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plication of Multicast-based Video Conference on CERNET Backbone(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宏,王兴伟,易波,黄敏[1](2020)在《面向主干网的网络级绿色节能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高能耗问题引发了持续关注,节能已成为未来互联网研究的热门议题之一.面向主干网,提出一种网络级绿色节能机制:一方面,在全局视图中使用最小剩余容量优先的绿色路由算法规划全局路由路径,这样使得网络中开启的捆绑链路数目最小,从而实现第一步节能;另一方面,在局部视图中使用绿色降序最佳适应算法将流量负载汇聚到捆绑链路中的最小物理链路集合,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关闭物理链路,从而实现进一步节能.提出的机制在节能的同时兼顾用户Qo S需求的满足,在提供Qo S保证的前提下最大化节能收益.为了全面评估该机制,选取3个典型主干网拓扑:CERNET2,GéANT和INTERNET2,分别在高负载、中负载和低负载的情形下,与其他3种节能机制从网络功耗和网络性能(平均路由跳数、物理链路关闭数目、路由成功率和运行时间)方面做详尽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节能效果显着,且有令人满意的性能表现.
董宁[2](2019)在《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展和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网络承载的流量也随之迅速升高。铁路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列车的安全,所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流量的迅速增长会造成现有网络的带宽不足,导致部分业务阻塞,进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威胁铁路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铁路通信网络的结构和带宽分配情况,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设备将面临较大的带宽压力。因此,有效利用WDM网络的带宽和相应设备的升级成为铁路光网络重要的研究方向。由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衍生的OTN交换(OTN Switching)技术通过 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的交叉连接实现不同业务的流量梳理,并将不同的低速率业务复用至同一波长上传输,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传输质量。本文主要研究OTN交换技术及其应用于铁路通信网络的性能,以及 KSP(K Shortest Paths)和 RWA(Routing and WavelengthAssignment)等算法以完成网络资源分配和性能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主要研究OTN交换技术,分析OTN交换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研究了 OTN交换技术与WDM网络融合的三种主要架构,通过示例说明OTN交换技术的功能和效果。(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等级的k最短路径算法LL-KSP(Link Level based K Shortest Pathsalgorithm)。结合铁路通信网络的分层和链路等级特点,该算法根据链路带宽划分相应的链路等级,并为业务优先分配高等级链路,从而有效利用网络中的高质量传输资源,优化网络的传输质量。(3)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维度性能指标的RWA算法MDPI-RWA(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RWA 算法是光网络中重要的资源分配算法,能够为业务分配路由和波长资源并得出相关的网络性能参数。为评估网络性能,在传统计算网络平均阻塞率MBP(Mean Blocking Probability)的基础上,该算法加入了评估业务运行情况的平均带宽阻塞率MBBR(Mean Bandwidth Blocking Ratio)和衡量网络中链路负载均衡状态的Jain公平性指数JFI(Jain’s Fairness Index)。该算法从业务和网络负载分布等多维度更全面地衡量网络性能。(4)本文通过仿真算法对比OTN交换技术场景与无该技术的传统WDM场景,采用部分铁路汇聚层网络拓扑为背景,展示两种场景下的MBP和JFI数值。结果显示,OTN交换技术通过流量梳理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均衡网络中的负载。其次,本文还研究了配备OTN交换的节点数量与MBP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网络改造升级提供参考。在两种不同拓扑下,随着OTN交换节点数量的上升,网络MBP值均随之下降,网络性能得到提升。同时,OTN交换的节点数量存在阈值,即超过该阈值后网络性能的提升不明显,阈值的数值与网络拓扑等网络状态相关。
赵立博[3](2016)在《业务驱动的受控组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IP组播虽经多年研究,仍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广泛部署,依旧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主要由于IP组播在投入商业应用服务中还存在组播成员不受控、资源不受约束、缺乏业务驱动模型等显着问题,导致网络运营商缺乏部署动力。虽然组播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带宽,并尽可能地转发数据,但由于组播采用的是不可靠的UDP传输,如果相关配置不够合理,或者传输环境不进行优化,就会导致丢包、乱序、延时等过多不受控的占用网络资源(路由开销严重等)现象发生,从而无法保证所有数据有序、无误地传送给每个组成员。由于自治域内组播不受控,一旦开设要占用更多网络资源,由于对资源消耗未知,导致组播服务在大规模开设部署上对运营商获利造成了很大阻碍,导致域间更不敢开设。因此,要想利用组播提供大规模的商业化服务,需要有更加适合开设组播的运营模式,即从用户出发的业务驱动模型,以及功能更加完善的受控组播网络管理系统,以便运营商能够对资源消耗进行限制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组播受控。针对以上问题,对受控组播的研究成为推动运营商大规模开设部署组播十分重要的课题。首先,本文针对组播开设、部署、控制管理困难等问题展开研究,在深入研究组播技术、网络管理、组播管理等相关技术及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当前受控组播模型的不足,从面向任务的用户业务需求角度,提出业务驱动牵引受控组播管理配置的解决方案。将每次所开设的组播任务限定在一个时间生命周期范围内,借用组播频道的概念,通过设计由用户填写递交的业务申请表单对每次所开设的组播任务进行一定的定量规划,牵引受控组播业务需求模型生成。该模型针对非技术人员的组播使用者,为其使用组播服务降低了网络运维中的专业复杂性。其次,针对如何把生成的业务需求模型作为一种策略驱动模型,牵引实现受控组播自动配置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将其配置规则形式化描述转译为一种策略驱动的组播集中配置模型,即XML描述的网络配置模型。该模型针对计算机交互,自动生成有效的配置命令序列。同时,为实现面向多任务的高效自动配置,使网络综合链路利用率最高、代价最低,设计了一种受控组播子拓扑路由算法。最后,设计实现一个业务驱动的受控组播管理系统。将配置组播的行为统一到基于WEB的可视化管理界面,为组播使用者屏蔽了专业技术细节,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一个更加友好、高效的组播集中配置管控平台。使传统的基于CLI命令行的操作方式,转变为可视化界面操作方式,从而有效地保证组播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使用及运维管理的专业复杂性。
