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Rare Earth Derivatives of Molybdotungstovanado-Phosphoric Heteropoly Acid(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赵庆辉,刘蕊,宋应金,綦峥,徐昶儒,刘日嘉[1](2021)在《稀土改性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燃油深度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分步反应,分步酸化法制得硅钼钒前驱体,并通过调合原料配比制得不同钒含量的前驱体H4+xSiMo12-xVxO40·nH2O(x为1~4)。以6种稀土La、Ce、Pr、Nd、Sm、Gd对制备的前驱体进行改性,制得24种稀土改性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通过FT-IR与ICP-OES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进行系统表征,并考察了24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确定最优催化剂为CeH3SiMo10V2O40。研究了以CeH3SiMo10V2O40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的催化氧化超深度脱硫体系。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硫物质的量比,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及初始硫含量对氧化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占模拟油品质量的0.25%、氧硫比为10、催化剂与H2O2预接触时间为8min、反应温度60℃、初始硫含量500ppmw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模拟油品中的二苯并噻吩已完全脱除。此外,将催化剂用于稳定汽油及催化柴油的催化氧化脱硫也得到了较好的脱硫效果,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极佳的催化活性。
辛建平[2](2021)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功能导向性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开发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来取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解决途径。在众多能源解决方案中,氢气凭借其高能量密度以及环境友好性已经被视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新型能源载体。探索开发可持续的制氢技术对氢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电解水技术由于其高效、环保以及可持续的特点已经成为众多制氢途径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设计开发低成本、高效且稳定的电催化剂取代贵金属催化剂是电解水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于其高效的催化活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和物理学性质为开发新型电催化剂奠定了基础,也为电催化剂材料结构优化策略的探究提供了一个开拓的平台。本论文通过对电化学水分解性能制约因素的分析,进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功能导向性设计,从而实现结构的优化以及电子结构的调控,进而追求更加高效的电催化分解水性能。作者通过形貌调控、元素掺杂、界面工程以及与高导电基底复合等多种方法,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了导向性的结构优化,实现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优化提升,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具有高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电催化剂。本文中探究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功能导向性设计的优化策略为未来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的途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基于对结构设计和电子结构调控的认知,作者通过聚合反应和碳热还原方法设计并制备了钨掺杂碳化钼与氮磷掺杂碳杂化的纳米球电催化剂。球状纳米形貌和碳杂化结构赋予了催化剂独特的结构优势,使其具有大量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导电性,从而赋予催化剂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反应催化活性。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探究了钨元素掺杂对碳化钼析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元素掺杂通过调控电子结构实现了电子态密度的增加以及氢吸附能的优化,从而导致了电催化剂导电性的提高和本征活性的提升,进而实现碳化钼电催化剂析氢反应催化活性的提升。经过结构设计和电子结构调控的碳化钼钨电催化剂驱动10 mAcm-2电流密度所需的过电位仅为133 mV,同时展现出较小的塔菲尔斜率(65 mV dec-1)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这种杂化纳米球结构的合成方法以及元素掺杂的调控手段为未来高效电催化剂的功能导向性设计开发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基于对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协同调控的理解,作者通过温和的一步电沉积在高导电性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垂直生长的新型亚硒酸镍钴纳米网络结构催化剂。多孔的纳米网络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畅通的离子渗透通道,有利于更多活性位点的暴露和反应的持续进行。纳米网交联的结构为催化剂内部电子转移提供了可行的途径,高导电性泡沫镍基底有助于提升电极和催化剂之间的电荷传输,从而共同确保了催化反应过程中快速的电子转移。多级多孔结构为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体积变化和气体释放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和可行的通行路径,赋予了催化剂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此外,电化学实验探究和理论计算分析表明,镍钴双金属协同效应有效减小电催化剂的带隙,实现导电性的提高,从而导致析氧反应催化活性的提升。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协同优化的新型亚硒酸镍钴电催化剂展现出卓越的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这种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协同调控的优化策略对新型高效电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对结构调控和界面效应的探索,作者通过连续电沉积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垂直生长在碳布上的氮掺杂碳纳米棒和磷化镍钴的复合材料。氮掺杂碳纳米棒的引入通过增大金属磷化物的分散性实现更多活性位点的暴露,通过构建高导电的电子快速转移通道促进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这种用氮掺杂碳纳米棒支撑的结构调控手段同时实现了活性位点数目的增加和导电性的提升。此外,氮掺杂碳纳米棒与磷化镍钴之间构建的界面效应有效调控了催化剂表面氢结合强度,从而实现催化剂本征活性的提高。经过结构调控以及有效界面构建的复合电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析氢和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全分解水性能测试驱动10 mA cm-2电流密度所需的电压仅为1.62V,同时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这种氮掺杂碳纳米棒支撑的结构调控手段以及有效界面构建的优化策略为未来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作者利用多种结构优化手段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功能导向性设计与调控,实现电催化剂活性位点数目的增加以及导电性的提升,进而提高电催化剂催化反应活性。探究开发的功能导向性优化策略为未来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可行参考和理论指导。经过功能导向性调控制备得到的电催化剂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有望成为贵金属电催化剂的高效替代者,为电解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催化剂供给。
王秀妍[3](2020)在《由过渡/稀土金属和含氮/氧有机配体构筑的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探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选择常见的配体3-氨基吡嗪-2-羧酸(apca),4,4-联吡啶(bipy)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多金属氧酸盐(POMs)化合物,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以上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鉴于配体和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对结构的分析,我们探究了化合物的质子导电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为质子导电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发掘、探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意义。1.合成了两种Keggin超分子化合物[Cr(apca)2(H2O)2]4[KBW12O40]·9H2O(1)[Al(apca)2(H2O)2]8[SiW12O40]2·13H2O(2)化合物1和2在常规水溶液下合成。在化合物1中,作为八齿配体的[BW12O40]5-多阴离子通过共价键与两个K+配位,形成沿c轴无限延伸的阴离子链。阴离子链居于配阳离子[M(apca)2(H2O)2]+堆叠形成的通道中。氢键结合多阴离子链、配阳离子和晶格水分子形成3D结构。除氢键外,在配阳离子之间还存在π*-π相互作用。化合物2与化合物1有类似的结构,但没有K+。化合物1和2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键,我们探究了其质子导电性能。它们在77°C和97%RH下分别显示出1.70×10-3 S cm-1和9.30×10-3 S cm-1较高质子电导率。同时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2在脱水-再水合时显示出可逆的骨架结构变化。2.合成了两个夹心型镧系元素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杂化化合物(H2bipy)2[Nd(α-PW11O39)(H2O)3]·5H2O(3)(H3O)2(H2bipy)10[Ce(α-PW11O39)2]·0.25(bipy)·11.5H2O(4)化合物3和4是在水热条件下得到的,(α-PW11O39)n-在化合物3和4中以不同的配位方式与镧系元素配位,因而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化合物3表现出具有高发射强度的三个特征性发射峰,并有望成为发光材料的候选者。化合物3和4在77°C和97%RH下分别显示出2.70×10-77 S cm-1和2.20×10-77 S cm-1较低质子电导率。
