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使报春叶茂花繁(论文文献综述)
高海山[1](2020)在《恩施州乡土草本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文中认为乡土园林植物既能满足园林观赏需求,又可增加景观生物多样性。恩施州植物资源丰富,在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观赏价值、资源数量、开发价值3个评价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推选32种乡土草本园林植物,并探讨其园林应用形式,为恩施州及武陵山区的乡土园林植物利用提供参考。
武永梅[2](2019)在《安徽歙县何氏家族女性群体着述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是女性文学的繁荣时期,不仅文学创作的人数多,且大量诗词歌赋付梓成集,流传後世。更值得关注的是世家大族闺秀“一门风雅”的盛况涌现。安徽歙县何氏家族女性诗人群体就是典型代表。何氏三姊妹佩芬、佩玉、佩珠都是清代中期着名女诗人,她们的文学创作涉及了诗、词、戏曲等方面,如《緑筠阁诗钞》《緑筠阁诗余》《藕香馆诗钞》、杂剧《梨花梦》。在当时享有盛誉,金念曾盛赞何佩芬的诗稿美不胜收;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説何氏三姊妹“习闻於厅训,各擅才名,方之张氏七女、袁家三妹,何多让焉”。何氏家族女性取得文学上的成就与其深厚的家学密不可分,闺秀雅唱,名士支持等起到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学者对何氏家族女性的重视不够,对她们的关注多停留在对其作品的着録和对何佩珠部分作品的研究。故而本文首先对何氏家族女性的着述进行梳理,考证何氏家族女性成员的家世、生平,探究其文学创作的家族文化渊源;梳理交游对象;点校、整理何佩芬《緑筠阁诗钞》,何佩玉《藕香馆诗钞》《红薇馆学吟稿》,何佩珠《红香窠小草》《竹烟兰雪斋诗钞》《津云小草》,其父何秉棠《桐花书屋诗草》等诗集,在文献基础上探究其文学价值。希望在深入研究何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同时,推进清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同时亦能爲清代徽州地域文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王珂[3](2018)在《明清所见开封府诸县地方志中八景诗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八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某地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及八个以上的景点整合起来,进行命名,借以展现该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由‘八景’衍生出八景诗、八景画、八景楹联、八景屏风、八景集会、八景菜肴等系列的八景文化活动和载体,则可以称为八景文化体系,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八景文化中的八景诗是描写地方八景的诗歌作品,也是地方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区域文化的一种特殊呈现。河南位于黄河流域,孕育了灿烂光明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相比其它时段和地区,明清中原文献与文学研究薄弱。明清开封府诸县方志中有着大量的八景诗,因此可以开封府属县方志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八景诗进行整理与研究。研究首先需要将可考方志中的八景诗进行辑录,并标点、注释,为研究准备充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从方志版本、八景诗作者、八景诗内容与特征、创作艺术等四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开封府诸县方志录入八景诗具体时间无可考,但是大致起于明嘉靖时期,顺治、康熙、乾隆三朝尤其兴盛,开封府诸县方志反映了这三朝的大规模修志活动。八景诗的作者多为科考出身,有相当的文化素养,籍贯上本土文人与流寓文人兼有,八景诗创作可反映某地的文化发展和繁荣程度。明清时期开封府诸县八景诗,主要描写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人文景观占大多数,彰显了明清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八景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文人心态,使人们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怀古情怀和诗意情怀,在山水古迹之间宣泄情感,诗意栖居。在创作艺术方面,八景诗同题画诗相仿,具有诗画相生的特点,使诗、画、书三者得到了巧妙结合。创作者们多用近体创作八景诗用字凝练,注重对仗、用典,将特定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八景诗作为地方景观和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地方景观的回忆体现和延续。在重视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作用。八景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和山水相依的风水观念,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八景诗为文化旅游提供线索,为景点开发开拓空间,具有积极的当代意义。
李苗[4](2018)在《基于光照需求的居住区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以成都蓉城里小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未来高度城镇化的需求,高层居住区的建设日益增加,居住区环境中除土壤、水分、气候等差异较小或具有人工可控性因子外,高层建筑遮阴使局部光照条件具有较大差异,成为影响居住区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同时由于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广泛认可,对居住区植物设计的适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植物不同光照需求的特征,当前以经验为主导的居住区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不能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与光照条件的准确匹配,无法保证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良好的生长状况。本研究以提升居住区植物生长适应性为目标,着力于以科学、高效、经济的方法优化植物光照需求与光照条件的匹配度,在此前提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以期提升居住区植物的生长健康状况和观赏效果。本研究选区成都市,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总结相关研究的方法、理论、权威数据等研究基础,建立《成都居住区植物配置物种库》,并对研究案例居住小区进行日照模拟和光照综合评价,综上成果结合植物群落结构选择、植物造景基本原则和方法完成研究案例典型节点植物配置图,示例本研究成果应用方法,以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精读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科技文献,总结居住区日照分析方法,植物分析总结植物光照需求、植物选择研究、植物配置研究及居住区植物配置实践应用方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2)基于权威性、实践性和可实施性前提,通过文献调查、苗圃调查、现状小区调查等方式,获得成都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现状;对现状数据的分析,结合居住区植物的功能和选择原则,筛选出成都市居住区常用植物337种;3)运用MS-Excel软件建立《成都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物种库》,基于数据完整性和相关实践工作的查阅需求,每个物种包括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生态习性、基本特征、光照需求等属性;为便于检索,本研究将当前文献中对植物光照需求特性众多无统一标准的定性描述归类为5类,分别为喜阳植物、阳性植物、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和喜阴植物。