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杂剧》改编唐传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从《元杂剧》改编唐传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一、从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看元代文人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阿塔尔[1](2020)在《从史料与元杂剧探元代社会问题 ——以游民与文人为中心》文中指出元代时期,因常年战争以及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社会环境与前朝有着很大不同。在征服战争和对外作战持续多年的情况下,流民问题贯穿元代,又因为科举停滞等原因,文人在社会上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与大多的生存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群体各谋出路,便形成了元代“游民”盛行,以及以元杂剧创作为谋生手段的“书会才人”的兴起。底层社会里的两个群体之间的生存有着很多互相交错的关系,也让元代社会的印记留在了元杂剧的情节当中。但是简单的通过研究元杂剧情节并不能客观的得到元代社会面貌的信息,所以必须通过从史学角度,与史料证据对比的实证研究手段才能尽可能去除掉元杂剧当中文学创作的不真实信息,筛选出有用的部分。再对比两个群体在元代的生活境遇,便可以看出元朝时期社会百态,文人与游民在元朝前后,面貌发生了如何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了元代的社会以及后人。

高安琪[2](2020)在《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是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的一类杂剧。这类杂剧选材来源的历史跨度大,但题材来源的文献比较集中,在现存元杂剧中所占比例也比较大,但此前对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对此类元杂剧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部分梳理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大致将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内容分为五类,分别是忠奸斗争、国家冲突、人物的政治斗争、求取功名、伦理道德及其它。相对来说,婚恋剧较少,公案剧几乎没有,但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将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放在整个元杂剧史上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地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现存元杂剧,二是可见的元杂剧存目。现存元杂剧主要从元明两代元杂剧选本来看,《元刊杂剧三十种》就收录了九种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收录二十八种,约占所收元杂剧的五分之一,《元曲选》则收录了十八种。可见的元杂剧存目难以统计准确的数量,朱权的《群英所编杂剧》所录杂剧数目大约有五百四十六种,其中有作者可考的就有一百零一种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收集的元代杂剧数目有五百五十种,其中有一百二十九种属于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见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在元、明两代是很繁荣的。第二部分是对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题材来源进行深入考察。从其题材来源以及根据元剧作家对题材选取和运用,可见其写实与虚构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进行分析,一是以写实为主,二是以虚构为主。写实为主的杂剧在创作过程中比较尊重史实,所叙之事基本来源于史书,虚构成分较少,只是为了加强表达做一些添饰,如增设了一些虚构人物,构设了一些情节。以虚构为主的杂剧在具体的创作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杂剧以虚构为主,但其中心事件是有史实依据的,另一部分也是多虚少实,但史无其事,这类杂剧也是以虚构为主,杂剧所叙中心事件没有史实依据,甚至只是借名戏。第三部分是分析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艺术特点。先从这类元杂剧的选材特点分析,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片段式选材,是指杂剧有选择性的选取片段文献典籍记载的内容进行创作,这一特点是其他题材元杂剧也具有的。二是选取的事件多为名事奇事,三国南北朝题材元杂剧也有这个特点,但其他题材元杂剧则主要是以选取奇事为主。接着分析杂剧塑造的类型化人物,大部分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人物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类型化。最后分析语言风格,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体上是以悲壮或豪壮为主的。第四部分探究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影响。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戏曲和小说两个方面。明清戏曲有很多与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同题材的作品,这些杂剧或传奇受元杂剧影响较深,可从《昭君出塞》、《云台记》、《金锁记》等同题材作品的分析中窥见一二。明清小说也有受此类杂剧的影响,其中影响较深的是明人余邵鱼的《列国志传》。对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每一角度的研究都可以发现一些相关特点,有助于深刻认识这类杂剧的意义和价值。

