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嫩平原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丹[1](2021)在《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在东北地区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干旱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自然灾害。植物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之一,连接着大气圈、岩石圈、水圈,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关于干旱引发的灾害性事件的研究,有利于对干旱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本文旨在克服大气水分的影响,使用植被水分作为量化干旱的指标,探究2001-2019年东北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湿变化特征以及植被发生干旱后的反馈。本文基于2001-2019年MODIS09A1地表反射率数据,为了有效克服了大气水分对植被水分监测的影响使用近红外波段(Band 2)和短波红外波段(Band 6)计算全局植被指数,并选取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使用标准化的方法将GVMI标准化为SVMI。使用MMK分析东北地区植被水分的时空变化;利用REOF与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不同时间尺度下植被水分的变化分区,分析不同分区的植被类型以及对干旱的响应;基于基础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具体结论如下:(1)相比其他三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使用Log-logistic分布函数的标准化后结果全部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在0.95-1,平均值在±0.05之间,使用Loglogistic分布函数进行参数估计是有统计学意义的;(2)东北地区2001-2019年呈现显着干旱趋势(P<0.05)。在季节的变化表现为:冬季以-0.4/10 a的速率显着呈显着变干趋势,春季以0.14/10 a的速率呈变湿趋势,是唯一呈湿润化趋势的季节;2010年以前东北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干湿变化波动较大,2012-2019年夏季、秋季、冬季普遍处于较干旱时期,春季则为较湿润时期;(3)干湿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北湿南干、山地丘陵湿平原干、森林湿草原干的特征。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温带针叶林以0.6/10 a的趋势在年时间尺度呈显着湿润化趋势,而位于松嫩平原北部的黑土带和锡林郭勒高原的典型草原带分别以-0.83/10 a、-0.74/10 a的速率在年尺度呈显着干旱化趋势;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大致有两个较干旱的时期2005-2010年和2015-2019年,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则普遍在2010年以后较干旱;(4)植被干旱的频次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大兴安岭山脉西侧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干草原干旱频次较高,近20 a大约发生了20-40次干旱,大兴安岭山地和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发生干旱次数较少,不足10次;干旱持续时间森林植被(32 d),少于草原和耕地(40-56 d),平原中部的草甸草原和耕地干旱强度小于其余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表现为北部森林的干旱频率有所减少,相应的干旱的强度和时间也有所减少;西部的草原区是干旱的高发区与“重灾区”,但在近年来也呈现出干旱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和强度在减少的趋势;于此相反的是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近年来趋向于发生长时间高强度的干旱事件;(5)森林、草原和草甸、沼泽对干旱的抵抗力有着明显差别,在空间上表现为森林、草甸、沼泽对干旱的抵抗力要高于草原,并且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着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
田俊峰[2](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张延成[3](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王丽伟[4](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杨洪涛[5](2019)在《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草原的水热条件较好,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发展机械化的畜牧业。该地区草原物种丰富度高,在高覆盖度的草原植被下,发育了肥力较高的黑土,盛产多年生优质牧草(羊草)。然而,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位于闭流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导致盐渍土与黑土接壤,因此,这里是环境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带。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受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退化与盐碱化。草地生产力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盐碱化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水盐动态、紫花苜蓿的水盐阈值进行研究,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的灌溉制度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电导率(EC)和总碱度(TA)的强空间变异性主要是受气候与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pH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则是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2)盐碱化人工草地生物量(干重)与土壤pH显着相关,并可用Y(DM)=2699.73-276.496 pH(R2=0.403,7.17<pH<9.92),即紫花苜蓿的对土壤pH的耐受上限为9.92。3)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此外,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pH和SAR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轻度与重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EC和TA穗种植时间而呈增加的趋势。4)土壤盐碱化通过影响紫花苜蓿叶片数量对人工草地的生产力产生影响,即减少紫花苜蓿的叶片数量,进而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减产同时降低牧草品质。5)在返青期、分枝期与花期中,分枝期是紫花苜蓿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此时期缺水将明显降低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产量。6)灌溉可提高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约10%;此外,0100 cm土壤EC、SAR和TA分别降低了182345μS cm-1、8.959.00(mmolc/L)1/2和3.294.65 mmolc L-1。7)灌溉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各水分处理中,I5(在分枝期进行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I1(返青期+分枝期进行灌溉)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8)在综合考虑吉林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下水状况与土壤盐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在紫花苜蓿的分枝期进行灌溉,灌水定额以满足紫花苜蓿各阶段蒸散量(236.5 mm)为准。
