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宗教圣地纳西族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帝水家村实地考察报告

东巴宗教圣地纳西族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帝水家村实地考察报告

一、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和靖[1](2020)在《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纳西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礼物习俗特点鲜明的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白地村民委员会古都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对古都村的社会组织和礼物流动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古都村保留有多种传统社会组织和丰富的礼物流动形式。论文对古都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概况进行了描述,千百年来稳定的农耕生活,悠久的村落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形成丰富多彩的礼物习俗和多层次社会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古都村礼物流动基于社会组织进行,因此,笔者对古都村古氏族、祭天群、“粗阿”、“化”、马队等社会组织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古都村纳西族主要由“禾”“尤”两大纳西族古氏族后裔组成,另有两支融入纳西族的藏族后裔——“禾古宗”和“墨古宗”。祭天群有最为普遍的“古徐”“普笃”祭天群。“粗阿”是指有共同祖先的群体,全村共11个。“拜盘芝化”是指由男系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组成的节日野炊群体。“厄化”是由畜户间组成的生产性互助群体。马队则是由旅游业催生的经济性利益团体。文中例举了古都村的十多种礼物流动情况,重点讨论了礼物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礼物流动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礼物的内容、形式、价值都有所不同。古都村纳西族与周边藏族、彝族间也有频繁的礼物流动,主要表现在互通有无的“房东贸易”之中。古都村的礼物流动遵循互惠和及时还礼的原则,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引起人类学、民俗学界的注意。礼物流动具有社会援助、维护世俗界和神圣界的和谐、强化族群意识、维系与构建关系网络等功能。土地改革以来,古都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化,这造成了礼物内容、种类,以及礼物流动场合、规模的变迁。今天,古都村的礼物流动呈现着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

王贤全[2](2017)在《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怒江、金沙江流域沿岸三个村寨的傈僳族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大坝下的经济生活变迁。这三个处于不同地域的村寨在电站建设中移民搬迁中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村寨经济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与塑造。正是这两种力量促使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上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巨大转型与变迁。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变迁密切关联于国家权力与资本。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在当下取得了利益一致性的表达。当政府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竭冲动得不到适当遏制时,权力和资本在利益上密切勾连,即为权力和资本的合谋提供了最大可能和巨大的空间。民族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常成为资本追逐巨额利润的重要场域。地处西部边陲的云南西部,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傈僳族主要分布三江流域沿岸靠近河谷地带的区域,当资本以建设水电站的方式介入到这一区域时候,当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与政绩的时候,当地傈僳族村民的经济生活由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国家工程的介入之下所引发的傈僳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对不同的村寨、不同的村民产生的影响不同,村寨与村民获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来自外部力量推动的变迁在民族地区主要和国家基层权力与资本密切关联。在移民搬迁中,电站业主方、地方政府、村民形成了三角利益博弈关系。在这个博弈三角之中,任何两方之间都有相互抵抗与妥协的地方,有时候抵抗强一些,有时候妥协多一点,抵抗与妥协始终伴随着博弈的过程。在此博弈过程中,也逐渐建构出了所谓的“刁民”与不屈的抵抗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处于弱势的村民来说,导致了村民内部的经济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从以前的大致均同化转变成差异化的经济层次结构。村民同时面对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生活境遇,充满了不确定性。

王蕾[3](2015)在《忧郁的白水台—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群身份的当代展演》文中研究表明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是一个处在藏纳之间夹缝中的族群。其宗教、日常生活,语言文化等族群身份表征体现了亦藏亦纳的特点。其背后隐含的行政区域与文化区域交错重叠的现象即是中国跨区域民族在内部族群文化差异上的“图层叠加”模式。在近年纳西旅游开发的热潮中,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乡凭借白水台这一自然景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神圣性建构。这种原生态和神圣性的打造在旅游开发层面中实现了与丽江商业化纳西的差异化竞争。此外,这种自觉性的对外开发又不断内化成了三坝纳西不自觉的自我想象,看似激进的文化实践不断强化着三坝纳西社区内部整合与博弈。以白水台为核心的五个自然村在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形成了由村落个体精英领导的族群文化传承运动。这种由外在经济动因引发的族群内部文化实践协作化、分裂化、差异化、竞争性的趋向,亦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中不可逾越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少数边缘族群社区通过对话行政区域划分、民族命名的空间政治、身份政治不断调适着与国家的关系。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正是通过“做文化”的逻辑实现了对族群身份的展演。由于这种展演背后裹挟了经济利益的理性计算和族群边缘身份的情感诉求,如三坝纳西一样的族群文化实践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微小的瞬间,因此对三坝纳西的写文化便具有了“忧郁的”民族志的格式。

