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ertrand奇论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刘继成,叶鹰[1](2020)在《Bertrand奇论几种经典方法的注记》文中认为分别给出了Bertrand奇论三种经典解法中,弦两端点极角坐标、弦中点极坐标与弦中点直角坐标的概率分布,比较了三种随机取弦方式的内在区别.
丁孟宇[2](2019)在《论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差别: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重新诠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指出,King、Keohane和Verba的名着Designing Social Inquiry的因果推断方法建立在对概率统计理论的扭曲解释之上,所定义的随机事件缺少经验基础,混淆了随机事件和样本点,将对事件的统计描述等同于对样本点的跨案例比较,赋予了统计学方法本来不具备的因果推断功能。其方法论逻辑与Rubin等人的潜在结果理论也不一致。格尔茨和马奥尼的《两种传承》继承了King等人对概率统计理论的错误理解,构造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对立。但是其以逻辑学为基础将定性研究形式化,说明其普遍有效性,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分析还说明,对于自然实验、受控随机试验等常用方法,其因果推断的有效性来自案例比较和命题组合,与《两种传承》所界定的以逻辑学为基础的方法论逻辑更为契合。
李姣娜[3](2019)在《基于固定问题对贝特朗奇论的理论和随机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贝特朗奇论"常规解法中的关键条件(固定弦的端点或弦的方向)推广为随机取点或弦的方向。方法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入手给出概率值的理论计算,借助Matlab软件编程,进行蒙特卡罗随机模拟试验。结果与结论多角度地探讨了常规解法中的固定端点和固定弦的方向问题,肯定了常规解法的正确性,同时也得到"固定与否"不影响事件的概率值。
李强[4](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指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赵曼[5](2018)在《无差别原则相关悖论多解的本质意义——以酒水悖论、贝特朗悖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酒水悖论和贝特朗悖论是与无差别原则相关的悖论。就无差别原则如何应用于悖论的每个算法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无差别原则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悖论产生多解的本质原因与意义。在指出酒水悖论的错误在于运用无差别原则时前后没有统一基准后给予正确解答,阐述贝特朗悖论5个解的含义,指出其中3个经典解是在不同思路下正确地运用了无差别原则,其多解的本质原因并非是无差别原则的误用或滥用,而是确定前提和转化问题时出现分歧。理清这两个悖论产生多解的本质原因有助于巩固无差别原则作为逻辑解释确定初始概率基本原则的基础。
刘文瑞[6](2017)在《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文中指出中国史学传统包含春秋笔法与秉笔直书。历史不仅是经验参照,而且是价值标尺和道德准则,因而对治国理政具有重大影响。现代治国理政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方法和技巧的模仿;二是寻求历史借鉴;三是提高理性认知水平;四是增进人类的智慧。这四个层次,均有走入歧途的可能。传统史学对现代的启迪路径有两个考察维度:一是从事件到趋势,二是从经验到智慧。妨碍获取历史启迪的偏向也有二:一是过多强调更新而忽视积淀,二是过多强调接受而忽视对话。梳理相关问题,有助于协调传统史学与现代政治的关系。
查文达[7](2015)在《走出几何概型题的理解误区——关于“贝特朗悖论”的一些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使概率论成为了一个严谨的数学分支,解决一个概率问题不能凭感觉,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1由两道练习题引出的问题几何概型是高中概率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古典概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几何概型中,由于等可能事件的无穷性,使得人们要借助几何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来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在面对这一类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问题时,要先进行转化,即对随
黄丽云[8](2014)在《对数学定义的认识与思考》文中认为分析数学定义的各种不同形式及相应的研究途径,探讨数学定义对数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施錡[9](2012)在《形似与非形似:西方人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绘画》文中提出一如标题所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物体的形似与非形似问题,本论文为此项研究设定了中西比较的语境。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人相关观点的辨析呈现20世纪之前中西绘画在形似与非形似方面的差异,进而深刻地把握导致这种差异的中西绘画理论和中西文化。在中国古代绘画研究中,在中西绘画比较研究中,我们经常为一些问题所困扰。譬如,西方人往往认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物体是不形似的,他们的观点准确吗?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中是否存着努力追求物体形似的阶段?为何唐宋绘画开始倾向于不求形似?中国古代画家为何很少去描绘一个特定的故事情节?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都绕不过中国古代绘画形似与非形似这个节点。由此可见,形似与非形似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课题,是一个看似陈旧,实则有可能化陈旧为新颖的课题,是一个有着广阔阐释空间的课题。西方人在“形似与非形似”这一问题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中国古代绘画“照着看看自己”。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这面镜子在让中国古代绘画“照着看看自己”的同时,也暴露镜子自身的面目。任何西方人在“形似”与“非形似”这一问题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是带着“先见”的,而这种“先见”在很大程度上由西方绘画实践、西方绘画理论和西方文化所造就的。因此循着这种“先见”所提供的线索,我们便能深入西方绘画实践、西方绘画理论和西方文化之堂奥。全文除“导言”与“结语”之外,共分为七个章节。“导言”解析了“似与非似”的若干维度,厘清了论文中的重要概念,阐发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第一章呈现了西方人从“他者”视角出发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物体形似或非形似所作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第二章以中国古代绘画史的事实检验了西方人的上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第三章在西方绘画的对比映照下总结了中国古代绘画在物体形似与非形似方面的若干特点。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是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绘画中物体的形似与非形似。第五章、第六章研讨了与绘画密切相关的客观物质因素对绘画中物体的形似与非形似造成的影响。第七章论述了中国古代绘画独有的三个特点对绘画中物体形似与非形似的影响。“结语”将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并补充了需要强调的三个观点。本文从具体到普遍,从个别到整体,力图通过形似与非形似这样一个切入口,阐明中西绘画实践、中西绘画理论以及中西文化的若干重要差异。本文作者希望,这一基础性的工作能对中国古代绘画形究和中西绘画比较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