曲浩楠,鄢景森,王泽青,高军峰,龙洋,项煜[4](2019)在《负载型磷钨钒杂多酸及其杂化材料催化氧化脱硫》文中研究说明采用酸化-乙醚萃取法制备了Keggin结构的磷钨钒杂多酸,并将其与酸性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吡啶(PyPS)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钨钒杂多酸杂化材料([PyPS]4PW11VO4),采用FT-IR、XRD对杂多酸及其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以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杂多酸杂化材料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模拟油品中二苯并噻吩(DBT)的氧化脱硫反应性能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多酸杂化材料是一种无定型结构化合物,保留有PyPS阳离子基团和Keggin型杂多阴离子基团的结构特征。在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为4h,n(H2O2)/n(s)=4:1的优化条件下,DBT转化率达到94.1%。催化剂通过简单过滤法可分离回收,重复使用5次后DBT转化率为88.6%。
梁志结[5](2019)在《多铌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多铌氧酸盐作为多酸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多酸相比,其阴离子具有更高的电荷密度,在核废料处理、碱性催化、光催化分解水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自1953年首例铌多酸阴离子[Nb6O19]8?被报道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本文以合成新型铌多酸为导向,采用不同的合成策略,得到同多铌酸盐和杂多铌酸盐两大类化合物。同多铌酸盐的合成大多采用常规水溶液法,以K7HNb6O1913H2O和过渡金属盐为基本原料,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实现了Lindqvist型{Nb6O19}向多种新型同多铌构筑块转变,同时赋予化合物更多潜在的应用前景;杂多铌酸盐的合成则主要通过水热法实现,以过渡金属盐和含氮配体为原料,同时借助不同杂原子的模板效应与前驱体K7HNb6O1913H2O配位组装。基于以上两种合成思路,成功得到5例同多铌酸盐和7例杂多铌酸盐。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测定,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部分化合物的水溶液性质、磁学性质等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同多铌酸盐及其衍生物:1)四例分别基于{Nb16}、{Nb19}、{Nb20}和{Nb27}构筑块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K3[H{Cu(2,2′-bipy)}4{Cu(2,2′-bipy)(H2O)}2(Nb16O48)]27H2O(1);[{Cu(2,2′-bipy)}4{Cu(2,2′-bipy)(H2O)}7(Nb19O58)](OH)6H2O(2);[{Cu(2,2′-bipy)}2{Cu(2,2′-bipy)(H2O)}9(Nb20O61)]35H2O(3,2,2′-bipy=2,2′-联吡啶)和K11[Cu(en)2(H2O)2]2[H33{Cu(en)2}4{Cu0.5(en)2}4{Cu(en)2(H2O)}4(Nb27O76)4]82H2O(4,en=乙二胺)。其中,{Nb16}、{Nb19}、{Nb20}三个构筑块均是首次得到,为同多铌酸盐增添了新的结构类型。{Nb16}构筑块可看作是两个Lindqvist型{Nb6O19}通过中间一个{Nb4O16}片段连结而成,相邻的{Nb16}构筑块又通过[Cu(2,2′-bipy)]2+配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Nb19}和{Nb20}构筑块则可看作两个{Nb6O20}分别通过一个{Nb7O28}和一个{Nb8O32}片段连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Nb6O20}并不是常见的Lindqvist型结构,它的Nb原子有六配位和七配位两种配位模式。化合物4的阴离子是由四个{Nb27}构筑块通过[Cu(en)2]2+配离子连接形成的四聚物,相邻的四聚物又通过[Cu(en)2]2+配离子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此外,对化合物1,3和4的水溶液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Nb16}和{Nb27}构筑块在水中是稳定存在的。2)高核{Ni30}簇参与构筑的基于{Nb6O19}构筑块的十聚物:K40Na3[H(Nb6O19)10{Ni30(H2O)8(OH)24}]70H2O(5),其阴离子[(Nb6O19)10{Ni30(H2O)8(OH)24}]44?包含一个30核镍簇{Ni30},该镍簇是目前已报道的多酸化合物中最大的镍簇,同时,{Ni30}簇周围连接了10个{Nb6O19}构筑块。该化合物也是目前基于{Nb6O19}构筑块聚合度最高的同多铌酸盐。磁学性质表明,化合物5分子内存在反铁磁性耦合作用。电喷雾质谱数据表明,化合物阴离子在水溶液中是存在的。杂多铌酸盐及其衍生物:3)三例以TeIV为杂原子基于三缺位Keggin型{Te Nb9}的杂多铌酸盐:K6[H{Cu(phen)}12(H2O)2(Te5Nb15.5Cu0.5O57)2]·48H2O(6,phen=1,10-邻菲啰啉);{[{Cu(phen)}6(H2O)]2[Cu(en)2]3(HTe10Nb31Cu O114)}·52H2O(7)和[Cu(H2O)2]1.5[Cu(en)2(H2O)]3[H8Si Te8Nb15O64]6H2O(8)。在化合物6阴离子[{Cu(phen)}6(H2O)(Te5Nb15.5Cu0.5O57)]3.5?中,Te原子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作用:模板作用、桥连作用和修饰作用,在多铌氧酸盐中,这是首次提出杂原子的三重作用,同时该阴离子所含杂原子数目是目前报道的铌多酸中最多的。基于Te-Nb反应体系,引入第二杂原子Si IV,得到首例具有Si/Te双杂原子的多铌氧酸盐,即化合物8。化合物8阴离子[H8Si Te8Nb15O64]9?可认为是夹心型结构,夹心位置全部由非金属原子Te占据。第二杂原子的成功引入,使得结构中出现了{Si Te Nb6}构筑块,该构筑块在铌多酸中也是首次出现。4)引入杂原子PV或者AsV时,首次得到两例铜加帽的磷铌氧簇和砷铌氧簇化合物:K[{Cu(2,2’-bipy)}6(H2PNb12O40)]20H2O(9)和K[{Cu(2,2’-bipy)}6(H2As Nb12O40)]20H2O(10)。两组三核铜分别加帽于Keggin结构[H2TNb12O40]13?(T=P或者As)的四方形缺口处。此外,保持其他合成条件不变,改变有机配体,得到一例类似于我们课题组已报道的基于经典{Nb10}构筑块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该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配体在反应体系中不仅可以保护过渡金属,还起到了结构导向作用。5)以Cu为杂原子的杂多铌酸盐:K20Na19[H18.5{Cu(en)2}2(H4Cu2Nb72O205)]277H2O(11)。该化合物阴离子包括一个新型的马鞍状构筑块{Nb20},该构筑块在铌多酸中属首次发现。电喷雾质谱结果表明,化合物阴离子在水溶液中是存在的,且至少保持三天。6)引入杂原子P和过渡金属Co,成功制得一例过渡金属参与构筑的纯无机杂多铌酸盐:K6Na17[H3{Co(H2O)3}2(P4Nb9O40)2]24H2O(12)。化合物阴离子可认为是两个{P4Nb9}构筑块和两个[Co(H2O)3]2+片段交替连接而成,相邻的阴离子又通过周围的[Co(H2O)3]2+配离子桥连形成二维平面结构。
艾冠亚[6](2019)在《金属掺杂杂多酸化合物在烯烃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杂多酸及其化合物被合成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被广泛用于电化学、食品化学、催化化学和光化学等领域作为催化剂。烯烃是一种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C=C的碳氢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常见的烯烃通常为链状α-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及短链烯烃齐聚合成,然而随着生产与日常需求的不断提高,内烯烃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杂多酸作为光催化剂在模拟日光光源照射下催化烯烃异构化的方法,将链状α-烯烃用以制备内烯烃并进行初步工业化尝试,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传统水热-乙醚萃取法制备杂多酸,经烘干数小时以去除杂多酸所含结晶水,再经高温活化得到所需样品。分别将自制杂多酸和商品杂多酸进行烯烃异构化的光催化实验,对比考察烯烃C=C转移的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商品杂多酸在常温常压下由紫外光源照射未将烯烃C=C全部转移,只显示出部分催化活性,而自制杂多酸则对烯烃异构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主要原因是商品杂多酸含结晶水过多,晶型和自制杂多酸不同,尚未高温活化。此外,研究模拟日光光源的波长对烯烃异构化反应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波段的光源亦对此反应催化活性不同,紫外波段光源催化活性最大。(2)将自制杂多酸进行金属掺杂实验,在不改变晶型的情况下将杂多酸中金属原子取代,以此提高杂多酸的光谱吸收范围。结果显示:掺杂Cu2+和Mn2+型杂多酸,经固体紫外吸收光谱测试分析,其吸收光谱并未发生红移;掺杂V5+型杂多酸,其吸收光谱已拓展至可见光区。在烯烃异构化光催化实验中,掺钒杂多酸在紫外光源和可见光光源中均有催化活性。(3)进行链状α-烯烃的烯烃异构化光催化实验,进行反应产物分析。实验中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色谱分析,得到内烯烃产率的对比,并探究最高催化效率的反应条件组合,为催化剂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许钱[7](2018)在《香豆素表面活性剂改性多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POM)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生物医学、储能材料、超分子化学、催化领域有重要的应用。POM的结构中含有不同价态的原子组合,能够进行多电子氧化还原转换反应,在催化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既是超强的质子酸,也可以作为强氧化剂,甚至是具有氧化和还原双功能的催化剂。