。主要年龄段集中于年轻老年人以及中年人,占比分别为57%(184人)及29%(93人),其中超重患者达到48%(156人),肥胖患者达到33%(105人)。发病以双侧发病患者较为多见,占68%(219人)。压痛点在左、右膝中分布基本相似,常出现压痛部位根据频率依次为:鹅足囊、膝关节内侧间隙、膝关节表盘法4点方向、8点方向等。2、研究结果(1)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量表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后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显着低于治疗前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后3个月量表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1)VAS评分:A、B、C组治疗后3个月显着低于治疗后即刻;D、E组治疗后3个月显着高于治疗后即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WOMAC评分:C、D、E组治疗后3个月显着高于治疗后即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A、B组治疗后3个月显着低于治疗后即刻评分;D、E组治疗后3个月显着高于治疗后即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比较各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各组的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后3个月评分,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4)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组间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后,A组VAS评分差值显着低于C组(P=0.003);C组WOMAC评分差值显着高于D组(P=0.008);A、D、F组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显着低于C组(P<0.05),B、D、E组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显着高于A组(P<0.01)。(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后3个月组间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后,A组VAS评分差值显着高于B、C、D、E、F组(P<0.01),B、C组VAS评分差值均显着高于D、E组(P<0.05);E组WOMAC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B、C、D组(P<0.01),A、B组WOMAC评分差值均显着高于D、F组(P<0.05);A、B、C组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显着高于D、E组(P<0.01),C、F组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组(P<0.05)。(6)各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组间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后,D组VAS评分差值显着高于A、B组(P<0.01);A组WOMAC评分差值显着低于C、E组(P<0.01),D组WOMAC评分差值均显着高于A、B、C、E、F组(P<0.05);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差值虽显示有差异,但是经两两配对检验矫正后差异并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滞血瘀型KOA肌骨介入治疗术后联合其他干预措施近期疗效显着、稳定。2、不同干预措施中镇痛药物应用对疗效影响最显着,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3、在气滞血瘀型KOA肌骨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干预措施比较中,“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治疗后维持治疗效果最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胡朝期[4](2021)在《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门、急诊收治的新鲜跟骨骨折病例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使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手法整复及中药内服外用辩证论治,试验组在术中对撬拨后跟骨后关节面下的骨缺损区域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进行植骨治疗,对照组则对骨缺损不予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患足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患足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功能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测得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在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试验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大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患足开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后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关节面再塌陷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的再丢失,提高患者足功能评分,且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术后远期患足的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殷京,孙树椿,赵宝力,李俊杰,王平,张清[5](2021)在《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与其特色理筋手法运用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殷京[6](2020)在《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运动力学参数量化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典型的肘关节骨伤科疾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又称之为网球肘。随着城市压力以及工作强度的愈发增大,网球肘患者逐年增加,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如不及时处理,易形成肘关节顽固性疼痛,对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肱骨外上髁炎病属中医“肘痹”病,拔戳揉捻手法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特色手法,因简便操作、无创伤且临床疗效显着而易被当今患者接受。拔戳揉捻手法是着名骨伤医家孙树椿教授常用于治疗网球肘的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医疗操作技术,当前手法的传承学习模式以师带徒口传心授为主,初学者面对手法操作的细节可控性把握不足,传授者在描述手法的操作要领时仍停留在“均匀、持久、柔和、有力、渗透”等抽象描述阶段,该现象导致初学者对手法技术要领掌握不全,学习效率低下,这也间接影响到中医手法的治疗效果与进一步临床推广,所以我们必须重新革新手法的传承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对手法研究带来的优势,建立新型直观的手法传承教学模式,改良传统中医手法的学习方式,建立标准化、客观化的技术考核指标。