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税 迈向公民社会的门槛(论文文献综述)
韩易茹[1](2021)在《欧盟国家数字税对跨国科技企业的影响 ——基于谷歌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数字经济已经展现出颠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势。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跨国科技企业获得了天然的竞争优势,而国际税收体系并没有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变化做出及时变革。这些企业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并未付出与之相对应的税收,各国政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二十国集团(G20)都在积极推动国际税收改革,试图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欧盟在数字税收方向上积极探索,最先提出了对跨国科技企业加征数字税的方案。本文选取了数字税征收范围内的代表企业——谷歌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成本、行业垄断、税收筹划和数字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欧盟国家开征数字税将会给跨国科技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增加其运营成本、合规成本、税收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运营负担,为中小型数字企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冲击部分科技企业在欧洲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数字税引入了“数字常设机构”和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从而打破了企业原本的税收筹划方案;欧盟从战略层面、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加强数字监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监管体系。虽然欧盟数字税尚未获得成员国的一致通过,但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和捷克已经开始征收数字税,欧盟数字税的相关规定被当作蓝本,将数字税作为过渡措施,全球统一方案出台之后可能将被移除。经合组织因新冠疫情的原因将提出统一解决方案的时间推迟到了2021年中期。欧盟主要领导人则表示,如果经合组织不能在2020年底出台方案,欧盟将在2021年继续推进数字税法案。面对欧盟的行动,跨国科技企业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开征数字税的国家则将税收负担转嫁给用户;大部分满足条件的企业是来自美国的科技企业,其纷纷寻求美国政府的庇护;法国作为欧盟中最为积极推行数字税的国家,科技企业游说法国政府,呼吁等统一方案出台后再进行税收改革。中国数字企业要认识到国际税收改革的趋势,从四个方面来提高自身应对变革的能力:调整企业战略布局、培养高素质人才、借鉴美国科技企业的应对措施以及积极参与到政府的税收改革中,不同规模的数字企业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
高晓科[2](2020)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资料显示,对放管服改革和税收征管相关研究较多,但从放管服改革视角去研究基层税收征管很少,基层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提高了征管效率,推动了征管程序的简化和征管理念的转变,同样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基层税收征管如何发展完善是研究的目的。通过公共服务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税收征管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现行的税收政策和相关的征收管理规定以及所提取的税收征管系统数据,并针对A县税务人员和办税人进行实际的访谈调查,发现A县税务局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征管实践中凸显出征管人力资源不匹配、征纳关系不明确、漏征漏管,虚开发票风险加大等问题。研究表明江苏徐州和昆山的分类分级管理和信用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放”后的“管”和“服”,依据国家治理理论三要素,从主体、制度、技术三个维度提出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通过转变征管理念、提升综合素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激励考核机制;夯实基础征管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从信用管理、分类分级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着手,提升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等途径来匹配现代化征管的观点和建议,为放管服改革下基层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陈露[3](2020)在《成都市户籍制度“双轨并行”改革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都市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双轨并行”的改革新政。其中,条件入户一是仅保留国家层面规定的调动、投靠等23项政策,取消购房入户、纳税入户等政策。二是实施“人才落户”政策,既成都市4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政策。同时,成都市明确了积分指标、分值及办理流程。积分入户管理办法规定:只要在成都市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并办理居住证,即可申请积分,并根据积分,申请入户或享受教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成都市这一轮的户籍制度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内容,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因为户籍改革与民众息息相关,二是这次的改革变动较大。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明确要求特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提高技工、高校毕业生等城镇落户率。目前已经实施积分落户的城市有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思路和侧重点。同时,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成都也不例外。成都市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自身城市情况出台的“双轨并行”的户籍新政,从开始建立到实施至今,实施效果和社会反映都很好。笔者选择了成都市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次改革的动因、实施过程以及成效等,得出了成都市“双轨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笔者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使得“双轨并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更加完善,亦可为其他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刘丽丽[4](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何淼[5](2020)在《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Partito della Rifondazione Comunista)的前身是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发展低潮、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及自身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意大利共产党更名易帜为左翼民主党,走上了改良主义道路。1991年2月,坚持共产主义的党内力量在阿曼多·科苏塔①(Armando Cossutta)的带领下,组织了“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并于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既是原意大利共产党共产主义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个革新共产主义政党。