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寒地早粳稻综合技术育种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唐铭,薛英会,白瑞[1](2021)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文中认为为提高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效果,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影响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的遗传、环境和选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1个目标、3个准则和18个指标组成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概念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采用客观熵权和功效评分相组合方法进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PSR模型设计环境下,‘绥粳18’杂交育种9个世代杂交后代均表现出穗颈瘟权重值最大,其次是倒伏级别,再次是空壳率,寒地生态环境下抗穗颈瘟发病指数、抗倒伏级别和空壳率水平是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最重要的考虑指标。PSR系统评价中,各子系统的影响力大小依次是响应子系统(权重为0.6867)>状态子系统(权重为0.2651)>压力子系统(权重为0.0482);各指标值变异系数为0~200.4%,大范围变异利于提高后代选择育种效果。与目前多依据株型理论选择杂交后代系谱相比,运用PSR模型理论与评价体系方法,创建动态压力选择环境,客观评价指标特征,并引入专家决策管理,能够有效克服单纯依靠育种经验、定性定量不结合、多注重性状选择以及响应决策不系统而导致多优性状聚合难、鉴定难、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寒地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快寒地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依据。
卞金龙[2](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卫平洋[3](2020)在《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7-2018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以生产上现有主推品种和近年来育种单位培育的共计74个粳稻品种(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各品质指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并筛选出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根据产量与食味值的聚类分析,筛选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高产优质、中产优质和高产不优质3种类型,又从每种类型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个品种(高产优质类型的南粳9108、南粳505、徐稻9号;高产不优质类型的武运5051、扬粳1612、华粳8号;中产优质类型的福粳1606、苏香粳3号、松早香1号。),阐明其品种特征,旨在为安徽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优质的稻作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根据生育期、田间抗病虫害、倒伏情况等筛选出74个水稻品种(系),通过食味值和产量的聚类分析,得出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中产优质、中产不优质4种类型。2017年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类型品种有南粳5718、徐稻9号、镇稻99等共16个品种(系);高产不优质类型有武运5051、华粳5号、连粳12等共15个品种(系);中产优质类型有松早香1号、沪香粳165、南繁1605等共11个品种(系);中产不优质类型有盐粳16、武运粳32、圣稻18-15等共32个品种(系)。2018年适合安徽沿淮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类型品种有南粳5718、常软07-6、南粳505等共16个品种(系);高产不优质类型有扬粳1612、宁粳040、连粳15等共14个品种(系);中产优质类型有松早香1号、苏秀867、苏香粳3号等共14个品种(系);中产不优质类型有盐粳16、新稻22、华粳295等共30个品种(系)。(2)本试验中这些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特征及与其他两种类型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差异的指标主要表现为,产量在8.35-9.16 t·hm-2,单位面积穗数在310×104-320×104 hm-2之间,每穗粒数在140左右,千粒重在25 g以上;食味值评分在60-74,胶稠度长度在80-90mm,蛋白质含量在6%-8%以内;在RVA谱中崩解值在1000cP左右,而消减值在-200 cP以下。(3)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间产量形成具有显着差异。中产优质类型产量较高产优质类型、高产不优质类型分别低16.95%、16.76%,高产优质类型和高产不优质类型在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上分别比中产优质类型高33.78%、3.18%、5.34%和32.23%、2.90%、3.04%。中产优质类型的茎蘖数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比其他类型都要高,其中成熟期比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出14.63%、11.06%;成穗率上,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表现为高产优质>高产不优质>中产优质。高产优质类型的叶面积指数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7.58%、13.5%,而叶面积衰减率低于其他两种类型。抽穗到成熟阶段,高产优质类型、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物质积累量分别比中产优质类型高出18.91%、19.13%;群体生长率高出13.25%、8.39%;光合势高出22.03%、27.83%;高产优质类型的净同化率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出2.64%、5.02%。(4)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间品质指标具有显着差异。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1.48%、1.18%和1.23%、2.30%;食味值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18.64%、16.95%;在外观、黏度和平衡度参数上,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高出34.00%、36.00%、33.33%、27.45%和37.5%、35.42%;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硬度比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要高,都高出12.12%。高产不优质类型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分别高出39.31%、42.63%;高产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的胶稠度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长22.06%、19.12%,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低7.31%、4.79%。高产优质类型的崩解值分别比高产不优质类型、中产优质类型高22.32%、3.37%,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低 324.20%、115.95%和 30.24%、17.49%。