李四玉[4](2014)在《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东巴文化》文中认为在文献参考的基础上,首先简要回顾了旅游人类学理论,然后介绍了东巴文化的概念与内容,进而从文化涵化、舞台真实性、历史文化再建构与族群认同三个旅游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旅游对东巴文化的影响。面对旅游业发展中的各种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关键是提升少数民族内部的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政策下,纳西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保留发挥东巴文化的特质,吸纳外来文化,与旅游发展机制进行有效对接,促进纳西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程鹏飞[5](2014)在《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纳西东巴医药是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纳西族世世代代用于本民族防病治病的传统医药,它其中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自然、生命、疾病、健康等问题的思考。相较宗教、语言、民俗等其它纳西东巴文化研究热点,针对医药文化的研究还较薄弱,对其社会功能的研究更是有限。所以,加强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研究,对于拓展、深化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在前期大量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基础上,课题选取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乡为田野调查点。三坝纳西乡,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哈巴雪山以东,以东坝、白地、哈巴三块不平整的坝子而得名。全乡总人口18582人(2012年),居住着纳西族、汉族、回族、彝族、傈僳族、藏族六种世居民族和其它共11种民族。课题结合三坝纳西族的历史、自然及人文环境,在多民族、多文化的氛围中探讨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社会功能。田野调查期间,收集整理部分文献资料;调查走访当地东巴、群众、医务人员与学者;参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节日民俗。重点是通过田野调查,实地了解医药文化在当地的历史及传承、发展及现状,充实并佐证前期文献资料分析结果。研究结果:纳西东巴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地域及民族特色。首先,它是纳西族先民与自然、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智慧的总结;其次,它是纳西族与周边其它民族交流学习的硕果;再者,它的形成受宗教等其它纳西东巴文化的影响较深。纳西东巴医药来源于纳西族人的社会生活,在纳西族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研究结论:综合分析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纳西东巴医药文化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社会功能:文字创生和记录、传承、凝聚、教化、调适功能。具体而言即:以医药知识的记载为契机,相关的纳西象形文字得以创制;通过与医药的交融,宗教、历史、民俗等其它纳西族文化被再次的记录和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教化提升纳西族的文化素养、卫生意识,进而影响其看待生死的态度和诊疗行为;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本民族内部的和谐稳定;调适纳西族与周边各民族间的关系,促进多民族间的和谐相处。

潘曦[6](2014)在《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大量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纳西族乡土建筑历史地理和建造过程的研究。文章无意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也不企图得到关于建筑的普遍真理,而是希望通过阐释与深描,记录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多样性面貌,以及当地乡土建造活动的图景,继而在连续的历史视野下认识一方乡土建筑的演变与发展。文章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系列典型村落的调查与文献分析,梳理了代表纳西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乡土建筑类型,总结它们的建造技术与核心空间的特点和演变关系。已有的纳西族乡土建筑研究多集中于丽江古城和泸沽湖地区,而这部分内容着眼于整个纳西族地区,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勾勒出了纳西族乡土建筑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是对一个典型的纳西族村落——南高寨村的乡土建造活动的调查。通过与当地工匠共同生活、劳作的参与式观察,本文记录了当地建造活动中的技术范式、人际范式与精神范式。其中技术范式即人和物的关系,包括建造的筹划、备料、施工及匠作特点;人际范式即人和人的关系,包括建造中工匠与工匠、工匠与户主、户主与乡邻间的互动,以及集体和国家制度对乡土建造的影响;精神范式即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包括建造中的仪式、禁忌,以及习俗与建筑的交互。建筑学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多从静态的视角出发,研究“成品”建筑的物质实体与空间;社会学、人类学对乡土社会的研究则多关注非物质部分,难以深入技术过程。该部分内容创新性地以动态的视角,从建造过程切入,把乡土建筑作为行为的产物来研究,把建造过程中的匠作技艺、人际互动、社会约束和习俗禁忌结合起来,更全面地阐释了乡土建筑的生成机制。通过对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历史地理梳理、建造过程观察,分析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在当下的变化,本文对建造传统提出了动态的、连续的历史观。纳西族乡土建筑虽然正在技术、市场、国家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只要由地缘人情维系的乡土建造共同体仍然存在,这里的建造传统就会在连续的历史过程中发展,逐渐形成新的建造范式。维护建筑与居住其中的人的紧密联系,维护乡土建造共同体及其自主选择权,才能维持建筑传统的连续性;而多样性的建造传统才能造就乡土建筑的多样性。