本文是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一项整体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理论、政策和实践探索,面临的发展困境,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论文在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背景、历史发展以及现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理论认识”“政策主张”以及“实践探索”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上,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实践内容和实践形态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从“自身因素”与“政党生态”两个方面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作了深入分析,旨在从中得到若干有重要启示价值的认识。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脉络,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问题。论文在分析其前身——意大利共产党70年风雨进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意大利共产党转型和分裂为左翼民主党、重建共产党的背景性因素,进而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论文认为,意大利共产党的转型与重建是国际、国内及政党自身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欧洲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陷于低迷的环境之中,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近30年间呈现出“创立新党”“探索发展”以及“艰难前行”的发展态势。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属性”问题。论文在阐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常规化组织运行的基础上,认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原则由最初的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党的组织属性由传统的工人阶级政党转变为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现代群众性政党,党的组织运行也由传统的单纯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组织管理。这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自身建设与变革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指向。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基本主张”与“价值实现”问题。论文指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意大利的可能性实践,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大体经历了从“激进—温和—激进—温和”的演变过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既定的政治环境中面临的历史性“难题”以及政党自身造成的主要“问题”。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积极参加议会选举、努力开展社会运动、广泛吸纳社会力量、重视开展左翼联合,在内外交困中求生存、谋发展。然而,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重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发展态势以2008年为分水岭急剧下降。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党员数量下降、组织缺乏活力,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以及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等问题既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深陷困境的表现,也是造成选民基础不够稳固、选民对政党认同感下降的原因,进而造成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频频失利,政治地位日趋边缘化的后果。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以及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加剧了意大利政坛的波动,引发了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传统执政党日渐衰颓,民粹主义政党迅猛崛起,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生存空间狭窄;意大利的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挤压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此外,右翼势力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也抢夺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旨在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个案分析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考。论文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重建”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以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拓展党的生存空间、以更加广泛的力量联合求得自身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论述了对于身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首要前提”“根本要求”“关键所在”“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结语部分评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苏东剧变近30年来,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奋斗,但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为了迎合多党议会民主制的政治规则而把自己塑造成纯粹的群众性政党的形象,过分强调民主以及放弃民主集中制造成党内分裂和思想分歧不断,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和理论政策左右摇摆,造成政党地位愈发边缘化。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等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我们应客观、冷静、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在短期内全面崩溃,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复兴与崛起仍需付诸长期的努力,经历长期的考验。总的来讲,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跌宕起伏的宏观背景下,考察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明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及蕴藏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21世纪资本主义环境下共产党生存、发展与价值实现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进行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探索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行深刻认识与战略考量。