朱思然[4](2019)在《培育黑米早粳稻品系分子标记选择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大粮仓,2018年全省粮食的总产量达到1501.4亿斤,其中水稻产量537.1亿斤。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逐渐提高,粮食消费也由原来的吃得饱转为吃得好,培育高营养稻米新品种也逐渐成为了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水稻空育131为我省主要栽培的粳稻品种,具有早熟,耐冷,产量高等优点。但是,随着人们“吃米带糠”观念的形成,种皮颜色为白色的空育131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拥有食用和医用价值的黑米则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喜爱。但是关于控制黑色种皮颜色的形成基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为此,本研究将拥有黑色种皮性状的品种南498作为供体亲本,建立黑米早粳稻品系分子辅助选择体系,并利用其培育出具有黑色种皮形状的空育131改良品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以水稻空育131为底盘的黑米早粳稻品系分子选择体系,具体包括:开发了Ra-CAPS标记和Kala4-mRNA表达量选择。2、对F3世代种子表现型进行预测,利用建立的Ra基因和Kala4基因分子选择体系对F2世代植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预测结果完全一致,这证明建立的Ra基因和Kala4基因分子选择体系可以用于培育以空育131为底盘的黑米早粳稻。3、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3-2014)检测南498与空育131之间品种的差异性,将具有差异的10个标记作为背景检测所用标记。4、对空育131和南498进行杂交,并对F1代植株进行了真伪杂种的鉴定,淘汰伪杂种,利用真杂种与空育131回交,得到BC1F1代植株,利用建立的Ra基因和Kala4基因分子选择体系对BC1F1代植株进行鉴定与选择,并利用筛选出的SSR标记对候选植株进行背景检测,将差异较少的候选植株与空育131回交得到BC2F1代植株。5、根据种皮黑色深浅的不同对稻米进行分类,提取花青素,测定各类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种皮中花青素的含量与种皮颜色深浅有着紧密的联系,种皮越黑花青素含量越高。
李猛,郭晓红,周健,胡月,姜红芳,吕艳东,苏晓月,栗祎琳[5](2018)在《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寒地早粳稻优质育种工作,对217份寒地早粳稻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变异程度最大,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相关性。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5类:Ⅰ类群蛋白质含量最高;Ⅱ类群加工品质最好,垩白度、垩白粒率最低;Ⅲ类群综合品质性状最优,食味评分最高;Ⅳ类群粒型偏长;Ⅴ类群垩白度、垩白粒率最高,外观品质最差。
胡月,郭晓红,李猛,周健,姜红芳,徐声亮,徐令旗,王洪洋,那永光,苏晓月,吕艳东[6](2018)在《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文中指出为促进寒地早粳稻优质育种工作,对205份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类鉴定和筛选,并探讨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矮秆类型水稻品种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较好,矮秆品种外观品质较好,株高越高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低。中穗型品种粒长较短。中长剑叶类型品种碾磨品质较好,短剑叶类型品种食味品质较好;随着剑叶长度增加,稻米粒长变长,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直立型品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较好,平展型品种粒型较细长。优质寒地早粳稻株型模式为株高在70.090.0 cm,剑叶长度在20.035.0 cm,穗长中短,剑叶角度≤20°。
李猛[7](2018)在《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大田试验,以205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了寒地水稻茎、叶、穗部等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年代育成的寒地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为寒地水稻育种与栽培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材料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茎部、叶部和穗部性状变异最大的分别是倒3节间长、倒1叶基角和二次枝梗数,变异系数分别为22.28%、63.87%和31.27%。各主要农艺性状间多呈显着正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其中Ⅱ类群株高较高,平均株高为96.81 cm,Ⅳ类群株高最低,平均株高为76.77 cm;Ⅲ类群剑叶较长且剑叶面积大;Ⅳ类群倒一叶基角较小,株型较为直立。2.寒地水稻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达到87.63%。各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呈极显着负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Ⅰ类群整精米率最高,为67.3%,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最低,分别为2.83%和5.07%。该类群加工品质较好,外观品质优良。Ⅱ类群粒长最短,仅为4.58 mm,食味评分最高,为73.01。该类群粒型较短,但蒸煮食味品质优良,口感佳。Ⅲ类群整精米率最低,仅为52.18%,蛋白质含量最高,为9.79%。该类群加工品质较差,营养品质较好。Ⅳ类群粒宽最小,仅为2.87 mm,食味评分最低,为66.54。该类群粒型偏细,蒸煮食味品质不佳。3.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倒1、倒3节间较粗的种质资源其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叶基角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叶基角小、叶片直立的种质资源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评分均表现优良。水稻穗部性状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呈显着正相关。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对外观品质影响较大,呈显着负相关。4.寒地水稻品种通过品种选育,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都随之变好;随着品种演替茎部性状中株高逐渐下降,各节间长度逐渐变短,节间粗度降低;叶部性状中剑叶长逐渐变短,倒3叶长和宽逐渐增加,叶片直立性更好;穗部性状中总粒数、总粒重、实粒数和实粒重逐渐增加,一次枝梗结实率和二次枝梗结实率逐渐提高。5.通过对寒地水稻品质性状分类鉴定表明:糙米率主要分布在1、2等级;整精米率主要分布在1级;垩白粒率主要分布在1、2等级;垩白度主要分布在2、3等级。6.通过对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可利用的矮杆型资源4份;抗倒伏型资源5份;长剑叶型资源6份;长穗型资源28份;长粒型资源4份;高整精米率型资源90份;低垩白度型资源5份;低蛋白质含量型资源5份;高食味评分型资源8份。