该物种库的建立,为本文植物配置研究案例提供植物选择物种库,同时也可为本地相关专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4)对成都蓉城里小区居住小区日照长度、日照强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无遮阴全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生长适宜性为参照基准,将居住区遮阴条件下的光照条件综合评价分别定义为很不适宜、不适宜、一般、适宜、很适宜五个等级,获得案例小区光照条件综合评价图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基于光照需求的植物配置实践提供依据;5)提出植物光照需求与居住区光照综合评价等级的匹配原则遵循优先一一对应、次优适当放宽植物光照需求范围,以此指导居住小区植物配置实践中不同光照条件区域的植物筛选;6)运用以上成都蓉城里小区光照综合评价图和《成都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物种库》研究成果,结合植物群落结构选择、植物造景基本原则和方法,完成研究案例不同光照条件典型节点植物配置,示例本研究成果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本研究详述了基于光照需求的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前提、方法和步骤,完成了研究案例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实践,以期提升居住区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适应性,改善植物的健康状况和观赏效果。
刘荣昆[5](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张濯清[6](2016)在《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文中指出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与生态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生态批评、生态审美等观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学术研究当中,尤其是在绘画等文化艺术领域表现得更为鲜明。宋代作为中国绘画发展的高峰期,在专业画家之外,诸多文人、士大夫亦参与到作画、评画之中,使得画家群体普遍具备了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赏悦自然的审美情趣。宋人关注对自然万物原本状态的描绘,力图展现自然万物生机盎然、自由自适、欣然相处的生态之美。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画家对自然物类的思想情感,尽管这种意识可能是不自觉的、朴素的、未成体系的,与当下生态学研究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的观念也有着显着的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意涵也是一种生态审美意味的表达形式,这于应对目前逐渐凸显的全球环境问题,有着较高的价值。本文将生态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宋代绘画研究之中,在生态视野下,主要运用文献学与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宋代绘画中的生态元素、生态图景进行提取和分类,进而对其展开一种生态美学的审视和解读,挖掘宋画中的生态意涵,兼及探讨宋代在生态题材绘画方面的发展。论文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宋代生态文化与宋代绘画的基本情况。宋代生态题材绘画的迅速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时生态意识在全社会迅速流行,宋人逐步具备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初步形成了具备一定体系的生态观念,促使当时的绘画创作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在绘画创作中注重对生态物象的写生与描摹,亦日益凸显出其独特的生态审美认知,出现了具有不同地域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绘画面貌。第二章、第三章在分析宋代生态题材绘画代表性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其中的生态信息。宋代绘画作品中出现诸多生态元素,主要涉及山石川流、多种植物、动物以及天气气候等生态元素。同时,画家在创作时已充分注意到,生态元素受到不同地域环境、季节变化等的影响,呈现出不同面貌。在绘画创作中,宋人常常以这些生态元素为基础,灵活运用,描摹出各式各样的生态图景,主要包括以开封、西湖、赤壁、潇湘、蜀川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及各地园林等,充分体现了宋人倾心自然、卧游山水的林泉之志,及其与自然山水和谐相处、借助自然生态寻求精神生态平衡和愉悦的意愿,逐渐成为宋代绘画中极富生态意味的绘画母体。与此同时,自然生态的四季变化对宋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活动有着相应的影响,由此宋代出现了一批与节令有关的绘画艺术,描绘的多是人们在不同的节令庆贺生态气象的转变、祈福避凶,体现出一定的民间生态觉识。第四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宋代绘画中所蕴涵的生态意蕴进行解读。当时大批文人加入绘画创作与评论的行列,受其影响,宋人对生态物象内在意涵的发掘更为重视,由起初单纯描绘生物的外在形体和自然属性,逐渐转移向重视立意寄情、借物寓怀,使得绘画中自然物创作主题的生态文化象征意蕴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同时,宋代绘画创作与品评也都独具生态特色。在绘画创作主题的选择方面,宋人注重自然界物色、物趣及其自然规律赋予画家的心灵触动和灵感,以之作为绘画创作的最佳主题;在绘画风格品评方面,则常常将自然界的生态品质及其所处的生态情境与绘画创作的审美境界连结起来,形成热衷于以生态自然、万物变态为描绘对象,以自然天真、不事雕琢、浑然天成、萧散简淡为审美追求,同时又注重生意品评的绘画创作观念。第五章总结宋代生态题材绘画的创作方法,受到当时浓郁的写生之风影响,宋代画家在生态题材的绘画创作中,开发出了许多新的观察与刻画生态元素的方法。宋代绘画中出现了动物、植物、山川风物等生态元素,不仅在刻画种类上较前朝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在观察方式、表现形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宋人注意写生,采用了多种观察方法,尤其是对“三远”透视方法的运用。在景物刻画手法上,宋人也充分注意到景物的不同变化,采用勾染皴擦等各类刻画手段,形象地描绘出各种生态元素的特征。宋人在绘画创作中或以山水之境表林泉之志,或以情境写生现生态物趣,或以特定形象示高洁品质,或以固定题材象吉祥寓意,在生态题材的绘画中写生创作中开发了丰富的文化维度,引导了之后的绘画创作转向重视内在意涵的趋势。宋人在绘画创作中呈现出他们全面而丰富的生态视野,不仅展现出他们眼中的精彩纷呈的生态元素,而且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描绘中展现出他们理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图景,这种创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宋代绘画的高度发展。宋代诸多绘画作品不仅将生态物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形象逼真,同时还多呈现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如游赏自然景观、闲居私人园林等图景,映射出宋人眼中理想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理想状态。在长期对自然万物的描摹刻画中,宋人也将当时的主流生态观念不自觉地融入绘画的创作和品评当中,使得宋代绘画在生态审美上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独特面貌,一方面,他们推崇宋代绘画中的写实、“审物”之风,特别是在皇家崇尚精细富丽的审美趣味的引领下,以画院为代表绘画极尽写实之能,能够将所绘事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文人画家加入绘画群体,受理学思潮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生态认识论,深刻影响着绘画审美趋向的变迁,他们尚自然、重生意、去华巧、崇古拙,在绘画创作中对自然美的观照与选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直接影响了宋代以后的绘画发展走向。以生态视角对宋代绘画创作及其理论进行审视,对其生态表征及其生态意涵的分析,深入挖掘和解构当时绘画创作中的生态哲思、生态美韵等,有助于对宋画中生态特色的提炼。