未被修饰的多酸在催化过程中具有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回收困难、催化剂孔径和比表面积小等问题,为了解决POM在催化过程中的缺陷,寻找合适的改性手段去修饰POM获得易于回收、催化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苯甲醛(Bz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传统的苯甲醛制备工艺包含苄基氯水解法和甲苯氧化法。苄基氯水解法无法避免氯在苯甲醛产品中的残留,而甲苯氧化法反应选择性差。为了解决氯残留和低选择性问题,选择合适的反应原料高选择性地制备苯甲醛是一个技术挑战。二苯甲酮衍生物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同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光学器件和光聚合反应中,催生了大量的关于二苯甲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学的研究。对氨基二苯甲酮衍生物(p-ABPs)由于其结构中含有氨基,其氨基可以继续修饰获得结构复杂、应用更广泛的含二苯甲酮结构的衍生物。相比于其他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合成,对氨基二苯甲酮的合成难度更高。探索含氨基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上述所面对的科学问题,本论文利用香豆素表面活性剂对多金属氧酸盐进行修饰,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含有刚性结构的多酸,并将其应用在苯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在以空气为氧化剂的条件下,获得了优异的催化效果,苯甲醇的转化率大于9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一锅法开发了以苯甲醇衍生物和苯胺衍生物为原料合成对氨基二苯甲酮的新方法。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对氨基进行保护,反应条件温和、简单,反应选择性高,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具体内容如下:1.合成了含有香豆素结构单元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和未被修饰的多酸的反荷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制备了两种含有不同数目香豆素表面活性剂。利用核磁、红外、热重、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将制备的两种不同结构的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应用于苯甲醇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探讨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筛选出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通过探究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吸附动力学、对比不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揭示了催化剂催化效果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多酸中引入含有刚性结构的香豆素表面活性剂,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均大于未被修饰的多酸,同时也远大于类似方法采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同类型的多酸的比表面积和孔径。3.将电化学引入到催化剂的活性研究中,探讨了未被修饰的多酸和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后的多酸在循环伏安响应曲线(CVs)中的异同,进一步解释了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后的多酸的扩散过程是表面控制过程。4.在延续苯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的基础研究上,以苯甲醇和未进行氨基保护的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法制备了对氨基二苯甲酮,并以此为模板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对氨基二苯甲酮衍生物。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官能团耐受性好。同时,通过设计不同的对照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5.含有香豆素功能基团的分子在紫外光下具有光响应性质,能够发生光二聚反应,通过紫外光照实验证实了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光二聚行为,表明该类新型的催化剂将有望实现均相催化,非均相分离。
曹小华[8](2013)在《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Dawson结构钨磷酸是一类环境友好型酸催化剂和选择性氧化催化剂,与已经深入研究的Keggin结构钨磷酸相比,通常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但钨磷酸单独使用往往存在比表面积小、易溶于极性溶剂、回收及重复使用困难等不足。将钨磷酸负载在多孔材载体上或制备成难溶的杂多酸盐,可有效克服以上不足。因此,开发系列新型、高选择性的Dawson结构钨磷酸(盐)及其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10种新型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并通过FT-IR、 XRD、SEM、EDS、UV-Vis、TG-DTA、CV、Py-IR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将其应用于催化乙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的酯化反应、1,4-丁二醇环化脱水合成四氢呋喃反应以及30%(质量分数)H202氧化环已酮合成已二酸等反应,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1. Dawson结构钨(钼)磷酸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分别制备了Dawson结构钨磷酸(H6P2W18O62·13H2O)及钨钼磷杂多酸(H6P2W9Mo9O62·24H2O)催化剂,以微波辐射促进30%(w) H2O2氧化环已酮制备已二酸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1)当n(环已酮):n(H2O2):n(草酸):n(H6P2W18O62·13H2O)=100:500:3.0:0.25,微波功率400 W,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5 h,已二酸收率为91.8%。催化体系重复使用5次后,收率仍保持62.5%;(2)当n(环已酮):n(H2O2):n(草酸):n(H6P2W9Mo9O62·24H2O)= 100:400:1.25:0.25,反应温度100℃,微波辐射功率400W,反应时间3.5 h,已二酸收率为87.33%,纯度可达99.7%。反应结束后,将含催化剂的母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进行循环套用,已二酸收率降低,重复使用5次,收率降低为45.9%。(3)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射加热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收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2. Dawson结构钨磷酸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用复分解法合成出通式为RE2P2W18O62 (RE=La,Ce,Y)的3种Dawson结构钨磷酸稀土盐,并用于催化1,4-丁二醇液相环化脱水合成四氢呋喃反应。考察了稀土元素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四氢呋喃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2P2W18O62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当钨磷酸镧用量占1,4-丁二醇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5 min,四氢呋喃收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有所降低,四氢呋喃收率仍可达86.6%。Ce2P2W18O62在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即w催化剂=1.44%(以反应物总质量计),n(正丁醇):n(乙酸)=2.0:1.0,120℃反应2.5 h,乙酸转化率可达97.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乙酸转化率仍可达90.4%。采用TG-DTA(?)Py-IR方法对使用前后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结焦使催化剂Lewis酸中心减少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以Dawson结构钼磷酸铵为催化剂,用30%(w) H2O2水溶液为氧化剂,分别研究了环己酮(或十八醇)液相选择氧化制己二酸(或十八酸)的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分别为:(1)n(环已酮)n(H2O2):n(草酸):n(催化剂)=100:500:2.0:0.087,100℃,200 W,微波辐射反应3.5 h,己二酸平均收率为72.5%,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己二酸收率下降为43.2%;(2)催化剂用量为十八醇质量的3.7%,n(H2O2)/n(醇)比值为10: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 h,十八酸收率可达95.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十八酸收率仍可达91.6%。认为(NH4)6P2Mo18O62与过量H2O2通过配位作用生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氧配离子{P04[MoO(02)2]4}3-、{PO4[MoO20]4}3-;在过氧配离子的催化作用下,环己酮先经Baeyer-Villiger氧化,再经一步酸性水解和两步氧化反应,最终得剂己二酸。3负载Dawson结构钨磷酸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H6P2W18O62/SiO2催化剂,通过浸渍法分别制备出H9P2W15V3/C、H6P2W18O62/硅藻土、H6P2W18O62/MWCNTs、H6P2W18O62/MCM-48催化剂。分别以四氢呋喃、乙酸正丁酯、已二酸、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的催化合成等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考察了钨磷酸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探索出优化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当w (30%H6P2W18O62/SiO2)=6.6%(以1,4-丁二醇质量计),在185-190。