刘宇舒[6](2018)在《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城镇化正经历一个严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获得巨大经济成效的同时,环境与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考与反省,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发展观与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乡村(村镇)作为城镇化的另外一极,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抉择,“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美丽乡村”“乡愁”“农民工”等无不反映出“三农”问题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首要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根基的核心问题。论文立足于村镇空间发展的政策背景及国际经验,以生态服务测度为切入点,侧重于空间视角,建立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讨论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农林牧生产空间、人居生活空间的生态服务属性及其构成,进而从“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优化-实现途径”的研究范式展开黑龙省村镇地域的空间研究。“宏观认知”——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生态基础及绿色发展诉求,为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方向与目标提供战略指引。以国家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与资源、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生态格局等层面形成黑龙江省村镇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宏观认识与基本理解,并指出当前村镇发展建设的困境与矛盾症结所在,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区域规划与建设要求、地方居民诉求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村镇空间发展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价值审视”——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其解析,为村镇空间分析与比较提供量化方法及标准平台。立足于“生态服务”视角,从人类福祉与需求角度解析村镇空间,构建村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从标准当量价值、当量因子、功能异质性系数、经济社会系数、资源稀缺系数多个维度进行修订,形成适应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地域特征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测度。据此,建立应用生态服务测度结果解析村镇空间的框架,包括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以及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4个层次。“系统优化”——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实格局测度及优化格局建构,形成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解析与优化格局。一是,从“区际平衡”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均衡性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及其综合空间价值的差异强度、类型,主要来源(区际或区内)及其贡献率。并从省域、片区二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村镇空间均衡发展的优化格局;二是,从“区内协调”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协调度进行测度,结合村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市)单元村镇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解析其发展滞后的关键影响所在,进而提出村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格局;三是,从“效率提升”的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综合空间利用效率水平的梯度变化,结合地理分区解释村镇空间价值的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继而从空间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个层面,构建村镇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格局;四是,从“功能优化”视角,构建村镇空间功能的评价模型,结合空间效率水平、差异水平、协调度水平在省域及片区范畴的位序及优势度,确定各县(市)单元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功能区划,以优化村镇空间功能格局。“实现途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途径及其保障体系构建。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讨论,着眼于评价结果所凸显的核心矛盾问题的应对,确立与之匹配的价值提升战略目标,总体策略、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进而,从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与表达方面构建价值提升的规划技术体系,并从统筹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方面提出支撑其实施的保障体系。论文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村镇空间发展与转型问题,明确其绿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多层次的战略意义、美好愿景、政策与技术、空间环境与形态,而广域尺度的村镇地域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认识,论文开展黑龙江省域范畴的村镇空间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完成支撑绿色村镇空间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村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方面,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推动黑龙江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路昌[7](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张小康[8](2018)在《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尤为重要,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中最关键的物质是土壤,它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自然界内所有生物体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载体,对人类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土地规划管理、精准农业等的快速发展,对土壤图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土壤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土壤分类方法依赖于土壤专家的野外工作及经验,分类过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因此,高精度、高效的土壤制图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为土壤分类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数据支持,同时世界各国的土壤学家也展开了大量土壤分类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方法。本研究分别以松嫩平原北部和明水县为研究区,以土壤发生学理论为基础,在土类这一级别从室内土壤高光谱和Sentinel-2A遥感影像两个层次进行土壤分类的研究。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四种典型土壤(黑土、黑钙土、风沙土、草甸土)表层(020 cm)的实验室可见-近红外(4002500 nm)反射光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包络线消除方法处理土壤光谱反射率,分析其反射光谱特征,构建了五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光谱特征参数。光谱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量与反射率主成分、反射率一阶微分主成分、去包络线主成分作为输入量相比,在K均值聚类、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均有较高的精度。光谱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量,有利于提高模型精度。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分类型精度最高,黑土、黑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7.22%、94.20%、85.29%、55.56%,总体精度为90.54%,Kappa系数为0.90,除草甸土外,其他三种土壤类型分类结果较好。