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貌对评价人(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学术歧视与学术权利的平等保护——基于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学术史的梳理,结合学科分化发展进程,基于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探讨学术歧视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总结了学术歧视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类型,集中探讨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和同行评议三个领域的学术歧视现象,提出从健全和落实法律保障、实行多元化学术评价、建立反歧视工作机制等方面缓减和防范学术歧视现象,优化学术生态环境,减少孤立、排斥、偏见和歧视等非理性情感因素对学术思想、学术资源和学术权利的影响,促进学术合作和学术创新,激发学术生产活动的内生活力。
刘思阳[2](2020)在《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绿色发展问题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基层农村,农信社凭借其网点众多、人员众多的优势是目前乡村支农、惠农的主要力量,也是乡村绿色发展振兴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我国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信社能否较好地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乡村的绿色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以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多层次分析的研究方法,以X县农信社为例,着力研究了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提出优化建议,以更好的助力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的发展。首先介绍了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的现有的政策及政策执行效果;其次,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建立了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分析的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AHP)软件计算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里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然后设计了指标的打分情况表,实际走访了相关人员并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最后结合实地调研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政策目标不够明确;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性不足;X县农信社内在考核机制不健全;信贷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外部财政与担保系统不完善等。以此提出优化政策建议:一是明确基层绿色信贷目标,适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业务人员培训;三是简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四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树立良好的信贷观念;五是加大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六是完善社会监管和激励机制;七是加快构建科学实用的农村担保体系。
陈阳[3](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认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孟艳君[4](2020)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研制与初步应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筛查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筛查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以期为护理人员了解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方法: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的研制首先是编制量表初稿,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并参考相关量表建立量表条目池,形成40个和32个条目的量表初稿。其次是量表的定性评价,选取20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分别进行2轮专家咨询评定条目,形成37个和30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最后是量表的定量评价,分别选取160例、450例和600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预调查、正式调查和量表的考评。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筛选条目,采用克朗巴赫a系数、重测信度、标准关联效度、结构效度考评量表,形成各12个条目的终量表。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为调查工具,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1080例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检出情况。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1,IPEQ-1)终量表用于筛查情绪体验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共有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项0分4分(0代表“完全没有”、1代表“偶尔”、2代表“一部分时间”、3代表“大部分时间”、4代表“全部时间”),总分0分48分,总分越高,不良情绪的程度越重。总分的P25分值(12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分≤11分,表示无不良情绪;12分16分,表示有轻度不良情绪;17分21分,表示有中度不良情绪;总分≥22分,表示有重度不良情绪。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91,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85、0.86、0.8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5,3个因子分别为0.94、0.91、0.86,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91.17%,平均完成时间为3.19±3.09分钟,具有可行性。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2,IPEQ-2)终量表用于筛查人格倾向中的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共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两分类评分法,每项1分、0分(1代表“是”,0代表“否”),总分0分12分,总分越高,越可能具有某种或某几种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特点;各类型人格倾向得分0分4分,反映具有某一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可能性。