C加热反应40 mmin,四氢呋喃平均收率达91.7%,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当钨磷酸负载量为25%,25%H6P2W18O62/SiO2用量1.12%(按反应体系总质量计算),醇酸摩尔比2.0:1.2,120℃反应2.0 h,乙酸正丁酯收率可达95.3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酯收率为63.24%;(2)当H9P2W15V3/C负载量为30%,30%H9P2W15V3/C用量占反应体系总质量8.7%,醇酸摩尔比2.0:1.0,125℃反应3.0 h,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为91.3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酯收率仍可达76.42%;(3) H6P2W18062/硅藻土催化剂兼具有Bronsted和Lewis酸性,负载量为40%的催化剂实现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单层覆盖,因而显示最大的总酸量,表现出最高的酸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占1,4-丁二醇质量的3.2%,180℃反应45 min,四氢呋喃收率为97.1%。催化剂套用5次,收率下降为62.9%.Uv-Vis、TG和Py-IR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组分溶脱流失及结焦使催化剂酸中心减少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4)当40%H6P2W18O62/硅藻土用量为2.8%(基于反应原料总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3.0:1.0,125℃反应3.0 h时,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可达90.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酯收率仍可达65.6%;(5)H6P2W18O62·13H2O。催化活性高于单一组分的MWCNTs和H6P2W18O62·13H2O。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即H6P2W18O62负载量为50%,w(50%H6P2W18O62·nH2O/MWCNTs)=0.6%(基于反应体系总质量),n(正丁醇)/n(乙酸)=2.0/1.0,120℃反应2.0 h,乙酸正丁酯收率可达97.1%。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后,酯收率仍保持60.9%。(6)当H6P2W18O62负载量为40%,H6P2W18O62·nH2O/MCM-48催化剂用量(以环已酮质量计)为5.1%,n(C6H10O):n(30%H2O2):n(H2C2O4·2H2))=100:450:1.88,设定反应温度95℃,微波功率300 W,辐射时间3.5 h,已二酸收率为81.3%,催化剂套用至第5次,已二酸收率仍保持为64.6%。与传统催化剂相比,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独特的假液相反应场、强酸性和强氧化性等优点。在有机催化反应中,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操作简单、无污染,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具有潜在的工业开发前景。
薛莹雪[9](2013)在《修饰型杂多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本文首先制备了n个Fe(n=0,1,2,3)取代的Keggin型Si-W杂多酸盐催化剂TBA4[α-SiW12O40], TBA5[α-SiW11{Fe(OH2)}O39], TBA-6[γ-SiW10{Fe(OH2)}2O38]和TBA7[α-SiW9{Fe(OH2)}3O37](TBA=[(C4H9)4N]+),并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对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以H2O2为氧化剂,考察Fe中心的不同结构对环己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TBASiW10Fe2的催化活性最高,说明Fe取代的Keggin型硅钨酸盐的骨架结构对于催化反应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并考察反应溶剂,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此外,还通过IR, UV-vi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2.制备了以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四乙基溴化铵(TEAB),四甲基溴化铵(TMAB))作为抗衡离子,二聚体[(PW11FeO39)2O]10-作为杂多阴离子的催化剂,运用IR, XRD, UV-vis, SEM, BET等表征手段对所合成的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抗衡离子对杂多酸盐催化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抗衡离子的碳链越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越高。同时还考察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聚体结构的杂多酸盐在反应后结构发生变化,在二聚体到单体[PW11Fe(H2O)O39]4-的转化过程中,环己醇的转化率快速升高,待转化过程结束后,环己醇的转化率无明显变化。因此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提高催化反应活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其反应机制。3.通过共沉淀法将二聚体杂多酸盐CTA10[(PW11FeO39)2O]负载于载体SiO2上,运用IR, XRD, DRS UV-vis, TG-DTA, BET等表征手段对所合成的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征结果说明二聚体CTA10[(PW11FeO39)2O]高度分散于SiO2表面。以叔丁醇为溶剂,H2O2为氧化剂,考察负载型催化剂CTAFe2/SiO-2对液-固相正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在液固相氧化反应中,负载量为60%时,催化活性最高,反应后负载型催化剂中杂多酸盐有部分流失,但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没有发生改变;以O2为氧化剂,考察负载型催化剂CTAFe2/SiO2对气-固相正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气-固相氧化反应中,负载量为60%时,催化活性最高,负载型催化剂在反应后结构发生改变,二聚体结构消失。CTA10[(PW11FeO39)2O]在反应后结构发生重排,变成1:12系列Keggin型杂多阴离子[PW12O40]3-,取代金属Fe从结构中释放出去,而处于抗衡离子的位置。4.考察了以离子体积大的碱金属阳离子(Rb+, Cs+)作为抗衡离子,[SiFe(OH2)W11O39]5-作为杂多阴离子主体的合成和表征,研究抗衡离子对杂多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及对环己醇-H2O2氧化反应的反应性能的影响,并探索其简单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催化剂均具有Keggin型结构,引入不同的抗衡离子,并没有改变硅钨酸盐的Keggin型结构。随着抗衡离子半径的增大Rb<Cs,硅钨酸盐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颗粒堆积逐渐疏松,水中溶解性逐渐减小。对于以H2O2为氧化剂的有机液相氧化反应,水溶性好的催化剂能够形成水-油两相的反应体系,因而其催化性能要高,并且反应后催化剂易回收再利用。由于催化剂Rb5SiFe(OH2)W11O39·7H2O与H2O2互溶,在反应过程中呈液相状态,增大了与有机底物的接触面积,所以Rb5SiFe(OH2)W11O39·7H2O的催化活性最高。5.在杂多化合物中引入有机配体对其进行修饰,设计以及制备了一个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以金属取代的杂多酸盐[PW11Ni(H2O)O39]5-作为无机物种,有机胺作为有机配体,通过杂多化合物中的取代金属Ni与有机胺中的氮原子配位成键而形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通过IR, UV, XRD, XPS, TG-DTA, ICP等表征手段对杂化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考察了杂化材料对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的能力。
李家其[10](2012)在《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杂多化合物是一类由杂原子(中心原子)和多原子(配位原子)通过氧原子桥联组合而成的多氧簇金属配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药、催化、电子、磁性及抗蚀功能材料等制造与应用领域被广泛关注。作为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具有制备成本低、性能可调、适应面广、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产物选择性好和无腐蚀性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固体状态或有机溶剂中,杂多化合物是超强酸,具有较强的酸催化功能。在温和条件下,杂多酸能够高效地催化酯化反应、缩合反应、脱水反应、醚化反应、水合反应、水解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贝克曼重排反应、Fries重排和Prins反应等。杂多化合物的多原子具有配位和氧化能力,在均相和多相体系,杂多化合物能够催化烷烃、烯烃、芳烃、醇、酚、醛、酮及含硫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催化酚和芳烃等化合物发生硝化、溴化、氨氧化和氨肟化等反应。因此,在精细有机化学品催化合成过程中杂多化合物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磷钼酸盐、Keggin型磷钨酸盐、Dawson型磷钨酸盐以及Dawson型磷钼酸,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及循环伏安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将制备的杂多化合物应用到精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合成反应中,研究了上述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和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杂多化合物的氧化催化反应和酸催化反应的机理,最终探索杂多化合物结构特征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Keggin型磷钼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反应,考察了磷钼酸盐阴阳离子组成、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钒原子和季铵阳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在氧化反应中,钒原子和钼原子都能够与H2O2形成钒过氧活性物质和钼过氧活性物质,而钒和钼共存时,钒原子与H202更易形成钒过氧活性物质,钒原子引入磷钼杂多阴离子中后变成为催化活性中心,而且钒增加,磷钼盐催化氧化活性增加;季铵阳离子被交换成为磷钼酸盐的反荷离子后,改善磷钼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的能力,季铵阳离子的有效碳数适当,磷钼酸盐催化效果最好。