公冉然[3](2020)在《宋元戏曲“扭曲型”团圆结尾叙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团圆结尾历来备受关注。宋元时期,戏曲作品的团圆结尾已然形成,对后世戏曲叙事模式影响深刻。近年来,多位研究者用分类法对戏曲团圆结尾进行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古典戏曲中有一类剧作结尾是“扭曲的”、“生硬的”、“妥协的”、“公式化的”,这类不合理的结尾有损人物形象、更不符合情节发展逻辑,是剧作家才思有限的表现,我们将这类受争议的结尾称为“扭曲型”团圆结尾。结合宋元社会背景与剧作家创作倾向,对学界普遍认为的这几部“扭曲型”团圆结尾的剧作进行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这些剧作的结尾有其合理性,并不是强扭的团圆,而是剧作家依据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剧作主旨有意为之。《张协状元》中“贫女复嫁张协”的结尾是对“榜下捉婿,不论人品”社会现象的揭示、对“贫女难嫁”、“进士娶妻论财”婚姻现实的讽刺。《潇湘雨》结尾崔张团圆、赵女受罚,反映元代官吏之腐败、妇女婚姻之不易、书生地位之卑微。《秋胡戏妻》以梅英认夫作结说明女性守志自持之艰难,体现石君宝对于儒家仕婚观的扞卫。《曲江池》父子团圆结尾反映剧作家对传统伦理中“父为子纲”的思考以及对儒家观念的回归。《调风月》结尾燕燕成为小夫人体现了关汉卿对于婢女摆脱奴役地位、争取个人尊严的肯定。《金线池》结尾韩杜团圆表现元代官妓在官府与老鸨的双重压迫下实现爱情之困难。学界对“扭曲型”团圆结尾的误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缘于此类剧作结尾语言的模式化与主旨的复杂性,一是由于诸多研究者以西方悲剧理论作为剧作结尾好坏的评判标准。在“扭曲型”团圆结尾误读现象的背后,体现了中国戏曲叙事研究的相对滞后性。通过对“扭曲型”团圆结尾的重新阐释,希冀对戏曲作品的研究和中国戏曲叙事理论的建设有所裨益。

赵宜飞[4](2019)在《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杂剧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其中涉及到魂、梦现象描写的部分在整个杂剧作品中具有突出、鲜明的特色。它在元杂剧中占有的比重几乎可以达到四分之一,将此部分杂剧单独进行研究,对于细化元杂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杂剧中涉及的魂、梦现象也是我国梦文化中的一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对我国梦文学的研究添砖加瓦。本章内容的研究重点就是这样一些含有魂、梦现象的元杂剧作品,先把元杂剧中出现过魂、梦现象的杂剧进行总结分类,然后从原型意象入手先分析元杂剧中魂、梦现象中蕴含的梦意象和魂意象的特色以及其反映的元代人审美的集体心理结构。本文将运用原型理论批评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心理分析角度、文学原型的角度去分析元杂剧中关于魂、梦现象所体现的元代社会人们的思维特点与集体价值诉求,并辅以社会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探讨元代杂剧中魂梦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结构,从另外一种角度来对元杂剧魂梦现象进行深入解析。元杂剧中的魂、梦现象描写体现了元代民间社会对梦的崇拜和迷恋,以及背后的灵魂崇拜信仰,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元杂剧中的魂、梦现象的描写上。元代杂剧作者创作的这些杂剧,体现了元代社会民众们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时代特色。元杂剧中鬼魂的出场如此频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杂剧作者借助梦和鬼魂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抗,代表了民众们的心声,自元代以后,杂剧中关于鬼魂的描写越发成熟,成为一种原型而存在。元杂剧中关于魂、梦现象的描写,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课题,其中蕴含的文学原型以及反映的元代的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值得探讨的。

张鋆[5](2019)在《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研究》文中认为园林是道性文化的载体,园林描写是文学叙事的场合。当园林进入到元杂剧中,文化同文学碰撞,元杂剧的园林描写吸收了实体园林的自然属性,辅之以文学创造的虚构想象,因而拥有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质。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一方面指剧本中的人物,园林描写进入剧本之后,它由一种单纯的形象,转化为同叙事时间相融合的动态空间,它由一个孤立的场域,转变成同人物活动、剧情演进紧密结合的叙事场合,通过将其与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园林描写对比可以发现,这种在叙事上的有意性,是从元杂剧起不断深化、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稳定范式的。在叙事架构之上,元杂剧的园林描写还表现出抒情的特质,它是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这里的情感,既指剧中人物情感,亦指剧作家的情感意志。而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之所以能拥有这两种性质,成为综合的文学场域,源于其对园中意象的并置、联合、延伸,它通过园中意象的有序聚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意象群,增添了园林描写的诗性,从而可以更为充分地表情达意。这里的“人”,还指创作元杂剧的书会才人们。