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改则地区二叠系沉积环境及石油地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文[1](2021)在《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强公村剖面以及北羌塘地块热觉茶卡西南剖面中—上二叠统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古地理、油气勘探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地层学方面:(1)完善了拉萨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拉萨地块阿索乡松哑来嘎剖面新建了上二叠统阿索组,阿索组以灰岩为主,是一套含有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阿索组的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不但有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的文布当桑组和蒸发岩台地相的木纠错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2)完善了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萨门熊剖面的龙格组之上识别出一段大化石稀少的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白云岩。其中,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对比为文布当桑组,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对比为孜狮桑组,在白云岩下部发现有二叠纪Iranophyllum xainzaense Lin珊瑚化石,表明孜狮桑组时代下限下沿到晚二叠世。孜狮桑组与下伏文布当桑组整合接触。(3)修订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浪错组时代上限。根据腕足类化石时代认为浪错组时代上限已经达到晚二叠世;浪错组与上覆下三叠统穷果群之间为整合接触,强公村剖面的发现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连续海相沉积序列。生物古地理方面:根据底栖生物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处于南纬30°内的低纬度区域;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具有相同的地层序列,具有相似的底栖生物类型,根据生物组合的特征和地层序列,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互连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位于南纬30°以内的低纬度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油气勘探评价方面:古格层系下组合是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重要的油气勘探层。在沉积环境上与中东、四川普光油气田等产油气地区相似,藏北地区中二叠统以下拉组、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为代表,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上二叠统是以阿索组、文布当桑组、木纠错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斜坡相、白云岩蒸发相为代表的交互相带沉积。拉萨地块的正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蒸发岩台地相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生油层性质的阿索组生物碎屑灰岩和具有储油层性质的木纠错组白云岩形成的交互相带组合,在海平面升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垂向的叠置和不同岩性横向上尖灭,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就近储存,形成岩性油气藏。
王师捷[2](2021)在《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集宁-苏尼特右旗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文中认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范围内增生最强烈的造山带之一,显生宙期间经历了俯冲、碰撞、造山带垮塌等一系列演化过程。而古生代期间的演化尤其重要,如古亚洲洋何时俯冲、俯冲极性以及何时闭合这些关键性问题的争议较大。为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本文以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集宁-苏尼特右旗地区的岩浆岩和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一系列方法,确定了这一区域不同期次岩浆岩和不同时代沉积地层的构造背景。并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及资料,重塑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再现华北板块北缘陆壳的增生过程。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厘清了早古生代SSZ型蛇绿岩和埃达克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区内的变质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可能代表区内最早的岩浆作用。变质辉长岩年龄约为490 Ma,有着不同于典型MORB和OI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来自于俯冲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石英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488.4±2.3 Ma,具有典型的斜长花岗岩特征,来自俯冲洋壳中高温剪切带岩石的部分熔融。