实验结果表明,当磷钼季铵盐分子中钒原子个数为2,反荷阳离子有效碳数为19,催化剂:环己烷:过氧化氢为2:500:1000,在60℃反应3h时,环己烷转化率可达到90.5%,环己醇选择性为31.4%,环己酮选择性为54.7%。由此,提出了磷钼季铵盐催化H202氧化环己烷可能的反应机理。接下来研究了Keggin型缺位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氧化茴香脑的反应,考察了磷钨杂多阴离子缺位结构及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对茴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磷钨杂多阴离子的缺位结构使得钨原子容易与过氧化氢结合形成具有向茴香脑传递氧原子的钨过氧活性物种,而且钨原子空缺数目不同,对磷钨酸盐的结构稳定性、溶解性和与过氧化氢反应的活性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乙腈中,以(n-Bu4N)7PW11O39作催化剂,当催化剂:茴香脑:过氧化氢为1:50:100,在50℃反应7h时,茴香脑转化率为88.9%,苯甲醛选择性为95.4%。研究还发现Keggin型缺位磷钨酸季铵盐能够活化再生,重复使用。鉴于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良好表现,本文进一步研究了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苯乙烯和环己烯的反应。探索了缺位结构对磷钨杂多酸盐在苯乙烯和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钨过氧活性物种也是苯乙烯和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实际催化剂,钨原子缺位数量和缺位位置适当的磷钨酸盐才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也探讨了阳离子性质对磷钨杂多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反荷阳离子的性质,尤其是酸性质对Dawso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的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催化剂:苯乙烯:过氧化氢为1:100:300,在65℃反应10h时,苯乙烯转化率为95.4%,苯甲醛选择性为95.6%;当催化剂:环己烯:过氧化氢为6:1000:2000,在70℃反应3h时,环己烯转化率为87.6%,环己烯酮选择性为53.8%。研究还发现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也能够简单活化再生,重复使用。同时研究了Dawson型磷钼酸催化合成苯乙酮缩酮的反应,考察了钒取代数目,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醇用量等因素对Dawson型钒代磷钼酸催化合成缩酮.收率的影响,发现钒原子取代数目对磷钼酸的酸性质和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钒取代数越多,钒代磷钼酸酸性越弱,催化合成缩酮反应的收率越低。实验表明:当H6P2Mo18O62:苯乙酮:乙二醇等于6:1000:2000,在160℃回流反应6h时,缩酮收率为89.2%。同时发现磷钼酸稳定性好,可以过滤回收,重复使用。本文还研究8-羟基喹啉和硫酸氧钒配合物催化氧化烯烃的反应,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二、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Rare Earth Derivatives of Molybdotungstovanado-Phosphoric Heteropoly Aci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Rare Earth Derivatives of Molybdotungstovanado-Phosphoric Heteropoly Acid(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改性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稀土改性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的制备 |
1.2.1 不同钒含量硅钼钒的制备 |
1.2.2 稀土改性不同钒含量硅钼钒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多金属氧酸盐结构表征 |
2.2 稀土改性硅钼钒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性能考察 |
2.3 反应条件对模拟油品中DBT脱除效率的影响 |
2.4 催化剂对不同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 |
2.4 真实燃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
2.5 催化剂重复利用 |
3 结论 |
(2)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功能导向性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催化分解水原理概述 |
1.2.1 电催化分解水反应催化机理 |
1.2.2 电催化分解水反应的性能参数 |
1.3 过渡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析氢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1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
1.3.1.2 过渡金属氮化物 |
1.3.1.3 过渡金属磷化物 |
1.3.1.4 过渡金属碳化物 |
1.3.2 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2.1 过渡金属/合金 |
1.3.2.2 过渡金属氧化物 |
1.3.2.3 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
1.3.2.4 过渡金属磷化物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电子结构调控的碳化钼纳米球无序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制备 |
2.2.2 表征手段 |
2.2.3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结构工程的亚硒酸镍钴多孔纳米片-泡沫镍多级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析氧反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2 表征手段 |
3.2.3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电催化析氧反应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界面工程的磷化镍钴纳米片二级三维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水分解反应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制备 |
4.2.2 表征手段 |
4.2.3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由过渡/稀土金属和含氮/氧有机配体构筑的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1.2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修饰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基于Keggin型钨系杂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进展 |
1.2.2 基于镧系元素取代的夹心Keggin型钨系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进展 |
1.3 多金属氧酸盐基杂化化合物的性质研究进展 |
1.3.1 多金属氧酸盐基杂化化合物在质子导电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脱水-再水化热行为 |
1.3.3 光致发光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 实验试剂与测试 |
1.5.1 试剂 |
1.5.2 测试仪器 |
第二章 两种在脱水-再水化过程中具有可逆骨架变化的新型超分子化合物: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两种在脱水-再水化过程中具有可逆骨架变化的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
2.2.1 合成步骤 |
2.3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 |
2.3.1 单晶X-ray结构分析和讨论 |
2.3.2 晶体结构说明 |
2.4 化合物1-2的表征 |
2.4.1 PXRD粉末衍射实验 |
2.4.2 热重测试 |
2.4.3 红外测试 |
2.4.4 光致发光 |
2.5 性质探究 |
2.5.1 化合物1-2的脱水-再水化性质 |
2.5.2 质子传导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含[Ln(α-PW_(11)O_(39))_x]~(n-)和4,4-联吡啶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结构,荧光和质子传导性质 |
3.1 前言 |
3.2 两种[Ln(α-PW_(11)O_(39))_x]~(n-)和4,4-联吡啶的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
3.2.1 合成步骤 |
3.3 化合物3-4的晶体结构 |
3.3.1 单晶X-ray结构分析和讨论 |
3.3.2 晶体结构说明 |
3.4 化合物3-4的表征 |
3.4.1 化合物3-4的红外光谱 |
3.4.2 化合物3-4的PXRD粉末衍射实验 |
3.4.3 化合物3-4的热重测试 |
3.5 性质探究 |
3.5.1 光致发光 |
3.5.2 质子传导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负载型磷钨钒杂多酸及其杂化材料催化氧化脱硫(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催化剂制备 |
1.3 Si02负载型杂多酸及其杂化材料催化剂的制备 |
1.4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红外表征 |
2.2 XRD表征 |
2.3 不同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评价 |
2.4 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
2.4.1 反应时间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
2.4.3 过氧化氢用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 |
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3 结论 |