季成叶[7](2014)在《中国纳西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及其建议》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5年来纳西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并提出持续改善措施的建议。方法 2010年调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718岁儿童青少年2 635人,以当地汉族乡村同龄人群作为对照,采用WHO-2006标准筛查营养不良。结果 2 635名纳西族儿童青少年男女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9%和4.7%,消瘦率分别为5.6%和4.6%,合计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0.5%和9.3%,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5.2%和44.1%。结论纳西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显着改善导致旺盛的生长长期趋势。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促进膳食多元化,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并改善和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等措施。

光映炯,和继全,光映霞[8](2013)在《滇川交界处俄亚大村的文化生境及其演变》文中提出从滇川交界处俄亚大村的田野调查出发,在生态学的视野下分析不同区域纳西东巴文化之间的关联与交流,并探究俄亚纳西族的文化生境现状及演变趋势。经调查,四川木里县俄亚大村的自然生境较为封闭,其社会生境与云南的丽江、香格里拉白地有着很强的时空积累和关联。拥有独特文化生境的俄亚与丽江、白地在"大时空"尺度上形成了以东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景观分布。而交通道路特别是"客栈"的出现预示了俄亚文化生境的演变趋势,尤其是丽江旅游场域的扩散效应对俄亚大村产生了很大的趋向性。在"纳西"东巴文化生态系统中,俄亚处于生境的边缘区域,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发挥其边缘效应以促进整个纳西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

杨林军[9](2013)在《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当前,“主题研究学说”、“文化地理学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多从区域、断代(时间段)、文化本体三个层面来研究文化地理,成果丰硕。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汉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成果最多,而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果很少。本研究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局限,以纳西族活动区域为对象,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断限,从纳西族整体观来研究文化演变的时空关系,并讨论三个文化亚区的差异特征和综合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区互动的关系。域内文化因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文化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从声韵母、声调、词汇来考察,纳西语分布呈现出以无量河(水洛河)、金沙江相连成线为界限,分作东、西两个方言区,随着社会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纳西象形文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对研究文字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纳西象形文字包括东巴文、哥巴文、玛丽马萨文、阮可文等,除东巴文外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东巴经书书写风格、东巴字与哥巴字使用数量来看,纳西象形文书写的经书可分作四个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巴教是纳西族所特有的宗教,对祭司称呼不同可分作东巴、达巴,他们分布区与东、西方言区一致。三多神信仰以“拿喜”一支为主,丽江、永宁、白地形成明显的不同土主神信仰的区域,这些自然神经历了自然物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很大,先后创建30余座寺院。滇西北地区以噶玛噶举派为主,形成十三大寺院;东部地区则以格鲁派为主,蒗蕖保留了3座萨迦派寺院。明代,汉传佛教一度在丽江处于独尊地位,道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也明显。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都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是多种宗教在纳西族地区能够共融共存的原因。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渐被汉俗等外来习俗所浸染,形成为多元化的地域性风俗,在纳西族祭天、岁时节庆方面都有体现。历任流官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在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习俗,在坝区、河谷和交通要道形成以土葬为主,山区、半山区则保留了传统的火葬习俗,地域分布与汉文化辐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灵魂都要送回到祖居地。这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地理空间的记忆,是研究纳西族迁徙路线的重要依据。这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制最具有特点,泸沽湖畔的走婚母系制、俄亚的多偶双系制、丽江的一大一妻父系制,成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制的“活化石”。这些婚俗由地理环境、行政制度、域内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纳西族生产生活的时空变迁来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是人类发展的“指针”。纳西族服饰时空变化突出,各区域间差异明显,明代显现出以丽江、永宁为主的服饰文化区,清代形成了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服饰文化区。毛、皮和麻是这时期最重要的服饰材料,纳西先民就地取材,设计多样化的民族服饰,与周边的藏、白、彝、傈僳等民族在服饰上体现出交融的特点。纳西族地区引进外来物种促成了域内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结构变化。纳西族饮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早期纳西族以“木楞房”为主体民居建筑,随着对外交流和宗教建筑引入,引发了民居建筑大发展,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蛮楼、闷楼等多样式的民居格局。这些民居建筑的变化多受当地的气候、材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以上文化因子的考察,本文探讨纳西族地区综合文化区及三个文化亚区的划分依据。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文化亚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环境、政治势力和行政区划、交通发展及民族融合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受汉文化的全面影响,表现在丽江洞经音乐、壁画、汉文化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纳西族与藏、白、普米等周边民族间一直以来关系密切,文化互动突出,这种地缘性的互动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总之,纳西族蔚为大观的民族文化,是在历史时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在纳西族地区交融、变异、沉积,形成了以纳西族文化为“标签”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体。