元杂剧中园林描写的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是世界,是时空,透过园林这一方天地,可以捕捉到真实社会的一角。元代的剧作家们,功名难遂、退世不甘、干禄无阶、仕进无门,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反映着他们的文化遭际,熔铸了他们的社会期待,他们将自己放逐在园林之中,以期获得对人生片刻的掌控,这种隐居避世的心态同园林的道性文化内核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围绕着这两重关系展开论述。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选题及意义,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对容易混淆和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譬如“园林空间”、“园林场景”、“园林意境”、“园林描写”作了界定,对元明戏剧、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研究现状作了总结与评述,为研究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做铺垫。第一章是元杂剧中园林描写总体风貌的研究。从园林自身出发,研究其在元杂剧中的情境特征、功能模式以及美学气质,同时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基于虚写程度和隐秘程度的差异对园林进行再分类,将其与实体园林区别开,分析园林描写对叙事过程的影响。第二章是元杂剧园林描写中的重要意象。这一章不仅例举了园林描写中四类重要的意象,分析其旨意和作用,还通过对其象征层次的剖析,指出元杂剧园林描写中的意象表现出多层指涉性,契合园林描写“隐”的气质。第三章是元杂剧同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园林描写之异同。通过将其与同源的唐传奇中的园林描写比较发现,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对情节的推动,对人物的塑造都较唐传奇有长足的进步。将其与宋话本的园林描写做对比时发现,它与叙事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些都是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开始自成范式的证明。第四章是元杂剧园林描写中的文化透视。这一章结合文化分层理论对元杂剧园林描写中所蕴含的文化作了细致的分析。首先对其中呈现出的物态层文化,譬如皇权、阶级、门第等进行探讨,其次对其中蕴含的审美层文化,如诗词、乐声、画意等作了说明,最后结合相关背景,对影响到剧作家创作的心态层文化作了勾勒,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肖杰[6](2019)在《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代表作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古典戏曲艺术集大成的元杂剧,是叙述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研究它的题材取向,发展流变对后世戏曲小说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古代小说与戏曲,在题材选择上常出现相互为用,互相改编的现象,因此考释源流,理清关系,对解读文本亦有用处。本文以现存元杂剧为底本,考释取材自唐传奇的现存元杂剧作品,先对作品简要介绍,归类浅析,再对其进行思想意蕴上的深层剖析,探究其文学流变思潮。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元杂剧作品,进行初步探讨,确定取材自唐传奇的十四部元杂剧作品,重点分析其中的四部作品。第二部介绍元杂剧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政治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来具体论述其对杂剧创作的外在影响。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将四部元杂剧代表作品进行具体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爱情题材中的代表作品《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和《迷青琐倩女离魂》,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奇幻题材中的代表作品《开坛阐教黄粱梦》和《洞庭湖柳毅传书》,对比分析唐传奇与元杂剧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上的异同与特点,为二者的借鉴、改编理清脉络。第五部分探索元杂剧的价值,主要从元杂剧思想的进步性,人物形象的丰满性和艺术的高超性三方面来论述,元杂剧具有重要改编价值及其具有的时代进步性。总结出元杂剧作品富有的进步意义,思想更加大胆开放,更富有人情味,受到封建伦理道德束缚较小,更积极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对现代人也很有启示。本文通过对唐传奇与元杂剧同题材作品的研究,探索二者之间的发展,为后世文学之创新改编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对戏曲剧本之细致分析,为后世戏曲创作、改写提供便利与指导。