(5)多铌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铌氧酸盐的研究进展 |
1.1.1 同多铌酸盐及其衍生物 |
1.1.2 杂多铌酸盐及其衍生物 |
1.2 选题思路 |
1.3 试剂、仪器及测试条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 |
2.1 基于{Nb_(16)}构筑块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 |
2.1.1 化合物1的合成 |
2.1.2 化合物1的合成讨论 |
2.1.3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2.1.4 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2.2 基于{Nb_(19)}和{Nb_(20)}构筑块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 |
2.2.1 化合物2和3的合成 |
2.2.2 化合物2和3的合成讨论 |
2.2.3 化合物2和3的晶体结构 |
2.2.4 化合物2和3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2.3 基于{Nb_(27)}构筑块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同多铌酸盐 |
2.3.1 化合物4的合成 |
2.3.2 化合物4的合成讨论 |
2.3.3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2.3.4 化合物4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过渡金属簇{Ni_(30)}桥连的基于{Nb_6O_(19)}构筑块的十聚物 |
3.1 化合物5的合成 |
3.2 化合物5的合成讨论 |
3.3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 |
3.3.1 单晶结构测试 |
3.3.2 晶体结构描述 |
3.4 化合物5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3.4.1 红外光谱 |
3.4.2 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 |
3.4.3 热分析 |
3.4.4 SEM-EDS分析 |
3.4.5 液体紫外-可见光谱 |
3.4.6 磁性研究 |
3.4.7 电喷雾质谱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有机-无机杂化的杂多铌酸盐 |
4.1 有机-无机杂化的碲铌酸盐 |
4.1.1 化合物6和7的合成 |
4.1.2 化合物6和7的合成讨论 |
4.1.3 化合物6和7的晶体结构 |
4.1.4 化合物6和7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4.2 有机-无机杂化的Te/Si双杂原子铌酸盐 |
4.2.1 化合物8的合成 |
4.2.2 化合物8的合成讨论 |
4.2.3 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 |
4.2.4 化合物8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4.3 六铜加帽的磷(砷)铌酸盐 |
4.3.1 化合物9和10的合成 |
4.3.2 化合物9和10的合成讨论 |
4.3.3 化合物9和10的晶体结构 |
4.3.4 化合物9和10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4.4 有机-无机杂化的铜铌酸盐 |
4.4.1 化合物11的合成 |
4.4.2 化合物11的合成讨论 |
4.4.3 化合物11的晶体结构 |
4.4.4 化合物11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过渡金属参与构筑的纯无机杂多铌酸盐 |
5.1 化合物12的合成 |
5.2 化合物12的合成讨论 |
5.3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 |
5.3.1 单晶结构测试 |
5.3.2 晶体结构描述 |
5.4 化合物12的结构表征及性质 |
5.4.1 红外光谱 |
5.4.2 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 |
5.4.3 热分析 |
5.4.4 SEM-EDS分析 |
5.4.5 XPS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金属掺杂杂多酸化合物在烯烃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杂多酸类催化剂的概述 |
1.1.1 杂多酸的基本概念 |
1.1.2 杂多酸的性质 |
1.1.3 杂多酸的制备方法 |
1.1.4 杂多酸类催化剂的应用 |
1.2 光催化烯烃异构化的概述 |
1.2.1 烯烃异构化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1.2.2 烯烃异构化方法 |
1.2.3 光催化烯烃异构化的发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实验设备与表征仪器 |
第2章 磷钨杂多酸的制备及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水热-乙醚萃取法制备磷钨杂多酸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自制磷钨杂多酸的XRD表征 |
2.3.2 自制磷钨杂多酸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3 自制磷钨杂多酸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掺杂杂多酸的制备及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金属元素Cu、Mn、V的掺杂杂多酸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金属掺杂杂多酸的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3.3.2 磷钨钒酸的XRD表征 |
3.3.3 自制杂多酸的SEM表征 |
3.3.4 掺钒杂多酸的红外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烯烃异构化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全光谱波段光催化体系的研究 |
4.2.3 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光催化体系的研究 |
4.2.4 太阳光催化烯烃异构化反应效果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全光谱波段光催化烯烃异构化反应的结果分析 |
4.3.2 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光催化烯烃异构化反应的结果分析 |
4.3.3 太阳光催化烯烃异构化反应的结果分析 |
4.3.4 光催化烯烃异构化反应工艺条件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实验结论 |
5.2 实验待完善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7)香豆素表面活性剂改性多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金属氧酸盐 |
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 |
1.2 智能型催化剂的制备 |
1.3 苯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 |
1.4 二苯甲酮衍生物 |
1.4.1 二苯甲酮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1.4.2 二苯甲酮衍生物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
1.4.3 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1.5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1.6 香豆素分子简介 |
1.6.1 香豆素分子光二聚行为在材料中的应用 |
1.7 课题的提出、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思路 |
2.2.2 原料试剂和设备规格 |
2.2.3 制备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 |
2.3 分析测试 |
2.3.1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核磁(NMR)表征 |
2.3.2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IR)表征 |
2.3.3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的热分析(TG) |
2.3.4 H_4PMo_(11)VO_(40)的红外表征 |
2.3.5 H_4PMo_(11)VO_(40)的热分析 |
2.3.6 H_4PMo_(11)VO_(40)的形貌分析(SEM) |
2.3.7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核磁表征 |
2.3.8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9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热重分析 |
2.3.10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元素分析(EA) |
2.3.11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形貌分析(SEM)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核磁表征 |
2.4.2 滤液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2.4.3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和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的核磁表征 |
2.4.4 多酸(H_4PMo_(11)VO_(40)),香豆素表面活性剂(Coumarin-surfactant)和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Coumarin)3HPMo11VO40 和 (Coumarin)4PMo11VO40)的红外光谱表征 |
2.4.5 热重分析 |
2.4.6 元素分析(EA) |
2.4.7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2.4.8 XRD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多酸在苯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思路 |
3.2.2 实验中所用的原料试剂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3 分析测试 |
3.3.1 BET测试 |
3.3.2 电化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酸的电化学及光二聚研究 |
4.1 多酸的电化学 |
4.2 多酸的光二聚行为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香豆素表面活性剂修饰多酸催化苯甲醇衍生物和未氨基保护的苯胺衍生物的对位C-H脱氢偶联反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中所用的药品、产厂家及所用的主要的仪器及产地 |