孔宇[8](2016)在《寒地水稻生产潜力及施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稻生产潜力和市场供应量是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政策和农民收益的重要问题。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人口的增加,粳稻需求量处于紧平衡状态,确定和发挥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寒地水稻的生产潜力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水稻生产潜力研究主要集中在“辐射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壤生产潜力”等理论水平上。对现实的生产潜力报道较少,仅为小面积高产攻关领域,而以百万公顷为对照的水稻现实生产潜力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将“气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作为寒地水稻生产潜力的理论水平,用黑龙江省垦区和寒地水稻生产典型为参照,得出寒地水稻现实生产潜力,并采用实例对比找出产量差异原因,为发挥寒地水稻单产潜力寻求途径,同时对单产贡献最大的施肥因素进行分析,通过N肥施用技术研究、N、P、K配比施肥技术研究,K, Si, Mg配比施肥技术研究,改变生产上单纯依靠施肥量增产的现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肥料污染,为寒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本试验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气温增加对寒地水稻单产贡献率为27.1%,气温生产潜力达到20000kg·hm-2的水平。随着寒地气温逐渐变暖,气温生产潜力也不断增加,每10a增加360.7kg·hm-2。现有产量水平仅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的79.2%,占气温生产潜力的12.7-33.1%,因此寒地水稻单产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位于寒地稻作区的黑龙江省垦区近20年在百万公顷的面积上,水稻单产处于一个相对较高水平,以黑龙江省垦区为对照得出寒地水稻单产仍有1985.6kg·hm-2的现实产量增加潜力。3.在寒地水稻高产攻关中,最高产量突破15000kghm-2,但10年间仅为3个点次,合计不超过2000m2,随机性强。大面积的高产攻关田单产稳定在12500kg·hm-2的水平,因此寒地水稻单产在小面积上有5500 kg·hm-2~4500 kg·hm-2产量增加潜力,可以作为寒地水稻单产的中长期发展目标。4.水稻单产的提高需要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就品种而言,寒地水稻高产品种表现为每穗平均粒数在97.4粒~111.1粒、结实率超过84.2%、千粒重25.9g~26.2g。水稻株高在90.0~107.0cm,穗长19.70~21.75cm,穗下节长29.50~35.80cm,倒2节间长22.00-25.25cm,倒3节间长12.10-18.00cm,倒4节间长要维持在3.5-4.5cm,剑叶长22cm左右,倒2叶叶长30.50-38.50cm,倒3叶叶长27.00-33.50cm。5.在寒地水稻的生产要素中,施肥量对水稻单产的贡献率41.6%,机耕总量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38.3%,技术员数量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19.5%,而随着农业人员的转行,劳动力对水稻单产起到限制作用,同时随着药害的增加,农药用量对水稻单产起到负效应。6.对单产贡献率最大施肥进行研究得出,寒地水稻叶片SPAD值能直接反映出水稻N素的盈缺。在分蘖盛期SPAD阀值40.5~44.0,用于施用调节肥诊断;齐穗期SPAD阀值为41.0~43.1用于施用叶面肥诊断;成熟期SPAD阀值35.0~38.5,对合理施氮进行判定。7.在一定施氮范围内,群体分蘖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降低水稻粒/叶,降低产量。干物质积累与水稻单产在各生育时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在施氮量180kg·hm-2时最大。施氮增加水稻氮素吸收总量而氮吸收利用率、氮农学利用率、氮生理利用率、氮干物质生产效率、氮偏生产效率降低。在试验所处壤条件下,施氮量在127kg·hm2~150kg·hm2能获得最佳产量。8.水稻施入N、P、K均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当在施肥不足时齐穗期以前干物质积累量超过齐穗后的积累,在肥料适中时干物质积累以齐穗后累为主。在N、P、K肥料三要素中对籽粒产量贡献最大的是N,其次为P,K又次之。当不考虑肥料互作的情况下,最佳施氮量112.3kg·hm2~150 kg·hm2,最佳施磷量46.7kg·hm2~63.1 kg·hm2。在适量施N的条件下,N、P、K之间肥效相互呈正效应,因此N:P:K=1:0.42~0.55:0.39~0.50较为适宜。9. K、Si、Mg配施能够提高水稻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3种肥料分别为施K51.7kg·hm~2-57.9kg-hm-2、施Si量66.3kg·hm~190kg·hm-2,施Mg量24.2kg·hm-2~25.3kg·hm-2最为适宜。10.适当施用Si、Mg则能够增加水稻糙米率,糙米白度、糙出白率、精米率等外观品种和蒸煮食味品质,而施K能提高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但不能有效增加水稻整体的蒸煮食味品质。3种肥料对水稻粒长、粒宽、精米白度影响不大。
徐正进,陈温福[9](2016)在《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项目,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后来居上,无论超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无论南方超级杂交籼稻还是北方超级常规粳稻,总体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为中国稻作科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超级稻兴起、技术路线确立、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粳型超级稻相关生理与遗传问题:近年来北方粳稻继续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和加工品质,同时以垩白性状为代表的外观品质有明显提高,至少在9 t·hm-2之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矛盾并不突出,产量和品质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分析北方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是不足取的,通过增加株高提高产量也是行不通的,提高稻瘟病抗性是北方粳稻的重要育种目标;北方粳稻着粒密度普遍较高,但是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认为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北方粳稻着粒密度处于比较合适范围;籽粒长宽比是决定籼粳稻碾磨品质的主要因素,而对外观品质亚种间差异影响较小,近年来中国籼稻碾磨品质有明显改善,籼粳稻差异幅度有所降低,籼粳稻外观品质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籼粳稻差异依旧。建议:在全面总结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明确今后超级稻研究的方向与目标,改设立阶段性产量目标分期攻关为按生态区长期稳定支持,改小面积产量验收评价指标为考核大面积均衡增产。根据北方粳稻生态、生产和品种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如籼粳血缘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遗传和生理生态机制,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水平全面评价直立穗型基因EP1功能,有效改良籼粳稻杂交育成直立大穗型品种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在抗稻瘟病、抗冷性和耐盐碱种质创新及育种应用上有所突破。