王文静[7](2019)在《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君臣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存的元杂剧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涉及君臣题材的剧作,这些剧作通过对“君德”“臣德”,以及君臣关系的敷演,呈现出了一定的君臣伦理。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的影响最广,最深远。儒家文化极富政治伦理色彩,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行动举止、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儒家君臣伦理作为儒家政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凭借完善的理论形态、鲜明的意识功能形态,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元杂剧中呈现的正是儒家的君臣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儒学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从先秦儒学到汉唐经学再到宋明理学,君臣伦理的理论形态不断变更,内涵亦有所改变。通过梳理儒家各发展阶段中的君臣伦理,发现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更接近先秦儒家的君臣伦理。这种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富有政治伦理色彩的元杂剧本事、深受儒家伦理影响的元杂剧作者、广受儒家伦理浸染的元杂剧观众,也离不开先秦儒家君臣伦理本身所特有的价值内涵。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有关元杂剧君臣伦理的研究现状,其次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最后对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正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界定的元杂剧君臣关系戏的范围,在现存的161种元杂剧中选出43种反映君臣伦理的剧作,并对每一种元杂剧作出简要评价,归纳总结出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将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和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众家学派中的君臣伦理作简要对比,得出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呈现的是儒家的君臣伦理。第二部分:梳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以及程朱理学中对“君德”“臣德”以及君臣关系的看法,并将其与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的儒家君臣伦理对比,发现元杂剧君臣关系戏倾向表现先秦儒家的君臣伦理。第三部分:探究元杂剧倾向表现先秦儒家君臣伦理的原因。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契合人性、体系完整、述而不作,其思想价值在元代这个相对黑暗的时期,尤为引人注目。在元杂剧君臣关系戏的“本事”、作者、观众的共同推动下,先秦儒家君臣伦理依托元杂剧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常嘉容[8](2018)在《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杂剧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是元代社会的“活化石”。尽管对于它的研究历来屡见不鲜,可遗憾的是,传播作为其存在方式的最好证明和实现价值的主要手段却往往被研究者们所忽略。因此,本文立足于传播学视角,将杂剧艺术视为重要的传播媒介,通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杂剧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第二章从信息生产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杂剧在元代的传播主体;第三章从艺术审美、文化发展、舆论引导、控制教化四个方面概述了杂剧的媒介功能;第四章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杂剧在元代的传播路径;第五章借助个案分析,对杂剧在元代的传播内容进行了考察;第六章根据不同的演出环境,具体分析了杂剧在元代的受众群体;第七章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物对于杂剧在元代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充分利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阅读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元杂剧在鼎盛时期的生成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当下的戏剧文化传承以及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

浦晗[9](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高岩[10](2017)在《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崇尚元曲是明清戏曲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明清戏曲史的诸多现象都与其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戏曲经典作品地位的确立也是如此。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的维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崇尚、圭臬、范本,主要表现在《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中。元代戏曲作为已经完成的文学资源,具有武库和土壤的意义,被明清戏曲直接模仿,或再创造、延伸、变形、错位,促成了明清戏曲经典的形成。因此,明清戏曲的创作繁荣,深受元代戏曲经典的滋养。另一方面,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经典化过程中。我们探讨的重心不在戏曲经典结果的认证,而是将兴趣点集中在探讨戏曲经典形成与“宗元”的互动共生关系上。力求从历时性维度探讨元曲的影响和规范力量,从共时性维度观照明清时期文化指向、时代审美、文人心态等对经典的促成力量。