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京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石立春[1](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戴勇[2](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贺良林[3](2014)在《政治文化变迁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农业——宗法”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以血缘宗族为纽带、以君主专制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专制性、封闭性、排异性、僵硬性的主要特质。这种特质的政治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变迁,不仅没有减弱,反而逐步增强。尤其是封建皇权建立后,传统政治文化的专制性更为明显。而在专制皇权统治下,任何有可能破坏建设社会秩序稳定、酿成封建王朝统治危机的祸源都要想方设法的清除,特别是朋党。所以,自古以来,“君子不党”也就成为一种政治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人的头脑之中,挥之不去。进入近代社会后,虽有西方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冲击,但是专制型政治文化的深广影响力依然显着。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西方民主型政治文化也在中国显现着顽强的生命力。于是在外敌武力入侵和内部被压迫者揭竿而起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裂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也在慢慢解构,反抗外国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反对专制统治,争取民众自由便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旋律。这一时期,虽然清政府力禁朋党,但“政党”这一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产物,伴随“西学东渐”之气渐进中国人的视野,政党政治文化开始在中国艰难生长,至民国肇建方有政党政治局面显现,政党才在中国立足并视为政治场中的正常现象。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华民国,无疑是对悠悠几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再次激荡。但中华民国毕竟是一个新生儿,“新”必然与“旧”相并存,民国初年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民主方生、专制未死。因此,当人们在新的民主政治体制之下,热心谈论政党并希望通过政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时,封建专制卷土重来,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犹如昙花一现,仅成为中国政治历史中的短暂实验。总体来说,整个中国近代社会(1840—1949),是中国政治文化由专制型向民主型的过渡时期,更准确地说是转换交替时期。这一时期,主导近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是封建主义专制型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民主型政治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但是政治文化变迁的总趋势是由专制向民主的过渡。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中国政治和政党制度都不是单一的专制型或民主型,这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复杂性相一致的。与西方各国不同的是,中国比较活跃的政党,其性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并为不同政治文化的代表。中国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是专制与民主混合于一身的政治文化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农等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主政治文化的代表;而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其他民主党派,追求资本主义民主、实现民主政治,是其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不同的性质,导致了政治与政党合作的不易。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与中国其他政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国共两党合作,以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为目标。第二次是国民党与中国几乎所有政党的合作,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目标。两次合作都是民主潮流的大势所趋,但都因合作建立时的目标基本实现而告结束。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政治文化变迁过程中,以及纷杂的政党斗争中,既因“大一统”等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带有一党领导的性质,又因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带有多党合作的性质。
朱继东[4](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楚永全[5](2012)在《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文中研究表明清术民初是宪政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付诸试验并遭受重大挫折的阶段。清术立宪派和民初的进步党、研究系一脉相承,作为关键性的力量参与了全过程。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汤化龙,作为该派的重要领袖,其政治生涯则与上述过程相始终。对其政治活动的考察,为我们观察近代中国宪政进程的曲折展开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汤化龙的政治生涯开始于1908年底,其时奉调回籍参与筹办咨议局;结束于1917年底,其时作为段祺瑞内阁成员连带下野,次年秋在美游历时遇刺身亡期间以辛亥革命和第一届国会复会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大体为清术、袁世凯统治时期和段祺瑞统治时期。宪政思想在19世纪术年被作为救亡手段传入中国。清政府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7年谕令筹办咨议局,为汤化龙这种既具有高等功名又通晓法政知识的新式士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并使其迅速登上地方和全国性的政治舞台。省内立宪派也很快以合法组织为依托,以咨议局为中心,以留日法政学生为骨干,聚集起来。咨议局作为立宪派的主要阵地,不仅积极维护、行使章程所赋予的权力,而且在国会请愿、拒债保路等社会性的运动中成为舆论中心和发动中心。咨议局开幕后,全国立宪派在请愿速开国会运动的推动下,通过召开各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成立宪友会,自觉地实现了联合。在清术立宪运动的洪流中,汤化龙一跃而成为全国知名的立宪派领袖人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议会实践经验和广泛的人脉。民国成立,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基础没有变化的条件下从西方移植了政党、议会、内阁等宪政框架。国民党和进步党进入国会,都希望通过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进而组织一党内阁,但实权却操纵在掌握北洋军队、排斥宪政理念的袁世凯手中。袁世凯以专制独裁为目标,扶植、利用进步党,打击、驱逐国民党;进步党以“开明专制”为理念,依附、维护袁世凯,试图上台执政。进步党保有政治底线,在袁世凯露出帝制面目后决裂而去,与国民党携手抗袁,重返国会。