原新利[6](2020)在《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徙是一直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口流动与迁徙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加快了农民进城的速度,大大扩充了农民进城的规模。与传统的城市化建设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是进城人口的本地化,是农民的市民化。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速度之快令世界惊叹,但也埋下了隐患。在行政目标高效推进的同时,忽视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框架的整体构建,对城市外来人员“安居谋业”问题基本采用政策性方式,没有对进城农民生存、生活乃至长期发展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和保障。户籍改革以及居住证制度虽然缓解了进城农民的待遇差异性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进城农民享有城市同等福利水平的目标,户籍改革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落户难题。2016年《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后,申领了迁入城市居住证的公民作为城市移民在城市务工和定居。但由于各种福利待遇的城乡二元分割,其各项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利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甚至会因为城市某些“发展目标”而被牺牲。这部分群体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个人乃至群体的“城市化”面临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学界正逐步扬弃“农民工”或者“流动人口”之类的称呼,转而提出“城市移民”概念作为解决进城人口权利保障进路。城市移民不仅是一个概念的翻新,更是一支庞大人口队伍利益轮廓的逐渐清晰化表征,移居到城市的农民不再回到乡村或者无法再回到乡村(土地被征用),因此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制度才会特别重要,因为只有法律上的权利保障才能最终作为一种稳定而安全的制度来保证进城人口的“城市化”。城市移民的社会权是公民基本权利,是区别于自由权的公民权利类型。社会权是移民社会人格和精神人格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宪法权利,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确认的社会权,考虑到社会权利落实的制度保障,论文立足我国宪法中社会权的规范体系,确立城市移民社会权的构成内容为城市移民的劳动权、移民及其子女受教育权以及物质帮助权。社会权涵盖了公民生存发展的各项重大利益。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移民社会权保障对移民城市化具有经济、法治以及社会三大功能,是解决移民有效融入城市的法治路径。然而移民社会权保障所具有的突出功能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移民在劳动就业、受教育权以及物质帮助权方面的保障现状令人堪忧。在就业机会、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以及物质帮助(医疗、住房、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很多,客观方面是社会权保障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短时间无法达到保障的整体性,但主观层面法律制度配给不足乃是最直接原因。目前移民“半城镇化”的突出矛盾与缺少上述基本权利的法治保障不无关系。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权利缺席”,户籍制度及其附随利益仍然发挥人口的管控作用,城市移民专门性立法的欠缺等都造成了社会权保障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新型城镇化缺失“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城市化进程始终依赖政策之治而不是法治、移民持续受到歧视、移民与城市的深度融和困难等诸多问题都与高速度的城市化率明显不匹配。溯本求源,“人”的城市化依靠权利的支撑和法律制度保障来实现。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包含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两个层面:社会权保障首先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整体性构建。我国宪法中社会权条款占有不少的篇幅:总纲和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中有7条共19个条款专门针对社会权进行了规范,结合序言和总纲中关于国家基本任务的条款,我国宪法比较明确的给出了公民社会权的主客体、内容、保障原则、国家义务等等。构建社会权保障的制度首先应该发挥宪法社会权条款的功能,为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奠定规范基础和制度框架。其次,我国城市化带动了大规模的迁徙人口进入城市,而其生存和发展等根本利益却无专门立法进行保障,传统立法在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方面乏力,造成移民在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方面保障缺失,这不仅不符合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原则,也会对人口的“城市化”造成负面影响。质言之,城市化发展实践迫切需要对城市移民的社会权进行专门立法保障,在体现权利保障平等性与科学性原则前提下,结合已有的行政规范以及实践经验确定立法的内容,构建立法实施配套措施。无救济则无权利,城市移民的社会权应该有相应的司法保障。社会权的可诉性虽然在理论界争论至今,但司法实务中从未缺少相应案例。从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每项权利的保障内容和程度呈阶梯式递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一般性意见所列举权利内容及对应的国家义务,是权利保障的不同层次,也是政府负有的不同程度的义务,可以适用不同的司法审查标准,即严格审查、适度审查以及合理审查。上述司法审查标准对地方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和判断参照。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移民的城市化需要符合人权保障和法治原则,需要构建权利保障的不同标准、需要实现权利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只有实现了进城人口的全面城市化,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法治化和现代化。
李雅晴[7](2020)在《迈向反身型的“创业创新”法律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自2014年启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但在既有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我国企业创业创新面临三重困境:一是准入门槛困境,表现为创业创新标准不统一且过时,创新企业认证门槛低,由此导致国家补贴资金浪费严重,社会资金无理性大量投入。二是企业发展困境,表现为初创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创新技术标准要求畸高,政府监管过度严格,由此导致相关行业萎缩。三是激励机制困境,表现为企业专利保护不完善,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不合理,由此导致创新人才激励难题。三重困境背后更本质的问题,是既有法治模式与创业创新价值的背离。借用诺内特、塞尔兹尼克的分类,我国创业创新相关法律存在三种模式。其中,“压制型”法治模式旨在稳定秩序、保障基于经验的预期,但创业创新恰恰要求打破预期,发现更多的行动空间;在“自治型”法治模式之下,法律机构以实体服从换取程序自治,采取僵化的法律形式主义,克制公共政策和社会效果考量,也不适应创新创业的需要;“回应型”法治模式在扬弃压制型法治模式与自治型法治模式的基础上,秉持目的导向,倡导社会参与,主张实质正义,但国家法对统一的实质目的的追求,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经济生活的外部干预,同样不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追求。我国的创业创新法治模式,亟需进一步转型。德国法社会学家托依布纳吸收了卢曼的法律演化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社会演化模式,在“回应型法”的基础上,运用更具综合性的社会与法律共变的模型,提出“反身型法”这一新的法治模式。反身型法治模式试图避免对“创业创新”发展的直接干预,要求法律仅仅决定未来行动的组织前提和程序前提,将创业行动本身交由创业创新主体和社会组织进行“去中心化”的“自我规制”,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动力,最适应创业创新的需要。反身型法治模式下的创业创新法律制度应符合以下四种理念,分别为赋予创业创新主体权力、政府给予创业创新环境保障、社会分担创业创新风险、利用商谈解决创业创新纠纷。根据以上四种理念构建的反身型“创业创新”法律制度能有效抑制创业创新的负外部性,促进我国创业创新发展。在我国构建符合反身型法治模式理念的反身型“创业创新”法律,首先应当加强外部立法保护,明确创业创新目标,规范创业创新立法,呈现地方立法特色。其次应当提升内部制度管理,政府设立统一管理机构,激发企业组织理性,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最后需要完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新法团谈判机制解决纠纷,引入反身型原理处理疑难案件,探索商事判例法律渊源地位,推广商事审判独立。