论文主要从以下五章展开论证:第一章,力求梳理明清戏曲史上元曲崇尚的思想脉络及其与经典生成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明清时期普遍存在的崇尚元曲的态度为视角,依据戏曲史的发展变迁轨迹,主要分为四个时段。第一时段为明洪武元年至正德年间(1368-1520),共153年,是元曲全面总结和认知期,也是元曲经典化的萌芽期。第二时段为明嘉靖至万历十五年(1521-1587),共67年,是关于元曲经典的理论争鸣期。此一时期,在众说纷纭的思想碰撞和论辩驳难中,戏曲界最终形成基本共识——确立了《西厢记》《琵琶记》的经典地位。第三时段是明万历十六年至清顺治八年(1588-1651),共64年,是明清戏曲最为辉煌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戏曲理论水平最高的阶段。在前期围绕元曲经典进行探索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建构起明代戏曲经典《牡丹亭》,并带动了戏曲的转型。第四时期是清顺治九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662-1820),共169年。这一时期传奇文体和南杂剧的文体规范和理论建树都已经相对成熟,不再依靠元曲寻求成长,而是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和变革的前提,反观自身发展的弊端并进行总结提升。第二章,以元代戏曲《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经典化过程为研讨对象。《西厢记》作为范本进入明清戏曲史视野,戏曲史上的批评、创作、演出等诸多规范都依此剧展开研讨。这种戏曲史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明清戏曲家对元曲的崇尚与依偎,另一方面则直接促成了《西厢记》的经典化,并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影响着明清戏曲的发展方向和经典确立。第三章,围绕《琵琶记》在明清戏曲史上经典地位的确立及影响展开讨论。无论是布景写情,还是串插布局都堪称明清传奇可师可法的典范。明清时期“只看子孝与妻贤”的伦理教化剧风行,以“动人”为戏曲核心理念的故事情节设计,刻意营造女性艰难处境展演纯粹道德精神的关目设计,一生一旦双重生存空间“苦乐相错”的结构布局以及“不寻宫数阙”的语言策略等,都与《琵琶记》的典范性存在有关。第四章,主要从《牡丹亭》的经典性及其戏曲史意义切入。一方面,《牡丹亭》的艺术旨趣中对元曲接受颇深,如《牡丹亭》对元曲有继承、拓展和提升,另一方面,明清曲家以元曲标准认证《牡丹亭》经典性,并以此为话语方式和批评手段展开戏曲观念的探讨。明清戏曲作家在评点、序跋、笔记等表述中反复强调对元曲的依偎及期冀超越心理,并表现出以《牡丹亭》为载体总结戏曲创作规律、规范戏曲发展从而构建当代戏曲经典的努力,最终《牡丹亭》以宗元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的戏曲文体意识和思想感情。第五章,从《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经典性着眼展开论述。“南洪北孔”的经典性,一方面是其内在的戏曲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来自时代审美趣味和戏曲评论家的推崇,最终“南洪北孔”站在清代戏曲艺术的至高点,代表了古典戏曲艺术的最高成就。两部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可以窥见清代戏曲以元曲为反拨的对象和变革的前提,从而在艺术造诣上推陈出新。

二、从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看元代文人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看元代文人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从史料与元杂剧探元代社会问题 ——以游民与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以及意义
    二 基本史料
    三 前人研究
    四 本文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代社会流民与文人的状况
    第一节 史料当中反映的元代社会的流民与游民
        一.忽必烈嗣位时期的流民情况
        二.成宗嗣位后时期的流民情况
        三.惠宗继位后时期的流民情况
    第二节 元代文人群体的境遇
        一.选择科举、为吏以外的“仕进”之路的文人
        二.元代以后文人的改变
        1.对自我定位的矛盾心态
        2.儒士文人在元代之后的变化——以评《西厢记》为例
    小结
第二章 元代文艺作品与流民、游民群体及相关社会现象
    第一节 《窦娥冤》当中的元代社会印记
        一.《窦娥冤》当中的高利贷
        二.《窦娥冤》当中的游民、官吏
    第二节 《西厢记》当中的社会印记
        一.“惠明和尚”形象的发展
        二.惠明和尚角色的游民性
第三章 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看元杂剧的发展
    第一节 《西厢记》故事演变的表现
        一 唐代传奇小说原作《莺莺传》以及改编作品
        二 宋代的改编作品
        三 金代《西厢记》诸宫调
        四 元代杂剧《西厢记》
    第二节 历代《西厢记》的背景与表现原因——文人观念的变迁
        一 唐《莺莺传》以及宋代改编作品
        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三 元王实甫《西厢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第一章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内容分类及其地位
    第一节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内容分类
    第二节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地位
第二章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写实与虚构
    第一节 写实为主
    第二节 虚构为主
第三章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选材特点