满鑫[4](2014)在《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前互联网的端到端传输机制不能满足网络中海量数据的传输需求。与此同时,当前互联网的接入方式由传统的固定接入,发展到现在的固定接入与移动接入并驾齐驱的接入方式,使得终端位置不再完全固定,当前互联网以IP地址为核心、端到端的传输机制不适用于终端位置不固定的传输。为解决当前互联网这种传输方式带来的先天性缺陷问题,人们开始思考未来互联网的传输机制,由此对当前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和路由机制进行革命性地重新设计,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ICN)在这背景下应运而生。学术界和业界都在思考信息中心网络的路由机制,本文也对信息中心网络的路由机制展开了研究。随着互联网耗电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加,绿色和环保已经成为网络构建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根据信息中心网络现有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基于信息中心网络具有的为内容命名按内容名称检索和天然备份等特点,设计了信息中心网络的绿色路由机制。在内容传输过程中,根据链路能效状态及绿色路由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动态调节,选择能效较高的路径传输内容。信息中心网络的路由节点要求具备寻路、交换、计算、存储、自感知和自管理能力。同时,近年来互联网中的新型网络应用(如网络学习、视频会议、在线培训和远程医疗等)也正在日益激增,用户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和容错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信息中心的绿色路由机制的设计还需兼顾服务质量和容错性保证。本文考虑了用户QoS需求,在选路过程中,最大化所选路径的端到端QoS评价值。同时,为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本文在建立工作路径的同时还建立了保护路径。由于多QoS参量约束、多目标QoS路由问题已被证明是NP完全问题,因此本文引入智能水滴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本文对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机制进行了仿真实现,并与基准机制进行了性能对比。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机制在节能和满足用户QOS需求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
陈剑鸿[5](2013)在《复杂网络上的数据分发模型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等网络各种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普及,对等网络逐步成为网络数据分发传输的主要架构。在极大提升网络带宽使用率的同时,对等网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网络拥堵。如何优化应用层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模型,更合理地利用和调度网络资源是数据分发传输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复杂网络建模及其拓扑结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杂网络拓扑构建的优化方法。在所构建的复杂网络拓扑上,模拟各种数据分发传输模式的数据分发。针对数据分发的链路占用,提出了一种具有量化评估结果的网络占用测算模型。针对数据分发的时间占用,对高时延高吞吐网络的网络传输协议优化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以上各项研究,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分区动态集簇网络拓扑。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研究已有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然后根据典型的复杂网络,例如互联网在自治系统级别上的拓扑网络,所具有的层次结构和理论模型中节点增长和偏好连接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具有更高精度的基于动态增长率的分层复杂网络拓扑构造模型。通过对不同规模的复杂网络进行仿真建模,其结果表明,生成网络的节点度分布、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三个参数与典型复杂网络的参数高度吻合,而且很好地刻画了典型复杂网络的无标度、小世界等诸多特性。2.针对数据分发传输模式优化评估问题,提出了一个量化的网络占用测算模型。该模型将现实网络抽象为由点和边组成的网络拓扑图,以网络流量和边的权值作为主要参数,评价各种数据分发模式的均衡性。利用该模型,可以推出理论上网络占用值最小的数据分发模式,指引数据分发优化的方向。另外通过计算比较几种典型的数据分发模式在所构建的复杂网络上进行分发的网络占用值,揭示了对等网络传输模式该如何利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调整传输模式,以产生更均衡的流量。3.为了缩短数据分发传输占用网络的时间,改进传输层传输协议,提出一种在高时延环境下具有高吞吐率的可靠网络传输协议ABRU。在详细分析TCP传输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轻便的连接建立、平缓的D-AIMD拥塞算法、灵活的初始拥塞窗口值和慢启动阀值等参数的动态调整,在UDP数据包之上,设计并实现一种快速启动、高吞吐率的可靠传输协议。协议用自适应通信环境(ACE)接口实现,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条件下,ABRU能实现比TCP更高速率的传输。4.提出分区动态集簇为特征的分发网络。通过静态分区、动态分簇的节点组织形式,形成一个本地优先的资源交换网,实现有效的节点服务能力的聚集。这个系统通过统一的服务架构,不论是视频点播请求,还是实时性要求更高的视频直播请求,系统中每个参与的节点均按照一定的规则缓存部分片断内容,就近为网络中其他节点提供视频片段服务,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和减少主干网的流量,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保障,以支撑大规模流媒体系统的点播和直播需求。