陈鉴[8](2020)在《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文中认为税务机关作为政府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同时,提供便捷、高质量的纳税服务。2018年3月13日,国税和地税在历经二十四年“分税制”后又重新合并为一家。国地税机构改革后,纳税人办税越来越方便,办税成本也越来越低,明显提高了纳税服务的整体质量。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较快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税收收入与体量的不断增加与扩张,纳税人数量和办税业务量也相应不断增加,原有的纳税服务模式和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由于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互联网+税务”逐步成为新的发展业态,让纳税人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成为共识。原国税局和原地税局在纳税服务信息化方面的举措也出现不少问题,合并使问题进一步的暴露出来。因此,国地税机构改革后如何把信息化的发展更好融入纳税服务之中,既是国家深化机构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摆在各级税务部门面前的客观问题。从国地税机构改革对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影响来看,改革一方面为其发展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其发展来了机遇。借着合并后机构内部整合的契机,各级税务部门在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或多或少的也克服了原有的弊端,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税务机关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理念革新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是在国地税合并的背景下,以烟台市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烟台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典型举措——“智慧税务综合体”的功能设置和运行模式,梳理纳税服务信息化的成效。本文以整体性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税务部门在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建设上面临的各种挑战,如部门职能碎片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深入剖析其成因,主要是资源整合不到位、纳税服务理念与流程亟需优化、信息共享推动不佳、税务人员素质无法适应信息化需求等。本文根据国地税机构改革后税务部门面临的客观情况,试图总结一些对税务部门具体操作实用性强的政策性建议,即加强部门协作、完善纳税服务信息化体系、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拓宽信息共享渠道等,为进一步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议提出有益参考。
訾薇[9](2020)在《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质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政府服务”工作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纳入互联网工作中来。在税收领域,税务的征收管理从“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模式到现在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强化管理、重点稽查”新的税收征管模式,计算机网络成为税收征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电子税务局随时代和征管模式的变化应运而生,电子税务局突出方便、快捷等特质,无论在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还是在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业务时,都体现出重要的管理价值,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当前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电子税务局对税收征管质效提升的建议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演绎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归纳研究出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质效存在的问题。在归纳中发现自然人纳税人对于电子税务局使用率并不高,并和企业纳税人对电子税务局使用率形成两极分化。因此,本文继续结合社会学行为理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地自然人纳税人构成因素和电子税务局自身特点,构建起电子税务局使用意向形成因素模型,并通过海内外计划行为理论成熟问卷进行修改设计测量变量,从自然人纳税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最终得出结论。
冯琳[10](2020)在《“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高校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初期,走在世界的前列。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大学推广运动等将高等教育推向成人教育的前沿。“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许多高校相继将成人教育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使命之一。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所彰显的主要功能不同,均对当时社会及成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析“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的演进历程,探求其功能的演进规律和特征,剖析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对于明确当下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推动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在追溯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历史的基础上,本论文围绕“功能演进”这一主线,将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针对主要功能是什么、演进动因、主要表现和价值意蕴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9世纪初期至“二战”之前,除高校教师偶尔为民众开设的讲座、课程以外,赠地学院运动、大学推广运动以及初级学院运动是美国高校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早期实践,具有“社会福利”性质,表现并发挥促进工农业、社区和个人发展的功能。在理论研究方面,桑代克通过科学实验证明成人能够学习,林德曼对成人教育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实践和理论使得成人教育成为可能,并为“二战”后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战”爆发至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受战争、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以及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影响,美国高校成人教育主要表现并发挥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功能。高校在战时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和函授教育、为服役和退伍军人提供教育机会以及开展公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对于满足战时国家对各项人才的需求、维护战后国家社会稳定和提高国际地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在社会环境、《成人教育法》等相关法案及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功能得到发展,彰显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这一时期,社区学院获得快速发展并促进了成人职业发展,高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以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时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为解决距离问题,方便在职成人学习,高校采用第二代远程教育模式,并创新教育模式,开展针对性教育。