    第二节 类型化人物的塑造
    第三节 以悲壮、豪壮为主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的影响
    第一节 对明清戏曲的影响
    第二节 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宋元戏曲“扭曲型”团圆结尾叙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元戏曲团圆结尾分类及“扭曲型”团圆结尾的提出
    第一节 现实性团圆结尾
    第二节 象征性团圆结尾
    第三节 “扭曲型”团圆结尾的提出
第二章 《张协状元》团圆结尾新探
    第一节 团圆结尾与主要人物性格
    第二节 团圆结尾与情节发展
    第三节 团圆结尾与剧作主旨
第三章 《潇湘雨》团圆结尾新探
    第一节 团圆结尾与主要人物性格
    第二节 团圆结尾与情节发展
    第三节 团圆结尾与剧作主旨
    第四节 团圆结尾设定与杨显之的创作倾向
第四章 《秋胡戏妻》《曲江池》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一节 《秋胡戏妻》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二节 《曲江池》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五章 《调风月》《金线池》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一节 《调风月》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二节 《金线池》团圆结尾叙事探析
第六章 “扭曲型”团圆结尾与中国戏曲叙事初探
    第一节 “扭曲型”团圆结尾误读成因之探析
    第二节 中国戏曲叙事理论初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原型批评理论
    第一节 原型批评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人类学与原型批评
        二、心理学与原型批评
        三、弗莱的原型批评
    第二节 原型批评理论在我国的接受与发展
        一、早期学者的努力
        二、原型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成果
第二章 元杂剧中的梦意象和魂意象的原型分析
    第一节 元杂剧中出现魂、梦现象的杂剧总结与分类
    第二节 元杂剧中梦意象的原型分析
        一、梦意象
        二、梦—神秘的原始思维特点
        三、梦—神秘的信仰崇拜观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魂意象的原型分析
        一、灵魂崇拜观念—生命本体崇拜
        二、鬼的原型意象—人鬼互渗
        三、鬼魂出现的情节单元
        四、鬼魂情节体现的仪式原型与梦幻原型
第三章 元杂剧中魂、梦现象原因探析
    第一节 对前代文学的遗传和继承
    第二节 独特的政治背景下的文人心态
        一、独特的政治环境
        二、元代文人的如梦人生
    第三节 元代文化心理结构
        一、儒家——赋予人生以意义
        二、道教——文人编织的梦幻世界
        三、佛教——生命价值的确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元杂剧的园林描写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
    第一节 园林的情境特征
    第二节 园林的功能模式
    第三节 园林的美学特质
    第四节 园林的叙事功能
第二章 元杂剧园林描写中的重要意象
    第一节 园林描写的意象类型
    第二节 园林意象的指涉层次
第三章 元杂剧同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园林描写之异同
    第一节 元杂剧同唐传奇中的园林描写之比较
    第二节 元杂剧同宋话本中的园林描写之比较
第四章 元杂剧中园林描写的文化透视
    第一节 园林描写的物态层文化
    第二节 园林描写的审美层文化
    第三节 园林描写的心态层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代表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作品概述
    第一节 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作品存目
    第二节 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作品简述
        一、十四部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简介
        二、简要分析具体作品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时代背景
    第一节 政治经济背景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第二节 文化背景
        一、儒家文化
        二、释道文化
第三章 源自唐传奇的元杂剧爱情题材代表作品研究
    第一节 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和白行简《李娃传》
        一、渊源:白行简《李娃传》
        二、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三、《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和《李娃传》之异同
    第二节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和陈玄佑《离魂记》
        一、渊源:陈玄佑《离魂记》
        二、郑光祖《倩女离魂》
        三、《倩女离魂》和《离魂记》之异同
第四章 源自唐传奇的元杂剧奇幻题材代表作品研究
    第一节 马致远《开坛阐教黄粱梦》和沈既济《枕中记》
        一、渊源:沈既济《枕中记》
        二、马致远《开坛阐教黄粱梦》
        三、《开坛阐教黄粱梦》和《枕中记》之异同