花劲,周年兵,张洪程,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戴其根,张军,周培建,程飞虎,黄大山,陈忠平,陈国梁[10](2014)在《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粳稻生产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南方稻区粳稻生产概况,分析了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南方粳稻发展对策,最后总结了南方粳稻生产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关于寒地早粳稻综合技术育种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寒地早粳稻综合技术育种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思路与方法 |
1.1 构建寒地粳稻杂交后代选择PSR概念模型 |
1.2 寒地粳稻杂交后代选择技术路线 |
1.2.1 评价指标种植环境设计 |
1.2.2 性状指标采集 |
1.2.3 管理决策执行 |
1.3 建立寒地粳稻杂交后代选择PSR评价体系 |
1.3.1 准则层评价指标 |
1.3.2 指标层评价指标 |
1.4 寒地粳稻杂交后代性状指标数据来源 |
1.5 计算寒地粳稻杂交后代指标综合指数 |
2 试验与验证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田间设计 |
2.3 评价体系 |
2.3.1 评价指标 |
2.3.2 指标测定 |
2.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 |
3.2 杂交后代选择PSR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
2.6 综合评价方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
1.3.5 稻米食味品质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筛选 |
2.1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
2.2 稻米品质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017和2018年所有常规粳稻品种主要生育期及天数 |
3.2 2017和2018年所有常规粳稻品种全生育期气象条件 |
3.3 初步筛选常规粳稻品种 |
3.4 适宜常规粳稻品种的生育期 |
3.5 适宜常规粳稻品种的温光范围 |
3.6 2017年和2018年常规粳稻产量和食味值的差异 |
3.7 2017年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品种产量的聚类分析 |
3.8 2018年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品种产量的聚类分析 |
3.9 不同年度与食味值密切相关的品质指标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基于水稻生育期的初步筛选 |
4.2 基于产量和食味值对优质高产品种的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产量差异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2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的生育期 |
3.3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灌浆结实期天数及温光的差异 |
3.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茎蘖数及成穗率的差异 |
3.5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叶面积指数及叶面积衰减率的差异 |
3.6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差异 |
3.7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的差异 |
3.8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安徽沿淮地区不同类型常规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浆结实期温光的特点和差异 |
4.2 安徽沿淮地区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各时期物质积累的特点和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质差异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加工品质的差异 |
3.2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
3.3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食味的差异 |
3.4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营养及蒸煮品质的差异 |
3.5 不同类型常规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类型粳稻各品质指标的特征 |
4.2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类型粳稻RVA谱特征值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安徽沿淮地区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筛选 |
1.2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点 |
1.3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品质指标的特点 |
1.4 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特征特性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培育黑米早粳稻品系分子标记选择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水稻概况 |
1.1.1 我国水稻现状 |
1.1.2 水稻空育131 简介 |
1.1.3 有色稻米研究现状 |
1.2 黑米概况 |
1.2.1 黑米的起源 |
1.2.2 黑米的种质资源 |
1.2.3 我国的黑米育种现状 |
1.2.4 黑米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1.3 黑米的种皮色素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
1.3.1 黑米的种皮色素 |
1.3.2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控制水稻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研究与分子机制 |
1.5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6 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Ra基因分子选择标记 |
2.1.3 水稻品种鉴定SSR标记 |
2.1.4 主要分子生物学及化学试剂和配方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管苗的种植与移栽 |
2.2.2 水稻DNA抽提 |
2.2.3 PCR扩增 |
2.2.4 酶切反应体系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2.2.6 水稻总RNA抽提 |
2.2.7 c DNA的合成 |
2.2.8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目的基因 |