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诊断要点,三种人格倾向分别以各得分≥3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78,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60、0.64、0.6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7,3个因子分别为0.81、0.79、0.82,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3个条目P01、H01和H04因子载荷没有达到但接近参照标准,其他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所估计的参数均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87.17%,平均完成时间为3.71±3.39分钟,具有可行性。3.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初步应用的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总体检出率为23.81%,表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合并不良情绪的患者较多。2)不良情绪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住院患者中,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内科(44.12%)、肿瘤科(41.76%)、神经内科(38.24%)、呼吸内科(30.43%)、神经外科(30.38%),提示内科系统慢性疾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较外科系统急性疾病患者更高。3)≥60岁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32.24%)、离异/分居/丧偶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55.1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为25.29%,其中偏执型人格倾向10.89%,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11.87%,表演型人格倾向9.05%。共病偏执型和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为1.95%,共病偏执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63%,共病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82%,共病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0.88%。2)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肿瘤科(15.18%)、泌尿外科(12.50%)、神经外科(11.61%)、神经内科(8.93%)、呼吸内科(8.04%)。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内分泌科(11.48%)、神经外科(9.84%)、神经内科(9.02%)、泌尿外科(9.02%)、心血管内科(8.20%)。表演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17.20%)、肿瘤科(12.90%)、神经内科(10.75%)、心血管内科(9.68%)、内分泌科(8.60%)。结果提示,三种人格倾向检出率内科系统较多。3)离异/分居/丧偶患者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24.49%)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1)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共病的检出率分别为5.36%、5.56%、3.22%。2)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得分与三种人格倾向得分、人格倾向总分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1.研制的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其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有效评估工具。2.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内科、60岁及以上患者、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易出现不良情绪,应重点关注。3.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病,需引起足够的关注。内科人格倾向检出率较高。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可能具有偏执型人格倾向,需重点关注。4.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存在共病;患者的情绪体验与三种人格倾向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可以此为参考制订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服务方案。
丁艳[5](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王会亭[6](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李媛媛[7](2016)在《东方女性和谐颜面各结构间代偿关系的视觉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面部容貌美是正貌、侧貌、斜侧貌等多角度相互协调综合展现出的结果。正畸治疗或正颌手术成功的评价指标,除了口颌功能的改建外,容貌轮廓和谐性评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软组织评价甚至凌驾于口颌功能评价之上。目前,正畸治疗的方案设计与术后疗效评价仍主要以侧貌评价为主。但是人的面部是一个自然过渡的多转角曲面结构,以侧貌特征点为代表所得到的的关于点距、线段比例和角度的标准值,反映的仅是折线线段间的关系,并不能完全代表侧貌轮廓曲线段间的关系。而且,单纯的侧貌审美评价,也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人面部三维结构间的补偿协调情况。因此,在制定正畸-正颌综合手术方案时,用二维的分析方法,来预测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手术模拟效果,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有设计上的断层与空白。本文以和谐颜面三维扫描数据作为样本,对男女和谐颜面特征及性别审美差异进行比较;并以女性样本为主体,按脸型分组,从面部审美学角度分析探讨东方女性面部审美的规律,希望能用于辅助指导整体正畸与正颌手术计划的制订。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平均脸模型的构建。以具有和谐面部结构的112例男性、103例女性面部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仿射变换投影的原理,在matlab里编程,并运用德伦内三角插值法,生成男女各自总体平均脸以及女性的五种脸型的平均脸,在此基础上展开课题研究。二、面部各结构在容貌对称性及性别二态性中的作用。以男女各自平均脸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形态色谱分析、多项面部结构测量,比较性别对面部审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和谐面容同样存在面部的不对称性,且面中轴线偏向右侧,面部周边轮廓对此作出代偿,结果是右侧面庞体积偏大。不同性别间面部审美确实存在差异,总得来说,女性面部轮廓呈现为多曲率柔和转角的双“s”形曲线,显得柔美;男性的面部轮廓则表现为“之”字形折线,是“s”的变体,显得刚硬。对男性而言,微凸的面型可接受度高,而女性审美则趋向于直面型。三、女性不同脸型的视觉审美分析。把女性样本分为长椭圆形脸、心形脸、钻石形脸、圆脸、方脸五种脸型,探讨不同脸型主体轮廓和周边轮廓的审美代偿协调关系。