表层草甸土的反射光谱曲线与其相邻的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曲线相似,称其这种特性为“向邻性”。以上研究表明利用表层土壤反射光谱特性可以进行土壤分类的研究,这为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研究土壤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以黑龙江省明水县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明水县土地利用数据去除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水域。然后,对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和重采样,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等四个地形因子,以及利用预处理后的Sentinel-2A遥感影像提取NDVI、EVI等植被指数。利用J-M距离分析土壤类对之间的可分性,选取S2A+EVI+EL+SL为最优组合参数。采用最大似然法建立土壤分类模型,结果表明:草甸土、风沙土、黑钙土、黑土和沼泽土的用户精度分别为91.67%、69.23%、88.34%、88.61%和90.00%;总体精度达到了89.00%,Kappa系数为0.84,分类结果较好,满足制图精度的需求。对分类结果进行土壤制图,与传统的土壤制图方法相比,该方法高效低费,能充分地展示土壤空间上的变化,并且在保证高质量制图精度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土壤普查与土壤图更新的效率。同时,根据各类土壤类型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宏观地了解土壤分布特征,对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颜铁军[9](2017)在《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文中指出科尔沁短调民歌(宝古尼道,bogunidaguu)是中国近现代流传于蒙古地区的民歌乐种,也是相对长调引申而来的蒙古族民歌概念,究其成因与科尔沁半农半牧、蒙汉杂居下的多元文化交融有着深远的联系。其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题材众多。从短调民歌历时性的发展观之,山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其形成之根基。本文基于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研究素材,结合文献考证,以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演唱为主体,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短调演唱的变迁,以及围绕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唱词内容、民歌风格等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解析短调民歌的生成与科尔沁文化生态间的内在联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界定问题。第一章,共时性地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再者,历时性地梳理从科尔沁山林狩猎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化与演唱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科尔沁近现代村落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短调民歌在内容、风格、形式、语言及演唱观念上的成因。第三章,从语义学、修辞学、诗学角度探讨短调民歌唱词艺术;通过观察、体验,结合局内人观点,阐释短调民歌演唱中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问题,并对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阐释歌者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阐述谁是歌者,歌者为谁而唱的对象性问题。在民俗语境和仪式中,歌者如何运用音乐行为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图像解析歌者在演唱实践中旨向观众的表演姿态。通过民间Huurtaar表演形式的实例分析,解读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以文化变迁理论为依据,阐述多元文化对当代科尔沁短调的影响,分析科尔沁短调传承、演唱形式、演唱方法、演唱观念在当代是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
欧阳玲[10](2017)在《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文中指出耕地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地资源,是人类食物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给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结合遥感及实测数据,开展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对于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保证耕地生产力总量不减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00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牵引,当地政府实施了重大土地整理工程,耕地的数量及土地覆被类型与耕地之间的转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耕地质量产生了显着影响。本文选择松嫩平原南部为研究区,以土壤实测数据、Landsat TM/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MODIS遥感数据集等为主要数据源,根据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原理构建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首先,根据2000年和2013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对松嫩平原南部的耕地数量及耕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其次,以Matlab为平台,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以耕地质量分类为输出目标,开发了SVMGUI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最后对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植被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3年期间,吉林省中西部耕地总量稍有增加,面积由5.61×104km2增加到5.64×104 km2,其中旱田面积增加645 km2,水田面积减少350 km2。研究区耕地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着的区域分异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趋势;新增耕地最主要来源于湿地(66.04%)和草地(21.12%),传统耕作区(主要为城市周边)耕地大面积减少,其中45.08%转化为人工表面;水田与旱田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剧烈。湿地被开垦的速度远远高于退耕还湿的速度,“退耕还湿还林还草”与耕地面积扩张的矛盾在松嫩平原南部仍然突出。(2)耕地质心逐渐向西北方向平移,其中水田质心偏移距离最大。研究区耕地景观指数均有波动,耕地生态系统景观优势度持续增加,形状逐步趋于规则化,耕地景观聚集度增高,碎化程度减小,旱田景观优势度提升,水田景观优势度减弱。(3)以Matlab为平台,基于SVM构建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大都在中上等水平,质量等级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近14a来,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优质耕地流失严重,劣质耕地净增加,其中优质水田减少最多,净减少的耕地为一、二等地,其中一等地净减少305km2,长春占96%,净增加的耕地是三、四和五等地,分别为235、148和218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存在突出的占优补劣问题。(4)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NDVI、NPP、FVC、EVI之间密切相关,结果显示R2分别为0.29、0.41、0.3、0.39、0.31,均呈显着相关,根据遥感数据作物的长势和实际产量间接评价耕地质量成为可能,为后期基于遥感研究耕地资源动态监测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思路。(5)松嫩平原南部建设用地扩张导致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仅长春市城区建设用地占研究区优质耕地资源净减少的78.06%;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另一驱动因素;西部地区的劣质耕地呈净增加趋势,研究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等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耕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力。