尝试从图绘的角度厘清宋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对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积淀予以重新审视,有利于在当前生态危机背景下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破坏行为进行反省,全方位地透视目前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对寻求恰当的调整之道、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李凯旋[7](2014)在《《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文中提出清代通俗文学中有一种很独特的文体就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闺阁弹词,然而对她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通俗小说。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多选名作、单部作品研究,而忽略了作品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选取闺阁弹词有“冠首”之称的《再生缘》及其前传《玉钏缘》、续书《再造天》、仿作《笔生花》四部作品为例,旨在通过文本解读厘清作品之间内容、形式的联系与区别,由此了解闺阁弹词的文体形成及作品思想、艺术上的承继关系,进而深化整个清代闺阁文学研究的力度。引言简单介绍了作者选题的缘起,详细论证了将清代女作者创作的长篇案头弹词命名为“闺阁弹词“的理由,指出“弹词小说”定义的不足,小说与弹词同属通俗文学大类的不同文体,弹词小说的名称不科学。且弹词兴盛的清代,闺秀作者并不以弹词为小说,而作为说唱文学甚至演唱技艺之一种。至民国初,西方小说观念输入,遂有人将弹词与小说并称,实际上二者并不能相提并论。由于女性弹词作品多在闺阁中完成,而闺阁在古代也是女性生活和创作的主要场域,因而作者提出“闺阁弹词“的概念。这在国内属于首次提出,为研究对象准确定位,也探究了一个女作者弹词研究的“元概念”问题。由于本课题研究者甚少,最后简单回顾了《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作品关系研究的概况。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重点梳理了《再生缘》及其系列作品(统称为四部闺阁弹词)的作者辨析、创作概况与版本情况,明确了作者身份和数量,作品完成大致时间,并参照现有书目材料,对各种版本的特点略加比较,指出不足。第二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间的关系、创作目的与文体认同。结合作品的自述文对作者之间的呼应、作品的创作动机以及相关作者的文体意识和创作成就感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本章侧重点在作者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四部闺阁弹词的作者自叙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闺秀作者对弹词文体的认同,并还原创作的真实意图及作者之间的个体差异。第三章、第四章为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分“一夫多妻”的书写、忠孝节义的宣传、男女平等三个议题展开论述。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了闺秀作者对于“一夫多妻”的态度以及“一夫多妻”对弹词故事结构模式的影响和渗透。从研究中注意到闺秀作者在书写“一夫多妻”故事的同时,更推崇一夫一妻,此主题书写主要从故事的趣味性和通俗文学此类主题的普遍性考虑。忠孝节义思想的宣传成为四部闺阁弹词的创作宗旨,但具体到每一部作品对忠孝节义的认识各有差异。通过研究发现,闺阁弹词的“忠”适用于君臣、夫妻和主仆之间。而夫妻之间的忠在强调女性忠贞的同时,闺秀作者们更强调男性对婚约的忠实。男性如果背叛原配则将受到种种惩罚性的挫折。“孝”的观念与忠往往相连,但孝主要适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孝做为从皇帝到平民恪守的道德法则,经常被闺秀作者用来制约君权,以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节义并提,则指节妇义夫,实际上体现出男女在道德上的要求平等。节主要指女性的贞节,闺阁作者通过大量贞女烈妇的形象宣扬贞节。但闺秀作者对贞节的理解较一般人更为深刻和全面。义,除了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桥梁,存在于朋友、夫妻、姐妹、兄弟关系之间外,闺阁弹词对义夫形象的塑造可谓与“节妇”对应的男性道德要求,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书写的特征。男女平等思想,闺阁弹词中的男女平等思想主要包含才貌平等,责任平等,人性平等。才貌指在能力和相貌上闺秀笔下男女实现无差别平等,责任平等则指面临国难、家难时,以兄妹、夫妻为首的男女共同担当责任,人性平等则指爱美之心、情感表达的平等。第五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的独特艺术特色。从女性化叙事、心理描写、人物塑造和充满悲喜感和幽默感的场面描写来体现。其中笔者首次对作品中的女性生育情节做深入分析。此外充分肯定了闺阁弹词的心理描写和语言幽默的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学价值。从闺阁弹词的创作、传播的兴盛、才女文化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的新声三个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四部闺阁弹词在弹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文学史研究历程和意义来考察其文学价值。结语认为闺阁弹词虽然表彰女性,但并不以贬低男性为代价,四部闺阁弹词用女性的彩笔塑造女性英杰,打破了曹雪芹等男性文人越俎代庖,站在男性角度以弱化、物化女性或刻意贬低男性为目的“才女崇拜”。最后,提出希望动用国家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弹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以及将四部闺阁弹词通过影视化广泛传播,使学界和民众皆能重视这一清代女性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学遗产。附录的自述文总汇,作者特意将四部闺阁弹词卷首卷尾所有的自述文字收集整理并加按语点评,学者由此可以感受、窥见乃至返回闺秀的创作现场,了解其创作历程及身世感怀。
朱栋[8](2013)在《唐代试律诗用典研究》文中提出与唐代诗歌研究的整体繁荣相比,有关唐代试律诗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学界少有人涉及。我们所选的这一课题——唐代试律诗用典研究,是以唐代试律诗的本体为研究对象,以其用典为研究的切入视角,目的是通过对唐代试律诗的主要特点——用典的研究,来对唐代试律诗的本体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索。本文属于专题性语料用典研究,我们具体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共八章来展开论述。现对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以简单的介绍: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对象、介绍研究背景、解释相关概念、交待研究方法及思路等,以便为下文正式研究唐代试律诗的用典做准备。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对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的研究。本部分具体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唐代试律诗诗题所选用典故的本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诗题中所选用的典故在典源文献中所处的位置、典源文献的分布、典面的构成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二是对唐代试律诗用典诗题所体现出的唐代的尊儒思想、崇道思想、重史思想、祥瑞尚奇文化以及在文学上对《文选》所倡导的“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六朝文学审美取向的继承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即第三至第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本部分重点讨论了唐代试律诗的正文用典情况。其中,前四章是对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本体层面的研究,主要讨论了唐代试律诗正文所选用典故的典源文献、意义类属、典面组构方式、典面音节构成以及典面的语法结构特点等。