两者同为SSZ型蛇绿岩的一部分,是早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开始的标志事件。晚奥陶世奥长花岗岩的年龄为448.1±2.1 Ma,为典型的埃达克岩。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一直持续到志留纪末,指示了古亚洲洋向南持续俯冲的过程。2.确定了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早古生代沉积地层主要包括奥陶系的阿牙登组,志留系的徐尼乌苏组和西别河组。阿牙登组以飞来峰的形式出露在研究区南部,根据碎屑锆石数据判断其沉积下限为490 Ma,岩性岩相显示出阿牙登组形成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徐尼乌苏组和西别河组的沉积下限分别为440 Ma和417 Ma,分别形成于弧陆碰撞前后。阿牙登组中有不同于华北板块的古老碎屑锆石组成(700~1250 Ma),表明其沉积地点远离华北板块,而徐尼乌苏组和西别河组中代表华北板块的古老物源物质逐渐增多。从阿牙登组到徐尼乌苏组和西别河组的变化,反映了白乃庙弧与华北板块不断靠近,在早古生代末最终拼合的过程。3.确定了本巴图组、三面井组和拴马桩组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本巴图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碎屑锆石显示其沉积下限为296 Ma,具有海进的岩相特征,形成于局部伸展的弧后盆地。三面井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的火山沉积地层,碎屑锆石显示其沉积下限为272 Ma,形成于盆地收缩、环境动荡的沉积环境。拴马桩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碎屑锆石显示其沉积下限为270 Ma。从本巴图组,到三面井组和拴马桩组,沉积环境由海相变为陆相,由局部伸展变为挤压,反映出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到闭合的过程。4.重新厘定了二叠纪火山岩本文将区内大部分前人填图为中生代的火山岩重新厘定为二叠纪的额里图组火山岩。火山岩从偏基性的玄武安山岩到流纹岩均有出露,是一套连续的陆缘弧火山岩,而非双峰式火山岩。获得的火山岩年龄在278~260 Ma之间。基性的火山岩年龄明显较老,酸性的年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喷发间断。260 Ma以前,火山岩均具有陆缘弧岩浆岩的属性;在260 Ma以后,开始出现板内花岗岩属性,并且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区内以徐尼乌苏断裂为界,两侧火山岩的εHf(t)值有明显的不同。越向南,εHf(t)值越小,代表着华北板块古老地壳物质的参与增多,反映出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和陆壳增生的过程。5.重新探讨了白乃庙岛弧性质白乃庙弧岩带上的火山岩和沉积地层中,频繁出现了华北板块缺失的700~1250 Ma阶段的锆石。除此之外,产于白乃庙岛弧上的岩浆岩有着与华北板块截然的不同的同位素特征,这些都显示出白乃庙岛弧有着自己独特的基底组成。其锆石和古生物的相似性显示,白乃庙弧可能是来源其它板块的外来地体,在约500 Ma之后逐步加入到中亚造山带的构造体系之中。6.完善了古生代二阶段构造演化模式结合区内的岩浆岩及沉积地层资料,本文完善了华北板块北缘的二阶段演化模式。第一阶段为晚寒武世至晚志留世,这一阶段为古亚洲洋向南开始俯冲,以白乃庙弧与华北板块碰撞结束。第二阶段为泥盆纪至早三叠世,泥盆纪为碰撞后伸展阶段;石炭纪俯冲再次启动;晚二叠至早三叠世,古亚洲洋由西向东剪刀式闭合,主洋盆消失。
黄若寒[3](2020)在《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地球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由多个不同的块体拼贴形成(高原主体包括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和松潘-甘孜块体以及金沙江、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缝合带),是研究大陆碰撞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不断孕育着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突破。青藏高原中部的班戈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地处拉萨地块北部,位于羌塘和拉萨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分布的一系列陆相盆地中的典型代表,盆地内沉积的巨厚新生代地层记录了大量有关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信息。根据盆-山耦合关系,在新生代地层年代学框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对班戈和伦坡拉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研究,结合沉积相和古水流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恢复盆地新生代物源变化历史,探讨新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及盆地周缘构造隆升过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主要包括扇三角洲相、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相,其中始新世时期盆地沉积面积逐步扩大,沉积物以湖相沉积为主,渐新世时期湖盆面积逐步缩小,由滨浅湖环境逐渐转变扇三角洲、冲积扇环境。到中新世时期湖盆面积再次断陷、湖水变深,发育了深湖-半深湖沉积。2.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至少经历了3次物源变化:始新世-早渐新世(30Ma以前,牛堡组中段)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75-160和190-290Ma,并形成优势峰,次为350-720Ma,物源主要来自拉萨地体;渐新世(30-22Ma,牛堡组上段)75-160Ma年龄组份骤然减少,而190-320、720-1000、1600-2000和2080-2640Ma组分增加,物源来自拉萨地体基础上,接受羌塘地体物质增多;中新世以来(丁青湖组)相对前期75-160Ma、720-1000Ma组分增多,物源来自羌塘和拉萨地体、并以羌塘地体为主。3.始新世(>38Ma)高原中部构造活动,主要导致拉萨地体隆升和伦坡拉-班戈盆地形成开始接受牛堡组沉积;早渐新世(30Ma左右)高原中部构造活动,导致羌塘地体隆升加剧以及盆地抬升沉积环境由湖相转变为水上冲积环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初高原中部构造隆升活动,导致拉萨和羌塘地体快速隆升以及伦坡拉-班戈盆地再次断陷由冲积环境快速转变为半-深湖相沉积。中中新世以来高原中部构造活动,盆地由前期拉张环境转变为挤压环境,结束丁青湖组沉积,盆地由前期沉积区变为剥蚀区。