2.2.9 水稻种皮花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
2.2.10 培育以早粳稻空育131 为底盘的黑米水稻品种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Ra基因分子选择体系的建立 |
3.2 Kala4 基因分子选择体系的建立 |
3.2.1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3.2.2 qRT-PCR引物的设计 |
3.2.3 空育131 与南498中Kala4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
3.3 Ra基因与Kala4 基因分子选择体系的验证 |
3.3.1 F_2 代植株Ra基因分子检测 |
3.3.2 F_2 世代植株Kala4 基因分子检测 |
3.3.3 验证Ra基因和Kala4 基因分子检测体系 |
3.3.4 种皮颜色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 |
3.4 培育以空育131 为底盘的黑米早粳稻品系 |
3.4.1 F_1 世代真伪杂种鉴定 |
3.4.2 南498 与空育131 的品种差异性 |
3.4.3 BC_1F_1 代植株分子选择 |
3.4.4 BC_1F_1 代植株背景检测 |
3.4.5 BC_2F_1 代植株分子选择 |
3.4.6 BC_2F_1 代植株背景检测 |
第4章 讨论 |
4.1 控制水稻黑色种皮性状基因的确定 |
4.2 利用CAPS标记检测水稻Ra基因的优越性 |
4.3 Kala4 基因在F_2 代植株中的表达量 |
4.4 利用微波法提取黑米花青素的优越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所用试剂及配方 |
附录2 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B染色) |
致谢 |
(5)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稻米品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2.2 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2.3 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6)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农艺性状测定 |
1.2.3 品质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株高水稻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
2.2 不同穗长水稻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
2.3 不同剑叶长水稻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
2.4 不同剑叶角度水稻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
2.5 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7)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
1.3.2 主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3.3 品质与农艺性状间关系 |
1.3.4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品质和农艺性状差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内容及测定方法 |
2.3.1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3.2 品质性状的测定 |
2.3.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寒地水稻农艺性状特性分析 |
3.1.1 茎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2 叶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3 穗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4 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1.5 各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3.2 寒地水稻品质性状特性分析 |
3.2.1 寒地水稻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2.2 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3.3 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1 茎部性状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3.3.2 叶部性状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3.3.3 穗部性状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年代寒地水稻品种品质和农艺性状特征比较分析 |
3.4.1 不同年代寒地水稻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
3.4.2 不同年代寒地水稻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5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利用 |
3.5.1 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与筛选 |
3.5.2 低垩白粒率组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5.3 低垩白粒率组农艺性状差异性分析 |
3.5.4 特异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 |
4 讨论 |
4.1 关于寒地水稻农艺性状现状及评价 |
4.2 关于寒地水稻品质性状现状及评价 |
4.3 关于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 |
4.4 关于不同年代寒地水稻品种品质和农艺性状差异的探讨 |
4.5 关于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
5 结论 |
5.1 寒地水稻农艺性状特性 |
5.2 寒地水稻品质性状特性 |
5.3 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关系 |
5.4 不同年代寒地水稻品种品质和农艺性状特征比较 |
5.5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寒地水稻生产潜力及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稻生产概况 |
1.2.2 黑龙江省气象条件 |
1.2.3 水稻生产潜力研究 |
1.2.4 水稻高产生产概况 |
1.2.5 水稻施氮技术研究 |
1.2.6 水稻氮、磷、钾配比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
1.2.7 水稻钾、硅、镁配比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寒地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黑龙江省气温、降水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 |
2.2.2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现状 |
2.2.3 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贡献 |
2.2.4 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及气温驱动 |
2.3 小结 |
第三章 寒地水稻现实产量潜力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垦区水稻产量现状 |