第七章是本部分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讨论了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语用层面的问题,具体包括对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的选典方式、用典方式和修辞效果等方面的探索。就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的选典方式而言,我们通过考察与分析,将其归纳为了五类,即因事选典、因人选典、因物选典、因地选典和因情选典等。有关唐代试律诗正文的用典方式,我们共从四个角度对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具体而言,从所选用典故的性质来看,唐代试律诗正文的用典方式可分为引言和用事两种;从所选用典故的原义与典故的语用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唐代试律诗正文的用典方式可分为五种,即同义式用典、转义式用典、衍义式用典、反义式用典和双关式用典等;从所选用典故的功用来看,唐代试律诗正文的用典方式可分为四种,即证言式用典、衬言式用典、代名式用典和代言式用典等;从所选用典故数量的多寡来看,唐代试律诗正文的用典方式可分为单用和叠用两种。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的修辞效果也比较明显,概括而言,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性效果,这一修辞效果具体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论证的说服力,增强可信度;提升叙述对象的鲜明性,增强感染力;提升叙述对象的典型性,增强表现力;提升诗歌描述对象或语言的典雅性。二是曲折性效果,即试律诗作者通过用典,可以委婉含蓄地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表达出来,从而避免直白与平庸,进而提高诗歌的审美情趣。第四部分,即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情况进行小结,并指出在研究中所存有的不足以及今后作进一步研究的打算与思路等。
辛文[9](2012)在《《和汉朗咏集》研究 ——以中日文化比较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和汉朗咏集》及其涉及的中日诗学和艺术比较问题。《和汉朗咏集》,是以“摘句”方式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佳句、日本汉诗文佳句以及和歌佳句的歌谣集,由平安时代的贵族、歌学家、歌人、汉文学家藤原公任(966-1041)编撰。论文在总体思路上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下面设二至三小节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1、第1章引言:《和汉朗咏集》的研究价值及本文研究思路,重点介绍《和汉朗咏集》的文学地位及研究价值、《和汉朗咏集》的前人研究成果及其特点、本文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2、第2章《和汉朗咏集》的起源、体例与版本系统,重点介绍《和汉朗咏集》歌唱方式的起源即“朗咏”的音乐属性、“摘句”体例特征形成的文学背景;《和汉朗咏集》的古写本与古注释及其特点。3、第3章《和汉朗咏集》的时代风格与中日诗学比较,重点探索《和汉朗咏集》与中晚唐诗风、《和汉朗咏集》与日本天历、宽弘年间汉文学之精华、《和汉朗咏集》与藤原公任时代的歌学思想三个主要问题。其中涉及到《和汉朗咏集》的编撰意识与白居易“狂言绮语”艺术观的关系,菅原道真“雪月花”创作思想与《和汉朗咏集》内容特征的关系,藤原公任的和歌创作、无常观与《和汉朗咏集》中“无常歌”的关系等一系列具体学术问题。4、第4章《和汉朗咏集》的语言、意象、意境与中日诗学比较,《奇与偶的诗型特点——兼论汉诗与和歌诗型特征形成的文化心理》、《诗歌语言的“翻译”艺术——训读汉诗的研究价值与诗性特征》、《和歌修辞与汉诗文修辞之比较研究》分别从诗形、训读、修辞三个方面比较了汉诗与和歌语言的异同,另外对“踯躅”、“霞”、“扇”意象、“三月尽”意境进行了中日诗学的比较性解读。5、第5章作为书画作品的《和汉朗咏集》与中日艺术比较,以《和汉朗咏集》粘叶本为例对中日书法艺术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并以苇手下绘本《和汉朗咏集》为中心,对中日古代诗、画关系进行了考察。6、第六章结论:《和汉朗咏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总结《和汉朗咏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特殊地位。
刘秀丽[10](2012)在《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玉兰亚属植物(Magnolia Subgenus of Yulania)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花卉。本研究重点对我国玉兰亚属及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的栽培品种资源开展了详细的整理与调查工作,获得了玉兰品种和玉兰亚属部分种的现状情况;建立了玉兰亚属部分种和玉兰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各品种间形态学上的差异,结合孢粉学和AFLP分子生物学手段,梳理了玉兰亚属种和玉兰品种的分类情况,探讨了其之间可能的亲缘关系和演化情况。结论如下:1、经调查和整理,目前有记载的玉兰亚属植物共52种,明确认定18种,近来文献提及的新种24个,尚存有争议的10种;我国作为玉兰亚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与现代分布中心,共有48个本地种(包括文献提及及有争议种,另4个为国外种)。经调查整理,初步调查到我国白玉兰和二乔玉兰(M×soulangeana)品种40个,其中白玉兰类26个,二乔玉兰类14个。根据形态学比较分析,本研究提出将‘黄脉’和‘玉蝶’等12个具典型特征的玉兰类型暂作为新品种处理。运用形态学数量聚类分析将其中37个玉兰类型很清晰地划分为呈间隔分布的5个白玉兰和二乔玉兰品种群,在印证了二乔玉兰与白玉兰在许多外部性状上均存在着广泛交叉和逐渐过渡情况的同时,也表明形态学聚类分析是一种开展玉兰品种分类研究较好的方法。R型聚类显示,30个性状的量化处理较为合理,保证了最终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贡献率大小确定了小枝粗细、叶芽颜色、花被颜色等18个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以后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中国玉兰品种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2、对37个样本35个玉兰品种的孢粉学研究显示,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相似,均为左右对称,异极,具单沟,超长球形(P/E>2),大小(52.9-61.3μm)×(21.3-27.6μm),属于NPC花粉分类系统中的N1P3C3类型,与玉兰业属植物花粉共同的典型特征一致,但表面纹饰的细微形态结构(穿孔和孔穴的分布密度、纹饰类型等)存在差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的外壁纹饰可以作为区分玉兰品种的参考依据。孢粉学的数量聚类图中,供试玉兰品种可以较清晰的划分出白玉兰类群与二乔玉兰类群,说明孢粉学性状可以作为种一级的分类方法,但用于对玉兰品种一级的分类并不十分敏锐,可以作为品种分类辅助的参考标准。3、建立了玉兰业属16个种和玉兰39个样本37个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和聚类关系图,确定了DICE (Jaccard)和SM算法是分别适用于种和品种的高信度聚类途径。16个种的聚类结果支持将天目玉兰(M. amoena)和望春玉兰归为同一组;厚叶玉兰(M. crassifolius)和红花玉兰(M. wufengensis)亲缘关系相近,其可能的亲缘关系还需进一步验证;建议将景宁玉兰(M. sinostellata)单独作为种的分类处理,并建议将景宁玉兰、天目玉兰与望春玉兰同归于望春玉兰组;不支持将伏牛山玉兰(Mfuniushanensis)并入望春玉兰及作为宝华玉兰的变种处理;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以萼片状花被片、花被片颜色作为玉兰亚属分组依据存在欠缺和不足。39个样品大部分能被较为准确地聚类为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两大类,该结果支持了将种源作为玉兰品种的一级分类标准;聚类结果显示,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与花型的相关性较小。AFLP聚类结果还显示出同一地区的品种聚于一起,可能的原因是玉兰品种大多由当地习用的种或品种育成。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充分了解种或品种种质形成渊源的基础上,AFLP技术是开展玉兰亚属种或品种分类鉴定有效的辅助和参考手段。