结果显示:(1)以e线为对照,长椭圆形脸、心形脸、钻石型脸的唇凸度基本一致。方脸和圆脸的唇凸度与其各自面型间存在代偿。其中,方脸的唇凸度最大,和较大的上下唇曲度一起强化唇部的形态,转移了观察者对下颌角的注意力;圆脸的唇凸度最小,上唇弯曲度最小,唇红形态也最薄,这几方面协调起来可减轻面部的总体丰润感;而长椭圆形脸的唇形可能是最有魅力的唇形。(2)额头的凸度影响下颌的位置,它和下颌共同协调来维护女性的审美面型不被破坏。方脸的颧面凸度与唇凸度一致,都比较明显,以此来转移观察者对下颌角的注意力;菱形脸的颧面凸度最小,以此代偿明显的颧弓凸度。当转换观察角度,使鼻尖与一侧颧-颊-颏曲线上的轮廓高点重合时,我们可以通过唇侧凸度和颧面高度的关系,来辅助判断牙列拥挤的患者是否可以采取拔牙矫治方案而不致破坏面部轮廓美感。四、面部结构的可视化分析设计。以一例骨性下颌后缩的钻石形脸女性患者为例,运用审美规律和钻石形平均脸模板及特征曲线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并生成效果图交付患者评价,随后获得患者的认可,并据此同意了修改后的手术方案。本文从符合视觉心理的观察角度出发,尝试结合中国哲学人文思想和绘画艺术,来探讨和谐面容的软组织间代偿规律和审美原则,通过课题的逐层展开,论证了面部整体轮廓关系分析对美学评价的重要性,认为侧貌审美是和正貌、斜侧貌审美交织协调,共同参与了和谐颜面的构建。为了平衡面部总的审美协调感,侧貌结构的轻微不完美或者妥协,会比完美的侧貌审美数据更为合理。课题所得出的面部各结构间的补偿关系规律,可以辅助指导临床整体正畸与正颌手术计划的制订。
沈艺峰,王夫乐[8](2016)在《人类学对投资与财务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对人的投资行为和财务行为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后天"形成的"社会人"为研究对象;近年来,新的研究开始转向从"自然人"角度出发,着眼于人类学特征的"先天"因素对投资和财务行为的影响。国外人类学领域的学者采用实验和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人类"先天"因素中,公司高管和投资者的容貌、语音语调和脑神经在投资和财务行为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高管和投资者的容貌对公司业绩和借贷行为的作用、高管和投资者语音语调的心理情感表达和投资行为的神经反应三个方面,对国外该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进行了解析、归纳和综述。旨在推动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
黄小捷[9](2015)在《体像修复与规训—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美容整形现象是医学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产生的一种医疗消费现象,是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以整形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美容整形医学,在面对“求美者”的身体时,备受医学伦理“有益无伤害原则”的质疑。同时,高发的医患纠纷、整形上瘾等负面信息,也时常把“求美者”和“医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本研究从美容整形医学两大基本理论——体像和人体美学入手,探求这一知识历史的话语结构以及隐匿其中的知识——权力关系。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深度剖析交织在临床医学、心理学、人体美学、社会文化以及媒体、时尚工业等复杂的社会文化、科学、意识形态关系中的美容整形现象提供可能。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美容整形医学核心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审美心理机制等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它们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找到这些现象中,各主体之间关系得以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其中的知识权力结构。通过解读文献中的重要细节,根据其语言的形成及言语方式的改变,捕获语言背后的隐秘力量,找到主体的行为动机以及作用于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和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社会规训机制;通过截取美容整形医疗现象的横断面,重点剖析美容整形医学的人体美学和体像心理学理论的建构过程,通过分析体像理论建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语言及言语的微妙变化,发现体像如何从一种描述跨文化社会现象的名词转变成心理与精神病学的一种病理指征,并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医学对求美者的病理化过程。通过对美容整形医学人体美学理论的建构过程、文化传统、发展脉络的梳理,对照心理学在人类审美意识研究领域的“吸引力转向”过程,发现美容整形医学人体美学中最有临床指导价值的人体美学定量标准,其实质是“平均脸”或“平均身体”。找到社会文化如何通过美容整形医学,对“黄金分割”原理、达?芬奇人体比例等历史遗物进行神秘化、科学化和神圣化,并把人体美学定量标准包装成科学客观的美学标准的一系列证据,可以看到美容整形医学以此为知识-权力的基础,结合体像理论,通过医学实践过程的咨询、诊断、治疗、术后干预、教育、宣传等完整工作流程,建构起隐秘而完整的人体审美制度。这一切都是消费主义社会对大众身体规训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表征。
李军[10](2014)在《南京市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街道形象是城市总体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城市中街道的视觉感受决定了人们对一个城市总体特征的认识与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街道形象整治活动的大量开展,设计者需要一套科学具体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来对城市街道形象现状的优劣进行判定并揭示存在的问题。当前国内街道形象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轨使得街道形象评价对街道更新设计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鉴于上述背景,以城市街道形象为考察对象,对街道形象展开评价,揭示当前街道形象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街道更新设计提供引导和参考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本研究旨在探讨科学具体、实际可操作的南京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体系和方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上海路沿街部分、上海路道路部分、上海路街道空间部分。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里克特量表法来建立对于南京市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的体系。评价结果揭示了上海路街道形象现状中存在沿街建筑立面附属物杂乱、街道家具布局不合理、街道步行空间质量较差等问题。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实地调研对上海路街道形象现状中的问题进行了影响因素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沿街建筑、街道空间、街道家具与绿化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建议。
二、容貌对评价人(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貌对评价人(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歧视与学术权利的平等保护——基于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学术歧视的类型及其危害 |