促进成人职业发展的功能对促进不同水平成人职业发展、满足不同职业领域成人的需求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必要的人力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在社会环境变化、《终身学习法》等相关法案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以及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彰显促进成人终身学习的功能。这一时期,非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勃兴、高校融合多元教育领域以及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使成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满足了成人多元学习需求以及推进了美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对“功能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尝试探讨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特征及其对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启示。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的演进历程,从服务国家与社会至强调个体价值,具有阶段边界的模糊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功能作用的实用性等特征。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要想发挥自身功能,需要政府适当引导支持,建立健全成人教育法律体系;基于终身学习视角,树立正确的成人教育功能观;整合各类高等院校,彰显成人教育功能定位差异性与特色;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灵活性。
二、纳税 迈向公民社会的门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税 迈向公民社会的门槛(论文提纲范文)
(1)欧盟国家数字税对跨国科技企业的影响 ——基于谷歌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数字经济发展概述 |
1.2.2 数字经济对国际税收体系的冲击 |
1.2.3 欧盟国家的应对策略 |
1.2.4 文献评述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数字税对跨国科技企业影响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2.1 数字税对跨国科技企业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1 税收公平理论 |
2.1.2 税收管辖权理论 |
2.2 数字税影响跨国科技企业的作用机制 |
2.2.1 数字税会增加企业成本 |
2.2.2 数字税会冲击个别企业的垄断地位 |
2.2.3 数字税对企业税收筹划产生影响 |
2.2.4 数字税推动数字监管趋于严格 |
2.3 小结 |
第3章 欧盟国家数字税的发展现状 |
3.1 欧盟国家征收数字税的背景 |
3.2 欧盟国家征收数字税的动因 |
3.2.1 解决税负不均的问题 |
3.2.2 解决跨国企业避税问题 |
3.2.3 弥补政府的财政收入 |
3.3 欧盟国家数字税的征税方案 |
3.4 欧盟国家征收数字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欧盟国家数字税对谷歌公司的影响 |
4.1 谷歌公司的发展现状 |
4.1.1 公司基本情况 |
4.1.2 公司的商业模式 |
4.2 欧盟国家数字税政策对谷歌公司的影响 |
4.2.1 增加企业成本 |
4.2.2 欧盟数字企业的发展冲击谷歌垄断地位 |
4.2.3 谷歌公司的税收筹划受到影响 |
4.2.4 谷歌公司受到更严格的数字监管 |
4.3 谷歌公司应对欧盟数字税的策略 |
4.3.1 将数字税负担转嫁给用户 |
4.3.2 寻求美国政府的庇护 |
4.3.3 积极游说欧盟国家政府 |
4.4 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对中国数字企业应对国际税收体系变化的建议 |
5.2.1 调整企业战略规划 |
5.2.2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
5.2.3 借鉴美国科技企业的应对措施 |
5.2.4 积极参与政府税收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放管服” |
2.1.2 税收征管 |
2.1.3 税源管理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社会治理理论 |
第3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的税收征管 |
3.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现状 |
3.1.1 落实简政放权 |
3.1.2 强调放管结合 |
3.1.3 提升服务质量 |
3.2 放管服改革对A县税收征管的影响 |
3.3 对A县税务局放管服改革的基本评价 |
3.3.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3.2 访谈对象的基本评价 |
第4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收征管的问题 |
4.1.1 税源征管人力资源不匹配 |
4.1.2 征纳关系不明晰,征管风险加大 |
4.1.3 漏征漏管户众多 |
4.1.4 发票虚开风险增加 |
4.2 A县税收征管出现问题的原因 |
4.2.1 征管人力理念和配备偏差 |
4.2.2 征管流程不流畅 |
4.2.3 税收征管相关法制尚需完备 |
4.2.4 信息化建设未能发挥作用 |
第5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税收征管实践及经验 |
5.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税收征管实践 |
5.1.1 徐州税务征管实践 |
5.1.2 昆山税务征管实践 |
5.2 “放管服”改革中基层征管实践带来的启示 |
第6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收征管的改革完善 |
6.1 科学配置征管人力资源 |
6.1.1 提升征管人员综合素质 |
6.1.2 增强现代化征管理念 |
6.2 完善相关法制和机制 |
6.2.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6.2.2 完善考核制度设计 |
6.2.3 完善办税大厅职责体系 |
6.3 深推信息治税 |
6.3.1 夯实基础征管信息 |
6.3.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6.3.3 整合虚拟资源推进网上办税 |
6.4 创新征管方式 |
6.4.1 完善信用管理体系 |
6.4.2 推行分类分级管理 |
6.4.3 建立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管理模式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访谈记录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成都市户籍制度“双轨并行”改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概念 |
1.1.1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
1.1.2 成都市户籍制度“双轨并行”的相关概念 |
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选题的理论基础 |
1.4.1 人口迁移理论 |
1.4.2 渐进式决策理论 |
1.4.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典型性分析 |
2.1 我国户籍改革制度演变历程 |
2.2 我国特大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困境 |
2.2.1 人口数量调控与人口结构调整的矛盾 |
2.2.2 人口分布不均匀 |
2.2.3 城市大量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亟待解决 |
2.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双轨并行”的典型性 |
2.3.1 成都市人口规模控制与人口结构调整并行 |
2.3.2 创新积分落户指标,引导城市人口合理分布 |
2.3.3 完善的居住证制度,为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打下基础 |
第三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案例描述 |
3.1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
3.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3.2.1 调整条件入户政策 |
3.2.2 全面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 |
3.2.3 实施“双轨并行”的户籍制度 |
3.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双轨并行”的成效 |