在这一时期,汤化龙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旧立宪派骨干,在政党和国会间互为依托,成为众议院议长和进步党领袖,与梁启超并称党魁。汤、梁在党内各有渊源,而汤介入实际党务较梁更深。“二次革命”失败后,汤化龙积极推动进步党组阁,但结果却无法贯彻本党主张,且汤、梁因解散国民党与国会事趋于分裂。汤化龙此后担任教育总长,他尊孔,但反对中小学课读全经,在此问题上不敌复古思潮,不安于位。其辞职和决定反袁的过程颇为曲折,反袁期间和梁启超、孙洪伊各行其是。袁死之后,汤化龙进京疏通,督促段祺瑞下定决心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国会复会后,政治格局较袁前期有很大不同。国民党与进步党重返国会,以商榷系和研究系的形式进行对抗,且更加激烈;研究系居少数,在国会议事和宪法会议中处处受到压制。研究系没有改变其扶助与引导“中心势力”的政治路线,但对掌握政权的诉求降低,而一心支持段祺瑞。汤化龙向商榷系建议共同赞助段内阁,并尽快完成制宪工作,以期国家宪政进入正轨,但事与愿违。府院之间、阁会之间、国会内部党派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到1917年5月份,因参战问题与制宪问题,矛盾爆发。汤化龙由于对国会极端失望,与段祺瑞(督军团)结合主张解散国会,在张勋复辟被讨平后也拒不恢复,并召集临时参议院,试图修改国会组织法,改造国会,以达到在国会中占据多数的目的。这一企图被军阀轻易击破,研究系完全失去政治活动空间。汤化龙曾是宪政的真诚追求者和国会的坚决维护者,强调循轨、秩序;最后却不循轨、不守秩序,破坏宪政、解散国会,引发南北冲突。论文共分为五章,汤化龙上述三个阶段的政治活动,分别作为第二、四、五章。此外,第一章考察汤化龙的成长教育背景及其宪政思想的形成。第三章则考察汤化龙在武昌参与首义期间的活动,对其出山、任职、任事及出走的过程,做了详细梳理。
王程程[6](2011)在《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十年探索期间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内容和途径的梳理,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效果和经验教训,以期达到对这一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深刻的研究,为中共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概述选题意义以及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从国际背景、制度背景、实践背景和文化背景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第三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第四部分从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出版通俗读物、开展多层次教育、利用多种传媒机制、塑造及宣传模范人物以及号召开展学习辩论活动五个层次探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即以反思苏联经验为契机、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出现了教条化、庸俗化、和泛政治化的倾向。第四部分是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党执政角度看,实现了意识形态政治权威与理想权威的统一;从广大群众的层面看,提高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激发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本文的第六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处理好理论与政治关系、处理好不同主体的作用、处理好普及和提高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关系四个角度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
钱伟[7](2010)在《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名学者命名的奖励项目为圈界,以奖励项目的起源、发展的历程、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等为顺序,以学术奖的各种章程等制度文本、评奖启示与公告、学者回忆文章、媒体报道等为依托,以求达到对前辈学术大师的纪念、弘扬学者研究奖的作用,并思考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供科研管理决策部门以借鉴。
邓迎,侯汉清[8](2008)在《同一期刊的引文数据存在差值原因的分析——兼论期刊引文数据的规范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两种期刊引证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介绍了它们的数据来源、数据规范处理方式、计量指标与检索功能;然后综合学科影响、参考文献着录情况等因素,选取《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研究材料,收集它们对2001年该期刊论文数据的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从来源文献、期刊引文和期刊被引指标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差值的原因,同时比较两种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处理规范,并提出一些规范处理的建议。
张伟[9](2005)在《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文中指出面对20世纪音乐教育这个整体性范畴,它包括了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个分支。所有这些范畴基本上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前半叶,该领域已经有过许多有益的实践,发生过一些偏差,并且它们对20世纪后半叶,该领域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学科范畴上选择紧密联系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这两个分支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时间跨度上选择了1919—2000。文章把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分作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提升与停滞、高潮、华彩六个篇章,涉及近现代声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声乐家与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等等。该文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和发展规律,是一项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史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 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发轫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拉开帷幕以来的第二个开放时期。本章围绕20年代,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国声乐教育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节:一、围绕20年代新型音乐机构(包括:新型音乐社团和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选择其中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几所,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论述声乐教育的产生及新型音乐机构的特点。