(一)不同学科的歧视 |
(二)学科内部的歧视 |
(三)同行评价的歧视 |
三、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意义 |
(一)有利于保护学术权利 |
(二)有利于促进学术合作 |
(三)有利于培育人文关怀 |
四、学术权利的平等保护 |
(一)健全和落实法律保障 |
(二)实行多元化学术评价 |
(三)建立反歧视工作机制 |
五、结语 |
(2)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政策执行 |
(二)信贷政策 |
(三)绿色信贷 |
二、理论基础 |
(一)资源配置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X县农信社支持乡村振兴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 |
一、X县农信社基本情况介绍 |
二、X县农信社乡村振兴绿色信贷政策制定背景 |
三、乡村振兴绿色信贷政策主要内容 |
(一)政策总体要求 |
(二)政策重点支持领域 |
(三)特色绿色信贷产品 |
五、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取得的成效 |
(一)农村绿色基础设施贷款增多 |
(二)乡村绿色产业得到发展 |
(三)更加注重绿色农业和绿色养殖 |
(四)加强绿色支付载体建设 |
第三章 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概述 |
二、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指标的建立 |
(一)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 |
(二)政策执行过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评价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
第四章 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实证分析 |
一、量表的设计 |
二、目标群体的样本分析 |
三、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过程的总体评价与四个维度评价分析 |
(一)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过程的总体评价分析 |
(二)理想化政策维度的综合评价分析 |
(三)政策执行机构维度的评分分析 |
(四)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维度的评分分析 |
(五)政策环境维度的评分分析 |
第五章 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 |
二、考核机制不健全,信贷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
三、绿色信贷审批流程繁琐 |
四、乡村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 |
五、农户内生动力不足 |
六、社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措施 |
七、农村担保系统不完善 |
第六章 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的优化对策 |
一、明确基层绿色信贷目标,适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
二、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
三、简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沟通协调 |
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树立良好的借贷观念 |
五、加大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
六、完善社会监管激励机制 |
七、加快构建科学实用的农村担保系统 |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X县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X县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指标矩阵专家调打分表 |
致谢 |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研究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医患关系的困境 |
1.2 医患关系的促进 |
1.3 大健康时代的人文护理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情绪的评估及应用 |
2.2 人格的评估及应用 |
2.3 总结与启示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PEQ-1)的研制 |
第一章 IPEQ-1 量表初稿的编制 |
1 量表的编制原则 |
2 量表的编制步骤 |
2.1 设立研究小组 |
2.2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
2.3 建立条目池 |
2.4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
第二章 IPEQ-1 量表的定性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资料 |
2.2 专家权威程度 |
2.3 专家积极系数 |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6 条目修订 |
3 讨论 |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3.2 IPEQ-1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
第三章 IPEQ-1 量表的定量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量的确定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预调查结果 |
2.3 正式调查结果 |
2.4 量表考评结果 |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PEQ-2)的研制 |
第一章 IPEQ-2 量表初稿的编制 |
1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
2 建立条目池 |
3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
第二章 IPEQ-2 量表的定性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资料 |
2.2 专家权威程度 |
2.3 专家积极系数 |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6 条目修订 |
3 讨论 |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3.2 IPEQ-2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
第三章 IPEQ-2 量表的定量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量的确定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预调查结果 |
2.3 正式调查结果 |
2.4 量表考评结果 |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
2.2 住院患者IPEQ-1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
2.3 住院患者IPEQ-2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
2.4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评估情况 |
3.2 住院患者人格倾向评估情况 |
3.3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 |
全文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