4、形态及孢粉数量分类法和AFLP技术均能将供试的玉兰品种较为清晰地区分为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两大品种群,因此,三种方法均是开展玉兰亚属种或品种分类、鉴定有效的辅助和参考手段。5、同花色玉兰品种在孢粉学及AFLP聚类图中大部分能聚于一处,而多瓣类玉兰品种在AFLP聚类图和孢粉学聚类图中则呈间隔分布,表明对于玉兰品种的分类实践来说,花色性状是居于花型(重瓣)性状更高一层次分类等级的位置,但花色、花型性状是否能作为玉兰品种二级分类标准,尚需要更多的品种参与及更深入的研究。6、玉兰最早在我国2500年前就已开始栽植,并在漫长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发展出了包括诗词、绘画和民俗等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以上研究为掌握我国玉兰植物资源现状,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之间的亲缘关系,完善玉兰业属种和玉兰品种分类系统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并为玉兰植物资源保护、收集和新种质创制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怎样使报春叶茂花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使报春叶茂花繁(论文提纲范文)
(1)恩施州乡土草本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园林绿化现状 |
2 乡土草本园林植物资源 |
3 园林应用形式 |
3.1 花坛、花境 |
3.2 地被 |
3.3 盆栽 |
(2)安徽歙县何氏家族女性群体着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何氏家族女性着述考 |
第一节 何氏家族家世考 |
第二节 何氏家族女性生平考 |
一、何佩芬生平考 |
二、何佩玉生平考 |
三、何佩珠生平考 |
第三节 何氏家族女性着述考 |
一、何佩芬诗集考述 |
二、何佩玉诗集考述 |
三、何佩珠作品考述 |
小结 |
第二章 何氏家族女性交游考 |
第一节 何佩芬的文学交游 |
一、闺门密友 |
二、唱答之友 |
第二节 何佩玉的文学交游 |
一、陈文述及碧城仙馆女弟子 |
二、其他女性诗人 |
三、男性文人 |
第三节 何佩珠的文学交游 |
一、闺楼之友 |
二、酬赠之友 |
小结 |
第三章 何氏家族女性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洗尽铅华玉自新——何佩芬与《緑筠阁诗钞》 |
一、姊妹联吟 |
二、伉俪情深 |
三、春华秋实 |
第二节 暖似春风淡似秋——何佩玉与其作品 |
一、百转愁绪 |
二、古体诗创作 |
第三节 至性至情女谪仙——何佩珠及其作品 |
一、诗歌创作 |
二、杂剧创作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篇 |
緑筠阁诗钞 |
緑筠阁诗余 |
藕香馆诗钞 |
红薇馆学吟稿 |
津云小草 |
红香窠小草 |
竹烟兰雪斋诗钞 |
桐花书屋诗草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録一:歙县何氏家族女性文学活动年谱 |
附録二:歙县何氏家族女性着作相关评论 |
致谢 |
(3)明清所见开封府诸县地方志中八景诗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明清开封府所辖诸县 |
(二) 明清开封府诸县方志 |
(三) 八景诗概念界定 |
(四) 八景诗的命名与内容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八景诗整理 |
第一节 辑录八景诗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八景诗辑录 |
第二章 八景诗研究 |
第一节 方志版本分析 |
第二节 作者与创作情形 |
一 八景诗作者基本概况 |
二 八景诗作者身份、籍贯分析 |
三 八景诗创作情形分析 |
(一) 个体创作 |
(二) 群体创作 |
第三节 八景诗内容与特征分析 |
一 自然景观的描绘 |
(一) 山水草木 |
(二) 自然气象 |
二 人文景观的描写 |
(一) 历史文化遗迹 |
(二) 各类社会活动 |
三 作者情感的表达 |
(一) 怀古情怀 |
(二) 诗意情怀 |
第四节 创作艺术分析 |
一 八景诗表现形式分析 |
二 八景诗体裁特征 |
(一) 八景诗体裁选择 |
(二) 八景诗体裁分析 |
三 八景诗审美特征 |
(一)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二) 用字凝练、用典丰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光照需求的居住区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以成都蓉城里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美丽中国”与人居环境科学 |
1.1.2 城镇化与居住区环境 |
1.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 |
1.1.4 植物生长受光照因子的制约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搜集资料 |
1.4.2 物种库的建立 |
1.4.3 光照条件评价与模拟方法 |
1.4.4 实践示例 |
1.5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内外居住区植物配置研究 |
2.1.1 国外居住区环境及植物配置研究 |
2.1.2 国内植物配置研究 |
2.1.3 国内居住区植物配置研究 |
2.2 植物选择与植物光照特性研究 |
2.2.1 国外城市植物选择研究 |
2.2.2 国内城市植物选择研究 |
2.2.3 成都园林植物研究 |
2.2.4 植物光照需求特性 |
2.3 居住区日照分析 |
2.3.1 日照分析的方法 |
2.3.2 日照分析的应用 |
第3章 成都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物种库建立 |
3.1 成都地区园林植物调查 |
3.1.1 文献调查 |
3.1.2 苗圃调查 |
3.1.3 建成小区调查 |
3.1.4 居住区植物配置群落 |
3.2 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 |
3.2.1 生态功能 |
3.2.2 造景功能 |
3.3 居住区植物选择原则 |
3.3.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
3.3.2 无毒无致敏原则 |
3.3.3 美学原则 |
3.4 成都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物种名录 |
3.5 植物光照需求分类 |
3.6 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光照条件评价 |
4.1 太阳辐射和园林植物的关系 |
4.1.1 光照强度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
4.1.2 光照长度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
4.2 居住区光照条件综合评价模型 |
4.3 居住区日照模拟与评价方法 |
4.3.1 日照长度模拟与评价 |
4.3.2 日照强度模拟与评价 |
4.3.3 光照条件综合评价 |
4.4 光照条件综合评价等级与植物光照需求匹配原则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光照需求的居住区植物配置 |
5.1 光照条件很适宜区域植物配置 |
5.2 光照条件适宜区域植物配置 |
5.3 光照条件一般区域植物配置 |
5.4 光照条件不适宜区域植物配置 |
5.5 光照条件很不适宜区域植物配置 |
5.6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
二、建房取材于林 |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
五、木质体育器材 |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
一、山神崇拜 |
二、树神崇拜 |
三、林神崇拜 |
四、花神崇拜 |
五、植物崇拜举隅 |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
一、明确森林权属 |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
一、森林状况较好 |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将生态视角引入宋代绘画研究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宋代生态意识与绘画 |
第一节 日渐流行的生态意识 |
一、宋人的生态知识 |
二、宋代的生态观念 |
三、宋人的自然生态兴趣与文艺创作 |
第二节 凸显生态意识的宋代绘画 |
一、时段转换与两宋绘画 |
二、地缘差异与南北画风 |
第二章 宋代绘画中的生态元素 |
第一节 宋代绘画与山水形象 |
一、宋代绘画中的山石形象与表现手法 |
二、宋代绘画中的水之形象与表现手法 |
第二节 宋代绘画与植物 |