3.3.1 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 |
3.3.2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 |
3.3.3 提升了政府服务管理能力 |
3.3.4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第四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分析 |
4.1 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的必要性 |
4.1.1 公民权益需要得到保护 |
4.1.2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进程需要 |
4.2 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
4.2.1 保留国家层面规定的23项政策 |
4.2.2 取消部分条件入户政策 |
4.2.3 积分入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
4.3 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的成效 |
4.3.1 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更深入 |
4.3.2 政策的公平正义得以体现 |
4.3.3 公民迁徙更加自由 |
第五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
5.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
5.1.1 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迫切需要 |
5.1.2 城市自身发展需要 |
5.1.3 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根本目标的需要 |
5.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措施 |
5.2.1 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全面推行 |
5.2.2 居住证制度的建立 |
5.2.3 以居住证为载体,向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 |
5.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效 |
5.3.1 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 |
5.3.2 提升城市综合人口服务与管理水平 |
5.3.3 助力户籍改革,缓解社会矛盾 |
第六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服务流程改造分析 |
6.1 户籍制度流程改造的必要性 |
6.1.1 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
6.1.2 传统的户籍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
6.2 户籍制度服务流程改造的具体措施 |
6.2.1 户籍办理流程简化,服务范围扩大 |
6.2.2 开通绿色通道,创新学历落户办理流程 |
6.2.3 政府各部门联动,共同完成积分申报 |
6.2.4 创新工作模式,实现户籍网上办理 |
6.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服务流程改造的成效 |
6.3.1 电子政务发展 |
6.3.2 优化服务程序 |
6.3.3 提升政府亲民形象 |
第七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
7.1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经验 |
7.1.1 “双轨并行”的差别化户口迁移政策,均衡多方利益 |
7.1.2 积分入户指标,学历、职称分数占比合理 |
7.1.3 成都市积分落户门槛低,受益群体范围广 |
7.1.4 创新推出精准服务模式 |
7.1.5 一种积分,多种用途 |
7.2 成都市户籍靠制度改革的优化建议 |
7.2.1 父母子女相互投靠政策的优化建议 |
7.2.2 扩大人才落户政策受众至市内外 |
7.2.3 明确人才落户政策目标对象和完善入户条件 |
7.2.4 进一步简化积分入户办理程序,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
7.2.5 做好宣传引导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 |
第一节 意大利共产党“重建”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党内环境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一、酝酿与初创时期(1991年-1995年) |
二、探索与发展时期(1996年-2007年) |
三、低谷与奋进时期(2008年至今) |
第二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 |
一、组织体系: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 |
二、党员队伍:领袖、干部与党员 |
三、外围组织:青年共产党与国家担保协会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变革 |
一、指导思想:从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 |
二、组织属性:从工人阶级先锋队转变为现代群众性政党 |
三、组织原则:从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 |
四、组织运行:从单纯依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认识 |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
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析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
一、经济政策:反对新自由主义和紧缩政策 |
二、社会政策:重点保障底层民众的利益 |
三、文化政策:增加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 |
四、对外政策:反对欧盟的反共行径 |
第四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 |
一、积极参加议会选举 |
二、努力开展社会运动 |
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 |
四、重视开展左翼联合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 |
一、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抑制了重建共产党的生存空间 |
二、意大利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限制了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 |
三、右翼势力挤压了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 |
第三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实力弱化 |
一、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 |
二、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 |
三、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 |
四、组织缺乏活力,活动经费不足 |
五、党员数量下降,党员结构不优 |
第四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弱化 |
一、重建共产党的选民基础不够稳固 |
二、选民对重建共产党的认同度下降 |
三、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中频频失利 |
第五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生存的首要前提 |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 |
三、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社会基础是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关键所在 |
四、拓宽活动空间是共产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
五、实现广泛联合是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移民概念解析及移民社会权 |
第一节 城市移民概念界定 |
一、城市移民概念适用 |
二、我国城市移民人口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内涵及构成 |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内涵 |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的特殊性 |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的特殊性原理 |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义务的特殊性 |
