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一、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周[1](2021)在《某乘用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风险评估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目前职业性噪声暴露已成为危害职业人群身心健康日益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职业性噪声聋为我国第二大类职业病,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对噪声暴露企业进行职业噪声暴露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本研究对某乘用车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对企业噪声作业岗位工人进行噪声暴露风险评估,为企业完善相应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乘用车制造企业开展全面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并以8小时工作日等效声级(LEX·8h)≥80d B(A)的岗位工人为研究对象,用《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中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方法,对噪声作业岗位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和预测;对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用室等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该企业不同噪声岗位工人的噪声暴露等效声级水平范围为80.4~99.4d B(A);噪声引起的高频听阈损失风险范围在0%~55.3%之间;噪声引起的职业噪声聋风险范围为0%~37.6%。暴露年数≤30年时,涂装吹扫工发生高频听阈损失风险为高风险(高频听阈损失17.3%~53.9%),涂装电泳打磨工为可接受风险和高风险(2.2%~17.9%),涂装夹具清洗工(11.1%)、底盘安装工(8.4%)和转动外接头操作工8.6%)为中等风险。发生职业性噪声聋风险最高的是涂装吹扫工,风险分级为高风险(职业性噪声聋风险3.8%~33.5%),其次为涂装电泳打磨工,风险分级为中等风险(1.6%~6.6%)。暴露年数>30年时,涂装吹扫工发生高频听阈损失风险为高风险(51.3~55.3%),涂装电泳打磨工为较高风险(19.5~20.7%),涂装夹具清洗工(13.8~13.9%)、底盘安装工(10.9~11.2%)、风向螺母固定工(7.3~7.8%)和转动外接头操作工为中等风险(11.1~11.5%);发生职业性噪声聋风险最高的是涂装吹扫工,风险分级为高风险(35.5%~37.6%);其次是涂装电泳打磨工,风险分级为较高风险(6.3%~8.0%)。粉尘、化学毒物和其它物理因素的检测结果均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结合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和调查评价,该企业噪声防护设施部分符合要求,粉尘、化学毒物和其它物理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用室等的调查分析评价结果均符合有关要求。结论(1)该企业噪声作业岗位的整体噪声暴露水平和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高,噪声岗位工人患高频听阈损失风险和职业噪声聋风险几率较大,是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须采取噪声风险管理措施。(2)该企业除噪声防护设施部分符合要求,其它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用室等的检测评价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通过噪声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出的建议措施包括该企业宜采取建立听力保护计划、工程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和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保护劳动者听力健康。该企业涉及的多种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建议公司在今后工作中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卫生制度,加大职业卫生投入,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崔力[2](2021)在《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农药化工企业的数量急速增加,特别是作物科学飞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职业健康安全隐患大等等问题的存在,都会致使职业病发生的频率逐步提高,在社会上产生较差的影响。农药化工企业由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涉及到的原辅材料繁多,同时现有检测检验方法不能有效覆盖农药生产过程涉及到职业病危害因素,通用的评价方法已不足以对农药化工企业的作业岗位职业风险等级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判。因此探索一种合适行业的评价方法,分析岗位职业风险等级情况,找出企业当前职业病防控中的不足,对提升农药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是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磷生产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调研,充分研究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通过有害因素特征评估和接触评估的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分析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评价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风险的可行性,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四个方面对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磷生产项目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对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磷生产项目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对比工作场所化学性危害因素作业分级的结果,可以看出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评价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是可行的,解决在缺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情况下,以半定量职业危害风险控制模型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化学品危害控制工具箱,对建设项目发生的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分级,能够基本反映作业岗位风险等级情况,对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李珏[3](2021)在《《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解读》文中研究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要求,适应政府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4月27日公布实施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20年12月4日公布以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陈明,杨晓蕾[4](2021)在《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对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法 2019年5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锰及其化合物和电焊烟尘。噪声检测结果最高为103.2 dB(A),总体超标率为55.7%;锰及其化合物检测结果最高为0.861 mg/m3,总体超标率为83.3%;电焊烟尘检测结果最高为9.0 mg/m3,总体超标率11.1%,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焊接和打磨等作业场所,加强车间通风和标准件使用,有利于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采取综合性职业病防护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杜洪凤,沈月华,曹霞[5](2020)在《四川省某石材园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四川省某石材园区61家石材加工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方法 2019年3—9月,对园区61家石材加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检测超标率为54.1%,接触水平瞬时超出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PC-TWA)值3倍为54.1%;呼尘CTWA检测超标率为46.0%,接触水平瞬时超出PC-TWA值3倍为39.3%;噪声检测超标率为100.0%;手传振动检测超标率21.3%。结论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白园园[6](2020)在《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对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健康危害评价、危害关键点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我们需要对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进行进一步研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应用风险学理论和风险控制技术对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量化分级,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是实现精细、科学化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避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遭受职业病侵害。本文首先对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生产制度等要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辨识出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共产生生产性粉尘、化学物、物理因素三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生产性粉尘、化学物、物理因素三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该企业的分布情况和作业时间制定检测方案,分类分批次检测、处理检测数据,并得出结果。然后,以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为依据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为依据将化学物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劳动者接触噪声水平和接触时间为依据将噪声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时间、WBGT指数和服装的阻热性为依据将高温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最后,以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防护措施、接触水平、接触时间、接触人数等要素将不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三个等级,并运用工程技术、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等措施进行针对性管控。