冯莉[10](2012)在《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于本质主义静态研究模式的质疑和批评,使文化实践、现象、创造和再生产成为当下的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下,有关“民间文化遗产”的讨论,不应仅仅满足于从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技术的角度来展开,而更应该关注受到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日益强烈影响的民间文化正在经历的变化。本文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就民间文化遗产当代传承问题提出“原生性”与“新生性”概念,以回应国内外理论与之相关的二元对立式争论,并为国家文化保护制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论文选取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坝乡纳西汝卡人村落信仰生活为田野个案,探讨民间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发生的变迁:村落中正在发生的“传统的发明”以何种途径和手段来完成与原生性文化传统的对接和传续。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同一社群多点调查的方法,结合地方性知识来阐释当下民间文化传承的流动性和互动性模式,并围绕村落历史和现实两种语境讨论文化传承行为的变迁。在民族志书写中,运用多声部叙述方式进行口述史呈现,以表达文化主体实践的能动性及其在多元力量交错中对民间文化原生性与新生性因素的应用。全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辨析“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并论述“原生性”与“新生性”的观点,梳理本课题相关研究,说明本文研究视角和方法。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阐述纳西汝卡人的生产情况及背景,纳西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与重构。第二章围绕纳西人原生性世界观及主体所承继的信仰体系和文化逻辑,探讨当下村落传承新生性的特质和原因。第三章从日历(时间)、节日(文化空间)、占卜(行为实践)三方面,探讨民众在信仰生活中传承的能动性。第四章讨论“东巴”作为“仪式专家”的成长、传承。第五章通过祭天、祭教祖舞仪等分析仪式重构模式、其变迁及其组织的原生性与新生性。通过论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多种力量本着不同目的来实践各自不同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焦点。传承不仅是学者们构建的本真性神话理想,更是民众精神家园和内价值的需求,也是国家政治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诉求。但究其本质而言,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恰恰是原生性与新生性的交织和纠缠。而从传承实践来看,无论是相对自足的传承,还是基于保护政策的传承,传承主体在场实践参与的多少,决定着传承中原生性和新生性二者比例的大小,这是构成民间文化当下多样面貌的重要因素。

二、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西方学界的礼物理论
        二、中国村落社会中的礼物流动
        三、纳西族礼物流动研究
        四、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和礼物习俗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内容
第一章 古都村概况
    第一节 古都村地理环境与生计方式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二、生计方式
    第二节 古都村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一、村寨历史记忆
        二、古都村的东巴文化
第二章 古都村社会组织
    第一节 古氏族
        一、纳西族古氏族
        二、古都村古氏族
    第二节 祭天族群“穆卜化”
        一、纳西族祭天族群
        二、古都村祭天族群
    第三节 家庭与家族
        一、家庭
        二、共同根骨的“粗阿”
    第四节 “放牧组织‘厄化’”
    第五节 “节庆组织‘拜盘芝化’”
    第六节 马队
第三章 古都村的礼物流动
    第一节 古都村礼物流动情况
        一、礼物的分类
        二、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礼物层次
        一、礼单中的礼物层次
        二、丧葬仪式中的礼物层次
    第三节 族际交往中的礼物流动
        一、与周边藏族的礼物流动
        二、与周边彝族的礼物流动
第四章 古都村礼物流动的规则、功能及变迁
    第一节 礼物流动的规则
        一、互惠原则
        二、及时还礼原则
    第二节 礼物流动的功能
        一、社会援助
        二、维护世俗界与神圣界的和谐——“署”和人的例子
        三、强化族群意识
        四、维系、构建关系网络
    第三节 礼物流动的变迁
        一、礼物的变迁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现代社会中的政府与资本
    三、经济人类学视野下对发展的反思
    四、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回顾
    五、云南民族地区的国家工程:大坝建设
第二章 大坝工程下的傈僳族三村
    一、影子大坝下的小沙坝村
        (一) 移民搬迁前小沙坝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二) 悬在村民心头的影子大坝
        (三) 搬迁后小沙坝村民的生活现状
    二、阿海建坝下的库支村与牛克席
        (一) 阿海建坝
        (二) 位于电站库区与施工区的库支村
        (三) 移民搬迁的牛克席村
    三、小沙坝村、库支村、牛克席村的比较
第三章 大坝下傈僳族经济生活变迁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
    一、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行机制
    二、民族传统力量在基层政权中的延伸
        (一) 家族势力
        (二) 退休返乡的干部
        (三) 退伍返乡的干部
    三、外部资本的介入
        (一) 电站方
        (二) 外来投机商
第四章 移民搬迁中的利益博弈
    一、不同利益集团的视角
        (一) 地方基层政府的视角
        (二) 企业的视角
        (三) 村民的视角
    二、被建构的“刁民”与“钉子户”
        (一) 征地与移民搬迁中村民的抵抗
        (二) 弱者的武器
第五章 村民内部的分化
    一、村民经济阶层的分化
        (一) 新兴的领头人
        (二) 失败的投资者
        (三) 底层的拾荒者
    二、村民利益关系的分化
第六章 危机与生机
    一、危机
        (一) 身份模糊的失地农民
        (二) 民族文化传承的潜在危机
        (三) 大坝蓄水后的灾害
    二、生机
        (一) 潜在的生计方式
        (二) 被组织起来的农民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小沙坝村50户村民调查表
    附录二:小沙坝村摄于2012年12月
    附录三:阿海电站、库支村、牛克席卫星图
    附录四:2009年与2016年的库支村