一、宋代植物绘画发展概况 |
二、宋画中植物种类 |
三、宋画中植物的表现方式与主要题材 |
第三节 宋代绘画与动物 |
一、宋画中的动物形象 |
二、宋代动物刻画的类型 |
第四节 宋代绘画与季节 |
一、宋代山水画创作中的季节意识 |
二、宋代山水画中的季节刻画 |
第三章 宋代绘画中的生态图景 |
第一节 宋画中类型化的自然景观、意象表现及其地理渊源 |
一、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开封清明时节之生态图景 |
二、西湖山水小景的发展 |
三、“赤壁”题材画作的兴起 |
四、“潇湘八景”图式的形成 |
五、《蜀川胜概图》题材的创设 |
第二节 宋代绘画与园林艺术 |
一、宋代的园林营建之风与园林图绘 |
二、宋画中的园林种类及其环境布置 |
三、宋代园林图绘中的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 |
第三节 宋代绘画与民俗生态 |
一、新年民俗和年节艺术 |
二、节令画 |
三、季节性民俗 |
四、其他 |
第四章 宋画中的生态意涵 |
第一节 宋画中的生态哲学 |
一、写实与“审物” |
二、“理气”之妙用 |
三、宋画创作的观“生意”与“万物生意最可观” |
第二节 宋画中的生态美学 |
一、自然美的观照与选裁 |
二、美在自美生机盎然 |
三、欣然相处丘壑境界 |
四、立意寄情萧散简远 |
第三节 宋画中的生态伦理观 |
一、天人合一 |
二、由物及人 |
第五章 宋代生态题材绘画的创作方法 |
第一节 宋代绘画创作中的写生之风 |
一、绘物类之丰富 |
二、绘形象之逼真 |
三、绘生物之规律 |
第二节 宋人写生观察方法 |
一、宋代画家对山石的观察方式 |
二、宋代画家对水流的观察方式 |
三、宋代画家对植物的观察方式 |
四、宋代画家对动物的观察方式 |
第三节 宋代绘画中写生创作的范式 |
一、以山水之境表林泉之志 |
二、以情境写生现生态物趣 |
三、以特定形象示高洁品质 |
四、以固定题材象吉祥寓意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弹词辨析及闺阁弹词正名 |
二 《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作者辨析、创作概况与版本情况 |
第一节 作者辨析 |
第二节 创作概况 |
第三节 版本情况 |
一 《玉钏缘》 |
二 《再生缘》 |
三 《再造天》 |
四 《笔生花》 |
第二章 四部闺阁弹词间的创作关系、创作目的与文体认同 |
第一节 阅诵与续写——作者的彼此呼应 |
一 替前人补憾——从佚名母女到梁德绳 |
二 批评与纠偏——侯芝、邱心如的再创作 |
第二节 消闲、抒怀、娱亲和遣愁 |
一 《玉钏缘》的消闲 |
二 《再生缘》从消闲到遣愁再回归消闲 |
三 《再造天》的抒怀 |
四 《笔生花》的娱亲与遣愁 |
第三节 文体意识与成就感 |
一 闺阁弹词的文体认同 |
二 阅读群体的女性化 |
三 闺秀们的成就感 |
第三章 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上) |
第一节 《玉钏缘》对一夫多妻的“阳奉阴违” |
第二节 《再生缘》和《再造天》对“一夫多妻”的淡化 |
第三节 《笔生花》对一夫多妻的认同和深化 |
第四章 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下) |
第一节 忠孝节义的女性解读 |
一 君臣、夫妻与主仆之忠 |
二 孝的代言人:孝女与孝子 |
三 夫妻典范:节妇义夫 |
第二节 男女平等思想 |
一 重才貌平等 |
二 重责任平等 |
三 重人性平等 |
第五章 四部闺阁弹词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女性化叙事 |
一 男女性别身份的置换: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 |
二 选材的女性化 |
三 审美的女性化 |
第二节 曲尽人情的心理描写 |
一 密集的心理描写 |
二 通过梦境铺叙人物心理 |
三 通过心理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第三节 众星捧月式的人物塑造 |
第四节 富于悲喜感与幽默感的场面描写 |
一 《玉钏缘》的悲喜感的场面描写 |
二 《再生缘》《再造天》与《笔生花》充满幽默感的场面描写 |
第六章 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及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 |
一 闺阁弹词的创作、接受与传播 |
二 江南才女文化的影响 |
三 “才子佳人”叙事的新声 |
第二节 四部闺阁弹词的文学价值 |
一 四部闺阁弹词在弹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二 四部闺阁弹词的文学史研究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8)唐代试律诗用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概述 |
一、唐代试律诗之称名 |
二、唐代试律诗之类型 |
三、唐代试律诗之体式 |
第二节 用典略说 |
一、典故 |
二、典故的认定标准 |
三、典故的类别 |
四、典源和典源文献 |
五、用典和典面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唐代试律诗用典概况 |
一、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概况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概况 |
第五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论文基本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研究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的典源、典面及典源文献 |
一、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的典源 |
二、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典面的形成方式 |
三、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的典源文献 |
第二节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儒释道思想 |
一、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的尊儒思想 |
二、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的崇道思想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文学风尚 |
一、唐代选学的兴起与六朝文风 |
二、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文学审美取向 |
三、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诗歌艺术的审美特点 |
第四节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及祥瑞尚奇文化 |
一、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的史鉴思想 |
二、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祥瑞尚奇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源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经部典源文献考察 |
第二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史籍类典源文献考察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诸子类典源文献考察 |
第四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源于《文选》之考察 |
第五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其它类典源文献考察 |
第六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源文献简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事典分类考察 |
第一节 与政治人物相关的事典 |
一、与尧舜禹相关的事典 |
二、与建立不朽功业的政治人物相关的事典 |
三、与政治失意人物相关的事典 |
四、与封建帝王相关的事典 |
第二节 与隐士、名士、游侠相关的事典 |
第三节 与神话传说仙道有关的事典 |
一、与传说中古人得道成仙者有关的典故 |
二、与神话传说中天上神仙有关的典故 |
三、与神话传说中仙境、仙物等相关的典故 |
第四节 与寓言故事相关的事典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语典分类考察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诗经》等儒家典籍中语典的选用 |