张倩[7](2020)在《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分析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控制现状,实现企业、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和监管部门对劳动者接触噪声所致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动态监测预警,为噪声职业暴露人群监控与预警的提供有效技术依据,提升噪声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及职业健康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方法:本文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实现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以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思路,实现职业暴露调查数据、噪声检测结果数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数据的统计和管理。对某热电企业作业人群进行职业暴露调查,连续三年(2017年-2019年)对该企业的噪声强度进行现场测量、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数据录入到本研究的管理系统。选取该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噪声等效声级>80d B(A))为接触组,以该企业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采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检测与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噪声导致听力损失的特征、2017-2019三年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现状与发病趋势。计数资料组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采用ISO 1999:2013(E)《声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评估》中听力损失风险的预测模型,计算噪声作业人群的听力损失风险概率。结果:以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思路构建了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实现职业暴露调查数据、噪声检测结果数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数据的统计和管理,登记、查询、管理噪声接触人群职业健康信息。本文提出的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职业暴露调查数据、工作场所、劳动个体职业暴露评估数据、体检、噪声强度数据分析、噪声致听力损失风险及管理的预警分析、公告管理、知识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内容。根据该热电企业连续三年的噪声强度检测数据可知该企业高噪声设备噪声瞬时强度可达到90d B(A)以上,甚至超过100d B(A)。大多数作业岗位均为噪声作业岗位,等效声级超过80 d B(A),且存在部分噪声超标岗位,等效声级超过85 d B(A)。该企业近三年未出现过职业病病例——职业性噪声聋,该企业2017~2019年3年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听力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近三年该企业整体听力异常率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该企业连续三年噪声接触组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d B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两年噪声接触组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d B伴语频任意频率听阈>25d B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接触组与对照组的职业禁忌证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听力损失风险的预测模型预测等效声级85d B(A)下,人群从20岁暴露10、20、30、35、40年由年龄和噪声引起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风险分别为34.3%、55.2%、77.1%、84.2%、89.1%,引起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分别为0~0.5%、0~0.5%、0~0.5%、6.3%、11.8%。由年龄和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以及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均在4000 Hz频率上出现听阈级的最大值,听力图随频率的变化呈V字形。结论:听力损失发展的特点为早期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逐渐累及语频,从源头上早期预防和控制噪声聋的发生、将监测数据与体检结果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为职业病预防控制与风险分析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是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与风险分析的基础和保障。建立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将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终端应用于职业性噪声聋高危人群监控及技术体系构建,用于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对噪声接触情况及职业病危害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重点行业及时进行职业病防控。登记噪声检测强度、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指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警,掌握噪声聋在噪声作业人群、高噪声行业、企业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优化风险管理对策。

申阳阳[8](2020)在《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重视,煤矿安全形势已在逐渐好转,但是由于粉尘滞后的伤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粉尘职业危害常常被煤矿管理者所忽视;另一方面,煤矿粉尘危害量化值和粉尘防治情况无法确定,同时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致使煤工尘肺问题愈发严重,制约了“健康中国”发展。所以研究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模型和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对煤矿自身和煤矿监督机构的粉尘防治工作是有必要的。本文从煤矿自身和监督机构两个角度构建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和防治效果评价模型。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粉尘检测方案,确定检测范围的粉尘采样点,并进行现场检测;其次,运用吸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将粉尘对工人的伤害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值量化,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概率危害量化模型,并对暴露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粉尘浓度(C)、暴露持续时间(ED)、平均暴露时间(AT)和暴露频率(EF)四个因素对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有显着影响;与此同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由6个准则层指标和24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粉尘防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参考粉尘量化结果建立了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对杨伙盘煤矿实测粉尘数据和陕北神木市五家煤矿的粉尘防治效果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杨伙盘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人受到粉尘危害最大,与实际情况相符,工人DALY值为2.92×10-2a,通过对比量化结果可为煤矿补贴政策制定和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提供帮助;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为煤矿粉尘防治工作和煤矿监督机构对煤矿的监督提供指导,进而减少尘肺病的发生,改善职业病现状。