总之,本文针对目前数据分发传输的模型和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卓有实效的成果,对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和传输速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胡金龙[6](2012)在《新一代视频会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基于网络的文本和语音的交流,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快速发展,日趋成为人们远程交流与协作的重要手段。安全是构建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安全可信的视频会议服务的关键之一。本文对新一代视频会议框架、视频会议安全架构、视频会议中的信令安全和可控组播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以IPv6协议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结合SIPPING会议框架和XCON会议框架,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展的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框架,并研制了该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系统的安全部分;同时,本文设计了一种视频会议安全功能模型,定义了视频会议安全相关的功能区域和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针对传统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安全方案容易被盗用、欺骗和入侵的问题,结合可信计算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双层认证结构(DAF),实现了对会议实体与用户身份的双认证;利用DAF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视频会议安全架构,并利用可信平台模块(TPM)和直接匿名证明等方法,设计了新的注册协议,实现了一种以TPM芯片为信任起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安全。同时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并对整个方案的安全性与效率进行了分析。3.信令协议和媒体传输协议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会话初始协议(SIP)是一种重要的视频会议信令协议。针对源地址伪造导致的各种恶意攻击问题,基于可信网络连接(TNC)架构思想,本文将源地址验证体系架构(SAVA)的源地址验证与视频会议中的SIP信令框架结合,提出了基于源地址验证的SIP安全服务模型;针对SIP认证中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身份欺骗的问题,设计了与源地址验证结合的SIP双向摘要认证算法;针对SIP身份标识的真实性问题,设计了与源地址验证结合的、基于身份签名体制的SIP身份标识方案。该模型、算法和方案提高了SIP应用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开展可追溯、更加安全可信的SIP信令服务。同时,结合相关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草案和IPv6协议新特性,利用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我们研制了IPv6源地址验证交换机,并且,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第二代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NGI-CERNET2)的环境中构建了IPv6源地址验证的实验环境,进行SIP信令安全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的有效性。4.针对视频会议中大规模组播的安全可控问题,本文将软件领域的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思想引入安全组播服务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可控组播模型(SOCMM),定义了组播服务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在此基础上,针对CNGI-CERNET2的网络环境,利用开放的网络协议,设计了SOCMM模型的参考实现方案,定义了SOCMM方案的框架、组成元素、通信协议和接口;而且,结合SOCMM方案和IPv6组播环境,利用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我们研制了IPv6可控组播接入交换机。同时,在CNGI-CERNET2网络环境中构建了IPv6组播实验环境,进行了组播接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在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系统的安全部分,并提出了一种视频会议安全功能模型;结合可信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层认证结构和基于可信计算的视频会议安全架构;基于TNC架构思想,将源地址验证与SIP应用框架结合,提出了基于源地址验证的SIP安全模型、双向摘要认证算法和身份签名的SIP安全标识方案;将SOA架构思想引入视频会议大规模组播服务中,设计了面向服务的可控组播模型和实现参考框架;并研制了视频会议安全接入控制交换机。
程军[7](2012)在《高校校园网IPv6过渡策略及设计部署》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协议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计算机网络由IPv4技术向IPv6技术过渡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个过渡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共存的过程。由于在过渡期间必将出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共同存在的局面,因此需要解决两种网络彼此兼容的问题,渐进完成过渡,最终达到全球范围内的纯IPv6网络。为了平滑无缝地实现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首先需要建立试验网络,总结建设经验,再进行推广,为最终实现大规模IPv6网络以及商用化夯实基础。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建设。随着CERNET2主干网的正式开通,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科技计划的不断推出和政策支持下,全国众多高校紧紧抓住发展契机,积极完成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成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先锋。本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IPv6协议的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IPv6协议,包括IPv6的地址空间、地址分类、报文结构、ICMPv6协议、路由技术以及安全性等,接着介绍了当前较为成熟的三种基本过渡技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地址协议转换技术,并分别指出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针对不同高校的网络状况,再结合校园网一般设计原则,总结提出了IPv6校园网的几种建设模式,并就校园网接入CERNET2的策略作了简单阐述。