本次研究以相应的生物力学传感器和动态捕捉系统为主要研究设备,旨在量化规范的手法操作动态指标参数,统计并系统分析找出影响该手法操作的关键因素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出正确合理的手法操作过程,为拔戳揉捻手法的临床应用以及教学考核提供科学、客观、有力的依据,促进中医手法传承模式由师带徒口传心授教学转向具体客观的数据可控的阶段,研究成果将拔戳揉捻手法新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进行推广,促进中医手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研究目的1.提取并量化分析拔戳揉捻手法操作时的力学及运动学参数;2.探讨拔戳揉捻手法操作过程中可能影响操作的因素;3.客观描述拔戳揉捻手法的操作特征,制作手法分解动图Gif。研究内容临床收集60例肱骨外上髁炎并无手法禁忌症的患者,采集患者的个体特征学参数(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肘周径、病程、局部压痛值)。通过动态捕捉系统以及生物动力学测量设备对拔戳揉捻手法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学参数(患者的肘关节夹角变化大小)和生物力学参数(手法各阶段术者拇指作用于患者肱骨外上髁的作用力大小),使用统计学软件绘制手法量化参数-时间曲线图客观总结手法的操作特征、用统计学方法量化手法具体参数值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手法量化参数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特征。同时采集患者的个体特征学参数与操作过程的提取的手法量化参数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手法的患者个体因素,总结该手法的系统量化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拔戳揉捻手法关键指标参数的量化值拔戳揉捻手法为复式手法操作,根据手法各阶段手法动作不同,将该手法分为旋后相、屈曲相、旋前相、拔伸相四个阶段。本次研究量化每个阶段产生的动力学、运动学参数以及手法操作时间。1.1拔戳揉捻手法生物力学参数的量化结果力学参数表现为,手法起始所施加的预加载力均值为17.64N左右,旋后揉捻力均值为31.91N左右,方向为不规则式旋转、屈曲拔按力均值为36.39N左右,力的方向朝向肢体远端、旋前揉捻力均值为30.15N左右,力的方向为不规则旋转、拔伸戳按力均值为38.26N左右,力的方向朝身体近端。1.2拔戳揉捻手法运动学参数指标的量化结果运动学参数表现为,肘关节旋后角均值为49.86°左右,肘关节屈曲角均值为78.47°左右,肘关节旋前角均值为50.13°左右,肘关节拔伸角均值为89.21°左右。1.3拔戳揉捻手法操作时间参数量化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手法操作过程中旋后相患者肘关节旋后操作6次,旋后1次耗时2.79s左右;屈曲相患者肘关节屈曲操作3次,屈曲1次耗时2.63s左右;旋前相患者肘关节旋前操作6次,旋前1次耗时2.59s左右;拔伸相患者肘关节拔伸操作1次,耗时1.67s左右,该手法总耗时41.53s左右。2手法操作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1术者旋后揉捻力与屈曲拔按力、旋前揉捻力、拔伸戳按力存在显着正相关性;2.2术者屈曲拔按力与旋前揉捻力存在正相关性;2.3受试患者患侧肘关节在手法屈曲角与拔直角度存在正相关性;2.4术者手法预加载力与患者旋后角之间存在负相关性。3患者个体特征学影响因素与手法操作量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1手法操作量化参数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患者体重与术者屈曲拔按力大小存在显着相关性;3.2手法过程拔伸戳按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患侧肘关节压痛值;3.3患者手法时旋后角大小与患者自身患肘周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4患者手法时旋前角与旋后角大小均与患者病程具有显着相关性。研究结论①本次研究首次系统客观的描述拔戳揉捻手法操作全过程,测量提取了手法操作关键指标的量化参数,分别为动力学量化参数:术者施加预加载力17.64N左右、第一步患肘被动旋后活动术者同时拇指揉捻肱骨外上髁处操作6次,作用力为31.91N左右;第二步患肘被动屈曲活动并配合术者拇指在肱骨外上髁处朝肢体远端拔按操作3次,作用力36.39N左右;第三步患肘被动旋前活动配合术者拇指在肱骨外上髁处揉捻放松操作6次,作用力为30.15N左右;第四步患肘被动拔伸活动时术者拇指朝肢体近端戳按操作1次,作用力38.26N左右。手法过程中患肘关节四个阶段活动范围:旋后活动角度49.86°左右,屈曲活动角度78.47°左右,旋前活动角度50.13°左右,拔伸活动角度89.21°左右;完成单次手法操作总耗时41.53s左右;绘制参数-时间曲线图描述戳揉捻手法操作特征为均匀持久,透达有力,通过软件制作了手法单式动作的3D动态电子图片视频便于手拔戳揉捻手法基本动作的掌握。②本次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验证拔戳揉捻手法关键指标量化参数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得出结论手法旋后揉捻力与屈曲拔按力、旋前揉捻力、拔伸戳按力存在正相关性,术者屈曲拔按力与旋前揉捻力存在正相关性。肘关节在屈曲角与拔直角度存在正相关性,手法预加载力大小与手法开始阶段旋后揉捻时期肘关节活动存在正相关性,研究结果体现中医治疗手法动作之间存在相同趋势的整体性。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可能影响手法操作的患者个人因素,包含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因素,结果表明患者的体重与术者屈曲拔按力大小存在显着相关,术者拔伸戳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患侧肘关节压痛值,患者旋后角大小与患者肘周径存在相关性,患者肘关节旋前角与旋后角大小与患者病程具有显着相关,体现了中医手法整体辨证论治的观念。
康润民[7](2020)在《手法整复并新型超踝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现代各家治疗经验,总结实用高效的踝关节骨折整复手法,采用全新理念设计的新型超踝夹板,证实总结的整复手法与新型超踝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简称二合一特色治疗)方法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在加快消肿、减轻痛苦等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1)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现代各家治疗经验,归纳总结一套最优的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方法。(2)研究踝关节稳定骨折患者患部肢体肿胀、外形等情况,创作出贴合踝关节稳定骨折后肿胀外形的独特的新型超踝夹板。(3)于2018年08月至2019年0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随机选取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在围术期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病例术前采取手法整复并新型超踝夹板固定,对照组病例术前采取手法整复并石膏外固定,排除手术禁忌,两组均择期行手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的患肢肿胀分级、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和时间、AOFAS评分等级等指标,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分析两组之间与组内比较的差异性,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总结出一整套简便、高效、标准的最优手法整复方法。(2)制作出贴合踝关节稳定骨折后肿胀外形的独特的新型超踝夹板。(3)通过对比两组肿胀分级,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效果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第5天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第7天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疼痛程度对比,治疗后第1、3、5、7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与治疗前的对比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5、7天两组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5)通过两组对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在术后AOFAS评分等级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总结的整复手法联合新型超踝夹板外固定二合一特色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在消肿止痛、减少住院费用及时间等方面存在治疗优势。新型超踝夹板优于传统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效果。