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五四以来最早开设声乐课的新型音乐社团,该会刊物《音乐杂志》最早刊登了关于西洋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知识(陈仲子翻译的《音乐教授法》;纽伦着、黄培铢译的《唱歌之指导》),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声乐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对20年代少量的、重要的声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来加深了解当时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三、对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总结,聘用外籍声乐教师是这时期声乐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初创期——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壮大。3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加速发展,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围绕这时期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七、八所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研究,论证了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这时期专业音乐院校之迅猛发展。其次,从整体上对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声乐演出进行了梳理,又对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作了仔细研究。三、文章对我国前两代声乐家、声乐教育家生平、艺术经历以及他们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声乐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最后,文章总结了该时段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前一阶段相比,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仍是初创性质,但已初具规模。 第三章 曲折发展期——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该时段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具“个性”和时代风貌特征的阶段,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对三个不同政治
本刊编辑部[10](2001)在《本刊2001年1~12期总目索引》文中指出
二、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京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京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脉络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 |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
5.1.1 关注弱势群体 |
5.1.2 强化网络监督 |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政治文化变迁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回顾 |
(一) 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 |
(二)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
(三) 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方法 |
(四) 执政党研究 |
(五) 参政党研究 |
(六) 历史人物政党政治思想的研究 |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政治文化的涵义 |
(二) 政治文化对政党制度的作用 |
(三)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党禁” |
第一节 朋党与党争 |
一、“党”的语义变迁 |
二、朋党的产生 |
三、中国历代党争之实 |
第二节 朋党与党争的政治文化分析 |
一、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形成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下的朋党与党争 |
第三节 传统中国的“党禁” |
一、先秦诸子的党论与党禁 |
二、秦朝以降的党论与党禁 |
第二章 晚清时期政治文化变迁与中国政党的产生 |
第一节 晚清传统社会结构裂变中的政治文化变迁 |
一、鸦片战争后的传统社会结构裂变 |
二、社会裂变中的政治文化变迁趋向 |
第二节 “师夷制夷”中的西方议会制度最初介绍 |
一、师夷制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变迁的开端 |
二、“师夷制夷”中的西方议会制度最初介绍 |
第三节 洋务运动中的政党观念更新 |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洋务运动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深入变迁 |
三、洋务运功中政党观念的更新 |
第四节 维新运动中的政党观念输入与传播 |
一、维新运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启蒙 |
二、维新运动中的学会组建 |
三、维新运动中西方政党观念的传播 |
第五节 清末新政与中国政党产生 |
一、清末新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转型 |
二、以三种政治势力为代表的政治文化角逐 |
三、清末新政与中国政党的成立 |
四、晚清专制皇权的终结 |
第三章 政治文化演进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实践 |
第一节 民国初年政治文化的演进 |
一、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张扬 |
二、政党政治理念持续加强 |
第二节 民国初年政党问题的论争 |
一、政党的基本内涵 |
二、政党政治及其运作 |
第三节 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局面的出现 |
一、民国初创时期(1911年10月—1912年4月) |
二、国会选举时期(1912年5月—1913年4月) |
三、正式国会时期(1913年4月—1914年1月) |
第四节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短暂实践 |
一、民国初创时期的政党斗争 |
二、“国会选举”阶段的政党政治实践 |
三、政党政治的失败 |
第五节 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政治文化分析 |
一、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文化土壤 |
二、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民主思想 |
三、缺乏广泛政治参与意识 |
四、政党政治理念的不成熟 |
第四章 政治文化的深广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第一节 封建专制文化的逆动与民主派的反击 |
一、清室复辟思想 |
二、北洋复古逆流 |
三、袁世凯复辟帝制 |
四、民主派的反击 |
第二节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深广发展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简述 |
二、基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文化深刻发展 |
三、基于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文化广泛发展 |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一、五四精英的政党思想转变 |
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与活动 |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 |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碰撞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 |