    第二节 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朝威《柳毅传》
        一、渊源:李朝威《柳毅传》
        二、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三、《柳毅传书》和《柳毅传》之异同
第五章 源自唐传奇的元杂剧作品的价值
    第一节 与唐传奇比较,同题材元杂剧作品思想的进步性
        一、爱情意识的觉醒
        二、批判现实的曲折表现
    第二节 与唐传奇比较,同题材元杂剧作品人物形象的丰满性
        一、人物立意的改变
        二、女性形象的丰富内涵
        三、次要人物的立体生动
    第三节 与唐传奇比较,同题材元杂剧作品艺术的高超性
        一、艺术价值
        二、传播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君臣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之君臣伦理
    第一节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之君主伦理
        一、宽厚仁德
        二、举贤任能
        三、情深义重
        四、乱政失德
    第二节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之臣子伦理
        一、孝忠侍君
        二、直义保国
        三、智勇勤政
        四、祸国殃民
    第三节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之君臣关系
        一、手足腹心
        二、土芥仇寇
第二章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之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倾向
    第一节 儒家论“君”及君臣关系戏中之“君”
        一、儒家各阶段君臣伦理关于“君德”的表述
        二、君臣关系戏中“君德”之先秦伦理倾向
    第二节 儒家论“臣”及君臣关系戏中之“臣”
        一、儒家各阶段君臣伦理关于“臣德”的表述
        二、君臣关系戏中“臣德”之先秦伦理倾向
    第三节 儒家论君臣关系及君臣关系戏中之君臣关系
        一、儒家各阶段君臣伦理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
        二、君臣关系戏中君臣关系之先秦伦理倾向
第三章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倾向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原因探究
    第一节 先秦儒家君臣伦理的特点及普世价值
        一、契合人性
        二、自成体系
        三、木本水源
        四、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对元人的价值
    第二节 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影响元杂剧君臣关系戏的创作
        一、君臣关系戏本事富有政治伦理色彩
        二、儒家思想熏陶下的文人创作心态
        三、契合观众心理及观演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邈远的历史——元杂剧的源流追溯
        一、巫觋歌舞
        二、百戏倡优
        三、歌舞戏与滑稽戏
        四、宋杂剧与金院本
        五、从南戏到元杂剧
    第二节 鼎盛的背后——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一、政治环境:杀伐征战与社会动荡
        二、经济环境:商贸繁盛与城市发展
        三、思想环境:文化政策与时代风貌
        四、科技条件:印刷刊刻与交通运输
        五、艺术张力:形式流变与文化传承
第二章 杂剧在元代的生产
    第一节 过往的余晖:传奇故事
        一、早期历史的重塑
        二、唐代传奇的改造
        三、两宋故事的增饰
    第二节 失意的底色:儒士文人
        一、顾影自怜:才人的产生
        二、相濡以沫:书会的建立
    第三节 愁苦的挣扎:低官下吏
        一、低下乐官——广博的杂剧传播者
        二、微贱儒吏——深刻的杂剧生产者
    第四节 自卑的超越:优伶戏班
        一、独立枝头:女伶歌妓
        二、走街串巷:家庭戏班
第三章 杂剧在元代的媒介功能
    第一节 作为艺术发展的审美功能
        一、严谨细腻的音乐结构
        二、丰富灵变的剧本结构
        三、独特完备的演唱结构
        四、细密精致的角色体系
    第二节 作为创作生产的文化功能
        一、时代精神的反映
        二、市民意识的呈现
        三、理学思潮的流变
    第三节 作为引导社会的舆论功能
        一、民间舆论的形成
        二、对于舆论的控制
    第四节 作为控制手段的教化功能
        一、封建统治的需求与强化
        二、教化功能的失范与衰微
第四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路径
    第一节 口耳相传——生生不息的杂叙话谈
        一、口头传播的复兴
        二、口头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传抄刊刻——知识分子的共享空间
        一、文本传播的延续
        二、文本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 勾栏戏台——市井乡野的娱乐生活
        一、舞台传播的发展
        二、舞台传播的特点
第五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内容