一、教师形象概述 |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
一、身心二元论 |
二、功能主义 |
三、思想语言假说 |
四、图灵测试 |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
一、符号计算主义 |
二、联结主义 |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
二、具身效应 |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
一、把“人”当作“人” |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
一、悬置与还原 |
二、体验 |
三、反思 |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东方女性和谐颜面各结构间代偿关系的视觉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口腔正畸医师对颌面部结构的美学诠释 |
二、人文艺术领域的美学诠释 |
三、心理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美学诠释 |
四、关于面部轮廓整形学 |
实验一 平均脸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面部各结构在容貌对称性及性别二态性中的贡献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女性不同脸型的视觉审美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面部结构的可视化分析设计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人类学对投资与财务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的容貌与投资和财务行为 |
(一)人的容貌与公司业绩 |
(二)人的容貌与借贷行为 |
二、人的语音语调与投资和财务行为 |
三、人的脑神经与投资和财务行为 |
(一)人的脑神经与财务风险选择 |
(二)人的脑神经与投资者交易行为. |
四、总结与展望 |
(9)体像修复与规训—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临床医学遇到新问题 |
2.1 医学的基本伦理 |
2.2 人体审美分歧 |
2.3 医患关系问题 |
第三章 合格的患者 |
3.1 有“麻烦”的求美者 |
3.2 体像理论 |
3.3 求美者体像 |
3.4“合格”的求美者 |
第四章 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的建构 |
4.1 美容整形人体美学传统 |
4.2 当代美容整形人体美学标准的形成 |
4.3 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的形成 |
4.4 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背后的玄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南京市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 |
1.4 对象范围和内容 |
1.4.1 对象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方法和技术线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基本问题 |
2.1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由来 |
2.2 城市街道形象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
2.2.1 城市街道形象的构成要素 |
2.2.2 城市街道形象的总体特征 |
2.3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价值理论 |
2.3.2 系统科学理论 |
2.3.3 模糊理论 |
2.4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原则 |
2.4.1 科学性原则 |
2.4.2 适用性原则 |
2.4.3 系统性原则 |
2.4.4 可操作原则 |
2.5 评价的方法 |
2.5.1 定性评价方法 |
2.5.2 定量评价方法 |
2.5.3 综合评价方法 |
2.6 小结 |
3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前准备 |
3.1.1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目的 |
3.1.2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主体 |
3.1.3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流程 |
3.2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指标 |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2 指标选取的方法 |
3.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 评价方法的实施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选取合成模型 |
3.3.3 评价结果分值设定 |
3.3.4 评价结果的分析 |
3.4 小结 |
4 上海路街道形象具体评价 |
4.1 上海路历史与现状 |
4.2 评价前期准备 |
4.2.1 评价的目标 |
4.2.2 评价主体的明确 |
4.2.3 评价的数据采集 |
4.3 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的过程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3.3 评价分值的获取 |
4.3.4 评价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评价结果的上海路街道形象整治建议 |
5.1 上海路沿街建筑的整治 |
5.1.1 沿街建筑色彩与形式的整治 |
5.1.2 沿街建筑表面附属物整治 |
5.1.3 街道围墙整治 |
5.2 上海路街道空间的整治 |
5.2.1 步行道空间整治 |
5.2.2 沿街店铺入口空间整治 |
5.2.3 路口空间节点整治 |
5.3 上海路街道景观整治 |
5.3.1 街道家具布局整治 |
5.3.2 街道家具形象整治 |
5.3.3 街道绿化整治 |
5.4 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贡献与不足 |
6.2.1 贡献 |
6.2.2 不足 |
6.3 关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容貌对评价人(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歧视与学术权利的平等保护——基于学术生态环境的视角[J]. 陈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05)
- [2]X县农信社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评价问题研究[D]. 刘思阳. 河南大学, 2020(06)
-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4]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D]. 孟艳君.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6]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7]东方女性和谐颜面各结构间代偿关系的视觉分析研究[D]. 李媛媛.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2)
- [8]人类学对投资与财务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J]. 沈艺峰,王夫乐. 经济学动态, 2016(01)
- [9]体像修复与规训—美容整形医学人体审美制度的建构[D]. 黄小捷. 中国美术学院, 2015(06)
- [10]南京市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研究[D]. 李军.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