黄伟恩[8](2020)在《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被重视,身心健康是现代医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本研究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患者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76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干预组运用中医腰椎旋转复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运用中医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隔天一次,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在第1次治疗前应用调查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志状况、疼痛程度、相关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然后分别在治疗第3次、第7次后再次对相关项目进行评分,疗程结束后1个月,再次行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疼痛评分表、JOA下腰痛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观察完成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的治疗结果;最后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数字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两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次后及疗程结束1个月后的数字疼痛评分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和治疗第7次后的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患者的S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的SAS评分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对比亦有显着差异(P<0.01),干预组的S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3.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3次后和治疗第7次后的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患者的S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对比中,干预组的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4.在治疗第7次后对两组患者再行JOA下腰痛评分,计算治疗改善率,结果显示:干预组中改善率≥60%的12人,改善率≥25%的22人,改善率<25%的3人;对照组改善率≥60%的4人,改善率≥25%的25人,改善率<25%的9人;两组改善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5.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对两组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组内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与单纯旋转复位手法都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下腰部功能,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单纯旋转复位法。2.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抑郁状态。3.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效果优于单纯的旋转复位手法治疗。4.心理干预作为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卢薏[9](2020)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通过系统整理与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该学说的源流、理论、思想、特色、贡献等内容,充实八桂骨伤研究,促进八桂医学传承发展,为中医骨伤的科研、教学、临床和养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图书馆、中文数据库查阅韦贵康教授的着作、文章,搜集与韦贵康教授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的相关资料,重点整理与脊督学说有关的内容;其次,查阅中医文献中与脊柱、督脉相关内容,梳理脊督学说的发展源流;再次,拜访韦贵康教授,请教课题相关问题,对研究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综合运用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骨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完成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结果:脊督学说源于中医学对于脊柱和督脉的认识,是韦贵康教授在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中西医学理论、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学说。脊督学说包含有四方面内容:脊柱和督脉在结构、功能和病理上为一体,相依相协;脊柱和督脉与全身脏腑相关相联,相互影响;在脊柱和督脉的相关疾病治疗上,外治注意正脊通督,内调注意通督补肾;在养生保健上,注意脊柱和督脉的养护。结论:脊督学说是阐述脊柱和督脉之间关系的学说,也是指导脊柱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思想。脊督学说不仅提示了脊柱、督脉的整体性,也阐明人体是一个以脊柱、督脉系统为核心,各部肢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而成的有机统一体。脊柱和督脉出现异常可以导致其他系统的疾病发生,而其他系统发生的疾病也可能是脊督系统的异常的表现。这拓宽了脊柱病损诊治的思路,也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脊督学说将中医特色与现代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为中西医结合实践提供一个很好范例,对中医骨伤学、脊柱相关疾病学、八桂医学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任太全[10](2020)在《化瘀消肿汤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化瘀消肿汤在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治疗过程中肿胀、疼痛、瘀斑、炎症因子、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的统计和分析,为化瘀消肿汤在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治疗中的临床运用和推广奠定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19年05月至2019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术后均予以医师指导下常规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化瘀消肿汤口服,对照组予以七叶皂苷钠片剂口服,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7、14天的疼痛评分、肿胀值、瘀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情况。