    第一节 以《西厢记》为代表,对于爱情的讴歌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第二节 以《梧桐雨》为代表,对于历史的慨叹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第三节 以《窦娥冤》为代表,对于法制的憧憬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第四节 以《黄粱梦》为代表,对于逍遥避世的向往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第六章 杂剧在元代的接受与欣赏
    第一节 仪凤伶官乐——宫廷贵族的视觉盛宴
        一、宫廷演剧的接受情况
        二、宫廷演剧的接受特点
    第二节 歌舞盛优娼——市井百姓的生活之娱
        一、城市演剧的接受情况
        二、城市演剧的接受特点
    第三节 老稚相呼景——乡野村夫的赛会庆典
        一、乡间演剧的接受情况
        二、乡间演剧的接受特点
第七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诗文史料中的生动描述
        一、广泛的受众基础
        二、普遍的文艺消费
        三、受众与编演者的互动
    第二节 历史文物中的艺术再现
        一、雕刻壁画
        二、庙宇戏台
        三、图案纹饰
    第三节 鉴赏品论中的深度渗透
        一、燕南芝庵与《唱论》
        二、夏庭芝与《青楼集》
        三、周德清与《中原音韵》
        四、钟嗣成与《录鬼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10)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内容的说明
    二、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古典戏曲经典生成研究回顾
    四、本选题拟达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明清戏曲经典生成与“宗元”思想之关系
    第一节 明前期:认知元曲经典阶段
    第二节 明中期:建构元曲经典阶段
    第三节 明后期至清前期:建构明代戏曲经典阶段
    第四节 清中后期:元曲再经典化阶段
第二章 《西厢记》的典范意义与才子佳人剧的繁荣
    第一节 《西厢记》经典化过程中的理论旨趣论要
        一、“有情”主旨的文化认同
        二、文人审美趣味的艺术彰显
        三、“尚西厢”与复古情绪的交相呼应
    第二节 《西厢记》与才子佳人剧人物形象建构
        一、张生与才子形象的定型
        二、莺莺与佳人形象定型
        三、红娘的形象变迁和戏剧角色价值
        四、老夫人形象影响下的封建家长群像
    第三节 才子佳人剧对《西厢记》情节模式的延伸
        一、“一见钟情”情节模式
        二、“琴诗传情”情节模式
第三章 《琵琶记》的经典化与伦理教化剧创作
    第一节 《琵琶记》在明清的经典化过程
        一、“风化体”与伦理教化剧兴起
        二、“动人”的戏曲艺术追求
        三、“不寻宫数阙”引发的关于戏曲音律和内容思考
    第二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人物形象的有意模仿
        一、赵贞女形象与明清传奇中的“贞孝女”
        二、关于“蔡伯喈”形象讨论与明清道德型文人形象塑造
    第三节 伦理教化剧对《琵琶记》情节关目的拓展
        一、一生一旦双重线索的戏剧空间设计
        二、《临妆感叹》关目设计与“剪发”情节内涵变化
第四章 “宗元”思想与《牡丹亭》的经典价值
    第一节 元曲标准下的《牡丹亭》经典性建构
        一、与元曲相竞中的经典性阐释
        二、以《牡丹亭》为标尺矫正戏曲流弊
        三、《牡丹亭》代表了时代主情贵生的观念
    第二节 元曲规范的潜在出场与《牡丹亭》的权威性
        一、明清戏曲以“梦”构建戏曲结构
        二、明清戏曲以“情”为题旨内涵
        三、明清戏曲以“奇”为审美追求
第五章 “南洪北孔”经典地位的确立与清代戏曲观念
    第一节 “南洪北孔”并称经典的原因
        一、内在艺术精神的趋同性
        二、勾栏争唱孔洪词
        三、戏曲评价相提并论
    第二节 元曲妙处谁传得?只有晓人洪稗畦
        一、深得元曲妙处的《长生殿》
        二、不弃元人绳墨的推陈出新
        三、“至情”内涵的延展
    第三节 对元曲的反拨与《桃花扇》的经典化
        一、依托元曲而生新的戏曲观念
        二、以曲写史的文人情结
        三、超越元曲的当代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从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看元代文人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史料与元杂剧探元代社会问题 ——以游民与文人为中心[D]. 阿塔尔.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2]先秦两汉题材元杂剧研究[D]. 高安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宋元戏曲“扭曲型”团圆结尾叙事探析[D]. 公冉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D]. 赵宜飞. 喀什大学, 2019(07)
  • [5]元杂剧中的园林描写研究[D]. 张鋆. 扬州大学, 2019(02)
  • [6]取材唐传奇的元杂剧代表作品研究[D]. 肖杰. 湖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君臣伦理研究[D]. 王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8]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D]. 常嘉容. 兰州大学, 2018(09)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10]宗元思想与明清戏曲经典生成研究[D]. 高岩. 黑龙江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从《元杂剧》改编唐传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