(3)忧郁的白水台—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群身份的当代展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族群边界研究
        (二) 旅游人类学
        (三) 三坝纳西族研究
    第三节 题解、田野方法与田野点概述
        (一) 题解
        (二) 田野方法
        (三) 田野点概述
第二章 跨区域民族与图层叠加模式
    第一节 三坝纳西与丽江纳西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作为“次藏”地带的迪庆香格里拉
    第三节 三坝纳西族的当下语境:夹缝民族
第三章 成为中心的白水台
    第一节 圣地的传说
    第二节 民族旅游开发的窘状
        (一) 从“香格里拉”的“落户”到“白水台”的“发现”
        (二) 本真性与合法性的争夺
        (三) 白水台成为政府与开发商讨价还价中的“牺牲品”
    第三节 “五村协作”与“三足鼎立”:白水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四章 民族身份表达的共谋
    第一节 文化角逐中出现的个体精英
        (一) “草根”精英:“做”汝卡东巴文化
        (二) 官员学者型精英:“做”纳罕东巴文化
    第二节 吴树湾村:想象的村落共同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做”文化的逻辑:三坝纳西族群边界的动力学
    第二节 白水台的忧郁
参考文献
后记

(4)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东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二东巴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三旅游对东巴文化的影响
    (一) 文化涵化
    (二) 舞台真实性
    (三) 历史文化再建构与族群认同
四结语

(5)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文化简述
        一、 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二、 民族医药文化
    第二节 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
        一、 宗教、民俗等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
        二、 医药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
第二章 纳西族概述
    第一节 纳西族族源及沿革
    第二节 纳西族自然及人文环境
    第三节 纳西族的宗教信仰
        一、 东巴教
        二、 巫教
        三、 达巴教
        四、 外域宗教
第三章 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概况
    第一节 香格里拉三坝乡纳西族历史
    第二节 三坝乡纳西族自然及人文环境
        一、 自然环境
        二、 人文环境
        (一)婚姻习俗方面
        (二)日常生活方面
        (三)丧葬习俗方面
    第三节 东巴教的“北地派”
第四章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生产生活中的医药文化
    第二节 宗教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一、 宗教与医学
        二、 占卜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三、 灵魂观念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四、 鬼神观念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五、 东巴教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一)祭祀仪式中的还债意识
        (二)对蛊巫术的理解
        六、 外域宗教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影响下的生死观念
        (二)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善恶观念
        (三)道教和佛教影响下的精威五行观念
    第三节 多元民族关系对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三坝乡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发展简述
    第五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研究现状
第五章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文字创生和记录功能
    第二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传承功能
    第三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凝聚功能
    第四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教化功能
        一、 提升纳西族的文化素养
        二、 提升纳西族的卫生意识
        三、 影响纳西族看待生死的态度
        四、 影响纳西族的诊疗行为
    第五节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调适功能
        一、 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为“兄弟”的理念
        (二)“兄弟”理念下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 调适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调适人与人的关系,促进民族内部的和谐
        (二)纳西族的民族关系
        (三)调适纳西族与其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间的和谐
    第六节 从人与自然为“兄弟”看当下的环境问题
        一、 当下环境问题现状
        二、 人与自然关系研究回顾
        (一)国外人与自然关系观点
        (二)国内人与自然关系观点
        三、 三坝纳西族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期间收集所得资料
个人情况
致谢