统计学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依据统计学数据,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受伤部位左右、受伤时长、受伤机制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肿胀值、瘀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4、7、14天的疼痛评分、肿胀值、瘀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的88.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瘀消肿汤在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治疗中,对患者的疼痛、肿胀、瘀斑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和缓解疗效显着,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治疗过程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二、浅谈中医骨伤治疗手法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医骨伤治疗手法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Colles骨折病因病机 |
2 中医骨折治疗原则 |
3 中医骨伤科骨折的治法 |
4 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5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病例来源 |
2 实验设计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影像学检查 |
2.4 康复锻炼 |
3 临床疗效观察及评定 |
4 数据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
2 患者治疗指标分析 |
2.1 骨密度的分析 |
2.2 掌倾角和尺偏角分析 |
2.3 桡骨高度分析 |
2.4 骨折愈合时间分析 |
2.5 腕关节Gartland和 Werley功能评分组间对比 |
2.6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2.7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分析 |
讨论 |
1 Colles骨折流行病学及分型 |
2 中医药治疗Colles骨折的历史沿革 |
3 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优势与研究方向 |
4 中医骨伤三期辨证的优势 |
5 指套悬吊牵引的临床优势与禁忌症 |
6 利用网络药理学对部分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初探 |
7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综述 Colles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诊断 |
2 中医和西医的分型 |
3 治疗 |
3.1 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3.2 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康复方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蒙医两种传统民族医学的比较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1.1 中医治疗骨折病的发展简史 |
1.2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
1.3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
1.4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
1.5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 |
第二部分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2.1 蒙医骨伤学的发展简史 |
2.2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
2.3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
2.4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
2.5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
第三部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蒙医的整体比较 |
3.1 中医与蒙医治疗骨折发展历史的对比 |
3.2 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对比 |
3.3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的异同比较 |
3.4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对比 |
3.5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蒙医特殊术语注释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在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骨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1.3 中医证候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检索 |
2.2 数据收集 |
2.3 采取治疗方法 |
2.3.1 肌骨介入治疗 |
2.3.2 叶氏伤科推拿手法治疗 |
2.3.3 镇痛治疗 |
2.3.4 针刺治疗 |
2.3.5 物理治疗 |
2.4 分组方法 |
3 评价指标 |
3.1 一般情况 |
3.2 疗效评价指标 |
3.2.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见附录1) |
3.2.2 WOMAC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见附录2) |
3.2.3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见附录3)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患病人群性别分布 |
5.2 患病人群年龄段分布 |
5.3 患病人群BMI分布 |
5.4 患者发病部位及压痛点分布 |
5.5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
5.6 各组VAS评分、WOMAC评分、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组内比较 |
5.7 各组VAS评分、WOMAC评分、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组间比较 |
5.8 各组VAS、WOMAC、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及变化趋势 |
5.8.1 各组VAS评分及变化趋势 |
5.8.2 各组WOMAC评分及变化趋势 |
5.8.3 各组组研究对象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及变化趋势 |
5.9 结果分析 |
5.9.1 VAS评分情况 |
5.9.2 WOAMC评分情况 |
5.9.3 膝痹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情况 |
5.10 总结 |
讨论 |
1 推拿手法的发展与应用 |
2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2.1 对随访期内再次进行肌骨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析 |
2.2 A、B组结果讨论 |
2.3 对C、D组进行分析 |
2.4 对E、F组结果进行分析 |
2.5 对治疗期间肌骨介入次数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
2 膝关节WOMAC评分 |
3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 |