孙倩[4](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李学仁[5](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提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乔军伟[6](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张珺[7](2019)在《西藏多玛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依托《西藏双湖多玛赞宗错1:5万区域地质填图》项目,研究多玛地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该套地层是班怒洋闭合晚期的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碎屑岩的岩石地层组合,对其进行沉积相、沉积微相研究对正确认识班怒洋构造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野外剖面实测和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结合室内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对西藏双湖多玛地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划分出9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MF-1),含砾屑泥晶灰岩微相(MF-2),泥晶砾屑灰岩微相(MF-3),亮晶砾屑灰岩微相(MF-4),亮晶砂屑灰岩微相(MF-5),含生物碎屑亮晶砂屑灰岩微相(MF-6),亮晶鲕粒灰岩微相(MF-7),含生物碎屑核形石微相(MF-8),塌积岩(MF-9)),进而根据岩石特征及微相的组合类型,将其划归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和台地前缘斜坡4种沉积亚相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剖面相序结构探讨了海水进退的旋回规律及其大地构造演化意义。
李泽瑜[8](2019)在《西藏措勤县尼雄地区早侏罗-早白垩世沉积记录演化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拉萨地块中部的措勤县尼雄地区,位于隆格尔-工布江达复合岩浆弧和措勤-申扎岩浆弧,更大尺度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间位置。在研究区中,通过地层中古生物化石所指示的年代特征、与邻区具有相同岩性和化石特征的地层对比,以及锆石U-Pb年龄测定,本次工作重新厘定了研究区中的下侏罗统曲洛组和下白垩统则弄群砂岩。由于研究区内缺失两地层之间的沉积记录,故本文以这两套陆源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砂岩碎屑组分和地球化学方法,目的在于研究二者的岩石学、沉积学特征,总结和对比其物源和构造背景特征的异同,并分析二者在沉积记录上的演化过程,从而对研究区内早侏罗—早白垩世时期的沉积记录演化提供一定的岩石学、地层学上的依据和制约。曲洛组主要为一套灰黄色的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与深色粉砂岩互层的沉积组合。则弄群为一套浅灰色凝灰质的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以及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和灰黑色凝灰质粉砂岩、泥岩等旋回发育的层系,岩石中有大量凝灰质成分。二者的沉积环境均为海—陆过渡特征的三角洲—滨海沉积体系,但曲洛组中三角洲为辫状河三角洲环境,而则弄群为正常三角洲。分别对曲洛组21个和则弄群10个砂岩薄片样进行镜下观察和统计后,得出两种砂岩均以石英和岩屑为主,曲洛组的石英和沉积岩岩屑相对更多,而则弄群的火山岩岩屑和长石以及填隙物中火山质组分更多。Dickinson的砂岩碎屑组分三角图解显示曲洛组沉积物多来自过渡型再旋回造山带源区,少数为岩屑型再旋回;而则弄群沉积物主要来自过渡型再旋回造山带源区,小部分指示岩浆弧源区。下侏罗统曲洛组和下白垩统砂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和相关图解反映出二者均含有较高的长英质组分而铁镁质组分较少,来自以长英质组分为主的上陆壳酸性物源区。相比较之下,曲洛组砂岩有着更高的成分成熟度和沉积再循环程度;而则弄群砂岩则相对近源且有着更多的火山物质输入,铁镁质组分更高,指示了岩浆弧源区。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显示出曲洛组的构造背景为较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而则弄群的构造背景则为离岩浆弧更近的活动大陆边缘。结合二者的沉积记录特征和区域构造背景,可以推测研究区在早侏罗世—早白垩世受到洋壳俯冲和板块运动的影响,构造背景和物源发生变化,这对于拉萨地块在早侏罗—早白垩世阶段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具有一定的指示和地质意义。