5.2.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8)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HPC分类和结构特征 |
1.1.1 分类 |
1.1.2 假液相 |
1.1.3 HPC的三级结构及表征 |
1.1.4 HPC分子中的水 |
1.1.5 HPC性能与表征 |
1.2 HPC的催化特性 |
1.3 HPC的制备 |
1.3.1 杂多酸的制备 |
1.3.2 杂多酸盐的制备 |
1.3.3 负载型HPC的制备 |
1.4 Dawson结构HPC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
1.4.1 酸催化性能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1.4.2 氧化催化性能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1.5 HPC催化剂研究展望 |
1.6 论文选题背景及设计思路 |
1.6.1 催化剂的制备 |
1.6.2 催化剂的表征 |
1.6.3 催化性能研究 |
1.7 选题特色和意义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方法 |
2.1 试剂和药品 |
2.2 主要仪器和测试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催化活性评价方法与产物分析 |
2.4.1 己二酸的合成及产物分析 |
2.4.2 十八酸的合成及产物分析 |
2.4.3 四氢呋喃的合成及产物分析 |
2.4.4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及产物分析 |
2.4.5 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及产物分析 |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5.1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 |
2.5.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2.5.3 吡啶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Py-IR) |
2.5.4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2.5.5 热重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 |
2.5.6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7 扫描电镜(SEM) |
2.5.8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 |
2.5.9 循环伏安(CV) |
2.5.10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三章 Dawson结构钨(钼)磷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0 引言 |
3.1 Dawson结构钨磷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1 催化剂的制备 |
3.1.2 催化剂的表征 |
3.1.3 催化合成己二酸反应条件研究 |
3.2 Dawson结构钨钼磷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表征 |
3.2.3 催化合成己二酸反应条件研究 |
3.2.4 不同催化剂催化活性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wson结构钨磷酸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
4.0 引言 |
4.1 钨磷酸稀土盐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四氢呋喃性能研究 |
4.1.1 催化剂的制备 |
4.1.2 催化剂的表征 |
4.1.3 催化合成四氢呋喃反应条件研究 |
4.1.4 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条件研究 |
4.2 Dawson结构钼磷酸铵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
4.2.3 催化合成己二酸反应条件研究 |
4.2.4 催化合成十八酸反应条件研究 |
4.2.5 催化机理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载Dawson结构钨磷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5.0 引言 |
5.1 H_6P_2W_(18)O_(62)/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酸催化性能研究 |
5.1.1 催化剂的制备 |
5.1.2 催化剂的表征 |
5.1.3 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
5.1.4 催化合成四氢呋喃反应条件研究 |
5.1.5 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条件研究 |
5.1.6 催化机理探讨 |
5.2 H_9P_2W_(15)V_3/C催化剂的制备及酸催化性能研究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5.2.2 催化剂的表征 |
5.2.3 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反应条件研究 |
5.3 H_6P_2W_(18)O_(62)·nH_2O/硅藻土的制备及酸催化性能研究 |
5.3.1 催化剂的制备 |
5.3.2 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
5.3.3 催化剂的表征 |
5.3.4 催化合成四氢呋喃反应条件研究 |
5.3.5 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反应条件研究 |
5.4 H_6P_2W_(18)O_(62)·nH_2O/MWCNTs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5.4.1 催化剂的制备 |
5.4.2 催化活性评价 |
5.4.3 催化剂的表征 |
5.4.4 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条件研究 |
5.5 H_6P_2W_(18)O_(62)/MCM-48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5.5.1 催化剂的制备 |
5.5.2 催化剂的表征 |
5.5.3 催化合成己二酸反应条件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修饰型杂多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多化合物的简介 |
1.1.1 杂多化合物的概念 |
1.1.2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 |
1.2 杂多化合物的修饰及性质的调变 |
1.2.1 改变抗衡离子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1.2.2 改变取代金属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1.2.3 引入载体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1.2.4 引入有机金属基团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1.3 杂多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3.1 酸催化作用 |
1.3.2 氧化还原催化作用 |
1.3.3 光催化作用 |
1.4 醇氧化反应的意义 |
1.4.1 钌催化体系 |
1.4.2 钯催化体系 |
1.4.3 铜催化体系 |
1.4.4 金催化体系 |
1.4.5 杂多酸催化体系 |
1.4.6 其他金属催化体系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及气体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表征测试手段及工作条件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2 X 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
2.3.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UV-vis)表征 |
2.3.5 样品比表面积(BET)测定 |
2.3.6 差热-热重(TG-DTA)分析 |
2.3.7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3.8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3.9 元素含量(ICP)分析 |
2.3.10 CHN 元素分析 |
2.4 催化反应评价 |
2.4.1 杂多化合物液-固相催化反应评价方法 |
2.4.2 杂多化合物气-固相催化反应评价方法 |
第三章 Fe 取代的 Si-W 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C4H9)4N]4[α-SiW12O40] ( TBASiW12)的合成 |
3.2.2 [(C4H9)4N]5[α-SiW11{Fe(OH2)}O39] ( TBASiW11Fe )的合成 |
3.2.3 [(C4H9)4N]6[γ-SiW10{Fe(OH2)}2O38] ( TBASiW10Fe2)的合成 |
3.2.4 [(C4H9)4N]7[α-SiW9{Fe(OH2)}3O37] ( TBASiW9Fe3)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结构 |
3.3.2 催化剂的表征 |
3.3.3 催化性能 |
3.3.4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聚体单 Fe 取代的 Keggin 型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2.1 二聚体磷钨酸盐[CTA]10[(PW11FeO39)2O],[TEA]10[(PW11FeO39)2O]和[TMA]10[(PW11FeO39)2O]的合成 |
4.2.2 单体磷钨酸盐[CTA]4PW11Fe(H2O)O39, [TEA]4PW11Fe(H2O)O39和[TMA]4PW11Fe(H2O)O39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结构 |
4.3.2 催化剂的表征 |
4.3.3 催化性能 |
4.3.4 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iO2负载二聚体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催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抗衡离子不同的 Keggin 型硅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的制备 |
6.2.1 Rb5SiFe(OH2)W11O39·7H2O ( RbSiW11Fe )的合成 |
6.2.2 Cs5SiFe(OH2)W11O39·6H2O ( CsSiW11Fe )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的表征 |
6.3.2 催化性能 |
6.3.3 反应机理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 Keggin 型杂多化合物[PW5-11Ni(H2O)O39]的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7.1 引言 |