王琮[9](2020)在《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职业健康管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各行业之间职业健康管理是有所差别的,当前具体到制药行业的相关研究比较欠缺。制药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较为复杂,尤其是药物粉尘不仅具有一般粉尘的危害,药物自身的毒性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有着影响,通用的评价方法已不足以对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因此探索一种适合行业的评价方法,找出企业当前管理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职业健康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接着以N制药公司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制度,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等6个方面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归纳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6大项16小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N制药公司进行了评价,对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权重排序,并得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良好”。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精确药物粉尘检测,加强噪声防治等7个方面对N制药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制药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艺较为相似,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整个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京珊[10](2020)在《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机制几经改革,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国新发职业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在其生产活动中都会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始终危害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是指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进等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与经常性监管构成了职业健康监管的全部内容。在监管实践过程中,监管人员习惯于事中检查、事后处罚,但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的必要性、职业病的不可逆性和监管的效率及效果出发,立足于预防性监管,重点放在对新建项目的事前干预上,更见成效。自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以来,肇庆市多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纷纷落地,新建项目遍地开花。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必须对新建项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强预防性监管,防止其“先天不足”、“带病投产运行”,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可能造成的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本文以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情况为研究主体,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预防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分析发现该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不足的表现主要包括:新建项目投产前的审查缺失、监管部门掌握项目信息滞后、在建单位没有及时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已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建设单位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等。追溯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有效监管体系仍待完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足、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严重缺失以及其他原因等方面。在借鉴发达国家地区职业健康监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健全预防性监管法规体系、完善预防性监管机制、提高监管人员准入门槛、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发展职业卫生服务评价机构的建设、健全社会制约机制等。

二、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某乘用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风险评估及职业病危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企业概况
        2.1.1 评价单元划分
        2.1.2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2.2 职业噪声暴露调查结果
    2.3 发生高频听力损失预测
    2.4 发生职业性噪声聋风险预测
    2.5 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5.1 化学有害因素
        2.5.2 其它物理因素
        2.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
    2.6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
        2.6.1 防尘毒设施评价
        2.6.2 工频电场防护设施评价
        2.6.3 高频电磁场防护设施评价
        2.6.4 高温防护设施评价
        2.6.5 紫外辐射防护设施评价
    2.7 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2.8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2.9 辅助用室评价
    2.10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2.11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3 讨论
    3.1 噪声职业暴露风险评估讨论
        3.1.1 噪声暴露水平及超标原因
        3.1.2 噪声暴露风险评估
        3.1.3 噪声暴露风险管理
    3.2 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噪声风险评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概念及方法
    2.1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
    2.2 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
    2.3 工作场所化学性危害因素作业分级
    2.4 本章小结
3 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磷生产项目简介
    3.1 项目概况
    3.2 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
    3.3 主要原材料及产品情况
    3.4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
    3.5 安全管理、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情况
    3.6 个人防护用品
    3.7 职业健康监护
    3.8 本章小结
4 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分析
    4.1 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4.2 危害因素识别
    4.3 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职业危害风险分析
    5.1 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来评估职业危害风险
    5.2 采用化学性危害因素作业分级法来评估职业危害风险
    5.3 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与化学性危害因素作业分级法的比较
    5.4 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要求
    5.5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6 化学危害因素风险防控持续改进性建议
    6.1 工程防护方面的防控持续改进性建议
    6.2 个人防护方面的防控持续改进性建议
    6.3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防控持续改进性建议
    6.4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防控持续改进性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规定》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删除了原《规定》中涉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的有关规定
    删除了有关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行政许可的管理规定
    修改了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频次
    调整了监督管理主体和职责
修订《规定》的重要意义
    取消若干行政许可,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自主管理
    改革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频次规定,推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理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助力职业卫生法规体系与监管体制的一体化建设
用人单位落实《规定》应注意的问题
    强化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自主管理
    推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规定》配套建设的建议