二、松嫩平原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嫩平原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在东北地区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监测指数研究进展 |
1.2.2 遥感监测干旱研究进展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2 研究资料 |
2.2.1 遥感资料 |
2.2.2 历史记录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全球植被水分指数计算(Global Vegetation Moisture Index) |
2.3.2 基于REOF和k-means聚类的分区 |
2.3.3 MMK检验(Modified Mann-Kendall test) |
第3章 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的构建与适用性分析 |
3.1 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SVMI)的构建 |
3.2 标准化正态分布的检验 |
3.3 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4.1 干湿状况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 干湿状况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 干湿变化的空间分区 |
4.3.1 基于年尺度分区 |
4.3.2 基于季节尺度分区 |
4.3.3 基于作物生长季分区 |
4.3.4 分区时间变化趋势 |
4.4 小结 |
第5章 植被干旱的时空变化 |
5.1 植被干旱的时间和强度的空间分布 |
5.2 植被干旱的抵抗力的空间分布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讨论 |
6.1 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5)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与利用方式 |
1.2 松嫩草地概况 |
1.3 松嫩草地的退化 |
1.4 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
1.5 人工草地牧草品种的选择 |
1.6 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性与耗水规律 |
1.7 盐碱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8 草地盐碱化治理研究 |
1.9 空间变异理论研究 |
1.10 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
1.11 松嫩平原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调控 |
1.12 人工草地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 |
1.13 国内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与牧草生物学-生态学空间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3.1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3.2 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生物学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 |
3.3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牧草生物-生态学特征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及牧草生物学特征 |
4.1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
4.2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容积含水量 |
4.3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动态特征 |
4.4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4.5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Na/K的影响 |
4.6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5.3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化人工草地灌溉制度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镇与村镇空间 |
1.3.2 村镇生态系统 |
1.3.3 生态系统服务 |
1.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村镇空间研究理论支撑 |
2.1.1 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 |
2.1.2 空间均衡网络理论 |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4 空间格局优化理论 |
2.1.5 三生空间优组理论 |
2.1.6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
2.2 生态服务理论及方法 |
2.2.1 生态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
2.2.2 生态服务的资源禀赋与价值属性 |
2.2.3 生态服务价值分类方案与测度方法 |
2.3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关联影响 |
2.3.1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构成 |
2.3.2 村镇空间及制衡机制 |
2.3.3 村镇空间整合及优化 |
2.4 理论思辨与技术工具选择 |
2.4.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取 |
2.4.2 技术工具比较与选用 |
2.4.3 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优化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调查 |
3.1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概况 |
3.1.1 省域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
3.1.2 省域村镇绿色发展基础 |
3.2 黑龙江省村镇绿色发展诉求 |
3.2.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定位 |
3.2.2 区域层面规划与建设要求 |
3.2.3 地方层面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
3.3 基于发展诉求的村镇空间调研设计 |
3.3.1 调查目标与思路 |
3.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3.4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特征及问题 |
3.4.1 区域发展失衡 |
3.4.2 空间发展无序 |
3.4.3 资源利用低效 |
3.4.4 生态环境恶化 |
3.4.5 绿色技术缺失 |
3.4.6 规划管理滞后 |
3.5 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解析 |
4.1 县域尺度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 |
4.1.1 面向空间优化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
4.1.2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指标项测度 |
4.1.3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指标项测度 |
4.1.4 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
4.2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 |
4.2.1 对接测度的村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划定 |
4.2.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测度模型修订 |
4.2.3 黑龙江省村镇生态服务测度及空间格局 |
4.3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设计 |
4.3.1 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 |
4.3.2 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 |
4.3.3 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 |
4.3.4 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格局 |
5.1 村镇空间格局的目标方向 |
5.1.1 空间功能协调共生发展 |
5.1.2 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
5.1.3 空间主导功能强化发展 |
5.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 |
5.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优化思路 |