一、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诗经》中语典的选用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尚书》中语典的选用 |
三、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礼记》中语典的选用 |
四、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其他儒家典籍中语典的选用 |
第二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前代诗赋中语典的选用 |
一、来源于《文选》所收录的诗赋作品中的语典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源于非《文选》所收录诗赋作品中语典选用举隅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诸子散文中语典的选用 |
一、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庄子》、《老子》等道家典籍中语典的选用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诸子散文《尸子》中语典的选用 |
三、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诸子散文《荀子》中语典的选用 |
第四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历史文献中语典的选用 |
一、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源于“前四史”的语典选用举隅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对“前四史”之外历史文献中语典的选用举隅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研究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形成方式考察 |
一、直接截取式 |
二、选字组合式 |
三、变换组合式 |
第二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音节形式考察 |
一、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的音节构成形式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的音节构成特点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语法结构分析 |
一、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语法结构略说 |
二、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语法结构具体分析 |
三、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典面语法结构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语用研究 |
第一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选典方式考察 |
一、因事选典 |
二、因人选典 |
三、因物选典 |
四、因地选典 |
五、因情选典 |
第二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用典方式考察 |
一、引言和用事 |
二、同义式、转义式、衍义式、反义式、双关式等用典方式 |
三、证言式、衬言式、代名式和代言式用典 |
四、单用和叠用 |
第三节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修辞效果考察 |
一、提升性效果 |
二、曲折性效果 |
三、简洁化、言简意赅的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附录Ⅰ: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辑录表 |
附录Ⅱ: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辑录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和汉朗咏集》研究 ——以中日文化比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和汉朗咏集》的研究价值及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节 《和汉朗咏集》的文学地位及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和汉朗咏集》研究的前人成果及其特点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和汉朗咏集》的起源、体例与版本系统 |
第一节 《和汉朗咏集》的起源与摘句体例特征 |
2.1.1 “朗咏”——作为音乐歌唱的《朗咏集》起源说探析 |
2.1.2 “摘句”体例形成的背景——从《文镜秘府论》看平安朝对中国秀句文化之受容 |
第二节 《和汉朗咏集》的版本系统 |
2.2.1 《和汉朗咏集》古写本探析 |
2.2.1.2 有关《和汉朗咏集》古写本中的几个重要学术问题 |
2.2.2 《和汉朗咏集》古注释探识 |
2.2.2.1 《和汉朗咏集》古注释的传本 |
2.2.2.2 《和汉朗咏集》古注释方法之比较 |
第三章 《和汉朗咏集》的主旨、风格与中日诗学比较 |
第一节 《和汉朗咏集》对中晚唐诗风的接受——以白居易“狂言绮语”文学观为中心 |
3.1.1 《和汉朗咏集》的编撰意识与白居易“狂言绮语”文学观 |
3.1.1.1 “狂言绮语”文学观的内涵与白居易晚年心态的转折点 |
3.1.1.2 日本平安时代的“狂言绮语”文学观与《和汉朗咏集》的编撰意识 |
3.1.2 《和汉朗咏集》对中晚唐诗风的接受及其原因 |
3.1.2.1 《怀风藻》、“敕撰三集”时代:日本对中国诗风的受容及变化 |
3.1.2.2 国风复兴、摄关政体与末法思想:《朗咏集》对中晚唐诗风受容因素 |
第二节 《和汉朗咏集》对日本天历、宽弘年间汉文学的吸收——以菅原道真“雪月花”创作观念为中心 |
3.2.1 菅原道真“雪月花”创作思想与《和汉朗咏集》的编撰意识 |
3.2.1.1 “雪月花”创作观念在《朗咏集》中的表现及其形成 |
3.2.1.2 《和汉朗咏集》“雪月花”的编撰思想与日本“岁时”意识 |
3.2.2 天历、宽弘日本汉诗文耽美思潮的集中表现 |
3.2.2.1 《和汉朗咏集》在日本平安朝汉诗发展史中的位置 |
3.2.2.2 《和汉朗咏集》所处的日本天历、宽弘阶段文学思潮之透析 |
第三节 《和汉朗咏集》对藤原公任时代歌学思想的吸收 |
3.3.1 藤原公任的歌学思想——心姿兼具与余情美学 |
3.3.2 藤原公任的和歌创作、无常观与《和汉朗咏集》中的“无常歌” |
第四章 《和汉朗咏集》的语言、意象、意境与中日诗学比较 |
第一节 “言”的互补与融合 |
4.1.1 奇与偶的诗型特点——兼论汉诗与和歌诗型特征形成的文化心理 |
4.1.2 诗歌语言的“翻译”艺术——训读汉诗的研究价值与诗性特征 |
4.1.2.1 日本汉诗训读研究的价值与方法论探析 |
4.1.2.2 训读汉诗的诗体“变型”——以《朗咏集》杂部山水、水为例 |
4.1.2.3 “训点”的远古魅力——以天理图书馆藏贞和本《和汉朗咏集》为中心 |
4.1.3 和歌修辞与汉诗文修辞之比较研究 |
4.1.3.1 月色清明闻捣衣,知有深夜未眠人——和歌的“序词”与《朗咏集》汉诗文的“比兴”运用 |
4.1.3.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和歌的“挂词”与汉诗文的“双关” |
4.1.3.3 烟笼寒水月笼沙——和歌的“缘语”与汉诗文的“互文”修辞格 |
第二节 “象”与“境”的融会与变异 |
4.2.1 晚蕊尚开红踯躅——“踯躅”意象的中日比较 |
4.2.2 嵩峯余霞锦绮——“かすみ”、“霞”意象之异同 |
4.2.3 盛年不消雪,终年无尽风——“扇”意象与中日文化比较 |
4.2.4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在——《和汉朗咏集》“三月尽”意境拓展 |
第五章 作为书画作品的《和汉朗咏集》与中日艺术比较 |
第一节 《和汉朗咏集》与中日书法艺术比较 |
5.1.1 楷书、行书、草书的调和——粘叶本《和汉朗咏集》“破体”汉诗的中日书法渊源 |
5.1.2 晋唐草书与粘叶本《和汉朗咏集》假名书道之形成 |
5.1.2.1 唐代狂草与日本女手书道的产生 |
5.1.2.2 粘叶本“变体假名”与晋唐草书的关系 |
5.1.2.3 粘叶本《和汉朗咏集》的连绵美与王羲之书法的“连字分组” |
5.1.2.4 粘叶本《和汉朗咏集》的飞白美与晋唐草书的飞白表现 |
5.1.2.5 从直线美到曲线美、从方形结构到纵线美——假名书道与汉字书法的差异 |
5.1.3 “中和典雅”与“婉媚恣意”——粘叶本《和汉朗咏集》对晋唐书法思想 |
5.1.3.1 粘叶本《朗咏集》汉诗书法“中和典雅”的文化渊源 |
5.1.3.2 粘叶本《朗咏集》和歌书法“婉媚恣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日绘画关系考察——以苇手下绘本《和汉朗咏集》为中心 |
5.2.1 《和汉抄》屏风的成立与发生考辨 |
5.2.1.1 关于藤原道长与其女儿入内中宫的史料 |
5.2.1.2 有关《倭汉抄》屏风与《和汉朗咏集》编撰成书的关系问题 |