三、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程度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化视阈下移民社会权保障功能 |
第一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 |
一、社会权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
二、社会权保障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 |
第二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移民“城市化”的法治功能 |
一、移民“城市化”遭遇困境 |
二、保障社会权是移民“城市化”的法治路径 |
第三节 移民社会权保障对促进移民城市融入的社会功能 |
一、移民城市融入的阶梯与障碍 |
二、社会权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移民融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现状及制度成因 |
第一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现状 |
一、城市移民劳动就业权保障现状 |
二、城市移民及其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现状 |
三、城市移民物质帮助权保障现状 |
第二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不足的法律制度成因 |
一、户籍制度制约了宪法平等原则落实 |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功能有限 |
三、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行政主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立法保障 |
第一节 欧盟移民社会权保障制度经验与借鉴 |
一、欧盟移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
二、欧盟移民社会权保障制度 |
第二节 发挥我国宪法中社会权客观功能 |
一、我国宪法社会权保障的规范分析 |
二、宪法社会权规范对城市移民社会权的客观功能 |
三、宪法社会权客观功能发挥路径 |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 |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的应然性 |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专门立法原则与内容 |
三、城市移民专门立法实施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 |
第一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必要性 |
一、社会权司法保障的价值 |
二、司法保障对城市移民社会权的具体落实 |
第二节 欧盟与美国的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的特点 |
一、欧盟移民社会权司法保障特点 |
二、美国迁徙者社会权司法保障特点 |
第三节 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差异标准 |
一、城市移民社会权最低保障程度 |
二、城市移民社会权适度保障程度 |
三、城市移民社会权最优保障程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迈向反身型的“创业创新”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创业创新”相关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一放就乱”:准入门槛困境 |
一、创新企业标准混乱 |
二、国家补贴资金浪费 |
三、社会资金非理性投入 |
第二节 “一管就死”:企业发展困境 |
一、融资渠道单一 |
二、技术标准畸高 |
三、政策监管过度 |
第三节 理与法的冲突:激励机制困境 |
一、知识产权归属难题 |
二、专利产权保护难题 |
三、激励人才创新难题 |
第二章 既有法治模式与“创业创新”价值的背离 |
第一节 “压制型法”的秩序追求 |
一、压制型法的含义与特点 |
二、作为压制型法的金融法律政策 |
三、维持秩序与打破秩序的矛盾 |
第二节 “自治型法”的保守本质 |
一、自治型法的含义与特点 |
二、作为自治型法的知识产权规则 |
三、法律自治与脱离社会的矛盾 |
第三节 “回应型法”的目的取向 |
一、回应型法的含义与特点 |
二、作为回应型法的经济法律制度 |
三、目的僵化与创新自由的矛盾 |
第三章 适应“创业创新”要求的反身型法治模式 |
第一节 反身型法治模式概述 |
第二节 “创业创新”背景下的反身型法治模式 |
第三节 反身型“创业创新”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
一、创业创新主体权力赋予 |
二、创业创新环境的政府保障 |
三、创业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 |
四、创业创新纠纷的商谈解决 |
第四章 反身型法治模式下的“创业创新”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加强外部立法保护 |
一、明确创业创新目标 |
二、规范创业创新立法 |
三、呈现地方立法特色 |
第二节 提升内部制度管理 |
一、设立统一管理机构 |
二、激发企业组织理性 |
三、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
第三节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
一、通过新法团主义谈判解决纠纷 |
二、依据反身型法处理疑难案件 |
三、探索商事判例法律渊源地位 |
四、推动商事审判独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8)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纳税服务的定义 |
2.1.2 信息化的定义 |
2.1.3 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定义及内涵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政府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的改革探索与成效 |
3.1 国地税合并后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探索 |
3.1.1 国地税合并后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的挑战 |
3.1.2 纳税服务信息化的方案:“智慧税务综合体” |
3.2 “智慧税务综合体”的改革思路和运行方式 |
3.2.1 “智慧税务综合体”的主要特征 |
3.2.2 “智慧税务综合体”的总体思路 |
3.2.3 “智慧税务综合体”的功能设计 |
3.2.4 “智慧税务综合体”的运行模式 |
3.3 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的成效 |
3.3.1 提升办税效率,降低征纳成本 |
3.3.2 提高纳税服务的透明化 |
3.3.3 优化现有的工作机制 |
3.3.4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决策质量 |
3.3.5 充实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队伍 |
第4章 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及成因分析 |
4.1 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调查 |
4.1.1 调查问卷情况 |
4.1.2 访谈情况 |
4.2 烟台市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
4.2.1 面临部门职能碎片化、条块分割的困境 |
4.2.2 面临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 |
4.2.3 面临供需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
4.3 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挑战的成因分析 |
4.3.1 资源整合不到位 |
4.3.2 纳税服务理念与流程亟需优化 |
4.3.3 信息共享工作推动不佳 |
4.3.4 税务人员素质无法适应信息化需求 |
第5章 优化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对策 |
5.1 加强部门协作,注重合作性整合 |
5.1.1 整合信息化服务系统资源,推进一体化建设 |
5.1.2 整合信息化应用配套法律法规 |
5.1.3 创新技术开发与外包机制 |
5.2 完善纳税服务信息化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
5.2.1 全力疏解办税服务厅人流 |
5.2.2 提高软、硬件设施的更新与完善速度 |
5.2.3 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技术与业务融合 |
5.2.4 强化信息系统与技术支持 |
5.3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
5.3.1 加强干部培训力度 |