范建军[9](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罗生龙[10](2015)在《南羌塘盆地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南羌塘盆地夹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保留着特提斯洋多期演化的重要信息,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构造带。盆地南缘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与班怒洋的演化紧密相关。本文选取紧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的改则娘容错地区、尼玛县日干配错地区和荣玛孜狮错地区作为详细研究区,对盆地中段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如下认识:1、根据日干配错地区中侏罗统原“捷布曲组”采获的双壳类化石,将其时代定为晚三叠世;沉积相研究表明,原“捷布曲组”为海底扇沉积,将其厘定为中-下侏罗统色哇组;其中产出化石的灰岩块体和钙质泥岩均为滑塌堆积。2、根据改则娘容错地区原“展金组”的珊瑚化石,认为时代为晚三叠世;沉积相研究表明原“展金组”为海底扇沉积,将其厘定为中-下侏罗统色哇组;产出珊瑚化石灰岩块体为塌积岩。3、分别对南羌塘荣玛孜狮错地区、日干配错地区和改则娘容错地区的侏罗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认为南羌塘盆地早-中侏罗世主体处于半深海-深海的斜坡环境,中侏罗世南羌塘盆地抬升为浅海环境;根据区域地层对比与沉积相分析,认为始于晚三叠世的班怒洋的拉张存在东早西晚的差异,拉张速度东慢西快的特征。4、认为研究区侏罗系构造变形以褶皱为主,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变形,主期构造(D1)为近南北向挤压,形成复式褶皱及主期面理S1;二期构造(D2)为南北向挤压的脆韧性变形及不透入性劈理S2。两期构造变形主要受燕山运动影响,与班怒洋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5、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进行探讨,认为南羌塘盆地及班怒洋中段区域的构造演化可分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快速裂解拉张阶段、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俯冲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碰撞造山阶段和新近纪以来的高原隆升等4个阶段。
二、西藏改则地区二叠系沉积环境及石油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改则地区二叠系沉积环境及石油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研究区二叠系地层研究概况 |
2.3 西藏二叠纪海相地层化石带的划分 |
第三章 研究剖面描述 |
3.1 热萨乡强公村剖面 |
3.2 松垭来嘎剖面 |
3.3 萨门雄剖面 |
3.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1 强公村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2 松垭来嘎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3 萨门雄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5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 |
第五章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
5.1 前人的认识 |
5.2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分析 |
5.3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对位置远近分析 |
第六章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浅析 |
6.1 藏北地区晚二叠世处于全球烃源岩有利相区 |
6.2 拉萨地块上二叠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集宁-苏尼特右旗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白云鄂博-赤峰断裂以南 |
2.1.2 白云鄂博-赤峰断裂以北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3.1 断裂及褶皱 |
2.3.2 逆冲推覆构造 |
2.3.3 构造变形 |
第3章 寒武-奥陶纪侵入岩及地层特征 |
3.1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变质辉长岩 |
3.1.1 地质特征 |
3.1.2 岩相学特征 |
3.1.3 年代学特征 |
3.1.4 地球化学特征 |
3.1.5 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 |
3.2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石英闪长岩 |
3.2.1 地质特征 |
3.2.2 岩相学特征 |
3.2.3 年代学特征 |
3.2.4 Hf同位素特征 |
3.2.5 地球化学特征 |
3.2.6 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 |
3.3 晚奥陶世奥长花岗岩 |
3.3.1 地质特征 |
3.3.2 岩相学特征 |
3.3.3 年代学特征 |
3.3.4 Hf同位素特征 |
3.3.5 地球化学特征 |
3.3.6 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 |
3.4 奥陶系阿牙登组 |
3.4.1 地质特征 |
3.4.2 碎屑岩的U-Pb锆石定年 |
3.4.3 古生物化石 |
3.4.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志留系沉积地层特征 |
4.1 下志留统徐尼乌苏组 |
4.1.1 地质特征 |
4.1.2 碎屑岩的U-Pb锆石定年 |
4.1.3 古生物化石 |
4.1.4 构造环境 |
4.2 上志留统西别河组 |
4.2.1 地质特征 |
4.2.2 碎屑岩的U-Pb锆石定年 |
4.2.3 古生物化石 |
4.2.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特征 |
5.1 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巴图组 |