5.2.1.3 关于“色纸形”的概念与中国的“屏风诗”、“题画诗” |
5.2.1.4 有关唐绘到大和绘变迁的问题 |
5.2.2 “诗中有画”——《和汉朗咏集》汉诗及和歌中的“画意”与“诗情” |
5.2.2.1 《和汉朗咏集》汉诗及和歌中的“画意” |
5.2.2.1.1 设色 |
5.2.2.1.2 构图 |
5.2.2.1.3 工笔画与写意画 |
5.2.2.2 《和汉朗咏集》汉诗与和歌中超越“画意”之处 |
5.2.2.2.1 绘画之“静”与诗歌之“动” |
5.2.2.2.2 绘画之“空间”与诗歌之“时间” |
5.2.2.2.3 绘画之“形象”与诗歌之“情理” |
5.2.3 “画中有诗”——苇手下绘本《和汉朗咏集》“诗”、“书”、“画”的融合 |
5.2.3.1 笔墨意趣表达心灵——苇手下绘本的诗意呈现 |
5.2.3.2 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意象——苇手下绘本含蓄不尽的诗情 |
5.2.3.3 留白的运用——苇手下绘本含蓄不尽的诗情 |
第六章 结论:《和汉朗咏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进展 |
1.1.1 玉兰花文化与栽培历史的研究 |
1.1.2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资源与分类 |
1.1.2.1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资源及分类现状研究 |
1.1.2.2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 |
1.1.3 玉兰亚属植物品种选育与繁殖栽培研究进展 |
1.1.3.1 品种选育 |
1.1.3.2 繁殖栽培 |
1.1.4 玉兰亚属植物的研究热点 |
1.1.4.1 分类系统的研究 |
1.1.4.2 种群生物学特性、致濒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1.1.4.3 新品种的选育与培育 |
1.1.4.4 玉兰亚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 |
1.1.5 玉兰亚属及玉兰品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2.1 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 |
1.2.2.2 玉兰品种的形态学数量分类研究 |
1.2.2.3 玉兰品种的孢粉学研究 |
1.2.2.4 构建部分玉兰亚属种及玉兰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并开展亲源关系分析 |
1.2.2.5 基于形态学、孢粉学、数量分类学和AFLP分子标记手段的玉兰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
1.2.2.6 玉兰花文化研究 |
1.2.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 |
2 中国玉兰亚属种质资源与玉兰品种资源调查及数量分类研究 |
2.1 中国玉兰亚属种质资源调查与整理 |
2.1.1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
2.1.1.1 调查范围及依据 |
2.1.1.2 调查方法 |
2.1.2 调查与整理结果 |
2.1.2.1 种类 |
2.1.2.2 中国原产玉兰亚属种质资源分布概况 |
2.1.3 讨论 |
2.2 我国玉兰品种资源调查及数量分类研究 |
2.2.1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
2.2.1.1 调查范围 |
2.2.1.2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结果 |
2.2.3 玉兰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
2.2.3.1 材料与方法 |
2.2.3.2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3 小结 |
3 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及数量分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兰品种的花粉大小与形状 |
3.2.2 玉兰品种的花粉萌发孔特点 |
3.2.3 玉兰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 |
3.2.4 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数量分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玉兰品种的花粉粒形状 |
3.3.2 玉兰品种花粉形态的可能演化趋势 |
3.3.3 玉兰品种花粉形态与形态学比较 |
3.3.4 玉兰品种的亲缘关系 |
3.4 小结 |
4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玉兰亚属及玉兰品种系统分类学研究 |
4.1 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介及应用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玉兰亚属和玉兰品种植物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1 主要仪器 |
4.2.2.2 主要试剂 |
4.2.3 AFLP的流程及方法 |
4.2.3.1 植物DNA的提取(CTAB法) |
4.2.3.2 模板DNA的电泳检测 |
4.2.3.3 模板DNA的酶切 |
4.2.3.4 DNA片段接头的连接 |
4.2.3.5 DNA片段的预扩增 |
4.2.3.6 AFLP的选择性扩增 |
4.2.3.7 聚丙烯酰胺变性胶的制备 |
4.2.3.8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及拍照 |
4.2.3.9 AFLP数据整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DNA的电泳检测 |
4.3.2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接头的连接 |
4.3.3 DNA片段的预扩增 |
4.3.4 选择性扩增的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及拍照 |
4.3.5 结果与分析 |
4.3.5.1 数据的校验与选择 |
4.3.5.2 玉兰亚属种的AFLP聚类结果 |
4.3.5.3 玉兰品种的AFLP聚类结果 |
4.4 讨论 |
4.4.1 玉兰亚属部分种的AFLP聚类分析 |
4.4.2 玉兰品种AFLP聚类分析 |
4.4.3 形态学、孢粉学和AFLP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讨论 |
4.5 小结 |
5 中国玉兰栽培历史及其文化研究 |
5.1 花文化的概念 |
5.1.1 文化的概念 |
5.1.2 花文化的概念 |
5.2 中国花文化的研究现状 |
5.3 玉兰的栽培历史及其文化研究 |
5.3.1 玉兰花文化渊源与表现形式 |
5.3.1.1 玉兰的栽培起源 |
5.3.1.2 玉兰的得名 |
5.3.1.3 玉兰花文化的表现形式 |
5.3.2 玉兰花文化的美学价值 |
5.3.2.1 玉兰自身的形态之美 |
5.3.2.2 意境之美 |
5.3.3 玉兰在园林中的应用 |
5.3.3.1 玉兰在古园林中的应用 |
5.3.3.2 现存玉兰古树名木 |
5.3.3.3 玉兰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怎样使报春叶茂花繁(论文参考文献)
- [1]恩施州乡土草本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 高海山. 园艺与种苗, 2020(10)
- [2]安徽歙县何氏家族女性群体着述与研究[D]. 武永梅.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3]明清所见开封府诸县地方志中八景诗整理研究[D]. 王珂. 郑州大学, 2018(01)
- [4]基于光照需求的居住区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以成都蓉城里小区为例[D]. 李苗.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6]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D]. 张濯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7]《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D]. 李凯旋.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8]唐代试律诗用典研究[D]. 朱栋. 武汉大学, 2013(06)
- [9]《和汉朗咏集》研究 ——以中日文化比较为视角[D]. 辛文.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刘秀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