5.2.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测度 |
5.2.3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优化 |
5.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 |
5.3.1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优化思路 |
5.3.2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测度 |
5.3.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优化 |
5.4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 |
5.4.1 基于价值指数的优化思路 |
5.4.2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测度 |
5.4.3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优化 |
5.5 村镇空间功能格局 |
5.5.1 基于多维分析的优化思路 |
5.5.2 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及区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路径及策略 |
6.1 村镇空间优化的战略指引 |
6.1.1 以村镇空间为支撑的区域协调与城乡一体化格局 |
6.1.2 以生态服务价值提升为导向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
6.1.3 以生态服务底线为保障的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
6.1.4 对接城镇经济网络的村镇三生空间特色功能提升 |
6.2 村镇空间优化的总体策略 |
6.2.1 省域四大地域片区功能的协调发展 |
6.2.2 重要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 |
6.2.3 区域村镇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 |
6.2.4 各生态分区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
6.2.5 核心片区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优化 |
6.3 村镇空间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
6.3.1 村镇数据库构建与应用 |
6.3.2 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
6.3.3 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 |
6.3.4 村镇规划编制与表达 |
6.4 村镇空间优化的规划设计体系 |
6.4.1 省-县(市)双层村镇空间规划体系建立 |
6.4.2 城乡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指引 |
6.4.3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空间重构 |
6.5 村镇空间优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
6.5.1 统筹公共政策 |
6.5.2 创新管理机制 |
6.5.3 优化评价体系 |
6.5.4 完善公众参与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国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
1.5.3 多目标规划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区位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
2.3.2 规划编制理念 |
2.3.3 规划编制原则 |
2.3.4 规划编制流程 |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水文条件 |
3.1.4 土壤条件 |
3.2 社会经济情况 |
3.2.1 人口条件 |
3.2.2 经济发展 |
3.2.3 粮食生产 |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判标准 |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确立 |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指标的标准化 |
4.3.2 权重的确定 |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
6.1.1 分区目的 |
6.1.2 分区原则 |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
6.2.1 分区思路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2.3 数据来源 |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
6.3.1 经济发展区 |
6.3.2 粮食生产区 |
6.3.3 林农生态区 |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
7.1.1 区域位置概况 |
7.1.2 自然环境条件 |
7.1.3 社会经济概况 |
7.1.4 数据来源 |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7.4.1 决策变量设置 |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
7.4.3 约束条件设置 |
7.4.4 优化方案分析 |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7.5.1 法律手段 |
7.5.2 行政手段 |
7.5.3 经济手段 |
7.5.4 技术手段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8)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高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基于室内高光谱的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
1.2.3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K均值聚类 |
1.5.2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
1.5.3 支持向量机 |
1.5.4 决策树 |
1.5.5 最大似然分类法 |
1.5.6 精度评价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遥感理论基础 |
2.2 土壤发生学理论 |
2.3 土壤遥感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松嫩平原北部 |
3.1.2 明水县 |
3.2 数据获取 |
3.2.1 土壤样品采集 |
3.2.2 室内高光谱数据获取 |
3.2.3 遥感影像获取 |
3.2.4 数字高程模型获取 |
3.2.5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
3.2.6 基于遥感影像土壤分类的土壤训练样点获取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室内高光谱数据处理 |
3.3.2 Sentinel-2A遥感影像处理 |
4 基于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土壤分类 |
4.1 松嫩平原典型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4.1.1 黑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4.1.2 黑钙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4.1.3 风沙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4.1.4 草甸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4.2 光谱特征参数提取 |
4.3 基于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土壤分类模型 |
4.3.1 K均值聚类土壤分类模型 |
4.3.2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土壤分类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土壤分类模型 |
4.3.4 决策树土壤分类模型 |
4.3.5 分类结果对比 |
4.4 小结 |
5 基于遥感影像土壤分类及制图 |
5.1 地形因子分析 |
5.1.1 坡度因子分析 |
5.1.2 坡向因子分析 |
5.1.3 曲率因子分析 |
5.2 土壤类型的可分性分析 |
5.3 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土壤分类模型 |
5.3.1 最大似然法的土壤分类结果 |
5.3.2 精度验证 |
5.3.3 误差分析 |
5.3.4 土壤制图及土地利用建议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价值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生态到生活依存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
第一节 多样化生态环境润养的短调民歌 |
一、山脉与歌中的山脉 |
二、草原与歌中的草原 |
三、沙地与歌中的沙地 |
四、河流与歌中的河流 |
第二节 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族群维系中的短调民歌 |