伍思敏[10](2008)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选择、如何激发学习兴趣、重难点解决、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及做好引导总结等五个方面,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二、Bertrand奇论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ertrand奇论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Bertrand奇论几种经典方法的注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三种解法的概率分布比较 |
2.1 弦中点极坐标 (r,θ) 的分布 |
2.2 弦中点直角坐标(x,y)的分布 |
2.3 弦两个端点极角(α,β)的分布 |
3 结 论 |
(2)论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差别: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重新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DSI方法对概率统计理论的背离 |
三潜在结果理论与DSI方法的区别 |
四统计学与逻辑学的一致性 |
五对计量经济学因果推断方法的诠释 |
六结论 |
(4)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5)无差别原则相关悖论多解的本质意义——以酒水悖论、贝特朗悖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差别原则 |
二、酒水悖论及其多解分析 |
三、贝特朗悖论及其多解分析 |
四、结束语 |
(6)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史学的本质 |
二、汲取历史智慧的层次 |
三、传统史学对治国理政的启迪路径 |
(8)对数学定义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定义的形式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 |
2 数学定义的等价性描述 |
3 数学定义的推广与扩大化 |
4 数学定义引起的歧义 |
5 公理化定义 |
6 数学定义的再研究 |
(9)形似与非形似:西方人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绘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判断绘画形与非似的若干维度 |
二、需要厘清的若干重要概念 |
三、在中西比较语境中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形似问题的意义 |
第一章 在中国古代绘画物体形似方面西方人有何判断 |
一、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绘画物体形似与否的事实判断 |
二、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绘画物体形似与否的价值判断 |
三、对西方人上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简单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物体究竟形似与否(历时性研究) |
一、从先秦至南北朝:努力追求形似的时期 |
二、从隋唐至宋代:逐渐偏向不求形似的时期 |
三、从元代至清代: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文人画繁荣的时期 |
第三章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物体究竟形似与否(专题性研究) |
一、不成熟的早熟 |
二、主流倾向与非主流个案 |
(一) 绘画的主题 |
(二) 绘画的作者 |
(三) 受外来绘画的影响 |
三、形似与非形似之间的中庸 |
第四章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是否支持绘画中物体的非形似 |
一、摹形仿真观念与形似 |
二、气韵生动观念与形似 |
三、追求基于形似之上的神韵之观念 |
四、形似与非形似方面的观念转型 |
五、重神韵与轻形似之观念 |
第五章 中西绘画形似与非形似差异的具体原因(媒质与工具) |
一、绘画的媒质 |
二、绘画的工具 |
(一) 书法的笔法入画 |
(二) 勾线填色的技法 |
三、对工具决定论的反驳 |
第六章 中西绘画形似与非形似之差异的具体原因(作者与受众) |
一、绘画的作者 |
二、绘画的受众 |
第七章 中西绘画形似与非形似之差异的具体原因(技法与风格) |
一、绘画创作中的笔法 |
二、绘画创作中的“诗画合一” |
(一) 何谓“小小的裂缝” |
(二) 从“小小的裂缝”看中西诗画关系之差异 |
(三) 中国诗与中国画如何做到“诗画合一” |
(四) 从“小小的裂缝”到“宽阔的鸿沟” |
三、绘画创作中的摹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附件 |
(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确定位优化教学内容 |
二、通过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
三、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五、做好介绍与总结工作 |
四、Bertrand奇论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Bertrand奇论几种经典方法的注记[J]. 刘继成,叶鹰. 大学数学, 2020(01)
- [2]论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差别: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重新诠释[J]. 丁孟宇.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1)
- [3]基于固定问题对贝特朗奇论的理论和随机模拟研究[J]. 李姣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4]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5]无差别原则相关悖论多解的本质意义——以酒水悖论、贝特朗悖论为例[J]. 赵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3)
- [6]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J]. 刘文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7]走出几何概型题的理解误区——关于“贝特朗悖论”的一些思考[J]. 查文达.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10)
- [8]对数学定义的认识与思考[J]. 黄丽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9]形似与非形似:西方人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绘画[D]. 施錡. 上海戏剧学院, 2012(11)
- [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的实践与思考[J]. 伍思敏. 中国电力教育,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