(6)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起源:文化的多样性
        1.1.2 问题的聚焦:乡土建筑的多样性
        1.1.3 问题的切入:建造活动
        1.1.4 田野调查的机缘:极具多样性的滇西北地区
    1.2 选题说明
        1.2.1 纳西族与纳西族地区的限定
        1.2.2 乡土建筑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
        1.2.3 本文研究的乡土建筑范畴
        1.2.4 范式与共同体理论
        1.2.5 建造范式与建造共同体
        1.2.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3.2 国外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3.3 中国乡村研究综述
        1.3.4 纳西族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特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难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纳西族历史地理与文化、社会背景概述
    2.1 本章引论
    2.2 纳西族历史地理背景概述
        2.2.1 唐代之前的纳西族
        2.2.2 唐宋时期的纳西族
        2.2.3 元明时期的纳西族
        2.2.4 清代及近代的纳西族
    2.3 纳西族社会形态概述
        2.3.1 政治组织与经济形态
        2.3.2 家庭结构与婚姻形态
    2.4 纳西族信仰与宗教概述
        2.4.1 东巴教
        2.4.2 藏传佛教
        2.4.3 汉传佛教与道教
        2.4.4 其它宗教与民间信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多样性调查
    3.1 本章引论
        3.1.1 引言
        3.1.2 案例村落历史地理分析
    3.2 东巴文字中的建筑
        3.2.1 帐篷与草房
        3.2.2 木构房屋
        3.2.3 村落
    3.3 木楞房:利家嘴村与永宁坝调查
        3.3.1 调研概况
        3.3.2 村落社会历史
        3.3.3 村落建筑形制
        3.3.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3.5 家宅形式变迁
    3.4 土庄房:油米村调查
        3.4.1 调研概况
        3.4.2 村落社会历史
        3.4.3 村落建筑形制
        3.4.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5 木楞房:“东巴圣地”白地村
        3.5.1 西部方言区的木楞房
        3.5.2 村落社会历史
        3.5.3 村落建筑形制
        3.5.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6 仿汉式瓦房:宝山石头城
        3.6.1 调研概况
        3.6.2 村落社会历史
        3.6.3 村落建筑形制
        3.6.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7 仿汉式瓦房:南高寨村
        3.7.1 调研概况
        3.7.2 村落社会历史
        3.7.3 村落建筑形制
        3.7.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8 土庄房:茨中村调查
        3.8.1 调研概况
        3.8.2 村落社会历史
        3.8.3 村落建筑形制
    3.9 土庄房:下盐井村调查
        3.9.1 调研概况
        3.9.2 村落社会历史
        3.9.3 村落建筑形制
        3.9.4 建造技术与文化
    3.10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建造技术
        3.10.1 木楞房:使用最广、最久的建造技术
        3.10.2 土庄房:藏文化影响下的建造技术
        3.10.3 仿汉式瓦房:汉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形式
    3.11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核心空间
        3.11.1 双火塘与男女柱:母系社会的核心空间
        3.11.2 单火塘与擎天柱:父系社会的核心空间
        3.11.3 中轴空间:汉文化影响下的核心空间
    3.12 本章小结与讨论
        3.12.1 技术与空间:乡土建筑演变的两条线索
        3.12.2 传统:一个动态的概念
第4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技术范式
    4.1 田野调查点介绍
        4.1.1 九河乡及南高寨村概况
        4.1.2 九河乡历史概述
        4.1.3 南高寨村的姓氏与历史
    4.2 本章引论:乡土建造技术范式
    4.3 建造筹划阶段
        4.3.1 房屋规模与构架类型
        4.3.2 房屋基本尺寸
        4.3.3 构件尺寸与木料清单
    4.4 材料筹备阶段
        4.4.1 石材
        4.4.2 木材
        4.4.3 砖瓦、土坯
    4.5 房屋施工流程
        4.5.1 基础与地面施工
        4.5.2 大木作施工
        4.5.3 墙体施工
        4.5.4 屋面施工
        4.5.5 装修隔整
    4.6 大木作施工详解
        4.6.1 工具与度量衡
        4.6.2 墨线绘制:综述
        4.6.3 墨线绘制:柱身墨线
        4.6.4 墨线绘制:进深向构件墨线
        4.6.5 墨线绘制:面阔向构件墨线
        4.6.6 榫卯设计
        4.6.7 木料加工
        4.6.8 结构组装:穿斗
        4.6.9 结构组装:竖屋
        4.6.10 结构组装:椽子与板
    4.7 本章小结
        4.7.1 “非标准”营造法
        4.7.2 仿汉式瓦房的“非汉式”做法
第5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人际范式
    5.1 本章引论
        5.1.1 血缘与地缘社群:乡土生活的基本单元
        5.1.2 区域与国家:乡土社群的外部环境
    5.2 工匠与工匠:知识的传承与传播
        5.2.1 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
        5.2.2 建造知识的纵向传承
        5.2.3 建造知识的横向传播
        5.2.4 木作专业化程度
    5.3 工匠与户主:工程的策划与组织
        5.3.1 工匠的选择
        5.3.2 雇佣关系的形成