7.2 催化剂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催化剂的表征 |
7.3.2 杂化材料的催化性能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 |
作者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多化合物概述 |
1.1.1 杂多化合物的概念 |
1.1.2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
1.1.3 杂多化合物的特性 |
1.2 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作用 |
1.2.1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酸酯化 |
1.2.2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醛(酮)缩合 |
1.2.3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脱水 |
1.2.4 杂多化合物催化烯烃水合 |
1.2.5 杂多化合物催化碳水化合物水解 |
1.2.6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烷基化 |
1.2.7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酰基化 |
1.2.8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醚化 |
1.2.9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异构化 |
1.2.10 杂多化合物催化贝克曼重排反应 |
1.2.11 杂多化合物催化Fries重排 |
1.2.12 杂多化合物催化Prins反应 |
1.3 杂多化合物的氧化催化作用 |
1.3.1 杂多化合物催化烷烃氧化 |
1.3.2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烯烃 |
1.3.3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芳烃 |
1.3.4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醇和酚 |
1.3.5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醛 |
1.3.6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酮 |
1.3.7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含硫有机物脱硫 |
1.3.8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和酚硝化 |
1.3.9 杂多化合物催化芳烃和酚溴化 |
1.3.10 杂多化合物催化氨氧化和氨肟化反应 |
1.4 杂多化合物的多功能催化作用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Keggin型磷钼酸盐的合成及催化H_2O_2氧化环己烷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磷钼酸盐的制备及表征 |
2.2.3 催化氧化反应及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3.2 溶剂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钒含量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4 反荷离子有效碳数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5 反应条件对C16CPMoV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5.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3.5.3 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
2.3.5.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6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合成及催化H_2O_2氧化茴香脑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2.3 催化氧化反应及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3.2 缺位数目对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
3.3.3 溶剂和反应条件对BNPW_(10)茴香脑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3.3.5 催化剂转化和反应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wso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合成及催化氧化苯乙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2.2 催化反应及分离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3.2 反应条件对苯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3 催化剂重复使用时的催化反应结果 |
4.3.4 制备苯甲醛的技术经济因素分析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5.2.3 催化氧化反应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3.2 溶剂和反应条件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5.3.3 P_2W_(16)催化H_2O_2氧化环己烯反应的机理讨论 |
5.3.4 催化剂的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缺位对Dawson型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6.2.3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和产物的分析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的表征 |
6.3.2 缺位数目不同的磷钨酸盐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6.3.3 反应条件对P_2W_(15)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 |
6.3.4 P_2W_(15)的再生与重复使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awson型磷钼酸催化合成苯乙酮缩酮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钒代磷钼酸的制备与表征 |
7.2.3 缩合反应及产物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钒代磷钼酸的结构和酸性特征 |
7.3.2 钒代磷钼酸在苯乙酮与乙二醇缩合中的催化性能 |
7.3.3 H_6P_2Mo_(18)O_(62)对苯乙酮缩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
7.3.4 反应条件对H_6P_2Mo_(18)O_(62)催化合成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影响 |
7.3.5 H_6P_2Mo_(18)O_(62)的重复使用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8-羟基喹啉氧钒配合物在烯烃氧化反应中的调变作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仪器和试剂 |
8.2.2 催化氧化反应 |
8.2.3 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8-羟基喹啉用量对五氧化二钒催化性能的影响 |
8.3.2 反应条件对8-羟基喹啉氧钒配合物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 |
8.3.3 反应机理探讨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苯甲酸氧钒催化氧化β-蒎烯研究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和试剂 |
9.2.2 催化剂的制备 |
9.2.3 催化反应与分析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催化剂结构与表征 |
9.3.2 反应条件对苯甲酸氧钒催化氧化β-蒎烯的影响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四、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Rare Earth Derivatives of Molybdotungstovanado-Phosphoric Heteropoly Acid(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改性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燃油深度脱硫研究[J]. 王斌,赵庆辉,刘蕊,宋应金,綦峥,徐昶儒,刘日嘉. 化学与粘合, 2021(05)
- [2]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功能导向性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辛建平. 山东大学, 2021(10)
- [3]由过渡/稀土金属和含氮/氧有机配体构筑的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探究[D]. 王秀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4]负载型磷钨钒杂多酸及其杂化材料催化氧化脱硫[J]. 曲浩楠,鄢景森,王泽青,高军峰,龙洋,项煜.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9(05)
- [5]多铌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D]. 梁志结. 河南大学, 2019(05)
- [6]金属掺杂杂多酸化合物在烯烃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 艾冠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香豆素表面活性剂改性多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许钱. 湖南大学, 2018(06)
- [8]Dawson结构钨磷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 曹小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3(11)
- [9]修饰型杂多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 薛莹雪. 吉林大学, 2013(08)
- [10]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 李家其.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