第一节 各种政治文化的碰撞与共存 |
一、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封建政治文化延存 |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初步兴起 |
三、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合作型政治文化的确立与断裂 |
一、合作型政治文化形成的背景 |
二、合作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
三、合作型政治文化的确立 |
四、合作型政治文化的断裂 |
第三节 三种政治文化的并存 |
一、中国国民党的法西斯政治文化 |
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 |
三、中间势力的资产阶级政治文化 |
第四节 三种政治文化的博弈与政党制度取向 |
一、政治协商会议时期的博弈 |
二、国民党一党独裁的终结 |
三、中间势力的发展与主张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思想根底:宪政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家世与早年教育 |
1、小康之家,青年困顿 |
2、科举末期的半新士子 |
第二节 留学日本与宪政思想的形成 |
1、自请留日,学习法政 |
2、宪政思想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奔走立宪:清末的宪政实践 |
第一节 领导湖北咨议局 |
1、奉调回鄂参与立宪 |
2、成为湖北立宪派领袖 |
3、咨议局的议政实践 |
4、参与保路运动 |
第二节 走上全国立宪运动的前台 |
1、支持国会请愿运动 |
2、推动立宪派联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赞佐革命:与革命派的短暂结合 |
第一节 出山 |
1、应邀而出 |
2、自居赞佐 |
第二节 任事 |
1、初期任职考 |
2、革命工作 |
3、昙花一现的政事部 |
第三节 出走 |
1、矛盾重重 |
2、出走上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初试共和:从拥袁到反袁 |
第一节 组建大党 |
1、政党之预备:共和建设讨论会 |
2、不得已而成立的第三党:民主党 |
3、终成大党:进步党 |
第二节 国会斗争 |
1、北京临时参议院时期 |
2、国会第一期常会时期 |
第三节 与袁决裂 |
1、委身政事堂 |
2、离袁而去 |
3、反袁护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和失败:从拥段到下野 |
第一节 拥段和黎 |
1、不党名义下的分化组合 |
2、竭力赞助“中心势力” |
3、维护段内阁 |
4、对德问题 |
第二节 制宪冲突 |
1、省制问题演为斗殴 |
2、宪法主张归于失败 |
3、援引外力攻击宪法 |
第三节 造法梦断 |
1、与国会决裂 |
2、联段毁法 |
3、迷梦成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6)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 研究对象及其逻辑结构 |
一、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 |
(一) 国际局势的演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基础 |
(三)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
(四) “双百方针”的提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背景 |
二、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
三、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
(一) 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出版通俗读物 |
(二) 开展多层次教育:高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
(三) 利用报刊、话剧、民歌等传媒机制 |
(四) 塑造和宣传典型、模范人物 |
(五) 号召开展自上而下的学习和辩论活动 |
四、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一) 以反思苏联经验为契机 |
(二) 主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 |
(三) 出现了教条化、庸俗化和泛政治化的倾向 |
五、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
(一)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二) 宣传了党的主张,实现了意识形态政治权威与理性权威的高度统一 |
(三) 提高了民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激发了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 |
六、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 |
(一) 注重理论的科学性,避免理论泛政治化、庸俗化和简单化 |
(二) 运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
(三) 坚持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
(四)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吸引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
(7)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者命名奖项调研起因 |
二、以中国社科院学者命名的奖项概览 |
1.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2.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 (又称吕叔湘奖) |
3.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 |
4.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
5.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
6.金岳霖学术奖 |
7.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
8.胡绳青年学术奖 |
9.董辅礽经济科学奖 |
10.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
11.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 |
12.唐弢青年文学奖 |
13.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
14.宦乡学术奖 |
三、对学术研究奖的统计分析 |
1.奖项设立目的 |
2.奖项的学科类别 |
3.奖项面向的群体和请奖人的年龄要求 |
4.参评范围与成果类型的界定 |
5.奖项等级、评奖频度和奖金额度 |
四、要重视民间学者奖的存在与发展 |
1.学者德高望重, 为今人之师表 |
2.奖项秉持严谨, 堪称学术翘楚 |
3.民间 (学会、学者) 设奖是规律 |
4.人文社科学者奖大多难以为继 |
5.重视学者奖的生存与发展 |
(8)同一期刊的引文数据存在差值原因的分析——兼论期刊引文数据的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清华引证报告》与《南大引证报告》 |
1.1 数据基础及规范处理方式的比较 |
1.2 评价功能和检索功能的比较介绍 |
2 来源文献 |
2.1 来源文献量 |
2.2 来源文献作者机构 |
2.3 来源文献作者 |
3 期刊引文 |
3.1 期刊引文记录数 |
3.2 期刊引文作者 |
4 期刊被引指标 |
4.1 2002年影响因子与2000年和2001年论文在2002年的被引频次 |
4.2 2001年当年被引频次与即年指标 |
4.3 期刊被引指标规范化处理 |
5 结束语 |
5.1 《清华引证报告》与《南大引证报告》计量指标差值的原因分析 |
5.2 对《清华引证报告》与《南大引证报告》计量指标规范化处理的建议 |
(9)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新型音乐社团中的声乐教育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