最后以安徽省某本科院校的校园网升级规划为案例,在掌握其前期网络建设情况和校园网现状后,依据该校校园网升级原则,提出了一组有针对性的IPv6校园网设计方案和后期推广计划。相信这套建设方案对该校及类似现状的同类院校升级校园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最后通过一组实验对建设IPv6校园网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过渡技术和策略作了可行性验证。高校在IPv6的探索中一直走在前列。而高校校园网的成功升级和运行对于各种企事业单位网络的IPv6升级可以积累宝贵经验,对整个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起到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在IPv6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和特色应用更可以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普及培养出大批忠实用户,进而最终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更快发展。
张冬[8](2011)在《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设计与仿真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短缺和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国际社会对节能的要求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各类应用需求迅速增长,网络设备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相应提高,同时网络设备需要提供不问断的服务,能量消耗过度的问题随之产生,网络的节能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此外,光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促使当前主干网向多粒度传送网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多粒度传送网的节能问题是降低网络能量消耗的一种有效途径。考虑到现有节能算法的局限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粒度传送网的节能路由算法。首先通过设计合理的节点结构和链路结构构建网络模型,联合考虑IP层和光传送层的节能。其次基于网络模型设计高效的辅助图结构,一体化IP层和光传送层的联合路由。最后,根据不同的业务通信方式,分别设计单播和组播节能路由算法。对于单播节能路由算法,考虑到网络业务量矩阵的不确定性,分别设计确定业务量矩阵和不确定业务量矩阵的节能路由算法,采用基于生物地理学的智能优化算法实现确定业务量矩阵的节能路由,采用基于智能水流的双群体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不确定业务量矩阵的节能路由。对于组播节能路由算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分别设计一对多组播和多对多组播的节能路由算法,采用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实现一对多组播的节能路由,采用基于分布估计的启发式算法实现多对多组播节能路由。对所设计的节能路由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基于不同规模的网络拓扑对节能路由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价。从分析结果得出本文设计的四种面向不同业务类型的节能路由算法均能够在满足服务质量需求的基础上生成解,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能量消耗。
傅必振[9](2011)在《基于IPv6的大规模可控组播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CNGI-CERNET2IPv6网络平台的建立、全球IPv4地址耗尽和IPv6的部署进入关键阶段、Internet中以IPTV和视频会议为代表的高带宽应用的日益增多,基于IPv6的组播传输系统,成为减轻路由器负载和改善视频应用体验的一个突破口。现存的组播服务由于有状态、不可控、安全性差等特点,没有得到广泛的部署。在组播网络和单播网络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缺乏成熟的控制手段和收费模型等,阻碍了ISP的组播部署进程。任意源组播(Any Source Multicast, ASM)和特定源组播(Source SpecificMulticast, SSM)是IP组播中两种不同的传输模型。两种组播模型在现阶段均有较大的应用需求,但由于二者的模型差异,支持它们的路由协议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区别。如何将两种组播模型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成为组播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组播部署对于路由器升级的要求,组播在当今的互联网中部署还很有限,大部分用户所在的网络中并不具备组播支持。如何为这些用户提供视频服务,并与组播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组播应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现存的一些研究工作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它们均建立在网络核心节点不支持组播,而边缘小规模网络支持组播的假设上。同时,它们对于组播可扩展性、动态特性和安全性等讨论甚少。在CNGI-CERNET2中,主干网全部部署了SSM组播支持,但各校园网(边缘网络)不能保证组播支持,这与现有方案的假设相反。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CNGI-CERNET2的实际情况,分析、修改和综合上述各方案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引入对组播可扩展性、安全性等问题的讨论,设计和实现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大规模可扩展组播体系结构,并在CNGI-CERNET2中进行部署和全面的评估测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给出了适合新场景下的大规模可控组播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中对组播融合互通、可扩展性、状态简化和安全控制方面都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于当前的组播模型进行了扩展和完善。