        5.3.3 雇佣关系的维系
        5.3.4 酬劳的计价单位
        5.3.5 社群内外的酬劳价差
        5.3.6 建造中的角色分工
    5.4 户主与乡邻:建造中的决策与交换
        5.4.1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社会影响
        5.4.2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脸面
        5.4.3 建造中的交换与互惠
        5.4.4 社群人情关系网
        5.4.5 交换的象征性展现
        5.4.6 群体制约机制
    5.5 个人与集体:土地和山林的分配与管理
        5.5.1 土地分配与宅基地管理
        5.5.2 山林管理与木材获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精神范式
    6.1 本章引论
        6.1.1 仪式禁忌:关于建造的世界观
        6.1.2 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6.2 九河纳西族大木作仪式
        6.2.1 木神仪式:仪式规程
        6.2.2 木神仪式:神灵的无形化
        6.2.3 木神仪式:平等的人神关系
        6.2.4 木神仪式:关于树木的边缘仪式
        6.2.5 上梁仪式:大木作的高潮
        6.2.6 上梁仪式:神圣的中梁
        6.2.7 上梁仪式:象征性事物溯源
    6.3 九河纳西族建造禁忌与习俗
        6.3.1 生长的房屋:木料朝向的规则
        6.3.2 男嗣的追求:构架的中柱
        6.3.3 危险的女性:大木作性别禁忌
    6.4 其它纳西族地区的建造习俗
        6.4.1 吉凶法则:精威五行理论
        6.4.2 树木有灵:伐木与立柱仪式
        6.4.3 建房伊始:择地与动土仪式
        6.4.4 建成安土:祭土主与“突路鲁本”仪式
        6.4.5 “家”的起点:升火仪式
    6.5 本章小结
        6.5.1 仪式与禁忌中的认知
        6.5.2 仪式与禁忌的内在动因
        6.5.3 仪式、禁忌与建筑的交互
第7章 建造范式的惯性与转换
    7.1 本章引论
    7.2 技术范式的变化
        7.2.1 建造工具的变化
        7.2.2 建造材料的变化
        7.2.3 木作技艺的变化
        7.2.4 建筑类型的变化
    7.3 人际范式的变化
        7.3.1 工匠与工匠:知识传承的瓶颈
        7.3.2 工匠与户主:劳动力的市场化
        7.3.3 户主与乡邻:人情的变与不变
    7.4 精神范式的变化
        7.4.1 安土、伐木:替代神灵的力量
        7.4.2 生火仪式:仪式要素的缺失
        7.4.3 性别禁忌:男女差异的弱化
    7.5 历史视野下的范式转换
        7.5.1 变化的动因:技术、市场与国家
        7.5.2 变化的关系:三个范式的比较
        7.5.3 变化的趋向:新乡土建造范式
        7.5.4 观点:范式转换的历史视野
        7.5.5 观点:动态的多样性
        7.5.6 观点:乡土社群的自主选择
        7.5.7 总结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田野调查时间记录表
附录B 纳西族乡土建筑相关文献统计
附录C 纳西族不同地区的建筑及构件称呼
附录D 南高寨村姓氏探究
附录E 南高寨村大木匠名录
附录F 一份吊厦蛮楼料单
附录G 南高寨房屋测绘图
附录H 田野日记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纳西族历史文化回顾
    第一节 纳西族生存地理环境
        一、山脉与水系并列
        二、平坝与高原湖泊共存
        三、立体气候与植被多样性共生
    第二节 纳西族族源、族称讨论
        一、纳西族族源之讨论
        二、纳西族族称之演变
    第三节 历史时期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一、唐以前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二、唐至元时期的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语言文字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语的空间分布及其方言区
        一、历史时期纳西语的文献记载
        二、纳西语的分异与空间分布
        三、东、西部纳西语方言差异的地理因素
    第二节 纳西族象形文创制及发展的地理机理
        一、纳西象形文字创制的背景
        二、纳西象形文发展的地理机理
    第三节 东巴经书的形成及其外来文化元素
        一、东巴经书内容及现存经书的地理分布
        二、东巴经书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三、东巴经书中外来文化元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宗教信仰地理研究
    第一节 东巴教及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研究
        一、东巴教及其形成的地理分析
        二、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及其特征
        三、纳西族民间信仰及其分布特征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渗入纳西族地区的地理考察
        一、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
        二、改土归流后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三、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汉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二、道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三、基督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四、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世俗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文化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岁时节庆习俗及地域差异
        一、纳西族祭天习俗探析
        二、纳西族传统岁时节庆的变迁
        三、纳西族岁时节庆的时空分布及其差异特征
    第二节 纳西族丧葬文化的分布及其变迁
        一、纳西族丧葬习俗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
        二、纳西族丧葬习俗中的送魂路线探讨
    第三节 纳西族婚姻家庭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讨论