5.1.1 地质特征 |
5.1.2 碎屑岩的U-Pb锆石定年 |
5.1.3 古生物化石 |
5.1.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5.2 下二叠统三面井组 |
5.2.1 地质特征 |
5.2.2 碎屑岩的U-Pb锆石定年 |
5.2.3 古生物化石 |
5.2.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5.3 下二叠统拴马桩组 |
5.3.1 地质特征 |
5.3.2 碎屑锆石的U-Pb定年 |
5.3.3 古生物化石 |
5.3.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二叠纪火山岩特征 |
6.1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6.1.1 毕力赫金矿地区 |
6.1.2 朱日和地区 |
6.1.3 镶黄旗地区 |
6.1.4 白音哈尔地区 |
6.1.5 土牧尔台地区 |
6.2 年代学特征 |
6.3 Hf同位素特征 |
6.4 地球化学特征 |
6.5 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 |
6.5.1 中基性火山岩 |
6.5.2 酸性火山岩 |
6.6 南北两侧火山岩的异同 |
6.7 二叠纪岩浆岩的成因模式 |
6.8 小结 |
第7章 古生代演化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讨论 |
7.1 早古生代俯冲开始的时间及位置 |
7.2 早古生代岩浆活动 |
7.3 白乃庙弧的属性 |
7.4 早古生代末弧陆碰撞和碰撞后伸展 |
7.5 晚古生代俯冲再启动和局部伸展 |
7.6 晚古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 |
7.7 古亚洲洋闭合时限及闭合位置 |
7.8 构造演化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其它问题 |
8.3.1 关于温都尔庙群的问题 |
8.3.2 关于古亚洲洋的分布和北部造山带的问题 |
8.3.3 关于地层缺失、构造活动和古环境的问题 |
8.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印度和亚欧板块初始碰撞时限 |
1.1.2 青藏高原隆升史 |
1.1.3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4 研究工作量与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中部地质特征 |
2.1.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羌塘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新生代地层划分 |
2.4 研究剖面地层与沉积相 |
2.4.1 伦坡拉盆地 |
2.4.2 班戈盆地 |
第三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原理 |
3.2 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应用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四章 源区与盆地锆石U-Pb年龄 |
4.1 源区锆石U-Pb年龄 |
4.2 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
第五章 盆地新生代沉积物源及构造演化 |
5.1 盆地新生代地层物源分析 |
5.2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架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
2.3 岩相古地理 |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
3.2.5 羌塘盆地东部 |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类型 |
4.2 产状及岩相 |
4.2.1 产状分类 |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
4.3 底砾岩 |
4.4 火山岩 |
4.4.1 岩相学特征 |
4.4.2 主微量元素 |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
4.5 沉积岩 |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
4.6.1 岩相学特征 |
4.6.2 主微量元素 |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
5.2 火山喷发旋回 |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
5.3.1 沉积序列描述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
5.4 小结 |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
6.1.1 源区特征 |
6.1.2 构造背景 |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6)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西藏多玛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碳酸盐岩微相的研究现状 |
1.2.2 西藏地区碳酸盐微相研究现状 |
1.2.3 西藏多玛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剖面描述及地层特征 |
3.1 剖面描述 |
3.2 地层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主要颗粒类型 |
4.2.1 生物碎屑 |
4.2.2 内碎屑 |
4.2.3 鲕粒 |
4.2.4 豆粒 |
4.2.5 核形石 |
4.2 主要岩石类型 |
4.3 微相划分 |
4.4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
4.4.1 局限台地亚相 |
4.4.2 开阔台地亚相 |
4.4.3 台地边缘浅滩亚相 |
4.4.4 台地前缘斜坡亚相 |
4.5 剖面相序结构分析及沉积旋回 |
4.6 相模式确定 |
第5章 构造演化意义 |