闫俊霞[10](2010)在《基于PeerCast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QoE的优化与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网络流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之一。随着人们越来越高的网络需求,传统的C/S (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端)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流媒体直播系统的需求。将P2P (Peer-to-Peer)技术与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并且将数据分发中心从流媒体服务器分散到用户网络中,能够缓解媒体服务器的压力,更好地扩大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用户体验。本文主要对P2P流媒体技术、QoE(Quality of Experience,体验质量)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基于应用层组播树的PeerCast流媒体直播系统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在PeerCast上播放IPTV流媒体,测量、分析跨层参数的对应关系,构建跨层参数模型,进而改进节点选择策略,提高了用户体验。这些测量与QoE评估对于IPTV服务供应商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基于P2P树型结构的IPTV系统,本文对应用层组播树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测量研究工作。在CERNET和NSFCnet等多种网络环境的条件下,本文采用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两种方法,结合各种测量脚本,设置了不同的拓扑结构和节点连接关系,对网络层、P2P层和应用层参数进行详细测量。基于收集的统计测量结果,本文用图表形式表现出跨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应用层和P2P层参数对网络层参数产生的影响,得到跨层参数间的映射关系,并以此构建跨层参数关系模型。通过大量的实验测量,本文进一步明确了P2P层和应用层参数的优先级关系,并以此提出了新的节点选择策略,使QoE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Application of Multicast-based Video Conference on CERNET Backbo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pplication of Multicast-based Video Conference on CERNET Backbone(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主干网的网络级绿色节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工作 |
2 模型建立 |
2.1 网络模型 |
2.2 节点模型 |
2.3 链路模型 |
2.4 功耗模型 |
3 网络级绿色节能机制 |
3.1 QoS保证 |
3.2 SRCF路由算法 |
3.3 G-BFD算法 |
4 仿真实现与机制评估 |
4.1 仿真环境 |
4.2 仿真数据集 |
4.3 参数设置 |
4.4 网络功耗对比 |
4.5 网络性能对比 |
4.5.1 平均路由跳数 |
4.5.2 物理链路关闭数目 |
4.5.3 路由成功率 |
4.5.4 运行时间 |
5总结 |
(2)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同步数字体系SDH |
1.1.2 波分复用WDM |
1.1.3 光传送网络OTN |
1.2 OTN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2 OTN交换技术 |
2.1 OTN包含的概念 |
2.2 OTN交换技术的优势 |
2.3 OTN交换技术与WDM网络的融合 |
2.3.1 OTN交换与WDM融合的具体架构 |
2.3.2 OTN交换的功能示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多维度性能指标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MDPI-RWA |
3.1 路由分配子问题 |
3.1.1 三类路由分配算法 |
3.1.2 Dijkstra算法及分析 |
3.2 基于链路等级的k最短路径算法LL-KSP |
3.2.1 k最短路径问题 |
3.2.2 LL-KSP算法描述 |
3.2.3 LL-KSP算法示例 |
3.3 波长分配子问题 |
3.3.1 主要的波长分配算法 |
3.3.2 波长分配的数学模型 |
3.4 RWA算法描述 |
3.5 多维度性能指标的RWA算法MDPI-RWA |
3.5.1 多维度性能指标 |
3.5.2 仿真拓扑与相关设置 |
3.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铁路通信网络中OTN交换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
4.1 仿真场景与节点架构 |
4.1.1 波长选择开关WSS |
4.1.2 光放大器OA |
4.1.3 应答器TSP |
4.1.4 光交叉连接OXC |
4.1.5 OTN交换矩阵 |
4.2 两种场景下的网络性能对比仿真及分析 |
4.2.1 无OTN交换的传统场景算法 |
4.2.2 OTN交换场景 |
4.2.3 两种场景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OTN交换节点数量的仿真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业务驱动的受控组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动态 |
1.3 问题分析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IP组播 |
2.1.1 通信方式比较 |
2.1.2 组播服务模型 |
2.1.3 组播机制构成 |
2.1.4 组播IP地址及映射 |
2.1.5 IP组播协议 |
2.2 网络管理 |
2.2.1 网络管理系统 |
2.2.2 策略驱动的网管系统 |
2.2.3 基于WEB的网管模式 |
2.3 组播管理 |
2.3.1 基于SDN理念的组播管控 |
2.3.2 组播管理功能需求 |
2.3.3 组播配置管理需求 |
2.3.4 策略驱动的组播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任务的受控组播业务需求模型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1.1 受控组播总体需求 |
3.1.2 现有组播模型解决方案 |
3.2 面向任务的受控组播业务需求模型设计 |
3.2.1 XML定义 |
3.2.2 面向任务的业务申请表单设计 |
3.2.3 业务申请表单形式化定义 |
3.2.4 受控组播业务需求形式化建模 |
3.3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策略驱动组播配置模型及受控组播子拓扑算法研究 |
4.1 面向任务的受控组播集中配置管理模式 |
4.2 策略驱动的组播集中配置模型研究 |
4.2.1 策略驱动的组播集中配置抽象架构 |
4.2.2 策略驱动的组播集中配置模型形式化描述 |
4.2.3 配置模型生成实例 |
4.3 面向多任务的受控组播子拓扑路由算法设计 |
4.3.1 设计思想 |
4.3.2 面向多任务的受控组播子拓扑生成 |
4.3.3 面向多任务的最低代价受控组播子拓扑路由模型 |
4.3.4 面向多任务的最低代价受控组播子拓扑路由算法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控组播集中配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需求描述 |
5.1.2 系统设计原则 |
5.1.3 系统总体架构 |
5.1.4 系统工作流程 |
5.2 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用户WEB界面模块 |