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
1 基础治疗 |
1.1 患者教育 |
1.1.1 教育内容 |
1.2 运动疗法 |
1.3 物理治疗 |
1.3.1 针刺治疗 |
1.3.2 拔罐 |
1.3.3 推拿手法治疗 |
1.3.4 射频治疗 |
1.4 行动支持治疗 |
2 药物治疗 |
2.1 全身用药 |
2.2 局部用药 |
2.2.1 局部外用药 |
2.2.2 关节腔注射用药 |
3 手术治疗 |
3.1 关节软骨修复 |
3.2 关节镜清理术 |
3.3 截骨矫形 |
3.4 人工关节置换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疾病诊断标准 |
1.2.2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
1.3 病例分类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术前准备 |
2.3 手术方案 |
2.3.1 试验组手术方案 |
2.3.2 对照手术方案 |
2.4 术后处理 |
3 统计学处理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的比较结果 |
4.2 两组患者影像学观察指标对照分析结果 |
4.3 两组患者手术预后及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
4.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
5 讨论 |
5.1 跟骨的解剖与损伤机制特点 |
5.2 中医对跟骨骨折的认识及其治疗发展概况 |
5.3 撬拨复位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
5.4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与植骨相关的争议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Maryland足功能评分表 |
附录二 患者随访信息登记表 |
综述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与其特色理筋手法运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清宫正骨流派的传承由来 |
1.流派的起源 |
2.流派的近代传承 |
3.流派的现代传承 |
清宫正骨流派的学术思想体系 |
1.理论基础 |
2.摸法为纲,正骨八法相辅而成 |
3.以痛为腧,筋骨并重 |
清宫正骨流派的特色理筋手法 |
1.脊柱手法 |
2.上肢手法 |
3.下肢手法 |
清宫正骨手法的现代创新研究概况 |
1.清宫正骨手法的改良运用 |
2.清宫正骨手法的现代化研究 |
小结 |
(6)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运动力学参数量化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手法量化研究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主体设备 |
1.2 其他设备 |
1.3 分析软件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例选择 |
2.3 手法操作要领 |
3 实验 |
3.1 实验方法 |
3.2 实验过程 |
3.3 量化参数指标 |
3.4 参数统计方法 |
3.5 参数提取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手法量化参数特征分析 |
4.2 手法过程量化指标参数结果 |
4.3 手法各量化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
4.4 手法量化参数与患者个体特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 |
5.1 拔戳揉捻手法量化研究意义 |
5.2 手法量化关键指标参数的选择 |
5.3 手法量化参数结果分析 |
5.4 手法量化参数间相关性结果分析 |
5.5 手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5.6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手法整复并新型超踝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手法总结 |
2 新型超踝夹板定型制作 |
2.1 资料选取 |
2.2 数据加工 |
2.3 夹板制作 |
3 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病例选择 |
3.3 中医诊断标准 |
3.4 西医诊断标准 |
3.5 病例分组 |
4 治疗方法 |
4.1 手法整复 |
4.2 外固定治疗 |
4.3 手术治疗 |
4.4 术后治疗 |
5 观察指标 |
5.1 疼痛评分 |
5.2 肢体肿胀分级 |
5.3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
5.4 踝关节功能评定 |
5.5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手法总结 |
2 夹板创作 |
3 病例分布、完成及分析情况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讨论 |
一、中医对踝关节骨折的认识 |
1 踝关节骨折概念 |
2 踝关节骨折的病因病机 |
2.1 踝关节骨折的病因 |
2.2 踝关节骨折的病机 |
二、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
1 手法复位治疗 |
1.1 手法复位概念 |
1.2 历史沿革 |
1.3 手法整复学术思想 |
1.4 各家流派特色 |
1.5 手法优化 |
2 夹板外固定的使用治疗 |
2.1 夹板外固定的作用与机制 |
2.2 超踝夹板的应用 |
2.3 超踝夹板创新设计定型应用 |
3 中药治疗 |
4 现代医学术前治疗 |
5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5.1 肿胀分级的比较 |
5.2 疼痛评分的比较 |
5.3 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
5.4 踝关节功能评定的比较 |
6 分析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踝关节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录 |
(8)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的选择 |
1.2 诊断、评价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过程中的剔除标准 |
2 调查量表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与数据收集 |
3.2 中医旋转复位手法操作 |
3.3 心理干预 |
4 质量控制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调查结果 |
1.1 前期调查结果 |
1.2 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 |
1.3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 |
1.4 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 |
1.5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
2 治疗的效果 |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比较 |
2.4 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的影响 |
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治疗 |
3 中医对焦虑、抑郁症的认识 |
3.1 焦虑、抑郁症与脏躁症的关系 |
3.2 焦虑、抑郁与中医郁证的关系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焦虑、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
4.1 现代医学对焦虑、抑郁症的认识 |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 |
5 对旋转复位法的认识 |
5.1 旋转复位法的历史与发展 |
5.2 旋转复位法的相关临床应用 |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
6.1 正念疗法的认识及应用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7.2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7.3 治疗的结果分析 |