第6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西藏措勤县尼雄地区早侏罗-早白垩世沉积记录演化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2.3 沉积记录研究方法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已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
2.1.2 大地构造背景 |
2.1.3 区域地层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3章 曲洛组地层特征及其沉积背景 |
3.1 曲洛组岩石学特征 |
3.1.1 曲洛组实测剖面及地层特征 |
3.1.2 曲洛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
3.2 曲洛组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特征 |
3.3 曲洛组时代特征 |
第4章 则弄群地层特征及其沉积背景 |
4.1 则弄群岩石学特征 |
4.1.1 则弄群实测剖面及地层特征 |
4.1.2 则弄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
4.2 则弄群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元素特征 |
4.3 则弄群时代特征 |
4.3.1 样品分析方法 |
4.3.2 则弄群时代特征 |
第5章 侏罗系与白垩系地层沉积记录演化 |
5.1 曲洛组与则弄群地层沉积背景分析 |
5.1.1 曲洛组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1.2 则弄群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2 沉积记录异同及演化过程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
2.2 羌塘板块 |
2.3 冈底斯板块 |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
3.1 仲岗洋岛 |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
3.2 塔仁本洋岛 |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
4.1 康穷蛇绿岩 |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
4.2 洞错蛇绿岩 |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南羌塘盆地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2.2 大地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1.1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 |
2.1.2 南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地层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第3章 研究区侏罗系地层时代研究 |
3.1 改则县娘容错地区原“展金组”时代及地层归属 |
3.1.1 珊瑚化石的发现及其时代意义 |
3.1.2“冰海杂砾岩”的讨论 |
3.1.3 原“展金组”地层归属 |
3.2 日干配错地区原“捷布曲组”时代及地层归属 |
3.2.1 双壳类化石的采集 |
3.2.2 双壳类化石属种及其时代意义 |
3.2.3 日干配错地区原“捷布曲组”地层归属 |
第4章 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 |
4.1 改则娘容错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 |
4.1.1 娘容错地区色哇组(原“展金组”)地层剖面特征 |
4.1.2 岩石类型 |
4.1.3 沉积构造 |
4.1.4 剖面沉积相分析 |
4.2 日干配错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 |
4.2.1 日干配错地区色哇组(原“捷布曲组”)地层剖面特征 |
4.2.2 色哇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
4.2.3 沉积相分析 |
4.3 荣玛孜狮错地区色哇组沉积特征 |
4.3.1 地层剖面特征 |
4.3.2 岩石类型 |
4.3.3 沉积相分析 |
第5章 改则娘容错地区中-下侏罗统色哇组构造变形特征 |
5.1 娘容错地区地质体特征 |
5.2 构造特征 |
5.2.1 褶皱种类以及级别划分 |
5.2.2 地质体变形特征 |
5.3 变形期次分析 |
第6章 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探讨 |
6.1 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对比 |
6.2 区域构造演化探讨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西藏改则地区二叠系沉积环境及石油地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华北板块北缘中段集宁-苏尼特右旗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D]. 王师捷. 吉林大学, 2021(01)
- [3]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D]. 黄若寒. 兰州大学, 2020
- [4]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7]西藏多玛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D]. 张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西藏措勤县尼雄地区早侏罗-早白垩世沉积记录演化及地质意义[D]. 李泽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10]南羌塘盆地改则—荣玛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D]. 罗生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