5.2.2 需求描述模块 |
5.2.3 配置参数生成模块 |
5.2.4 配置命令生成模块 |
5.2.5 配置执行模块 |
5.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3.1 实验环境 |
5.3.2 测试目的 |
5.3.3 关键技术测试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信息中心网络概述 |
1.1.1 产生背景 |
1.1.2 特征 |
1.1.3 路由机制研究现状 |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互联网 |
2.2 QoS路由机制 |
2.2.1 概述 |
2.2.2 路由算法 |
2.3 容错机制 |
2.3.1 概述 |
2.3.2 预防式与反应式 |
2.3.3 链路保护与通道保护 |
2.3.4 路由算法 |
2.4 模糊数学及F分布 |
2.5 智能水滴算法 |
2.5.1 概述 |
2.5.2 优化原理 |
2.5.3 路由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模型设计 |
3.1 网络模型 |
3.1.1 节点结构 |
3.1.2 链路结构 |
3.1.3 接口对表结构 |
3.2 链路及路径QoS评价函数 |
3.2.1 链路QoS评价函数 |
3.2.2 路径QoS评价函数 |
3.3 链路及路径泥沙量函数 |
3.4 用户QoS需求模型 |
3.4.1 单播需求模型 |
3.4.2 组播需求模型 |
3.5 报文模型及其路由机制 |
3.5.1 兴趣包 |
3.5.2 数据包 |
3.6 容错路由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算法 |
4.1 绿色QoS单播路由算法的设计 |
4.1.1 优化目标 |
4.1.2 解的表达 |
4.1.3 单播路由算法 |
4.2 绿色QoS组播路由机制的设计 |
4.2.1 优化目标 |
4.2.2 解的表达 |
4.2.3 虚拟组播树算法 |
4.2.4 多线程管理 |
4.2.5 基于虚拟组播树的组播路由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 |
5.1 仿真拓扑用例 |
5.2 仿真实现 |
5.2.1 网络拓扑模块 |
5.2.2 CS、PIT和FIB模块 |
5.2.3 兴趣包和数据包模块 |
5.2.4 用户QOS请求模块 |
5.2.5 其他主要模块 |
5.3 性能评价 |
5.3.1 基准机制 |
5.3.2 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复杂网络上的数据分发模型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关键问题 |
1.2.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2.3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分发传输系统概述 |
2.1 数据分发传输的典型拓扑结构 |
2.1.1 集中式拓扑结构 |
2.1.2 分层式拓扑结构 |
2.1.3 树形拓扑结构 |
2.1.4 环形拓扑结构 |
2.1.5 几何拓扑结构 |
2.1.6 不规则拓扑结构 |
2.2 对等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模型 |
2.3 对等网络的搜索机制介绍 |
2.3.1 非结构化的对等网络搜索机制 |
2.3.2 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搜索机制 |
2.4 流媒体 |
2.4.1 P2P 流媒体系统 |
2.4.2 P2P 流媒体系统研究现状 |
2.4.3 P2P 流媒体关键技术和其研究情况 |
2.4.4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增长率的分层复杂网络拓扑构造模型 |
3.1 拓扑建模类别 |
3.1.1 随机图拓扑模型 |
3.1.2 层次结构拓扑模型 |
3.1.3 偏好增长拓扑模型 |
3.1.4 现有模型的不足 |
3.2 网络性质的衡量参数 |
3.2.1 节点度的分布 |
3.2.2 聚类系数 |
3.2.3 平均路径长度 |
3.3 互联网拓扑性质 |
3.3.1 幂率分布 |
3.3.2 层次性 |
3.3.3 健壮性和脆弱性 |
3.4 DRBML 互联网拓扑建模 |
3.4.1 建模的思路 |
3.4.2 建模的步骤 |
3.4.3 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4 结论与探讨 |
第四章 衡量数据分发均衡性的网络占用测算模型 |
4.1 数据分发传输优化方式 |
4.1.1 ISP 主导的优化 |
4.1.2 P2P 软件主导的优化 |
4.2 网络占用测算模型 |
4.2.1 模型定义 |
4.2.2 最小网络占用值 |
4.3 常见的数据分发模式 |
4.3.1 点播模式 |
4.3.2 BT 模式 |
4.3.3 图形 Steiner 最小生成树模式 |
4.3.4 最小生成树模式 |
4.3.5 香槟塔传播模式 |
4.4 网络占用测算模型的的应用 |
4.4.1 在小规模模拟教育网的应用 |
4.4.2 在模拟互联网的应用 |
4.5 结论 |
第五章 高吞吐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
5.1 TCP 概念及发展 |
5.1.1 TCP 简介 |
5.1.2 TCP 协议的发展 |
5.1.3 拥塞和拥塞控制 |
5.2 对 TCP 和 UDP 的改进 |
5.2.1 传统传输协议在高带宽高时延网络中的困境 |
5.2.2 对 TCP 协议的改进 |
5.2.3 基于 UDP 的改进协议 |
5.3 高吞吐可靠传输协议(ABRU) |
5.3.1 设计思路 |
5.3.2 性能分析说明 |
5.3.3 结论 |
第六章 分区动态集簇分发网络拓扑 |
6.1 数据分发传输网络拓扑设计的挑战 |
6.2 动态集簇分发网络的模型设计 |
6.2.1 设计思路 |
6.2.2 设计简介 |
6.2.3 模块功能简介 |
6.2.4 模块工作原理及算法 |
6.2.5 模型特点 |
6.3 实验网络测试及估算 |
6.3.1 实验网络构建 |
6.3.2 实验方法 |
6.3.3 实验结果 |
6.4 利用网络占用测算模型进行网络拥塞估算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7.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新一代视频会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下一代互联网和视频会议的发展 |
1.2.1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
1.2.2 视频会议的演进 |
1.2.3 视频会议的发展机遇 |
1.3 国内外视频会议安全研究现状 |
1.3.1 信令安全 |
1.3.2 媒体安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新一代视频会议框架研究 |
2.1 相关知识 |
2.1.1 SIP 通信系统结构 |
2.1.2 多方会议模型 |
2.2 视频会议标准框架 |
2.2.1 SIPPING 会议框架 |
2.2.2 XCON 会议框架 |
2.3 新一代视频会议框架 |
2.3.1 CoolView 会议框架 |
2.3.2 组成元素 |
2.3.3 方案实现 |
2.4 视频会议安全功能模型 |
2.4.1 模型整体结构 |
2.4.2 组成元素 |
2.4.3 功能区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信计算的视频会议安全架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知识 |
3.2.1 可信平台模块 |
3.2.2 直接匿名证明 |
3.2.3 可信网络连接 |
3.3 双层认证结构 |
3.3.1 双层认证结构 |
3.3.2 双层认证之间的关系 |