8 手法与心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机理分析 |
8.1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
8.2 正念疗法的作用机制 |
8.3 中医对旋转复位法配合正念心理干预机制的探讨 |
9 总结 |
10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变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绪论 |
1.1 韦贵康简介 |
1.2 脊督学说和相关概念 |
1.2.1 学说和中医学说 |
1.2.2 脊督学说 |
1.3 脊督相关及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 |
1.3.1 脊督相关的研究 |
1.3.2 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 |
2.脊督学说的学术渊源 |
2.1 中医对脊骨的认识 |
2.1.1 脊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2.1.2 脊柱病症 |
2.2 督脉理论 |
2.2.1 督脉的循行路线 |
2.2.2 督脉的功能 |
2.2.3 督脉病证 |
2.3 现代医学对脊柱的认识 |
3.脊督相关学术思想 |
3.1 脊督一体,相依相协 |
3.1.1 脊督结构一体性 |
3.1.2 脊督功能统一性 |
3.1.3 脊督病理整体性 |
3.2 脊督脏腑,相关相联 |
3.3 正脊通督,通督补肾 |
3.4 养生保健,脊督为要 |
3.4.1 保持正确姿态 |
3.4.2 预防外邪侵袭及脊柱外伤 |
3.4.3 进行适当脊柱功能锻炼 |
3.4.4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4.脊督相关疾病的论治 |
4.1 病因病机 |
4.2 证候特点 |
4.3 特色治疗 |
4.4 预后转归 |
4.5 病案举例 |
5.脊督学说特色及贡献 |
5.1 学说特色 |
5.1.1 把握整体 |
5.1.2 融古通今 |
5.1.3 传承创新 |
5.2 学说贡献 |
5.2.1 中医特色融入现代科学理论的典范 |
5.2.2 拓宽脊柱病损的诊治思路 |
5.2.3 为其他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及特色手法治疗研究概述 |
1.韦贵康教授简介 |
2.学术思想概述 |
2.1 督-柱学说 |
2.2 六不通与六通理论 |
2.3 姿态失衡论 |
2.4 顺生理,反病理 |
3.特色手法 |
4.三联治疗 |
5.相关研究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化瘀消肿汤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2.1 疾病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基础治疗 |
2.2.1 治疗前的病史采集和信息记录 |
2.2.2 手法整复 |
2.2.3 夹板外固定 |
2.2.4 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 |
2.3 对照试验设计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性指标 |
3.2 疗效指标 |
3.2.1 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指标 |
3.2.2 肿胀观察评定指标 |
3.2.3 瘀斑观察指标 |
3.2.4 实验室指标 |
3.3 中医疗效评定 |
4 安全性分析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一般临床资料 |
2.1 两组患者的性别、受伤部位、年龄、受伤时长情况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 |
3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分析 |
3.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 |
3.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手背肿胀值变化情况 |
3.3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手背瘀斑评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
3.6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4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
1.1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病因和治疗的认识 |
1.2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认识 |
1.3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治疗 |
1.3.1 内治疗法 |
1.3.2 外治法 |
2 西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
2.1 西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及治疗的认识 |
2.2 西医对急性闭合性创伤后肢体肿痛的认识 |
2.3 急性闭合性创伤骨折炎症因子变化的认识 |
2.4 西医对急性闭合性创伤后肢体肿痛的治疗 |
2.4.1 外治法 |
2.4.2 内治法 |
3 化瘀消肿汤的方药分析 |
3.1 化瘀消肿汤的立方依据 |
3.2 化瘀消肿汤的药物组成和配伍 |
3.3 化瘀消肿汤的药理学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表 |
附录D 临床观察指标 |
附录E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表F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注意事项告知书 |
附录G 瘀斑评分表 |
附录H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表 |
附录I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分级量化评分表 |
综述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一作者) |
四、浅谈中医骨伤治疗手法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张伟业.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D]. 冷继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叶氏伤科推拿手法”在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骨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孟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胡朝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与其特色理筋手法运用探析[J]. 殷京,孙树椿,赵宝力,李俊杰,王平,张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1)
- [6]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运动力学参数量化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殷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手法整复并新型超踝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疗效研究[D]. 康润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旋转复位手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D]. 黄伟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D]. 卢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化瘀消肿汤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肿痛的疗效观察[D]. 任太全.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推拿手法论文; 痹病论文; 中医论文; 量化分析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