(4)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职业卫生调查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2.3 检测设备
        1.2.4判定依据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工艺流程
    2.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4.1 化学因素检测结果
        2.4.2 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2.4.3 粉尘检测结果
    2.5 职业病防护措施
    2.6 职业健康检查
3 讨论
4 建议

(5)四川省某石材园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2 方法
        1.2.1 采样点的选择
        1.2.2 检测方法
        1.2.3评价依据
2 结果
    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2.1.1 园区基本情况和总体布局
        2.1.2 主要工艺流程
        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确定
        2.1.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2.1.5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2.1.6 卫生辅助用室设置情况
        2.1.7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1.8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2.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与评价
        2.2.2 粉尘检测与评价
        2.2.3 噪声检测与评价
        2.2.3 手传振动检测与评价
3 讨论

(6)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职业卫生管理研究现状
        1.2.2 职业卫生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2.1 企业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及评价
        2.1.1 总体布局
        2.1.2 生产设备布局
        2.1.3 总体和生产设备布局评价
    2.2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情况
    2.3 原、辅材料
    2.4 生产工艺流程
        2.4.1 热处理工艺流程
        2.4.2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2.4.3 铸造工艺流程
        2.4.4 锻造工艺流程
        2.4.5 其他工艺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检测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1.1 热处理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3.1.2 表面处理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3.1.3 铸造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3.1.4 锻造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3.1.5 其他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
        3.2.1 检测方法
        3.2.2 采样点布置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3.1 生产性粉尘检测结果
        3.3.2 化学物检测结果
        3.3.3 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
        4.1.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4.1.2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4.2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
        4.2.1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4.2.2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4.3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
        4.3.1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4.3.2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4.4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4.1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依据
        4.4.2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5.1 风险分级管控
        5.1.1 风险告知
        5.1.2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5.2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5.2.1 低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5.2.2 一般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5.2.3 较大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7)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
    1.1 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构架
        1.1.1 系统设计的思想
        1.1.2 噪声职业病管理系统的组成
        1.1.3 系统的计算机语言技术方案
    1.2 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1.2.1 登录系统
        1.2.2 职业暴露调查数据输入
        1.2.3 职业暴露评估数据输入
        1.2.4 预警分析
        1.2.5 系统管理
        1.2.6 知识库管理
    1.3 讨论
        1.3.1 基于管理系统的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的要点
        1.3.2 统一建设的展望
        1.3.3 适用范围及预期达到效果
        1.3.4 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与发展方向
    1.4 小结
二、天津市某热电企业噪声所致听力损失风险分析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资料来源和对象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生产工艺及设备调查结果
        2.2.2 生产岗位调查结果
        2.2.3 暴露评估结果
        2.2.4 职业健康听力测试结果
        2.2.5 听力损失健康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2.2.6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预测
    2.3 讨论
        2.3.1 噪声导致听力损失特征分析
        2.3.2 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现状与趋势分析
        2.3.3 噪声所致听力损失风险分析
        2.3.4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研究概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2 职业健康危害评价研究现状
        1.2.3 提出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现场数据检测与分析
    2.1 粉尘检测方案
    2.2 现场检测
        2.2.1 检测范围
        2.2.2 粉尘采样点确定
        2.2.3 粉尘现场检测
    2.3 粉尘检测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粉尘职业健康危害量化
    3.1 粉尘样本选取
    3.2 健康危害评价模型
        3.2.1 健康损害评价框架
        3.2.2 个人暴露评估
        3.2.3 健康风险量化
        3.2.4 健康风险表征
        3.2.5 蒙特卡洛概率危害量化模型
    3.3 模型应用分析
        3.3.1 检测结果及讨论
        3.3.2 健康风险评价
        3.3.3 敏感性分析
        3.3.4 健康危害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4.1 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构成要素分析
        4.1.1 粉尘防治管理
        4.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粉尘
        4.1.3 职业健康监护
        4.1.4 尘肺病诊断鉴定
        4.1.5 工会监督
    4.2 粉尘防治效果指标体系建立
        4.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2 指标体系确立方法—德尔菲法
        4.2.3 指标体系确立
    4.3 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
        4.3.1 AHP指标权重求解
        4.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应用
    5.1 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5.2 确定比较数列
    5.3 粉尘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第2章 职业健康管理评价概念及方法
    2.1 职业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健康管理
        2.1.2 职业病
        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
        2.1.4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2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2.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2.2.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2.3 层次分析法评价步骤