3.4 基于可信计算的视频会议安全架构 |
3.4.1 视频会议安全整体架构 |
3.4.2 系统建立的准备过程 |
3.4.3 注册协议 |
3.5 方案分析 |
3.5.1 新协议安全性分析 |
3.5.2 方案特点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会议中的信令安全研究 |
4.1 引言 |
4.2 源地址验证体系架构 |
4.2.1 源地址验证问题 |
4.2.2 源地址验证体系架构 |
4.3 基于源地址验证的 SIP 安全服务模型 |
4.3.1 相关定义 |
4.3.2 基于源地址验证的 SIP 安全服务模型设计 |
4.3.3 SAV-SIP 模型分析 |
4.4 SAV-SIP 双向摘要认证算法 |
4.4.1 SIP 摘要认证 |
4.4.2 SAV-SIP 双向摘要认证算法设计 |
4.4.3 算法安全性分析 |
4.5 基于 IBS 的 SAV-SIP 身份标识方案 |
4.5.1 SIP 身份标识的真实性问题 |
4.5.2 基于 IBS 的 SAV-SIP 身份标识方案设计 |
4.5.3 方案分析 |
4.6 基于源地址验证的 SIP 安全实验 |
4.6.1 IPv6 源地址验证交换机研制 |
4.6.2 实验环境构建 |
4.6.3 SIP 服务器的攻击实验 |
4.6.4 SIP 终端的攻击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频会议中的可控组播研究 |
5.1 引言 |
5.2 组播安全架构 |
5.2.1 MGSA 架构 |
5.2.2 MultiAAA 框架 |
5.3 面向服务的可控组播模型 |
5.3.1 面向服务的网络 |
5.3.2 面向服务的可控组播模型设计 |
5.3.3 模型特点分析 |
5.4 SOCMM 实现参考方案 |
5.4.1 方案框架 |
5.4.2 组成部件与通信接口 |
5.4.3 工作流程 |
5.4.4 方案分析 |
5.5 IPv6 SOCMM 交换机研制 |
5.5.1 设计考虑 |
5.5.2 系统设计 |
5.5.3 SOCMM-Switch 实现 |
5.6 可控组播实验 |
5.6.1 实验环境构建 |
5.6.2 组播控制实验 |
5.6.3 控制效率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校校园网IPv6过渡策略及设计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Pv6协议及过渡技术 |
2.1 IPv6协议概述 |
2.2 过渡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Pv6校园网设计原理 |
3.1 IPv6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
3.2 IPv6校园网组网模式 |
3.3 校园网接入CERNET2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学院IPv6校园网升级规划 |
4.1 校园网现状 |
4.2 升级原则 |
4.3 具体规划部署 |
4.4 后期推广 |
4.5 IPv6校园网过渡技术实验与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设计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多粒度传送网的提出 |
1.1.2 多粒度传送网面临的节能问题 |
1.1.3 节能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1.1.4 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提出 |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多粒度传送网 |
2.1.1 耗能器件 |
2.1.2 关键技术 |
2.2 智能优化算法 |
2.2.1 基于生物地理学的智能优化算法 |
2.2.2 基于智能水流的双群体差分进化算法 |
2.2.3 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 |
2.3 启发式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设计 |
3.1 网络模型 |
3.1.1 节点结构 |
3.1.2 链路结构 |
3.2 业务刻画 |
3.2.1 单播业务 |
3.2.2 组播业务 |
3.3 数学模型 |
3.3.1 节点参数 |
3.3.2 链路参数 |
3.3.3 标识符定义 |
3.3.4 业务请求参数 |
3.3.5 用户满意度 |
3.3.6 约束条件 |
3.3.7 优化目标 |
3.4 辅助图构建 |
3.4.1 辅助图结构 |
3.4.2 辅助图构建 |
3.5 多粒度传送网单播节能路由算法设计 |
3.5.1 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 |
3.5.1.1 设计思想 |
3.5.1.2 解的表达 |
3.5.1.3 适宜度函数 |
3.5.1.4 运算规则 |
3.5.1.5 算法流程 |
3.5.2 不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 |
3.5.2.1 设计思想 |
3.5.2.2 解的表达 |
3.5.2.3 适宜度函数 |
3.5.2.4 运算规则 |
3.5.2.5 算法流程 |
3.6 多粒度传送网组播节能路由算法设计 |
3.6.1 一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 |
3.6.1.1 设计思想 |
3.6.1.2 解的表达 |
3.6.1.3 适宜度函数 |
3.6.1.4 运算规则 |
3.6.1.5 算法流程 |
3.6.2 多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 |
3.6.2.1 设计思想 |
3.6.2.2 解的表达 |
3.6.2.3 概率模型 |
3.6.2.4 算法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 |
4.1 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仿真实现 |
4.1.1 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的仿真实现 |
4.1.2 不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的仿真实现 |
4.1.3 一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的仿真实现 |
4.1.4 多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的仿真实现 |
4.2 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4.2.1 拓扑用例 |
4.2.2 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4.2.3 不确定业务量矩阵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4.2.4 一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4.2.5 多对多组播节能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IPv6的大规模可控组播网络体系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单播与组播 |
1.1.2 大规模可扩展组播的技术困难 |
1.1.3 研究问题描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应用层组播方案 |
1.3.2 应用层和 IP 层组播混合方案 |
1.3.3 基于特定逻辑结构的方案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现有网络状况分析 |