二、宗教巫术中的“圣歌” |
三、狩猎生存中的原生性表达 |
四、体现生命本能的歌唱 |
第三节 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遥远的额尔古纳歌声 |
二、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声 |
三、佛教文化意识的多元质点 |
四、情感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村落农耕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第一节 科尔沁农耕文化背景 |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社会背景 |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衍生层次 |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地域风格 |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方式 |
第二节 古朴致美的短调民歌语言 |
一、科尔沁方言的历史成因 |
二、苍劲与沉郁的语言特征 |
三、音韵表达的生命之源 |
第三节 自然本真与形态各异的短调民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本真性 |
二、短调民歌演唱的观念转变 |
三、观念支配下的民歌形态 |
第三章 近现代短调民歌演唱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短调民歌唱词的运用 |
一、社会现实的咏唱 |
二、宏大叙事的构建 |
三、歌唱语言的诗化 |
四、唱词的音韵之美 |
第二节 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民间特征 |
一、真假声运用的广泛性 |
二、呼吸方式的差异性 |
三、咬字方法的独特性 |
第三节 短调民歌乐韵构成之美 |
一、伴奏乐器的色彩铺饰 |
二、伴奏乐器与唱腔关系 |
三、伴奏乐器与阔远人声 |
第四节 短调民歌演唱本真与衍变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互文性 |
二、短调演唱的流变性 |
第四章 民俗语境中的短调民歌演唱者 |
第一节 表演者与受众群体的追问 |
一、谁在唱短调民歌 |
二、短调民歌唱给谁 |
三、为什么要唱短调民歌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短调民歌演唱 |
一、民众宴会的歌唱习俗 |
二、节庆习俗的歌唱传统 |
三、祭祀短歌的历史延续 |
四、传统婚礼歌及复古婚仪 |
第三节 短调民歌表演的个案分析 |
一、胡尔沁李双喜的一次表演 |
二、民歌手伊丹扎布的一次表演 |
第四节 民间Huur tatah表演实例及其社会性 |
一、Huur tatah的基本形态 |
二、Huur tatah表演形式的社会互动 |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
一、家族亲缘传承 |
二、师徒授艺传承 |
三、社会民俗传承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的新方式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学校传承 |
二、政府对短调民歌传承的扶持 |
三、社会传承的多样化渠道 |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的继承与超越 |
一、有限的历史存在与创新 |
二、传统保护与超时代的意义 |
三、弘扬短调民歌内在永恒之美 |
第四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新视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长调化 |
二、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
三、短调民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
结论 |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二、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三、GIS、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总体技术路线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地理条件 |
三、松嫩平原南部耕地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二、景观格局分析 |
三、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模型 |
四、误差检验方法 |
五、SVM模型 |
第三章 主要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
第一节 土壤数据采样及实验测定 |
一、野外调查与采样 |
二、土壤数据的实验室测定 |
第二节 遥感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
一、土地覆被数据 |
二、MODIS遥感数据集 |
第三节 其他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一、地貌数据 |
二、地形数据 |
三、水系数据 |
四、气象数据 |
五、实地调查数据 |
第四章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模型 |
第一节 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
第二节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三节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耕地质量评价因子的选取 |
二、评价指标的分级 |
第四节 评价指标空间插值方法及精度验证 |
一、土壤样点数据的检验 |
二、空间插值方法精度验证 |
第五节 基于SVM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一、基于Matlab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 |
二、数据标准化 |
三、确定模型结构 |
四、选择核函数 |
五、模型的构建 |
第五章 松嫩平原南部耕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第一节 耕地景观制图与特征分析 |
一、松嫩平原南部土地覆被空间制图与特征分析 |
二、松嫩平原南部耕地空间制图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一、耕地面积变化 |
二、耕地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
第三节 水田与旱田转化特征分析 |
一、旱田转化特征 |
二、水田转化特征 |
三、水田与旱田转化的驱动因素 |
第四节 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一、耕地景观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
二、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第一节 耕地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
一、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制图 |
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二节 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一、耕地质量空间地域变化分析 |
二、耕地质量空间行政区域变化分析 |
第三节 粮食产量与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
一、松嫩平原南部粮食产量分布 |
二、耕地质量与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
第四节 NDVI、NPP、EVI、FVC与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
一、NDVI、NPP、EVI和FVC空间分布特征 |
二、耕地质量与NDVI、NPP、EVI、FVC的空间相关分析 |
第五节 耕地质量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一、耕地流失驱动因素 |
二、耕地增加驱动因素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松嫩平原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标准化植被干旱指数在东北地区的构建与应用[D]. 王晓丹.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5]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D]. 杨洪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6]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 刘宇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8]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D]. 张小康.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9]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D]. 颜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10]基于遥感和SVM模型的松嫩平原南部耕地质量评价[D]. 欧阳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