        二、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三、多偶制及家庭形态的分布及特点
        四、一夫一妻制的分布及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地区生产生活时空变迁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分布与变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服饰款式与流变
        二、纳西族服饰的毛、皮、麻文化
        三、纳西族服饰文化特点
        四、纳西族服饰与汉、藏、彝、白等周边民族服饰交融的地理透析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文化演变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地区外来物种传入和影响
        二、纳西族地区饮食习惯及时空差异
        三、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点
    第三节 纳西族民居建筑分布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演变
        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地理特征
        三、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艺术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区演变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形成及文化亚区的特点
        一、纳西族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二、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第二节 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综合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客观条件
        二、政治势力、行政区划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双刃剑”
        三、交通状况是纳西族文化区接受外来文化的制约因素
        四、民族融合是推动纳西族文化多元化的主导因素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时空互动研究
        一、汉文化对纳西族文化区的全面影响
        二、纳西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10)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缘起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相关概念的辨析
    0.3 相关研究及综述
    0.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纳西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重构
    1.1 自然环境与村落概况
    1.2 族群迁徙与历史
    1.3 纳西文化“传统”的历史变迁与重构
第二章 纳西汝卡人信仰体系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2.1 三界五方原生意义及分析
    2.2 灵魂观念及信仰崇拜的原生性
    2.3 信仰体系的新生性表现及成因
第三章 民众生活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3.1 村落的日历
    3.2 二月八:村落狂欢与庆典
    3.3 民间生活中的占卜行为
第四章 “仪式专家”的成长与创造
    4.1 “仪式专家”的称谓和分工
    4.2 拜师和学艺:仪式专家的成长
    4.3 “仪式专家”的成人礼:加威灵仪式
第五章 仪式的重构与创造
    5.1 祭天仪式“传统”的复兴和重构
    5.2 东巴舞仪作为文化表征的建构与展演
    5.3 仪式组织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白地汝卡学校东巴教信仰与传承情况
附录二 访汝卡东巴学校组织者和树荣
附录三 迪庆州东巴文化传习馆成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迪庆州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五 三坝乡一年生产生活周期表
地方术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报告及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附图

四、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D]. 和靖.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D]. 王贤全. 云南大学, 2017(09)
  • [3]忧郁的白水台—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群身份的当代展演[D]. 王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4]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东巴文化[J]. 李四玉. 红河学院学报, 2014(03)
  • [5]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D]. 程鹏飞.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1)
  • [6]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D]. 潘曦. 清华大学, 2014(09)
  • [7]中国纳西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及其建议[J]. 季成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01)
  • [8]滇川交界处俄亚大村的文化生境及其演变[J]. 光映炯,和继全,光映霞.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01)
  • [9]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D]. 杨林军. 西南大学, 2013(04)
  • [10]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D]. 冯莉. 天津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东巴宗教圣地纳西族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帝水家村实地考察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