2.1.1 一般网络状况分析 |
2.1.2 CNGI-CERNET2 概述 |
2.1.3 网络支持需求 |
2.2 用户需求 |
2.2.1 IPv6 支持 |
2.2.2 操作系统和软件对组播的支持 |
2.3 网络管理需求 |
2.3.1 数据收发控制 |
2.3.2 网络拓扑维护 |
2.3.3 节目信息维护 |
2.3.4 用户状态维护 |
2.3.5 分层管理 |
2.4 对外接口 |
2.4.1 网管 Web 界面 |
2.4.2 用户 Web 界面 |
2.4.3 模块状态 Web 界面 |
2.4.4 操作信令请求接口 |
2.5 理想模型和过渡机制 |
第3章 体系结构 |
3.1 理论基础 |
3.1.1 总体需求 |
3.1.2 现有组播模型的解决方案 |
3.1.3 大规模可控组播体系结构的设计理念 |
3.2 体系结构 |
3.3 端到端转发方案 |
3.4 组播网关 |
3.5 管理服务器 |
3.5.1 中心化和分布式部署 |
3.6 网管系统 |
3.7 地址分配方案 |
3.8 系统信令 |
3.9 状态和信令的简化与可扩展性 |
第4章 网关 |
4.1 网关整体结构 |
4.1.1 现存组播模型中的网关模块 |
4.1.2 AUS 网关模块 |
4.2 报文转发模块 |
4.2.1 应用层网关方案 |
4.2.2 报文翻译方案 |
4.2.3 UDP 隧道方案 |
4.3 流量控制模块 |
4.3.1 原理 |
4.3.2 实现 |
4.4 网关控制模块 |
4.5 网关管控接口 |
4.6 收发控制 |
4.7 网关控制模块 |
4.7.1 系统 UML 图 |
4.7.2 线程管理 |
4.7.3 实现语言和跨平台特性 |
第5章 管理服务器 |
5.1 管理服务器整体结构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ORM 工具集 |
5.4 调度算法 |
5.5 管理服务器接口 |
第6章 网管系统 |
6.1 配置 |
6.1.1 主干网配置 |
6.1.2 边界网配置 |
6.2 性能 |
6.3 故障 |
6.4 安全 |
6.4.1 用户身份安全 |
6.4.2 流量安全 |
6.5 计费 |
6.6 网管系统的实现 |
6.6.1 底层工具的封装 |
6.6.2 线程安排 |
6.6.3 数据持久化和绘图 |
第7章 设计细节讨论 |
7.1 二层组播控制 |
7.1.1 问题描述 |
7.1.2 组播交换机和校园网管 |
7.1.3 身份认证策略 |
7.1.4 多重认证 |
7.2 接口 |
7.2.1 系统内部接口 |
7.2.2 系统外部接口 |
7.3 系统级异常处理 |
7.3.1 网关离线处理 |
7.3.2 管理服务器离线的处理 |
7.3.3 主干网组播不通的处理 |
7.4 计费服务支持 |
7.4.1 基于 MMS 服务器提供边界网内服务 |
7.4.2 支持 MMS 服务 |
7.5 理想模型的过渡机制 |
7.5.1 主干网和边界网组播支持阶段 |
7.5.2 全网组播支持阶段 |
7.5.3 跨自治域组播支持阶段 |
第8章 测试和评估 |
8.1 网关单转发频道测试 |
8.1.1 测试环境 |
8.1.2 测试结果 |
8.1.3 测试结论 |
8.2 网关多转发频道测试 |
8.2.1 测试环境 |
8.2.2 测试结果 |
8.2.3 测试结论 |
8.3 多级转发测试 |
8.3.1 测试环境和方法 |
8.3.2 测试结果 |
8.3.3 测试结论 |
8.4 实际部署测试 |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3 下一步工作 |
9.3.1 根据真实的环境进行参数优化 |
9.3.2 计费模型 |
9.3.3 与其他网络技术融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PeerCast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QoE的优化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PeerCast系统 |
1.2.1 PeerCast系统简介 |
1.2.2 PeerCast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P2P与流媒体相关技术 |
2.1 P2P和流媒体技术 |
2.1.1 P2P技术 |
2.1.2 流媒体技术 |
2.1.3 P2P在流媒体传输中的应用 |
2.2 应用层组播技术 |
2.2.1 应用层组播概念 |
2.2.2 IP组播存在的问题 |
2.2.3 应用层组播思想 |
2.2.4 应用层组播设计标准 |
2.3 PeerCast概述 |
2.3.1 PeerCast系统结构 |
2.3.2 PeerCast网络协议 |
2.3.3 PeerCast组织结构 |
2.3.4 系统直播过程 |
2.3.5 PeerCast代码结构 |
第三章 参数测量与QoE评估 |
3.1 QoE基本概述 |
3.2 测量环境 |
3.2.1 测量平台 |
3.2.2 测试拓扑结构 |
3.3 跨层参数的选取 |
3.4 测量矩阵 |
3.5 基于IPTV的QoE评估 |
第四章 参数采集和代码修改 |
4.1 PCP协议传输 |
4.1.1 PCP协议包的封装、发送和接收 |
4.1.2 PCP协议字段的读写 |
4.1.3 PCP协议包的广播机制 |
4.2 功能模块添加 |
4.2.1 测量时延模块 |
4.2.2 测量CPU和内存利用率模块 |
4.2.3 增加节点最大中转数的参数信息 |
4.2.4 增加节点AMRR的参数信息 |
4.3 网络层带宽测量方法 |
4.3.1 带宽相关概念 |
4.3.2 IxChariot介绍 |
4.3.3 在真实环境中测量带宽 |
第五章 跨层参数分析和节点选择策略 |
5.1 跨层参数分析 |
5.1.1 带宽和编码速率的关系 |
5.1.2 数据采集模块 |
5.1.3 跳数和时延变化之间的关系 |
5.1.4 中转数和带宽之间的关系 |
5.2 参数的优先级关系 |
5.3 节点选择策略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Application of Multicast-based Video Conference on CERNET Backbone(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主干网的网络级绿色节能机制[J]. 张金宏,王兴伟,易波,黄敏. 软件学报, 2020(09)
- [2]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D]. 董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业务驱动的受控组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立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4]信息中心网络绿色QoS路由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D]. 满鑫. 东北大学, 2014(08)
- [5]复杂网络上的数据分发模型及技术研究[D]. 陈剑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2)
- [6]新一代视频会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胡金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7]高校校园网IPv6过渡策略及设计部署[D]. 程军. 安徽大学, 2012(10)
- [8]多粒度传送网节能路由算法的设计与仿真实现[D]. 张冬. 东北大学, 2011(05)
- [9]基于IPv6的大规模可控组播网络体系结构研究[D]. 傅必振. 清华大学, 2011(01)
- [10]基于PeerCast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QoE的优化与研究[D]. 闫俊霞.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