        2.2.4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第3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3.1 单位概况
    3.2 生产工艺分析
        3.2.1 配料
        3.2.2 制粒
        3.2.3 压片
        3.2.4 包衣
        3.2.5 胶囊
        3.2.6 清洁
        3.2.7 包装
        3.2.8 取样
        3.2.9 实验室
        3.2.10 公用工程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3.3.1 粉尘
        3.3.2 化学物质
        3.3.3 物理因素
    3.4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3.4.1 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3.4.2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3.4.3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制度
        3.4.4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5 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
        3.5.1 职业病防护设施
        3.5.2 防护设施防护能力评价
        3.5.3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3.5.4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3.5.5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3.6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3.6.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3.6.2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3.6.3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3.7 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3.7.1 应急救援制度
        3.7.2 应急救援物资
    3.8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第4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评价
    4.1 构建评价指标
    4.2 计算指标权重
        4.2.1 准则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4.2.2 指标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4.2.3 因素的权重排序
        4.2.4 权重排序分析
    4.3 模糊综合评价
        4.3.1 建立模糊集合
        4.3.2 建立权重集合
        4.3.3 隶属度统计
        4.3.4 模糊评价
        4.3.5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5.1 精确药物粉尘的检测
    5.2 加强噪声的防治
    5.3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
    5.4 认真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5.5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5.6 做好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5.7 加强职业病防护培训教育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打分表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件

(10)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概况
    2.1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监管概况
        2.1.1 职业健康监管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2.1.2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监管制度
        2.1.3 职业健康监管机构设置及人员队伍现状
        2.1.4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内容
        2.1.5 职业健康监管对象--用人单位概况
    2.2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开展概况
        2.2.1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机构
        2.2.2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机制
        2.2.3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工作内容
        2.2.4 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工作成效
    2.3 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预防性监管现状
        2.3.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3.2 建设项目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情况
        2.3.3 政府部门开展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肇庆市D区预防性监管问题的表现
        3.1.1 新建项目投产前的审查缺失
        3.1.2 监管部门掌握项目信息滞后
        3.1.3 在建单位没有及时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3.1.4 已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3.1.5 建设单位职业健康监护不及时到位
        3.1.6 技术服务机构服务缺位
    3.2 肇庆市D区预防性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3.2.2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3.2.3 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足
        3.2.4 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严重缺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经验借鉴
    4.1 国内部分地市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经验
        4.1.1 四川德阳建立职业健康协同预控监管体系
        4.1.2 江苏滨海多部门联合建立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
    4.2 国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模式
        4.2.1 德国双轨制职业健康监管模式
        4.2.2 英国循环式职业健康管理模式
        4.2.3 美国“合作式监管者”模式
    4.3 国内外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启示
        4.3.1 健全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4.3.2 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
        4.3.3 健全社会制约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思路建议
    5.1 健全预防性监管法规体系
    5.2 完善预防性监管机制
        5.2.1 理顺部门间预防性监管职能
        5.2.2 事前分类分级监管
        5.2.3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
        5.2.4 加强“三同时”法制宣传教育
    5.3 提高监管人员准入门槛
    5.4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5.4.1 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
        5.4.2 加大职业病防护前期投入
        5.4.3 引导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建设
    5.5 发展职业卫生服务评价机构的建设
    5.6 健全社会制约机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现状调查表
附录2 访谈记录及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某乘用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风险评估及职业病危害评价[D]. 刘周.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农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D]. 崔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解读[J]. 李珏. 劳动保护, 2021(04)
  • [4]德阳市某石油钻机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J]. 陈明,杨晓蕾. 职业与健康, 2021(07)
  • [5]四川省某石材园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 杜洪凤,沈月华,曹霞. 职业与健康, 2020(16)
  • [6]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D]. 白园园.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噪声职业病危害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张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D]. 申阳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D]. 王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肇庆市D区职业健康预防性监管问题研究[D]. 刘京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