3.2.2 黑龙江省地方水稻产量现状 |
3.2.3 黑龙江省垦区与地方产量差异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高产典型分析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黑龙江省垦区水稻高产田典型分析 |
4.2.2 七星农场典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寒地水稻实时诊断施氮技术研究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取样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SPAD值的影响 |
5.2.2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群体指标的调控 |
5.2.3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4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5.2.5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寒地水稻氮磷钾配比施肥技术研究 |
引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取样方法 |
6.1.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氮、磷、钾田间快速诊断指标 |
6.2.2 N、P、K配施对寒地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6.2.3 氮、磷、钾对水稻产量贡献率 |
6.2.4 氮、磷、钾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2.5 肥料效应方程拟合 |
6.2.6 N、P、K适宜的配比值 |
6.3 小结 |
第七章 寒地水稻K、Si、Mg配比施肥技术研究 |
引言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取样方法 |
7.1.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K、Si、Mg配比对寒地水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2 K、Si、Mg配比对寒地水稻群体指标的调控 |
7.2.3 K、Si、Mg配比对寒地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7.2.4 K、Si、Mg配比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7.2.5 K、Si、Mg配比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7.2.6 K、Si、Mg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8.1 关于寒地水稻生产潜力 |
8.2 关于实现寒地水稻生产潜力途径 |
8.3 关于寒地水稻施肥技术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取得的成就 |
1.1 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
1.2 超级稻育种遗传与生理基础研究 |
1.2.1穗型指数与理想穗型设计原理 |
1.2.2新显性直立穗型基因 |
1.2.3北方粳稻穗型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2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若干问题讨论 |
2.1 关于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2.2 关于产量与株高、抗病性、生育期的关系 |
2.3 关于着粒密度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2.4 关于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 |
2.5 关于籽粒长宽比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 展望 |
(10)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 |
1.1江苏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2安徽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3浙江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4上海市粳稻生产与发展 |
1.5江西省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 |
1.6湖北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7湖南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8云南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9贵州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1.10重庆市粳稻生产与发展 |
1.11台湾省粳稻生产与发展 |
2南方粳稻生产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
2.1品种选育与应用问题及对策 |
2.2配套技术与种植习惯问题及对策 |
2.3生产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和销售问题及对策 |
3南方粳稻生产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
四、关于寒地早粳稻综合技术育种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J].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唐铭,薛英会,白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04)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3]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研究[D]. 卫平洋. 扬州大学, 2020
- [4]培育黑米早粳稻品系分子标记选择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 朱思然.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5]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研究[J]. 李猛,郭晓红,周健,胡月,姜红芳,吕艳东,苏晓月,栗祎琳. 上海农业学报, 2018(04)
- [6]寒地早粳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J]. 胡月,郭晓红,李猛,周健,姜红芳,徐声亮,徐令旗,王洪洋,那永光,苏晓月,吕艳东.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7)
- [7]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评价[D]. 李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7)
- [8]寒地水稻生产潜力及施肥技术研究[D]. 孔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9]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J]. 徐正进,陈温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2)
- [10]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J]. 花劲,周年兵,张洪程,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戴其根,张军,周培建,程飞虎,黄大山,陈忠平,陈国梁. 中国稻米,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