2、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 |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15) |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20) |
3、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 |
4、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 |
5、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1929) |
6、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1929) |
第三节 二十年代的声乐演出活动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音乐演出; |
2、《五月花》; |
3、《弥赛亚》、《创世纪》等清唱剧的演出 |
第四节 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三十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0) |
2、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21) |
3、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1930) |
4、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928) |
5、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增设音乐系(1932) |
6、浙江省立音乐馆(1937) |
7、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8、根据地的声乐教育 |
第二节 三十年代中外歌唱家的演出活动 |
1、三四十年代我国比较重要的演唱家 |
2、国外艺术家来华的演出活动 |
3、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第三节 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三十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切为了救亡——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沦陷区的声乐教育 |
1、北平师范大学 |
2、夏里亚平在满洲里 |
第二节 国统区的声乐教育 |
1、音乐教导员训练班 |
2、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 |
3、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
4、国立实验剧院 |
5、青木关国立音院 |
6、西北音院 |
第三节 边区的声乐教育 |
1、鲁迅艺术学院 |
2、华北联大音乐系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战争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面提升到“极左”观念蹂躏下的停滞不前——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文革前音乐院校/系中的声乐教育 |
1、河北师范学院 |
2、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
3、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4、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 |
5、中央音乐学院 |
6、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
7、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
8、西北艺术专科学校 |
9、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
第二节 声乐演出、比赛、交流与声乐事业的发展 |
一、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与声乐活动 |
二、国外的声乐比赛、演出与交流活动 |
三、外籍声乐专家来华演出及声乐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中国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应尚能 |
2、蔡绍序 |
3、喻宣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周小燕 |
2、沈湘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声乐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声乐事业的高潮期——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的声乐事业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以及较重要的民族民间唱法演唱会 |
2、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比赛 |
3、重要的声乐会议 |
4、专业性音乐会 |
5、大型音乐活动 |
6、几部重要的歌剧演出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喻宜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沈湘 |
2、周小燕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时期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华彩乐章”——九十年代中国声乐事业枝繁叶茂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歌剧类的演出和评比: |
2、国内重要的声乐比赛 |
3、专业性音乐会 |
4、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声乐会议 |
5、大型音乐活动中重要的声乐活动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在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1、周小燕 |
2、沈湘 |
3、姜家祥 |
4、金铁霖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涌现出的一批年青歌唱家 |
第五节 九十年代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四、第二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京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2]《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3]政治文化变迁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研究[D]. 贺良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5]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D]. 楚永全. 复旦大学, 2012(02)
- [6]十年探索时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王程程. 安徽师范大学, 2011(05)
- [7]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J]. 钱伟.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01)
- [8]同一期刊的引文数据存在差值原因的分析——兼论期刊引文数据的规范化[J]. 邓迎,侯汉清.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02)
- [9]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 张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5)
- [10]本刊2001年1~12期总目索引[J]. 本刊编辑部. 考古,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