5.3.2 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 |
5.3.3 重视税务中介机构的作用 |
5.4 拓宽信息共享渠道,打破信息交换壁垒 |
5.4.1 加强涉税信息的共享 |
5.4.2 营造税收宣传新氛围 |
5.4.3 增强纳税人维权教育引导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质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电子税务局 |
2.2 税收征管质效 |
2.3 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当前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状况 |
3.2 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3.2.1 数据共享不足导致电子税务局数据信息不对称 |
3.2.2 部分纳税人素质难以满足电子税务局的要求 |
3.2.3 电子税务局宣传不到位 |
3.2.4 电子税务局使用率较低 |
4 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沟通协调工作欠妥 |
4.2 财务从业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4.3 纳税服务理念滞后 |
4.4 纳税人使用意向低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研究方法 |
5 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的应用对税收征管质效提升的建议 |
5.1 实现信息共享 |
5.1.1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
5.1.2 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
5.1.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
5.1.4 健全违法举报监督机制 |
5.2 优化纳税服务资源配置 |
5.2.1 对纳税人进行精准识别 |
5.2.2 预测纳税倾向 |
5.2.3 制定个性化纳税服务方案 |
5.3 基于纳税人需求提升电子税务局体验感 |
5.3.1 多方位收集纳税人需求 |
5.3.2 建立权益保护机制 |
5.3.3 健全纳服投诉渠道 |
5.3.4 设立纳税人评价体系 |
5.3.5 建设用户友好互动型平台 |
5.4 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
5.4.1 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 |
5.4.2 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
5.4.3 加强沟通与协调 |
5.5 提升自然人纳税人电子税务局使用率 |
5.5.1 强化电子税务局的各项功能,提升纳税人体验 |
5.5.2 强化征管基础管理,提升办税体验 |
5.5.3 强定制纳税服务,提升办税体验 |
5.5.4 强拓展多元办理渠道,提升办税体验 |
5.5.5 规范处理流程,简化办税流程 |
5.5.6 加强宣传引导,构建电子税务局生态圈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电子税务局使用意向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10)“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实践的积累 |
一、教育对象向成人拓展:赠地学院运动 |
二、形式制度化探索:大学推广运动 |
三、新生力量的出现:初级学院运动 |
第二节 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探索 |
一、桑代克——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科学基础的奠基者 |
二、林德曼——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先驱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显着时期(“二战”爆发到20世纪50年代末) |
第一节 主要功能突显的动因 |
一、“二战”期间国家对各方人才的迫切需要 |
二、战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
三、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与促进作用 |
第二节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战时开展短期培训和函授教育 |
二、为战后服役和退伍军人提供教育机会 |
三、开展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 |
第三节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的价值意蕴 |
一、满足战时对各项人才的需求 |
二、维护和推动战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三、增强国际竞争力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显着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初) |
第一节 主要功能演进的动因 |
一、社会环境对成人职业发展的影响 |
二、相关法案政策的颁布、引导与支持 |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影响 |
第二节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及其对成人职业发展的促进 |
二、培养企业员工与各类专业人员 |
三、第二代远程教育模式的运用及教育方式创新 |
第三节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的价值意蕴 |
一、促进不同水平成人的职业发展 |
二、满足不同职业领域成人的需求 |
三、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显着时期(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至今) |
第一节 主要功能演进的动因 |
一、后工业社会的影响 |
二、相关法案政策的颁布、引导与支持 |
三、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非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勃兴 |
二、融合多元教育领域 |
三、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
第三节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的价值意蕴 |
一、推进成人教育机会的扩大化 |
二、满足成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
三、推进美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省思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特征 |
一、从服务国家与社会到强调个体价值 |
二、阶段边界的模糊性 |
三、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
四、功能作用的实用性 |
五、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与高校成人教育发展之间的平衡性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对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经验借鉴 |
一、政府适当引导支持,建立健全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
二、基于终身学习视角,树立正确的高校成人教育功能观 |
三、整合各类高等院校,彰显成人教育功能定位差异与特色 |
四、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增强高校成人教育灵活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纳税 迈向公民社会的门槛(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盟国家数字税对跨国科技企业的影响 ——基于谷歌公司的案例分析[D]. 韩易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放管服改革背景下A县税务局税收征管研究[D]. 高晓科.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3]成都市户籍制度“双轨并行”改革的案例研究[D]. 陈露.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淼. 山东大学, 2020(01)
- [6]城市移民社会权保障研究[D]. 原新利. 东南大学, 2020
- [7]迈向反身型的“创业创新”法律制度[D]. 李雅晴.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为例[D]. 陈鉴. 山东大学, 2020(10)
- [9]鄂尔多斯市电子税务局税收征管质效问题研究[D]. 訾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D]. 冯琳.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